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1. 介绍中日两国是亚洲重要的邻国和贸易伙伴。
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商务交流日益频繁。
在进行中日商务往来时,了解和遵守相应的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日商务礼仪的一些基本准则,帮助您在与日本商务伙伴交往时更加得体。
2. 尊重与谦逊在中日商务交流中,尊重和谦逊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在与日本人交流时,应尽量避免过于直接或强烈的言辞和姿态,保持谦虚和礼貌。
3. 礼节与问候在中日商务场合中,适当的礼节和问候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礼节和问候方式:•以鞠躬作为问候方式:在与日本人见面时,通常会以鞠躬作为问候方式。
鞠躬的深浅可以体现出对对方地位和尊重的程度。
一般来说,对方鞠躬的深度,你也可以以同样的深度回应。
•使用敬语:在与日本人交流时,要使用适当的敬语。
对于长辈、上级或客户,使用敬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称呼对方时,要使用尊敬的称谓,如先生、女士等。
•名片交换:在商务场合中,名片交换是常见的礼节。
在交换名片时,应使用双手递上,并在接收到对方名片后仔细查看一会儿,以示重视。
4. 商务会议礼仪商务会议是中日商务往来中最常见的场合之一。
以下是一些商务会议礼仪的注意事项:•准时到达:在日本文化中,准时非常重要。
在商务会议前应提前安排好行程,并确保准时到达。
•穿着得体:在商务会议中,穿着得体是必要的。
男性应穿西装和领带;女性应穿正式服装。
避免过于花哨或暴露的服装。
•座位安排:在商务会议中,座位安排也需要注意。
通常情况下,主持人会坐在桌子的中央,重要人物或客户会坐在主持人旁边。
参会人员应等待主持人指示后再就座。
•谈话礼仪:在商务会议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表情。
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强烈的言辞,保持冷静和礼貌。
5. 礼品交换在中日商务往来中,礼品交换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感谢和友好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礼品交换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礼品:在选择礼品时,要考虑到对方的文化和习俗。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表格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中日见面时的礼仪差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礼仪规范,因此在见面时的礼仪行为上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在见面时的礼仪行为进行对比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和礼仪规范。
一、问候方式我国:中文见面时通常会用“你好”、“您好”、“你好吗?”等语言进行问候,通常以握手作为问候的方式,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也会使用鞠躬的方式表示问候,尤其是面对长辈或者领导人的时候。
日本:日语见面时通常会使用“你好”、“您好”、“你好吗?”等语言进行问候,但问候的方式比较注重礼节性,通常使用鞠躬的方式,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鞠躬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穿着礼仪我国:中文一般在见面时会穿着正式的衣服,如西装、正装等,对于女性来说,一般会穿着裙子或者正装,但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穿着休闲装。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非常注重穿着礼仪,通常会选择正式的日本传统服装“和服”或者穿着西装进行见面,女性也会穿着正式的和服或者正装。
三、交流方式我国:中文在见面时交流比较直接,通常会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进行交谈,对于不熟悉的人也会比较友好地介绍自己。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会比较注重交流的礼仪,通常会比较谨慎地进行交谈,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立场,即便对方是年长的人或者地位较低的人。
四、礼物赠送我国:在见面时,中文通常会赠送礼物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礼物的选择往往比较注重对方的喜好,并且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达谦虚和感谢之情。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也会赠送礼物,礼物的选择比较考究,通常会选择有寓意的礼物,并且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达深深的谢意。
五、结束方式我国:在结束见面时,中文通常会用比较亲切的语言和姿态进行告别,如“再见”、“欢迎再来”等,如果与对方关系亲近,则经常会用拥抱的方式进行告别。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结束时也注重礼仪,通常会用比较有礼貌的语言和姿态进行告别,如“失陪”、“期待下次再见”等,除非与对方关系非常亲密,一般不会使用拥抱的方式进行告别。
中日交际过程的注意事项
中日交际过程的注意事项中日两国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交际过程中注意细节,尊重对方文化,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尊重对方文化作为文化不同的两个国家,中日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例如,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礼仪,习惯于鞠躬表示敬意。
因此,在与日本人沟通时,我们不仅需要尊重对方的习惯,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
同时,要注意不要在对方面前谈论敏感话题,如历史、政治等。
2.语言交流中日两国的语言差异很大,虽然有些汉字和日本汉字相似,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很大差异。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对方的语言,避免使用方言或者口音过重的普通话。
同时,要注意语速、语调和表达方式。
在与日本人交流时,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的俚语或者口语。
