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
分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
分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费加罗的婚礼是一个广受欢迎的歌剧作品,由莫扎特创作,于1786年首演。
这部歌剧以其精湛的音乐和复杂的情节而闻名,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对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进行详细分析,以探究其魅力所在。
费加罗的婚礼以意大利喜剧为基础,融入了一些神秘主义和超自然元素。
莫扎特通过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惊喜的故事情节。
首先,歌剧中的角色设置非常丰富多样,既有男女主角与反派,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配角,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背景故事。
莫扎特通过真实而生动的角色描写,使观众对他们产生共鸣,并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其次,莫扎特巧妙运用音乐和台词交替,以强化情感表达和情节推进。
歌剧中的音乐旋律风格多样,有优美的咏叹调、欢快的舞曲以及激烈的合唱。
这种多样性不仅增加了音乐的魅力,还通过与剧情相结合,更好地展示了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发展。
此外,费加罗的婚礼中还融入了许多戏剧化的场景和插曲,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趣味和惊喜。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二幕的夜晚花园场景,角色们在暗处进行了一连串的错位和误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局面。
这些戏剧化的元素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喜剧的效果。
此外,歌剧中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是其创作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布景的多样性和精致程度为整个歌剧增添了视觉上的奇观,如宫殿、花园和迷宫等场景的布置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角色们的服装设计则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和背景进行了精心搭配,从而更好地表达了他们的个性和社会地位。
总的来说,费加罗的婚礼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精湛的音乐成为了一部不容错过的歌剧作品。
通过丰富多样的角色设置、优美多样的音乐风格以及戏剧化的情节和场景,这部作品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扎特通过精巧的创作手法,将剧情和音乐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费加罗的婚礼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性和艺术性,更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使观众产生共鸣。
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戏剧迷,都能从这部歌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莫扎特歌剧赏析—《费加罗的婚礼》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们很高兴学习了由许科老师知道的环境音乐课,增加音乐方面的修养,在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音乐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在课后我独立观看莫扎特着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并做一下赏析。
一、作品介绍:《费加罗的婚礼》是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
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
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剧情介绍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扞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剧中人物:阿尔马维瓦伯爵男中音罗西娜伯爵夫人女高音费加罗阿尔马维瓦之仆人、理发师男中音苏珊娜费加罗之情人女高音巴尔托洛医生男低音巴西利奥音乐教师男高音凯鲁比诺伯爵的侍仆女高音马尔切琳娜管家婆女高音安东尼奥园丁男低音巴巴里娜安东尼奥的女儿女高音古兹曼法官男低音农民们、客人们、狩猎者、仆人等。
二、剧情介绍:第一幕:伯爵府第的阁楼,房间里。
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三、音乐内容剧本原作者博马舍曾把这部作品称作《狂欢的一日》,因为整个剧情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莫扎特似乎以此为切入点,用一首速度飞快的序曲向听众预示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学习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关于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此歌剧在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描写、情感揭示、气氛渲染和情绪铺垫等方面的创作都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我就从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序曲、音乐语言、咏叹调等部分着手,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作以下简要分析。
一、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 1756年 1月 27日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1767年 3月,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
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
1768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
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
1775年创作的两部相当成功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牧人王》。
