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合集下载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耕地是国家的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质量的保护和管理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是指通过对耕地进行定期调查监测和综合评价,对耕地质量进行科学评估,为耕地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数据和科学依据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调查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调查监测的目的1.了解耕地面积、结构和分布情况,为农业生产规划和土地调控提供依据。

2.掌握土壤质量的基本状况,为土壤调理和施肥决策提供参考。

3.监测土壤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污染问题。

4.追踪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果,评价农田治理和保护的效果。

二、调查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调查区域和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和统计表格。

2.现场调查:实地勘察,采集土壤样品,记录土壤属性和有关数据。

3.实验室分析:对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得到土壤质量和污染情况的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进行分析和评价。

5.结果报告: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供给政府部门和农民使用。

三、评价指标耕地质量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养分含量、氮素利用率、抗风蚀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土壤质地:包括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含量和比例,反映土壤的物理性质。

2.有机质: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可以通过测定有机质含量和腐殖酸含量来评价。

3.养分含量:包括氮、磷和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反映土壤的肥力水平。

4.氮素利用率:反映土壤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和碱解氮来评价。

5.抗风蚀能力:反映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可以通过测定耐蚀性指数和风蚀等级来评价。

四、加强管理和保护为了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的管理和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调整农田布局,优化耕地资源配置。

2.加强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污染。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理论与方法通用课件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理论与方法通用课件

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可根据该成果确 定整治的重点区域和目标,制定针对 性的整治措施。
同时,该成果还可以为土地整治工程 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确保工 程效益的持久发挥。
05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市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案例
调查目的
全面了解某市耕地的质量等别情 况,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
定义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是对耕地 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进行综 合评估,确定耕地的质量等级及 其在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
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 改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 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的重要性
1 2
有利于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调查评价,了解耕地的适宜性、生产潜力等 ,为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 依据。
04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成果应用
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重要依据,而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 价与监测成果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可根据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成果,确定土地利用 结构和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现状资料
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资 料等,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分
布和变化情况。
土壤类型与分布资料
收集土壤类型图、土壤普查资 料等,了解土壤类型、理化性 质和分布情况。
气候条件资料
收集气象观测资料、气候分区 图等,了解气候条件对耕地质 量的影响。
地形地貌资料
收集地形图、地貌图等,了解 地形地貌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发展趋势
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时,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耕地质量等 别调查评价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方面的考量。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必须加强耕地质量的监测和评价。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耕地的质量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必须对耕地质量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

本文将对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耕地质量调查耕地质量调查是指对耕地土壤、植被、水文、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查,以了解其主要特征、分布和变化趋势。

耕地质量调查应该包括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土壤质量调查、植被资源调查、水文水资源调查等方面。

各方面信息收集与整理需要采用全面、系统、科学的方法,以保证收集到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的数据。

二、耕地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监测是指以一定的频率和方法对耕地进行持续的观测和测量,以及对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质量问题和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

耕地质量监测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耕地质量的实时监测。

同时,耕地质量监测还应该结合耕地利用和管理情况,对耕地生态和环境指标进行测量和监测,全面了解耕地生态状况和环境效应。

三、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对耕地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以评价其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能力。

具体来说,评价应该包括:评估耕地的生产能力,评估耕地的保育能力、水文环境影响等方面。

评价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四、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的建议为了做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利用遥感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图斑提取、分析和监测。

2.建立全面、科学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把握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趋势。

3.建立全国、区域和县级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4.结合耕地利用实际情况,适应地区差异性,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耕地综合利用规划。

总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文件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文件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文件尊敬的招标评标委员会:我公司愿意参与贵单位召开的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的招标活动。

针对该项目,我们愿意提交以下的招标文件,详细说明我们的能力、经验和解决方案。

一、公司概况我们是一家专门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并且在同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公司员工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项目背景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是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耕地资源,贵单位拟委托我公司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

本项目的目标是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和管理措施。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耕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健康状况和耕地利用现状;制定耕地保护和管理方案,提出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开展耕地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质量问题。

四、项目实施计划我们将按照如下计划实施本项目:1.梳理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确定调查和评价指标体系;2.组织调查团队,对目标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和取样;3.实验室分析取样物质,评价耕地质量等别;4.分析评价结果,制定耕地保护和管理方案;5.开展耕地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

