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实习指导书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实习指导书(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林夏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组2009目录实验一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3)实验二园林植树工程定点放线 (4)实验三园林大规格苗移栽及养护 (5)实验四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 (6)实验五园林植物越冬防寒 (7)教学实习 (8)实验一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乔灌木物候期的观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记录方法。
二、材料:校内乔木树种3-5株,灌木树种3-5株。
三、方法步骤:1、确定观测地点。
2、确定观测树木,并挂牌标记。
3、隔日进行观察并做好现场记载,观测时间以下午为好。
4、做好数据分析。
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记载情况于课程结束后上交书面调查报告表一份。
实验二园林植树工程定点放线(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定点放线,掌握园林绿地植树工程中常用的定点放线方法。
二、材料:皮尺、钢卷尺、粉笔。
三、方法步骤: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1)确定行位的方法行道树行位严格按横断面设计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路牙的道路以路牙内侧为准;在没有路牙的通路,以道路路面的平均中心线为准,用钢尺测准行位,并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棵左右,钉一个行位控制桩,通直的道路,行位控制桩可钉稀一些,凡遇道路拐弯则必须测距钉桩。
行位控制桩不要钉在植树刨坑的范围内,以免施工时挖掉木桩。
道路笔直的路段,如有条件,最好首尾用钢尺量距,中间部位用经纬仪照准穿直的方法布置控制桩。
这样可以保证速度快,行位准。
(2)确定点位的方法行道树点位以行位控制桩为瞄准的依据,用皮尺或测绳按照设计确定株距,确定每棵树的株位。
株位中心可用铁锹铲一小坑,内撒白灰,作为定位标记。
2.成片绿地网格法定点、放线适用范围大、地势干坦的公园绿地。
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找出距离相等的方格(10m×1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座标距离,再披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树木学课程组编2010年3月树木学实验工作守则一、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实验桌椅及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搬动或取走。
二、爱护和保管好实验用具、腊叶标本,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的良好工作环境,不许大声谈笑,不可乱丢纸屑废物。
四、课前必须预习本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应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五、实验课须自备文具、笔记、参考书及实验报告纸。
必须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席。
实验一裸子植物常见代表科的观察裸子植物是一类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木本维管束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形成裸露的种子,不形成果实。
一、目的:通过松柏纲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r)各科球花,球果的观察,进一步明确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松、杉、柏各科的分类特征。
二、材料与用具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杉木Cunninghamia lancat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实验用具: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Motic SMZ-140、刀片、解剖针、培养皿、镊子。
教师所用示范设备:1. 数码体视显微镜Motic DM143 用于操作示范。
2. 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223IPL 用于示范裸子植物花药切片。
三、操作与观察球花指的是裸子植物孢子叶的集结物,亦称孢子叶球,松柏纲植物是孢子异型的,小孢子叶集结成单独的小孢子叶球即雄球花。
1、马尾松球花、球果的观察我们将首先看到一群数目很多的小孢子叶球(雌球花)紧密地着生(旋生)在春枝(当年生枝)的基部,而带红色的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则是单独或成对或三个在一起地着生于幼枝顶端,在松树上发育的小孢子叶球要比大孢子叶球多得多,在春末4-5月,小孢子叶球执行传粉功能后,就脱落了。
相反地,大孢子叶球并不脱落,而在传粉后的1-2年内继续发育,逐渐变成结有种子的球果。
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9页文档资料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二○一二年一月编写说明《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专业。