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
后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
1782年 7月,莫扎特应邀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公演时获得巨大成功。
1786年 5月 1日,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度公演,虽没有引起轰动,但在布拉格的演出却得到了巨大成功。
1787年 l2月 28日,莫扎特另一部优秀的歌剧《唐·璜》在布拉格歌剧院首演。
1791年初,莫扎特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歌剧院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反讽艺术
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反讽艺术
《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音乐家莫扎特所创作的一部歌剧,以威尼斯作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即将结婚的年轻情侣费加罗和苏赞妮的故事。
该歌剧的反讽艺术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成为了莫扎特作品的典范之一。
首先,该剧通过对贵族生活的描绘和挖苦,表现了贵族生活的虚伪和荒谬。
歌剧中贵族的虚伪、恶劣以及同时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漠视,令观众对当时的贵族阶层感到愤怒和不满。
比如,商贩陪同远亲来访并介绍闺女的一段情节,贵族们对商贩下层人的鄙视和厌恶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他们整日陷入无聊的生活中,大量地消耗财富和资源,无视了那些日复一日在民间劳作着的百姓。
通过这种方式,该剧表现了当时封建贵族的虚伪和荒唐。
其次,歌剧中叙述的情感关系也体现了反讽的手法。
费加罗和苏赞妮的婚姻,本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情感,但在歌剧中,他们的的婚礼变得荒唐可笑。
歌剧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乱伦行为、婚前通奸,表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道德堕落和纵欲。
最后,该剧对身份和地位的观点也反映了反讽的手法。
在歌剧中,农民和商人受到贵族的压迫和侮辱,而英雄让图琴也是一个被压迫的人群,他的存在仅是为了提供基础。
而贵族则游手好闲,浪费资源,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中心。
莫扎特强调人们的地位和身份不应该影响他们的价值和贡献。
总体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讽刺,成功采用了反讽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们对当时贵族阶层的不满和愤怒。
这种艺术手法,不仅表达了莫扎特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也引导了人们开始思考个人自由和尊严、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真正的人类价值。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一.作品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先接触的散步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9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博马舍的话剧以幽默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等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的作法加以挞伐,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本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郭珊珊(广西艺术学院2010级在职研究生2班学号20101212040)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序曲;音乐语言;《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咏叹调。
2011年10月22日,作为2010级在职研究生班的我,有幸修了马栋梁老师的《音乐名著分析与研究》这门课程。
在学习中,老师给我们看了其中一部关于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此歌剧在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描写、情感揭示、气氛渲染和情绪铺垫等方面的创作都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我就从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序曲、音乐语言、咏叹调等部分着手,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作以下简要分析。
一、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1767年3月,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
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
1768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
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
1775年创作的两部相当成功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牧人王》。
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
后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
1782年7月,莫扎特应邀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公演时获得巨大成功。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1歌剧的故事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以喜剧为主要题材的歌剧,剧作家博马舍所写的同名字的作品是莫扎特所依据的剧本。
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第一次演出是在维也纳,主人公是很有名的男中音家,他便是班努契。
莫扎特此作品在留存了作者原本戏剧宗旨的基础上,又充分表现了自己内心对当时社会性质的不满,同时体现了渴望自由的梦想。
2歌剧作者莫扎特莫扎特是奥地利非常出名的作曲家,主要写作有关古典乐派的音乐,是纳古典乐派著名的作曲家,与他齐名的便是海顿、贝多芬。
