角平分线计算算术平方根竖式计算

合集下载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是计算圆周上两个等分角平分线的长度所需要用到的公式。

角平分线是圆上任意一等分角处的行线,它们可以用于非常多的几何图形中,如圆环、扇形和环形等。

了解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对于研究几何图形非常重要,使用这一计算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圆周上任意角平分线的长度。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圆形的行程是由圆的半径距离决定的。

因此,角平分线的长度可以用圆的半径来表示,也就是圆的半径乘以角平分线和圆周角度的比值,得到的结果就是角平分线的长度。

根据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出:L=r×θ/360其中,L角平分线的长度,r圆的半径,θ圆周角的角度。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圆周上任意一个等分角的角平分线长度。

例如,圆的半径是5,角度是120°,计算其角平分线长度:L=r×θ/360L=5×120°/360L=2.5由此可以得出,圆的半径为5,角度为120°时,角平分线的长度为2.5。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几何计算公式,它可以让我们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圆周上任意一个角的角平分线长度,从而方便我们计算几何图形,节省设计和计算时间。

由于角平分线不仅能在圆形图形中使用,而且也可以用于几何图形如椭圆、扇形、环形等的研究中,所以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的重要性一定不可小觑。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几何图形中其他等分线的长度。

例如,只需将比例系数等同于1/3的话,即可计算出圆周上的三等分线长度;同理,将比例系数等同于1/4的话,即可计算出圆周上的四等分线长度;将比例系数等同于1/n的话,即可计算出圆周上的 n分线长度;其中 n 为任意正整数值。

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圆形的研究,也可以用于多种几何图形中,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设计和计算时,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和精力。

因此,掌握角平分线长度计算公式对于学习几何图形有着重要的意义。

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与例题

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与例题

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与例题平方根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它在多个领域的计算和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例题。

在具体讲解之前,需要明确的是,平方根是一个非常广泛且复杂的概念,本文只会涉及到一些基础的计算方法和例题,读者可以深入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平方根的知识。

一、平方根的定义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正平方根。

更具体地说,对于一个非负实数x,它的平方根记为√x,满足以下条件:√x ≥ 0 且(√x)² = x。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以推导出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二、平方根的计算方法1. 直接求解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计算器或者电脑计算平方根。

对于已知的一个数x,直接利用计算器求解√x即可得到结果。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 牛顿迭代法牛顿迭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逼近方法,也可以用于计算平方根。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逐步逼近来求得平方根的近似解。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初始近似解x0;(2)通过迭代公式x(k+1) = (x(k) + n / x(k)) / 2,逐步逼近平方根的真实值,其中n为待求平方根;(3)当迭代到满足精度要求的近似解时,停止迭代。

牛顿迭代法是一种高效的计算平方根的方法,但是需要一定的数值计算基础和编程能力来实现。

3. 二分法二分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求解平方根的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不断地将平方根的取值范围进行二分,逐步逼近到真实值。

具体步骤如下:(1)设定平方根的上界和下界;(2)计算平方根的中间值mid = (upper + lower) / 2;(3)判断mid的平方与待求平方根的大小关系,更新上界和下界;(4)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精度要求或者找到合适的近似解。

二分法是一种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手动计算平方根的情况。

三、平方根的例题现在我们来看几个关于平方根的例题,通过实际计算来进一步理解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整式方程线段角平分计算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整式方程线段角平分计算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整式、方程、线段、角、平分、计算一、有理数1. 定义: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 m/n 的数,其中 m 和 n 都是整数,且n 不等于0。

2. 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举例:1/2、-3、4、5/3 都是有理数。

二、整式1. 定义:由有限个数的非负整数次幂与系数乘积的代数和构成的表达式称为整式。

2.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合并同类项,整理成标准形式。

3. 整式的乘法: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等。

4. 举例:3x^2 + 5x - 2 和 2x^2 - 3x + 4 是整式。

三、方程1. 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其中未知数的取值称为方程的解。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解得未知数值。

3. 举例:2x + 3 = 7 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为 x = 2。

四、线段1. 定义: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所有点构成的部分称为线段。

2. 线段的长度计算:利用坐标轴上的点坐标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3. 举例:(1, 2) 和 (4, 6) 两点构成的线段长度为 5。

五、角1. 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构成的角称为尖角,其度数表示为角内异于180° 立体角度;称为平角,其度数表示为角等于180°平面分割使两个较小的尖角的其中一个补角其度数为90°直角的一半,则是角度为45°。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举例:30° 的角是尖角,90° 的角是直角,120° 的角是钝角。

六、平分1. 定义:将一个线段或角等分为相等的若干部分。

2. 线段的平分:通过画垂直平分线等方法。

3. 角的平分:通过画角平分线等方法。

4. 举例:四分之一点是线段的平分点,角的平分线将角等分为两个相等角度。

七、计算1. 算术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代数计算:整式的计算、方程的解法等。

3. 几何计算:线段长度、角度的计算等。

初一数学平方根的计算

初一数学平方根的计算

初一数学平方根的计算平方根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初一数学中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

1. 平方根的定义数学中,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自身的非负实数。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平方根,例如√4=2,表示2是4的平方根。

2. 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初一数学中,求解平方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2.1 估算法当我们需要大致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时,可以通过估算来得到近似值。

例如,计算√40,我们可以估算它的值在6和7之间,然后通过试算法来逼近准确答案。

2.2 开方法在初一数学学习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开方法来计算平方根。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给定的数进行因数分解;(2) 将因数分解后的每个因数进行一半的次数相乘;(3) 如果存在无法进行完全相乘的因数,则该因数提出纯数的形式;(4) 将上述所得结果相乘。

