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翻译赏析
春夜喜雨古诗全诗
![春夜喜雨古诗全诗](https://img.taocdn.com/s3/m/56138d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7.png)
春夜喜雨古诗全诗
《春夜喜雨》原文:
【作者】杜甫【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翻译: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赏析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639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b.png)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赏析《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意思】好雨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便开始滴落; 雨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降下,纷纷绵绵,不声不响,滋润着万物,给它们带来生机。
【赏析】好雨真是能懂得节气时令。
一到春天,它就主动降临。
随着春风悄悄潜入夜间,纷纷绵绵,滋润着万物,杳然无声。
诗人用柔美细腻的笔触,拟人化的手法,赞叹春雨是一场及时雨。
诗人对春雨的一股由衷的喜悦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潜入夜”,写春雨悄然而来,令人格外惊喜。
“细无声”状濛濛春雨的特色,它不同于夏时瓢泼大雨,亦暗寓诗人赞美春雨造福于人民但却谦逊无求的美德。
【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 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
语出唐·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
(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 1982年第11期) ○也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上元二年(761)春作于草堂,是咏春雨之作。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雨最可贵,故俗谚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全诗以“好”字领起,是喜之也。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cffb03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a.png)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杜甫《春夜喜雨》古诗《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春夜喜雨》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文解释】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词语解释】乃:就。
发生:促使植物生长。
潜:悄悄地。
润物:使万物受到水分的滋养。
野径:乡间小路。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雨适时而降。
刮风下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
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情,“知时节”而来。
接着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得可喜可贵。
于是“好雨”二字脱口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挚感情的自然爆发。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笔,不但写出了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绵绵细雨伴着和煦的春风飘洒大地,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泥土、禾苗、花木。
“潜”、“细”二字,十分精确、形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
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
无怪乎清人沈德潜称道这两句诗“传出春雨之神”。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5cd212cfc789eb172dc890.png)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夜喜雨》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文古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前言】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翻译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75c78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2.png)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翻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好词好句、文案短句、作文大全、读后感、观后感、诗词歌赋、语文知识、文言知识、名言警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pywriting short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poetry, song and fu, Chinese knowledge, classical Chinese knowledge, famous aphorism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杜甫《春夜喜雨》原文翻译杜甫《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春夜喜雨》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春雨。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77f23c195f312b3069a550.png)
《春夜喜雨》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春夜喜雨朝代:唐代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
死于耒阳市。
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
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意思翻译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意思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1c84c2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9.png)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意思翻译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春夜喜雨》全诗意思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意思翻译 1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一: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译文二: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就悄然来临。
到了春天需要雨的时候,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
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词语解释:乃:就。
发生:促使植物生长。
潜:悄悄地。
润物:使万物受到水分的滋养。
野径:乡间小路。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一: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的诗作。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诗中将春夜喜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
难道不是吗?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
这首《春夜喜雨》,将雨描绘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还道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题中的“喜”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欢喜之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be92da180722192e4536f6c0.png)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赏析《春夜喜雨》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
然而也有例外。
有时候,它会伴。
唐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
![唐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c9325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e.png)
唐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知: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
所以读作第四声)。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赏析: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能够做到。
这是一首五律。
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
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
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
《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
在择韵上,诗人以韵就情,他选择的“庚“韵,是后鼻韵母,其发音过程较长,客观上拖慢了整首诗涵咏的时间和语调,这恰恰宜于表达诗中喜悦而不冲动、醇厚而不奔放的绵长细腻的情感。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分析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bee0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1.png)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分析一、协议关键信息1、诗歌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作者:杜甫3、诗歌体裁:五言律诗二、原文翻译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翻译: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翻译: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三、诗歌分析11 诗歌意境111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优美画面,营造出了静谧、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112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的善解人意、悄无声息以及雨后春花绽放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12 写作手法121 拟人手法的运用,如“好雨知时节”,赋予雨以人的感知和意识,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122 对比手法,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通过黑暗的野外小路与江上明亮的渔船灯火形成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独特。
