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及其形成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特征有: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
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
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
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
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
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上述四种功能中,前两种功能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后两种功能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
2.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人们对维护自身立场所持的态度会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
(2)态度影响耐力。
当对所属群体的效忠态度被激起时,人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学习材料。
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态度在学习中的过滤作用:与学习者社会态度相吻合的材料,易被掌握;而与读者的社会态度相反的材料,往往被忽视或曲解。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对工作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相关;但如果整个群体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有积极的态度,比持有消极态度的群体会有更高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的研究给后人提出的问题: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并非都具有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2.费希本和艾赞的研究发现,可以用多重行动尺度衡量态度。
人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并非必然与单一行动保持一致,但是和多重行动有紧密的相关。
3.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就有越多的一致性。
4.合理行动理论和行为意向模型
(1)代表人物:费希本和艾赞。
(2)理论要点:
①预测人们是否将采取某种行动,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意向。
②影响意向的因素有: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
两个变量如果都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意向也可能是积极的;假如其中一种变量是积极的,而另一种变量是消极的,其行为意向将取决于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的强度。
(3)评价:这个理论模型比较简单,虽有研究发现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上述模型更为复杂,但此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机制问题,有助于如何通过了解意向去预测行为,以及如何把握影响意向和行为的因素去培养良好的行为意向与社会行为。
二、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学习论(leaning theory)即刺激—反应理论。
1.霍夫兰的观点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
(1)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
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
(2)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外部特征和态度内涵)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
2.米德拉斯基的观点
教会儿童某种态度最好的方法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即造型,并给予强化。
3.凯尔曼的观点
态度形成及变化的阶段:
(1)顺从(compliance),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
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
(3)内化(internalization),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
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
(二)诱因论
诱因论(incentive theory)把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
多种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着人最终的态度。
1.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
代表人物:格林沃尔德和佩蒂。
理论要点: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思想(或者认知反应)的,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
人是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期望—价值研究(expectancy-value approach)
代表人物:爱德华。
理论要点:人在做抉择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
人们通过对预期后果的价值(value)及出现这种后果成功的可能性,即概率(probability)的估量,试图取得最大的主观效用(utility),其公式为U=V×P。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较学习论更为进步。