3.礼物交换在中日交际中,礼物交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应该根据对方的文化和习惯选择适当的礼物。
例如,在送礼物时要注意包装,尽量使用精美的包装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在接受礼物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避免表现得太过热情或者冷淡。
4.交际场合在中日交际中,场合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礼仪和表现方式。
例如,在商务场合中,我们应该注意穿着得体、言行得体,尽量避免使用太过随意的表达方式。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但也要注意不要表现得过于放纵或者冷漠。
在中日交际中,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尽可能地避免引起误解和不愉快。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稳定、和谐的交流关系,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_交际礼仪_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见面时传统的日本见面礼节是鞠躬(“ojigi”)这是表示尊重的姿势。
但是,大多数日本人希望和西方人握手。
许多日本人握手后还鞠上一躬,你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先礼后语传统上,日本人见面问候,互不接触身体,也没有握手的习惯,而大多以鞠躬的形式表达问候,即“先礼后语”。
鞠躬这一“体语”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有许多被人们默认的“潜规则”。
鞠躬时男性的双手一般放在两侧裤线的位置或大腿前。
女性的双手则一定要放在大腿前。
在日本,低头具有“缩小”自己,敬仰、尊重对方的含义。
一般来讲,面对长辈或上司时,要主动鞠躬,而对自己家人或是朋友则微微鞠躬即可。
鞠躬所持续的时间也很重要。
一般年纪轻者、身份低者和女性要先向长者、身份高者及男性鞠躬。
同时,鞠躬持续的时间要长于长者、身份高者及男性,有时交际的双方都想在鞠躬的时间上超过对方,以表示敬意。
在不明确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为了不失礼,最好的方法就是鞠躬,这样可以使自己表现得谦逊一些。
日本人在鞠躬的角度上十分讲究,这与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以及对对方的尊重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女性对男性、店员对顾客、主人对客人以及其他十分尊敬的人要深深低头鞠躬。
鞠躬时身体的角度一般为10~15度左右,最深为90度。
在度数与礼节方面也有比较严格的不成文的规定。
例如,5度的鞠躬,表示“你好”等较为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大致相当于“目礼”的程度;15度的鞠躬则表示“早上好”、“您好”等性质的问候、打招呼以及对十分亲密的人表示同情、理解等亲切之意;30度的鞠躬则表示比较正式的打招呼以及对长辈、客人、年长者、老师等的问候,含义大致相当于“给您添麻烦,多谢”、“非常感谢”,还有对人有所求等含义;45度的鞠躬则表示非常正式的打招呼以及对长辈、客人、年长者、老师等比较正式的问候,含义大致相当于“非常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都是我不好,才出现如此的损失”等表示对自己过失的歉悔或承认错误等意义。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人际关系在日本和中国文化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然而,两国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在此,我们将探讨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不同之处。
1. 礼仪的差异在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和尊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人认为,过于亲密的交往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损失。
例如,只要和长辈、上司等有关系的人见面,中国人必须要表达尊重,这种尊敬被体现在使用特定的称呼、行为方式和回答的语气等方面。
而日本社会则更加看重规范行为,保持距离和礼仪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尊重和谨慎是日本社会的重要价值观,表现在使用敬语、礼物、鞠躬等行为上。
2. 群体中的角色扮演在中国人际圈中,个人的行为主要通过其所处的社会角色加以确定。
另一方面,日本人则在大部分时候会观察周围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这种行为被称为“空気読み”,意为感受周围环境来掌握气氛和情况。
这种行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相信在集体中保持和谐是最重要的。
3. 沟通方式的不同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沟通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中国文化里,以间接方式传递信息非常普遍,通过暗示、暗示以及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反映在交际过程中,中国人经常使用象征、说谎和夸大的比喻手法来表达含糊的信息。
而日本人往往显得更加直接,注重以表达者的真实态度传达出来,他们对沟通的主张是“简洁明了”。
4. 程序化的方式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情感和关系比较复杂,常常使用“君子交朋友,慎言语,重诺信”等格言。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重视人情,更多的是交换人之间的情感和信任,特别是一些礼节性的行为,如请客、送礼等。
而日本人则采用一种被认为是系统化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问题。
例如,升值、降职等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会被支付特别的注意;同时还涉及到应该赠送多少礼物、如何选择合适的礼物等方面。
然而,这种行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日本文化中存在一种承诺行为,即他们相信约定必须被遵守,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关系。
中日商务礼仪
中日商务礼仪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相通,互有影响。
日本的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不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岛国文化。
