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d5cceaae53a580216fcfe68.png)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品味语言恩平市东安中学张瑞花一、【教学目标】1、明确中考散文阅读的考查要求。
2、准确把握散文阅读品味语言的方法。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领悟散文主要内容及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1、明确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2、了解中考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型及考点。
【教学难点】1、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散文语言赏析题的一般表述思路。
二、学生学情分析如今的中学生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1世纪的孩子,他们大多数都缺乏生活磨砺,缺乏情感体验。
那么在欣赏散文时,他们难以地准确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更难以说出自己的体验。
而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时,也是品读不到位。
所以,学生往往在散文阅读部分得分率很低。
教师需要多方面引导并总结出一些相对简单易懂的阅读及答题方法介绍给面临中考的学生们,通过复习归纳,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让答题做得更规范。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四、课时安排1个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做阅读理解时,觉得哪一类的文体最困难?近年来,随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较大。
从同学们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今天我们就散文的语言欣赏上一堂探讨课,来共同探讨归纳一些解题技巧。
二、投影考点阐释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
主要考点有:1.体味作品的意境;2.感受文章的主旨;3.体验作者的情感;4.分析人物的形象;5.把握文章的结构;6.品味语言的特色;7.评论作品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三、归纳中考中品味语言的常见题型(投影:品味语言的常见题型)明确考点——语言赏析考什么?(师生归纳)屏显中考要求:1.解释含蓄的具有语境义的词句2.选点对有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3.品析重点语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蕴含在词句中的作者的情感。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1ea3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9.png)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散文。
2. 学生将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散文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类型的散文。
3. 阅读策略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散文阅读材料。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3. 学生练习册或复习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介绍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文学形式。
2. 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特点:真实性、自由性、情感性、随意性等。
讲解不同类型的散文(15分钟):1. 分类介绍散文的不同类型,如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
2. 通过示例散文,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阅读策略和技巧(20分钟):1. 介绍阅读散文的策略和技巧,如快速浏览、重点标记、提前预测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散文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策略和对散文的理解。
复习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所学的散文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复习和总结。
2.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散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散文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散文,以及介绍阅读策略和技巧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学生展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作业布置环节,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整体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现代文(散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现代文(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ee5c302ccbff121dd36836c.png)
课外现代文(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外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2、能力目标:阅读与分析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认真研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考试题型的分辨及答题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答题技巧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课文外现代文阅读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高中,都是每次考试的重要考点。
初一时,我就给你们讲过课外阅读的答题技巧。
不过,这两年我们大部分练还是小说或叙事性散文多一些,而中考总考的散文咱们接触的不多。
为了明年初三我们更好地应对每次考试中的课外散文阅读,今天,我们上一节课外现代散文的阅读指导课。
(二)投影显示标题:课外现代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指导(三)第一步:阅读流程1、从题目判定文章的题材类型(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等)。
2、从题目中初步感知中心(作者的情感)。
3、给文章段落标注序号。
4、在阅读过程中逐段概括段意。
5、在阅读时,遇到议论性的文字或冒号后面的语句就画下来。
(四)第二步:明确问题类型1、筛选类⑴【投影呈现】2013-2015年中考筛选类题2013年《一棵树的智慧》19.“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2014年《几生修得到梅花》16.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4 分)2015年《燕子来时》16.请结合文章第(2)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3分)⑵筛选类方法与步骤:①握着笔尖在文章上逐字、逐句、逐行、逐段地扫描。
②找到概括性的、议论性的文字,尤其是冒号后面的文字就画下来。
③最后,再根据题意总结答案。
2、鉴赏类⑴【投影呈现】2013-2015年中考鉴赏类题2013年《一棵树的智慧》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3分)2014年《几生修得到梅花》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了.(3 分)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2015年《燕子来时》 18.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九年级语文教案:记叙文散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记叙文散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e674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3.png)
(4)品味散文的语言。
考点及对策: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答题思路:(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
我一直不太理解父亲。
父亲是一个老知青,绝对老三届的。他没有回北京,留在这个小城。小城中有他心爱的女人……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2022年月日