但它把人的态度形成都看成是为得失而进行考虑的表现,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
事实上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并非事事都是通过决策形成的。
(三)认知相符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认为,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1.平衡论(balanee theory)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1)海德的P-O-X模式
①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个人(P)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O)建立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件(X)形成的。
P-O-X的三角关系模式图,如图6-1所示(+表示积极态度,-表示消极态度):
三角关系分为平衡态和
不平衡态两类。
如果三
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
者两种是否定的而另一
种是肯定的,则平衡状
态存在(如abcd)。
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正一负,则存在着不平衡状态(如efgh)。
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的方法:对O劝说使其改变态度;自己改变对O或对X的态度;将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转变为无关联;把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作新的归因或解释。
②评价
海德的平衡论对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说明线索,其平衡态与不平衡态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也获得后续研究的一些支持的论据。
但也有不足之处:态度只有正负的体验而无强度指标,无法说明P在不平衡态时选择何种方法恢复平衡;人际关系和态度的形成是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不会只是个孤立的三角模式。
(2)纽科姆的A-B-X模式
①理论要点
在纽科姆的A-B-X模式中,A和B为两个人,X为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
A和B会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系,也会因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状态,其紧张度取决于:A喜欢E的程度;X对A或B的重要性;A和B因X而交往的频率;A和B对X的态度差异;A或B的自信程度。
为了解除这种紧张,就会采取意见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有态度和中断友好关系。
②评价
该理论弥补了海德理论的不足,但仍未解决人际关系与态度形成的整体关系和复杂性的问题。
2.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认为,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冲突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紧张,即认知失调,此时人们会通过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减缓失调。
(1)恢复平衡的途径
①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
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2)态度维持和改变的似规律性的设想
①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尽量避免使他做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
②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原有态度,应该引发他做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
(3)评价
认知失调论的方法设计巧妙并且严谨,总体理论从一种认知角度探索了态度维持与改变的机制,且可以对态度变化的原因做出局部的解释。
然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还有许多更深层、更复杂的社会原因与理性原因,光凭一种内部认知方面的动力倾向性的理论是无法完全对其进行解释的。
三、态度的改变
(一)态度改变的含义
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分为两种:1.一致性的改变,指态度的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强度,即量变。
2.不一致的改变,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态度,即方向性的改变(质变)。
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方向性的转变。
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态度的量变与质变之间是存在辩证关系的。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
霍夫兰和贾尼斯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如图6-2所示:
1.恢复平衡的方法
态度的改变是由于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存在差异造成的。
这种差异会引起内心冲突,或称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
而人恢复心理平衡的协调方式有:
(1)接受外来影响,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2)采取各种办法去否定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
①贬损信源:通过贬低或损坏影响者的声誉来表明信息不可靠或降低劝说信息的价值,从而加以拒绝。