因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2019.01目录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实验二裸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三被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四道路树种调查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除常绿树种外,绝大部分树木均失去夏季叶、花和果的特征。
在其落叶至发芽这一阶段,必需掌握依其冬态特征进行鉴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记录表、卷尺、枝剪、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图鉴等。
调查对象:上海师范大学常见冬态树木50-60种。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简要介绍学生分组观察、记载、完成作业和种的形态特点总结四、实验内容1、冬态识别的一般特征1)冬芽的种类与特征芽是茎叶花的雏形,落叶树种进入冬季后叶片逐渐脱落,夏绿季节的识别特征渐渐消失,此时落叶树木的芽就会显得特别的显眼,冬态上称为冬芽。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冬芽分类很多种:依据芽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假顶芽、侧芽、柄下芽、隐芽等。
依据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依据芽的作用可分为主芽、副芽。
依据有无芽鳞包被可分为鳞芽和裸芽。
依据芽的着生方式可分为单芽、叠生芽、并生芽。
柄下芽:树木的芽通常着生于叶柄的上方,但也有例外,柄下芽就是其一。
柄下芽指植物的芽被包被在叶柄内(对芽安全越冬有利),如悬铃木、国槐、盘槐、黄檗、火炬漆等。
叠生芽: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如野茉莉、秤锤树等。
并生芽:主副芽并列而生,如山桃、碧桃、郁李、欧李等。
顶芽:位于枝条顶端的芽。
一些树种常无顶芽,例如丁香、杜仲、白榆、桑等。
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二○一二年一月编写说明《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专业。
因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目录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实验二裸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三被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四道路树种调查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除常绿树种外,绝大部分树木均失去夏季叶、花和果的特征。
在其落叶至发芽这一阶段,必需掌握依其冬态特征进行鉴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记录表、卷尺、枝剪、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图鉴等。
调查对象:上海师范大学常见冬态树木50-60种。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简要介绍学生分组观察、记载、完成作业和种的形态特点总结四、实验内容1、冬态识别的一般特征1)冬芽的种类与特征芽是茎叶花的雏形,落叶树种进入冬季后叶片逐渐脱落,夏绿季节的识别特征渐渐消失,此时落叶树木的芽就会显得特别的显眼,冬态上称为冬芽。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冬芽分类很多种:依据芽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假顶芽、侧芽、柄下芽、隐芽等。
依据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依据芽的作用可分为主芽、副芽。
依据有无芽鳞包被可分为鳞芽和裸芽。
依据芽的着生方式可分为单芽、叠生芽、并生芽。
柄下芽:树木的芽通常着生于叶柄的上方,但也有例外,柄下芽就是其一。
柄下芽指植物的芽被包被在叶柄内(对芽安全越冬有利),如悬铃木、国槐、盘槐、黄檗、火炬漆等。
叠生芽: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如野茉莉、秤锤树等。
并生芽:主副芽并列而生,如山桃、碧桃、郁李、欧李等。
顶芽:位于枝条顶端的芽。
一些树种常无顶芽,例如丁香、杜仲、白榆、桑等。
园林树木识别实习指导书-皖东琅琊山自然保护区
《园林树木识别》(0904909059)实习指导书2011.02目录:一、园林树木识别课程实习目的与要求 (4)二、课程主要实习内容 (4)三、实习准备 (6)四、实习方式 (6)五、总学时:16学时 (6)六、实习地点 (6)实习一、皖东琅琊山自然保护区树木标本的采集和鉴定。
(8)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8)二、实习内容 (8)1.1. 采集时间 (8)1.2. 采集地点和路线 (8)1.3. 标本采集的大小和数量 (9)1.4. 标本采集的方法与步骤 (9)1.5、记录 (9)1.6、标本的压制 (11)1.7、标本成装 (14)1.8、标本鉴定 (15)三、实习学时:6学时 (16)四、实习地点: (16)五、实习工具 (16)六、实习总结和心得 (17)七、实习成绩 (17)八、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8)实习二、园林绿地中树木生长环境和生长发育规律调查 (19)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9)二、实习内容 (19)2.1、采集标本,继续树木标本的压制和鉴定分类。