举个例子,计算√16:(1) 16可以进行因数分解,得到4乘以4;(2) 因数分解后的每个因数为4,因此我们将4乘以4;(3) 由于4没有无法进行完全相乘的因数,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将结果相乘;(4) 最后得到的结果为4。

2.3 算术平方根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无理数的平方根,这时可以使用算术平方根法来计算。

算术平方根法基于牛顿迭代法,可以逐步逼近准确答案。

3. 平方根的应用平方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几何学中的平方根在几何学中,平方根经常出现在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中。

例如,正方形边长的平方根就是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而三角形斜边的平方根则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2 物理学中的平方根在物理学中,平方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例如,质点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平方根来计算。

4. 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初一数学中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希望对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帮助。

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总结

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总结

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总结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

下面整理了平方根的计算公式,供参考。

平方根计算公式
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举例如下:
(1)2√2+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
(2)2√3+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
(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化成相同,可以相加)
(4)3√2-2√2=√2
(5)√20-√5=2√5-√5=√5
根号的乘除法:
√ab=√a·√b﹙a≥0b≥0﹚,如:√8=√4·√2=2√2
√a/b=√a÷√b
巧记平方根口诀
负数方根不能行,零取方根仍为零。

正数方根有两个,符号相反值相同。

2 作根指可省略,其它务必要写明。

负数只有奇次根,算术方根零或正。

注:方根均指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1.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用撇号分开(竖式中的11'56),分成几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几位数;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竖式中的3);
3.从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竖式中的256);4.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为试商(3×20除256,所得的最大整数是4,即试商是4);
5.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如果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余数,试商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如果所得的积大于余数,就把试商减小再试【竖式中(20×3+4)×4=256,说明试商4就是平
方根的第二位数】;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数.一般学生用不着学这个,大部分习题求的平方根都是整数,常用数,需要识记的,学生应当可以适当识记一些常用数的平方根!。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是一种用于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它适用于任意大小的数,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方法。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的正平方根。

即,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为y,则y是x的平方根。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y=x。

例如,4的平方根是2,因为2²=4当我们需要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时,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这个数从左到右分成若干个一位数,然后从左到右逐位计算平方根。

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地介绍这个计算方法。

步骤1:将数按位数分组,并将最左边的一组两位数或一位数视为第一组。

例如,对于数225,我们可以将其分成22和5两组。

步骤2:找到一个数,使其平方根的最大整数部分与第一组中的数字相乘后不大于该组的值。

将这个数作为第一个数字,记为a。

然后,用两组的减法,得到两组的差。

步骤3:带出两组的差,并带出两个a,并将其相邻的两个数字组合起来,得到一个两位数或一位数的数。

然后,找到一个数b,令2a*10b+b的平方不大于这个两位数或一位数的数。

将这个数作为下一个数字,记为b。

然后,用2a*10b+b乘以b,并用结果减去上一个两位数或一位数的数,得到一个新的差。

步骤4:重复步骤3,直到所有的位数都被处理完毕。

步骤5:最后,得到的所有数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即为所求的数的平方根。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方法,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

假设我们要计算225的平方根。

步骤1:将225分成两组,即22和5步骤2:找到一个数a,使得a*a不大于22、这里,a的值为4,因为4*4=16,不大于22、然后22-16=6步骤3:带出6,并带出上一步计算的数字4,组合起来得到64、然后,找到一个数b,使得(2*4)*10b+b的平方不大于64、这里,b的值为1,因为82不大于64、然后,82-64=18步骤4:重复步骤3,带出18,并带出上一步计算的数字1,得到181、然后,找到一个数c,使得(2*41)*10c+c的平方不大于181、这里,c的值为5,因为835不大于181、然后,835-181=654步骤5:将a、b和c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即为所求的数的平方根。

三角形公式大全

三角形公式大全

三角形公式大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比较多,而高考中涉及三角函数的计算、化简、证明等问题又都是对公式的考查,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是什么呢?本文是小编整理三角函数万能公式的资料,仅供参考。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万能公式(1)(sinα)^2+(cosα)^2=1(2)1+(tanα)^2=(secα)^2(3)1+(cotα)^2=(cscα)^2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即可(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证:A+B=π-Ctan(A+B)=tan(π-C)(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三角函数常用公式:(^表示乘方,例如^2表示平方) 正弦函数sinθ=y/r余弦函数cosθ=x/r正切函数tanθ=y/x余切函数cotθ=x/y正割函数secθ=r/x余割函数cscθ=r/y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正矢函数versinθ =1-cosθ余矢函数vercosθ =1-sinθ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sinα=tanα*cosαcosα=cotα*sinαtanα=sinα*secαcotα=cosα*cscαsecα=tanα*cscα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cost=A/(A^2+B^2)^(1/2)·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tan(2α)=2tanα/[1-tan^2(α)]·三倍角公式: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半角公式:sin(α/2)=±√((1-cosα)/2)cos(α/2)=±√((1+cosα)/2)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verco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2(α/2)]cosα=[1-tan^2(α/2)]/[1+tan^2(α/2)]tanα=2tan(α/2)/[1-tan^2(α/2)]·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2) [三角形公式大全]初三数学重要的公式知识点总结初三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数学学习将会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迎接中考,我们要掌握的数学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数学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数学公式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初三数学必背知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方根计算初中数学知识点之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平方根计算初中数学知识点之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平方根计算初中数学知识点之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平方根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运算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平方根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平方根的方法。