②歪曲信息:同化作用——有意无意地或断章取义地将对方某些实质上不同于己的论点看作是和自己的看法相近或相同的论点;反向或逆反作用——把对方的论点故意夸大到极端,使其失去可靠性甚至变得荒唐可笑。
③掩盖拒绝,包括:a.以文饰或美化自己的真正看法或态度来拒绝外部的劝说或影响;b.不理睬或不回答对方的意见,拒绝对方的一切论据,从而继续维持自己的见解。
2.态度改变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变量
(1)外部刺激
①传达者(信息源):持有不同见解并力图使别人接受这种见解以改变态度的人或群体。
包括的主要变量:专长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有喜爱性和吸引性等。
②沟通:传达者的信息内容及传达方式的合理性。
包括的变量:信息源和目标靶原立场观点的差异度、恐惧唤起、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新颖性等。
③情境:对沟通和参与活动者有附带影响的周围环境。
包括的变量:强化作用、预先警告、分心等。
(2)目标靶
目标靶即传达者要通过说服使其接受沟通信息并企望其改变态度的人或听众。
包括的变量:列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对劝说是否有防御能力即有无经过预防注射,人格中的种种变量等。
(3)中介过程
中介过程是指目标靶在外部劝说刺激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的态度变化过程的心理机制。
①信息学习。
要改变或维持别人的态度,关键问题是依据对方的需要和可接受性,增加或减少其学习。
②感情迁移。
指在两种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有可能发生感情或评价的迁移。
③相符机制。
当人产生的某种信念和新信息之间不相符时,就会有不平衡感。
为了恢复协调,往往需要在对两种事物的态度上去改变其中的一种,使二者相符。
④反驳。
当人们面对与己不同的态度或劝说时,会有意无意地去寻找对方立论的不合理之处,同时也会引出若干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见解,以期驳倒对方的一些论点。
(4)结果
结果有两种:或是态度改变,或是抵制。
(三)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
1.信息源(source of information)
(1)可信性(credibility)
可信性是指劝说者被人们所信赖的程度,高可信性者比低可信性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①专长性:来自高可信性信息源(如权威专家)的信息比来自低可信性信息源的更具有说服力。
②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劝说者是否公正和客观。
传达者所提出的主张越是与自身利益相反,就越具说服力。
③可信性的持续性:信息源对目标靶的影响当时较大,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而当人们一旦提及或记起信息源,其影响依然还起作用。
睡眠者效应:由于信息源的低可信性,人们不能恰当地估计信息内容,从而形成否定性的态度;随后由于这种影响的消失又能对信息做出正确的估计,使否定的态度变得更肯定。
(2)喜爱性(likeability)
一个人喜欢劝说者,就易接受其影响;讨厌劝说者,就易拒绝其劝说。
决定人是否为人所喜爱的因素有:
①吸引力:有吸引力的人传达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②尊重的得失:把批评和表扬恰当地交替作用会比一味的赞扬产生更大的积极效果。
③相似性:如果劝说者表现出和目标靶有更多的相似点,往往其劝说信息更易于被接受,并引起更多的态度改变。
相似性效果远远超过专长的效果。
2.沟通(communication)
(1)差异(discrepancy)
此处差异是指传达者发出的态度信息和目标靶原有的态度在程度上的差异。
差异会产生改变态度的压力,差异越大压力也越大。
中等差异引起态度变化最大。
态度改变的最高极限(maximum)在差异度的什么位置,常随信源的其他条件(如可信度)而转移。
高可信源引起态度改变极限的差异点在适中偏高的位置上,低可信性信源引起态度改变极限的差异点在适中偏低的位置上。
(2)恐惧唤起(fear arousal)
一种观点认为恐惧唤起越大越有助于态度甚至行为的改变;另一种观点认为低度恐惧或甚至不带恐惧的说服比高度恐惧的说服有更大的影响,恐惧唤起具有回返效应(reversion effect),即由赞同回到原先不在乎的态度,而不带有恐惧唤起的劝说可以产生最大的效应。
后来研究者还认为恐惧唤起与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其他变量,罗杰斯和梅博恩认为恐惧唤起是否能有效地产生态度改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事件的有害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处理响应的有效性。
多数情况下,“恐惧唤起”可提高劝说的功效,但任何效果都取决于“恐惧唤起”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
(3)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one-sided vs two-sided arguments)
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即在劝说时只讲自己的一种正面论点,还是同时提出正反两种观点后强调自己见解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当听众与劝说者的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更好;当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不一致,而对问题较为熟悉时,特别是又受过良好教育,双面论证的效果远大于单面论证。
(4)新颖与重复(novelty vs repetition)
新颖性的期望会使一种沟通更有吸引力。
但是一个信息新颖得与听众观点相反,也可能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一个人很难在第一次听到一种新观点时就被说服。
增加熟悉性可提高对信息的吸引力和好感。
但信息的过度重复也可能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
3.目标靶(target)
(1)信奉或承诺(commitment)
态度能否改变与持有者对此事的信奉程度密切相关。
信奉比没有承担义务的态度更难于受外部劝说影响而改变。
信奉的强度受制于两种因素:一是公开表态,即公开化;二是在上述态度基础上采取的行动。
(2)预防注射(inoculation)
劝说的效能与目标靶自身的防御能力有关。
一个人的态度与看法若从未接触过相反的意见,就易被说服而发生改变;相反,人要使自己的正确看法不被说服,维持态度,就应有更多论点的支援,即支持性防御;或通过与相反观点的论证去增强抗变力,即预防注射防御。
