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及单摆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随机误差

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随机误差

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随机误差物理实验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在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避免的误差,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误差便是随机误差。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一、随机误差的定义与特点随机误差(random error)是指在一系列实验中,由于实验条件、仪器精度、操作人员技术差异等随机因素引起的实测数值的波动。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不可避免且无规律可循,它既有正误差也有负误差,有时会相互抵消,但通常对实验结果产生平均偏离的影响。

二、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1. 人为因素:不同的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操作习惯,导致实验结果的差异。

2. 仪器精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并非完全精确,仪器的一些随机变化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 环境因素: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微小的影响。

4. 被测对象:被测对象的特性和变化也是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之一,例如温度的微小波动等。

三、随机误差的测量与处理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多个实验数据进行测量和处理,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对于随机误差的测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重复测量法:多次进行实验,取平均值或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来评估随机误差的大小。

2. 多次测量法:使用多个不同的仪器进行测量,比较测量结果的差异。

3. 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分析,得出随机误差的大小与分布规律。

对于已经获得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处理随机误差:1. 去极值法:去掉明显偏离的数据,以减小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 数据拟合法: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找到最佳曲线或直线,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3. 误差传递法:对于利用测量结果计算的实验量,可以利用误差传递法来评估其误差范围。

四、影响随机误差的因素随机误差的大小和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实验设计: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产生,例如增加测量次数、选择适当的仪器等。

单摆及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单摆及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由传递公式求出
(T ± U )。
T
切勿先求出 5 个 Ti, 并求出相 应的 ST 及 UT。
∑ (t
tp
i
−t)
2
n −1 n
= 0.00626(s )
⋅ S t = 1.2 × S t = 0.00751(s )
U tB = 0.005(s )
2 2 U t = U tA + U tB = 0.0090(s )
Ug
2
2
2
2
批注 [BG9]: 不确定度的传递 中,必须写出相应的表达式注 [BG10]: 作为该实验的 最终结果,g 必须写为 (g
(
)
g = 9.781(1 ± 0.18% ) m ⋅ s −2
(
)
± U g )的形式。 上述 d、 l、
L、 t 由于是中间过程, 是否表
批注 [BG5]: 表述有何要求? 平均值及不确定度如何取 位?
(3)单摆摆长 L
L =l + d = 50.5200 + 1.9036 = 51.4718(cm) 2
2
U U L = U + d = 0.0910(cm) 2
2 l
批注 [BG6]: L 为间接量, 故L 的不确定度由传递公式给出。
⋅ S D = 1.2 × S D = 0.00201(cm )
U DB = 0.002(cm)
2 2 U D = U DA + U DB = 0.00283(cm )
D = (1.9036 ± 0.0028)(cm )
(2)摆线长 l
1 3 l = × ∑ l i = 50.5200(cm ) 3 i =1 Sl =

单摆和时间测量

单摆和时间测量

实验报告05级 少年班 陈晨 Pb05000827实验题目:单摆的设计和研究实验目的:利用经典的单摆公式,给出的器材和对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精度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基本方法的训练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积累放大法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仪器: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及参数):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 ≈70.00cm ;摆球直径D ≈2.00cm ;摆动周期T ≈1.700s ;米尺精度Δ米≈0.05cm ;卡尺精度Δ卡≈0.002cm ;千分尺精度Δ千≈0.001cm ;秒表精度Δ秒≈0.01s ;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映时间近似为Δ人≈0.2s 。

实验原理:单摆结构如图,当摆角充分小(一般θ<5○)摆球直径充分短(相对于摆线)时,单摆的一级近似周期公式为 glT π2= 因此通过测量摆动周期T ,摆长L 可得224T Lg π=实验内容:1、 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设计要求:(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实验步骤。

(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测量精度要求%1<∆gg。

2、对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实验设计:以下利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套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测量精度要求%1<∆gg。

由于glT π2=,所以224T L g π=取对数 T L g ln 2ln 4ln ln 2-+=π 求微分TdTL dL g dg 2-= 按最大不确定度公式估算,有TTL L g g ∆+∆=∆2 应用均分原理%5.0≤∆L L ,%5.02≤∆TT将摆长L 和摆球直径D 的粗测值cm l 00.70≈,cm D 00.2≈代入,有 cm l 35.0≤∆和cm D 01.0≤∆结合器材精度参数考虑,选用精度足够的米尺测摆线长,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