总第课时
课题
记叙文、散文阅读复习指导
课型
复习
学习
目标
1、主要是记叙文和散文这两种文体,进行针对性辅导。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并结合中考的考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3、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练习,了解不同的文体应如何来答题。
重点
记叙文和散文的相关知识、考点。
难点
掌握应对记叙文和散文的对策。
教学法
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一、自主先学
1.关于表达方式:(五种)
2.搜集有关记叙文和散文相关知识。
3.对接中考:记叙文和散文考什么。
二、小组讨论
三、现代文阅读,尤其是课外现代文的阅读,一直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而且现在的课外现代文铺天盖地,你不知道他考哪一篇,考什么,虽然如此,只要我们抓住文章的文体特点,根据文体来答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2.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初三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理解技巧
![初三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理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7e89c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0.png)
初三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理解技巧初三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理解技巧第一节:课堂引入现代散文是我国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理解现代散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中的现代散文阅读题目。
第二节:现代散文的特点现代散文是指用散文形式来表达感情和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
与传统散文相比,现代散文更加自由、灵活,充满了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主题多样性:现代散文的主题可以涉及生活琐事、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等各个方面,形式上更为多样,可以是抒情的、故事性的、议论性的等等。
2. 表达感情与思想:现代散文强调情感表达和思想感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语言的独特运用,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3. 语言清新自然:现代散文注重用语的简练、生动,追求语言的真实、自然,借助于对白话和方言的运用,增强作品的生活气息。
第三节:现代散文阅读技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代散文,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技巧:1. 全面理解背景:在阅读一篇现代散文之前,首先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文中表达的思想。
2. 关注细节描写:现代散文常常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感悟和情感。
因此,我们要注意细读每一个细节,并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思想。
3. 分析语言运用:现代散文的语言通常简练、生动,其中可能包含一些修辞手法。
我们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来理解其表达的含义。
4. 掌握上下文关系:现代散文中的句子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上下文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第四节:练习与巩固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现代散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练习。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散文,并回答相关问题:(这里给出一个现代散文的例子,可以用文字描述或引用散文片段)1. 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个题目想表达什么?2. 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引起了你的注意?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想要表达什么?3. 文中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有,你能找出来吗?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节:总结与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散文阅读复习指导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散文阅读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b42b73aa300a6c30c229f54.png)
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一、导入复习散文,以其难以言说的美感和不可阻挡的魅力,成了语文试卷中的“座上客”。
一百五十分钟,两个半小时,这是属于语文的时间,奋笔疾书之时,和散文撞个满怀,我,我们,我们的灵魂,被撩拨,被燃烧,被更新,该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
二、热热身上节课我们揭开了散文神秘的面纱,来做几个热身运动。
抢答,营造气氛。
1、散文的特点。
2、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3、刻画人物的方法。
4、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三、练练手以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中的《乡间的荷塘》为例,解析考点。
(一)、这篇散文按照___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_为顺序,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塘、_______、__________三幅荷塘美景图。
题型一、理清脉络,概括内容。
概括内容的方法:1、分析标题2、提炼关键词句3、锁定答案隐藏的区域4、抓住要素5、合并段意(二)、第四段似乎与荷塘无关,有人认为可以删去。
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说说理由。
题型二、把握主旨,提炼中心方法点拨1、抓住中心句、关键句、重点段。
2、分析标题。
3、揣摩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三)、散文常常通过恰切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使所写之景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下面是《春》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请简要赏析,并从《乡间的荷塘》一文中再找出一个相似手法的句子并作赏析。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题型三、品味词句,赏析语言方法点拨:1、从用词的角度分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从感情的角度品味。
这样答题:以“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例。
运用_____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这篇散文通过对乡间荷塘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题型四、紧扣文本,体会情感1、提炼文中带有感情色彩、心理描写、品质特征的句子2、斟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的运用。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散文阅读专题复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散文阅读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642c869fe4733687e21aa86.png)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天府新区煎茶中学廖安惠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的几种题型3.掌握常考的赏析句子题型的答题方法或答题要点复习重点:熟悉常考的几种题型,掌握常考的赏析句子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复习难点:将赏析句子类题型答题方法用于散文阅读中。
