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好的学生 , 待遇也就完全不一样 了, 学校及老师 的这类做法不仅有失公 平 , 自卑心理的形成及加深有很大的影响 。 也对
这种现象的存在却不是短时 间内能够解决的 ,大学生只有 在 自 身方面
多做努力 , 提高 自身的能力 , 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 的各种 能力统一起来 , 得抓住机遇 , 懂 才能在求职择业的过程 中多 占优势 。 二、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
消除其心理 障碍 , 预防其 心理疾病 , 培养大学生健康 的心理 、 全的人 健
格、 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及对 自我 意识 的发展 , 这对大学 生德 、 、 智
此 ,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仍是影响大学生 自身发展以及能否很好地 融入社会 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指大学生 能够客观 而恰 当地评价他人及 自己,对 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认识 能够高效而愉 快地适应 , 热爱生活 , 热爱学习 , 有稳定且健全 的人格 , 能够悦纳 自己,
过程中提高了 自 身的能力 , 但这也不能代表他们 没有 问题存在了。 大学 生在面对来 自社会的压力 、 面对走 出学校走 向社会 时所遇到 的问题 、 面 对 自身存在 的心理问题 时, 可能会产生采 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 ( ) 一 从大学生 自身发展方面来 说 , 大学生 自身心理素质 的提 高及
对社会 的承受能力是影 响大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的重 要方面 。
尽管 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 了, 但还是存 在供给需求不平衡 , 就业结
构矛盾的现象。 过去大学生就业都是统一 由国家包分配 , 现在就业市场 竞争激烈 ,双向选择 ” “ 对人才的综合教育也提高了 , 砥对即将踏人激 在 烈竞争的社会, 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 很多大学生还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需求下降。

加上毕业生总量的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

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一些变化。

因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1.1 焦虑感强烈就业压力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情绪之一是焦虑。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前途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

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而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症”。

常常感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沮丧抑郁。

1.2 择业期望值高一些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很高,仍把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最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而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因而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

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择业行为出现偏差。

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调查显示,2013年在校大学生中分别有15.0%、5.1%和1.7%会在求职时优先考虑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北京作为首都,各种类型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总部的聚集地,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就业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求职者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1.3 自卑与自负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心理障碍。

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自卑与自负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1. 就业压力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竞争激烈。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巨大,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和焦虑。

2. 就业观念不够实际很多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观念偏差,过分追求一份较好的工作,往往忽视基础的岗位及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

由于对就业现实认识不够,难以面对现实,心理压力会不断加大。

3. 职业规划不明确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在面对求职和就业时举棋不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也容易导致心态上的失衡和无法面对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 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应该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多参加一些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也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 调整就业观念调整就业观念,对就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工作。

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理性对待就业机会,不要放弃一些看似普通但实际蕴含机会的工作岗位。

3. 健康的心理调适健康的心态是保持稳定的就业心理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和消极。

适当的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与人分享自己的压力,也都有利于心理的调适。

4. 开展职业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在校内学习之余,注重积累各种社会资源、拓展人际关系,以便在毕业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还要实现自我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就业挑战。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与自负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受挫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过低评价自己,对择业缺乏自信心,过于怯懦、缺乏勇气、不敢竞争,特别是在遭受挫折之后更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悲观失望,与上一种心理相反,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过高估计自己,盲目自信,就业期望值过高,这种自负心理导致大学生就业对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常常受挫。
关键词: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以来,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可想而知。呼伦贝尔学院也和其他高校一样,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绝大部分大学生就业求职不会一次成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本文就如何解决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由“就业难”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做一探讨。
(五)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大学生必须认识自我,把握就业时机,降低就业期望值,转变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转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政府要把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纳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从法律的角度确保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地位。使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待业、失业、再就业这一客观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客观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客观原因
1.当前社会人才供求结构发生Fra bibliotek变化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雇佣人员模式也因此发生相应转变,对雇佣人员的学历和技术要求逐年提高。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办法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办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一)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不少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二)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代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有:1.恐惧: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因几次求职受挫后,产生恐惧心理,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2.急躁:有些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时草率急躁,对用人单位不作详细了解,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

3.自卑:有些大学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或性格内向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

4.孤傲: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自视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