1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

1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

实验一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单摆周期多次重复性测量,理解对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的认识
2. 学习用统计方法研究物理量的平均值、测量列的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
差,及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
二、实验器材
单摆、数字计时器、光电门、秒表等
三、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1. 用数字计时器和光电门多次(100次)重复测量单摆的单个完全摆动周期,
列出几率统计表,画出统计直方图。

2. 将100个数据分为10组,每组10个数据,计算其平均值x 、测量列的标准
偏差x σ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σ。

3. 将100个数据作为一个样本整体,计算其平均值x 、测量列的标准偏差x σ,
并与内容2中的结果相比较,说明测量次数对平均值、数据列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影响,说明数据列标准偏差与平均值标准偏差的区别。

4. 利用excel 或其他数学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拟合,求出标准偏差的拟
合值,并与内容3的结果进行比较。

5. 用秒表手动测量100个单周期,将这100个数据分为10组,计算测量列的平
均值、标准偏差及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等,并与数字计时器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分析影响秒表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分散程度的因素。

四、思考题
1. 测量单摆周期时,摆角为何要小于5o ,且使单摆在竖直面内摆动?应选择哪
个位置作为计时的起点和重点?
2. 如果存在系统误差,它对统计直方图的形状、大小有何影响?。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实验目的(1) 通过一些简单测量,加深对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的认识 (2) 学习正确估算随机误差、正确表达直接测量结果的一般方法 (3) 了解运用统计方法研究物理现象的简单过程实验方法原理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进行n 次重复测量(n>100),得到n 个结果,,,,21n x x x 先找出它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x x ''',,使这个区间包含了全部测量数据。

将区间[]x x ''',分成若干个小区间,比如K个,则每个小区间的间隔∆为 Kx x '-''=∆,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个小区间的次数M (称为频数)。

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只需标明各区间的中点值,以频数M 为纵坐标,画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组矩形图,这就是统计直方图。

直方图的包络表示频数的分布,它反映了测量数据的分布规律,也即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实验步骤(1) 用钢卷尺测量摆线长。

(2)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

(3) 当摆长不变,摆角(小于5o)保持一定时,摆动的周期是一个恒量,用数字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至少100次,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T 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x S 。

(4) 保持摆长不变,一次测量20个以上全振动的时间间隔,算出振动周期。

数据处理990.0=l m 03364.0=d m 00682.12=+=dl L m2044.40='T s051.21001001==∑=i ixT s0067240110012.)()()(=--=∑=n n x xx S i is)01.005.2()(2±=±=x S T T s022.22044.40=='T s 222/2910.94s m L T g T ==π222/5594.94s m L T g T ='='π20/80891.9s m g =%28.5%1000=⨯-=g g g E T T%54.2%1000=⨯-='g g g E T T思考1. 什么是统计直方图? 什么是正态分布曲线?两者有何关系与区别?答: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 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找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使其包含全部测量数据,将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小区间的频数M ,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以频数M 为纵坐标,划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个矩形图,即统计直方图。

实验报告单摆的设计与研究

实验报告单摆的设计与研究

实验题目: 单 摆 的 设 计 与 研 究 (设计性实验)【实验简介】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设计任务与要求】1、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2〈∆gg。

2、 对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质量、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设计的原理思想】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上端悬挂一个小球。

当细线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很多,而且小球的直径又比细线的长度小很多时,此种装置称为单摆,如图1所示。

如果把小球稍微拉开一定距离,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可在铅直平面内做往复运动,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周期。

当单摆的摆角很小(一般θ<5°)时,可以证明单摆的周期T 满足下面公式gL T π2= (1) 224TL g π= (2) 式中L 为单摆长度。

单摆长度是指上端悬挂点到球心之间的距离;g期T 、单摆长度L ,利用上面式子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从上面公式知T 2和L 具有线性关系,即L gT 224π=。

对不同的单摆长度L 测量得出相对应的周期,可由T 2~L 图线的斜率求出g 值。

【测量方案的制定和仪器的选择】本实验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要求≤2℅,由误差理论可知,g 的相对误差为22)2()(ttL L g g ∆+∆=∆从式子可以看出,在ΔL 、Δt 大体一定的情况下,增大L 和t 对测量g 有利。

