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题练习题:光的反射实验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练习——光的反射(word版带答案)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练习——光的反射一、选择题(共10题)1、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3、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4、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5、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7、如图所示,EF为平面镜,OA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反射角∠NOA等于45°。
已知∠BON等于30°,∠CON等于45°,∠DON等于60°,与反射光线OA对应的入射光线是( )A.NOB.BOC.COD.DO8、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A.30°B.45°C.60°D.90°9、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10、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题)1、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考点梳理】(1)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手电筒、量角器。
(2)纸板与平面镜的关系:垂直。
(3)(粗糙)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
(4)折转纸板的目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5)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结论:反射定律。
【典例引领】(2023年齐齐哈尔中考题)24.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_________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
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内。
解析:(1)①法线与镜面垂直,纸板上的直线ON相当于法线,所以ON应垂直于镜面。
②我们能在纸板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路径,是由于光线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③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可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④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90°-50°=40°(3)⑤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即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反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
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含详细解析) ◆ 选择题1. 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 两位同学做捉迷藏游戏,甲同学躲在书橱的背后,通过穿衣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 睛,则乙同学( )A. 不能看到甲同学B. 一定能看到甲同学全身C. 至少可以看到甲同学的眼睛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 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而溅污衣裤,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C.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D.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汪塘◆ 填空题4. 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____________日食形成 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A.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 ________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 (选填“镜面”或“漫”)◆ 实验探究题反射。
5. 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FON是 ____ 角(选填“入射”或“反射”)。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
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入射角反射角30°30°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________ 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_6.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 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实验专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实验专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2·广元)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左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 。
2.(2022·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 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 (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3.(2022·长沙)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丽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ABCD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她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O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为 °;(2)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____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C.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4.(2022·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版)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2)图中反射角是______度;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3)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同组的小马选择不同的入射角分别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四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2.(1)如图甲所示,如果入射角为40°,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2)图甲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乙).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定律中两角的关系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图中反射角是_____度;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_____;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实验中,同组的小马选择不同的入射角分别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四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中考物理总复习《习光学(光的反射)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习光学(光的反射)实验》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实验中:(1)先使E、F两块纸板在同一平面,让入射光线沿E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入射光远离法线,发现反射角[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出:反射角入射角.小雨在实验中根据一组反射角和入射角就得出结论,请指出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2)将右侧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F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3)让光线沿BO入射到镜面上,可以看到光线将沿OA射出.这说明光射光路是的.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刚选用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所示,先将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将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2)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刚将纸板FON,观察反射光线是不是在纸板上;(3)在图中,小刚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4)小刚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的数据如表中所示,他由此得出了实验结论,请指出他的不足:;(5)同组的小军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2)实验中,若把纸板NOF向后折转,则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3)如图乙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措施: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翻折,此时在纸板B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这说明:;(4)光线以30°角入射进行实验,测得反射角也为30°,由此可得结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可靠吗?理由是.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甲所示,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平面镜,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使∠AON=40°,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BON= 度。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4-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实验题(解析版)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4-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实验题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
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______;(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答案】竖直(垂直)顺60°光路可逆漫【解析】(1)[1]为了能清晰的在纸板上显示光的传播径迹,需将纸板垂直与平面镜放置。
[2]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会随之变大,所以反射光束OF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
