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一、统计学基础1. 数据收集- 普查与抽样调查- 数据的类型(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2. 数据整理与展示- 频数分布表- 直方图- 饼图- 条形图3. 中心趋势的度量- 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4. 离散程度的度量- 极差- 四分位距- 方差与标准差5. 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 散点图二、概率论基础1. 随机事件- 事件的定义-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2. 概率的计算- 单次试验的概率- 多次试验的概率- 条件概率- 贝叶斯定理3. 随机变量- 离散随机变量与连续随机变量 - 概率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函数4. 期望值与方差-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随机变量的方差5. 常见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正态分布三、统计与概率的应用1. 假设检验- 零假设与备择假设- 显著性水平-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 t检验与卡方检验2.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 相关系数与决定系数3. 抽样与估计- 抽样误差- 置信区间- 最大似然估计四、综合练习题1. 选择题- 统计图表解读- 概率计算- 假设检验2. 填空题- 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 计算方差、标准差- 概率分布的应用3. 解答题- 解释统计概念- 概率问题的求解- 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五、附录1. 公式汇总- 统计学公式- 概率论公式2. 重要概念索引- 术语解释- 概念间的关系3.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书籍- 在线资源链接请根据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编辑和调整。

这篇文章是为了提供一个关于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概览,适用于教育目的。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关键的子标题和简短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和使用。

高三统计概率部分知识点

高三统计概率部分知识点

高三统计概率部分知识点统计和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

本文将介绍高三统计概率部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统计学基本概念1.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2.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对总体的数值特征的度量,统计量是对样本的数值特征的度量。

3. 随机抽样: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选取样本的过程。

二、统计图表的应用1.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将数据按照一定区间范围划分并统计每个区间的数据个数,然后通过表格和直方图等图表形式展示。

2. 饼状图:用于表示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

3. 折线图和曲线图:用于表示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和相应的关系。

三、概率基本概念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的结果,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2. 事件的概率: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是指事件A在总体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3. 事件的互斥和独立: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

四、概率计算方法1. 等可能原则:对于所有基本事件来说,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 事件的概率计算:对于等可能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的样本数除以样本空间的样本数。

3. 事件的并、交和差:事件的并是指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情况,事件的交是指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事件的差是指一个事件发生而另一个事件不发生的情况。

五、统计推理的应用1. 抽样分布:通过对多个相同样本容量的抽样进行统计,得到统计量的分布,从而进行统计推断。

2. 置信区间估计:通过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并给出参数真值可能存在的范围。

3. 假设检验:对于某个假设进行检验,判断其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可接受性。

六、实际问题解决思路1. 了解问题:明确问题涉及的统计和概率知识点,并理解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

(最全)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最全)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一、普通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1、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平均数 : ①、常规平均数:xx 1x 2x n②、加权平均数: xx 1 1 x 2 2x nnn12n3、中位数: 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

4、方差: s 21[( x 1 x) 2 ( x 2 x )2( x nx )2 ]n二、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频率1、频率 =小长方形面积: f S y 距 d ;频率 =频数 / 总数2、频率之和 : f 1f 2f n 1 ;同时 S 1 S 2S n1 ;三、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1、众数: 最高小矩形底边的中点。

2、平均数: x x 1 f 1 x 2 f 2 x 3 f 3 x n f nx x 1 S 1 x 2 S 2x 3 S 3x n S n3、中位数: 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累加,面积等于0.5 时 x 的值。

4、方差: s 2( x 1x )2 f 1 ( x 2 x) 2 f 2( x n x) 2 f n四、线性回归直线方程 : ? ? ?bxy an(x ix )( y iy )nx i y i nxy??其中: b i 1i 1,a?ybxnn( x i x )2x i 2nx 2i 1i11、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 x , y ) ;??0 : 负相关。