由误差均分原理的要求,各独立因素的测量引入的测量误差应相等,则 22%)1()(〈∆LL ,本实验中单摆的摆长约为100cm,可以计算出摆长的测量误差要求为 ΔL <1cm,故选择米尺测量一次就足以满足测量要求;同理 22%)1()2(〈∆tt ,当摆长约为1m 时,单摆摆动周期约为2秒,可以计算出周期的测量误差要求为Δt ≤0.01s,要作到单次测量误差小于0.01s 相当不容易,停表的误差主要是由判断计时开始和终止时的不准确以及动作反应快慢所产生的,因而可以采用连续测量多个周期来减小每个周期的误差,若每次测量引入约四分之一周期的误差,即0.5s 则连续72次的周期测量即可满足测量误差的要求。

用Excel研究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用Excel研究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知, 利用拟合直线 的斜率 忌 可计算出g的大小。



() 3
考虑空气浮力 、 空气粘滞阻力的情况下 , 摆线质量 远小于小球 质 量 , 摆 的摆 角≤ 5, 摆球 在 同一 单 。且 竖 直平 面 内摆 动时 , 单摆 周期 T满 足下式 : 则
丁 ㈣
利用上 述 g的测 量 方法 , 1 m 改 变 一次 每 0c 单 摆 的摆 长 ( 由于摆球 是锥体 , 实验 中的摆 长 即为 线长, 这对 拟合直 线 的斜 率 无 影 响 )共 改 变 五次 ,
2 随机误差 的分布规律

结果进行修正。但当明显的系统误差消除或修正 后 , 同一 条 件 下多次 测量 同一 物理量 时 , 在 测量结 果仍会出现一些无规律 的起伏 , 这主要是 由随机
误差 引起 的 。随 机误 差 的 出现 不 可 避 免 , 于单 对 次测 量而 言 , 它是没 有规 律 的 , 当测量 次数 足够 但 多时 , 随机误 差 服从 统计 分 布规律 , 以用统 计方 可
重 复测 量 了 2 0次 周 期 , 次 测 量 包 含 5 0 每 O个周 期, 测量 数据 如表 1 所示 。
法估算随机误差。鉴于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表 1 单摆运动 5 O个 周 期 的 时 间
为 了用 统计 方法 得 到周期 的随机误 差分 布规
律, 需将 表 1中 2 0组数据 从 小到 大进行 分类 , 0 计
g= 4

() 2
为了提高 g的测量精度, 一般采用图像法求解 g 。
具 体方法是 这样 的 : 过改变 摆长 L, 量 出相应 通 测 的周期 T, 合 出 — 的关 系 图 , 由 ()式 可 拟 L 再 3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实验报告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实验报告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实验报告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误差。

其中,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完美、测量仪器的误差以及实验者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随机误差的特性和分布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究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并验证中心极限定理的适用性。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我们准备了一台精密天平,用于测量实验中所需的物品的质量。

2. 实验样本选择:我们随机选择了50个物品作为实验样本,这些物品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实验数据收集:我们使用天平测量了每个样本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收集完实验数据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探究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随机误差的分布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我们将实验数据绘制成直方图,发现其呈现出典型的钟形曲线,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

这表明随机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服从正态分布。

2. 中心极限定理的适用性: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多次抽样,并计算了每次抽样的均值。

结果显示,随着抽样次数的增加,抽样均值的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这验证了中心极限定理的适用性,即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3. 随机误差的大小与分布: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随机误差的大小与分布与所测量的物理量有关。

在某些情况下,随机误差的大小与物理量的大小成正比,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呈现出不同的关系。

这表明随机误差的大小和分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随机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服从正态分布。

2. 中心极限定理适用于随机误差的分布,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3. 随机误差的大小和分布与所测量的物理量有关,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数计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要求:实验3 单摆周期的测量和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的研究

数计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要求:实验3 单摆周期的测量和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的研究

实验3 单摆周期的测量和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的研究(3#205室)一 实验目的1.通过对单摆周期多次重复测量,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2.掌握测量数据的统计直方图处理方法。

3.掌握智能数字测时器测量时间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单摆及支架、智能数字测时器、光电门等。

三 实验内容1.仪器调整a 、调节单摆实验仪底部的调平螺母,使实验仪处于铅直状态;b 、调节镜子与刻度的位置,使得两者平行,同时利用摆绳使镜中的虚线与0刻度成一条直线(观测时,选择正确的观测位置,使得摆绳、虚线及摆绳的象三者重合,确保视线垂直于摆面);d 、通过摆头的左右旋钮(左:伸缩摆长;右:固定摆长),选取摆线≥1m (摆绳+摆球半径),固定之,并记录摆长;e 、调节摆头,使得单摆静止时处于0刻度位置;d 、摆动单摆,使其摆幅≤5○,消除扭摆,保证摆面与刻度面平行;2.自动测量单摆周期5次a 、打开测时器,到达主界面“HELLO ”,选择“1pr ”功能;b 、按“选择”键6次,选择“6pd ”功能(自动测量单摆周期);c 、按“执行”键,界面显示为“0”,按“选择”键1次,选择测量1周期,界面显示“1”,再次按“执行”键,进入测量状态;d 、把光电门固定在铁架台上,调节铁架台的位置,使得摆球下的小木棍切割光电门(避免木棍与光电门发生碰撞);e 、使单摆小角度起摆(≤5O ),记录所得数据。

