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人的社会化如何在特殊个性决定下,在环境作用下,形成个性化性格特征的。

内部借助个体生物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基因、血型、体质对个体的影响。

外部借助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理论,研究具体家庭、学校、小群体、社区、民族、历史环境、时代变迁对个人性格特征形成的影响。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包括社会动机的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包括3个方面:一是对他人的认知,或叫人际认知。

如对他人个性特点、表情、行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等。

二是对自己的认知,也叫自我认知。

包括自我评价、情绪自我认知等等。

三是归因问题,即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

4.研究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什么影响人的态度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与程度如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一个动态研究过程。

对研究者而言,可以进行跟踪调查,对自我研究者而言,则是建立心理分析机制与习惯。

看自己心路变化历程。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个层次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第一层次研究的基础上。

知己知彼。

再从自我研究引申到个体与个体间关系的研究。

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其中,人际关系研究主要探讨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测量和改善。

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沟通的类型、功能、程序以及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

社会影响的研究主要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是如何相互发生影响作用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用有效果的理论是好理论。

(三)群体心理群体是指相互有着各种关系的各种人群,大大小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

大到民族心理,小到家风,都属于群体心理研究范畴。

人是怎样受其所在各种群体影响,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领导者与成员之间,都是怎样发生相互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在社会中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研究了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
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

社会心理学有着多层面的研究内容:
一、行为学
它探讨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发展和维持的。

其中包括情绪和认知处理,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应。

二、社会环境
它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行为。

主要包括社会影响、社会条件、社会角色以及伦理价值观等。

三、社会心理认知
这部分探讨个人是如何理解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以及如何对社会信息
进行处理的。

四、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的。

五、人际关系
研究的重点是人们与社会环境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断绝的过程。

六、社会情感
该研究如何在社会中形成和表达情感,以及情感如何影响行为和其它活动。

七、文化社会性
研究社会中各文化群体是如何形成和维护,以及如何影响和表达其社会性质的。

总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行为及行为影响的学科,其重点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特征在它的研究范围之中。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是一项涵盖行为学、社会环境、社会心理认知、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社会情感、文化社会性
等多方面的复杂科学。

它旨在指导人们去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社会环境,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应对日常的生活挑战,以及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能力
达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奥尔波特: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寻在的影响。

2.T.M.安德烈耶娃: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之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3.我国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时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4.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性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独立学科,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包括社会动机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1.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①哲学方法论(1)方法论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②一般方法论③具体的研究方法(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变量、信度和效度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观察法观察法公开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隐蔽参与观察法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验法具体研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方法现场实验法访谈法调查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1.偏向问题:(1)研究者(实验者)的偏向(2)被试者(被试)的偏向2.伦理问题:(1)实验性的欺骗(2)对被试隐私的侵犯(3)被试的痛苦3.遵循原则:(1)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要做些什么。

(2)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在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3)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的,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4)价值中立原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孕育阶段(射虎哲学阶段)→形成阶段(社会经验论阶段)→确立(社会分析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界20~70年代*1908年.英.麦独孤※※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三)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已 得到广泛运用。这个量表简洁明了,易于实施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3.1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三、实证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 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 用研究。
1.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四)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三)档案研究法 (四)实验法
(一)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意识与无意识 在意识和无意识间还有潜意识。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 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自我 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 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 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 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超我 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 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 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 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社会兴趣广泛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二.查阅文献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

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

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

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

档案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

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探究人类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塑造和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实验、调查、观察等方法来探索人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是如何感知和理解社会世界的。

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社会认知包括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处理、社会知觉的形成和社会判断的偏差等。

例如,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后续的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过程,揭示了人们是如何从社会环境中获取信息和形成态度的。

社会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态度和情感的塑造作用。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例如信息传递、社会规范和社会认同等。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是如何被他人影响和塑造的。

社会心理学还关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揭示了人们是如何建立亲密关系、解决冲突和维持稳定关系的。

社会心理学还探究了社会心理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共同行为、态度和情感。

社会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能够对个体和群体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群体性偏见、社会归类和社会压力等社会心理现象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都具有显著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机制,为改善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通过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塑造和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发展历程心理学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分类形式则体现出不一样的研究重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以社会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或者说研究的对象不是社会,而是个人在的社会属性表象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或者某些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表现。

而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

社会心理学曾经被看做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研究倾向,而今作为心理学的分支科学而存在。

目前来看,心理学家说社会心理学,通常是指心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家说社会心理学,通常是指社会-社会心理学。

但是在少数场合,社会心理学一词则被理解为心理-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总合。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形成了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

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

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

虽然社会心理
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该领域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维持和破坏人际关系。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爱情、友谊、群体行为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等。

2. 分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类在不同的群
体中的行为。

他们研究的问题包括隶属感、群体合作、领导力以及人
们对不同群体的偏见或歧视等。

3. 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被社会中的其他人、社会结构和
文化等方面所影响。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权威、顺从、社会对个体行
为的期望以及对于少数群体的态度等。

4. 自我与个人认识。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理解自我和其他人、
自尊心的形成和变化、本质主义以及关于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信念
等问题。