一、试算法试算法是最常见的计算平方根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小数的平方根计算。

下面以√13为例,介绍试算法的步骤:步骤一:找到最大的整数m,使得m的平方≤13,这里m=3。

步骤二:假设所求平方根为x,即x的平方≈13。

步骤三:将13除以3得到商4和余数1。

步骤四:将余数1放在商的右侧,得到41。

步骤五:在4的右侧添上一位,假设为a,即使(4*10+a)与平方的结果接近13,所以(4*10+a)的平方≈13,解这个方程:(4*10+a)^2=130+a^2+8a≈130。

步骤六:解得a=5。

所以所求平方根为3.5,即√13≈3.5。

二、图解法图解法是通过坐标系上的几何方法来计算平方根,适用于大数的平方根计算。

步骤一:首先,在坐标系上画出一个正方形。

假设我们要计算√170的平方根,则坐标系中的正方形边长为170。

步骤二:从原点开始,用直线将正方形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矩形。

步骤三:在这两个矩形中,通过调整,使得其中一个矩形的面积尽量接近170。

步骤四:再次将这个近似的正方形一分为二,在这两个矩形中,再次通过调整,使得一个矩形的面积尽量接近170。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直到无法再次分割为止。

步骤六:最后,通过测量近似正方形的边长,即可得到所求平方根的近似值。

三、借位法借位法是一种通过不断借位的方式来计算平方根的方法。

下面以√31为例,介绍借位法的步骤:步骤一:将所求平方根按十分位为界,分为两个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即3和1。

步骤二:先计算十位数的候选值,从1开始,假设为x,即10x。

步骤三:判断10x与√31的乘积是否小于等于当前的被开方数,若小于等于,则将其作为十位数。

步骤四:再计算个位数的候选值,假设为y,即y^2。

步骤五:判断(10x+x)的平方与(当前被开方数-(10x))之差,是否小于等于y。

《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2022年公开课一等奖

《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2022年公开课一等奖

学过程设计教探究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实验:1.让学生在已经画好的角平分线上任取一点P.2.分别过P点向OA、OB边作垂线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

3.测量PD和PE的长,观察PD与PE的数量关系。

,并试着说明理由。

归纳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应用:如图,ABC中,D为BC中点,且AD恰好平分∠BAC。

求证:AB=AC三、课堂训练1.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假设∠1=∠2,求证OB=OC.2.如图,四边形ABCD中,BD平分∠ABC,∠A+∠C=180°,求证:AD=CD四、小结归纳1.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又一种方法。

学生做练习。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讨论PD与PE的数量系。

学生通过三角形全等,说明PD=PE。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题,写出证明过程。

学生充分讨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小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应用。

线的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得到结论,重视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

使学生明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又一种方法。

稳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提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总体上把握学知识。

五、作业设计1.教材习题11.3第2、4小题;2.补充作业:①如图,AB ∥CD ,∠BA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O ,OE ⊥AC 于E ,且OE =2,求AB 、CD 间的距离.②如图,在△ABC 中∠C=90°,AC=BC,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且AB=6㎝,那么△DEB 的周长为_________㎝。

EDBCA②思考题::如图,任意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

求证:BD ∶DC =AB ∶AC〔提示:可参照例题[点拨],利用面积证明〕课题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作角的角平分线 例题分析 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 学 反 思年级八年级课题13.1 平方根〔2〕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开不尽方;2.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特点;3.会用计算器算术求平方根;4.会比较开不尽方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有理数的大小.过程方法通过拼正方形,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探究2的大小,培养估算意识,了解从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并学会比较开不尽方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有理数的大小.情感态度认识数学和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无理数,能进行比较教学难点探究2大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并求出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二、探究新知1.拼法:按以下图所示,很容易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2.问题:①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②你能像上节课那样得到一个平方等于2的正有理数吗?③我们只能把边长表示为2,那么2是多大呢?2的大小:∵12=1,22=4,∴1<2<4;∵22=2.25,∴1.4<2<1.5;∵22=2.0164,∴1.41<2<1.42;∵22=2.002225,∴1.414<2<1.415;……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动手拼剪.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适当帮助指导学生完成拼图活动,并及时肯定学生各种割、拼的方法.教师设计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并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归纳,估算出2的大小,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拼图活动,经历发现无理数的过程.通过形的研究来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从而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为实现从有理数到实数的过渡作好铺垫.教师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通过对2的大小估计,再次从数的角度来感受无理数的存在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渗透估算的思想和方法,感受从两端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如此进行下去,可以得到2的更精确地近似值.事实上,2=1.414 213 56…,同π一样,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样的数与以前学的有理数一样吗?得到: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局部不循环的小数叫无限不循环小数.像7,5,3,2这样,所有开方开不尽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4.用计算器计算算术平方根的三个步骤:①进入();②输入(被开方数);③输出()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0625.0 625.025.6 5.62 625 6250 观察上表,你发现什么了吗?(1)被开方数增大,算术平方根怎样变化? (2)被开方数与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有何移动规律?(3)直接写出:_____625000;_____62500==. 得到:被开方数增大(或减小),那么算术平方根也增大(或减小);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也相应的向左〔右〕移动一位.用一块面积为400cm 2的正方形纸片沿边的方向,能否裁出一块面积为300cm 2的长方形纸片, 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分析: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00 cm 2, 可求出其边长为400=20cm ;要裁出面积为300cm 2的长方形纸片,并使其长宽之比为3:2,通过列方程可求得长和宽须分别为cm cm 502,503,用计算器求得1.750≈,所以3.21503≈,而21.3>20,即要裁出的长方形的长大于正方形的边长,故不能裁出.如果不使用计算器,因为21493503=>>20,所以不能裁出.不用计算器,估计一个整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技巧:将这个整数a 拆成两个整数m 、n 的积,那么a 的算术平方根必在m 、n 之间,m 、n 越接近,估值越精确.如,24的算术平方根在4、6之间;56的算术平方根在7、8之间,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对有的数只能估计一个粗略范围,如50的算术平方根只能估计在5、10之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RJ) 期末复习专题:三角形及其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RJ) 期末复习专题:三角形及其性质