重复c~e 步骤,自动测量单摆周期5次。

计算单摆周期的平均值和平均值标准偏差,做结果报导T T T δ+=3.手动法测单摆单个周期200次a、打开测时器,选择“1pr”功能;b、按“执行”键,进入测量状态;c、使单摆作简谐运动,通过镜子观测,在摆线第一次及第三次经过0刻度位置即“三线重合”时,两次划动小铁片,切割光电门,触发及中止测时计计时;d、记录所得数据,重复b~d步骤,手动测量单摆周期200次。

完成概率统计表,绘制统计直方图。

四实验报告写作提示1.请按报告写作规范进行写作。

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及单摆设计word版本

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及单摆设计word版本

实 验 报 告5-实验一:实验题目:单摆的设计与研究——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利用经典单摆公式,给出的器材和对重力加速度的精度要求设计实验,学习应用误差均分原理,选用适当仪器,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运用。

实验原理:1.由一级单摆近似周期公式:gLT π2=得224T L g π=,通过测量单摆周期T,摆长L ,求出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

2.根据224T L g π=,根据最大不确定度计算,有T T L L g g ∆+∆=∆2 所以:%5.0≤∆L L ,即%5.05.05.0≤+∆+∆dl dl ,有 Δl ≤0.5%×l =0.35cm Δd ≤0.5%×2×d=0.002mm所以:%25.0≤∆TT,有ΔT ≤0.25%×T=0.00425 由此可知:l 应用米尺测量,d 用游标卡尺测量即可,5000425.02.0T≈=∆∆人,所以单摆周期应该一组测量50个。

实验器材:米尺,电子秒表,游标卡尺,支架、细线(尼龙绳)、钢球、摆幅测量标尺。

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量摆线长6次;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6次;3.利用电子秒表测量单摆50个周期的时间,共6组; 4.记录并分析处理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g 。

数据处理:由L=l+0.5d,T=t/50,根据公式224T L g π=,得到合肥地区重力加速度为:2/801.9s m g =1.对摆线长l (6组数据)的处理:米尺误差分布为正态分布95.0t =2.57 仪∆=0.1cmc=3005.0))1(/()(61=--=∑=-i iAl n n l lu由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得0.0112()2295095.0=∆+=)(仪。

cku t U Al l则 cm )011.0(65.608l ±= P=0.952.对摆球半径(6组数据)的处理:游标卡尺误差分布为均匀分布95.0t =2.57仪∆=0.002cm c =30001.0))1(/()(61=--=∑=-i i Ar n n r r u由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得0.0001()2295095.0=∆+=)(仪。

随机误差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统计规律
小朋友可能不太理解“随机误差统计规律”这么复杂的词呢!不过没关系,让我这个小学生来跟您讲讲我对它的理解。

咱就先说,啥叫随机误差呀?就好比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扔沙包,每次扔出去的距离都不太一样,有时候远,有时候近,这中间的差别就是随机误差。

那统计规律又是啥呢?就好像我们把扔沙包的距离都记下来,然后发现扔得远的次数和近的次数好像有个什么规律似的。

比如说,我第一次扔了5 米,第二次4 米,第三次6 米,这中间的1 米、2 米的差别不就是随机误差嘛。

然后我和小伙伴们都扔了好多次,发现大多数时候扔的距离都在4 米到6 米之间,这难道不是一种规律吗?
再举个例子,老师让我们做数学题,有时候我会不小心算错一个数,这就算是随机误差。

可要是全班同学都做这道题,老师把大家做错的地方都统计起来,说不定就能发现我们容易犯错的规律呢!
您说,这随机误差统计规律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在黑暗中找宝藏,每次找到的宝贝都不太一样,但找得多了,就能发现一些线索,知道宝藏大概藏在哪些地方啦!
我觉得呀,搞懂随机误差统计规律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比如说,为啥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太准?可能就是因为有很多随机误差在里面,但是科学家们通过统计规律,就能让预报越来越准啦!
反正我觉得,虽然这东西一开始挺难理解的,但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就一定能搞明白!您觉得呢?。