他代表了维也纳古典乐,作品主要体现的是十八世纪末的情景,德奥里有学文的人脱离压迫现状,反对建专制主义,渴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格的独立。
他的音乐很具特色,表现为诚挚、流丽等,乐观的情调充斥着其作品,德奥资产阶级的精神风貌被很好的体现。
1791年,35岁的莫扎特在维也纳死去,原因是疾病。
3歌剧咏叹调的声乐表现3.1咏叹调的演唱应该有的条件这首咏叹调是一首男中音咏叹调,难度相对适中。
男中音又可以分为戏剧的男中音等三类。
此作品便是主要使用了炫技性男中音,有着炫技性男中音在语言和节奏上有那种欢快,急促的吐音咬字和重复歌词的特点。
这首咏叹调在气息与声音的音色上都有较高的技巧要求。
在整首咏叹调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F高音,并且高音与前面的音跨度较大,对于男中音来讲是一个难点,除了要有过硬的高音的基本功,还要在整首歌曲中将气息协调好,这样才可以使这两个高音显得底实,不会虚掉。
费加罗的角色是一个年轻人,在歌曲中体现的又是一种讽刺,坚决的语气,而传统的男中音是较为厚重,胸腔共鸣较多,所以并不非常适应这个年轻的角色。
因此,在体现这个角色的音色上,不能像传统的男中音一样注重较多的胸腔,应将位置相对放高一些,更多地运用一些头腔,使得声音更加年轻一些。
这样,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相辅相成,既体现除年轻的费加罗富有挑战、冒险性,又体现出他沉着稳重的一面。
在注意声音的同时,咬字和语气也要一并注意。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咏叹调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咏叹调莫扎特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他的作品涵盖交响乐、室内乐、器乐曲和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受世人喜爱。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被认为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而其中的凯鲁比诺咏叹调更是被誉为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凯鲁比诺咏叹调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它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以及艺术价值。
莫扎特于1786年创作了这部歌剧,它以喜剧形式探讨了爱情、婚姻和人性的主题。
在剧情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和乐曲,而凯鲁比诺咏叹调就是其中之一。
这首咏叹调出现在第一幕中,由男高音演唱,表达了凯鲁比诺对自己所爱的女子蒂迪亚的感情之深。
这首咏叹调以其高亢的音域和激情澎湃的旋律成为了歌剧中的一大亮点。
我们来探讨这首咏叹调的音乐特点。
这首咏叹调的旋律轻盈而婉转,又不失其华丽和深情的特色。
歌唱部分的旋律线条流畅优美,音域宽广,既展现了男高音的高亢飘逸,又表达了凯鲁比诺内心深处的爱意。
伴随乐器的编配也极富情感,交响乐队与歌唱部分相得益彰,将凯鲁比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乐曲旋律流畅,情感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听觉享受。
我们来谈一谈这首咏叹调表达的情感。
凯鲁比诺咏叹调表现出了男主角深沉的爱情和对命运的无奈。
在剧情中,凯鲁比诺深爱蒂迪亚,但却被父母强迫和一个他不爱的女子结婚。
这首咏叹调中充斥着对未来的绝望和对爱情的无比痴迷,整个乐曲展现了凯鲁比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令人为之动容。
莫扎特通过旋律的悠扬和编配的精妙,将凯鲁比诺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对他的遭遇产生共鸣,这也是这首咏叹调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我们来谈一谈这首咏叹调的艺术价值。
凯鲁比诺咏叹调作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经典乐曲之一,展现了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丰富想象力。
这首咏叹调既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又兼顾了音乐的美学价值,体现了莫扎特对音乐和戏剧完美结合的追求。
通过这首咏叹调,莫扎特将歌剧的情感表达发挥到了极致,使得观众对剧中人物的命运产生了共鸣和深刻的思考。
分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
分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摘要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发展史中,莫扎特都是一个天才级的音乐神童,在他幼年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其非凡的音乐天赋,这为其以后的音乐道路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涵盖了非常广阔的领域,歌剧在他的创作中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众多的歌剧作品中,《费加罗的婚礼》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过程中,莫扎特对原有的批判精神做了大量的保留。
在创作手法上,传统的意大利歌剧比较注重表面夸的手法,但是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莫扎特对这一方面进行了修改与删减。
在新的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抒情性的手法。
抒情性的音乐更加符合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重唱”的运用,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一大重要特色,运用“重唱”的形式,将歌剧情节一一展开,让戏剧性的冲突达到高潮。
关键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手法目录绪论 (3)一、《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背景 (3)二、《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分析 (5)(一)序曲的音乐分析 (4)(二)歌剧容中音乐的整体运用 (4)(三)《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音乐特征 (5)1.把音乐创作与人物情感相结合 (5)2.用重唱的手法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用音乐来营造戏剧氛围 (5)3.序曲和戏剧的情感主题进行结合 (6)三、浅谈选段《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6)(一)选段容赏析 (6)(二)《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的艺术特征 (7)(三)《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的唱法分析 (7)结论 (8)参考文献 (8)绪论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费加罗的婚礼》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晚期歌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剧作之一。