专题三角形及其性质☞解读考点☞2年中考【题组】(崇左)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第三边可能是()1.A.2 B.3 C.5 D.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第三边长为x,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2<x<5+2,即3<x<7.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来宾)如图,△ABC中,∠A=40°,点D为延长线上一点,且∠CBD=120°,2.则∠C=()A.40° B.60° C.80° D.1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C=∠CBD﹣∠A=120°﹣40°=80°.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柳州)如图,图中∠1的大小等于()A.40° B.50° C.60° D.70°【答案】D.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4.(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5,6,10 B.5,6,11 C.3,4,8 D.4a,4a,8a (a>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10﹣5<6<10+5,∴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B.∵11﹣5=6,∴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3+4=7<8,∴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4a+4a=8a,∴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5.(宿迁)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9 B.12 C. 7或9 D.9或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腰为5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况成立,周长=5+5+2=12;当腰长为2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况不成立;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故选B.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三边关系;3.分类讨论.6.(雅安)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5 B.7 C.5或7 D.10【答案】B.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2.三角形三边关系;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分类讨论.7.(绵阳)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A.118° B.119° C.120° D.1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60°,∴∠ABC+∠ACB=120°,∵BE,CD是∠B、∠C 的平分线,∴∠CBE=∠ABC,∠BCD=∠BCA,∴∠CBE+∠BCD=(∠ABC+∠BCA)=60°,∴∠BFC=180°﹣60°=120°,故选C.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8.(广州)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则三角形ABC的周长为()A.10 B.14 C.10或14 D.8或10【答案】B.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三角形三边关系;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5.分类讨论.9.(北海)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A.内心 B.外心 C.中心 D.重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重心.10.(百色)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11.(百色)△ABC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的长度是()A.4 B.4或5 C.5或6 D.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边上的,边c上的高为h,△ABC的面积是S,那么a=,b=,c=,又∵a﹣b<c<a+b,∴,即,解得3<h<6,∴h=4或h=5,故选B.考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三角形的面积;3.三角形三边关系;4.综合题.12.(广安)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A. B.C.D.【答案】D.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3.(宜昌)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D.考点:1.三角形的稳定性;2.多边形.14.(长沙)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为△ABC中BC边上的高的是A选项.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5.(鄂尔多斯)如图,A.B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上的两个格点,在格点中任意放置点C,恰好能使△ABC的面积为1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A.考点:1.概率公式;2.三角形的面积.16.(淄博)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AB,CB⊥AB,AB=AD,CD=AB,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则△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A. B. C. D.【答案】C.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4.综合题.17.(淮安)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答案】75°.【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AB∥CD,∴∠3=∠4=45°,∴∠2=∠3=45°,∵∠B=30°,∴∠1=∠2+∠B=30°+45°=75°,故答案为:75°.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8.(宜宾)如图,AB∥CD,AD与BC交于点E.若∠B=35°,∠D=45°,则∠AEC= .【答案】80°.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9.(巴中)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b满足,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c<5.【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解得a=3,b=2,∵3﹣2=1,3+2=5,∴1<c<5.故答案为:1<c<5.考点:1.三角形三边关系;2.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3.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南充)如图,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D,∠A=80°,20.∠B=40°,则∠ACE的大小是度.【答案】60.【解析】试题分析:∵∠ACD=∠B+∠A,而∠A=80°,∠B=40°,∴∠ACD=80°+40°=120°,∵CE平分∠ACD,∴∠ACE=60°,故答案为:6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1.(佛山)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的三角形共有个.【答案】10.【解析】试题分析:∵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三边长可以为:1,8,8;2,7,8;2,8,8;3,6,8;3,7,8;3,8,8;4,5,8;4,6,8;4,7,8;4,8,8;故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的三角形共有10个.故答案为:10.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广东省)如图,△ABC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为G,若,2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答案】4.考点:1.三角形的面积;2.综合题.23.(长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若△ABE的面积为8,CE=3,则线段BE的长为.【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过E作EM⊥AB于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BC=CD=AB,∴EM=AD,BM=CE,∵△ABE的面积为8,∴×AB×EM=8,解得:EM=4,即AD=DC=BC=AB=4,∵CE=3,由勾股定理得:BE===5,故答案为:5.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3.勾股定理.24.(昆明)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高AD、BE相交于点H,BC=,在BE上截取BG=2,以G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GEF,则△ABH与△GEF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答案】.考点: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重心;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4.综合题;5.压轴题.25.(临沂)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中线,BD 与CE相交于点O,则= .【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点O是△ABC的重心,∴=2.故答案为:2.考点:1.三角形的重心;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6.(六盘水)如图,已知, l1∥l2,C1在l1上,并且C1A⊥l2,A为垂足,C2,C3是l1上任意两点,点B在l2上,设△ABC1的面积为S1,△ABC2的面积为S2,△ABC3的面积为S3,小颖认为S1=S2=S3,请帮小颖说明理由.【答案】理由见试题解析.考点: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三角形的面积.27.(达州)化简,并求值,其中a与2、3构成△ABC 的三边,且a为整数.【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原式第一项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考点:1.分式的化简求值;2.三角形三边关系.28.(青岛)【问题提出】用n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木棒无剩余),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问题探究】不妨假设能搭成m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为探究m与n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先从特殊入手,通过试验、观察、类比、最后归纳、猜测得出结论.【探究一】(1)用3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此时,显然能搭成一种等腰三角形.所以,当n=3时,m=1.(2)用4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只可分成1根木棒、1根木棒和2根木棒这一种情况,不能搭成三角形.所以,当n=4时,m=0.(3)用5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若分成1根木棒、1根木棒和3根木棒,则不能搭成三角形.若分成2根木棒、2根木棒和1根木棒,则能搭成一种等腰三角形.所以,当n=5时,m=1.(4)用6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若分成1根木棒、1根木棒和4根木棒,则不能搭成三角形.若分成2根木棒、2根木棒和2根木棒,则能搭成一种等腰三角形.所以,当n=6时,m=1.综上所述,可得:表①【探究二】(1)用7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三角形?