(3)[4]将光沿着反射光线的位置入射,反射光将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位置被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朝四面八方。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说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
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_______方;(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______(填“大”或“小”)。
初三物理专题3.5 光的反射【七大题型】(原卷版)
专题3.2 人眼看不到的光【七大题型】题型一、光的反射现象 (4)题型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题型三、入射角、反射角的计算 (8)题型四、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9)题型五、画图题(光的反射) (10)题型六、作图题(平面镜成像) (13)题型七、光的反射(水面上升问题) (15)巩固练习 (18)提优练习 (28)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基本概念:一点 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 ”表示。
三线 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如图ON 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 。
反射光线 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 。
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i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r ”。
注释:1、 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不能误认为是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
2、 法线是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引入的。
3、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有方向,所以在描述的时候要注意按光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
如上图中: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
4、 发生反射现象时,光又反射回原介质中,所以光的传播速度不变,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5、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反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如下图所知识点01 光的反射示:1、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2)实验器材:激光笔、白色硬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
(3)实验步骤:①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②在纸板上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用激光笔沿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对应的反射光线。
③观察两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猜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相等;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一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答案解析1.(2018.绥化)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以法线ON 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0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分析】(1)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看能不能看见反射光线;(3)让光线逆着0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0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4)对于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都有唯一的反射光线与之对应。
【解答】解:(1)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存在,只有在E,F板在同一平面上时,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则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0射到0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0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4)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有唯一的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不能;(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不能;(3)可逆;(4)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过程中光路可逆。
8.(2018.乌鲁木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光现象实验题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共33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光现象实验题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共33题,有答案)1.(2019•常德)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测得AO、OB与法线的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2019•西宁)小兰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她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她利用平面镜、可向后折的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甲和乙的实验。
(1)由图甲可得出给论∠FON ∠EON(选填“<”、“=”或“>”)。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点时,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2019•盘锦)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3)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
图中∠r是(填“入射”或“反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
(5)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次数 1 2 3 4 5 6∠i 20°30°40°50°60°70°∠r 20°30°40°50°60°70°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入射角。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选及答案---光现象实验综合
(4)实验过程中,随着物距的变小,像距会________(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焦距 ②. 同一高度 ③.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④. 清晰 ⑤. 80cm ⑥. 右 ⑦. 变大
(3)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后,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蜡烛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答案】 ①. 强 ②. 靠近 ③. 远离
8.(2022山东临沂)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答案】
(1)较暗;
(2)缩小;照相机;变小;
(3)正立;
(4)右;近视;
12.(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实验步骤:
①观察凸透镜,弄清凸透镜的________,并记下f;
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三个中心大致在________,目 是________;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
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答案】C。
6.(2022四川凉山州)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接下来把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以得到倒立、_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
中考物理 光现象(真题训练)原卷版)
专题04 光现象一、选择题1.(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琴棋书画,恢弘博雅。
如图,是中秋拍摄的一幅月上中天、天上月对水中月,天涯与共之景。
关于水中月的形成,源于下列哪个物理原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2.(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A.平面镜成像B.海市蜃楼C.池水变浅D.小孔成像3.(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C.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水”是光的色散D.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4.(2022·内蒙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
上面句中,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这两幅图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5. (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日晷是利用其上面直杆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下列现象中与日晷计时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B.桥在水中的倒影C.清澈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雨后的彩虹6.(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国旗反射了红光B.《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因为太阳光是单色光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显示钞票上隐藏的标记,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坐在教室两侧的同学会看到“黑板反光”现象,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7.(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海洋公园内,北极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内,头在水面上、身体在水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北极熊“身首异处”的奇异场景,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 专练21 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含解析)
学习资料专项六实验探究重难点21光的反射实验探究【知识梳理】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常见实验装置2。
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时,光路可逆.3.常考点(1)对反射光线所在平面偏折后,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是为了验证“三线是否共面”;(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这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为了避免一次实验带来的偶然性;(3)逆着反射光线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这是验证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常见实验装置2。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