在这部歌剧的装作过程中,在音乐语言和人物刻画方面都使用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手法,音乐语言更加通俗与个性,人物刻画更加符合现实,与现实人物表现的惟妙惟肖。
重唱成为这部歌剧中最大的特色。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是伯爵的男仆理发师,珊娜是伯爵夫人的女仆,两个小人物之间演绎了一段纯洁的爱情。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摘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只有他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音乐界的旷世奇才。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莫扎特艺术创作的巅峰,将文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为歌剧的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中图分类号:J6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________)06-157-1一、引言莫扎特作为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和艺术家,在歌剧领域中的钻研独树一帜,在当时的音乐剧领域内独领风骚。
他的作品显示了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当时封建贵族的讽刺。
《费加罗的婚礼》是其代表性的作品,将艺术和喜剧结合起来,二者相互渗透,集中体现了莫扎特的美学观点,对后世的歌剧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从音乐和戏剧的规格方面,对《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探求其美学价值。
二、《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特点《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作于1785-1786年间的四幕喜歌剧,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
这部歌剧集中体现了莫扎特在心理描写和人物塑造以及气氛渲染上的造诣,在音乐和乐器的编排上也是其本人创作的高峰。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序曲虽然并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深刻的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胜利。
莫扎特歌剧创作及特色
莫扎特通过运用不同风格的咏叹调加强了戏剧人物的
性格刻画。
在歌剧创作中成功地运用了戏剧性的重唱来展开剧情,
从而造成戏剧冲突的高潮。
序曲在他的歌剧中起到了预示和渲染戏剧氛围和剧情
的作用。
富于民族精神和民间气息(民族化)。
歌剧《费》的创作背景及剧情简介
创作背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众多歌剧 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的颠峰之作。这部 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 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 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一以革命的启蒙思想教育法国 人民,打击以专制国王为首的、没落的、走向灭亡的 封建阶级。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在1786年根据法国著 名作家博马舍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的四幕喜歌剧。 博马 舍是法国启蒙主义时期著名的戏剧作家,“费加罗三 部曲”(即《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
《有罪的母亲》),是其最著名的戏剧作品,博马舍
秉承启蒙主义戏剧的理性妻苏珊娜美貌的
浅析莫扎特歌剧_费加罗的婚礼_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105
大舞台
扎实的演唱技巧去灵活地表现作品的速度、力度、音色、情感等 元素,让声音强弱自如、灵巧清透。而声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良好的气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哪里去 了,美好幸福的时光》,其音乐抒情缓慢、乐句又长,在咏叹调 的后面部分有大跳的出现。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没有强有力 的呼吸控制是绝不可能的。
谱例3:
紧接着这一句(见谱4)是整个咏叹调作品的高潮部分,也 是整首作品最难唱的一部分。在旋律上是一连串的八分音符七度 音阶的上行进行,反映出伯爵夫人的极度痛苦和无助,在演唱上
总之,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 力。美声女高音有必要对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 研究,这对夯实歌者艺术基础,提高其艺术水准大有裨益。
文艺评论
大舞台
浅析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 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王亚妮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650000)
摘要:莫扎特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他短暂的三十五年 生涯中,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其中,《费 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剧创作之一。在这部歌剧 中,有许多女高音咏叹调,由于这些女高音咏叹调本身所具有的 强大感染力,现在越来越多被拿来演唱。本文对这部《费加罗的 婚礼》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作出分析,力求为学习和演 唱者能够正确生动地演绎作品提供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谱例2:
文艺评论
