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主要主张
陆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九 渊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守仁 (阳明心学) ② 思想核心:“致良知”
(明代) ③“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探究一:结合图片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 同点
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所谓“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 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如 “三纲五常”。
二、理学的兴起
2、开创者——北宋五子及其思想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北宋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二、理学的兴起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 道德。
文化:科举制使文人重视道德文化的修养又善于探究 儒家义理;科技文化的发展。
教育:书院教育的发展。
二、理学的兴起
1、含义 理学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高
度,形成的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是一种 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
2.复兴儒学:理学先声(唐中后至北宋前期)
(1)唐朝中后期:韩愈“道统”思想、李翱“性 命之源”
(2)北宋儒学复兴:
特点:表面上拒佛道但是内容上又吸收佛道思想, 反映了“三教合一”趋势。
一、理学兴起背景
此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 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 合一”的社会思潮。画 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 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
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 者;死于理,其谁怜 之?”
——戴震(清)
1.积极:(1)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2)是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巩固了儒学的统治。 (3)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存天理,灭人欲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朱熹:“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 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1)本体论(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理一气二 (2)修养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3)道统论: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4)学术整理(“专辑”):《四书》
五、理学的影响
探究二:结合材料和所学 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 理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文天祥
——明·于谦 ——清·林则徐
扇枕温衾
恣蚊饱血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
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
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理 学
创立:北宋五子
理 的 成熟:南宋朱熹
学发
展 发展: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小结
程朱理学 宋 明 理 学
①天理是万物本原 ②纲常伦理是天理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格物致知
①心(理)是万物本原
陆王心学 ②心即理,心外无理 ③灭人欲,致良知
小结: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问:材料中佛教的主要思想?佛教传播带来了什 么样影响?
一、理学兴起背景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 (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 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 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
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 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 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 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 97000余尊。
三教图(清) 丁云鹏
儒学吸收佛、道有效成分,更具理性化、思辨化
二、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创立
朱熹 成熟
陆九渊 王守仁 发展
二、宋明理学
(1)背景: 历史:魏晋以来儒学危机和唐宋 “三教合一”潮流。
政治: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和倡导 尊读经,学术氛围相对比较宽松。儒家知识分子参 与政治。
Leabharlann Baidu 一、理学兴起背景
材料二:“佛教认为宇宙万物原本为空,人经过修行,排 除欲望,领悟并达到空的境界,即可成佛。魏晋南北朝时 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 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 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 种需要; 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 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 经济力量;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 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 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暖被褥。
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
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
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
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十四孝”—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 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 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 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 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 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 得以兼养孩子。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理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思考:与宋以前儒学相比理学内容特点?
(1)思辨化:利用和吸收佛道创造性发挥将道德 信条式理论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强调伦理道德为核心思想:天理实质上就是 伦理道德学说;和董仲舒儒学相比更侧重于伦理 道德,和先秦儒学相比更侧重于哲学表达。 (3)明显佛道化:借鉴佛道构筑儒学伦理道德的 思辨化思维;借鉴佛道传教谱系创立儒学传道体 系即“道统”;吸收禁欲主义提出“存天理,灭 人欲”。
主要线索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兴起
形成
魏晋南北
遭到打击 宋明
主流 地位 正统
明清
危机 高潮----理学
批判
新的儒学体系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
——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背景
材料一:道教是 东汉末年产生的 宗教,道教认为 世界由道而派生, 人经过只要出家 修道,避世深山, 与道合一,就能 羽化飞仙。东晋 时道教日盛,不 仅有皇帝、大臣 信奉,下层民众 中也拥有众多的 信徒。
3、影响 阅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 学的影响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朱熹:“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 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3、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 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塑造中 华民族 性格特
征
注重气节、崇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忧患意识,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强调力行、务实和实践 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
的自然欲求,阻碍了社会进步。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义轻利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致 良知,知行合一。
小故事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 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 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 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 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 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 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 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 你的良知!”
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主要主张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 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 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 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问:比较佛道,儒学存在什么不足?
一、理学兴起背景
1.儒学危机
(1)时间:魏晋南北朝 (2)原因: ①汉末以来王朝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
仍,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②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吸收众多教徒,
同时也影响了国家赋税兵役和社会政治。 ③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无法控制人心。
一、理学兴起背景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理学
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不 同 点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通过外物求”理”) (通过内心的反省)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 都承认理的存在(理学) 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 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人物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程颐)
主要思想和影响
建构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 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而为一,为“理” 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挂卦,试 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 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 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 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
贞
节
牌
坊
翻开历史一查……
”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
──鲁迅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
“ 美 丽 ” 的 三 寸 金 莲
三从四德
重男轻女
①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 和谐的意识;
②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 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 进文明的进步;
④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 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小结: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
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 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
一、理学兴起背景
材料三:“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
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 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 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且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 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 也开始受到怀疑。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 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朱 子 高 于 孔 子 。
眼 珠 子 , 鼻 孔 子 ,
朱熹
后 生 长 于 先 生 。
眉 先 生 , 胡 后 生 ,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朱熹:“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 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材料三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 天理 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 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材料五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 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心学的方法论--------如何把握 “理”?
材料四: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 理学的方法论
材料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