常考点(1)用薄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到像的位置,避免“重像”;(2)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做,效果较好;(3)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来实验,是为了验证像物的大小关系;(4)多次改变物距,测量像距与物距的目的:探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避免一次实验的偶然性;(5)使用光屏的目的:验证像的虚实;(6)使平面镜与平面垂直的目的:为了便于观察到像。
【易混淆点】1.在叙述“反射规律”的结论时,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将入射说到前面.2。
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与像分不清;误认为是成实像;对使用薄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不清楚等.【典例分析】【例1】(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023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项练习《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含答案解析
【解析】过 P 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找到对称点像 P′;连接 P′Q 相交平面镜于 O 点,作入射光线 PO,反射光线 OQ,如图所示
9.(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甲图是挪威的一个小镇,因为靠近北极且四面环山,每 年有 7 个月照不到太阳。居民在高山上装一面镜子,从而把阳光照到小镇广场上。光线路径 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解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作 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6.(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阳光与水平面成 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 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因为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所以反射光线竖直向下,画出法线,过入射点画出法 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 60°,而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答案】 【解析】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 图
10.(2022·安徽宣城·统考二模)自行车的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反射回去。如图所示,这 是一条射向自行车尾灯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自行车尾灯将这条光线反射回去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 线达下面的反射面再次进行反射(作图方法同上),法线要用虚线,如图所示
4.(2022·广东肇庆·统考二模)“卧佛含丹”是肇庆星湖最奇特的天象奇观,如图甲所示。利 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摄影师看到太阳在湖水中的像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作出太阳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即像点,再连接像点与人眼找到与平面镜的交点, 此交点为反射点,连接太阳与反射点并标出光的传播方向为入射光线,连接反射点与人眼并 标出光的传播方向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之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题练习题(含答案)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题一、实验探究题(共26题;共129分)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而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3)如果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2.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选填“虚像”或“实像”)(4)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
3.小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对比两图,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
根据这两幅图,请你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________。
4.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3-光现象之光的反射作图题(解析版)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3-光现象之光的反射作图题1.太阳光经书本反射后进入我们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路图。
【答案】【解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作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解析】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可知入射光线向下、反射光线水平向左,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法线垂直于平面镜,根据图中法线的位置,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得到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3.小丽站在落地镜前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她的眼睛E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像的光路图。
【答案】【解析】过物点P作垂直于镜面的直线(虚线)PQ(Q点为垂足),延长PQ到点P′,使PQ P Q此时P′即是P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
连接P′E,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PO,即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4.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相应的反射光线。
【答案】【解析】在做光的反射图像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如图所示中的像,并画出演员通过平面镜看见头饰上A点的光路图。
【答案】称图即AB的像;A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演员的眼睛。
如图: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
【答案】【解析】首先找到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即为塔尖,连接A和眼睛,与水面的交点O,在水面以下用虚线,水面以上用实线,并标上指向眼睛的箭头,即为反射光线,连接塔尖A’与O点并标上向下的箭头,即为入射光线,故如下图所示:。
7.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
【答案】【解析】先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因为入射光线和平面镜夹角30°,所以入射角为60°,反射角为60°。
8.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方法一: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作出S′关于平面镜镜面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方法二: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9.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解析】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则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答案】10.自行车的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反射回去。
中考物理《光学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小明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
(4)小明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__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_____像;
(5)小明走近一扇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门平移。
8.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源自点”的实验装置。230°
60°
3
50°
40°
(1)为了显示光路,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用喷壶向玻璃缸中喷水雾
B.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
C.抽尽玻璃缸中空气在黑暗中进行
(2)图中红光激光笔发出的光相当于______线,当绿光激光笔向镜面靠近时,反射角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小明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 ___________;
(3)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确定了像的 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全面)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 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 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3_3_._2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0_._8_3_×_1_0_3_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偏__大___(选填“偏大”或“偏 小”)。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长度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____上__移___(选填“上移” 或“下移”)。 (5)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3_5_._0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 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实像。
类型一 光学实验
考向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2022·自贡中考)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
纸板
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___O_N____,光线AO的