五、项目交付要求1.提交详细的调查和评价报告,包括各等别耕地面积占比、现状分析、问题和建议等;2.提供耕地保护和管理方案,包括政策建议和技术指导;3.按时提交监测报告,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公司能力和经验我公司具备以下能力和经验,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成员均具备土地资源相关专业背景;2.公司在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曾成功完成多个类似的项目;3.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先进的设备,能够进行各项物质的分析和评价;4.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够为项目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

我国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提高农田的产出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评价耕地质量等级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重要一环,它对保障粮食、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概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整治、设施建设和管理,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该项目旨在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三、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案1.评价指标(1)土壤养分含量:包括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

(2)土壤结构:包括土壤粒径组成、土壤密度、土壤容重等指标。

(3)土壤水分状况:包括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指标。

(4)土壤酸碱度:包括pH值、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

2.评价方法(1)采用实地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进行全面评估。

(2)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性质进行检测。

(3)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土地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3.评价标准(1)结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价等级标准。

(2)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用途,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案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评价和分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

评价方案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促进农业现代化。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评价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总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通过科学评价和分类管理,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

农业部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农业部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农业部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一、引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制定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1.耕地质量调查内容耕地质量调查主要包括土壤质量、耕层厚度、田间灌溉条件、地力状况、土壤持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耕地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土壤基本性质、肥力状况以及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为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2.调查方法(1)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结合现场勘查和样品采集。

对耕地进行综合调查,通过土壤类型划分、土壤剖面观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土壤的质量状况。

(2)通过室内分析实验,对土壤样本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土壤颜色、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的测试,以及土壤酸碱度、盐分等指标的测定,以便更准确地评价土壤的质量。

(3)结合农业生产调查资料,对耕地的施肥、灌溉、耕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三、监测与评价1.监测方法(1)建立耕地监测体系,通过采集实时数据和样本,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耕地进行多角度、多尺度的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的模型,以便更加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2.评价方法(1)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壤质量、耕层厚度、田间灌溉条件、地力状况、土壤持水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

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评价耕地的质量,并进行等级划分。

(2)根据评价结果,对各个地区的耕地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以确保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四、保护与管理1.加强耕地保护(1)建立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一、项目背景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

为了保障国家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同时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于2011年启动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全国范围内各类耕地的耕地质量状况,为政府制定土地管理政策和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内容1. 耕地质量等别分类首先,该项目需要对全国耕地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类型和农业生产条件,将耕地划分为不同的等别分类。

我国目前采用了6个耕地质量等别分类,分别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和未达到五等标准的劣五等。

2. 项目进展截止到目前,全国已完成了两次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分别是2011年和2016年。

通过对比两次评价结果,可以了解全国耕地的变化趋势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其中,一等和二等等别的评价标准严格,代表着高质量、高产出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而四等、五等等别代表着较差的土壤质量、土地生产率较低等不利环境因素。

3. 数据采集和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影像、三维重构等。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土地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耕地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4. 借鉴经验和调整政策通过对耕地质量等别的监测评价,可以分析目前我国耕地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耕地使用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科学的土地利用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活和健康安全。

三、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越来越被重视。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继续加大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的力度,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和保障人民安全。

山东省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建设需求

山东省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建设需求

山东省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建设要求一、质检软件功能需求和技术方案要求(一)概述为规范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内容与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等相关标准,形成软件。

(二)实现功能质量检查软件建成后,将对山东省所有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进行检查,实现以下工作:1、结合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质检系统,制作符合山东情况的有针对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质检系统。

2、按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字典对不同地市区县进行质检。

3、选择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文件夹。

4、对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进行完整性检查。

5、对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进行规范性检查。

6、对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进行一致性检查。

7、地图显示功能。

8、地图控制功能。

9、图层控制空能。

10、记录质检历史功能。

11、导出excel功能。

12、输出质检结果的详细信息功能。

13、检查坐标系投影功能。

14、核对耕地各个地类面积功能。

15、计算自然质量分,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指数,经济等,国家自然等指数,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指数,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指数,国家经济等。

(三)系统架构1、标准化和规范化:软件开发必须遵循《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等行业标准和业务技术规范。

2、实用性和稳定性:功能设计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和我省成果要求,优化系统界面,工具简洁实用,同时,要求软件能够长期平稳、高效运行。

3、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应采用合理的授权使用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4、可扩充性:软件可以根据发展和新要求进行功能扩充。

(五)技术标准及要求1.《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2.《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3.《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 8567-2006);4.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5.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6.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7.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8.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9.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10.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1.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12.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1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14.《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15.《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要点》;16.《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培训教材》;17.《山东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技术细则》;18.国土资源部关于农用地分等的有关文件和最新要求;19.山东省农用地分等已有成果。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指对全国各地耕地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工作。