2、 b 0 : 正相关; b?3、线性回归直线方程: y? ?bx a?的斜率 b 中,两个公式中分子、分母对应也相等;中间可以推导得到。

五、回归分析?i1、残差 : ?iy i?i 越小越好;ey (残差 =真实值—预报值)。

分析:e2、残差平方和 :n? )2(y i,i 1y in( y iy )2( y 1 y )2 ( yy )2( yy )2分析:①意义:越小越好;②计算:?i?12?2n?ni 1n ?i )23、拟合度(相关指数) : R 21( yy ,分析:① . R 20,1②. 越大拟合度越高;i 1的常数;ny)2i ( y i1nn4、相关系数 : ri ( x i x )( y i y)x i y i nx y1i 1nx)2 ny) 2 nx) 2 ny )2i 1( x i i ( y i( x i ( y i1i 1i 1分析:① . r[ 1,1]的常数;② . r 0: 正相关; r0: 负相关③. r[0,0.25] ;相关性很弱;r(0.25,0.75) ;相关性一般;r [0.75,1] ;相关性很强;六、独立性检验 x 1 x 21、2×2 列联表 :合计2、独立性检验公式 bc)2y 1 a b a b ①. k 2(an( add )y 2cdc db)(c d )(a c)(b合计a cb dn②.犯错误上界 P 对照表3、独立性检验步骤①.计算观察值n(ad bc) 2k : k;(a b)(c d )(a c)(b d )②.查找临界值 k0:由犯错误概率P,根据上表查找临界值k0;③.下结论: k k0:即犯错误概率不超过P 的前提下认为:, 有 1-P 以上的把握认为:;k k0:即犯错误概率超过P 的前提认为:,没有 1-P 以上的把握认为:;【经典例题】题型 1 与茎叶图的应用例 1( 2014 全国)某市为考核甲、乙两部门的工作情况,学科网随机访问了50 位市民。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一、统计1、抽样方法:①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少) ②系统抽样(总体个数较多) ③分层抽样(总体中差异明显)注意:在N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出n 个个体组成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概率)均为Nn 。

2、总体分布的估计: ⑴一表二图:①频率分布表——数据详实 ②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直观③频率分布折线图——便于观察总体分布趋势 注: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1。

⑵茎叶图:①茎叶图适用于数据较少的情况,从中便于看出数据的分布,以及中位数、众位数等。

②个位数为叶,十位数为茎,右侧数据按照从小到大书写,相同的数据重复写。

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⑴平均数:nx x x x x n++++= 321;取值为n x x x ,,,21 的频率分别为n p p p ,,,21 ,则其平均数为n n p x p x p x +++ 2211; 注意:频率分布表计算平均数要取组中值。

⑵方差与标准差:一组样本数据n x x x ,,,21 方差:212)(1∑=−=ni ix xns ;标准差:21)(1∑=−=ni ix xns注:方差与标准差越小,说明样本数据越稳定。

平均数反映数据总体水平;方差与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稳定水平。

⑶线性回归方程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最小二乘法)1221ni i i ni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二、概率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⑴事件: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⑶随机事件A 的概率:1)(0,)(≤≤=A P nmA P . 2、古典概型:⑴基本事件: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 ⑵古典概型的特点: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最全)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最全)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一、普通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平均数:①、常规平均数:x x x x1 2 nn②、加权平均数:xx x x1 12 2 n n1 2 n3、中位数: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4、方差: 2 2 2 21s [(x x) ( x x)(x x) ]1 2 nn二、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频率1、频率=小长方形面积: f S y距 d ;频率=频数/ 总数2、频率之和:f1 f2 f 1;同时n S1 S2 S 1;n三、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1、众数:最高小矩形底边的中点。

2、平均数:x x f x f x f x f1 12 23 3 n n x x S x S x S x S1 12 23 3 n n3、中位数: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累加,面积等于0.5 时x 的值。

4、方差: 2 2 2 2s ( x x) f ( x x) f ( x x) f1 12 2 n n四、线性回归直线方程:y?b?x a?其中:?bn n(x x)( y y)x y nxyi i i ii 1 i 1n n2 2 2(x x)x nxi ii 1 i 1, a?y b?x1、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 x,y);2、b?0:正相关;b?0:负相关。