(仿照上述探究方法,写出解答过程,并将结果填在表②中)(2)用8根、9根、10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只需把结果填在表②中)表②你不妨分别用11根、12根、13根、14根相同的木棒继续进行探究,…【问题解决】:用n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木棒无剩余),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设n分别等于4k﹣1,4k,4k+1,4k+2,其中k是正整数,把结果填在表③中)表③【问题应用】:用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木棒无剩余),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写出解答过程),其中面积最大的等腰三角形每腰用了根木棒.(只填结果)【答案】【探究二】:2;1;2;2;【问题解决】:k;k﹣1;k;k;【问题应用】:672.考点:1.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2.三角形三边关系;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探究型.【题组】1.(福建南平)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1 B.1,2,2 C.1,2,3 D.1,2,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计算两个较小的边的和,看看是否大于第三边即可:A、1+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1+2>2,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1+2<4,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浙江台州)如图,跷跷板AB的支柱OD经过它的中点O,且垂直于地面BC,垂足为D,OD=50cm,当它的一端B着地时,另一端A离地面的高度AC为()A.25cm B.50cm C.75cm D.100cm【答案】D.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3.(•北海)如图△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已知DE=5,则BC的长为()A.8 B.9 C.10 D.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BC=2DE=2×5=10.故选C.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4.(•营口)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B=50°,∠A=26°,将△ABC沿DE折叠,点A的对应点是点A′,则∠AEA′的度数是()A.145° B.152° C.158° D.160°【答案】B.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5.(•威海)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AC=70°B.∠DOC=90°C.∠BDC=35°D.∠DAC=5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BA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O,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OB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DOC=∠AOB,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CO,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BDC,判断出AD为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然后列式计算即可求出∠DAC.试题解析:∵∠ABC=50°,∠ACB=60°,∴∠BAC=180°-∠ABC-∠ACB=180°-50°-60°=70°,故A选项正确,∵BD平分∠ABC,∴∠ABO=∠ABC=×50°=25°,在△ABO中,∠AOB=180°-∠BAC-∠ABO=180°-70°-25°=85°,∴∠DOC=∠AOB=85°,故B选项错误;∵CD平分∠ACE,∴∠ACD=(180°-60°)=60°,∴∠BDC=180°-85°-60°=35°,故C选项正确;∵BD、CD分别是∠ABC和∠ACE的平分线,∴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DAC=(180°-70°)=55°,故D选项正确.故选B.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6.(江苏淮安)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值可以为(只需填一个整数)【答案】4(答案不唯一).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7、(广东广州)△ABC中,已知∠A=60°,∠B=80°,则∠C的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答案】140..【解析】试题分析:∵∠A=60°,∠B=80°,∴∠C的外角=∠A+∠B=60°+80°=14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8.(湖北随州)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度.【答案】75.【解析】试题分析:如答图.∵∠3=60°,∠4=45°,∴∠1=∠5=180°﹣∠3﹣∠4=75°.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对顶角的性质.☞考点归纳归纳 1:三角形的有关线段基础知识归纳:中线: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角平分线: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基本方法归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线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注意问题归纳: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例1】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BD平分∠ABC交EF于点D,若AB =4,BC=6,则DF=_____.【答案】1.考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归纳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基础知识归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基本方法归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依据,并且还可以利用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求某些量的取值范围.注意问题归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是解决三角形的边的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例2】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10 C.11 D.12【答案】B.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归纳 3:内角和定理基础知识归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基本方法归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注意问题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求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或证明角相等的重要工具.【例3】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 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B=46°,∠C=54°,∴∠BAC=180°-∠B-∠C=180°-46°-54°=80°,∵AD平分∠BAC,∴∠BAD=∠BAC=×80°=40°,∵DE∥AB,∴∠ADE=∠BAD=40°.故选C.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归纳 4:三角形的外角基础知识归纳:(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基本方法归纳: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注意问题归纳:三角形的外角是解决角的计算与角的大小比较的重要工具.【例4】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点O,∠B=30°,∠D=40°,则∠AOC的度数为()A.60°B.70°C.80°D.90°【答案】B.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年模拟1.(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A.10° B.15° C.20° D.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有图像可知∠1与∠2互余,因此∠2=90°-65°=25°.故选D.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安徽省安庆市中考二模)如图所示,AB∥CD,∠D=26°,∠E=35°,则∠ABE的度数是()A.61° B.71° C.109° D.119°【答案】A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如图,直线a∥b,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DCB=90°.若∠1+∠B=70°,则∠2的度数为()A.20° B.40° C.30° D.2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1+∠B=70°,∵a∥b,∠DCB=90°,∴∠2=180°﹣∠3﹣90°=180°﹣70°﹣90°=20°.故选A.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平行线的性质.4.(广东省佛山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如图,将△ABC三个角分别沿DE、HG、EF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则∠1+∠2的度数为()A.120° B.135° C.150° D.180°【答案】D.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二模)如图,△ABC的各个顶点都在正方形的格点上,则sinA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延长AC交网格于点E,连接BE,∵AE=2,BE=,AB=5,∴AE2+BE2=AB2,∴△ABE是直角三角形,∴sinA=,故选A.考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形的面积;3.勾股定理;4.表格型.6.(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中考一模)如图,已知S△ABC=8m2,AD平分∠BAC,且AD⊥BD于点D,则S△ADC= m2.【答案】4.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7.(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中考直升模拟)长为1、2、3、4、5的线段各一条,从这5条线段中任取3条,能构成钝角三角形的概率是.【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从长度分别为1,2,3,4,5的五条线段中,任取三条,所有的情况共有10种,其中,取出的三边能构成钝角三角形时,必须最大边的余弦值小于零,即:较小的两个边的平方和小于第三边的平方,故满足构成钝角三角形的取法只有:2、3、4 和2、4、5 两种,故取出的三条线段为边能构成钝角三角形的概率是.考点:1.列表法与树状图法;2.三角形三边关系.8.(广东省佛山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如图,已知△ABC中,∠A=40°,剪去∠A后成四边形,则∠1+∠2=度.【答案】220.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9.(湖北省黄石市6月中考模拟)如图,点A1,A2,A3,A4,…,An在射线OA上,点B1,B2,B3,…,Bn﹣1在射线OB上,且A1B1∥A2B2∥A3B3∥…∥An﹣1Bn﹣1,A2B1∥A3B2∥A4B3∥…∥AnBn﹣1,△A1A2B1,△A2A3B2,…,△An﹣1AnBn﹣1为阴影三角形,若△A2B1B2,△A3B2B3的面积分别为1、4,则△A1A2B1的面积为__________;面积小于的阴影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个.【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2B1B2∽△A3B2B3,因此可知==,==,再由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平行线的性质;3.三角形的面积;4.规律型.。