那么中日的商务礼仪各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商务活动礼仪1、宴会在中国宴会一般是大家围坐着圆桌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着工作、生活等话题。
通常情况是面朝入口处的座位为主人座位;主人对面是副主人位置;主人的右边为主宾,左边为第二副主宾;副主人位置的右边为第一副主宾;其余按先右后左顺序依次类推。
宴会当中,通常是饮用白酒的。
把白酒倒入小些的杯子里,然后大家举杯,高呼“为了××大家来一起干杯”一饮而尽。
最近,宴会当中饮用红酒来代替白酒的例子也不少。
刚开始的时候,与会者大家一起干杯,之后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和其他人边交谈边相互敬酒。
不仅是主办方向客人敬酒,而且与会者也会说“借此美酒之际”,向主办方频频敬酒致敬。
2、人名的称呼在中国,一般称呼对方的时候只是在姓的前面加个“先生”,比如“李先生”“王先生”等。
但是对于女性来说称呼“某某先生”也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对方有头衔或职务等,在称呼他们的时候可以在姓名后面加上头衔或职务,称为“陈总经理”“李董事长”等。
(注1)如何称呼政府官员等地位较高的人时,最好加上对方的职务、头衔等一起称呼。
这样的话,让对方听起来也比较舒服,更容易增进双方的感情。
3、馈赠礼物中国人一向重交情,赠送礼品是表达友情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你要去拜访贸易伙伴企业或机构的时候,有馈赠礼物的习惯。
如果把受礼人的单位或姓名刻在礼品上的某个位置,注明赠礼的理由,会使礼品具有更大的珍藏价值。
但是也有一些禁忌要特别注意,比如在日本,经常被作为纪念品的座钟或者挂钟这样的东西,在中国是不可以送的。
4、问候在去大型企业或者机关单位的时候,因为要在门口办理相关手续,所以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去拜访企业。
在被让到会客室或者会议室之后,初次见面的问候就是从握手开始的。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在东亚文化中,礼仪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行为。
尽管日本和中国的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在表达尊重和社交礼节方面,两国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哪些异同。
一、日本文化中的礼节1. 谦虚在日本文化中,谦虚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人们会避免在公共场合炫耀或吹嘘自己的优点,而是注重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
例如,在日本人之间,你当面夸奖别人通常会被对方视为不合适或过分恭维。
2. 礼物在日本,送礼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
人们会在特定情况下互相送礼,例如在新年、结婚或搬家时。
这些礼物往往是小的、精心包装和定价的东西,用于表示对接收者的感谢和尊重。
3. 空间在日本,人们注重维护个人和社交空间。
例如,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人们通常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嬉闹或过分吵闹。
在室内环境中,人们通常会给予其他人更多的空间和隐私,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1. 尊敬在中国文化中,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人们通常会向他人表达敬意,例如在见到长辈或在工作场所中尊重上级。
人们也会使用婉转低调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敬意。
2. 客人待遇在中国文化中,宾客文化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特别款待他们的宾客,并提供优质的食物和住宿条件。
这被视作表达主人的尊重和好客的文化方式。
3. 礼物在中国,送礼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
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人通常会送更昂贵的礼物,例如珠宝、酒等。
另外,他们还注重以对方希望的方式向对方送礼。
4. 合理用餐在中国,人们通常会注意自己在应酬饮食时的行为。
这意味着他们通常会注意吃饮料、菜肴的适当数量以及吃速。
当然,这是为了表达对宾客的尊重,而不是为了吹嘘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结论尽管有很多共性,不同的文化可能有不同的社交习惯和礼节方式。
在日本和中国,人们注重的社交规则和礼仪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学会尊重这些文化的差异,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别人的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对这个多元化、多样性世界的应有之义。
与日本人相处的礼节
密级:秘密鞠躬1.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
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
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2.对日本人来说,鞠躬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意思。
如:,弯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30度左右,表示诚恳和歉意;弯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
3.在日本,平时熟人见面很少握手,大都鞠躬问候。
尤其是男女之间一般是不握手的。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触碰别人的身体是失礼的。
他们认为男女当众接吻是可耻的行为,拥抱也是不允许的。
这一点与我国类似,当然与西方就大不相同了。
4.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礼物1.日本人是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
公司之间互相往来,一般都要带一包点心。
处次见面,递上一包小点心,主客之间一下子就熟悉起来了,等到交换名片时,就象是老朋友一样了。
不过,日本人送的点心,一般是规格化了的,即便宜,又好看。
2.日本人送礼,总是喜欢说:“一些粗东西,很是对不起。
”回国时,日本人来送别,送些礼物也说:“不是什么好东西,反而给您添麻烦了。
”,让人听起来很是舒服,接受礼品的人也不会感觉有什么负担。