(三)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四)依赖心理重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自我调适等几个方面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探讨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至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7%,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毕业生数量呈现跳跃式增长。

这就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最终引发了一些学生的心理失调。

二、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

面对求职择业,有的人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有的人患得患失,优柔寡断;有的人急于求成,盲目浮躁。

一旦在求职过程中事与愿违,就会产生焦虑和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

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轻视自己、低估自己的自我否定倾向。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

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人格的生成。

3.自负心理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眼高手低。

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就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4.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行为一致的现象。

表现在就业过程中,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5.依赖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依赖心理严重。

三、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政府机关(6.34%)。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焦虑情绪。

由于毕业后要找工作,很多大学生会面对前途不明、未来发展无法预测的焦虑情绪。

这样的情况会逐渐加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

二是低自信心。

由于就业问题困扰,很多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害怕在竞争中处于弊端,他们也不敢去尝试新的方向或者新的机遇。

三是消极心态。

由于无法找到理想工作或者受到外界压力考虑,很多大学生会选择适应周围社会氛围而形成一种“安全感”来应对就业问题,这样也使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形成一种“无奈”、“无可奈何”、“随波逐流” 等消极心态。

对此应采取如下对策:
1. 提升实用能力: 大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各方面实践, 加强实用能力,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 远见卓识: 大学生要关注行业前沿信息, 钻研相关行业特性, 努力将理论化装运作;
3. 精准匹配: 大学生要根据市场供需关系, 精准匹配人才供应和市场真正需要;
4. 追随风向: 大学生要勤奋好学, 抓住新机遇新方向, 追随风向去利用人才;
5. 务实作风: 大学生要勤勤俭俭、敬畏天命、不断迫使自已去利用人才。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要坚定信心,调整好心态。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急功近利心理有些同学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在择业过程中以追求金钱为第一目标,放弃了理想与道德,片面追求待遇和权力。

而有些同学由于自身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又存在眼高手低,妄自菲薄等问题,这两类同学都表现出自卑感强,对社会存在偏见,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也有少数同学出于对待遇的高期望值,并且有可能受用人单位的待遇条件的诱惑,导致他们投机取巧。

还有的同学由于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或者只看到找工作的短期行为,或者将找工作当作逃避艰苦地区就业的手段,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勇气,都易造成心理问题。

2、“重物轻人”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工作就是挣钱,挣钱多就是本事。

现代大学生只注重自己的工资收入,而忽视自己在工作中的学习和提高,从而使得自己的综合素质下降,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3、经济效益作怪某些用人单位的用人思想也不够解放,用人标准比较单一,而不注重对人才的考察,将收入、职称、户口等因素列为招聘的主要依据,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造成一些同学毕业后不愿意去新的环境中工作。

4、眼高手低的问题存在眼高手低,得陇望蜀的现象,这样的同学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社会调查,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导致错误地认为名牌大学的文凭含金量高,找工作容易,于是盲目的追求名牌大学,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对学习知识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从而失去了很多深造的机会。

5、挫折承受能力差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大学生求职难的现象日益突出,而且就业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法律和政策还不配套,加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不善于协调好心理冲突,从而导致不能顺利就业。

二、预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择业观是指人们对待业务和择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 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指由于对未来就业不确定的忧虑和恐惧,导致个体出现心理紧张、烦躁不安等不适感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逐渐提高,就业焦虑水平也相应提高。

1.2 自我认知不足在大学期间,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清晰的认知。

他们可能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心态。

1.3 求职技巧不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往往缺乏正确的求职技巧,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技巧的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诸多挫折,增加了就业心理压力。

1.4 就业期望值不合理由于对就业市场的误解或者过高的期望,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在找工作过程中出现挫折感和失望情绪。

1.5 家庭期望压力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也是一个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可能会使大学生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

2.1 加强就业心理教育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教育和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挑战。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正确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追求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

2.3 提高求职技能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求职技能,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阅读相关书籍或者参与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进行合理调整,明晰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定位,不要盲目追逐热门行业或职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

【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有哪些

【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有哪些

【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有哪些大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就业群体,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前途,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

受我国劳动力过剩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成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和解决。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心理上表现为过度焦虑。

