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由来-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代汉字图解
汉字的发展 王怡娴
![汉字的发展 王怡娴](https://img.taocdn.com/s3/m/6d2b246a0b1c59eef8c7b415.png)
♫
♬
金文是指铸刻 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 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 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 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 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 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 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又 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 以过 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 年代,上 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 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 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 2420个。
☃. 汉字的演变流程图 甲 ❤. 骨文 ☂.大篆 ❁.隶书 ❦.草书 ✿.宋体 ❉.金文 ❃.小篆 ☪.楷书 ❀.行书 ☺. 黑体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楷书
隶书
小篆
草书
行书
宋体
♪
黑体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 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 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 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 字”、“殷契”,是殷商时代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 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 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 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 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 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 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 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 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 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 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 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
楷书,又称正楷、 楷体、正书或真书, 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 一种字体。其字形较 为正方,不像隶书写 成扁形。楷书仍是现 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 标准,也发展出另一 种手写体——钢笔字。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1d7a436453610661fd9f40b.png)
此字为“众”。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拓片、摹写、漫画、照片图示。 字形为太阳下的三个人,到金文“日”讹变为“目”。
表示众多的意思;也表示某一种身份的人,如同现在的“群众”。 甲骨文中的“众”与“众人”从事农业生产、战争、狩猎、做工等。 是商王朝的劳动者,其身份为奴隶还是平民,众说纷纭。
黄德宽统计,甲骨文中象形字占29.34%,
金文中形声字占45.76%。
B、文字构形较甲骨文规范和固定。
①异体字相对减少; ②偏旁逐渐趋于平直化; ③ 合文大大减少。 所謂合文是指將幾個字合寫成一體,形似一個字, 但認讀時仍當作幾個字對待。甲骨文中的合文多數 出現在數目字中或殷商先公先王的廟號中。例如:
最早传世之作:钟繇《墓田丙居帖》。行书第一: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
图为《兰亭集序》
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唐人摹本
行书第一 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 颜真卿《祭侄稿》
行书 欧阳询《千字文》
兰 亭 集 序
汉 字 形 体 演 变 图
“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这个字是“男”。(左为拓片,中为摹写,右为图示)。左为“田”,右为 “力”。“力”表示的是一种古代农具“耒”的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 职责,因此,用“男”来表示男人。
A、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和方块字形已基本定型。
楷书改隶书的波势挑法为横平竖直,方便易认,改隶书的 扁方字形为长方字形,端庄秀丽。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 个性特征比隶书鲜明。
B、楷书是历代正规使用的典范文字。
楷书之祖钟繇(yáo)《宣示表》,书圣王羲之《乐毅论》
汉字的由来-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代汉字图解 共33页35页PPT
![汉字的由来-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代汉字图解 共33页3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58b633770bf78a64295440.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汉字的由来-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代 汉字图解 共33页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汉字的演变过程(课堂PPT)
![汉字的演变过程(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8310b4910ef12d2af9e749.png)
在 者 嗣 世 称
王
释 文
皇 帝 立 国 维 初
峄 山 刻 石
字 体 :
小
篆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
家 钱 粜
高 年 抚
释 文
等 恤 民
东 汉 曹 全 碑
字 体 :
米育之
隶
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
()
释晋
文王
其
朱 楚 人 今 所
不 有 驗 者 乃
天 鼠 膏 治 耳
羲 之
十 七 帖
在是聋
往要有
字 体 :
(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的多样性与成熟性说明甲骨文 的成熟性和完备性)
2.早于甲骨文的早期文字或疑似的早期文字已发现。 3..……