①预防注射防御法对于提高态度抗变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②当攻击所包容的论点类似于事先支持的论点时,支持法是有效的,但当遇到使用新论点时,它就无效了;而预防注射法甚至在攻击包括新论点时也很有效。
③论点支持和防御范例的综合在减少态度改变方面比单纯提供支持性信息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驳倒轻微的攻击需要个人会运用并进而实施其所有的防御措施,这就使人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防御机制,并增强战胜相反论点的信心与抗变能力。
(3)人格因素(personality factors)
在一种条件下易被说服的被试,在另一种条件下也易被说服,这种现象与人格相一致。
①自尊:低自尊者往往比高自尊者更容易被说服。
②智力:智力水平与可说服性程度之间有关的假设仍缺乏证据。
但局部研究表明,高智力者比低智力者更少受到阐述不一致和无逻辑论点的影响。
③性别差异:男女在可说服性上的差异很小。
即使有差异,更多的也是在双方各有所长的内容方面。
4.环境与情境(environment&situation)
环境与情境中的许多因素是影响态度改变的一种背景或偶然的变量,起着辅助作用。
(1)强化作用(reinforcement)
在进行说服时,如果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因素能带给人以欢愉或快感,就会使说服性信息由于这种强化而被看得更积极肯定,从而增加其影响力。
(2)预先警告(forewarning)
在劝说时事先有人透露劝说的企图,可能产生阻止态度变化的作用:一是坚定听众的原有信念,使其更敏感地接受影响;二是给听众创设了发展反对论点的机会,增强了对劝说的防御性。
预先警告还有相反的正面作用,对于没有卷入论题的被试,它可能促进其态度变化。
(3)分心(distraction)
若情境中有某些因素(或称噪音)引发听者的分心,就会影响劝说的效果。
如果引起分心的刺激过强,使目标靶注意不到信息,那么劝说就等于没有发生。
但如果情境中有某些“噪音”适当地涣散目标靶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去思考或重组反驳的理由,反而更易于受到劝说的影响而改变态度。
总之,劝说中的各种变量所起的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制约的。
议题的是非与论据在劝说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当议题的个人关联性很高时,论据的质量比是否来自专家的意见更能说服人,劝说遵循中心路径;当议题的个人关联性较低时,人们更多的受是否来自专家的影响,而较不重视论据的质量,劝说遵循外围路径。
四、态度的测查
(一)态度量表法
态度量表法又称自我报告测量(self-report measures),它是以态度问卷中一些社会事件的陈述作为刺激,引起被试的态度反应,然后依据其回答确定其态度的状况。
1.瑟斯顿等距量表(Thurstone 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s)
此量表包括20条个人对某件事的态度的意义明确的陈述,由最不赞同到最赞同的连续线分布开来。
请被试选择其中最赞同的一项或几项,将被试所选的项目按分值由小到大排列,以奇数项的中项分值或偶数项中间两项分值的均数为态度分。
得分越高表示越赞同。
瑟斯顿量表的缺点:被试要如实回答,结果才可靠;对每件事都要编制量表,费时费力不经济;测查在个体水平上缺乏说服力。
2.利克特型量表(Likert-type Attitude Scale)
利克特选择了人际关系、种族关系、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宗教五个态度范畴,分别设计了五个特殊的由一系列陈述问题组成的问卷。
要求被试作是与否或多种选择,大部分问题采用5点或7点量表。
每个回答都附有得分值,被试在测试后都可以得到累积分数,并可与其他被试进行比较。
利克特型量表是西方研究者使用得最广且认为最简便的一种态度量表。
它和瑟斯顿量表的相关系数达到0.80,也是比较有效的态度测量工具。
但是上述两种量表都是依据直接询问被试对态度客体的评价而给以分数,所以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往往引起被试的顾虑,因而有些回答可能不真实。
3.语义分化测量(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ing)
奥斯古德等提出采取多维度和更为间接的方法了解态度。
其依据的前提是,态度是由人们对所给的概念(刺激)的含意(语义)所组成,这个含意可通过对关联词的反应来加以决定。
语义分化量表确定了三个不同的维度:评价维度、力度维度、活动维度。
每一维度中都有几项有对极的形容词。
三个维度是不变的,维度中的项目是可变的。
其中评价维度是主要的。
测查时,先给被试提出一个关键词(态度对象),要求被试
按自己的想法在两极形容词问的7个数字上圈选一个数字,各系列分值的总和就代表他的总态度。
语义分化量表构造比较简单,它能测量人们对各种事物,从少数民族到政治集团,从周围各种人物到远近事件的态度。
(二)投射法
利用某些材料引起被试的自由联想,做出无拘束而不受限制的反应,从而间接地分析出投射(projection)到其中的心理状态及有关态度。
1.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由默里设计,其做法是给被试几张图片,请他们凭想象自编一个故事,并要求说明以下内容:图中所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情境;情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演变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个人有什么感想。
被试按照要求编的故事实际上就是被试自己心态的描述。
2.作业投射法(assignment projective method)
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即通过造句练习或命题作文了解学生投射在文内的各种态度。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被试不知道研究者的意图,反应比较真实。
缺点是评析时缺乏客观标准,容易主观,被试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其真实态度的表现,极易出偏差。
(三)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外现行为推断态度的方法。
其主要形式包括:
1.任务完成法(task completive method)
任务完成法是让被试去完成有关任务,通过后果质量来确定其对这件事的态度的方法。
本方法利用的是学习的过滤作用原理,通过分析被试回忆的成绩判断其态度倾向。
2.社会距离法(social distance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