(19)2.2、选取代表树种定点观察树种生长环境描绘树种生长状况 (19)2.3、解释调查绿地中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20)2.4、分析树木生长环境和树木物候变化特征对树木配置的影响 (21)三、实习学时6学时 (22)四、实习地点 (22)五、实习工具: (22)六、实习总结和心得 (22)实习三、景观路树种构成及配置应用调查 (23)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23)二、实习内容 (23)2.1、掌握景观路中树木(大树)的种类构成。
(23)2.2、调查景观路构成树种熟悉树种配置方法。
(23)三、实习学时:4学时 (24)四、实习地点 (24)五、实习工具 (24)六、实习总结和心得(按实习报告的格式书写) (24)附表:江苏木本植物检索手册(部分科) (25)一、园林树木识别课程实习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识别课程主要培养目标:识别150余种观赏树木,掌握100种典型树种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是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记载,从而了解本地区的树种与季节的关系和一年中树木展叶、开花、结果和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校园内树种4个(学生自选)、记录本、记录夹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1. 在校园内选择4个树种,其中,落叶乔木2种、花灌木2种、藤本1种、常绿树1种。
2. 观测并做好记录,填写下表。
表1 园林树木物候观测记录表四、说明1. 园林树木物候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
观测的内容应该包括:根系的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结果期、秋色叶变色期、落叶期等。
2. 各个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1)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物为准。
可通过折枝观测。
(2)萌芽期:是树木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的明显标志。
芽膨大期:具芽磷者,当芽磷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即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大的芽,可在其上涂抹红漆,当芽膨大后,漆膜分开露出其他颜色,即可确认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小的芽,则应用放大镜观察。
芽绽放期: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幼叶或花蕾的新鲜颜色时,即为芽开始绽放。
(3)展叶期:从树体上开始展叶至叶子全部展开为止。
春色叶呈现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泽时为准。
(4)开花期:从植株上开始有5%的花开放至树体上留有5%的花为止。
开花始期:在选定的观测树体上,有5%的花开完全开放即为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树体上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或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树体上还残留有5%的花时即为开花末期。
(5)果实发育期:从座果开始到果实成熟、直至脱落为止。
果实观赏期:指从树体上的果实呈现出观赏价值到大部分果实脱落为止。
果实着色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着色的时期。
果实成熟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呈现成熟特征时即为果实成熟期。
(6)秋色叶变色期:由于正常季节的变化而引起叶子的变色,并且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为止。
园林树木学实习指导书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园林树木学实习指导书编者:季春峰时间:2008.11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三、实习安排四、注意事项五、实习成绩六、实习地点简介七、南昌市木本植物名录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将课堂所学园林树木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印象,并联系其它专业课的内容,全面的了解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事业中的应用及作用;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同时对南昌市的主要园林树种的生态习性、应用状况、绿化效果等进一步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园林绿化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实习内容1.识别常见园林树种300种,并要求掌握重点树种的主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
2.对所见的主要园林树木进行记录,并按下列项目进行归类:(1)行道树;(2)庭荫树;(3)园景树;(4)花灌木;(5)绿篱;(6)藤本;(7)木本地被;(8)盆景及桩景。