2.金文 司 母 戊 鼎 文 字 拓 片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15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 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 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甲骨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虚文 字”。甲骨 文最早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虚出土。已发现 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约1700。 文字结构中有了大批的形声字,甲骨文是相当 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近年来在陕 西等地,也发现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文。
史海拾贝
4、甲骨文的发现的意义
甲骨文发现的 意义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 到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记录了商朝后期的大量 史实,因此对于研究商 朝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 的史料价值。
三、汉字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 (商代鼎盛,殷墟发现)
2、为何称为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没有纸)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9f46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4.png)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文字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fa895103bb68a98271fefa7a.png)
春春(从艹,从日,屯声),
商代早期铜器铭文 商代晚期铜器铭文
(商代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 )
(钟鼎铭文)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毛公鼎铭文
西周小克鼎銘文
鸟虫书铜器铭文
释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三)战国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 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 、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主要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玉 石文。 《说文解字· 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 异声,文字异形。” 2、六国古文的特点:俗体的流行。 韩赵魏文字纤巧细腻 楚文字疏阔遒劲 燕文字笔画硬直 齐文字喜用修饰
2、为什么说楷书是汉字字体的楷模:
A、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和方块字形已基本定型。 楷书改隶书的波势挑法为横平竖直,方便易认,改隶书的扁方 字形为长方字形,端庄秀丽。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个性特征 比隶书鲜明。 B、楷书是历代正规使用的典范文字。 楷书之祖钟繇(yáo)《宣示表》,书圣王羲之《乐毅论》,
“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 艺术欣赏价值。
图为《张旭狂草图》
章草 两汉· 史游《急就章》
今草 唐· 孙过庭《书谱》
狂草 唐· 怀素《千字文 》
章草
今草
狂草
(八) 行书
1、定义: 行书,是介于正体字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早期的行书 介于隶书和草书之间。产生于东汉,盛于魏晋,直到今天,仍 是人们日常广泛使用的手写体。 2、为什么说行书有极大的使用价值: 行书既受今草的直接影响,有保存了楷书的笔法,凡是收敛 笔势而接近楷书的,称作“行楷”;放开笔势而接近草书的, 称作“行草”。行书不象楷书那样拘谨、难写,也不象草书那 样放纵、难认,在保持楷书形体轮廓的前提下,适当运用草书 那样的连笔,但各字保持独立。适当地省减笔画,形体结构清 晰,书写自由快捷,笔法活泼流畅,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而 被社会广泛应用,晋宋以来一直成为手写体的主要形式。 最早传世之作:钟繇《墓田丙居帖》。行书第一:王羲之 《兰亭序》。
中国文字发展历程
![中国文字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8afbe7f705cc1755270976.png)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但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考古研究发现殷商甲骨文极有可能源自85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贾湖契刻符号。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
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详解中国汉字的起源
![详解中国汉字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898aa7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5.png)
详解中国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系统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以下是汉字起源的主要阶段:1.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21年):•甲骨文:最早的汉字出现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记录祭祀仪式。
•金文:随着商代的灭亡,西周时期的金文逐渐取代甲骨文。
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内容涉及宗庙、祭祀、政治等方面。
2.篆书时期(公元前221年- 公元3世纪):•小篆:随着秦始皇的统一,统一的文字体系——小篆出现。
小篆是统一的印刻字形,用于印刻官方文书和刻石。
•隶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篆逐渐演变为隶书,这是一种比较规范化、书写较为简便的字体,被广泛应用于文书和印章。
3.楷书、行书、草书时期(公元3世纪- 十七世纪):•楷书:随着社会的发展,楷书逐渐取代了隶书成为主流书写体。
楷书是一种规范、端庄的字体,现代印刷体就是基于楷书发展而来的。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草写形式,书写速度较快,常用于日常书写。
•草书:草书是书写最为草率、潦草的字体,用于速记、速写,书写速度最快。
4.宋体、楷体、黑体时期(十七世纪至今):•宋体、楷体、黑体: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汉字的字形逐渐规范,出现了宋体、楷体、黑体等印刷字体,这些字体在印刷出版、计算机文字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而言,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最初的甲骨文和金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再到现代的印刷字体,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书写传统。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国文字学领域的一个复杂而精彩的主题。
汉字演变的过程排序
![汉字演变的过程排序](https://img.taocdn.com/s3/m/a3943e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9.png)