初中数学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使用不同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根据角度和对角线长度计算角平分线长度: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和对角线的长度,可以使用正弦定理计算角平分线的长度。

具体的步骤如下:1. 确定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和对角线的长度:需要明确给定的角的度数和对角线的长度。

2. 使用正弦定理计算角平分线长度: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角平分线的长度的计算公式为:AD / sin(∠BAC) = BD / sin(∠ABD) = CD / sin(∠ACD),其中AD为角平分线的长度,BD和CD 为对角线的长度。

二、根据角平分线分割比例计算角平分线长度: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分割另外两条边的比例,可以使用比例关系计算角平分线的长度。

具体的步骤如下:1. 确定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和另外两条边的长度:需要明确给定的角平分线的长度和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2. 确定角平分线分割比例:需要明确给定的角平分线分割另外两条边的比例。

3. 使用比例关系计算角平分线长度:根据比例关系,可以得到角平分线的长度的计算公式为:AD = (b × AC) / (b + c),其中AD为角平分线的长度,AC为已知的一条边的长度,b和c 为角平分线分割另外两条边的比例中的两个整数。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角平分线长度的方法取决于已知的信息。

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和对角线的长度,可以使用正弦定理计算角平分线的长度;如果已知一条角平分线分割另外两条边的比例,可以使用比例关系计算角平分线的长度。

总结起来,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长度可以根据给定的信息使用正弦定理计算,或者使用比例关系计算。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
平方根的竖式计算法是一种方便又简单的计算平方根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平方根数值分解成一个个整数和小数的和,然后采用类似竖式除法的方式进行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要计算平方根的数值写成一个整数和一个小数的和的形式,如√123.45=√123+0.45。

2. 从左往右,将整数部分的数值分成一组一组的两个数字,如
果最左侧的数字不足两个,可以在其前面补0。

对于每一组数字,先找出一个较大的整数,使得这个整数的平方小于这一组数字。

然后,将这一组数字减去这个整数的平方并将余数带到下一组数字中,如下图所示。

1|2|3
---|---|---
1| 1 |2
|1 2|
3. 对于小数部分,先将小数点后的数字乘以100并加上余数(小数点后第一位的余数为整数部分的余数乘以100),然后按照上述方
法进行计算,直到计算得到所需精度的平方根为止。

4. 将整数部分的所有较大整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起来,就
是所求的平方根的整数部分。

将小数部分的所有较大整数按从左到右
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所求的平方根的小数部分。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任意数值的平方根,大大提高了数学计算的效率。

(完整版)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第11章数的开方§11.1平方根与立方根一、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也叫做二次方根)即: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2、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它们互为相反数;(2)零的平方根是零;(3)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正;(2)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3)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4)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0。

a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是记号:平方根±(读作:正负根号a);算术a平方根(读作根号a)a即:“±”表示a的平方根,或者表示求a的平方根;“”表示a的a a算术平方根,或者表示求a的算术平方根。

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负数没有平方根,∴被开方数a必须为非负数,即:a≥0。

四、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其实质就是:已知指数和二次幂求底数的运算。

五、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也叫做三次方根)即: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

2、立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的立方根为正;(2)一个负数的立方根为负;(3)零的立方根是零。