3.每组选择一个树种丰富,配植合理的公园进行树种及配植方式等调查。
调查项目包括园林树木种类,生态习性,生态状况,配植方式,观赏特性及应用效果,绘制典型地段的平面配置图,每组两幅,树种要求在20种左右,可选地点:农大本部,江西行政学院昌北校区,财大本部,江西理工大学,华东交大,象湖风景区,八一公园等。
4.每组选择一个树种种类丰富之处列出其树种名录,要求有学名,按照科属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XX园林树种名录裸子植物银杏科Giokgoaceae银杏Ginkgo biloba,喜光,行道树,列植,观赏树形、秋叶松科Pinaceae雪松Cedrus deodara,耐荫,孤植,观赏树形三、实习安排1、实习工作分组进行,根据学号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有关工作。
2、本实习为一周,野外工作5天,室内整理2天,主要在南昌市区各大公园及高校校园进行。
3、实习具体安排如下:周一南昌人民公园,上午9点在人民公园福州路正门集合周二商学院校园,下午1点大门集合周三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上午8点在240路公交车昌北站集合周四自己组安排工作周五自己组安排工作周六整理材料周日整理材料4、要求:1、无故不得旷课,有事不能参加需有正式假条;2、带好教材以及笔记本,做好记录。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是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记载,从而了解本地区的树种与季节的关系和一年中树木展叶、开花、结果和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校园树种4个(学生自选)、记录本、记录夹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1. 在校园选择4个树种,其中,落叶乔木2种、花灌木2种、藤本1种、常绿树1种。
2. 观测并做好记录,填写下表。
表1 园林树木物候观测记录表四、说明1. 园林树木物候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
观测的容应该包括:根系的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结果期、秋色叶变色期、落叶期等。
2. 各个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1)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物为准。
可通过折枝观测。
(2)萌芽期:是树木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的明显标志。
芽膨大期:具芽磷者,当芽磷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即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大的芽,可在其上涂抹红漆,当芽膨大后,漆膜分开露出其他颜色,即可确认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小的芽,则应用放大镜观察。
芽绽放期: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幼叶或花蕾的新鲜颜色时,即为芽开始绽放。
(3)展叶期:从树体上开始展叶至叶子全部展开为止。
春色叶呈现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泽时为准。
(4)开花期:从植株上开始有5%的花开放至树体上留有5%的花为止。
开花始期:在选定的观测树体上,有5%的花开完全开放即为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树体上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或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树体上还残留有5%的花时即为开花末期。
(5)果实发育期:从座果开始到果实成熟、直至脱落为止。
果实观赏期:指从树体上的果实呈现出观赏价值到大部分果实脱落为止。
果实着色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着色的时期。
果实成熟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呈现成熟特征时即为果实成熟期。
(6)秋色叶变色期:由于正常季节的变化而引起叶子的变色,并且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为止。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林学、森保、水保等专业用)树木学教研室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一二年九月编写说明《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按照《树木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张志翔主编的《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林学、森保、水保等专业。