由于社会客观实际与自身情况并不完全相符,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想要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却不能如愿实现,毕业后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都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多次受挫必会产生焦虑,使其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心理大部分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说话拘谨、处事优柔寡断、心态悲观失望,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这阻碍了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觉得用人单位都很挑剔,自己肯定不会被录用,面试的时候不敢主动推销自己,胆怯心态溢于言表。

3.自傲心理大学生的孤傲心理是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的仗着家境较好而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怕吃苦,一味追求实惠。

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好高骛远,盲目乐观,目标定得很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反差。

4.从众心理一些大学生忽视所学专业特点,不愿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合适的工作,择业时一味追求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

在就业过程中求安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急功近利、实用主义思想严重,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不少机会。

5.冷漠心理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受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情绪中不能自拔。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外,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是重要原因。

因此,重视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利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其顺利就业,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一、我国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据人事部资料统计显示:200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毕业生约有480 万,2009 年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630 万。

所以,在2011年之后的近两三年,也就是我们本届大学生面临就业的时期,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1. 自负高傲心理。

自负心理是在求职的大学生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

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综合能力和个人才干都比普通劳动者高。

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总是好高骛远、自命非凡,不能清醒、切合实际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这些学生择业时往往要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盯着大城市、好岗位,择业目标不切实际,往往会错过很多本可以就业的时机。

2. 自卑怯懦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时机。

过度的自卑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在用人单位的招聘者面前畏首畏尾,过分紧张,不能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往往因此错失就业时机。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解决。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更好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 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找工作,而找工作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满意的工作。

2. 思想困顿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他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这一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的思想困顿,难以自我觉察,不愿与他人交流。

3. 自卑感强许多大学生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失败,这会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加强烈。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社会,这一心理问题可能让他们选择放弃,失去信心并长期沉迷在自卑情绪中无法自拔。

4. 空虚和孤独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面对着与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分别。

工作环境的不熟悉、无法与身边的人很好地交流,使得他们深感孤独和空虚,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提高自信心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给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适当调整心态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有适当的心态调整,科学合理地看待他们自己的职业发展。

在寻找职业时,他们应该有所了解,了解自己关心的信息并了解职业方向的前景,这样能够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3. 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与身边的朋友、同学、师长等建立联系,并积主动主动积极与他人的沟通,这将使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鲜活,心态更加平稳。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

大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迈向社会的大门,是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也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滋生地。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之道。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 就业压力大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生内心充满了就业的压力。

他们渴望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现实却非常残酷。

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常常感到迷茫、无助,甚至会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2. 求职经验不足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少的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与社会接轨的机会。

这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竞争。

3. 职业规划困惑有些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往往是抱着盲目从众的心态选专业,导致大学毕业后进入了错误的行业。

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在取得了专业的学位后,却又缺乏关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的知识和技能。

4. 就业歧视有些企业或单位可能存在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就业歧视,这可能对某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例如,女性、农村学生、残疾人等都可能面临就业歧视。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1. 自我认同感下降由于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或者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了太多的挫折,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负面形态的心理效应,比如自卑感或彻底失落感。

2. 情感失落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遭遇很多挫折,他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经历情感的波动。

3. 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在求职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和焦虑,可能会诱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食欲不振等。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1.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掌握就业所需的一些实际技能。

2.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自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定制出一份个人职业规划,为将来的求职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3.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就业信息会或者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技巧和相关政策的解析,帮助学生提高正确面对求职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措施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成为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然而,在面对就业的压力和挑战时,许多大学生都会出现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压力和挑战。

一、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1.焦虑和恐惧针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许多人都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反应。

这种心理问题主要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也可能是对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不了解和担忧。

2.自卑和失落在求职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可能会遭遇不断的挫败和拒绝。

这种经历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和失落的情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和价值,无法融入社会。

3.逃避和抱怨面对就业困境,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采取逃避和抱怨的方式,通过沉迷于游戏、社交网络、听歌等娱乐方式,或者把责任归咎于社会环境或者就业歧视等因素。

二、应对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1.科学的认知应对就业心理问题的首要策略是正确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

要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定位。

同时,要尽快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选择符合自己条件的行业和职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积极的应对遇到困境和挑战时,要积极应对和解决。