这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也是差不多的,可是近年来,一部分中国人相互送礼时,总是要告诉人家一个信息:“这是中国最好的,很贵的。
”让接受礼物的人心理很是有负担,觉得这么贵重的礼物,该怎么回礼呢?在这方面2我们不妨学学日本人,他们逢年过节互相赠送的礼品,只是在普通的商店买的毛巾,酱油之类的东西,即使用又简单,仅仅是为了表示“我还想着你呢”这种心情而已。
3.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
有趣的中日文化差异总结
有趣的中日文化差异总结中日两国是亚洲两个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文化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
本文将通过有趣的中日文化差异总结来探究这些差异。
一、交际礼仪差异中日两国在交际礼仪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在日本,人们习惯于鞠躬表示敬意。
鞠躬的深浅和角度也有所不同,表示不同的含义。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使用握手、拥抱等方式表示敬意。
此外,日本人还有“名刺”文化,即在交际时向对方递交名片。
而在中国,人们更多地使用微信、QQ等方式进行交流。
二、饮食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喜欢吃海鲜、寿司等轻食,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喜欢吃热食,如火锅、热干面等。
此外,日本人还有“饭团”文化,即将米饭和其他食材捏成球状。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吃米饭和面食。
三、礼仪差异在礼仪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如在开会时要先鞠躬致意,吃饭时要用筷子,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等。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注重亲热和自由,如见面时要互相拥抱,开会时可以随意发言。
四、节日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节日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春节和新年,会在这两个节日里进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喜欢庆祝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此外,日本还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如“樱花节”、“盂兰盆节”等,而中国则更多地庆祝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五、娱乐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娱乐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喜欢动漫、游戏等,而在中国,则更喜欢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此外,日本人还有“秋叶原”文化,即喜欢去电器城购买电子产品和动漫周边产品。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去商场购物、逛街等。
六、工作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工作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劳动纪律和效率,一般会在公司里加班完成工作。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一般不会在公司里加班。
此外,在日本,人们还有“一生一世”的工作观念,即要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追求个人发展,不断跳槽来提高自己的薪资和职位。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中日两个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礼仪在中日两国的礼仪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的习惯和规则。
比如,在中国,晚辈需要在长辈面前低头致意或者鞠躬,这被视为尊重长辈和表达自己的谦逊;而在日本,鞠躬也是一种表示尊重的方式,但是他们将鞠躬分为多种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表示方式,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场合。
此外,在用餐时,日本人有非常详细的餐桌礼仪,需要注意用筷子的方式、吃柿子的时间、把鱼鳞盖在碗旁等等,而中国的比较随意,没有那么多具体的规定。
二、态度在中日两国文化中,对待事情和表现个人态度的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日本,注重“面子”和尊重他人感受,他们通常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意,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而在中国,往往更加直接开放,经常通过大声说话或者表现强烈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此外,在日本,追求完美和细节的执着精神非常强烈,而中国则更加注重实用和现实效果。
三、时间观念时间观念也是中日两国文化的一大不同点。
在日本,时间被视为非常宝贵的资源,他们注重规律、高效的时间安排和管理,不会让别人等待,更常常会提前到会议地点。
而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则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活和弹性。
比如,约定下午两点,实际上可能会到三点钟才开始,而且等待也是很正常和普遍的。
四、思维方式在中日两国的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多不同。
比如,在日本,大多数人都遵循着明确的一套目标分析、情感考虑、决策制定的思考模式,这样可以确保决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而在中国,很多人则更加习惯于依靠自身的直觉、经验和自信来决策,对于自己的直觉有比较强烈的信任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仅仅是从宏观层面上来比较中日文化的不同点,实际上每个人的文化认知和主观经验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习惯和规则,认识相互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方可获得最佳的合作效果。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文化的差异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具体来说,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礼仪观念中日两国都是礼仪之邦,而且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