3、线性回归直线方程:y?b?x a?的斜率b?中,两个公式中分子、分母对应也相等;中间可以推导得到。

五、回归分析1、残差:? ?e y y (残差=真实值—预报值)。

分析:e?越小越好;i i i i2、残差平方和:i n12 ( ?)y y ,i i分析:①意义:越小越好;②计算:i n12 2 2 2 (y y?) (y y?) ( y y?) (y y?)i i 1 1 2 2 n n3、拟合度(相关指数):n( y y )?2i i2 i 1R 1n2( y y)ii 1,分析:①. 2 0,1R 的常数;②. 越大拟合度越高;4、相关系数:rn n(x x)( y y) x y nx yi i i ii 1 i 1n n n n2 2 2 2 (x x) ( y y) (x x) ( y y)i i i ii 1 i 1 i 1 i 1分析:①. r [ 1,1]的常数;②. r 0: 正相关;r 0: 负相关③. r [0,0.25] ;相关性很弱;r (0.25,0.75) ;相关性一般;r [0.75,1] ;相关性很强;六、独立性检验1、2× 2 列联表:x1 x 合计22 、独立性检验公式n ( a d b c )①.k y a b a b 1ycd c d 2合计a cb dn②.犯错误上界 P 对照表3、独立性检验步骤2n( a d bc)①.计算观察值k : k;(a b )(c d )(a c)( b d)②.查找临界值k:由犯错误概率P,根据上表查找临界值0 k ;③.下结论:k k :即犯错误概率不超过P 的前提下认为:, 有1-P 以上的把握认为:;k k :即犯错误概率超过P的前提认为:, 没有1-P 以上的把握认为:;【经典例题】题型1 与茎叶图的应用例1(2014 全国)某市为考核甲、乙两部门的工作情况,学科网随机访问了50 位市民。

高中数学统计知识点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

高中数学统计知识点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

高中数学统计知识点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
一、引言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组织。