应该比以前更激动、强烈。演唱上要把握好音色和音量,力求歌 声悠远而清澈,并由弱到强,运用漂亮华贵的头声,迸发伯爵夫 人内心情感。这句的最后一个音是小字二组的a,在这个音上有 一个自由延长标记,这不能唱得太短,但也不要唱的过长,应根 据情感适度把握演唱,使声音在呼吸的支持下打开腔体稳、深、 通地进入头腔,获得饱满圆润的声音效果。
浅析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
浅析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作者:朱梦丹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3期摘要:《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作家博马舍的经典戏剧。
而后被莫扎特改编为歌剧,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
这部歌剧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集中体现了莫扎特对于自由的迫切追求。
而该剧也对揭露和讽刺当时的法国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莫扎特或许不是第一个贫穷的,但却是第一个自由的并且由于他的自由而变得贫穷的艺术家。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艺术特色演唱特点歌剧是莫扎特钻研最深的体裁领域,作为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歌剧在无形中改变着当时人们对歌剧的音色审美。
他认为,歌剧创作中的歌词必须绝对服从于音乐本身,而不是拘泥于原剧本,使其通俗易懂且不失典雅和朴实。
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艺术特色(一)艺术风格的形成背景莫扎特所处的年代在音乐发展史中介于“巴洛克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之间,同时又与这两个时期的风格互相重叠。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由此成为这个年代音乐风格的代名词。
18世纪二三十年代歌剧的兴起和发展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三个主要音乐现象之一。
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时期”才真正代表了这一新时代音乐的成熟发展。
《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曲”,可见此剧在反映当时底层民众生活及与贵族的斗智斗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8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
莫扎特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了自身音乐的个性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歌剧发展的戏剧性,莫扎特歌剧成为法国启蒙主义运动发展和继续的音乐表现。
莫扎特,或许不是第一个贫穷的,但却是第一个自由的并且由于他的自由而变得贫穷的艺术家。
他对于戏剧的性格表达有很高的要求,“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
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性的过程中最应着力用笔处”。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于1832年创作的一部歌剧。
这部作品以其美妙的旋律和精彩的情节而享誉世界,被视为浪漫主义歌剧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对费加罗的婚礼进行赏析,并解读其音乐和剧情上的亮点。
1. 艺术背景和创作初衷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诗人埃尔南·华慕尔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
这部歌剧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追求情感和想象的自由。
柏辽兹希望通过音乐和剧情,展现爱情、欢乐和悲剧在人生中的复杂交织。
2. 主要角色和情节费加罗的婚礼的主要角色包括费加罗、吉塔、费德里戈、梅尔西尔、伊希尔、阿尔家族成员等。
剧情围绕着费加罗的爱情纠葛和阴谋展开,其中既有浪漫的情感描写,也有严肃的家族纷争。
3. 音乐赏析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被普遍认为是柏辽兹最杰出的创作之一。
歌剧中充满了美丽的旋律、悦耳的合唱和华丽的管弦乐。
其中最著名的乐曲包括开幕合唱《愿神佑福于这里》和费加罗与吉塔的浪漫二重唱《凭吻契约》。
4. 情节赏析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复杂的情节和角色的互动展现了爱情与命运的对抗。
费加罗和吉塔由于家族的纷争而陷入了困境,最终以悲剧收场。
剧中的情感纠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观众对奇迹与命运的力量有了深入的思考。
5. 其他亮点除了音乐和剧情,费加罗的婚礼中还融入了舞蹈和舞台设计等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场景展示了法国乡村的欢乐和活力,为整个歌剧增添了更多的视觉享受。
而舞台设计则通过巧妙的布景和灯光效果,将观众带入了浪漫的法国乡村风景中。
6. 总结费加罗的婚礼以其精美的音乐和独特的情节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赞誉。
它不仅展现了浪漫主义歌剧的魅力,也让人们对爱情和命运的力量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部经典的法国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将继续在音乐舞台上熠熠生辉,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字数:583字)。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他从十一岁起就开始了歌剧创作尝试,共写了十七部歌剧。
莫扎特早期的创作主要是意大利风格,而他在歌剧创作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是在他一生中的最后十年(1782—1791)达到的,主要作品有:两部德国歌唱剧——《后宫诱逃》和《魔笛》,采用德文剧词;一部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采用意大利文歌词,但以奥地利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还有一部新型歌剧《唐·璜》,这部歌剧将音乐悲剧和喜剧的最重要特点熔为一炉。
莫扎特的歌剧反映了当时进步的社会思想和伦理思想,歌剧序曲则充满戏剧的形象,是一种具有标题因素的管弦乐作品,经常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
莫扎特的早期歌剧序曲主要按照意大利序曲的传统形式写成,他的后期歌剧序曲则有许多大胆创新,多半运用奏鸣曲形式,为十九世纪的新型歌剧开辟了道路。
莫扎特作于1785-1786年间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