但是,两国的礼仪观念存在不少区别。
比如,日本人常常在拜访朋友或客户时会带上礼物,而这在中国文化中则并不是必须的。
此外,日本人在参拜寺庙时会先在门口洗手,以表示自己的清洁和敬意,但是在中国文化中,我们通常不会将参拜宗教场所与个人的清洁联系在一起。
二、社交方式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社交方式也存在诸多差异。
例如,在会议或聚会等场合中,中国人往往会开展较为热烈而随意的交流,而日本人则通常遵循严格的礼仪规范和礼貌用语。
此外,日本人在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或不当之处时,往往会用一种非常委婉的方式道歉和修正,而中国人则较为直接和直言不讳。
三、价值观念中日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异同。
例如,在家庭层面,中国人较为重视“孝敬父母”和“家族观念”,而日本人则更加强调“保持家庭和谐”和“共同承担责任”。
另外,中国人普遍认为勤劳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而日本人则更多地强调“忍耐”和“自我约束”的意义。
四、美学观念中日文化在美学观念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例如,在艺术领域,中国人通常更为注重“气韵和境界”的营造和表达,而日本人则更加倡导“深刻非言”和“艺术的极致简洁”。
此外,日本建筑的特色在于简约和对称,而中国的古典建筑则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平衡。
综上所述,中日文化的不同之处涵盖了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透过文化的差异,我们也同时深入了解了另一种文化的优点。
这可以给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的人和事时,提供更为全面、平衡的理解和应对方式。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还是商业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就中日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相似和不同之处。
一、礼仪和尊重在接待客人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日两国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周到的服务和尊重客人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在中国,重视自己的尊严会比尊重客人更加重要。
例如,在日本欢迎客人的方式通常是鞠躬,并提供茶水、小点心等,表示出客人的重要性。
而在中国,人们通常在吃饭时让客人慢慢品尝菜肴,而不是提供许多细节。
因此,尊重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与长辈的交往中,日本人通常会对长辈表达敬意,称呼姓氏加“先生”或“女士”等礼貌用语,而中国人则通常直呼其名或加上“阿姨”、“叔叔”等亲密用语。
二、竞争和合作中日两国在价格、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在日本,企业通常会重视协作和团队合作,而在中国,企业可能更倾向于独立竞争。
例如,日本的企业经营理念通常是“共存共荣”,着重于成为顾客的伙伴,并与同行协调。
而在中国,企业通常会寻找市场份额和竞争对手,即使这意味着打价格战。
三、时间观念时间观念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会精确地安排和遵守时间表。
而在中国,人们更加强调感情和人际关系,时间通常是弹性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会优先考虑。
例如,在日本,如果你约会迟到了,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
而在中国,人们通常会给对方留有一些弹性,约定时间时通常会稍微晚一点。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在日本,环境保护已成为了国家政策,人们重视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能源资源方面。
而在中国,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仍面临很大的困难,不少企业和个人缺乏环保意识。
例如,日本在工业和制造业污染控制等领域的投入非常大,努力在减少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进展,而在中国,尽管政府正在加强环保措施,但由于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等等,环保问题依然严重。
中日礼仪差别
中日礼仪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他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的许多文化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中日之间也存在着泾渭分明的差别。
历史的发展证明,中日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各自的礼仪文化方面更是显示着强烈的民族性特点。
在日常交往中,见面礼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礼仪修养,在中国和日本都是如此。
中国的见面礼可分为握手礼、鞠躬礼、致意。
在中国,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
在一般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在日本,见面时多以鞠躬为礼,并且对鞠躬弯腰的幅度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
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
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
在商务礼仪上,中日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中国人在讲话过程中不做夸张的动作或者面部表情, 而且不欣赏别人做出类似动。
日本人在商务活动中很注意名片的作用,他们认为名片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总是随身携带。
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而商务之后或者之前的娱乐是商务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日本商人经常邀请他们的商业伙伴赴宴,宴席几乎总是设在日本饭店或夜总会里,十分丰盛,往往要延续好几个小时。