汉字演变的过程排序汉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按照演变的时间顺序,介绍汉字的各个阶段。
一、甲骨文时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是汉字演变的最早形式,它出现在商代晚期的龟甲和兽骨上。
甲骨文的字形复杂,结构繁复,每个字由多个象形和指事的部分组成。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从象形文字向表意文字的过渡。
二、金文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3世纪)金文是汉字演变的第二个阶段,它出现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
金文相对于甲骨文来说,字形更加规整,结构更加简化,但仍保留了一定的象形特征。
金文的发展标志着汉字正式进入了表意文字的阶段。
三、小篆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小篆是汉字演变的第三个阶段,它是秦朝统一文字的产物。
小篆字形规整,结构简练,字形上更加注重平衡和美感。
小篆的发展标志着汉字开始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隶书时期(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隶书是汉字演变的第四个阶段,它是对小篆的改进和发展。
隶书字形工整,笔画紧凑,结构规范,具有鲜明的书写风格。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更高。
五、楷书时期(公元3世纪-现代)楷书是汉字演变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对隶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楷书字形规范,笔画平稳,结构严谨,是汉字书写的标准字体。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艺术的成熟和完善。
汉字的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汉字形态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字,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汉字仍然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字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汉字的演变不仅是形态上的变化,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汉字起源的朝代及名称
![中国汉字起源的朝代及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f43e12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e.png)
中国汉字起源的朝代及名称一、甲骨文时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最早形式,出现在商朝晚期的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用龟骨和兽骨上的刻划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甲骨文的字形大都呈现出象形的特点,形态复杂,字形较多。
二、金文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3世纪)金文是中国汉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商朝末期至西周的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金文是在铜器上的铸刻文字,主要用于铭文和纪念碑文。
金文相较于甲骨文,字形更加规范,结构更加简洁。
三、小篆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小篆是中国汉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出现在战国末期至西汉的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所制定的字体,用于书写篆书文献和刻印印章。
小篆字形更加规范、统一,字形笔画更加简练。
四、隶书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隶书是中国汉字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出现在西汉至东汉的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隶书是由秦朝的小篆演变而来,用于行书和公文书写。
隶书字形规范、整齐,笔画工整,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字体之一。
五、楷书时期(公元3世纪-公元6世纪)楷书是中国汉字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出现在东汉至南北朝的公元3世纪至公元6世纪。
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用于书法和书写。
楷书字形规范、端庄,笔画清晰,被广泛应用于书法创作和印刷。
六、行书时期(公元6世纪-公元14世纪)行书是中国汉字发展的第六个阶段,出现在南北朝至元朝的公元6世纪至公元14世纪。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用于速书和行书书写。
行书字形流畅、行云流水,书写速度快,成为书法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字体。
七、楷隶书时期(公元14世纪-公元20世纪)楷隶书是中国汉字发展的第七个阶段,出现在明朝至现代的公元14世纪至公元20世纪。
楷隶书是在楷书和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用于书法和印刷。
楷隶书字形规整、工整,既有楷书的规范性,又有隶书的古朴之美。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0e2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3.png)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汉字的由来 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代汉字图解PPT共34页
![汉字的由来 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代汉字图解PPT共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21601f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8.png)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言九鼎
毓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後發展到篆字時,
毓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後發展到篆字時,
毓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後發展到篆字時,血點
毓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後發展到篆字時,血點改成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後發展到篆字時,血點改成肉 字,才成了今天的育字(生育之 意)。
育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經過了痛苦的生育過程,將孩 子緊緊抱在懷中,再快樂不過 了!
好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然後,這個女人就做了媽媽。
學
• 其實,嘗試去了解甲骨文(包含同時期的 金文),真的很有趣,幾堂課也說不完。 • 以下我們再換個方式來介紹:
甲骨文
• 我們可以用甲骨文來畫風景畫。
甲骨文
[望] 桑忠翔 2002,粉彩 約標準開
• 或者,將成語以 甲骨文來表現。 看得出這幅在寫 什麼嗎?