这部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
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以此作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
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
序曲虽然并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深刻的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把凯鲁比诺抓住,巴巴里娜忙向伯爵哀求说,请将凯鲁比
诺赐给她做丈夫。伯爵什么也没答应。凯鲁比诺慌慌张张
地跑了,巴巴里娜和姑娘们也走了,大家要去为费
。
苏姗娜趁机把约会的便条塞进伯爵手里,他喜出望外,
也离开了客厅。费加罗上场,参加婚礼的人们进来,典礼
即将开始,苏珊娜把刚才的情书交给伯爵,伯爵让封口的
众人们唱了一首欢乐的合唱之后,就退场了。伯爵则把一肚 子的火都撒到了可怜的凯鲁比诺身上:“你立刻到军队里去当 兵!” 说完,他怒气冲冲地走了。 满面愁容的凯鲁比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费加罗在一边不但不 同情他,还幸灾乐祸地唱了起来:“你不用再去做情郎,不用天 天谈爱情。再不要梳油头、洒香水,更不要满脑袋风流艳事。小 夜曲、写情书都要忘掉,红绒帽、花围巾也都扔掉。男子汉大丈 夫应该当兵,抬起头来,挺起胸膛,腰挎军刀,肩扛火枪,你是 未来勇敢的战士…… ” 凯鲁比诺对费加罗所讲的话毫无兴趣,他 仍然是满脸苦相,垂头丧气。
这时,侍仆凯鲁比诺垂头丧气地上来,他是一个见异 思迁的小伙子,对任何女人都中意(这一角色由女高音扮 装)。他对着苏姗娜唱起了热情奔放的咏叹调:《啊!热 烈的情感占有了我》原来,昨天晚上他和园丁的女儿巴巴 里娜幽会的时候,被老爷撞见了。老爷大发雷霆,说要把 他赶走,这事儿弄得凯鲁比诺一晚上都没睡好,他想请苏 姗娜去和女主人求情,让老爷别解雇他。看着这个小家伙 愁眉苦脸的样子,苏姗娜觉得很好笑,便逗弄起他来。突 然门外传来老爷的声音。凯鲁比诺吓坏了,苏姗娜让他蜷 腿坐进一张大扶手椅里,然后用--条毯子把他盖了起来。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一.作品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先接触的散步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9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博马舍的话剧以幽默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等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的作法加以挞伐,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本年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费加罗的婚礼》的赏析
读·闻·观109一、《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于1786年在维也纳首演。
剧本取自洛伦佐·达·彭特改编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剧”的第二部。
莫扎特选用了这部剧来创作歌剧,来自于本剧对贵族制度的讽刺激发了莫扎特的创作灵感。
由于该剧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因此在奥地利遭到禁演,删减后才重新演出。
剧中主角不是贵族,而是仆人,最终的结局是仆人战胜了贵族。
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角色内心的爱与嫉妒、阴谋和误解以及各种心机活动,最终完成宽容化解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从而完成了整部剧目。
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通过高潮的音乐技巧,将大量重唱和合唱巧妙运用,表现了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塑造了活泼生动的喜剧氛围。
在开头精彩的序曲中,就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用心。
每一个角色都是莫扎特精彩而独特的音乐刻画,可以说,这部歌剧是莫扎特现实主义喜歌剧的开篇,莫扎特在这部剧中融入了自己对于喜剧歌剧的理解,也使这部剧成为经典的世界级歌剧作品。
二、音乐角度分析《美好时光将来临》《美好时光将来临》这一唱段是苏珊娜的咏叹调,苏珊娜是费加罗的未婚妻,还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侍女。
这首咏叹调出现于第四幕,在这一唱段中,苏珊娜和伯爵夫人预先打算对付天性风流的伯爵,主人公费加罗发现了他们的行动,以为苏珊娜和伯爵之间有鬼。
聪慧的苏珊娜发现费加罗窥视她们后,故意演唱了这首《美妙时光将来临》。
这首咏叹调融入了民间舞曲的音乐素材,表现了苏珊娜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
在莫扎特的格局中,因为歌剧剧情内部的改变,导致歌剧的音乐创作结构手段也出现变化。
这首咏叹调中,莫扎特将从旋律和歌词方面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宣叙调,在24小节的宣叙调中,速度是活泼的快板。
全曲共50小节,1至18小节是第一部分,1至6小节由p 弱起,最后两个小节跳音上行,表现了苏珊娜内心的迫切和激动之情。
7至12小节,由F 大调开始,半终止于F 大调的V 级属和弦。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三、 五段是主部 , 音乐具有进行风格 和德 国民歌《 乡
作者简介 : 董秀萍( 93一 , , 1 6 ) 女 包头人 . 包头艺术职业 学校讲 师, 主要从 事音 乐教育工作。
董 秀萍 : 莫扎特歌剧《 费加 罗的婚 礼》 赏析
间民兵》 紧 密 联 系 。前 段 于 铿锵 有力 的 , 用 进 有 采 行 曲 的节 奏 , 角吹 奏般 的音 调 。具 有歌 唱性 ; 号 中段 加 强 了宣叙 色彩 , 固定 音型 的反复 出现 , 与乐 队对 话
剧 中人物 的音 乐刻 画。该剧 很重 要 的一点 就是 用 音乐对 人物 进行 了精心 的刻 画 , 重 对 不 同人 物 着 性 格 的 内在刻 画 使 他 的音 乐具 体 、 动而 鲜 明。剧 生 中的主 要角色 费加 罗 、 珊 娜 、 爵夫 人 、 苏 伯 凯鲁 比诺 都 有 自己的咏叹调 和抒 情小 曲。费加 罗是 歌剧 中的
收 稿 日期 :0 1— 7一l 21 0 6
主要角色 , 他有几个唱段都是传统喜歌剧 , 每段都有 急 口令式的歌 唱。《 不要再去作情 郎了》 这首咏叹 调是莫扎特的神来之笔 , 是第一幕第 二场 的一首声
乐 回旋 曲 , 词 的音 乐 都 是 A A A 形 式 。第 一 、 歌 BC
成( 有时也用 说 白和朗诵 ) 。
三、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欣赏 在我们欣赏这部欧洲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时 , 这部歌剧的艺术美、 音乐美所达到的至善至美 的艺 术境界 , 使后人们为之惊叹和难 以超越 。在莫扎特 的歌剧 中 , 远遵 循着 音 乐 美 学不 变 的永 恒 主题 去 永 贯穿整个音乐 中。 1 赏析 的角度 .
