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穴位和身体器官的对应
手指反射区
手部反射区图1手部穴位图2 手背部穴位图3 掌侧穴位图4 手部反射区图5 手背部全息图6 手部全息图7 手部全息图8 手掌背部反射区9 手侧面反射区10 手掌区域与脏腑对应图11 左右手掌反射区1.大肠穴此穴位于双手手掌食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上位于中间点,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上,和大肠机能息息相关,取此穴可治疗肠道疾病。
找穴及按摩方法:找此穴宜先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穴位病理反射区轻轻扎刺,寻找刺痛点,找准刺痛点后就可在刺痛点用牙签不断的扎刺,欲强化疗效也可用艾条灸。
2. 心穴此穴位于双手手掌中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经络上,具有强化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刺激此穴可治疗神经疾病.穴点病理反射区基本在横纹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的病理反射点宜用单眼园牙签的尖头在穴区扎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即可在刺痛点处反复扎刺。
欲强化疗效也可采用艾条灸刺痛点。
3.肺穴此穴位于双手掌无名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的横纹线上,病理反射点基本位于横纹线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络上,具有强化脏腑功能的作用,配7号穴(牙病反射区、齿疼点)可治疗牙齿过敏。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可用单根园牙签的税利尖头在病理反射区刺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就可在刺痛点部位用牙签尖点反复扎刺痛点,欲强化疗效,也可加用艾条灸刺痛点。
4.肾穴此穴位于双手掌小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上位于中间点,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少阴心经经络上,具有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作用。
找穴及按摩方法:可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病理反射区部位刺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就可在刺痛点处用单根牙签的尖头反复扎刺,如欲强化疗效,也可在刺痛点处用艾条灸。
5.命门穴此穴位于双手掌小指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间的横纹线上,基本位于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
手上的穴位
手上的穴位手掌上的穴位是人体中重要的能量点之一,常被用来进行按摩和针灸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手掌上的穴位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经络相连,通过按摩或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循环,促进健康。
1. 大椎穴:位于手掌脚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深层,点按此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2. 阴包穴:位于手掌拇指根部最高点处,按压此穴可以缓解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3. 太深穴:位于手掌中心部位,俗称“神庙”,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紧张情绪、焦虑和压力。
4. 劳宫穴:位于手背的舟窝处,按压此穴可以缓解手部疲劳、手指麻木等症状。
5. 臂臑阴穴:位于手掌腕掌侧部位,按摩此穴可以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等症状。
6. 孔最穴:位于手掌与手臂相连的部位,按压此穴可以缓解手臂酸痛、颈椎不适等症状。
7. 经渠穴:位于手掌指关节侧面处,按摩此穴可以缓解手指关节疼痛、关节炎等症状。
8. 中渚穴:位于手掌掌心中线处,按压此穴可以缓解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9. 曲池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缓解鼻塞、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0.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此穴可以缓解头疼、牙痛、眼疲劳等症状。
这些手上的穴位分布广泛并与身体各个部位相连接,具有较好的疗效。
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用中指指腹轻轻点按或旋转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坚持日常按摩可以对身体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了按摩,针灸也是利用手上的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穴位上刺入针头,刺激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穴位的选择和具体操作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虽然手上的穴位可以通过按摩和针灸来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法,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按摩或针灸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过度刺激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
手部反射区图解
手部反射区图学会手诊有一个好处,就是手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很明确。
所以我们很容易通过观测双手知道自己一生中可能遇见的疾病,因而不会与疾病在健康的道路上狭路相逢。
右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肝肾腹腔神经丛胆囊输尿管肘升结肠膝回盲瓣盲肠(及阑尾)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左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心肾脾腹腔神经丛学会手诊有一个好处,就是手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很明确。
所以我们很容易通过观测双手知道自己一生中可能遇见的疾病,因而不会与疾病在健康的道路上狭路相逢。
右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肝肾腹腔神经丛胆囊输尿管肘升结肠膝回盲瓣盲肠(及阑尾)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左手掌反射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心肾脾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肘降结肠膝乙状结肠及直肠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手背掌反射区耳眼内耳迷路肩肩胛骨膈肘肋骨膝生殖腺上身淋巴腺髋关节胸(乳房)三叉神经小脑及脑干上颌下颌扁桃腺喉、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前列腺或子宫下身淋巴腺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头穴颈穴上肢穴肺心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1手部穴位图2 手背部穴位图3 掌侧穴位图4 手部反射区图5 手背部全息图6 手部全息图7 手部全息图8 手掌背部反射区9 手侧面反射区10 手掌区域与脏腑对应图11 左右手掌反射区1.大肠穴此穴位于双手手掌食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上位于中间点,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从经络学讲,此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上,和大肠机能息息相关,取此穴可治疗肠道疾病。
找穴及按摩方法:找此穴宜先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穴位病理反射区轻轻扎刺,寻找刺痛点,找准刺痛点后就可在刺痛点用牙签不断的扎刺,欲强化疗效也可用艾条灸。
你知道手掌穴位是哪些脏腑的反射区吗?