在高中数学中,概率与统计是理解现实世界数据和随机事件的基础。

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数据类型
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
数据的收集
实验数据
调查数据
数据的描述
中心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差、标准差、极差)
三、概率论基础
随机事件
事件的分类
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
经典概率模型
几何概率模型
条件概率
贝叶斯定理
概率分布
离散型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
连续型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四、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
均值、中位数与众数
计算方法
应用场景
方差与标准差
计算公式
意义与作用
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
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
五、统计图表的应用
条形图
折线图
饼图
散点图
箱线图
六、假设检验
概念介绍
类型I与类型II错误
t检验
卡方检验
七、置信区间与样本大小的确定置信区间的计算
样本大小的确定
八、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市场调查数据分析
医学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教育测试分数的统计处理
九、统计软件的应用
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
SPSS的使用基础
R语言入门
十、总结与展望
统计学不仅仅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概率统计一,统计初步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不放回抽样,被抽取样本的个体数有限,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使抽样便于在实践中操作.每次抽样时,每个个体等可能地被抽到,保证了抽样的公平性.实施方法主要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2.系统抽样(1)定义:当总体元素个数很大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作等距抽样.(2)系统抽样的步骤:①编号.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分段.先确定分段的间隔k.当Nn(N为总体中的个体数,n为样本容量)是整数时,k=Nn;当Nn不是整数时,通过从总体中随机剔除一些个体使剩下的总体中个体总数N′能被n整除,这时k=N′n.③确定起始个体编号.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S.④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S加上间隔k,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S +k,再将(S+k)加上k,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S+2k,这样继续下去,获得容量为n 的样本.其样本编号依次是:S,S+k,S+2k,…,S+(n-1)k.3.分层抽样(1)定义:当总体由有明显差别的几部分组成时,按某种特征在抽样时将总体中的各个个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分层抽样.分层抽样使用的前提是总体可以分层,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差异较小,每层中所抽取的个体数可按各层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比例抽取.分层抽样要求对总体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分层的界限和数目,分层要恰当.(2)分层抽样的步骤①分层;②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③各层抽样(方法可以不同);④汇合成样本.(3)分层抽样的优点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己知信息,充分考虑了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一致性.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因此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4.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对应一个组距,然后以线段为底作一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频率组距,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这些矩形就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频率/组距”,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小矩形的面积表示,各小矩形的面积总和等于1.5.茎叶图统计中还有一种被用来表示数据的图叫做茎叶图.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在样本数据较少、较为集中,且位数不多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它较好的保留了原始数据信息,方便记录与表示,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时,茎叶图就不太方便.6.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2)中位数:如果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当数据有奇数个时,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有偶数个时,处在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若有两个或几个数据出现得最多,且出现的次数一样,这些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若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则认为这组数据没有众数).(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小长方形的中点所对应的数据值即为这组数据的众数.而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上的中位数左右两侧的直方图面积应该相等,因而可以估计其近似值.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7.方差、标准差(1)设样本数据为x1,x2,…,x n样本平均数为x-,则s2=1n[(x1-x-)2+(x2-x-)2+…+(x n-x-)2]=1n[(x12+x22+…+x n2)-n x2]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用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一组数据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把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样本标准差.(2)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极差、方差或标准差来描述,其中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最大幅度.方差则反映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8.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1)散点图将样本中n个数据点(xi,yi)(i=1,2,…,n)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叫做散点图.利用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2)正相关、负相关如果散点图中各点散布的位置是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即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反之,如果两个变量的散点图中点散布的位置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即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9.回归分析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回归分析.其基本步骤是:①画散点图,②求回归直线方程,③用回归直线方程作预报.(1)回归直线:观察散点图的特征,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2)回归直线方程的求法——最小二乘法.设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x、y的一组观察值为(x i,y i)(i=1,2,…,n),则回归直线方程y^=a^+b^x的系数为:⎩⎪⎪⎪⎪⎨⎪⎪⎪⎪⎧ b ^=∑i =1n x i y i -n x ·y ∑i =1n x i 2-n x 2=∑i =1n (x i -x -)(y i -y -)∑i =1n (x i -x -)2a^=y --b ^x 其中x -=1n ∑i =1n x i ,y -=1n ∑i =1n y i ,(x -,y -)称作样本点的中心. a ^,b ^表示由观察值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a ,b 的估计值,叫回归系数.10.独立性检验(1)若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则这些变量称为分类变量.(2)两个分类变量X 与Y 的频数表,称作2×2列联表.二.随机事件的概率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出现的某种结果叫做事件.(1)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2)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4)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 2.频率与概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A n n f A n=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f A 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定义: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即A B 为不可能事件(A 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其含义是: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一般地,如果事件12,,,n A A A 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12,,,n A A A 彼此互斥.对立事件:若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即A B 为不可能事件,而A B 为必然事件,那么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区别和联系: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但是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两个事件互斥是两个事件对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B 或A B +) B (或AB ) B 为不可能事件B φ= B 为不可能事件B 为必然事件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 B φ=且B =Ω5.随机事件的概率事件A 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nm 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 由定义可知()01p A ≤≤,显然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5.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1p A ≤≤.(2)必然事件的概率:()1p A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0p A =.(4)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①()()()p A B p A p B =+(,A B 互斥),且有()()()1p A A p A p A +=+=. ②()()()()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 (12,,,n A A A 彼此互斥).(5)对立事件的概率:()()1P A P A =-.三.古典概型1. 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 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即此试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n m . 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除不可能事件).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有限性.②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即等可能性.概率公式: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四.几何概型1.(1)随机数的概念:随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数,并且得到这个范围内任何一个数的机会是均等的.(2)随机数的产生方法①利用函数计算器可以得到0~1之间的随机数;②在Scilab 语言中,应用不同的函数可产生0~1或a~b 之间的随机数.2.几何概型(1)定义:如果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等)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2)特点:①无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 ②等可能性:每个结果的发生具有等可能性.(3)几何概型的解题步骤:首先是判断事件是一维问题还是二维、三维问题(事件的结果与一个变量有关就是一维的问题,与两个变量有关就是二维的问题,与三个变量有关就是三维的问题);接着,如果是一维的问题,先确定试验的全部结果和事件A 构成的区域长度(角度、弧长等),最后代公式()p A =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如果是二维、三维的问题,先设出二维或三维变量,再列出试验的全部结果和事件A 分别满足的约束条件,作出两个区域,最后计算两个区域的面积或体积代公式.(4)求几何概型时,注意首先寻找到一些重要的临界位置,再解答.一般与线性规划知识有联系.3.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1)设线段l 是线段L 的一部分,向线段L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线段l 上的点数与线段L 的长度成正比,而与线段l 在线段l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线段l 上的概率为:P=l 的长度/L 的长度(2)设平面区域g 是平面区域G 的一部分,向区域G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g 上的点数与区域g 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区域g 在区域G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g 上概率为:P=g 的面积/G 的面积(3)设空间区域上v 是空间区域V 的一部分,向区域V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v 上的点数与区域v 的体积成正比,而与区域v 在区域v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V 上的概率为:P=v 的体积/V 的体积。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一、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二、.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三 .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⑵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 ⑶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⑷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⑸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对于样本数据x 1,x 2,…,x n ,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假设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12||||||n x x xx x x n22212()()()n x x x x x x s七、简单随即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个个体, 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八、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九、抽签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十一、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十一、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高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统计与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高中统计与概率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统计部分1、数据的收集为了研究某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能得到准确全面的信息,但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抽样调查则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抽样时要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使样本对总体有较好的估计作用。