单摆

单摆

实验三单摆实验与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重力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地球物理常数。

各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

在理论、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力加速度的测定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同时,通过手控多次测量单摆的周期以验证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实验目的】1.了解镜尺、光电计时装置的使用方法;2.掌握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3.从单摆的周期测量值的变化,认识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实验仪器】单摆、秒表、光电计时装置、镜尺、钢卷尺、游标卡尺等【实验原理】简单地说,单摆就是由一个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该细线下端且体积很小的金属摆球所构成的装置。

要求摆线的长度远大于摆球的直径,摆球质量远大于细线质量的条件。

,单摆装置(如图3-1所示)的调节:调节底座的水平螺丝,使摆线与铅直的立柱平行;调节摆幅测量标尺高度与镜面位置,使得标尺的上弧边中点与顶端悬线夹下平面间距离为50cm;调节标尺平面垂直与顶端悬线夹的前伸部分;调节标尺上部平面镜平面与标尺平面平行,镜面上指标线处于仪器的对称中心。

秒表和光电计时装置均可用来计时。

相关计时装置的使用请参见相应的说明书1.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将摆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摆角小于5°)释放,摆球即在平衡位置左右往返作周期性摆动,如图3-2所示。

设摆球的质量为m ,其质心到摆的支点O的距离为lmgθ。

它(摆长)。

作用在摆球上的切向力的大小为sin≈,切向力总指向平衡点O′。

当角θ很小时,则sinθθ图3-1的大小约为mgθ,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质点的运动方程为ma mg θ=-⇒切22d ml mg dtθθ=-220d gdt lθθ+= (3-1)这是一简谐运动方程,可知简谐振动角频率ω的平方等于g / l ,由此得出l g T ==πω2 gl T π2= 224Tlg π= (3-2) 式中T 为单摆的周期。

实验中,若测出摆长l 和周期T ,则重力加速度g 即可由上式求得。

02-实验二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

02-实验二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

3. 分析本实验的测量结果和误差来源。

数据表格略(见实验报告)观察思考1. 统计规律需要大量实验数据作为基础,而且必须是在近似无系统误差或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基本为一恒定值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才能的处正确的结论。

由本次实验,你对这一论述有何体会? 2. 你能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吗?不妨试一试?附录 8-1 操作功能进入统计计算模式清除内存输入数据计算器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操作方法CASIO fx-3600 型计算器按键操作 MODE 3 INV 数据x 1 AC DATA 数据x 2 SHARP EL 型计算器按键操作STAT DATA…数据x n DATA x1 , x 2 , x3 , … xn 显示算术平均值显示标准偏差显示测量次数如果 m 个数据相同,可输入 x i 后键入乘 m,再按 DATA。

x (即 INV 1 ) x (即) S (即 RM )) n(即))(即 INV 3 ) n (即 Kout 3 附录 8-2 6 个硬币的统计分布如果把玻璃杯中的 6 个硬币摇晃并倒在桌子上,进行一次或多次,我们并不能准确的预言任一次倾倒的硬币有多少个正面。

然而对于掷出的硬币从出现概率方面研究,我们可以正确的推断出那些可能出现的可能值并估计这些可能值出现有多大的可能。

6如果摇晃 6 个质量相同的硬币,则理论上 0、1、2、3、4、5 个正面的最可能出现的概率如下表 8-3 所示:表 8-3 出现正面的数目 0 1 2 3 4 5 6 在 64 次抛掷中预期的出现频率 1 6 15 20 15 6 1 在许多次抛掷中出现的相对频率 1 / 64 = .56% 6 / 64 = 9.38% 15 / 64 = 23.44% 20 / 64 = 31.25% 15 / 64 = 23.44% 6 / 64 = 9.38% 1 / 64 = 1.56% 表 8-3 中的那些“抛掷中预期的出现频率”是基于理论上出现的几率,是“先验的” ,因此不一定在每作 64 次抛掷都肯定达到。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实验报告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随机误差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分布规律。

2. 通过实验验证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特性。

3. 掌握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随机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测量条件难以完全控制而引起的偶然性误差。

在物理测量中,当重复测量次数足够多时,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或接近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 有界性:随机误差的绝对值(幅度)均不超过一定的界限。