你知道手掌穴位是哪些脏腑的反射区吗?手掌穴位图,手掌按摩穴位图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五官鼻窦炎鼻窦炎是因鼻子深部的副鼻窦粘膜病变所致。
病态副鼻窦产生大量分泌物,超过正常限度,便蓄积于副鼻窦之中,引起鼻塞。
如果再严重,大量分泌物便会溢出,余下的仍蓄于副鼻窦中,所以病人呼吸不畅,非常苦恼。
具体治疗方法:最有效的治疗部位是大鱼际的胃-脾大肠区和拇指与食指背侧的合谷穴。
用十支一束牙签尖头用力刺激这个区带和合谷穴,早晚共计8-12次,反复刺激,鼻子一定出气通肠,不适感一定消失。
按摩的穴位:鼻痛点、胃-脾-大肠区、合谷。
牙痛许多的人都有过牙痛,休息天或夜间,龋齿突然痛起来,也有吃止痛药或用冰冷敷。
龋齿炎症只波及到牙表面釉质,并无疼痛。
若侵及釉质下,遇冷则痛,牙科医生又不容易医,所以因此而牙痛的人增多了。
具体治疗方法:牙髓炎时,用手掌侧小指第一关节肾穴治疗,很是有效。
夜间急性痛,可把5-6根牙签捆车束。
用牙签尖部刺肾穴,直到刺红,疼痛会有所减轻。
牙痛除龋齿外,还有牙齦痛,手背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合谷穴是特效穴:还有手掌上的齿痛穴也很有效。
这个穴位在中指和无名指根部,感情线之上。
治疗手法如同肾穴一样。
按摩的穴位:肾穴、合谷、肝穴、齿痛点。
粉刺粉刺是青春的象征,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成长期,此时激素分泌旺盛,位于皮下的皮脂腺功能活跃,皮肤多呈油性,容易长粉刺。
具体治疗方法:每天多洗几次脸,在反复刺激合谷穴,便可防止发生粉刺。
合谷是治疗面部疾病的特效穴。
每日坚持刺激合谷穴,直到相当严重的面部粉刺消退,方法是香烟灸,早晚灸7-15次,刺激胃肠等消化器官,可促进排泄体内混浊之物,有益于便秘引起的粉刺消除。
其中食指根部的第二二间穴,是最理想的穴位。
手上对应各种疾病的反射点,按按百病除(手掌点穴按摩法)
手上对应各种疾病的反射点,按按百病除(手掌点穴按摩法)当你身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手掌穴位进行调整达到治病强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手为上肢末端,为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血交会联络的部位。
手部经脉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能对全身各部的病痛进行治疗。
手掌侧穴位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
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小肠病。
15.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导读]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可高清另存为下载手部穴位图解大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有: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
手部穴位图解大全,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
手部穴位图解大全,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可高清另存为下载手部穴位图解大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手背穴位图高清详解)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保养五脏六腑!手掌穴位一次搞定(附详细图解)
保养五脏六腑!手掌穴位一次搞定(附详细图解)来源|麦哥75保养五脏六腑!手掌穴位一次搞定(附详细图解)双手没事做,只能转笔、折手指、咬指甲?其实趁空档按按手,不仅能让精神变好,还能保养五脏六腑、促进健康。
「腰酸背痛得完全坐不住。
」、「老是疲惫不堪,动不动就觉得累。
」、「脑袋糊得像团烂泥,挤不出任何新点子。
」那其实是内脏衰弱的警讯。
中医的五脏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胆囊、胃、小肠、大肠、膀胱、管辖心血管循环的心包,加上主掌内分泌系统的三焦,合称十二脏腑,而链接脏腑的情报系统就是负责输送「气」(能量)、「血」(滋养物质)的十二条经络。
一旦经络堵塞、气血受阻,内脏就会失衡,身体自然不适,长期累积就成了疾病。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平常看起来还好,却突然内脏衰竭而死,可见保持经络畅通是维持机腑机能的重要关键。
十指连心。
人体十二经脉的起点或终点都在身体末梢,其中六条走到双手,停在十根指头,打开手心有三条阴经走到大姆指、中指、小姆指;翻到手背则有三条阳经走到食指、无名指、小姆指,而另外六条通达脚趾的经脉也可以透过相似的经气,在手上得到表里的对应。
的确,双手汇通全身经脉与五脏六腑密切连结,我们其实可以不用等到头痛、胃痛、肚子痛……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再头昏眼花的比对着穴位图,而是从平常就开始捏捏手保健康。
【开井穴,调节五脏六腑】如果双手是能一窥健康的门户,那位于手足之端、也就是经脉终始点的井穴,就是身体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陈玉升形容。
《黄帝内经.灵枢》将井穴喻为水之源头,是精气所出的部位,对于调节脏腑、气血、经脉之气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里头也提到,「病在脏者取之井」。
显见,透过井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循着连接手指的六条经络及其相应经气:1.大拇指的少商穴对应肺、脾;2.食指的商阳穴对应大肠、胃;3.中指的中冲穴对应心包、肝;4.无名指的关冲穴对应三焦、胆;5.小指的少泽穴对应心、肾;6.少冲穴对应小肠、膀胱。
井穴有清热、醒脑、安神的作用,平时医师会藉由放血、针灸达到治疗效果,平时可以透过井穴按摩来保养身体,精神不济时,开过十指井穴也能活络脏腑、重拾元气。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导读]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可高清另存为下载手部穴位图解大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
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