5. 教育和健康等实际问题。

社会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科学,还直接
应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教育领域中的团队合作、教学效果
评价等,以及健康领域中的心理干预、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社会心理学尝试解释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一种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模型,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深度分析社会心理学现状

深度分析社会心理学现状

深度分析社会心理学现状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等方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起源于20世纪初。

在其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逐渐揭示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社会心理学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社会心理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揭示社会心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四、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在组织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五、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社会心理学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社会心理学将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探索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深层次规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六、结语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对于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本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希望社会心理学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上)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上)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四)道德社会化
(五)政治社会化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分类
(一)按照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二)按照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三)按照角色的功能: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四)按照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一)家庭:最重要
(一)侵犯行为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2。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如下: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举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David G。

Myers,200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Ellwood,CA。

The我们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包括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变化、发展的一门学科二、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分歧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早期为大群体后期为小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1。

个体心理学 2.群体心理学3。

大众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般方法论或广义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1。

实证主义方法论2.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专门方法论(方法原则)1.客观原则2。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3.交往原则4。

伦理原则具体方法1.实验室实验2、现场实验3.系统观察法4.调查法四、实验室实验的优缺点优点(1)研究人员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2)能够在各种场合随机地分配被试(3)操作检验虽然实验者能够控制自变量,但是确信被试是否察觉了实验者打算进行的操作是很重要的缺点:(1)实验室环境的无关可能性.即指实验室条件的人为性,以及实验室环境与人周围的显示环境相距甚远这一事实。

(2)实验者的期望(3)被试在实验室环境的反应。

这些反应主要是需求特征和评价恐惧五、现场实验的优缺点优点(1)有较好的外部效度(2)有较高的反应真实性(3)仍保留了对自变量的控制和随机原则,能够说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1)变量不易控制(2)容易引发道德问题(3)较低的精确性和复杂性六、问卷和访谈法优缺点优点:首先,它可使研究人员在长时间跨度和广泛的社会领域中检验假设。

社会心理学【可编辑全文】

社会心理学【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概念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怎么可能产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作用如何。

2、麦独孤、罗斯-----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奠基人(社会心理学之父),及奠基的几个方面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分析法、实验法、实验法因果分析(P33-P42)2、期待效应p27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有时也影响研究结果,主试对试验产生影响3、霍桑效应p27霍桑效应是指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其行为的一种倾向,这种行为的改变与被试所接受的干预措施的特异性作用无关,是一种心理效应。

(被试对试验产生影响)4、为什么霍桑实验成就了梅奥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即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还必须注重满足工人在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作效率主要并非取决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即工人的士气或工作情绪。

士气又和人的满足程度有关,满足程度越高,士气就越高。

因此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应当是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霍桑实验和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士气”、即强调人际关系整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5、单盲实验、双盲实验区别p27单盲:在实验过程中对被试对象进行保密即为单盲实验,(主试对实验产生影响)双盲:既不让被试了解自己所参加的实验,也不让主试知道实验的有关目的和内容即为双盲实验(被试对实验产生影响)6、责任分散理论及特点也称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越多,任何一个人出手相救的可能性越小7、投射法(人格研究)让被试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再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第三章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概述、发展p56社会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两个维度p59尊卑:地位上认知互补性对等性↓↓亲疏:情感上对等性对立性↓↓关系和谐关系对立3、人际冲突与合作p72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系。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代表性的观点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三)期待效应(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档案法(三)调查法(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

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

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也更容易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缺点:一方面,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是被动的,无法控制研究情境.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偶发因素容易冲击研究过程,使研究难以系统化.另一方面,现场研究在时间、人力与钱财资源上需要较大投入,对研究者素质的要求也较高。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涵义: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or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存在包括实际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暗指的存在。

)2、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及行为(2)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及行为(4)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1)研究偏向问题(2)伦理道德问题(3)价值中立问题(4)或然性问题4、伦理道德问题:(1)相应的伦理道德问题:1)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2)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3)被试的痛苦问题及人身伤害【作为研究者,应该把可能发生的危险告诉被试,以被试自愿参加为原则,让被试自由做出决定;当被试对研究出现不良反应,意识到研究对自己不利,或对研究不再有兴趣时,被试应有随时退出的权利,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提出应急计划】(2)伦理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1)自愿参加的原则2)匿名和保密原则3)风险最小化原则(or书p71~74:(1)知情同意的原则:①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②实验性欺骗③角色扮演技术(2)避免伤害与最小危险原则(3)保护个人隐私原则(4)事后解释原则)第二章(小题目多)5、社会心理学的形成(3个时期):(1)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2)社会经验阶段(初创时期):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标志社会心理学诞生(3)实验分析阶段(形成时期):1924年,奥尔波特著作的《社会心理学》出版,运用实验的方法,标志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6、早期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冯特:10卷《民族心理学》(1920年)用十年写成,民族的语言风俗。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派(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派第三章7、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学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代表性的观点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三)期待效应(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档案法(三)调查法(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

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

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

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

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也更容易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