耕地质量评价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产品产量和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基于国家耕地等别评价标准进行的。

国家耕地等别评价标准主要根据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农作物产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更新评价主要是根据实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的结果,对指标值进行调整和更新,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耕地的质量状况。

其次,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全面、系统的。

评价工作要覆盖全国各地耕地范围,并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耕地进行评价和划分。

评价指标要涵盖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土壤性质,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酸碱度等。

评价工作还要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对不同作物适应性进行评价,如稻作、麦作、棉作等。

再次,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要依据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进行。

评价工作要在实地进行,对土壤性质进行采样分析,并进行重复测定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评价结果要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了解耕地质量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评价过程中要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

最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耕地质量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等。

因此,评价结果应定期更新,及时反映出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对全国耕地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和划分的重要工作。

评价结果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评价工作要严谨科学、全面系统,并定期更新,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

浅析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

工作研屯]茨析耕地质量等列更新评价工伦□张福刚任大光袁媛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要施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开展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能够全面更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掌握年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夯实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现状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按原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安排,自2011年底开始,开展这项工作,主要以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査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补充调査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加精准地查清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状况、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综合评定耕地质量等别,反映了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

按照2014年国家公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高,分别为&29等和8.00等;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分别为11.23等和11.35等。

由此,结合实践可以看出,耕地质量等别的评定更为侧重耕地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抓手。

也为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相关规划编制、基本农田调整划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等方面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1J1115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査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等文件的要求,2014年在全国部署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耕地保护新要求。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一、项目背景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耕地的质量状况,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招标项目旨在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从而为耕地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内容1.地块划分:根据耕地质量等别划分标准,对耕地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编号。

2.调查评价:对各类耕地进行实地调查,评估耕地的质量等别。

3.监测服务: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对耕地进行动态监测,提供监测报告和建议。

三、项目要求1.申请资格:具备相关领域的调查评价、监测技术和经验的机构或团队。

2.技术要求:需熟悉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标准,具有实地调查和监测能力。

3.报价标准:综合考虑调查评价、监测服务等要求,提出合理的报价方案。

四、招标流程1.发布招标公告:公开发布项目招标信息,邀请符合条件的机构参与竞标。

2.报名资格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报名机构进行资格审核。

3.提出方案:参与机构提出调查评价方案和监测服务细则。

4.投标评审:评委会对各方案进行评审,选择最优方案中标。

5.签订合同:中标机构与招标方签订正式合同,明确项目实施细则和报酬标准。

6.实施阶段:按照合同约定,开展项目实地调查评价和监测服务工作。

7.提交报告:完成调查评价和监测服务后,提交相应报告给招标方。

五、项目成果1.耕地质量评估报告:详细描述各地块的质量等别情况,提供改进建议和保护措施。

2.监测报告:定期提供耕地监测数据和趋势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语本次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旨在发现耕地质量状况,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参与机构积极参与竞标,共同为改善我国耕地质量做出贡献。

以上为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服务项目招标文档,谢谢阅读。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例子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例子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例子摘要:一、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背景和重要性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三、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四、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成果和应用五、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政策依据和主要资格六、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案例分析正文:一、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背景和重要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质量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是对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和分类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耕地质量等级调查: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耕地的土壤、地形、水利等条件进行评估,并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2.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对不同区域和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进行长期监测,评估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3.耕地质量评价:综合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和长期定位监测结果,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编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报告。

三、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 值、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碳)等。

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方法。

四、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成果和应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成果主要包括:《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报告》、《耕地环境质量(清洁度)评价报告》、《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等。

这些成果可以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耕地质量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和耕地保护工作。

五、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政策依据和主要资格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政策依据主要包括《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主要资格包括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拥有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等。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一、评定目的和背景二、评定方法和过程1.调查和采样:我们首先对评定区域的耕地进行了调查,确定了评定样点。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对样点进行采样,共采集了XX个土样。

2.实验室分析:采样后,我们将土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酸碱度和水分保持能力等。

3.等级划分:根据评价指标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综合评分法将样点土地划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

评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养分含量、酸碱度和水分保持能力等。

4.质量等别评定结果:根据评分结果,我们将评定区域的耕地分为一至五等,等级越高,表示耕地质量越好。

三、评定结果与分析我们按照评定方法和过程对样点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1.一等耕地:占比15%,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河谷地区,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丰富,酸碱度适中,水分保持能力良好。