复习方法:先熟悉考点和常考的考题类型;然后根据答案互动探究答题方法或要点,老师点拨讲解并补充;最后将所学的答题方法运用于实践。
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导1.导入2.出示复习目标二、具体复习过程(一)阅读2016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的考点要求1.理解含义2.筛选信息3.分析结构,把握思路4.归纳要点,概括中心5.概括观点6.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发表看法(二)探究成都市近几年中考散文常考的几种题型1、(2009成都)《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作者为什么以“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为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条作答。
(4分)2、(2014成都)《<草木的理想国>自序》在作者看来,观察和记录花木,除了能愉悦身心,还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请分点简要概括。
(4分)3.(2013成都)《燕子》本文题目是燕子,但一开始却写了一件有关歌曲《送别》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4分)4、(2014成都)《<草木的理想国>自序》文章 ④两段中,作者对自己记录成都花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5.(2013成都)《燕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划线的句子: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6.(2010成都)《怎么跌的有尊严》文章第2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
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
7.(2006)《父亲》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 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a7b7be2b160b4e777fcfee.png)
《散文阅读—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散文特点、分类等文体常识。
2、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主要内容、主旨、形象、思路及情感等。
3、掌握散文答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能否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散文,题材广泛、语言优美、主题深刻、情感真挚、表达多样,中考的宠儿。
2、本节课从散文文体知识、文本阅读及总结答题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中考散文阅读的复习。
二、散文常识PPT展示:(学生也可阅读手中《中考散文纲要》)1、散文特点。
2、散文分类。
3、应考策略。
(1)整体概括,理解主旨。
(2)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3)理解语句,辨析含义与作用。
(4)理解人物形象,剖析内心情感。
学生先阅读,做标记,然后教师作重点提示。
三、考点训练(一)《漓江情韵》,师生交流。
四、探讨文本阅读的方法先由学生自由说说阅读文本方法,然后教师再强调:1、专注投入——文本阅读的前提2、抓住文体特征——文本阅读的关键3、留意标题、中心句、关键句——文本阅读的技巧4、引导学生阅读试题。
读题,即揣摩命题意图的过程;思考考查角度;明确答题信息区。
五、考点训练(二)《寻找父亲》。
六、探讨总结答题的基本方法1、寻找,即从原文中直接寻找相应答案。
2、变通,答案可以在语段中找到,然而照搬过来并不合适,需要适当变通。
3、概括,答案不能在语段中找到,只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提炼。
总结:“水无定势,法无定法”,各人还应结合自己的习惯、喜好进行解读、作答。
九、课后训练。
附:考点训练(一)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
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散文复习教案初中
![散文复习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d896f73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7.png)
散文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能够分辨和鉴赏各种散文类型;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对散文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回顾散文的定义,强调其“真实、自然、散文化”的特点。
2. 散文类型:回忆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等类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类型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3. 散文阅读方法:复习“抓住标题、开头、结尾、重要段落、关键词语”等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
4. 散文鉴赏技巧:讲解如何从语言、结构、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散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导入,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散文的基本特点、类型及阅读方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选取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鉴赏观点。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探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梳理,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散文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测复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散文阅读题目,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 长期效果:通过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散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散文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2. 参考书目:提供一些散文阅读和鉴赏的参考书目,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散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
散文阅读 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 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f4f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a.png)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散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散文文体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散文阅读材料: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散文作品。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散文片段或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提问激发思考:提问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谈论散文的特点和魅力。
二、复习散文阅读技巧(15分钟)1. 教师简要复习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散文的真实性和抒情性。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快速浏览、关键词标记、段落划分等。
3. 教师提供一些散文阅读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总结散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三、散文阅读实践(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篇散文作品,并将其投影展示给学生。
2. 学生独立阅读散文作品,并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复习的散文阅读技巧。