学会用多种途径寻求帮助和支持,包括向职业咨询师、导师、同学、亲友以及企业招聘人员等寻求建议和帮助。

同时要注意加强自身能力和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增强自信心。

3.调整心态要采取积极的心态,学会从挫折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重视个人成长和发展,不把就业看作人生的全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机会和方式。

4.愉悦的生活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愉悦的生活态度对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发掘有效的个人愉悦方式。

学会与人友善相处,发展个人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

三、就业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1.有效的职业咨询职业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查找合适的就业信息,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提供就业技能和求职技巧的培训,以及指导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也导致了他们就业心态的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向职业道路。

当前,现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社会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等方面。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这些压力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导致就业心态的不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现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是大学生也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许多行业门槛较高,竞争激烈,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胜任。

社会的就业形势不稳定,许多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裁员,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获得足够的实习经验,导致毕业后找工作时面临了困难。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些要求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现代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感到焦虑、迷茫和不安。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认可,担心自己的未来会变得黑暗无望。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大学生求职存在的问题1、焦虑心理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感觉渺茫。

能否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否会实现、所学专业和技能能否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发挥、如果被单位拒绝自己该如何面对等一系列问题困绕着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所要应聘的职位,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准确,一旦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表现出无所适从、忧心忡忡、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现象。

2、提防心理大学期间,同学相处都还不错,关系较为融洽。

但是临近毕业,要找工作时,开始出现了相互提防的心理。

有的同学自己获得的就业信息不告诉别人,独自偷偷投简历;有的同学私下做手脚将同时去面试的同学挤掉等。

这样,一旦被同学们知道了,失去了宝贵的友谊,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产生这种提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就业竞争激烈、缺乏分享精神、缺乏自信心等。

3、自负心理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与分析,觉得自己在学习成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毕业院校、身材容貌等方面比别人强,从而自我感觉良好、过度自我膨胀,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因而择业时以高报酬、高福利、高职位等为标准,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错失良机。

4、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恰恰与自负心理相反,表现在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估计过低,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客观的认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特别是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对自身能力更加怀疑,从则产生自惭形秽、悲观失望、抑郁孤僻、缩手缩脚、缺乏信心、不敢竞争等自卑心理。

5、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平时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致使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

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产生等、靠、要思想,一味地依赖学校的就业部门、依赖老师、依赖家长、依赖亲朋好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种心理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既使得到一份工作,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非常不利。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

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

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

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

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

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

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

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

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

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1)焦虑。

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陷入迷茫和矛盾之中,因此对所选择的职业产生深度疑虑。

本文将探讨导致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因素1.社会期望大学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同伴的巨大期望。

家庭希望他们能够选择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社会期望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而同伴则会关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这种集体期望会使大学生感到沉重压力,产生职业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2.自我认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非常重要。

职业选择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当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技能和目标抱有模糊的认知时,就会导致职业选择焦虑。

3.信息过载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种渠道的大量职业选择信息,很难准确地了解每个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前景。

信息过载使他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是值得信任的,导致不确定性和焦虑。

二、解决方法1.自我调适大学生应花时间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偏好。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等活动,增强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减轻职业选择焦虑。

2.理性思考大学生应树立理性思维,不要过分追求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而是注重自身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他们可以积极寻找职业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包括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及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要求等,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

3.寻求支持网络大学生可以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和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支持。

这些人可以在职业选择上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减轻职业焦虑。

4.适应不确定性大学生需要认识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和尝试。

了解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正常的,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及一步扩大,但社会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为进一步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心理,以利于高校改进教学方式,让本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环境,促进就业发展。