甲骨文
[虎父無犬子] 桑忠翔 2002,粉彩 8開
• 甲骨文,忠實地記錄了三千年前商代時期 ,先民的生活,以及他們的創意。 • 以下,就以老師個人覺得特別有趣的字, 做一介紹:
顯然上古時代,真的有過一場 驚天動地的大洪水,大水幾乎 漫過了太陽。便以此事件,表 示對過去的一種記憶。
甲骨文
昔
• 甲骨文,忠實地記錄了三千年前商代時期 ,先民的生活,以及他們的創意。 • 以下,就以老師個人覺得特別有趣的字, 做一介紹:
• 甚至,將甲骨文變成圖案設計?
甲骨文
[桑忠翔],桑忠翔,2002,粉彩,8開
• 其實,很多老古董,都有屬於它們的時代 ,也都曾經輝煌過。 • 然而時過境遷,它們可能被新的事物湮沒 ,漸漸被遺忘…… • 可是,當我們再次發現它們時,因為時空 的距離,必然產生新的意義、新的生命。 • 是否能夠再次發光,端看我們怎麼賦與它 新的面貌;
甲骨文
一個女人,下面有個小孩倒過 一個女人, 來,再加上一些小點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一個女人,下面有個小孩倒過 來,再加上一些小點(據說是 血),這是什麼字呢?
毓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後發展到篆字時,血點改成肉 字
(育 )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而 這個字也可以將女部省略, 後發展到篆字時,血點改成肉 字,才成了
育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接下來,介紹一個與大家有關 的字……連著兩個叉, 連著兩個叉,然後一 隻大手,拿著一根棍子,要打 隻大手, 隻大手,拿著一根棍子, 這個小孩子,這是什麼字?
教
--體罰的開山祖!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把這個字改一下,那兩個叉由 把這個字改一下, 一雙手捧著,準備交給在房子 一雙手捧著, 裡的孩子,這又是什麼字呢?
結語
結語
• 或者,在後現代的今日,我們自己是 不是能發光發熱,也許就在於我們是 否能善待這些偉大的傳統!
作業題目
•甲骨文暨其他古文明之古老文字 •彩陶
參考資料
• [黃河彩陶],程征.錢志強合著,台北市:南天,1994 • [中國古代社會],許進雄著,修訂版,台北市:台灣 商務,1995 • [文字的故事],唐諾著,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 • [古篆釋源],王弘力編注,瀋陽:遼寧美術,1997
甲骨文
這個字鐵定是在男人當道後才 發明的,因為女人一定要畫成 卑躬屈膝的模樣。
女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是一個大頭人,是小孩的意 思,古人顯然注意到了嬰兒頭 與身體的比例和大人不同。
子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是一個人。如果肚子大了, 這是一個人。 還特別強調一下,就是有了的 意思。
身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也有人寫(畫)成這樣!
身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一個女人,下面有個小孩倒過 來,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一個女人,下面有個小孩倒過 來,再加上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有奶便是娘
母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媽媽要餵小嬰兒喝奶。請注意 ,這裡還特別畫出小嬰兒張著 嘴,嗷嗷待哺的模樣!
乳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甲骨文
這麼可愛的小朋友,自然惹得 大人疼愛,而要背起他,護著 他。
保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
古人面對雷電如此的神威,除 了喊:「My God!」還能說什 麼呢?
甲骨文
申 (神)
• 甲骨文,忠實地記錄了三千年前商代時期 ,先民的生活,以及他們的創意。 • 以下,就以老師個人覺得特別有趣的字, 做一介紹:
閃電再加上巨大的鼓聲,便是 閃電再加上巨大的鼓聲,
隆隆的雷聲了。
甲骨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雷
• 另外有一系列的字,串起來像個故事一樣 ,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