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

合集下载

专题06文言文停顿-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6文言文停顿-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6文言文停顿(解析版)【考点穿透】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文言文停顿与断句规律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有两种:一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停顿,即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一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的成分关系和意义关系来划分语气停顿。

确定文言文停顿与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时,一般应停顿,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

例:盖/大苏泛赤壁云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时,需停顿。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三、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四、“也”在句子中间时,一般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矣五、古代的年号、国号、官职、爵位、地名等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六、句子中有省略成分时,一般应在省略位置后或前省与后省之间停顿。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典例在线】【1-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0.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晋陶渊明独爱菊【答案】晋陶渊明/独爱菊【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阅读:断句与划分节奏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阅读:断句与划分节奏

• ②“动词+而+动”,表顺接,这时 “而”后面就不能停顿。 • 例:怒而触不周之山 • ③“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 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 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 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 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④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 且”、“就”或不译。 •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断句与节奏划分
授课教师:尤溪县第五中学 指导老师:尤溪县第五中学
林先欣 郑 瑾
教学目标 • 1. 分层要求掌握断句与划分节 奏的基本规律。 • 2. 明确中考考点断句与划分节 奏的出题方式及解题思路。 • 3. 积累划分节奏的例句。
停顿
句间(断句)
A类 练习 • 1. 盖 / 大苏 /泛/赤壁云 • 2. 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 3. 而 / 山不加增 • 4. 然则 / 何时而乐耶 • 5.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 6. 今齐地/方千里
B类 练习 • 1. 俄而百千人大呼 • 2. 人不知而不愠 • 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 中轩敞者为舱 • 5. 已而夕阳在山 • 6. 颓然乎期间者
划分节奏A类
• 3. 省略成分的地方要有节奏停顿。
/ / / •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 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划分节奏A类
• 4. “古二今一”要停顿。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 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 例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 ②可/以一战 •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文言文朗读停顿

文言文朗读停顿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人具鸡黍。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例⒉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如下:
1.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2.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3.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4.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5.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6.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7.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断包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1.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2.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3.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4.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其后要断句。

5.句中出现标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6.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7.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8.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文言句式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句式朗读节奏划分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1.夫/大国,难测也例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例3.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例1、2中句首发语词:如“夫”、“盖”,例3中的关联词:“且”,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①佳木/秀而繁阴。

例①中“佳木”是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局部之间应作停顿。

例②③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3.停顿要表达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4.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节拍来读。

例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二二拍)例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二三和二二拍)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表达出宾语的省略。

6.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例(1)“虞山”,山名。

“王毅叔远甫”,姓王名毅字叔远。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2)“陈尧咨”,谥号康叔。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因为陈是欧阳修的前辈,所以名字与谥号合称,表示尊重。

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准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希望同学们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这样,才能轻松地掌握好文言文节奏的停顿作品简介: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知识点断句:断句,断句又称“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我国古典书籍上本无标点符号,古人通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二、断句的方法(一)基本方法:读文段,知大意阅读。

通过语感逐字翻译句子,明确大意。

根据句意面出朗读节奏。

(二)借助词性断句。

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小结归纳:(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在句尾的语气词:者、也、矣、焉、哉、耶、耳、邪等。

在句首的单音节发语词:夫、惟、盖、凡、苟、若、岂等。

句首的复音节虛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然则等。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焉、何如、奈何等。

(四)句首的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顷之、俄顷、忽、忽然、既而、俄而等。

(五)借助对话标志词断句特殊对话标志:语、曰、云、言、道、谓等。

(六)借助文言句式断句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倒装句等。

(1)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等;【解题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2.动宾(动补)之问要停顿。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3.句首语气词(发语词)要和后面的句子分开。

①盖/竹柏影也。

4. 句首表示假设、转折的连词(若,至若,而,然则)后面必停顿。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5. 句首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是以“后面必停顿。

①故/自号日醉翁也。

6.承接前文的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此”。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断句(经典优秀版)章节一:断句的定义和基本原则1·1 断句的概念断句是指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或写作时,根据语句结构将长句按照合理的语义单元进行分割的过程。

1·2 断句的基本原则1) 依靠标点:根据标点符号,如顿号、句号、问号等,将长句进行断句。

2) 依靠语义结构:根据句子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断句,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确。

3) 依靠修辞和节奏:根据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和节奏感,将长句进行断句,突出语言的艺术效果。

1·3 断句的注意事项1) 不断割破句:避免断割过度,破坏原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不断缺断:避免断缺过小,使句子过于拖沓、冗长。

章节二:断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2·1 根据标点进行断句2·1·1 顿号:起分隔作用,将句子中的内容分隔开来,表示并列关系。