入射角大小是___4_0___度;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____甲___(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如果要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你认为___甲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较为 合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江苏省中考物理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复习练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专题练习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小平面镜上.(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2.小华在学习光学时,完成了以下的实验.(1)如图甲,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乙,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2)小华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小华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4)小华从平面中观察到了小明,小明也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了对方.这一现象说明了:.(5)小明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4.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很有必要,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2).5.(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X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20°2 40°40°3 60°60°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记下像与物的位置;③移动蜡烛(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6.小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他应将硬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当他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时,可在ONBC面内看到反射光.(2)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可沿ON折转的硬纸板,折转硬纸板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利用光的反射可以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2所示,在镜子中出现了小灯泡很多个像.产生此现象至少需要块平面镜.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垂直于镜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并用量角器测出∠AON=∠NOB,是为了得到结论.接下来,将硬纸板和镜面M不垂直,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时,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能”或“不能”).(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竖直放置的纸板向后缓慢旋转,发现F上反射光线消失,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不在”)同一平面内.(3)在此实验中为了更好观察到光线,硬纸板的表面最好做成(选填“白”、“黑”)色的、(选填“光滑”、“粗糙”)的.8.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OF.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2)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小华应当通过多次改变,多次进行实验.(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9.如图所示,小X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X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画出过A点放置的平面镜.10.小文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1)依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3)实验中白色纸板的作用是:.(4)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新的反射光线沿着原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参考答案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小平面镜上.(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粗糙的(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一定垂直(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分析】(1)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可的出结论;(2)(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纸板一定与平面镜垂直;(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知,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此时B面上没有反射光线.故答案为:(1)粗糙的;(2)一定垂直;(3)不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小华在学习光学时,完成了以下的实验.(1)如图甲,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C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乙,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分析】(1)蜡烛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射在半透明纸上,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烛焰的像;像的大小与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有关,若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若像距小于物距,像小于物.(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掌握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解答】解:(1)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像到小孔光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选C.(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当E、F两块板共面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当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E、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时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C;(2)漫;不能;在.【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点,以及像物大小关系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2)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能够知道结论的得出过程.3.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量角器.(2)小华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小华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小华从平面中观察到了小明,小明也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了对方.这一现象说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小明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分析】(1)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用到光源、平面镜、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编号即可解决无法区分的问题;(3)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如果不垂直,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5)实验中用平面镜无法看到平面镜后面的蜡烛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可解决此问题.【解答】解:(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需要光源,由题意知,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用激光笔做光源;(2),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由于光路具有可逆性,因此小华从平面中观察到了小明,小明也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了对方;(5)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即可以成像,同时能看到镜后和像对比的蜡烛,即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并能比较像物大小关系.故答案为:(1)量角器;(2)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3)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玻璃板.【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4.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漫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很有必要,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应描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存偶然性.【分析】【设计与进行实验】(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3)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5)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分析与论证】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评估与交流】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解答】解:【设计与进行实验】(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实验时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三条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只不过不在纸板所在平面,故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同一平面上;【评估与交流】(1)因为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所以应描述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故答案为:【设计与进行实验】(2)漫;(3)可逆;(4)不能;(5)不能;【分析与论证】(2)同一平面内;【评估与交流】(1)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应描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还要注意光路具有可逆性.5.(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X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B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20°2 40°40°3 60°60°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与物的关系;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记下像与物的位置;③移动蜡烛 A (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分析】(1)①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②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③法线是指垂直于界面的直线;(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确定确定像的位置,运用了替代法.要比较像与物距离的关系,需借助刻度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②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①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点燃一只蜡烛,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与物的关系;②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确定像的位置.③移动蜡烛A,重做实验,未点燃的蜡烛处在像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点燃的蜡烛和未点燃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通过分析可知,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故答案为:(1)①B;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不能;(2)①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与物的关系;②重合;③A;相等;垂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三)实验题(含16年中考)试题新人教版