2. 单峰性:绝对值(幅度)小的随机误差总要比绝对值(幅度)大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3. 对称性:绝对值(幅度)等值而符号相反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接近相等。

4. 抵偿性:当等精度重复测量次数足够大时,所有测量值的随机误差的代数和为零。

本实验通过测量时间间隔,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子秒表或毫秒计2. 摆钟或节拍器等具有固定周期事件的装置3. 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Origin等)四、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秒表归零。

2. 将摆钟或节拍器上好发条使其摆动,用秒表测量节拍器四个周期所用时间,在等精度条件下重复测量150-200次,记录每次的测量结果。

3. 将测量数据输入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4. 绘制测量数据的直方图,观察其分布规律。

5.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拟合正态分布曲线,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6. 分析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验证正态分布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方图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数据处理软件,绘制直方图,观察其分布规律。

根据直方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机误差的绝对值(幅度)均不超过一定的界限,符合有界性。

(2)随机误差的分布呈现单峰性,绝对值(幅度)小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

(3)随机误差的分布对称,符合对称性。

2. 正态分布拟合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拟合正态分布曲线,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根据拟合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机误差的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

大学物理实验-单摆实验-参考

大学物理实验-单摆实验-参考

单摆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对单摆周期的大量精密测量,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从而加深对偶然误差统计规律的认识。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掌握用不确定度分析讨论测量结果的方法,学会测量结果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实验仪器】GM-1单摆实验仪(编号)数字毫秒计(编号)米尺【实验原理】一、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构思:对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最好验证是统计检验。

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大量(几百次或更多)的精密测量,将其偏差的分布与理论值相比较,即是将偏差出现在一定区间的实际个数与理论计算的预期个数相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可以认为正态分布规律是成立的。

方案:1、统计直方图⋯⋯2、误差的置信概率⋯⋯二、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构思:⋯⋯方案:⋯⋯【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自拟)二、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自拟)【数据记录及处理】一、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单摆次数累计时间 (s)周期( T/s )偶然误差(T/s )T(s )T2 (s 2)10.668 1.355-0.02200.0220.0004842 1.400 1.3810.00400.0040.0000163 2.023 1.3870.01000.0100.0001004 2.781 1.361-0.01600.0160.0002565 3.410 1.3970.02000.0200.0004006 4.142 1.369-0.00800.0080.0000647 4.807 1.373-0.00400.0040.0000168 5.511 1.3940.01700.0170.0002899 6.180 1.358-0.01900.0190.00036110 6.905 1.3830.00600.0060.000036 117.538 1.3830.00600.0060.000036 128.288 1.365-0.01200.0120.000144 138.921 1.3950.01800.0180.000324 149.653 1.369-0.00800.0080.000064 1510.316 1.375-0.00200.0020.000004 1611.022 1.3900.01300.0130.000169 1711.691 1.362-0.01500.0150.000225 1812.412 1.3830.00600.0060.000036 1913.053 1.3800.00300.0030.000009 2013.795 1.368-0.00900.0090.000081 2114.433 1.3920.01500.0150.000225 2215.163 1.369-0.00800.0080.000064 2315.825 1.3770.00000.0000.000000 2416.532 1.3870.01000.0100.000100 2517.202 1.365-0.01200.0120.000144 2617.919 1.3830.00600.0060.000036 2718.567 1.3780.00100.0010.000001 2819.302 1.370-0.00700.0070.000049 2919.945 1.3900.01300.0130.000169 3020.672 1.370-0.00700.0070.000049 3121.335 1.3780.00100.0010.000001 3222.042 1.3840.00700.0070.000049 3322.713 1.367-0.01000.0100.000100 3423.426 1.3830.00600.0060.000036 3524.080 1.3770.00000.0000.000000 3624.809 1.371-0.00600.0060.000036 3725.457 1.3890.01200.0120.000144 3826.180 1.371-0.00600.0060.000036 3926.846 1.3780.00100.0010.000001 4027.551 1.3830.00600.0060.000036 4128.224 1.368-0.00900.0090.000081 4228.934 1.3820.00500.0050.000025 4329.592 1.3780.00100.0010.000001 4430.316 1.372-0.00500.0050.000025 4530.970 1.3870.01000.0100.000100 4631.688 1.372-0.00500.0050.000025 4732.357 1.3780.00100.0010.000001 4833.060 1.3820.00500.0050.000025 4933.735 1.370-0.00700.0070.0000495034.442 1.3810.00400.0040.0000165135.1055235.823平均值( s) 1.377标准误差:0.0098直方图:略误差的置信概率:略结论:⋯⋯二、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数据处理过程详见教材P19 例 1-3g (g g ) m / s2E g%【思考和讨论】你所作的统计直方图是否大致按正态分布的?通过置信概率的计算,能否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若有出入,试分析其原因。