在日本,互相赠送礼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际礼仪。
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
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
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
中国人的礼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而现在的社会更是无礼不行的,不管是人际交往还是商业之间的合作,都是离不开送礼。
中日礼仪
中日礼仪比较中日两国虽同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人际交往中都会察言观色。
然而由于思维方式及言行表达等方面差异,有时会造成误解与冲突。
本文拟从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与中国人的语言、行为习惯进行比较来分析中日两国在人际交往中体现的意识差异,通过发现差异、了解差异并理解差异,以期增进相互了解,减少摩擦,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日本人称呼对方时,通常在对方名字后接上“さん”、“さま”、“君”等接尾词,有时还要在名词前加上“お”、“ご”这样的接头词表示敬意,如:“お客さん”、“ご主人”、“お父様”等。
在谈话中,总是使用“です、ます”的敬语语体,当涉及对方的事物或行为时,使用动词、助动词的敬语形式。
例如:“お(ご)…です”、“お(ご)…なさる”、“お(ご)…くださる”、“お(ご)…なさる”等。
通过这些敬语的使用,使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了“言語クッション”(语言的缓冲地带),从而避免了由于自于自己语言不慎冒犯对方的可能。
而在中国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互不相识的人不一会儿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聊起来的情景。
典型的日本式寒暄不涉及双方的领域,总是一些“いいお天気ですね”(天气真好呀)、“今日も雨ですね(今天也要下雨呢)”等无关痛痒的话题。
日本人之间相互忌讳询问或谈论对方的年龄、收入、家事等话题,一般避而不谈。
中国人却不同。
在中国式的寒暄中,人们更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关联或与对方有关的事。
在对外汉语教育的课本里,常常能看到“你家有几口人?”“你有几个兄弟姐妹?”“你父母是做什么的?”等句子。
另外,为了不给别人带来强迫感、不给别人造成心理负担,日本人非常注意尽量不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在表达拒绝时,日本人不直截了当地拒绝对方,而是会婉言拒绝。
比如:“田中さん、今度の日曜日ぜひうちに遊びにいらっしゃい。
”(田中先生,这个星期天下午请您务必来我家玩。
)“それはいいですね。
実はずっと伺いたいですが、残念ながら、用事がありますので本当にもうしわけありません。
与日本人商务交往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
与日本人商务交往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相信现在正在学习日语的同学们以后在工作中肯定也是希望能做一份与日语相关的工作,不管是日企还是别的相关工作,跟日本人接触并有商务上的往来是不可避免的。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和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吧。
如何与日本人相处,这些必要礼仪与禁忌务必牢记!一、约见面要提前五至十分钟到日本人普遍对于时间非常要求,因此相当守时。
连上班迟到都会先报告主管可能会迟到半小时,但其实可能只迟到十五分钟就赶到,这是为了要让对方觉得自己很在意时间所以尽快赶到。
因此若跟朋友有约,提前一点点到或是若知道自己可能会晚到一定要事先通知对方。
二、习惯鞠躬日本人相互见面多以鞠躬为礼。
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腰弯的时间要稍长些,在遇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和长辈的时候,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把头抬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鞠躬几次。
可以说日本人是将鞠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与人交流的礼仪,就像中国人的握手礼仪一样。
三、不轻易问收入与房租和日本人交往避免询问收入与房租。
因为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大概就能猜到一个人的经济能力。
与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节礼仪日本人相互见面多以鞠躬为礼。
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腰弯的时间要稍长些;在遇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和长辈的时候,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把头抬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鞠躬几次。
他们在社交场合上也施握手礼。
日本的乡村礼节礼仪方式也较多,女子在送亲友告别时,一般多施跪礼(即屈膝下跪);男子的告别礼是摇屐礼(即手持木屐在空中摇动)。
日本虾夷族(阿伊努)人相会的礼节是先双手合十,然后缓缓举向额前,掌心向外,男拍胡须,女拍上唇,再相互握手。
一般礼仪进入日本人的住家前应脱鞋,但若是西方式的住房就可以不必脱鞋。
称谓与问候通常的见面礼节是深深地弯腰鞠躬而不握手。
要准备交换商业名片。
切不要以名字称呼日本人。
只有家里人和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以名字相称。
中日商务礼仪差别:中日礼仪文化差异
中日商务礼仪差别|中日礼仪文化差异通晓中日两国商务礼仪和规范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是中日两国经济交流和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日两国友好交流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日本人的商务礼仪―鞠躬鞠躬礼源于中国先秦时代,两人相见,弯腰曲身待之,是为鞠躬礼。
日本人通常以鞠躬作为见面礼节,在鞠躬的度数、时的长短、次数等方面还有其特别的讲究。
同时,见面鞠躬作为日本特色的礼节,也是日本企业中最常见的礼节之一。
在商务场合,鞠躬有三种方式:(1)颔首(轻微点头、倾斜角度是15°)。
这是程度较轻的鞠躬方式,基本用于上下班问候、进入退出时、跟上级或客人擦身而过时等。
(2)中礼(通常鞠躬、倾斜角度是30°)。
这种鞠躬是迎送客人、拜访客户时等常用的鞠躬方式。
(3)敬礼(郑重鞠躬、倾斜角度是45°)。
