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研究
摘要:分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和成因,提出必须逐步建立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微观上进行综合治理,必须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政府责任必须到位和必须建立梯度医疗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看病难、看病贵、医保
1.引言
医疗卫生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发展事业。然而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居民应住院而不住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离休教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治疗时间内,竟花费了139万医疗费。这表明“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切实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1“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看病难”在城市主要体现在优质医疗资源缺少,医术水平高且可以信任的医生难找。在农村则主要表现在一般医疗资源缺乏,医务人员人数偏少、总体医疗业务水平偏低。在医院常常会发生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的情况。或不同医院间的化验不认可,在一家医院做过化验后,换了一家医院后得重新做一次化验等等。
“看病贵”指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超过了居民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其中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覆盖的广度和强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我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很窄,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患者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一卫生系统:改善绩效》得出的结论是,在被评估的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公平性位居188位,倒数第四。
2.2“看病难、看病贵”成因
一、国家医疗资源投入不足。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卫生和教育预算年均增长率为
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长率是17.5%。这表明社会投资没有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中国的公共支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目前,国家的税收比例已经占到GDP的20%左右,但是,公共财政对关系百姓生老病死的医疗卫生支出,仍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大国。二次分配在保障公平、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作用明显不足。几乎同样的医疗成本,美
国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人均GDP才1000美元,人均年卫生支出只有291.44元(约36美元)。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看病贵”成为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诱因。2004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583.92元,比2002年增加74.42元,增长14.6%;比1978年增加572.47元,增长近50倍。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更多地体现为个人费用的增长。虽然政府卫生支出绝对数上升,但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其结果是居民个人卫生支出迅速上升。(见表1)
表1 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2004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
二、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230万注册医生,比例约为600:1,而美国为500:1,相比之下我国人均医生占有率并不算少。但我国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特别是优良资源都在大医院,而且是县、市级以上医院。所以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现象十分突出,农民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由于看小病、看常见病而致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及等候时间长的原因。
三、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原先以公费、劳保两大制度为主,城镇职工的
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市场化。医疗机构在市场主导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国际上,医院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形式。市场主导型(“美国模式”),不论公立或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了严格监管外,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买单”。市场主导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越来越高。美国模式的基础是医疗保险全覆盖,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美元左右。但2003年7月28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洛杉矶时报》报导:“2003年,要求美国人列出他们对未来的担心时,医疗费用被排在恐怖活动、犯罪、工作保障和股市投资亏损之前。”说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也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主导型(“非美国模式”),如英国和加拿大。公立医院由政府全额投入,老百姓看病是免费的。有钱人需要特殊服务,可以到私立医院去。这种模式的结果:看病便宜,普及面广,政府投入也较少。
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产生强烈的逐利冲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化管理运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追逐利益,同时也造成了药价虚高,医院背后与医药业紧密的利益链等问题。药品和卫生材料虽然实行了招标采购,但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厂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促销商无孔不入,而且操作更加隐蔽,难以发现。他们利用医院管理上的漏洞,绕过管理层,直接把药品及开单提成交给医生。有的医生也见利忘义,国产药、普通药不用,专挑进口药、促销药,有的医生为了拿到回扣,不顾病情乱开处方。大型医疗设备也是如此,医院无能力购买,经销商便以投资的方式进入医院,厂商为了尽快收回本息,便给开单医生许以高额回扣,也是“暗箱操作”,手段极其隐蔽,令人防不胜防。虽然如此,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却并不是“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是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而已。
3.对策及总结
“看病难、看病贵”是全社会现阶段极为普遍的现象,已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同样阻碍我市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化解“看病难、看病贵”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课题,需要全社会参与,财政责无旁贷,通过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使这一难题得以化解。1、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使全体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强化政府职能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