3、立方根的记号:(读作:三次根号a),a称为被开方数,“3”称为3a根指数。

中的被开方数a的取值范围是:a为全体实数。

3a六、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其实质就是:已知指数和三次幂求底数的运算。

七、注意事项:1、“±”、“”、“”的实质意义:“±”→问:哪个数的平方是a a3a aa;“”→问:哪个非负数的平方是a;“”→问:哪个数的立方是a。

a3a2、注意和中的a的取值范围的应用。

a3a如:若有意义,则x取值范围是。

(∵x-3≥0,∴x≥3)x3(填:x ≥3)若有意义,则x 取值范围是 。

初中数学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初中数学中,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解决与三角形相关问题的重要技巧之一。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从一个顶点向对边的角度平分线,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以及解决几何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几种常用方法,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方法:1. 使用角平分线定理计算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定理是指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将对边分成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比例等于角平分线与对边的比例。

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计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具体步骤如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和一个角的大小。

(2)使用角平分线定理,计算出角平分线的长度。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B = 8 cm,边AC = 6 cm,角A = 60度,我们可以使用角平分线定理计算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解:根据角平分线定理,我们有:角平分线的比例= 边长的比例角平分线/边AC = 边AB/边BC角平分线/6 = 8/边BC角平分线= (8/边BC) × 6因此,通过计算边长比例和已知角平分线的长度,可以得到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的长度。

2. 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角平分线: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边长成比例。

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比例来计算角平分线。

具体步骤如下:(1)已知一个相似三角形和它的角平分线长度。

(2)计算另一个相似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长度。

(3)通过对应边长的比例关系,计算出要求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长度。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和DEF相似,已知三角形DEF的角平分线长度为4 cm,我们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的长度。

解: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有:角平分线的比例= 对应边长的比例角平分线ABC/角平分线DEF = 边长AB/边长DE角平分线ABC/4 = AB/DE角平分线ABC = (AB/DE) × 4因此,通过计算边长比例和已知角平分线的长度,可以得到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的长度。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计算方法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而角平分线是指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在三角形中,利用角平分线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如求角的大小、判断角的性质等。

下面将介绍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计算方法。

一、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在三角形ABC中,若角BAD是角BAC的角平分线,则点D在边BC上,且满足以下两个性质:1. 角BAD等于角DAC,即∠BAD = ∠DAC;2. BD与DC的比值等于AB与AC的比值,即BD/DC = AB/AC。

二、角平分线的计算方法1. 已知两边长和夹角大小若已知三角形ABC的两边AB、AC的长度以及夹角BAC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出角平分线:步骤一: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BAC的正弦值、余弦值或正切值。

步骤二:根据角BAC的正弦、余弦或正切值,计算出角BAD的正弦、余弦或正切值。

步骤三:利用已知两边AB、AC和计算得到的角BAD的正弦、余弦或正切值,使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出角平分线BD和DC的长度。

2. 已知两边长度和角平分线的比值若已知三角形ABC的两边AB、AC的长度以及角平分线BD与DC 的比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出角平分线:步骤一:利用已知的BD/DC比值和边AB、AC的长度,建立一个方程。

步骤二:解方程得到BD和DC的长度,即可计算出角平分线的长度。

三、实例应用例1:已知三角形ABC,AB = 5cm,AC = 8cm,角BAC = 60°,求角平分线BD和DC的长度。

解:根据给定条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步骤一:计算角BAC的正弦值、余弦值或正切值:sin∠BAC = AB/AC = 5/8 ≈ 0.625步骤二:计算角BAD的正弦值、余弦值或正切值:sin∠BAD = sin(∠BA C/2) = sin(60°/2) = sin30° ≈ 0.5步骤三:利用已知的角BAD的正弦、余弦或正切值和边AB、AC 的长度,计算角平分线BD和DC的长度:根据sin∠BAD = BD/AB,得到BD = sin∠BAD * AB = 0.5 * 5 = 2.5cm因为BD + DC = BC = AC - AB = 8 - 5 = 3cm,所以DC = BC - BD =3 - 2.5 = 0.5cm因此,角平分线BD的长度为2.5cm,角平分线DC的长度为0.5cm。

平方根竖式运算法

平方根竖式运算法

平方根竖式运算法
平方根竖式运算法
像加减乘除一样,求平方根也有自己的竖式运算。

以求3的算术平方根为例,过程如右下图:解得3的算术平方根约为1.732
1、因为每次补数需要补两位,所以被开方数不只一个数位时,要保证补数不能夹着小数点。

例如三位数,必须单独用百位进行运算,补数时补上十位和个位的数。

2、每一个过渡数都是由上一个过渡数变化而后,上一个过渡数的个位数乘以2,如果需要进位,则往前面进1,然后个位升十位,以此类推,而个位上补上新的运算数字。

简单地讲,过渡数27,是第一次商的1乘以20,把个位上的0用第二次商的7来换,过渡数343是前两次商的17乘以20=340,其中个位0用第三次商的3来换,第三个过渡数3462是前三次商173乘以20=3460,把个位0用第四次的商2来换,依次类推。

3、误差值的作用。

如果要求精确到更高的小数数位,可以按规则,对误差值继续进行运算
其它数的平方根也用这种方法可求出!
1/ 1。

【数学公式】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

【数学公式】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

【数学公式】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举例如下:(1)2√2+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2)2√3+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化成相同,可以相加)(4)3√2-2√2=√2(5)√20-√5=2√5-√5=√5根号的乘除法:√ab=√a·√b﹙a≥0b≥0﹚,如:√8=√4·√2=2√2√a/b=√a÷√b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读作“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要点:当式子√a有意义时,a一定表示一个非负数,即√a≥0,a≥0。

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a(a≥0)的平方根的符号表达为+-√a(a≥0),其中√a是a的算术平方根。

1.区别:(1)定义不同;(2)结果不同:+-√a和√a。

2.联系:(1)平方根包含算术平方根;(2)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3)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均为0。

要点:(1)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那个叫它的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另一个平方根。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算术平方根来研究平方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算术平方数的公式

