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

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德育原理产生在( )

A.萌芽阶段

B.独立科学阶段

C.真正科学阶段

D.现代科学阶段

2.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3.( )认为学校生活、教材、教法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

A.杜威

B.杜德海姆

C.班杜拉

D.马卡连柯

4.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出现最初是在( )

A.乳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5.在德育中将小学生当大学生、大学生当小学生看待的做法违反了( )品德规律。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6.新中国最早对德育目标作出规定是在( )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4年

D. 1958年

7.下列哪种解释符合品德形成过程的本质?( )

A.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德”的过程

B.教育者施教传道与受教育者修德受教相互影响和作用过程

C.受教育者良好品德塑造与不良品德矫正或改造的过程

D.个体人的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8.通过参观、示范、陶冶,以直观为手段,师生之间呈现出半开放半独立的关系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修养指导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训练法

D.语言说理法

9.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要遵循(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知行统一

C.方向性

D.学主工辅,工以辅学

10.品德测评指标是衡量品德测评指标体系( )的各指标的准则和尺度。

A.最低层次

B.中等层次

C.最高层次

D.极优层次

11.区分学生品德达到的等级水平,以便根据学生不同品德等级的共同特征采取工作措施的分

析法是( )

A.纵向分析法

B.个体群体内差法

C.等级分析法

D.类别分析法

12.学校德育管理的中心环节是( )

A.确定目标

B.制定计划

C.开展德育活动

D.检查与总结

13.当班集体正式形成时( )

A.教育要求是外来的

B.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教育要求

C.集体中大多数学生接受了教育要求

D.教育要求成了每个学生的要求

14.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D.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15.从德育到品德发展过程中( )是中间环节。

A.感知规范

B.认同规范

C.领会和掌握规范

D.顺应规范

16.德育原理是研究( )的科学。

A.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

B.心理问题和心理规律

C.德育问题和德育规律

D.社会文化和学校制度规范

17.在学校德育中诸如对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学或毕业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效果进

行测评的属于( )

A.平时性测评

B.总结性测评

C.单项性测评

D.专题性测评

18.体现权威性、层次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B.实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9.德育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修订管理工作计划,推广先进经验,实

施有效管理,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

A.调控作用

B.教育作用

C.诊断作用

D.强化作用

20.将德育实施前后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化的方

向及程度的评定为( )

A.达度评定

B.个体、群体内差评定

C.比较评定

D.全面评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

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开展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可通过( )形式。

A.阵地活动

B.主题班会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群众性活动

2.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于( )

A.新时期社会发展,德育改革和学生特点的需要

B.是巩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C.是学校德育实体建设的需要

D.提高教师德育意识、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需要

E.学校德育专职队伍数量质量和稳定性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三环节是( )

A.激发动机和需要

B.调查了解

C.表扬批评

D.分析研究

E.提出教育措施

4.品德修养的作用有( )

A.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B.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C.是个体人健康成长和精神享用与完善的需要

D.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和巩固政治制度的要求

E.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5.德育起源于( )

A.宗教传播的需要

B.生产劳动的需要

C.社会生活的需要

D.社会文化延续的需要

E.国家制度巩固的需要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什么是德育内容?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2.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是如何制约德育的?

3.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4.你是怎样理解德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的?

5.学校德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请你就“德育有法而无定法”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和提高品德修养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江老师班上有一名许生,父亲常年在国外,母亲因职务调动在新竹服务,孩子不愿随母亲转学到新竹,留在台北与亲戚同住,后来又搬出去自行租屋居住。

这位学生每月有固定的一万五千元生活费,加上父亲从国外汇钱给他,出手很阔,班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放学后,不是聚在那间租屋里抽烟聊天,就是流连茶店、球场、保龄球馆,甚至有彻夜未归的记录。那些原本家庭正常的家长也慌了,纷纷找到学校来,当他们无法规劝孩子改善行为时,居然责怪老师无能,这些家长异口同声要求江老师放学后到许姓学生租住处,像警察一样,查巡他们在做什么。

江老师心中实在愤愤不平,为了许生他不知用掉多少电话卡,学校的电话不能拨长途,只好打公用电话找许的母亲。但她母亲总以工作忙无法抽身为由,避不出面。看来她对自己的孩子也相当无奈,我又能怎样呢?许生与班上同学已形成小圈圈,上课常不听课,打扫工作也不做,引起其他同学侧目、不满。江老师心想,我已很头痛了,凭什么这些家长还要求放学后继续施教。我虽为单身汉,无家室之累,但也没理由要求我全天候的奉献,何况我又不领这些家长的薪水!

江老师觉得老师真是弱势族群,学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连家长都有此非分要求,这碗饭还能吃吗?

问题:以上案例,反映了哪些德育原理?应如何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