123 细节描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致地描绘了雨的轻柔与滋润。
13 情感表达131 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春雨的适时而至让诗人感到欣喜。
132 同时,也蕴含着对大自然生机勃发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14 诗歌的影响141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诵。
142 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发了许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15 诗歌的历史背景151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152 《春夜喜雨》创作于这一时期,虽然此诗主要描绘自然景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
16 诗歌的文化内涵161 春雨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赋予吉祥、滋润、新生等象征意义,这首诗进一步丰富了春雨的文化内涵。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b2e7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2.png)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夜喜雨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全文诗意赏析
![《春夜喜雨》全文诗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ed20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4.png)
《春夜喜雨》全文诗意赏析《春夜喜雨》全文诗意赏析《春夜喜雨》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夜喜雨》全文诗意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解题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咏物诗。
“雨”是物,“喜”是情。
诗在托雨之物,抒喜之情。
诗的四联写了春雨、雨状、雨势、雨后四个可喜。
一可喜由感雨而来,二可喜由听雨而来,三可喜由看雨而来,四可喜由想雨而来。
诗中深切地体雨之情,细致地描雨之态,情溶物中,处处见情,真可谓体物入微。
诗中没有一个抒情的句子,着力描写的是雨。
但雨,在这里既是情的诱发物,又是情的体观者。
雨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体。
诗人的情状是借雨呈现出来的。
雨状就是诗人的情状。
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春,表达作者对春日之雨的欣喜之情。
诗中深切的体雨之情,细致的描雨之态,情溶物中,处处见情。
春夜喜雨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诗意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春夜喜雨》注释⑴知: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好雨知时节的全诗及翻译
![好雨知时节的全诗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5d9eadbccbff121dc36837b.png)
好雨知时节的全诗及翻译
1、原文:《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第 1 页共1 页。
春夜喜雨翻译和赏析
![春夜喜雨翻译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82806ecf84b9d528ea7aba.png)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颔联仍运用拟人手法,从正面细致描绘了春夜喜雨随风而至此,润泽万物情态,“潜入夜”和“细无声”相匹配,不仅表明雨是伴风悄悄而至,同时表明雨是有意润物,是无意讨好人们欢欣。其中“潜入夜”“潜”和“细无声”“细”字,用词精当恰切。所谓“潜”是风轻而不狂;所谓“细”是指雨蒙而不骤,有了风轻雨蒙作铺垫,才能产生“润”。这一“潜”一“细”二字,是从听觉角度写出春雨绵绵,无声无息轻轻润物。
里最多最广泛,是唐代最杰出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结语:以上内容是由小编精心整理提供,希望大家喜欢。
明早再看带露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赏析】
此诗描写久旱后春夜喜降好雨滋润万物美景。
全诗八句,四联。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统领全诗,赞美春雨懂得农家需求,应农时而降,透出喜悦之情。
开头用一个“好”字来赞“雨”,并把好“雨”人格化,说它“知时节”,一个“知”字,点出了春天,写活了春雨。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应需而降,你看这雨该多么好!当春乃发生“乃”字,是“即”意思,“知”和“己”前后互为呼应,使人油然而生赞美之情,面对有灵性,善解人意春雨,诗人不禁发自肺腑高呼“好雨”。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
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eb73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c.png)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春夜喜雨》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此诗通过描绘春夜降雨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都是一片漆黑,只有江面上的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
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锦官城。
赏析:《春夜喜雨》是一首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
杜甫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借用了春雨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赋予了雨水以人性的情感,使其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首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人赞美了春雨的知时而来,恰到好处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这里的“好”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也暗示了雨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同时,诗人以“知时节”来形容春雨,仿佛春雨具有了智慧和情感,能够感知大自然的需要,及时给予滋润。
次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雨的特点。
春雨伴随着微风悄悄降临,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这里的“潜”字和“细”字用得极为贴切,既表现了春雨的轻盈和细腻,也凸显了其对万物的滋润作用。
同时,诗人以“润物”来形容春雨的滋养作用,既表达了雨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也暗示了雨水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三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转而描绘夜晚的景象。
田野的小路和天空中的云朵都被黑暗笼罩,只有江面上的渔船灯火通明。
这里的“云俱黑”和“火独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夜晚的静谧和神秘,也突出了渔船灯火的明亮和温暖。
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春雨的宁静和美好。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以清晨的景象作结。
入夜,润物细无声
![入夜,润物细无声](https://img.taocdn.com/s3/m/5095625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5.png)
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皆暗,河船独火。
看红湿处,金冠城花重。
解读:好雨似乎在万物的春天选择了合适的时间到来。
带着温柔的风,悄悄进入夜色。
细而密,滋润着大地万物。
厚厚的乌云遮住了田野和小路,只有河边一艘渔船上的一点渔火发出一缕光,格外明亮。
到了天亮,湿漉漉的泥土上一定铺满了红色的花瓣,金冠城的大街小巷一定是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古诗意思解释
![《春夜喜雨》古诗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97af5a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5.png)
《春夜喜雨》古诗意思解释
《春夜喜雨》古诗意思解释: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74e1b8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3.png)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意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解释: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诗意:此句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生动地再现了诗人见细雨润物的欣喜之情,赞扬了春雨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朝代】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知时节”。
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的确很“好”。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紧接着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雨夜景色。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
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
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
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
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翻译赏
析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
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
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
宋代着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
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说明] 这首诗是杜甫居住成都时所作。
诗人在春夜发现“好雨”降临,想到它的“润物”作用,满心喜悦,这种喜悦之情从字里行间随处流露出来。
[注释] ①发生:指“发生”雨,即下雨,落雨。
这两句说,春雨及时而来,好象雨也晓得大地上什么时候需要它似的。
②潜:悄悄地。
润物:指滋润土地草木。
这两句说,好雨不声不响地趁夜来了。
语气中好象嗔怪它不让人早些发觉;又好象赞美它暗中做好事不求人知,字里行间含着惊喜欢迎的意思。
③这两句写雨中的夜景。
杜甫的居处临江,从户内向外看去,见天上地下一片漆黑,而江船灯火独明。
④锦官城:即成都。
成都旧有大城、少城。
少城古为管织锦的官员所住的地方,因称锦官城。
后通称成都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它
是唐代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这两句想象明天将见到满城带雨的花枝都显得沉重起来了。
这关联到上文的“润物”,也表现着“喜雨”的心情。
[译诗]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
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赏析] 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
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