单摆实验与随机的正态分布

单摆实验与随机的正态分布

普通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用秒表测量周期的方法。

2.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的理解。

3.熟悉列表和作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随机误差的一些特性,并且对它的分布函数进行了讨论,但是对初学者来讲,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一定会遇到困难。

因此,本实验中我们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显示这一规律。

这里先对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一些术语和概念作简单的介绍。

大量的实践表明,在物理实验中即使系统误差已经完全消除,这时对某一物理量在同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每一次测量的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些数据反映出在某一范围内的波动性。

而这一波动性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显然,粗看起来随机误差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无规则性;但是,实际上又并非杂装 订 处乱无章,它是遵循一定的统计分布规律的。

为了显示这一分布规律,我们在本实验中安排对单据的周期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将所得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分成若干区间。

统计落入每个区间的个数,该数据个数称为频数,表示多次测量中有那么多次的测量值在某个数据范围内。

频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数叫做频率或概率。

为了不使这个概念与表示每分钟振动的次数的频率相混淆,我们用概率来表示。

概率与区间宽度的比值叫概率密度。

三、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用电子计时器测单摆的10次周期,将置数调节为10。

共测100次,其中,测得的最小周期值为20.177s,最大周期值为20.184s。

现将从最小周期到最大周期的范围分为8个宽度相等的区间,每个区间的宽的△x=0.001s。

根据各个区间所对应值得大小,从原始数据中找出相应落在各个区间内数据的个数,然后算出各个区间相应的概率、概率密度,填入表格,就可以得到下列的概率统计表。

编号区间(s)频数(n)概率(n/N)概率密度(n/N) 1[)20.177,10.17820.025⨯210-2[)20.178,10.179170.174⨯1.710-3[)20.179,10.180180.184⨯1.810-4[)20.180,10.181320.324⨯3.210-5[)20.181,10.182170.174⨯1.710-6[)20.182,10.18390.095⨯910-7[)20.183,10.18430.035⨯310-8[)20.184,10.18520.025⨯210-为了更形象,更清楚地看出概率、概率密度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根据概率统计表内的数据,以测量值为横坐标,以概率或概率密度为纵坐标,作如下图所示的概率密度统计直方图。

13 单摆及随机误差分布实验(实验十五)

13 单摆及随机误差分布实验(实验十五)

2= ug
2g
uL L
2
+
2uT T
2
T = 2π L
g
由公式可得:
g
=
4π 2 L
T2
图1. 单摆
故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算出重力常数g。
2.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统计直方图是用实验研究某一物理现象统计分布规律的 一种粗略的方法。
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 列测量值, X1, X 2 ,, X n
根据测量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一个区间 [X ′, X ′′]
上时,可在镜框中稍微左右移动镜片位置,使其处于中心 位置(三线对齐)。
2、测量摆线长l。取摆长L=60cm,测量方法:用米尺测 量摆线长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直径D,分别测量三次, 则摆长为 L = l + D 。
2
3、测量单摆周期。移动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 摆动,注意摆角θ要小于5º。测量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Tˊ, 重复测量3次。
4、将摆长每次增加10cm左右,测量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 Tˊ,重复测量3次。
5、测量单摆周期。移动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 摆动,注意摆角θ要小于5º。测量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Tˊ, 重复测量50次。表格自拟。
【数据记录1】
固定摆长L=0.600m(验证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次数 1 2 3 4 …..
大学物理实验
单摆及随机误差分布
海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秋千
风铃
摆钟
吊灯
实验目的
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 学习秒表的使用; 3.利用单摆验证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4. 学习统计直方图的画法,运用统计方法研 究物理现象的简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报 告
5-
实验一:
实验题目:单摆的设计与研究——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利用经典单摆公式,给出的器材和对重力加速度的精度要求设计实验,学
习应用误差均分原理,选用适当仪器,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运用。

实验原理:
1.由一级单摆近似周期公式:g
L
T π2=得2
24T L g π=,通过测量单摆周期T,摆长L ,求出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