适宜作为优质农田,适合种植高产优质作物。

2.二等耕地:占比30%,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丘陵地区,土壤质地中等,有机质含量适中,养分含量较丰富,酸碱度适中,水分保持能力较好。

适宜作为一般农田,适合种植常规作物。

3.三等耕地:占比25%,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山地地区,土壤质地偏重,有机质含量较低,养分含量一般,酸碱度偏酸,水分保持能力较差。

适宜作为基本农田,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4.四等耕地:占比20%,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旱地地区,土壤质地较重,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含量较少,酸碱度较酸,水分保持能力差。

适宜作为边陲农田,适合种植林果作物。

5.五等耕地:占比10%,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荒滩地区,土壤质地重,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养分含量贫乏,酸碱度极端,水分保持能力极差。

不适宜作为耕地,建议进行改良或退耕还林还草。

四、评定结果建议1.针对一等和二等耕地,建议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2.对于三等和四等耕地,建议开展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并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粮食安全。

因此,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和监测项目逐渐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是指对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耕地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其适宜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并按照一定标准对其进行划分和等级。

调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耕地保护计划和利用管理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具体的调查评价工作包括:•耕地面积核实和分类确认;•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实地取样分析;•耕地质量等地建构;•耕地功能分类与等别划分。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标准主要根据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来制定。

在中国,国家自然资源部在2019年制定的《农田质量等别划分标准》是目前的标准参考。

耕地质量监测项目耕地质量监测项目是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基础上,对耕地的质量状况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

目的是为了掌握耕地的利用现状、变化趋势和环境效应等,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优化耕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耕地质量监测项目包括:•耕地土壤养分元素监测,包括有机质、氮、磷、钾等重要要素的含量和变化趋势;•耕地水分监测,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水分、降水等数据的采集和记录;•耕地土壤质量监测,包括土壤酸碱度、盐碱度、重金属污染等相关指标。

耕地质量监测还需要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以确保监测数据可靠、有效和及时。

结论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和监测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农田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国政府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投入,并确保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和意义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是指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为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其目的是为了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了解土壤特性和植被状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保护措施,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还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承包经营以及土地资源整治等提供依据。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耕地质量等级分类根据耕地土壤的肥力、水分状况、土壤质地、土壤深度、土壤酸碱度、土壤排水状况、土壤腐殖质含量等指标,将耕地划分为优质、良好、中等和劣质四个等级。

具体的分类指标和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2.田间土壤采样和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耕地样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可根据耕地面积和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点位数和采样深度。

土壤样品的分析项目可以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等指标。

3.田间植被调查利用遥感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植被进行调查。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面积的植被信息,而实地调查可以对植被种类和覆盖度进行详细记录和观测。

4.数据分析和等级评定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分类指标和样品分析结果,对耕地进行等级评定。

可以采用多因子评估模型,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来计算得到耕地质量等级,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定。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1.编制工作计划和调查方案:确定调查范围、区划、样点布设等,制定调查和实验流程。

2.样点布设和土壤采样:根据调查方案在耕地中合理布设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并记录位置和相关信息。

3.样品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土壤分析。

4.田间植被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植被信息,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植被调查。

5.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土壤和植被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耕地质量等级。

6.等级评定和编制报告:根据计算结果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等级评定,并编制调查报告。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项目徐州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分析报告(201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矿业大学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目的与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组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作进度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作经费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年度监测评价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程序与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及产能核算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及产能核算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及产能核算项目1. 项目背景与目标由于农业生产对耕地的要求越来越高,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及产能核算成为农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本项目旨在评定耕地质量等别,进行产能核算,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2. 项目内容(1)耕地质量等别评定:通过对耕地的土地类型、土壤肥力、水分状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耕地划分为不同的等别。

(2)产能核算:根据耕地的质量等别,结合农作物类型、施肥水平、管理措施等因素,计算耕地的产能,并对不同耕地进行对比分析。

3. 项目步骤(1)收集数据:获取耕地的土地类型、土壤肥力、水分状况、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基础数据。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3)评定耕地质量等别: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为不同等别。

(4)建立产能核算模型:基于评定结果和农作物类型、施肥水平、管理措施等因素,建立耕地产能核算模型。

(5)核算耕地产能:使用产能核算模型,对耕地进行产能核算,计算出不同等别耕地的产能。

(6)分析与评估:对产能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不同等别耕地的产能差异,评估耕地利用的合理性。