我们北华大学09级行政管理2班的学生特组织本次调查,您也是我们的调查对,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就业形势与心理调查:1.你的性别是:A.男(40%)B.女(60%)2.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A.形势严峻,就业难(40%)B.形势正常(30%)C.形势较好,就业正常(20%)D.不了解(10%)3.你认为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50%)B,就业期望过高(30%)C.就业人数过多(10%)D.其他(10%)4.请问你的择业观念是什么:A.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20%)B.先就业,后择业(40%)C.不就业,继续深造(30%)D.自主创业(10%)5.当你选择工作时间,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A.民营企业(20%)B.国营企业(40%)C.外资企业(30%)D.自主创业(10%)6.你选择工作的首先考虑因素是:A.薪水(45%)B.地理因素(10%)C.行业前景(30%)D.个人喜好(15%)7.如果你选择先工作的原因是:A.家庭贫困(40%)B.对考研没把握(20%)C.实现自我价值(20%)D.其他(20%)8.你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A.专业水平(40%)B.心理素质(10%)C.公关能力(20%)D.道德素质(30%)9.在求职的过程中你会选择哪个途径:A.现场招聘会(70%)B.上网(10%)C.亲友介绍(10%)D.报刊(10%)10.请问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那些证书比较重要:A.英语四,六级证(30%)B.计算机等级证(30%)C.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30%)D.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10%)11.你希望到哪工作:A.经济文化中心(60%)B.西部地区(5%)C.一般的城市(30%)D.出国(5%)12.你对你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多少:A.1500一下(10%)B.1500-2500(50%)C.2500-3500(30%)D.5000以上(10%)调查报告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供求数量、供求结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论文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变、产业优化升级、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就业形势,特别是作为新增劳动力的青年的就业形势。

据教育部估算,每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初次就业率在30%左右,2001年约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则是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2006年达到90万人,2007年仍有大约144万的应届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1]。

在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

也有不少人都不了解就业,还有就是教育与现实的脱节,不少人认为现在大学的证件都很重要,之所谓重要是因为能够给自己的就业增加一个砝码,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以及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很重要,但是这些证书在一般的大学重视程度还不够选择职业的观念很多人都只是看重的是收入,首先我觉得这份调查表就存在问题,当一种问题被关注时候就会被提上日程,从择业观念考虑的时候,没有问及价值观。

这主要是学校不太注重的原因;我们知道,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选择行业的时候,只有10%选择了自主创业;选择工作地点的55%以上的选择了经济开发区。

仅仅上面的这些问题表明:一、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供求数量上的矛盾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到2002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5% [2]。

从2002年第一批扩招专科生毕业至今,随着扩招规模加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

据这几年的招生数据推算: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年增幅23.1%;2003年212万,年增幅达46.2%的高峰;2003毕业生280万,年增幅32.1%;2005年340万,年增幅21.4%,此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3]。

而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信息来看,2010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但能够提供的岗位只有1200万个左右[4],供求缺口相当大。

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整个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仍会持续,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也没有显著的增加,催生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岗位需求数量上的供需矛盾。

二、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供求结构上的矛盾一方面,由就业人群自身原因造成,即专业、学校、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就业形势看好的多为一些计算机、通讯、电子之类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历史、园艺、文学等长线专业其就业形势暗淡;长期提倡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人才市场上被弃之一旁;名牌高校就业看好,一般院校就业紧张;高学历相对于低学历好找工作。

另一方面,由国家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因素造成,包括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管理模式、就业配套措施不足等原因,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流通渠道不畅,人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等等。

三、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预期与现实的矛盾(一)预期岗位与现实环境的矛盾这一矛盾包括工资额、工作所处区域、工作环境。

2009年底,教育部高等学生司对部分高等院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占比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5]。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平民化”,劳动力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必然下降趋势。

毕业生对投资回报率普遍有一种博弈心理,在期望值过高而不能实现时,对于必然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不能从“常态”角度承受,过分渲染严重性。

(二)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的矛盾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看,仍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管理痕迹。

政府没有与时具进的转变就业服务观念,就很难转入到个人就业实行市场竞争、自主择业的机制思路上来,很难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提供相对对称的供求信息及优质的就业服务上也会大打折扣。

从毕业生自身来看,部分人还没有认清当前的就业现状和自身条件,认为岗位须符合自己的学历文凭和需求,而不是去适应岗位,这种观念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必然要吃亏。

(三)岗位的预期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的矛盾我国传统教育方式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出的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不少学校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足。

很多用人单位宁愿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也不愿意录用应届毕业生,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预期与毕业生能力现实间的矛盾。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据统计,我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6],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与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

从政府的行为出发,各地政府必须履行职能,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贯彻到现实需求中,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政策保障。

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应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毕业生能顺利迅速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关注经济和社会形势,与时俱进,运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提高自身就业率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

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

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

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

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

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

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