此种一般为程度最重的鞠躬,一般用于接待地位较高的人或道歉时,也可用在成人式、婚丧节日以及表示感谢时。
当然,若有必要,也有行九十度鞠躬礼的时候,例如深刻道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并乞求对方原谅时可行此礼。
同时在行鞠躬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考虑到两人上半身要向前倾斜来行礼,因为要空出合适的距离,以免撞头。
(2)身子首先挺直,抬头,注视对方眼睛。
(3)双腿合拢,脚尖稍分开呈V字型站定。
(4)鞠躬时,女士将手交叉放在身前,男士可垂直贴在裤子两侧。
(5)腰部以上,上半身迅速倾下,俯身稍等片刻,再慢慢抬起上身,以表示郑重。
同时,若能先说一句“いらっしゃいませ”等寒暄语,然后再鞠一躬,贯彻这种“先语后礼”的鞠躬方式能给人以特别有礼貌的印象。
中国人的商务礼仪―握手与日本人不同,中国人常用的见面礼是握手。
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有些特殊场合,比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也以握手为礼。
中日餐桌礼仪的异同点
中日餐桌礼仪的异同点中日两国都是文化古国,餐桌礼仪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正常的个人和商务餐桌,可以了解到以下这些中日餐桌礼仪的异同点。
一、座位的分配在日本,宴会上会以“坐次”来安排座位。
需要注意的是,坐次会以就职、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等因素为准。
而在中国,座位的分配通常是按照聚会人数、客人的身份等方面来考虑。
不过无论在中日两国,主宾总是坐在主位上。
二、进餐礼仪日本人在进餐时通常会在口前说一句“itadakimasu”。
这个意思相当于“我将食用它”并表示感激。
在中国,我们则通常会刻意规定“开席”,并且主宾首先动筷才开始进餐。
三、利用餐巾在日语中,“餐巾”的汉字与“湿巾”相似,因此日本人会选择将餐巾叠成小块悬挂在粥碗边缘,以吸掉一口两口过多的汤汁等东西。
而中国人会将餐巾铺在腿上,如果只是轻揉嘴角或擦拭唾液的时候,则会轻轻握成一团然后折好谨放在餐盘口部旁。
四、餐桌会话在中国,人们通常会尽可能地让宴会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会话很热闹。
在日本,人们通常会保持宴会安静,以此来表达对美食的敬重。
因此,日本人通常会吃饭时相安无事地吃饭,而不说话。
五、装饰和点缀在日本,人们通常会用非常慷慨而漂亮的食品装饰餐桌。
菜肴的末尾也会用一份食品花束点缀。
与日本不同的是,在中国,人们更重视的是餐厅装修和陈设,通常不会对食物进行修饰和点缀。
综上所述,在中国和日本的餐桌礼仪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不同之处。
对于商业场合,多了解了解不同文化的志愿者礼仪和商务礼仪,有助于交际活动的成败。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是地理上相邻且文化底蕴深厚的两个国家。
虽然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有过矛盾和摩擦,但在一些方面却又存在着相似之处。
以下将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子,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礼节与礼仪中日两国都注重礼节与礼仪,但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在中国,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习俗,人们通常会向长辈鞠躬,称呼带有敬意的称谓,比如“爷爷”、“奶奶”等。
而在日本,扭头低下身子是一种尊敬的姿势,人们称呼长辈时会有“先生”、“小姐”等敬称。
二、婚礼仪式中日两国的婚礼仪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婚礼往往是一种家庭团聚的场合,除了新娘和新郎,还有很多亲戚朋友一同参加。
而在日本,婚礼往往是一种简约而庄重的仪式,只有亲近的家人和好友会受邀出席。
三、餐桌礼仪中日两国在餐桌礼仪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筷子进食,用勺子吃汤。
大家都会用公共筷夹菜,表示团结和尊重。
而在日本,人们使用筷子吃饭的方式和中国类似,但是同一道菜通常只有一个筷子夹取,表示个人的尊重。
在日本进餐时会用手扶住碗而不是直接端起来。
四、沟通方式中日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喜欢展示个人的才华和能力。
而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保持和谐。
他们通常会用间接的方式提出问题或意见,并习惯以团队的名义行事。
五、节日庆典中日两国的节日庆典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烟花表演和舞狮等庆祝活动。
而在日本的新年期间,人们会进行“年糕”捏制和“铃”敲击等传统活动。
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体现在礼节与礼仪、婚礼仪式、餐桌礼仪、沟通方式以及节日庆典等多个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的不同。
尽管存在文化的差异,中日两国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加深互相的了解和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11级日语姓名:代鑫鑫学号;0410110224 摘要:商务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
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商务礼仪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商务
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商务礼
仪的精髓。
为解决在与日本人商务谈判时,中国人由于某些方面不了日本人解而
被误解,介绍一些日本人的禁忌,以便于双方更好的交流,因此了解日本人是有
必要的,要赢得日本人的青睐,必须围绕“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来展开。
所以学
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禁忌中日交流
1.交际中的禁忌
1.1对日本人的称呼的禁忌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不要叫他们的名字。
口头上只称姓加上先生就行了。
第一次见面之后,通过晚间的娱乐活动,同你的日本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
表示尊重,这时你可称姓加上君,如山田君。
这会使你们的关系更近一些,但是,“君”不应加在根本不认识的人的姓名。
如果对每一个都以君相称,在日本人眼
里就是不真诚的表示。
可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日本经理,他的地位与你的相