比表现出来 , 女声的三个声部 ( 女高音、 中音 、 女 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手法摘要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发展史中,莫扎特都是一个天才级的音乐神童,在他幼年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其非凡的音乐天赋,这为其以后的音乐道路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涵盖了非常广阔的领域,歌剧在他的创作中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众多的歌剧作品中,《费加罗的婚礼》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过程中,莫扎特对原有的批判精神做了大量的保留。
在创作手法上,传统的意大利歌剧比较注重表面夸张的手法,但是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莫扎特对这一方面进行了修改与删减。
在新的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抒情性的手法。
抒情性的音乐更加符合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重唱”的运用,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一大重要特色,运用“重唱”的形式,将歌剧情节一一展开,让戏剧性的冲突达到高潮。
关键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手法目录绪论 (3)一、《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背景 (3)二、《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分析 (5)(一)序曲的音乐分析 (4)(二)歌剧内容中音乐的整体运用 (4)(三)《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音乐特征 (5)1.把音乐创作与人物情感相结合 (5)2.用重唱的手法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用音乐来营造戏剧氛围 (5)3.序曲和戏剧的情感主题进行结合 (6)三、浅谈选段《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6)(一)选段内容赏析 (6)(二)《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的艺术特征 (7)(三)《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的唱法分析 (7)结论 (8)参考文献 (9)绪论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费加罗的婚礼》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晚期歌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剧作之一。
在这部歌剧的装作过程中,在音乐语言和人物刻画方面都使用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手法,音乐语言更加通俗与个性,人物刻画更加符合现实,与现实人物表现的惟妙惟肖。
重唱成为这部歌剧中最大的特色。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是伯爵的男仆理发师,苏珊娜是伯爵夫人的女仆,两个小人物之间演绎了一段纯洁的爱情。
歌剧通过对爱情故事的描写,深刻抨击了封建制度下存在的社会问题。
莫扎特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传统歌剧中幽默诙谐的元素,更加注重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组合、布局,在喜剧人物的冲突中,重唱成为重头戏,它推动着剧情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创作过程中,莫扎特对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赋予了很深刻的思想,让人物情感在自然中寻求突破。
一、《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背景在莫扎特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经典之作,《费加罗的婚礼》就是其后期作品的代表之一。
1786年,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公开上映,上映一开始,就在观众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轰动。
这部作品几乎代表了莫扎特在歌剧艺术中的巅峰成就。
它真实地反映了欧洲社会当时的生活现状,对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进行了极度的嘲讽,对当时动荡的政局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在这部歌剧作品的创作中,莫扎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歌剧中大量地运用了重唱的艺术创作手法,将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进行了完美得展现。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开展,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引起了很多人们的共鸣,这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很大程度的提现,人们在思想上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洗礼。
其中,启蒙精神对博马舍的影响颇深,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他创作了剧本《费加罗的婚礼》,对中下层的小人物进行讴歌,对陈旧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批判。
这与莫扎特的思想具有了统一,因此,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过程中,仍然保留了原作品中的批判精神,用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其对贵族生活的深恶痛绝,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精神。
二、《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分析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其在音乐方面的成就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在歌剧领域的创作。
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其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以咏叹调为基础,重唱是其最主要的特色。
音乐具有承载歌剧的使命,通过音乐来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甚至用音乐来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费加罗的婚礼》作品中,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塑造了底层人物费加罗和苏珊娜在斗争中争取纯洁的爱情。
(一)序曲的音乐分析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大部分序曲的音乐都是采用的奏鸣曲式,当然,《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同样如此。
在歌剧开始的时候,音乐旋律就直奔主题,主题的表现形式为重复乐段,而且每段都有两句构成,第一句采用了长句与短句相结合的方式,这主要是为了体现费加罗和苏珊娜两个人想完成婚礼的那种急迫心情;在第二句中,仍然对前面的情绪进行了延续,但是整体的气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这一句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进行连接、转位,加上和弦的运用,这就营造出了一种充满力量的音乐情绪。
另外,在副部主题音乐的创作中,从A大调的D开始,升四级与D的链接,这些音乐创作营造了一种让人紧张不安的情绪,这预示着费加罗的婚礼肯定进行的比较曲折。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费加罗的婚礼》中,音乐情绪的营造与转化符合整个剧情发展的需要,这也是这部歌剧序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歌剧内容中音乐的整体运用在《费加罗的婚礼》整部歌剧的创作中,第二幕是整个歌剧的核心部分,首先,三重唱“苏珊娜给我出来”为整部歌剧的重唱聚合部分拉开了序幕,这部分也是莫扎特采用音乐创作手法来表现戏剧内容的最精彩的部分。