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
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
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
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五、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
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
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
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手上的穴位图
手上的穴位图手上的穴位图------养生保健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眼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办强心脏, 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袪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甲角切切精神爽: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沅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在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办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祡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
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都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随时随地健手健身运用五指健身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让冗长的会议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电脑前休息的十分钟有了内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们想,所有双手空下来的时间,都可以是健身时间。
手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图1
⼿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图1 (1)⼤脑(头部)[位置]双⼿掌侧,拇指指腹全部,左半脑反射区在右⼿上,右半脑反射区在左⼿上(图2—78)。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压、卒中、脑⾎管病变、神经衰弱等病症。
[⼿法]⽤拇指由上向下推按10—20次,⼒度以产⽣酸痛为度。
(2)额窦[位置]位于双⼿掌10个指头顶端约1厘⽶范围。
左侧额窦反射区在右⼿上,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上(图2—79)。
[主治]⿐窦炎,头痛,头晕,头重,失眠,发热,卒中,脑震荡,眼、⽿、⿐、⼝疾患。
[⼿法]⽤拇指或指甲尖端在反射区上点按5次以上。
(3)垂体[位置]位于双⼿拇指指腹中点,⼤脑反射区深处(图2—80)。
[主治]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长发育不良、⾻质疏松、⼼脏病、⾼⾎压、低⾎压、贫⾎、甲状腺肿瘤、甲亢、前列腺炎等病症。
[⼿法]以拇指尖端在反射区上,点压或点揉5—10次,⼒度以产⽣酸痛为度。
(4)眼[位置]位于双⼿⼿掌和⼿背第2、3指指根部之间。
左眼反射区在右⼿上,右眼反射区在左⼿上(图2—81)。
[主治]结膜炎、⾓膜炎、青光眼、⽩内障、近视等眼疾和眼底病变。
[⼿法]寻找敏感点掐按5—10次,或由桡侧向尺侧推按,掌⾯、背⾯各10-20次。
(5)⽿[位置]位于双⼿掌第4、5指指根部。
左⽿反射区在右⼿上,右⽿反射区在左⼿上(图2—81)。
[主治]⽿聋、⽿鸣、中⽿炎、梅尼埃病、重听、腮腺炎、⿐咽癌。
[⼿法]寻找敏感点掐揉或点按,每侧5—10次。
(6)⿐[位置]位于双⼿掌侧拇指末节指腹桡侧⾯,第1指⾻远节指⾻体中部。
右⿐反射区在左⼿上,左⿐反射区在右⼿上(图2—82)。
[主治]⿐炎、⿐窦炎、⿐出⾎、⿐息⾁、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头晕等病症。
[⼿法]掐揉或点按10—20次。
(7)颈项[位置]位于双⼿拇指近节掌侧和背侧(图2—81)。
[主治]颈项酸痛、僵硬、颈部伤筋、落枕、颈椎病、⾼⾎压、消化道疾病等病症。
[⼿法]向指根⽅向全⽅位推按5—10次。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 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一、循环系统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xx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xx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xx穴,手背的阳池、xx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有:血压反应区、xx、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治疗全身疾病 (1)
【转】手掌穴位按摩方法--治疗全身疾病通过按摩手上的穴位,自己给自己治一些常见病,是一件方便、经济而又无副作用的事,在阅读文字介绍及穴位图(穴位图在文字介绍之后)后,就可以实施了。
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循环系统二.消化系统三.呼吸系统四.内分泌,代谢系统五.神经系统六.运动系统七.生殖系统八.五官手穴治療老年性便秘手穴点穴治疗耳鸣假性近视的手疗法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tújiě)大全!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 ,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可高清另存为下载手部穴位图解大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kāishǐ)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