2、数据的整理与分析(1)数据的整理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常见的方法有列表、画统计图等。

统计图包括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2)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方差和标准差则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3、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对总体的情况进行估计。

比如,用样本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中间水平和集中趋势;用样本的方差和标准差来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

二、概率部分1、随机事件与概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必然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度量。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第一部分:统计一、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它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当数据大小差异很大时,众数的准确值难以判断。

此外,当众数出现次数不具明显优势时,用它来反映数据的典型水平是不可靠的。

二、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位于最中间的数据,当数据为偶数个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求中位数时,需要先将数据排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来确定中位数。

三、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求中位数时,需要先排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来确定中位数;求平均数时,需要将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它的大小只与这组数据的个别数据有关,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都有单位。

平均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与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应用最广;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对于样本数据x1,x2,…,xn,可以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

平均距离的计算公式为12n。

本文介绍了统计学中常用的标准差,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和特点。

其中,简单随机抽样的主要特点包括总体个体数有限、逐个抽取、不放回、公平性。

抽签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抽样方法,但在总体个数较多时可能会导致样本代表性差。

随机数表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其步骤包括编号、选定起始位置和依次读取。

最后,对于从100个个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可以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进行编号。

十三、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在使用系统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首先需要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编号。

举例来说,如果要从605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由于605件产品不能均衡分成60部分,因此需要先从总体中随机剔除5个个体,再均衡分成60部分。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一、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二、.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三 .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⑵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 ⑶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⑷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⑸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对于样本数据x 1,x 2,…,x n ,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假设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七、简单随即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 个个体, 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12||||||n x x x x x x n-+-++-L 22212()()()n x x x x x x s n -+-++-=L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八、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九、抽签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十一、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十一、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一、概率及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一)概率及其计算1.几个互斥事件和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①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推广:如果事件1A ,2A ,…,n A 两两互斥(彼此互斥),那么事件12n A A A +++发生的概率,等于这n 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12n P A A A +++=()()()12n P A P A P A ++.②若事件B 与事件A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B -. 2.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二)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1.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二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0,1,2,…,n ,且X 取值的概率()P X k ==C k k n kn p q-(其中0,1,2,,,1k n q p ==-),其随机变量分布列为X 0 1 …k…nP0C nnp q111C n np q-…C k k n knp q-…0C n n n p q则称X 服从二项分布,记为(),X B n p ~.(2)超几何分布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事件{}X k =发生的概率为C C C k n kM N Mn N--()0,10,1,2,,2,,k m =,其中{}min ,m M n =,且n N …,M N …,n ,M ,*N ÎN .此时称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列,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2.条件概率及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I.条件概率条件概率一般地,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0P A >,称()()()P ABP B A P A=为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 A 表示事件A 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则()()()()()n AB P AB P B A n A P A ==. II .相互独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1)若,A B 相互独立.则()P AB =()()P A P B .(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III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k 次的概率为(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C 1n kkknp p --,事件A 发生的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X ,其分布列为()01)2()C 1(n kk knP X k k n p p -===-¼,,,,,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 学科*网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与方差 (1)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为的概率分布列为X x 1 x 2 … x i … x n P p 1 p 2 … p i … p n则称EX =1122i i n n x p x p x p x p ++++¼+¼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 (2)若Y aX b =+,则EY =aEX b +,)(D aX b +=2a DX (3)若()X B n p ~,,则EX np =.()(1)D X np p -=. 4.正态分布(1)正态曲线的性质:正态曲线的性质:①曲线位于x 轴上方,与x 轴不相交;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x m =对称;③曲线在x m=处达到峰值12πs;④曲线与x 轴之间的面积为1;⑤当s 一定时,曲线的位置由m 确定,曲线随着m 的变化而沿x 轴平移,⑥当m 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s 确定,s 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s 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如图乙所示.