2.根据2
24T L g π=,根据最大不确定度计算,有T T L L g g ∆+∆=∆2 所以:
%5.0≤∆L L ,即%5.05.05.0≤+∆+∆d
l d
l ,有 Δl ≤0.5%×l =0.35cm Δd ≤0.5%×2×d=0.002mm
所以:
%25.0≤∆T
T
,有ΔT ≤0.25%×T=0.00425 由此可知:l 应用米尺测量,d 用游标卡尺测量即可,
5000425
.02
.0T
≈=
∆∆人,所以单摆周期应该一组测量50个。

实验器材:
米尺,电子秒表,游标卡尺,支架、细线(尼龙绳)、钢球、摆幅测量标尺。

实验步骤:
1.用米尺测量摆线长6次;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6次;
3.利用电子秒表测量单摆50个周期的时间,共6组; 4.记录并分析处理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g 。

数据处理:
由L=l+0.5d,T=t/50,根据公式
224T L g π=
,得到合肥地区重力加速度为:2/801.9s m g =
1.对摆线长l (6组数据)的处理:
米尺误差分布为正态分布
95.0t =2.57 仪∆=0.1cm
c=3
005.0))1(/()(6
1
=--=
∑=-
i i
Al n n l l
u
由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得
0.0112
()2
2
95095.0=∆+=)(仪。

c
k
u t U Al l 则 cm )011.0(65.608
l ±= P=0.95
2.对摆球半径(6组数据)的处理:
游标卡尺误差分布为均匀分布
95.0t =2.57
仪∆=0.002cm c =3
0001.0))1(/()(6
1
=--=
∑=-
i i Ar n n r r u
由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得
0.0001
()2
2
95095.0=∆+=)(仪。

c
k
u t U Ar r 则 cm )0001.0(1.0451
r ±= P=0.95
综上所述,由L =l +r ,得
11.0()2
95.0295.095.0=+=)(r l L U U U
所以,
0.011)cm 66.653(r l L ±=+=
3.电子秒表误差分布为正态分布
95.0t =2.57 仪∆=0.1s
c=3
0.074))1(/()(3
1
=--=
∑=-
i i
At n n t t
u
由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得
0.019()2
2
95095.0=∆+=)(仪。

c
k
u t U AT T
因此
0.019)s (1.312T ±= P=0.95
总上所述:
由2
24T
L g π=,有 040.0(2)2
95.02295.095.0=+=)(r L g
U U g
U
所以,
2/)040.0801.9(s m g ±=
P=0.95
缺少验证过程
误差分析:
由上述计算值,结果偏大。

其产生原因可能有:
1. 测量绳长时拉伸过紧,而时摆长偏大;
2. 由于人的反应时间问题,可能开表停表时间有所偏差而影响结果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题目:时间测量中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实验目的:用常规仪器测量时间间隔,通过对时间和频率测量的随机误差分布,学习用统计的方法研究物理现象的过程和研究随机误差分布的规律.
实验原理:
用电子秒表测量节拍器发声的时间间隔,机械节拍器按一定的频率发出有
规律的声响;电子秒表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标,一般用六位液晶数字显示,
其连续积累时间为59min59.99s,分辨率为0.01s,平均日差0.5s
实验器材:
机械节拍器,电子秒表。

实验步骤:
1.测量机械节拍器摆动三个周期所用的时间间隔,共计200组。

2.记录实验数据,找出最大最小值,设定合理的间隔并进行分组处理。

3.做出直方图,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拟合。

数据处理:
②统计直方图和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如下:
n i /N (%)
x(s)
③ 根据原始数据(即原始测量列)可算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s t 161.3=
根据原始数据(即原始测量列)可算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为s 14246.0=σ 根据算术平均值s t 161.3=,可算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01007.0=At u ④ ⎰-==
±σ
σσ565.0)()(x F P
⎰-==±σσσ22845.0)()2(x F P ⎰
-==±σ
σ
σ33945.0)()3(x F P
⑤ 对200组时间数据的处理
考虑置信概率P=0.95的情况, 电子秒表误差分布为正态分布,可取
95.0t =1 仪∆=0.01s c=3
B 类不确定度在0.95的置信概率下置信因子为k=1.96 由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得
2
2
95095.0())
(仪。

c
k
u t U At ∆+==0.02 所以,
s t )02.016.3(±= P=0.95
误差分析:
由所绘制的统计直方图和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测量结果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存在
部分误差,可能原因是:
1.测量为有限次测量,结果必定会偏离正态分布;
2.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会影响实验者的测量,难以保证完全等精度;
3.本实验在测量过程中由搭配双方各测量了100个数据,结果也不是绝对的等精度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