2·1·2 逗号:表示句子中的停顿,将长句分割成较短的子句。

2·1·3 句号:表示一个完整的思想或事件的结束,将长句分成若干短句。

2·1·4 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将疑问句断为独立的句子。

2·2 根据语义结构进行断句2·2·1 主谓结构:将主语与谓语分开,突出句子的主干。

2·2·2 宾语结构:将宾语与谓语分开,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2·2·3 状语结构:将状语与其他成分分开,凸显句子的修辞特点。

2·3 根据修辞和节奏进行断句2·3·1 修辞手法:如设问、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2·3·2 节奏感:根据句子的节奏感,将长句断句为合乎韵律的短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味。

章节三:示例分析及练习3·1 示例分析: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断句分析,掌握断句的实际应用。

文言文的标点符号与断句规则

文言文的标点符号与断句规则

文言文的标点符号与断句规则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规则和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文言文的标点符号和断句规则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有助于读者理解。

一、标点符号1. 顿号(、):用于列举事物或词语,并且可以用在句子的任何位置,不限于句首或句尾。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顿点(、):用于句子中的停顿,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逗号。

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具体使用需要根据文意和语调来确定。

例如:“春风吹拂、暖气洋溢、万物复苏。

”3. 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尾,表示句子的完整意思。

例如:“天若有情天亦老。

”4.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问句的意思。

例如:“人生若能不悔过,又岂需问银河?”5. 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命令的语气。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6. 省略号(……):用于表示意思的省略或者语气的停顿。

例如:“心有余而力不足……”7. 书名号(《》):用于标注书名、文献、文章等作品的名称。

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8. 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话语或者特殊用途。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断句规则1. 逗号断句:逗号用于句子成分之间的分隔,具体运用需要根据语义和韵律来确定。

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句号断句: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一般情况下句号后面需要停顿一下才能进行下文。

例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3. 顿点断句:顿点的使用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语调和语气来断句。

顿点一般出现在句子的较长的部分,具有停顿和悬浮的效果。

例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 分号断句:分号一般用于连接独立但有关联的句子,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人生苦短,时间宝贵;应当珍惜,充实每一天。

”5. 顿号断句:顿号用于列举事物或词语,可以在句子的任何位置使用。

例如:“既来之,则安之;既不去,便与之友。

文言文断句及停顿-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精讲(部编版)

文言文断句及停顿-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精讲(部编版)

是对的;D项“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 解 析 】 A项意思是“到了日中”,“日中”是中午的意思,不能分开;B项不
是“子骂父”而是“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应在“子”后停顿才对;C项“下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 解 析 】 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 停顿,所以这项 正 确 ;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 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 这项错了。
句,就读破了。 ③两三点雨/山前。 若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 由此可见,划分诗文的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划好之后要考虑意义
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再仔细地读一读,看是否顺口、顺畅。
四、关于“而”的停顿
1.表转折关系的“而”用在一个分句的句首,“而”字后应该停顿。 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 / 山不加增。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 解 析 】 A项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
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意思是“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强调的是“益
慕”,所以在“益慕”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
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
车”与“拉他”两个动作间的停顿;D项是老朋友到日暮还没有来,“至暮”不
能分开来,这项为错。

文言文节奏停顿划分

文言文节奏停顿划分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律断句、标点的具体方法1、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找出文中反映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或宾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女通汝)。

第三人称:之、其、彼。

(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见”xiàn常指“我”。

(2)疑问代词文言文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局”“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文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夫”等,另“之”“其”“被”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

【例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

【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矣。

【例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2005年北京卷)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答紫】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一、从句子结构来看,要掌握几点:(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主语和谓语构成单句的结构,诵读时要停顿。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里“禽兽之变诈”是主语部分,“几何哉”是谓语部分,中间要停顿。

又如:可爱者/甚蕃(通繁)《爱莲说》值得喜爱的非常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文言文断句规律

文言文断句规律

文言文断句规律
在文言文中,断句是一个重要的阅读和理解技巧。

断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以下是文言文断句的一些基本规律:
1.依据语法结构断句: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语法规则是相似的。

可以通过识别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来帮助断句。

2.依据虚词断句: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虚词,如“之”、“乎”、“者”、“也”等,这些虚词在句子中通常起到连接、转折或强调的作用。

可以根据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来判断句子的结构。

3.依据句意断句:文言文的句子往往比较长,需要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正确断句。

可以通过理解句子的意思来确定句子的结构,从而正确断句。

4.依据修辞手法断句:文言文中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借代等。

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来判断句子的结构和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依据标点符号断句:文言文中虽然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如现代汉语丰富,但仍然有一些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帮助断句。