因专业、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2012.09实验成绩考核办法一、实验技术成绩(1.0分)1.熟悉并正确使用实验仪器2.熟练运用工具书鉴定植物种类二、实验报告(3.0分)1.书写工整,字迹清晰2.内容符合要求,结果正确三、实验纪律(1.0分)1.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2.实验态度端正,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说明:1.实验成绩满分为5分2.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30%3.旷课一次或迟到两次实验成绩为0分目录实验成绩考核办法实验指导部分实验一拉丁语发音 (1)实验二银杏科、松科树木识别(一) (9)实验三松科树木识别(二) (10)实验四杉科、柏科树木识别 (11)实验五校园裸子植物识别 (12)实验六木兰科、八角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树木识别 (13)实验七樟树树木识别 (14)实验八蔷薇科树木识别 (15)实验九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树木识别 (16)实验十杨柳科树木识别 (18)实验十一桦木科、榛科、壳斗科树木识别 (18)实验十二核桃科、榆科、壳斗科树木识别 (20)实验十三杜仲科、柽柳科、椴树科等树木识别 (21)实验十四胡颓子科、鼠李科、葡萄科、芸香料等树木识别 (22)实验十五苦木科、楝科、漆树科、无患子科树木识别 (23)实验十六木犀科、槭树科、紫葳科树木识别 (24)实验十七蓼科、藜科、玄参科等树木识别 (25)实验十八树木冬态识别 (26)树木学实习部分 (35)附: 杨凌地区树木检索表 (36)实验指导部分实验一拉丁语发音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发音辅导,要求学生会读植物拉丁名(学名),进而帮助学生记忆植物学名。
二、仪器录音机、磁带三、拉丁语发音辅导材料第一课语音一、拉丁文字母发音和名称表二、拼音练习1三、语音练习bene 好vena 细脉late 宽laxe 疏散fere 几乎,差不多male 坏raro 稀少quasi 好似,如vero 真实,很rete 网ripa 河边、岸mane 早晨vidi 我见过nota 注解rosa 玫瑰ego 我natura 自然aqua 水minime 最小diu 长久nisi 除非seta 刚毛sero 晚,迟mare 海lamina 叶片lobi 裂片ala 翼,翼瓣Sine 无ibi 在那里四、一元音一辅音ab ac ad af ag al am an ap ar as at eb ec ed ef eg el em en ep er es et ib ic id if ig il im in ip ir is it ob oc od of og ol om on op or os ot ub uc ud uf ug ul um un up ur us ut五、两个辅音一个元音的拼音bla ble bli blo blubra bre bri bro brucla cle cli clo clucra cre cri cro crudra dre dri dro drutra tre tri tro trufla fle fli flo flufra fre fri fro frugla gle gli glo glugra gre gri gro grupla ple pli plo plupra pre pri pro pru六、读音练习a,ab 从,离隔,被,和…不同extus 在外,外面ante 在……前frutex 灌木planta 植物in 在,在……内ad 到,近,为,沿inter 在……间infra 在……下sylva 森林arbor 乔木,树bis 二次e,ex 从……里,由prope 靠近intus 在内,里面valva 果瓣herba 草木ter 三次et 和supra 在……上bulbus 鳞茎mox 不久vel 或super 在……上versus 向着flos 花pilus 毛vix 仅,不过sub 在……下,近magis 更valde 很calyx 花萼gluma 颖est 是ut 为,如同drupa 核果ultra 超过tubus 管,筒semen 种子sunt 是jam 已经ramus 枝minus 少nervus 脉stamen 雄蕊differt 区别plus 多stylus 花柱semper 常常Forma 形状apex 顶端,先端different 区别post 在……后folium 叶satis 够,颇Dens 齿basis 基部deest 缺,无per 通过visus 被看见primum 开始pars 部分margo 边缘adest 存在,有non 不stigma 柱头demum 然后,最后glans 果radix 根第二课 c,ti和q的发音和拼音一、c的发音和拼音1.在a,o,u前,在词尾和辅音前读(k)。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树木学教研室编2015年5月实验实习一裸子植物(2学时)1、实验实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种子裸露,通过观察松、杉、柏三科树木的有关特征,了解这三个科系统发育上的进化关系。
2、实验实习内容:观察铁坚油杉(或黄杉)、杉木、柏木的球果,观察裸子植物球果的基本结构;观察黑松(湿地松)、铁坚油杉、杉木、柏木的标本,观察叶和种鳞的着生方式等;取马尾松新鲜标本观察松属基本特征。
3、讲授内容:裸子植物球果基本结构:种鳞、苞鳞、每种鳞种子数、种翅。
4、示范与操作:种鳞与苞鳞的识别;杉木苞鳞腹面图的绘制;鳞叶和针叶的识别;油杉或黄杉种鳞背面图的绘制。
一、裸子植物球果基本结构:1、取铁坚油杉(K.davidiana)或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球果,观察种鳞、苞鳞、种子以及种鳞在中轴上的着生方式,苞鳞与种鳞是结合还是分离。
绘图表示:种鳞的背面(包括苞鳞);种鳞的腹面(包括种子)(注意标明所绘图的各部)2、观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球果,种鳞、苞鳞及种鳞在中轴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种鳞与苞鳞是结合、半结合还是分离,种鳞比苞鳞大还是小,每种鳞的种子数,种子是否具翅。
3、观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小枝及球果,叶为,种鳞的着生方式,是否可以看到苞鳞,种鳞与苞鳞分离或结合。
4、观察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和雪松(Cedrus deodara)的小枝,叶形分别是和,是否具长短枝,叶的着生方式为,在长枝上,在短枝上。
二、松、杉、柏三科比较:取铁坚油杉、杉木、柏木标本,观察叶和种鳞着生方式(螺旋状互生、交互对生或轮生)、种鳞与苞鳞分离或结合、每种鳞种子数目、种子是否具翅等。
松、杉、柏三科主要特征比较始)、半结合或结合(进化)等性状,松、杉、柏三科的进化顺序应为科、科、科。