3. 学生小组内讨论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学生展示和交流(15分钟)1.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和提供建议。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2. 教师提供一些散文阅读的延伸作业,如写一篇散文读后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深入阅读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如阅读指定的散文作品并写读后感,或准备一篇散文的朗读稿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散文阅读实践和学生展示交流,培养了学生对散文文体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散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多样化的散文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初中散文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散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456f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c.png)
初中散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散文的分类和阅读方法3. 散文主题的分析和理解4. 散文欣赏和审美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2. 散文主题的分析和理解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文的主题分析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审美教育法:通过散文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强调散文主题分析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文的主题分析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散文作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散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散文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他们对散文主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选集:提供一系列初中阶段的散文作品,包括经典名篇和现代佳作。
2.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散文评论和研究书籍,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2. 第2周: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文的主题分析方法。
3. 第3周:学生分组讨论散文作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第5周:布置相关的散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结构、语言(修辞、表现手法)】【阅读习惯】
1、分析文章题目:中心、线索、人物、事件等。
2、精读全文:勾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关键句。
3、分析结构,弄清每段的段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归纳全文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事件、景物的情况和特点)+中心(人物品质、感情、哲理)。
5、赏析写法:语言表达(修辞、表现手法)、结构。
【审题方法】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暗示性语句:答题区、暗示的方法、问题。
【答题思路】
1、回到原文找答题区,重读原文语段;
2、用原文回答或摘引关键词句组织语言作答;
3、围绕句意、段意、中心;
4、结合生活实际。
【答题习惯】
1.字迹工整,标点清晰。
2.条理清晰,有层次,有梯度。
3. 多角度,全方位;语言完整充分。
4.分点答题,据分推点。
格式:①②③④……
初中散文阅读相关知识及得分技巧
一、分类(根据对象及内容分为三类):
1、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①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②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2、描写性的散文——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3、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二、方法:理材料,抓线索,识文眼……
1、找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
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文章怎样过渡
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为线,②以事为线,③以物为线,④以情为线,⑤以时间为线,⑥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线索。
4、品情感。
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三、考点及答题指导:
1、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记叙的作用:交代事件,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议论的作用:表明观点,点明中心
抒情的作用:表达情感,深化主题
第二人称的作用: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更具感染力和亲切感。
或:
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充沛。
2、描写及其作用:
⑴人物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①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
②正面(直接)描写、侧面烘托(间接)。
③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等。
⑵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①渲染了……的气氛(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④深化作品的……主题;
⑤暗示社会环境的……;
⑥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
3、议论的作用:抒发作者……情感,画龙点睛,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4、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修辞:比喻、排比、对比、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引用、夸张、拟人、对偶。
⑴比喻的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⑵排比的作用:强调了……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⑶拟人的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⑷对比的作用:通过……与……相比,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5、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铺垫(引出下文、铺陈夸张)、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
6、结构方面关键句的作用:
⑴、首段或段首、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总领下文;渲染气氛: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⑵、中间过渡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尾段或段尾、篇尾:总结上文;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前后照应(首尾圆合),使结构更加严谨;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
7、关键词的赏析:
⑴、该词的本义;
⑵、该词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⑶、该词在本句中的含义(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作答;
(4)、该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8、关键句的赏析——四抓四联系:
四抓: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抓表现手法、抓表达方式(描写);四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联系作者情感、联系写作背景或目的。
四、阅读步骤: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第四、“十六字”方针。
1、字不离词。
2、词不离句。
3、句不离段。
4、段不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