算术平方数的公式

算术平方数的公式算术平方根是数学中一个挺重要的概念,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算术平方根的公式。

先来说说什么是算术平方根。

假设一个非负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x² = a,那么这个非负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

记为x = √a 。

这里要注意哦,算术平方根一定是非负的。

比如说,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因为 2² = 4 嘛。

9 的算术平方根是 3,因为 3² = 9 。

那 0 的算术平方根呢?当然还是 0 啦,因为 0² = 0 。

我记得之前教过一个学生,叫小李。

这孩子特别聪明,但刚开始学算术平方根的时候,总是弄混概念。

有一次做作业,题目是求 16 的算术平方根,他居然写了正负 4 。

我就问他:“小李呀,算术平方根可没有负数哦,想想咱们的定义。

”小李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老师,我又糊涂啦。

” 后来我给他又仔细讲了一遍,他终于搞明白了。

再说说算术平方根的公式特点。

对于正数 a,它的算术平方根√a 具有双重非负性。

一是被开方数 a 是非负的,二是算术平方根√a 本身也是非负的。

这就像两条铁律,在解题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忘。

咱们来做几道题感受感受。

求√25 的值,这很简单,就是 5 呗。

那√0.01 呢?答案是 0.1 。

还有啊,算术平方根的公式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用处呢。

比如说,要给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围上篱笆,已知花坛的面积是 25 平方米,那花坛的边长是多少?这时候就要用到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啦,因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边长就是面积 25 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5 米。

总之,算术平方根的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掌握好,还得多练习、多思考。

可别像小李刚开始那样马虎哟!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个知识点吃得透透的,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算法是什么?
早期记忆…… 尺规作图——作线段的中垂线、角平分线? 计算算术平方根,竖式计算?
2018/8/21
3
Algorithm么?
回忆这个场景……
开启唠叨模 式……
2018/8/21
4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3)二分搜索算法 算法例图
A[1..14] =
1 4 5 7 8 9 10 12 15 22 23 27 32 35
2018/8/21
15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二分搜索算法 树结构
A[1..14] =
1 4 5 7 8
10 5 1 8 15 23 32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算法运行性能测度:
它是输入大小、顺序和分布的函数,前者最重要。
Turing 机作为计算模型,用非空单元数目作为输入大小十
分方便,但是,无法用它们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因此, 必须约定算法分析的输入大小。
以问题实例 来分析某个算法,因此,问题实例转变为
求解该问题的一个算法的输入。
2018/8/21
7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算法输入大小约定:

2018/8/21
排序、搜索问题::数组、表的元素数目。 图的问题::图的边数或者定点数,或者二者兼有。 计算几何问题::点、顶点、边、线段、多边形个数等。 矩阵运算问题::输入矩阵的维数。 数论、密码学问题::输入的比特数。
printf(T->data);
PreOrder(T->L_child); PreOrder(T->R_child); } }
2018/8/21
13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貌似熟悉的例子(2)
计算 Fibonacci 数列的第 n 项
F1 = 1, F2 = 1, F3 = F2 + F1
1 . low ← 1 ;high ← n ; j ← 0 2 . while (( low ≤ high ) && ( j = 0 )) 3. 4. 5. 6. mid ← ( low high)/ 2 if x = A [ mid ] then j ← mid else if x < A [ mid ] else low ← mid +1 then high ← mid -1
Fn+2 = Fn+1 + Fn,n = 1, 2, …… 可以用特征方程求通项公式,也可以用矩阵幂计算 /flyfish1986/article/details/48014523
2018/8/21
14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2017——2018 第 1 学期
2018/8/21
1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主要内容
早期记忆…… 尺规作图——作线段的中垂线、角平分线? 计算算术平方根,竖式计算?
2018/8/21
2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9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曾经熟悉的例子(1):先序遍历二叉树 T——递归算法
2018/8/21
10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通俗描述
若二叉树非空,则按照某种顺序 依次访问该树的各节点。
过程描述
若二叉树非空,则依次执行如下操作: ⑴ 访问根结点; ⑵ 遍历左子树;
9
10 12 15 22 23 27 32 35
4
7
9
12
22
27
35
2018/8/21
16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算法过程描述
2018/8/21
17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输入: 2 个元素的升序数组 A[1· · · n] 和元素 x 。 输出: 如果 x=A[j] ,1≤j≤n ,则输出 j ,否则输出 0。
有没有为妈妈提出的若干问题 + 若 干条件 + 若干步骤 做这个动作?
2018/8/21
5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妈妈的唠叨,其实就是教我的算法及其分析: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 哪件事儿,该怎么做。 关键地方不要出错。 从一件事儿中学会什么。
2018/8/21
6
⑶ 遍历右子树。
2018/8/21
11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流程图
Y
开始
T 空?
N
过程 PreOrder(T) 结束
2018/8/21
12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过程 PreOrder(BiTree T)伪代码
void PreOrder(BiTree T){ if(T) {
8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算法输入大小约定:

2018/8/21
排序、搜索问题::数组、表的元素数目。 图的问题::图的边数或者定点数,或者二者兼有。 计算几何问题::点、顶点、边、线段、多边形个数等。 矩阵运算问题::输入矩阵的维数。 数论、密码学问题::输入的比特数。
7. end while 8. return j 2018/8/21
18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开始
算法流程图
mid = (low +high )/2 Y X = A[mid]? Y j = mid high = mid-1
画图格式节点(无含义)
输入: A,n
low =1 ;high = n ; j = 0 Y N X < A[mid]? N low ≤ high && j=0? N
renturn j
low = mid+1
结束
2018/8/21
19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