(3)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在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在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 ①0().6826P X m s m s -<+=…;②2209().544P X m s m s -<+=…; ③3309().974P X m s m s -<+=…. 二、统计与统计案例 (一)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2.系统抽样的步骤假设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的样本.(1)先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2)确定分段间隔k ,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n是整数时,取N k n =.如果遇到Nn不是整数的情况,可以先从总体中随机地剔除几个个体,使得总体中剩余的个体数能被样本容量整除得总体中剩余的个体数能被样本容量整除(3)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 l 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 加上间隔k 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 k +,再加k 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2l k +,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直到获取整个样本.3.分层抽样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的应用范围: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的,往往选用分层抽样.层抽样.注:注:不论哪种抽样方法不论哪种抽样方法,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入样的概率是相同的. (二)统计图表的含义 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3)将数据分组.(4)列频率分布表.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三)样本的数字特征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平均数: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x =()121n x x x n+++.4.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éù=-+-++-êúëû(n x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平均数).5.标准差:()()()222121ns x x x x x x n éù=-+-++-êúëû.(四)线性回归直线方程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1)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2)从散点图上看,如果点分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那么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如果点分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那么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3)相关系数相关系数r =ååå===----ni nj jini i i y y x x y y x x 11221)()())((,当0r >时,表示两个变量正相关;当0r <时,表示两个变量负相关.r 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 的绝对值越接近0,表示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弱.通常当r 的绝对值大于0.75时,便认为两个变量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当1r =时,两个变量在回归直线上两个变量在回归直线上 2.回归直线方程 (1)通过求21()ni i i Qy x a b ==--å的最小值而得出回归直线的方法,即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该式取最小值时的a ,b 的值即分别为aˆ,b ˆ. (2)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11(,)x y ,22(,)x y ,…,()n n x y ,,其回归方程为a x b y ˆˆˆ+=,则1122211()()ˆ()ˆˆnn i i i i i i n ni ii i x x y y x y nx yb x x x nxa y bx ====ì---×ï==ïí--ïï=-ïîåååå.注:样本点的中心(),x y 一定在回归直线上. (3)相关系数22121ˆ()1()n i ii ni i y yR y y ==-å=--å.2R 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2R 越小,残差平方和越大,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差.在线性回归模型中,2R表示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2R 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的效果越好. (六)独立性检验(1)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2)像下表所示列出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和Y ,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12(,)x x 和12(,)y y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表)为y 1 y 2 总计总计x 1 a b a b + x 2 cdc d +总计a c +b d +a b c d +++构造一个随机变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确定临界值0k ,如果2K 的观测值0k k …,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否则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等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统计学基础1. 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所研究的对象被称为总体,而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元素被称为样本。

样本是对总体的一种抽样,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了解总体的特征。

2. 参数与统计量总体的特征可以用参数来描述,例如总体的均值、标准差等。

而样本的特征可以用统计量来描述,例如样本的均值、标准差等。

通过对样本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可以推断总体的参数。

3. 频数和频率统计学中常用到的两个概念是频数和频率。

频数指某个特定数值在样本或总体中出现的次数,频率指频数与样本或总体的大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统计图表1. 条形图条形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长度表示各种数据间比较大小的图表形式。

它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或比例的差异。

2. 折线图折线图通过在坐标系上连接数据点,在时间序列上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是描述连续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图表形式。

3. 散点图散点图用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每个数据点代表一个样本,横坐标表示一个变量,纵坐标表示另一个变量。

4. 饼图饼图是将一个圆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的面积与相应类别的频数或频率成比例,用于展示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占比情况。

三、概率论基础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随机事件可以用样本空间中的子集来表示。

2. 频率与概率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中出现的频率,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频率与概率之间存在着一种近似关系。

3.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事件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其他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两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改变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那么这两个事件是独立事件。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其次章统计一、简洁随机抽样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 把探讨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探讨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探讨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探讨,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洁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肯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洁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纳这种方法。