题型复习(三)实验题题型之一光学实验针对练习1. (2021 •福州)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40度.(2)将纸板B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 B 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2. (2021 •岳阳)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像的廉价(2)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不变(填“变大〞 “变小〞 3. 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王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 到的信息或初步结论是:4. (2021 ・镇江)如下图,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 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或“不变〞).a 、b 、c 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1)结论一:光从空气斜射 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结论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 (填“越大〞或“越小〞). (3)比拟图c 和图b 可得结论:对光的折射水平较强的是玻璃 (填“水〞或“玻璃〞).(4)根据已给出三个图的信息,在图乙中画出:光以 迹.(要求在图上标出折射角及其度数)32 的入射角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在空气中的传播径空气 水解:水时,水透镜(3)让入射光线EO 靠近法线甲(1)如图1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光斑,那么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8.0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央在同一高度;(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 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楚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照相机(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假设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那么在光屏上能 _(填“能〞或“不能〞)看到清 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 (如图 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 水后,他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楚,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远视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2021 •枣庄)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 8 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如图乙所示), 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红 — 走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17.5 cm 和22 cm,与理论像距20 cm 相比偏差较大.假设不是由于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 情况的原因: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楚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6. (2021 ・大连)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 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 0〜30 cm 的直尺,实 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cni io 2U 30 图I||||||||||||||||||||||||| 图210.0 cm.甲(1)该实验应]在较暗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与像距成正比.(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局部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外筒 (足够长)用不透 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 (内径约14 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 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拟,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 的好处和缺乏.(各写一条即可)好处:形成暗室,使成像更清楚; 缺乏:像高不方便测量.题型之二 热学实验针对训统1. (2021 ・葫芦岛)小红和小兰分别进行了探究“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两个实验.(1)探究“水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甲所示,小红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水,并固定一支温度计,将其 放入冰箱中,每隔 4 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绘制出了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次数 1 23456物距u /cm 相同物高h 1/cm 相同像距v /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 2/cm2.04.16.08.09.912.0解:14.012.0L0.08.0&04.0加占Jem4.() A.O 12.() ]6,0 2U.0 14A) >8.()・,■」■+」J-—十—工— 1 u-—klrL)14.0 12.0I.*湿度丙J①由图象可知,水的凝固点是0 C.②物质第16 min时的内能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 min时的内能.③图象中,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其原因是:固态的比热容小于液态的比热容.(2)小兰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绘制出了图丁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标准大气压.小红认为CD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变.2.(2021 •兰州)为了比拟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将试管放入完全相同的盛水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使溶液A、B均匀受热.(2)在试管中装入液体A B时,要限制他们的初温和质量相同.(3)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液体A B吸收的热量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4)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A、B的温度如下图,这说明液体B(填“A〞或" B〞)的比热容较大.3.(2021 •三明)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某同学提出问题: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与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小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得到结论.(1)要完成实验,除了选择水、烧杯、量筒、火柴、酒精灯、石棉网和铁架台外,还必需的两种器材是温度计和停表.(2)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解:234(3)小组同学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成了如下图的t-V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与水的体积成正比.(4)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断: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除了与水的体积有关外,还可能与酒精灯的火焰大小和水的初温等因素有关.4.(2021 ・十堰)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当水温接近90 c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水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5.(2021 ・扬州)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 c〜102 c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 c〜102 c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盐水的凝固点低于一 2 C.(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下图,那么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一上C.(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比照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测: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屡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03691215182124273036 rjl. fI! JrH—■-11trI—i更FMIfId皿.HF E :assT IVJ.—:72■rTT二二甲IOOT98 %9492嘲4+十丁+++.Lr卜falfa-IF-Lr卜k.八温搂rc浓度(%)凝固点(C)0-2一4一6一8—11-15-18—17一1.8一0.4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寸凝固点最低,其值为一18 C,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准确_________ (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当盐水浓度增大为24%寸,其凝固点为一17__C. 一(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题型之三力学实验针对练习1.(2021 •资阳)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他的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_(填“右〞或“左〞)调;(2)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祛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那么金属珠质量为m= 39.4g ;(3)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那么金属珠的体积为V=34cm;(4)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p = 9.85 x 103kg/m3;(5)查阅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铁的密度为7.9 X103kg/m3,比拟可知,小明的金属珠不是—(填“是〞或“不是〞)钢质的.