缺点:一方面,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是被动的,无法控制研究情境。

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偶发因素容易冲击研究过程,使研究难以系统化。

另一方面,现场研究在时间、人力与钱财资源上需要较大投入,对研究者素质的要求也较高。

现场实验是指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所以又称自然试验。

优点:使研究具有可控制的特点,可以缩短研究周期,摆脱研究的被动性。

且现场实验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被试不知道自己在被研究,因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高。

缺点:研究可能受到干扰。

现场实验中自变量的操作也较为困难。

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直接以实验室环境作为实验情境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

模拟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建造模拟实际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在其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

一、个性的特点我们生活在一个感觉丰富的世界,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从外界接受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

但任何人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对同一事物做出一致的判断。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校园生活场景根据这些例子,勒温总结出了公式B = f(P E)。

(一)定义:个性又称人格,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倾向的总和。

一般包括两部分:1、个性心理特征(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2、个性品质倾向(决定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积极行为的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等。

(二)性格发展的影响因素(1)生理性因素包括遗传、体格、体形、性别以及肌肉与神经系统、体内各腺体的发育水平。

例如:体格健壮者,性格外向,较活跃,有进取心;体格弱小者,性格内向,沉静,胆小。

男性好强,争胜,有表现欲;女的温柔、体贴、心思细密。

过度补偿:为克服自卑心理而做出的过度反应。

(2)环境因素:①家庭是培育个体性格的摇篮。

儿童期、青春期、成人期;离婚、独生子女、父母因工作长期不在家;家庭成员的价值取向;偶然的情景因素等等。

②学校。

是个体尝试和选择性格发展的时期。

③社会文化。

决定性格发展的大方向。

④职业。

医生的镇静和不动声色;政治家的不怕挫折;科学家的好奇喜研究;律师的重视公平;会计的谨慎、严谨、刻板等。

一、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基本特性社会化的社会强制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化的毕生持续性四、社会化的类型(一)早期社会化(二)预期社会化(三)发展社会化(四)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五)再社会化早期社会化早期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

它主要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儿童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人建立感情,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以使儿童与其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的基础上,当对个体产生新的期待、要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等的时候进行的。

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反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

反向社会化又被称为“文化反哺”,是指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

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个体舍弃过去所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自我概念,亦称自我(或自我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三、自我的结构自我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五、帮助学生改善自我概念1.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提高能力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的自尊心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从多方面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长处,杨长避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1、平均法则2.叠加法则3.加权平均法则平均法则例子有两个人,如果让你在一个从-5到+5的量尺上对她们的品质进行评价。

甲机智、学识渊博、沉着、自信,你给她的打分分别是+4、+4、+2、+3。

乙除了具有上述品质外还有坦率、不讲究衣着两个特点,你对她的打分分别是+4、+4、+2、+3、+3、-2。

根据平均法则:甲的得分是(4+4+2+3)÷4=3.25,乙的得分是[4+4+2+3+3+(-2)]÷6=2.33,甲的得分比乙的得分多,因而对甲的印象更好些。

根据叠加法则:甲、乙两个人的总分分别为13分和14分,乙的总分更多,因而对乙的印象更好。

叠加法则人在形成印象时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加权平均法则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

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因效应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近因效应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四、社会知觉的效应(偏差)1. 积极性偏差2. 证实偏差3. 后视偏差4. 虚假一致偏差5. 自我中心偏差1. 积极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positivity bias),也称“宽大效应”(2.证实偏差(confirmatory bias)人们既有的观念或期望会影响他的社会知觉和行为。

他们总是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3. 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

这种现象称为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

4. 虚假一致偏差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这种倾向称为虚假一致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

5. 自我中心偏差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称为自我中心偏差(egocentric bias)。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又叫印象整饰,是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简单说是指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四、印象管理的策略(一)保持形象一致性(“登门槛“效应“门面”效应“因人而异”效应)1.“登门槛“效应“登门槛”之计又叫“得寸进尺”,意思是促使人们首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就有可能让他接受一个大的要求。

就好比登门槛,只要对方乐意稍稍打开一个门缝,让你登了门槛,就有可能进入室内。

因此,也有人称做“登门槛”效应。

2.“门面”效应“后转弯”又叫“保面子”,意思是当人们拒绝了别人的一个大要求后,常常会为保面子而接受别人提出的另一个小要求。

这种现象也称做“门面”效应。

3.“因人而异”效应“因人而异”又叫“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意思是面对不同的对象,行为主体或有意“夸大”自己,或有意“贬低”自己以“讨好”别人,强化别人对他的某种印象。

(二)讨好琼斯提出了四套赢得他人喜欢的讨好策略(恭维他人,遵从别人给予好处,自我表现)(三)恰当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是自愿的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自我分为“公开的自我”和“私下的自我”。

一、归因的定义及其分析所谓归因,又称行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和推导其原因的过程。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要素结构---态度“三元论”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三、态度的功能(一)态度的认知功能(知识功能)(二)态度的情绪情感功能(三)态度的动机功能1适应功能。

(效用功能)2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一)劝说宣传法(二)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团体讨论法(五)活动参与法(一)劝说宣传法(一)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