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史学导论》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史学导论》的几点体会

——读姜义华等的《史学导论》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读的书目是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等合著的《史学导论》,出版于1989年。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史学导论》这本书与老师所讲的史学通论课相仿,都和史学理论有关。在我的印象中,由多人合著的书大多有结构不够明晰,思想不够统一的毛病,然而我读了这本书却没有这种感觉。我读了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当然由于版本较早,这本书有些人名翻译不够准确,里面有一些错别字等等,这些缺点也是有的。

关于绪论

《史学导论》的绪论部分比较长,大约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这也许是本书的一个瑕疵,然而这一部分还是介绍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绪论部分回顾了历史学的历史发展,并对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地位做出了评价。“历史学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具有比一般科学更古老的历史。文字产生以前的神话、传说、诗歌当中就包含了人们对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文字产生以后,历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鉴戒史学、理性史学和科学史学三个阶段。”①这里所说的鉴戒史学从赵老师的讲课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史学”,这大体包括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的史学。巧合的是,传统史学在中西方都起源于大约公元前5世纪。然而中国的传统史学一直延续到戊戌维新运动之前,比西方多延续了大约600年的时间。中国的传统史学何以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理性史学为何姗姗来迟,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老师的课堂上,我认识到中国的传统史学有5个特点,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5个特点是:

1.史官文化与史学政治化。中国的史书起源于政府行政的记录,历史成为“王官之学”,

私人史学不可避免地处于边缘地位。这一方面使得历史文献和历史编纂工程可以

大规模、持续的进行,一方面也使得史学本身与政治紧密结合。

2.史学道德化。历史学承担了道德评价和功过评价的终极性功能,这就使得道德化史

学与官史学结合起来。

3.历史循环论。在《史学导论》中,我认识到历史循环论是有它出现的根源的。“古

代,农业文明速率与节奏缓慢,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同一规模、同一面

貌不断重复产生,时间的流逝在那里除了几百年一次的周期性危机爆发时显得较

为急迫外,确乎近于停滞,或仅仅平静而均匀地默默自行运转着,历史在时间上

便显得没有发展,没有突破,充其量只有同样类型历史变故的循环往复。”②我

们国家封建社会很长时期的运转就是这样显得从容不迫。

4.经史结合。经书在我国古代社会被看做真理,是只能解读不能更改的。史学在这一

传统中得到极大注重,同时也成为表述与解读经典的工具。史学恒在经学的笼罩

下,在上古经典精神的照耀下,经学不变,史学也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5.编纂学发达。“中国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文献繁富而且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史官不绝,

竹帛长存’,由于史家的层出不穷,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学遗产。秦汉以下,

历代皇朝,史不绝书,反映出中国历史文明演进的连续性。”③在这一点上,我

认为,编纂学的发达固然有利于中国历史文明演进的连续性,却同时也强化了中

国历史文明演进的惰性。

“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是它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它在政治上的鉴戒作用,在社会生活上的教育作用在,在民族关系上的能聚作用。”④然而当西方步入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史学悄然兴起并使中世纪史学黯然失色,为近代史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厦则似倾未倾,传统史学的发展已日益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理性史学之光不仅过于微弱而且姗姗来迟,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代史学的面貌。”⑤在绪论中,作者还提出了“一切科学都是历史学”的观点,我觉得这个观点是不大好理解的。在这里,科学是普遍性概念,历史学是特殊性概念。根据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历史科学是一门科学”。至于说“一切科学都是历史学”,我个人认为这是在强调“一切科学”都具有“历史学”的特性或者说“一切科学”都含有“历史学”的因素。

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

“历史认识的本质在于主体对历史实际所提供的各种客观信息,依据预定的目的、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借助特定的认识结构进行控制与处理。”⑥对这个概念我要谈几点认识。这个概念包括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者),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实际)和历史认识的中介(历史资料)三个要素。近代人们认识历史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过去或以历史事实为重心和以现在或以历史学家的重构为重心两种情况。以过去或以历史事实为重心者在我国傅斯年可以作为一个突出的代表。他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然而任何历史认识总会不可避免地附带着历史认识者的主观看法,“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观念忽略了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每个人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完全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再说,历史资料不等于历史实际,傅斯年的观点把历史资料与历史实际等同起来了。其实,历史资料只能部分地还原历史实际,客观的过去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是站在现在的立场去评判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以当今的价值观去评价过去的历史,我们形成关于历史的概念部分是出于当前的目的和需要。但是,这种观念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是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的。他的这种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在历史研究中贯彻科学实证的精神,中国现代历史学的可靠成绩,多与这种科学主义的观念的建立相关。科学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看重证据的观念,傅斯年正是把历史资料作为历史认识的证据,所谓“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以现在或历史学家的重构为重心者,认为所有历史资料都必然会注入认识者的主观因素,其结果就是所表达的事实便会因人因事、因主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我觉得这样的观点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把历史资料看作历史认识自身的产物,或者说把历史资料完全看成是历史学家主体活动的结果,这就夸大了历史认识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失之片面的危险。这种过分强调现在或历史学家的重构的观点实际上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把历史资料与历史认识本身等同起来。历史认识作为认识无疑是具有主观性的,是历史认识者主体活动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