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珠是否是钢质的,2. (2021 ・葫芦岛)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1)小刚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装有沙子的纸盒 A 、长方体物块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纸盒 A(3)小刚通过比拟甲、乙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测.丙图中,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为0N.(4)当小刚将丙图中平放的物块 B 拿起时,发现 A 中的沙子被压出一个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假设 将B 竖直立在沙面上,那么沙子被压的坑会深_(_"深〞或“浅〞)一些.由此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 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3. (2021 •泰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1)压强计是通过U 形管的两侧液面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下图,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①比拟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 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③比拟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不能,理由是:没有限制金属盒在 液体中的深度相同.4. (2021 ・南平)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张和小黄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 (如图1)设计了如图2(a)、(b)、(c)所示的三个实验.(1)小张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大小来比拟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卜来.(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毛巾乙木板甲毛巾甲乙 内图2(2)小张选做(a)、(b)(填序号)两次实验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小黄选做(a)和(c)两次实验得出: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请你分析造 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受力面积的材料不同.5. (2021 ・兰州)如下图,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个石块,记下弹簧伸长稳定后下端到达的位置 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 T 1,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 G,那么T 1二(填“>〞 “<〞 " =〞)G(2)如图乙,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排出水的重力 记为G 排; (3)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弹簧的下端又会到达原来的位置 对小桶的拉力记为 Ta,那么T2=(填“>〞 “<" :")Ti ;(4)通过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的受力分析,请推导石块受到的浮力 F 浮与排出水的重力 G 排之间的关系Fs=G祖・6. (2021 ・宜宾)如下图,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假设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 (单位: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如图甲),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_(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乙),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假设在 A 、B 下方同时 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那么杠杆左 _(填“左〞或“右〞)端将下沉;(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 C 处竖直向上拉,在 A 处挂上适当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__N ,那么钩码总>质量为 02kg.( g 取10 N/kg)7. (2021 •西宁)某同学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0,将此时弹簧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实验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40.10 1.80.3Y] 1260.10 2.50.3刀2360.15 2.5(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二次实验中,2 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 ,那么它运动的速度为0.05m/s.(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0.4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4)分析比拟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有gW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刀1三刀2.(填“=〞或“V〞)由此可知,可采用增加物那么方法来提升滑轮组的丽效率. 一8.(2021 •梧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参加一个质量相等的祛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祛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祛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桌面与木块间有摩擦,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光滑 (填“光滑〞或“粗糙〞) 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2)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再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3)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祛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9.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她首先测出小车重G,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0的大小屡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斜面倾小车斜面斜面拉力有用功总功机械效斜角9重GN高/m长s/m F/N W/J W总/J率Y]12°50.21 2.1 2.148%30°50.51 3.6 2.569%45° 5 0.7 1 4.3 3.5 4.3(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1、3.6、81%(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 低. (3)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平行向上,且应匀速拉动.(4)假设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那么要保持倾角和斜面长度不变,只改变物重.10. (2021 •宁夏)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测:“浮力的 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 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的探究.(1)分析图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填“越大〞或“越小〞).(2)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2所 示.分析图象可知: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线是 a (填“a 〞或"b 〞);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 力为2ZN,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 ION ,金属块浸区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无_(填“有〞或“无〞)关.(3)在上述实验的根底上,请你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用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答:换用一杯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丁图比拟得出结论 丁图实验的烧杯中参加适量的盐或参加其他能改变水的密度的可溶性物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 10.越上,使用的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或往 )•题型之四电磁学实验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下图,他们在常温下将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的各种电阻丝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同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电压,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铜丝表二:康铜丝〔1〕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与4〔或2与6或7与8〕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2〕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与8〔或4与7或5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且铜丝的电阻比康铜丝的小.〔3〕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与2、3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2.〔2021 •赤峰〕用如下图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11⑴ 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不想「〔填“相同〞或“不相同〞〔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 L i 和L 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为 U 、U 、U,经过屡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 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 U= U+U 〔用公式写出〕.实验次数U/V U 2/V UV 1 2.3 0.7 3.0 2 2.0 1.0 3.0 31.71.33.0〔3〕进行屡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普遍规 .律〔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3. 〔2021 ・沈阳〕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1〕如下图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经仔细检查后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中连接错误的那根 导线上画“x 〞,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导线不可交叉〕.