3.简洁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4.抽签法:(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2)打算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与某项活动。

二、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也叫等距离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依据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纳简洁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n(样本个数)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探讨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探讨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

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起先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假如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有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

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洁。

三、分层抽样1.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的全部单位依据某种特征或标记(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纳简洁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终,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依据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6.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 (抽样距离)=N (总体规模)/n (样本规模)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

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7.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

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完整版)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完整版)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一、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二、.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三 .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⑵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 ⑶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⑷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⑸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对于样本数据x 1,x 2,…,x n ,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假设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七、简单随即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 个个体, 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12||||||n x x xx x x n22212()()()n x x x x x x sn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八、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九、抽签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十一、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十一、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一、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二、.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三 .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⑵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 ⑶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⑷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⑸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对于样本数据x 1,x 2,…,x n ,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假设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七、简单随即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 个个体, 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12||||||n x x xx x x n22212()()()n x x x x x x sn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八、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九、抽签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十一、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十一、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大全)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大全)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大全)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一、随机事件(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 的逆的积。

(2)四种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定义(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这个数称为事件的概率;(2)古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含基本事件个数的比称为事件的古典概率;(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有无穷多个,每个元素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可以将样本空间看成一个几何图形,事件A看成这个图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过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的比来计算;(4)公理化定义:满足三条公理的任何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质与公式(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地,如果A与B互不相容,则P(A+B)=P(A)+P(B);(2)差:P(A—B)=P(A)—P(AB),特别地,如果B包含于A,则P(A—B)=P(A)—P(B);(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地,如果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

它是由因求果,贝叶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

它是由果索因;如果一个事件B可以在多种情形(原因)A1,A2,...,An下发生,则用全概率公式求B发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则用贝叶斯公式。

(5)二项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n。

当一个问题可以看成n重贝努力试验(三个条件:n次重复,每次只有A与A的逆可能发生,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
一、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二、.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三 .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
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
(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
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⑵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
⑶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⑷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⑸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对于样本数据x 1,x 2,…,x n ,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
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假设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
12||||||n
x x x x x x n -+-++-
L s =
七、简单随即抽样的含义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个个体, 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八、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
(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
(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
(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
(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
九、抽签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
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十一、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
十一、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何?
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
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
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思考:如果从100个个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你认为对这100个个体进行怎样编号为宜?解法1:(抽签法)将100件轴编号为1,2,…,100,并做好大小、形状相同的号签,分别写上这100个数,将这些号签放在一起,进行均匀搅拌,接着连续抽取10个号签,然后测量这个10个号签对应的轴的直径。

解法2:(随机数表法)将100件轴编号为00,01,…99,在随机数表中选定一个起始位置,如取第21行第1个数开始,选取10个为68,34,30,13,70,55,74,77,40,44,这10件即为所要抽取的样本。

小结、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选取个体的方法:放回和不放回,我们在抽样调查中用的是不放回抽样,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如果标号的签搅拌得不均匀,会导致抽样不公平,随机数表法的优点与抽签法相同,缺点上当总体容量较大时,仍然不是很方便,但是比抽签法公平,因此这两种方法只适合总体容量较少的抽样类型.
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都相等,均为n/N ,但是这里一定要将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第n 次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特定的个体在第n 次被抽到的可能性这三种情况区分开来,避免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解题应用
如果从600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按照上述思路抽样应如何操作? 第一步,将这600件产品编号为1,2,3, (600)
第二步,将总体平均分成60部分,每一部分含10个个体.
第三步,在第1部分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如8号).
第四步,从该号码起,每隔10个号码取一个号码,就得到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如8,18,28, (598)
十二、系统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征:
(1)当总体容量N 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

(2)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系统抽样又
称等距抽样,这时间隔一般为k =[n N
].
(3)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思考.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 C )
A 、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确定起点i,以后为i+5, 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
B 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关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五分钟抽一件产品检验
C 、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 调查人
数为止
D 、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来座谈 十三、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用系统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
如果用系统抽样从605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由于605件产品不能均衡分成60部分,
应先从总体中随机剔除5个个体,再均衡分成60部分.
一般地,用系统抽样从含有N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其操作步骤如何? 第一步,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