三、松属Pinus特征的观察: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枝观察,叶有几种类型,鳞形叶基部是否下延,针叶着生方式_________;每束有几枚针叶__________;叶鞘宿存或脱落__________。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树木学实验二园林树木冬态识别一、实验目的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的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在树种的识别和鉴定中,叶、花和果实是重要的形态。
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许多树种到冬天均要落叶,树皮、叶痕、叶迹等冬态特征成为主要的识别依据。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材料用具当地园林树木10种见下表(或自选)、记录夹、调查表、卷尺、放大镜、解剖针等。
三、形态术语(一)生活型1.乔木:具有明显直立主干和旺盛分枝的树木,高3米以上,按其树体大小可分为大乔木(高20m以上)、中乔木(高10—20m)和小乔木(高3—10m)。
2.灌木:树干分枝多,多在树干基部分枝,不具明显主干,高度在0.5m以下者称为小灌木,植株在木本与草本之间,茎上部为草质,下部为木质多年生者称为半灌木或亚灌木。
3.木质藤木:茎干较细,茎虽木质,但不能直立。
生长时匍匐地面或攀附它物而生。
另外:树木有落叶、常绿、针叶树、阔叶树之分(二)树冠树冠是由树木的主干与分枝部分组成的。
树冠的形状取决于树种的分枝方式。
树冠的主要形状和树种实例如下:尖塔形:雪松、水杉圆柱形:箭杆杨、钻天杨、柱状圆柏窄卵形:毛白杨卵形:白玉兰广卵形:白榆、槐树扁球形:杏杯形:悬铃木(人工修剪)伞形:龙爪槐平顶形:合欢(三)树皮1.形态(1)不开裂光滑:如梧桐粗糙:如木槿(2)纵裂细纵裂:如臭椿浅纵裂:如槐深纵裂:如刺槐不规则纵裂:如黄檗(3)剥落鳞片状剥裂:如榔榆、悬铃木、青檀、白皮松、柘树、木瓜长条状剥裂:如楸树、圆柏、侧柏纸状剥裂:如白桦、红桦、牛皮桦环状剥裂:山桃、樱桃(4)开裂鳞块状开裂:油松小方块状开裂:柿树、君迁子2.色彩绿色、灰色、白色、红色(四)枝条树木的主轴为树干,树干分出主枝,主枝分出枝条,最后的一级为一年生小枝。
1.小枝:2年生以上枝条的总称。
2.一年生枝:凡已经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称为一年生枝。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编者王玲玲主审欧祖兰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2011年2月前言《园林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陈有民主编的《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
全书共分七个实验,其中实验七为综合性实验。
本指导书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园林树木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识别为主,同时还附带了部分重要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的指导。
每个实验附有思考题、作业以及课外调查。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按照指导进行,以帮助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为了增强本指导书的普适性,在实验材料一项中,编写了较多的种类。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按照专业、学时的不同,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
目录前言实验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实验二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实验三常见裸子植物观察实验四被子树种观察实验五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设计实验六古树名木及珍稀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实验七校园树种调查与规划主要参考文献实验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一、实验目的了解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特征,正确理解和掌握主要植物形态学术语的含义,为学习各论部分打好基础。
二、材料与用具各种新鲜植物材料及腊叶标本、液浸标本、记录板、扩大镜、镊子、解剖针等。
三、实验观察内容(一)根1.观察菠菜、小葱的根系,理解和掌握定根、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观察胡萝卜、大丽花、凌霄花、池杉、榕树等的变态根,指出分别属于哪一种根的变态类型。
(二)茎及枝条1.分别观察3-5种木本(乔、灌、藤各选1-2种)和草本植物,比较它们茎的不同特点。
2.观察大叶黄杨、枫杨、悬铃木等的芽,指出属于何种芽。
3.任选一种树木的枝条,观察它的节、节间、叶痕、叶迹、托叶痕、芽鳞痕、皮孔、髓心等。
4.观察侧柏、水杉、雪松、桃花、梨、梅花、毛泡桐、金银木、木本绣球等,画出它们的树形,之出它们属于哪一种分枝方式。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用)广西大学林学院 & 行健文理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实验一提高园林大树移栽成活的断根缩坨技术⋯⋯⋯⋯⋯⋯⋯⋯⋯⋯⋯⋯⋯⋯2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3实验三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4实习四园林树木栽培学综合实习⋯⋯⋯⋯⋯⋯⋯⋯⋯⋯⋯⋯⋯⋯⋯⋯⋯⋯⋯⋯5实验一提高园林大树移栽成活的断根缩坨技术一、目的要求:对移植难成活的大树尤其是珍贵稀少树种,移栽前断根促发新根生长,以利大树移栽成活,要求掌握大树移栽断根缩坨法促成活之基本技能。