十指对力强心脏,
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
甲角切切精神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
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
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
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
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
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
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随时随地健手健身
运用五指健身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让冗长的会议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电脑前休息的十分钟有了内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们想,所有双手空下来的时间,都可以是健身时间。
基本保健:五指按摩
按摩拇指可缓解:心脏疾病、过敏性皮炎、脱发、喉咙痛;
按摩食指可缓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缓解:肝脏疾患、疲劳、食欲旺盛、耳鸣、头晕;
按摩无名指可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
按摩小指可缓解:肩痛、腰痛、月经不调、视疲劳、肥胖、失眠。
按摩方法:
1. 先按摩左手。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 秒钟。
2.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 秒钟。
3. 换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指尖疼痛
五指的指尖各有经穴,分别对应不同的内脏。
从小手指开始,将指甲根部捏住,然后用力压并转动,如果指尖感到特别疼痛,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脏器可能有问题。
小指痛:可能心脏或小肠有问题。
靠近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
少冲与心脏有密切关系,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以缓解病情;少泽是关联小肠的经穴,消化不良时,可用力按压此部位。
无名指痛:可能是喉痛或头痛。
在无名指上有关冲穴,感冒发烧时揉此部位可缓解症状。
中指疼痛:可能心血管出现不适。
中指上有中冲穴,因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疼痛。
食指疼痛:可能大肠有问题。
食指上有商阳穴,便秘时压这个手指感觉很疼。
拇指疼痛:呼吸系统有问题。
拇指上的少商穴,与肺息息相关。
如肺有疾患压这个部位时,可能会疼得跳起来。
针对个案拿捏关节
对应不适问题拿捏相关的手指,可以缓解病痛。
每次操作3 分钟,每天1 - 2 次。
肝病:捏右手拇指的两个关节。
耳鸣:捏双手无名指的三个关节。
糖尿病:捏左手拇指的两个关节。
高血压:按左手小指的根部。
心脏病:捏左手小指三个关节的内侧。
痛经:捏双手食指的三个关节。
眼睛疲劳:捏右手中指的三个关节。
升级维护:灵活健指操
既然身体的健康在手上反映,手的健康也就不容忽视了。
我们经常敲击键盘、发手机短信,“鼠标手”、“键盘手”、“短信手”可不是手的荣誉称号。
一些针对手指灵活度、指关节韧性的练习不可不做,下面这些我们可以自由选择。
甩手:双手在胸前激烈地甩动手腕约10 秒钟。
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
抛球:将双手握拳在胸前,设想手中有一小球。
用力紧握,默数5声,张开十指尽力抛开。
可以强健手掌和手腕,使手指灵活。
弹指:双手十指模拟弹钢琴,从大拇指开始一个个弹向掌心。
重复20 次。
可以锻炼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活动能力。
压指:将十根手指分开,指腹相对,用力对压。
直到指关节酸胀痛为止。
重复10 次。
可以锻炼指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
推掌:双手在胸前合掌,左手腕用力推向右边,保持手掌对合,然后转向左边。
可以强健手腕,增强手腕或手掌的灵活度。
揉指:用拇指与食指夹揉按摩手指,从指根到指尖。
可以促进手指血液循环。
拉指:右手握住左手拇指转一转,再用力向外拉直,依次拉每一根手指,换另一只手重复同样的动作。
可以帮助手指血液循环畅通,强健韧带。
换指:依次将双手的手指进行交换对指运动。
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和大脑反应、协调能力。
放松:让悬垂手臂,随意晃动,再用力摇摆,直到手部彻底轻松为止。
有关按摩的若干件事
按摩的力道
对多数穴位和反射区来说,不痛不会有效果,所以需要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
但用力也不可过重,只要有明显的痛感就行了。
按摩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到能接受的最
大限度为止。
按摩的顺序
按摩时男性先左手,后右手;女性相反,先右手,后左手。
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要按摩一只手上的穴位就可以了。
小心穴位疲劳
按摩多日多次后,病情好转,穴位的压痛随之减轻,是疾病好转的迹象。
如果病情没有好转,而压痛明显迟钝,这就是穴位疲劳。
左右手穴位相同,可以轮流按摩左右手的穴位。
按摩注意
1 按摩前休息片刻。
2 暴饮、饱餐、洗澡后1 小时内及过度疲劳时不宜做手部按摩。
3 初次按揉后局部如果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过大的缘故,应减轻力度。
4 手穴部位比较小,按摩时,有些穴位可用一些器械操作,如以钢笔、圆珠笔等尾部(必须光滑圆润)按压穴位。
5 按摩中切记自然呼吸,不要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