(7)结果报告:编制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及产能核算的结果报告,包括评定结果、核算数据和分析评估结论。

4. 预期成果(1)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根据综合评估,将耕地划分为不同的等别,为农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耕地产能核算数据:根据耕地的质量等别和相关因素,计算耕地的产能,并进行对比分析。

(3)分析评估结论:对产能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合理的利用建议和管理措施。

(4)结果报告:编制详尽的结果报告,以便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参考和应用。

以上所列内容仅为模拟展示,不代表真实项目。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项目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项目

项目说明一、工程名称:阳谷县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项目二、采购预算:10万元,投标人报价超出预算金额的按无效投标处理。

三、主要工作内容:(一)更新评价1、资料收集(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收集上一年度年底经国土资源部验收通过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包括图件、数据库、表册和报告等。

(2)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收集上一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

(3)土地整治项目资料收集上一年度内变更入库及验收的一般土地整治项目、重大工程项目、示范省建设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等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资料,以及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资料。

(4)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收集上一年度内由农业、水利等其他部门组织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的设计、验收资料。

2、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嘉祥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采用叠加法制作。

(1)获取新增和减少的耕地图斑。

将最近一期耕地质量等别图与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耕地图层进行叠加,提取年度内新增耕地图斑和减少耕地图斑,生成年度更新评价图层;(2)获取质量建设的耕地图斑。

收集整理年度内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并将项目范围、面积等信息落到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上;将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与土地变更调查的地类图斑图层相叠加,提取与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中项目区位置有相交关系的耕地图斑。

3、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1)获取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将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进行图形叠加,读取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

(2)获取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等别信息通过项目资料、外业补充调查获取相关属性信息,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和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确定的技术方法和参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4、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整理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按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属性格式要求,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登记制度,满足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部研究制定了《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见附件),现予印发。

请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2012年12月7日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按照2011年部第97次专题会议精神,以及2012年研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会议和第20次部长办公会议的要求,为确保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更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掌握年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保持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定期全面评价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1次”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的技术方法,每6~10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项目徐州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分析报告(201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矿业大学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1)(一)工作目的与任务 (1)(二)工作依据 (1)(三)工作组织 (2)(四)工作进度安排 (2)(五)工作经费安排 (4)二、年度监测评价情况 (5)(一)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 (5)(二)工作程序与步骤 (6)(三)数据库建设 (10)三、耕地等别渐变情况分析 (14)(一)渐变耕地基本情况 (14)(二)渐变耕地产能变化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经验和建议 (15)(一)工作经验 (15)(二)相关建议 (16)一、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一)工作目的与任务1.工作目的通过抽样监测渐变耕地,全面掌握2014年度内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

2.工作任务在县域内划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在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的每个等别的耕地上选择监测单元,基于监测单元对耕地等别与产能进行监测评价,估算县域内耕地质量渐变耕地的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

(二)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3)《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4)《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2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43号);(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7)《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7号);(9)《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2016年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193号)(10)《关于成立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2〕300号);(11)《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4〕78号);(12)《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13)《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2016年)》;(14)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6年)。

(三)工作组织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是一项日常性工作,继续沿用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工作经费落实等,根据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的相关要求,在技术协作单位的支持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处科室与单位,共同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等。

选定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技术协作单位,负责资料的收集、内业处理、成果编写等技术支撑工作。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工作形成了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组织体系。

(四)工作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2016年11月25日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国家、江苏省相关规程和技术方案,制定资料收集清单和调查表格,为全面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资料收集与调查(2016年12月25日前)根据泉山区实际情况,收集农业气象资料、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土壤普查资料和农业区划、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等资料如下所示。

涉及监测指标参数的资料,从国土、农业、水利、环保、统计等相关部门调查。

(1)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1:5000,2015年度);(2)2014年度、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3)土壤基础参考资料:耕地地力评价、测土配方化验结果(2012-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市郊土壤志》;(4)水利相关参考资料:《徐州市水利志》;(5)徐州市统计年鉴(2015年度);(6)农业成本调查表、农作物产量调查表。

3.内业分析与处理(2017年2月20日前)(1)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及主导因素确定。

根据省级技术组下发的耕地等别渐变类型与主导因素,确定泉山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及主导因素。

(2)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确定。

在省级技术组初步划分的县级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情况基础上,结合泉山区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和泉山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及耕地利用方式变化特征,确定泉山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主导因素。