〔2〕解决以上问题后,小明在开关闭合前,先将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旦填"A 〞或" B 〞〕端,再闭合开关,此 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随后在将滑片 P 向终点移动的过程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仍无 示数,那么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C 〔填字母〕.A.电阻R 短路B ,电流表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 .滑动变阻器断路〔3〕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 P,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记录电流表示数.接下 来断开开关,只取下阻值为 5 Q 的电阻R,把它依次更换成阻值为 10 ◎、15 ◎、20 ◎、25 ◎的定值电阻,并 在实验中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I/A 0.6 0.4 0.3 1 0.24 0.2 电阻R ◎510152025〔4〕在评估交流环节中,小明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上述实验过程并不科学,由于在改变电阻的同时,没有控 制其电压不变. 4. 〔2021 •衡阳〕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个阻值约为 10 Q 的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进行实验.12〕的灯泡.解:R=5Q(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中.(2)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到代填" A 〞或" B 〞)端. (3)闭合开关后,假设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正确连接电路后,电流表示数为0.2 A ,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11Q.5. (2021 ・乐山)小芳在测量标有电压为 2.5 V 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 ,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甲乙(1)请根据电路图,将图乙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2)小芳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很暗,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但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泡亮 度、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不发生变化,请分析其原因:滑动变阻器连接在下端两个接线柱.(3)故障排除后,小芳移动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并描绘出灯泡 L 的I —U 图象,如图丙中a 所示,那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2.5 Q.小芳还发现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 “减 小〞或“不变〞).13图2即解:〔4〕如果将该小灯泡与图中 b 所示电阻串联起来,接在 4.5 V 的电路中,那么它们的总功率为 0.9W.6. 〔2 016 •绍兴〕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 〔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1〕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2〕实验中,通过观察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3〕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 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馍铭合金进行比照.长1 m 、横截面积1 mm 2的几种材料的电阻〔20 C 时〕材料 铜 铝 鸨 银铭合金电阻〔欧〕0.01750.0290.0531.0〔4〕要进一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电流是否有关,可以采取的方法是保持其他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阻 值〔保持其他不变,更换不同电压的电源 〕进行相同时间的二次实验 〔允许改变元件位置、更换元件等.只要求写出一种〕.7. 〔2021 •通辽〕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漆包线 〔外表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 大铁钉上绕假设干匝,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下图.用此装置去吸引大头针,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 四种情况.14u/v―►0.40 055 030 025 0.20O.L50.10 o.osV/A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解(1)实验中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一方法表达了转换的思想.(2)比拟乙、丙两图可知: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3)根据图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8.如下图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1)闭合开关,让悬挂着的导体棒AB左右(填“左右〞“上下〞“沿A向B〞或“沿B向A')运动时,电流M指针会发生偏转.(2)假设保持导体棒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将蹄形磁铁左右移动.(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良建议.装置改良: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或用线圈;操作改良:让导体或磁铁运动的快一些.(4)假设要利用上述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可以将图中的电流计更换为电源,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不仅与电流方向有关,而且与磁场方向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实验1.(2019潍坊,1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用直尺和笔描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1)上述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2)为了探究完整的反射规律,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______。
2.(2019常德,7)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硬纸板最好选择黑色光滑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3.(2019常德,25)(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测得AO、OB与法线的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2019苏州,3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
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5.(2019衢州,8)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
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____传播的。
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____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
请在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
6.(2019吉林,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AN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竖直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2019吉林,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AN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竖直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8.(2019广东,10)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选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9.(2019徐州,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10.(2019怀化,3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答案1.(2019潍坊,1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用直尺和笔描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1)上述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2)为了探究完整的反射规律,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______。
【答案】(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量角器。
2.(2019常德,7)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硬纸板最好选择黑色光滑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答案】B3.(2019常德,25)(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测得AO、OB与法线的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答案】(1)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2)在不能4.(2019苏州,3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
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答案】(1). 竖直(垂直)(2). 顺(3).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4).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 C5.(2019衢州,8)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
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____传播的。
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____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
请在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
【答案】(1)直线;反射;(2)。
6.(2019吉林,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AN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竖直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答案】(1)漫反射;(2)等于;(3)可逆。
7.(2019吉林,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AN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竖直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2)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答案】(1)漫反射;(2)等于;(3)可逆。
8.(2019广东,10)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选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答案】30°;增大;不能。
9.(2019徐州,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答案】竖直45°不能10.(2019怀化,3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