同或比你高,或是一位明显比你年长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你则不必进一步熟悉,应一开始就尊称他为某君。
如果是一位女性,对谈判小组里的任何一位男性都应
尊称为君。
1.2交谈的禁忌
同日本人谈话时,往往你说一句话,他就答一次“嗨!”(是的意思),这并
不代表他同意你的意见,而是礼貌的一种方式,表示他在专心听,他听懂你意思了。
在别人说话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也不可老看手表,或做申懒腰,打哈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的议论,也不与妇女无休止的攀谈,在日本,妇女的地位与男子有明显的差异,女子出现在谈判中的也很少。
在社交场合,不要高声议论,对于幽默的使用要十分注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幽默方式,切忌乱用。
同日本人闲聊是,不要盯着对方,他们会感到不自在,认为不礼貌,所以他们喜欢盯对方的脖子。
1.3.使用名片的禁忌
在日本,交换名片是一项顶重要的礼仪。
你必须准备好几百张名片。
如果日本人给你名片,而你没有名片给对方买就是最无礼的行为。
同时在自己的名片上,头衔要尽可能的准确地反应出本人在组织的地位,对日本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来说,即使是头衔的某些细节也是富有意义的。
在日本,公司的一个部门里不会有两个头衔一样的人,不管他们的地位何等的接近,始终会有某些细微的差别,如进入公司的年限等。
日本人十分重视这些细微的差别
拥有一个名片夹,对于一个经常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商人来说十分重要。
如果你以前与一位日本人交换过名片或忘了对方的名字,这会被日本人看成是对他们的侮辱。
1.4.通信方面的禁忌
在日本,较高的信封多是双层信封,但对遭受火灾的公司发慰问信使,忌用这种信封。
他们认为那是祸不单行的意思。
寄到日本的信要特别注意把邮票贴正。
日本人忌讳收到倒贴邮票的来信。
日本人在收到来信后,忌讳自己的名字被折叠的头朝下,认为那意味着倒霉。
1.5.约会的禁忌
同日本人安排约会时,除了用电话约定时间外,还可以用信或明信片去询问。
要注意应随信寄去回信的邮票。
一般与自己同级的人都用明信片代替书信。
如果对方是上级,那么打电话时,最好不要直接让本人来接电话,而是把事情告诉接电话的人,请他去征求本人来接电话。
在日本,首次会面,一般总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进行。
当客人们被单独留在房间里时,主要宾客就应该走向桌子中央的那个位子,这个贵宾位子是为主要
宾客预备的,他正对着房间的入口。
作为一种礼貌,客人应该一直站着等到日本人进来坐。
到达的时间应提前一些,不过太早到达,反而会给对方添麻烦,所以已提前十分钟为宜。
1.6.宴会及餐饮的禁忌
在日本,你会有同在韩国差不多的遭遇,如果别人邀请你去参加宴会,即使你时间很紧,那也不要拒绝他们的邀请,拒绝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如果你邀请日本人就餐,最好不要请日本人的妻子,你也不要带妻子,特别是不要让妻子参加最初时这类活动。
但在正式的宴会上,要请日本人携妻子一同参加。
如果想避免在宴会上谈生意,最好也这样做。
在日本人的夫人面前谈生意,会使他们感到尴尬。
你宴请的时候最好不要在中午。
通常日本人午饭时间很短,而且经常是在公司里的餐厅里吃。
有很多人是边吃边工作。
你给客人点菜,他们会非常欢迎的,特别是在他们不熟悉菜单或中国的菜单,或者他们不懂的地方菜。
象所有的客人一样,如果你把账单拿起来,会给他们一个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你的动作要快。
要记住,日本人的基本食物是谷物、蔬菜和大海的鱼。
吃日本菜时要让主人先点菜。
2.中日交流,学习礼仪
2.1在现在的社会中,与日本交往已是必然的,因为它是我们的邻国,还有它那先进的技术,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我们要多与日本人交流。
第三届中日物流技术交流会于2011年10月25日--26日在上海召开。
本届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CLEI)和日本物流系统机器协会(JIMH)联合主办。
前两届成功召开的中日物流技术交流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物流技术的交流,给国内物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参考。
本届会议将报道中国和日本在快销品领域(医药、食品、烟草)物流系统具有影响与示范的解决方案与成功案例,其目的是给从事医药、食品及烟草物流用户及系统、设备供应商提供正确的、有效的物流构建思路与解决方案,并通过报告会,让与会代表理解如何才能建设高效、畅通、节省成本的物流系统。
会议将邀请中日双方具
有影响的物流专家、企业代表和学者作专题报告。
2.2 2011年8月17日至23日,第九届中日韩童话交流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举行。
这是这项活动在日本举办八届后,首次移师中国。
本届活动由张书葵老师带队,这是第七次参加中日韩童话夏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以“天空”为主题。
三国儿童借助熊猫、猴子、老虎三种动物,插上想象的翅膀,以10人为一组合作编织奇妙的童话。
在童话的世界里,三国儿童架起了一条了解、交流、友谊的桥梁。
加强邻国的交流,知己知彼,学习礼仪。
2.3日本人来中国执教,山口老师是我们的第一位女外教,负责教我们日语语音部分。
她是我遇见的第一个日本人,长得相当漂亮,皮肤白皙,眼睛大而清澈,声音悦耳动听。
上第一节课那天,山口老师到的稍晚,进教室后深深一躬,通过李教员的翻译做了道歉,说是找教室找了好久。
两周后的一个周末,我到上海市场去买随身听,在公交车上意外的碰到了山口老师。
我很激动,就用刚学到的几句日语和她打招呼。
她问我去哪里,我告诉她去上海市场买东西。
她又问我买什么,我却回答不上来了,因为还没学过那个日语单词。
就用手比划了一下,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看懂。
就这样比画着交谈着,公交车到站了,我却不知道。
山口老师就提醒我“着いたよ”。
于是我匆匆忙忙地下了车,竟然忘了说一声“ありがとう”。
还记得山口老师和峰岸老师在元旦晚会上,一起用中文演唱了当时很流行的《流星花园》,很是惊呆了一帮年少。
我们了解了很多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3.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礼仪在交往中的重要性,懂得礼仪,你会发现人生又有了新的契机;商务礼仪杂商务活动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在发展迅速、商机无限的社会中,展现你的人格魅力。
著名教授金正昆说:“礼是尊重别人,仪是尊重的形式。
”为了中日更好的交流,学习它们的技术,请了解它们的行为方式吧。
参考文献:
⑴喻中春,张扬.商务谈判禁忌大观.1993.9
⑵黄琳.商务礼仪.2009.8
⑶李新实.如何与外国人做生意.1993.9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
常交往礼仪
姓名:代鑫鑫
班级:日语二班
学号:041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