(3)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选取。

为了监测各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主导因素的变化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分等单元做为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的各等别(国家利用等)上设置1个固定监测单元和多个随机监测单元。

(4)调查与评价监测单元质量变化信息。

对各监测单元耕地等别渐变的主导因素进行长期监测,并对其引起的耕地等别渐变做出定量评价。

整理县域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监测单元数据,按照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监测单元图层属性格式要求,生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图层和监测单元图层。

(5)生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层提取耕地等别渐变区的分等单元,完善其属性信息,形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层。

4.成果编制与初审(2017年3月10日前)(1)编制徐州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分析报告、数据表册、图件、数据库和影像成果,形成初步成果;(2)申请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对成果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市局意见对初步成果进行核实与确认。

5.成果核查上报(2017年3月30日前)(1)申请省国土资源厅对县级成果预验收,进一步修改完善成果;(2)按要求提交上报本辖区内的县级成果。

(五)工作经费安排根据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项目性质及工作量,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所需经费进行了初步预算,向徐州市人民政府进行相关经费申请落实,确保了项目经费。

项目经费实行专门账户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手续和采购流程使用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使经费支出不超出预算。

二、年度监测评价情况(一)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1.技术路线根据渐变耕地等别年度监测的目标和任务、《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在整理分析2014、2015年度2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调查泉山区耕地数量、质量、环境以及利用效益等方面资料,评定耕地等别渐变区域内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进而分析耕地的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

工作流程见图2-1。

图2-1 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路线图(2016年)2.评价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网络、期刊等途径搜集耕地质量相关文献和资料,通过文献综述法对耕地质量的内涵、监测等做出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耕地质量年度监测体系和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描述方法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进行抽象的、概括的、宏观的描述,是社会科学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若要对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准确、深入的研究,须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耕地等别渐变年度监测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如采用定性方法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并利用定量方法对各主导因素指标值进行量化,进而对耕地等别渐变区域内耕地质量变化进行监测。

(3)GIS 空间分析以ARCGIS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借助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相关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等图形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库功能,将社会经济数据与图形数据相连接,构建耕地等别渐变年度监测信息系统。

另外,通过GIS 制图功能,直观反应耕地质量监测成果。

(二)工作程序与步骤1.资料调查收集表2-1 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项目资料内容2.评价基础准备年度监测评价工作通过抽样监测渐变耕地等别变化,评价区域内渐变耕地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变化强度及分布规律等,服务于规程修订和下一轮全面更新评价工作,是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补充,其评价指标、参数体系均与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保持一致。

(1)分等指标区查询《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泉山区对应分等因素指标区为徐淮平原区。

(2)评价参数体系为保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结果与补充完善成果、年度更新成果的可比性与一致性,依据继承性原则,本次工作所有参数体系与补充完善工作体系保持一致。

①标准耕作制度及基准作物、指定作物②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③分等因素及权重本次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采用徐淮平原区的参评因素指标及权重如下表。

④分等因素指标值—质量分值转换采用分段函数来表征参评因素属性指标数据—土地等别间的关系,针对因素性质采取不同的标准来实现参评因素属性指标值—质量分值的换算,具体换算方法与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保持一致。

3.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及主导因素确定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和《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手册》(试行稿,V20150907),在充分考虑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资源空间分布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省级技术组初步提出并建立省域耕地等别渐变类型集,其中泉山区初步划分为干旱型、渍涝型、水土流失型、肥力提升型、肥力衰退型五个类型。

4.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确定在省级技术组初步划分的县级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情况基础上,结合泉山区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上年度监测工作及泉山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及耕地利用方式变化特征,充分征询徐州市国土局及农业等部门意见,确定泉山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为肥力衰退型、干旱型一共二个类型。

其中肥力衰退型、干旱型和基本稳定型渐变类型分布范围面积分别为1038.66公顷、287.11公顷。

其中肥力衰退型、干旱型和基本稳定型中涉及耕地面积分别为188.33公顷、145.88公顷。

表2-6 泉山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主导因素图2-2 泉山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图(2016年)5.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选取为了监测各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主导因素的变化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分等单元做为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其中,固定监测单元2个,考虑到泉山区耕地总量不多,且集中连片程度不高,今年设随机监测单元11个。

6.调查与评价监测单元质量变化信息对各监测单元耕地等别渐变的主导因素进行监测,整理区域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监测单元数据,按照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监测单元图层属性格式要求,生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图层和监测单元图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