以前,意大利歌剧中并不看重重唱的音乐创作手法,戏剧中最重要的部分更加不会用重唱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在很多喜剧中虽然也有运用重唱的表现手法,但是这样的重唱在整部歌剧中所占的分量是非常小的。
在这以后的歌剧作品中,再也没有一部歌剧像《费加罗的婚礼》这样大量采用重唱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可见,重唱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费加罗的婚礼》这一部歌剧中达到了巅峰的运用状态。
在这部歌剧的终场,让我们真正领会到重唱交响乐的艺术魅力,从中也可以窥见莫扎特这位音乐天才在歌剧创作方面表现出来的极高的音乐天赋。
在终场与重唱的完美结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强烈的音乐戏剧性,在这种音乐特点中,外在的冲突是整部歌剧的主导脉络,在重唱部分对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这些剧中角色内心的冲突主要采用咏叹调这种音乐手法展现出来,比如在《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费加罗的咏叹调、伯爵的咏叹调以及巴尔托洛的咏叹调。
采用这样的音乐创作手法,不仅可以表现出音乐的旋律美。
还可以表现出音乐的戏剧性特点。
这种音乐表现手法与重唱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戏剧内容的冲突相互影响,这也是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的一个创举。
《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强烈的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进行完美得结合。
在这部歌剧的音乐创作中,莫扎特把他最擅长的交响乐和歌剧声乐进行结合,创造出了歌剧创作的新方法,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歌剧音乐创作手法。
在歌剧的音乐创作中,莫扎特可以说是实践派的代表,在理论上,他并没有将音乐盒戏剧的完美融合形成一定的理论高度,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他确实做到了一样的一个高度,也是从《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开始,音乐盒戏剧得到了一个完美得融合过程,这在莫扎特的歌剧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为以后的歌剧的音乐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三)《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音乐特征1.把音乐创作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在《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创作中,不同的剧中人物、不同的故事环境,莫扎特都是采用了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调,这样可以更加明显地展现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例如在《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费加罗演唱的一段咏叹调《伯爵如果你要跳舞》中,从音调方面来看,这段咏叹调一共分为8个小节,后面4个小节是前面4个小节的上三度模仿,而且在每一句的末尾,费加罗的语气都是非常坚决,这充分显示了理发师男仆费加罗决定采用自己的智慧来战胜伯爵的决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在自然的法则中让个人情感得到突破。
2.用重唱的手法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用音乐来营造戏剧氛围在《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的音乐创作过程中,莫扎特采用了多种音乐演唱形式,其中重唱的大量运用,是这部歌剧的一大特色。
在歌剧中,几乎所有的人物情感爆发或者人物之间冲突加剧的地方都采用了重唱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这种音乐形式的运用,可以使同一时刻不同人物的心理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莫扎特在运用重唱艺术刻画剧中人物性格的同时,更加运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彰显戏剧之中的冲突。
比如,在第二幕结尾的时候,利用音乐营造出的戏剧氛围,让众多的角色同时进入剧情的发展,不管是伯爵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还是苏珊娜加入以后的三重唱,甚至是费加罗加入以后的四重唱,一直到剧情发展的七重唱,充分展现出了剧中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情感和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多重唱更是将整个戏剧的剧情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费加罗的婚礼》中,一共出现了28个曲目,其中重唱的曲目就有9个,可见,重唱在整个歌剧创作中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在欣赏歌剧中音乐的同时,也充分领会到了重唱艺术在音乐喜剧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3.序曲和戏剧的情感主题进行结合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序曲部分巧妙的运用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质,一场庞大的音乐情绪在序曲中喷薄而出,轻快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这与歌剧的情感走向相得益彰,最终走向的是欢乐的大团圆。
《费加罗的婚礼》展现的是小人物费加罗和苏珊娜为了争取爱情的自由而进行的不屈的斗争,最后获得胜利,争取了婚姻的自由,这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进行了完美得展现。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序曲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奠定了情感的基调,起到了总领故事全局的作用,这也完美的诠释了整部歌剧的乐观主义思想,为以后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三、浅谈选段《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歌剧《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莫扎特晚期创作的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重要选段,这一选段是费加罗演唱的咏叹调,也是至今为止广为流传的一首男中音曲目。
(一)选段内容赏析《你不要再去做情郎》这一选段是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快结束的时候,费加罗在劝导童仆凯鲁比诺时演唱的一首咏叹调。
该选段的剧情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男仆凯鲁比诺被伯爵给辞退了,但是他因为钟情于伯爵夫人,所以很想留下来,于是凯鲁比诺来找苏珊娜,希望苏珊娜可以到伯爵夫人那里为他求情。
在他们正在说话的时候,伯爵来到苏珊娜的房间,凯鲁比诺慌忙藏到大床的后面,伯爵喜欢苏珊娜,于是主动向她求爱,这个秘密被藏起来的凯鲁比诺听到,后来伯爵发现了凯鲁比诺,于是他恼羞成怒,让凯鲁比诺立刻离开,然后到军队去服役。
等到伯爵离开以后,凯鲁比诺很伤心,于是费加罗像哥哥一样唱了这段内容来劝导凯鲁比诺。
这一段选曲中,莫扎特在音乐创作方面和剧中人物心理的刻画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一段段受到了许多男中音歌唱家们的喜爱。
(二)《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的艺术特征《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不要再去做情郎》是费加罗的演唱的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其创作的音乐风格与当时费加罗的心理活动非常符合,这一选段表现出了费加罗的机智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