如“。

”表示句子的结束,“,”表示句子中的停顿等。

回答完毕。

文言文断句,主语后停顿的句子

文言文断句,主语后停顿的句子

文言文断句,主语后停顿的句子嘿,咱今天就来聊聊文言文断句里那主语后停顿的句子。

你说这有
意思不?就好像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有个节奏。

比如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吾”就是主语呀,在它后面停顿一下,是不是感觉整个句子的节奏就出来啦?就像唱歌有了停顿,更有韵味了!再看看“彼竭我盈”,“彼”是主语,在这后面停顿,瞬间就让人清楚了是“彼”怎么样,然后“我”又怎么样。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停顿,那读起来得多别扭呀!就好比说话
一口气不停顿,那不得把人憋死呀!咱学文言文断句,不就是为了更
好地理解古人的意思嘛。

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是主语,停顿一下,后面
接着说老师的作用,多清晰呀!这就像是给句子安了个小逗号,让它
变得顺顺当当的。

还有“鱼,我所欲也”,“鱼”一停顿,后面紧跟着就是“我”的态度,
干脆利落。

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表演,主语后的停顿就是那恰到好处
的停顿,让整个表演更吸引人。

我觉得呀,文言文断句里主语后停顿的句子就像是一颗颗珍珠,把
它们串起来,就能更好地领略文言文的魅力啦!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个
小技巧,才能在文言文的海洋里畅游呀!。

狼断句停顿

狼断句停顿

狼断句停顿1. 古文《狼》的朗读是怎么停顿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 文言文《狼》蒲松龄全篇断句屠杀后的一个晚上,只剩下肉和骨头。

途中,两只狼向远方行进,屠杀恐惧。

往一只狼的骨头上扔一根骨头去拦住一只狼,但是前一只狼已经去了骨头,两只狼像以前一样在一起赶。

屠尴尬得怕被谷野前后的仇人抓住,还有个麦场主的俸禄,其中屠乃跑到一个土堆里,靠在上面。

带刀的狼,不敢彼此期待。

他小的时候,一只狼去他家狗走的路,他坐过去很久,一副瞎子的样子。

屠突然开始用刀砍狼的头。

被杀了几刀的一方,发了工资后想转狼洞,就意味着他会隧道进去攻击它,然后他就半露了,尾巴也半露了。

就是实现了前狼打瞌睡引诱敌狼入陷阱,瞬间两个死动物骗人的几何会让他笑不出来。

3. 古文《狼》划分朗读节奏《狼》朗读节奏如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停顿技巧:
1.根据语法停顿。主语和谓语 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 要停顿。动宾结构之间不停顿。例如: “看电视”,不能停顿成“看/电视 ”。 例:A.秦王/色挠(《唐雎不辱使 命》)
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文言文停顿技巧:
2.标志性词语停顿。 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标志词语断句法。 B.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c.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 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 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 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 就可在这些词之前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标志词语断句法。 B.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d.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 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 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 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断技巧:
当然,断句的方法还有很 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 根据间隔反复断句、根据语 意断句、根据修辞断句等,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效果会 更好。
文言文断句技巧:
2.句子成份断句法。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 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为文章陈 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 的前面往往要进行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2.句子成份断句法。 在初中学段文言文中,吾、余(表 示“我”),予、尔、汝(女)、公、 卿、君、若(表示“你”)、彼、此、 其、之(表示“他”)等词常作主语, 一般在这些词的前面可以断句。
A.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 记》)
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停顿技巧:
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 顿。
A.其一/犬坐于前(《狼》) 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断句
断句是指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 的地方用标点“、”断开,叫“读” (dòu)。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 为“句读”,在文言文答题时一般也 是用“/”表示。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标志性词语断句法。 A.对话标志词断句。常以“曰”、 “云”、“言”等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 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 句读,在这些词后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标志词语断句法。 B.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在文言文中 虚词是断句的重要标志。一些语气词和 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断句技巧:
3. 固定结构断句法。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 “……者,……也”、“不亦……乎”、 “何……之有”,“孰与……乎”、“ 为……所……”、“受……于……”等, 根据这些固定结构也可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3.利用对称句式、总分关系等式断 句。
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 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 点。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句式工整,都为四字 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标志词语断句法。 B.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a.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 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 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 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标志词语断句法。 B.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b.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 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 (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 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 开。
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
在文言文中,广义的停顿有两种: 一是句间停顿,也就是断句,根据标点 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 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也是我 们通常所说的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 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 划分的语气停顿。
狭义的停顿有语音停顿与语意 停顿两种,如七言绝句中的“二二三” 停顿;语意停顿,则是指根据句子的 词意和语法结构,把意思结合紧密的 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 位”与“单位”之间的停顿。今天我 们着重讲语意停顿。在文言文答题中, 用“/”表示。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B.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 记》)
例A中的“而”是转折连词,例B 中的“盖”为语气助词。
文言文停顿技巧:
3.古今异义词之间停顿。 A. 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 说》)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 技》)
文言文停顿技巧: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 停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