二、实习方法及步骤:1、在实验室先配制0.001%萘乙酸溶液。
2、据树种习性及生长状况判断成活难易,分1~3 年于东、西、南、北四面一定范围开沟断根,每年只断全周1/3 ~1/2 。
3、断根范围一般以主干径的3~4 倍作半径画圆,向外开一宽 30~40cm、深 50~ 70cm(视根深浅而定)的沟。
4、挖时要慢,只切断较细的根,保留1cm以上的粗根,于土球壁处行5- 10cm宽的环状剥皮,涂抹约0.001 %的生长素以促发新根。
5、回填肥沃表土,并踏实,灌透水,立支柱以风倒。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园林绿化大树锄、铲、桶、枝剪、嫁接刀、烧杯、萘乙酸。
四、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本实验的重点是通过断根促发新根生长,难点是保留粗根并施行环状剥皮。
其注意事项:1、合理确定粗根环状剥皮的长度;2、注意检查分析断根促发新根生长的效果。
五、实验报告及作业:叙述采用断根缩坨技术提高园林绿化大树栽植成活率的原理。
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一、目的要求了解园林树木中耕除草与追肥的主要作用,掌握其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习方法及步骤1、对非草坪园林树木尤其是新栽树木生长地段进行中耕除草,一达到松土、通气、消灭杂草及病虫害的目的。
具体要求:⑴松土深度据土壤、树木特征、气候等情况适宜掌握,应作到冠内浅。
《园林树木学》实验大纲
实验一园林树木蜡叶标本制作[实验目的]掌握树木蜡叶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制作一定数量的蜡叶标本。
[实验材料与设备]标本夹、草纸、台纸、实习采集的标本。
[实验步骤]1、标本的采集与压制:压干法;2、标本的杀虫;3、标本的装订;4、标本的鉴定。
[实验技能指导方案]1、总结叙述园林树木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根据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2、掌握树木蜡叶标本制作的方法。
实验二园林树木常见树种形态观察(一)裸子植物[实验目的]1、观察几种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
2、熟悉裸子植物球花球果等各部分的形态术语。
[实验材料与设备]银杏、雪松、黑松、白皮松、五针松、云杉、水杉、侧柏、圆柏、罗汉松。
显微镜、镊子、解剖针。
[实验内容]观察几种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
1、树冠的形态特征。
2、枝条的形态特征。
3、叶的形态特征。
4、球花的形状、颜色、大小。
5、球果的形状、颜色、大小。
6、种鳞及种子的数目、形状。
[实验技能指导方案]1、根据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2、能够画出雪松和黑松球果和种子的形态。
实验三园林树木常见树种形态观察(二)双子叶植物[实验目的]通过对各科代表树种的树冠、枝、叶、花、果等的观察,掌握本科代表树种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胡桃科:枫杨;杨柳科:加杨、旱柳、绦柳;壳斗科:板栗;榆科:榉树;毛茛科:牡丹;小檗科:紫叶小檗;木兰科:玉兰、紫玉兰、广玉兰、含笑、鹅掌楸;腊梅科:腊梅;樟科:樟树。
[实验技能指导方案]1、根据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2、能够认识、鉴别所观察的树种。
实验四园林树木常见树种形态观察(三)双子叶植物[实验目的]通过对各科代表树种的枝、叶、果等的观察,掌握本科代表树种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海桐科:海桐;金缕梅科:红花继木;杜仲科:杜仲;悬铃木科:悬铃木;蔷薇科:碧桃、月季、木瓜、火棘、贴梗海棠、枇杷、榆叶梅、中国樱花、日本樱花、紫叶李、美人梅、麻叶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石楠、山楂;豆科:合欢、紫荆、国槐、紫藤;[实验技能指导方案]1、根据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
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园林植物学》课程实验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课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如下:一、目的与要求:1.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
2..能熟练地实验的基本技能, 如徒手切片、生物绘图等。
3.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
4.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二、对实验实习报告的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应作好实验报告的预习,实验操作中应作好记录,完成实验后将实验结果按统一书写格式详细写入实验报告或作好生物绘图作业,并作实验总结,按时上交任课教师批阅。
三、考核(考试)内容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针对园林植物学课程的特点,计划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并将该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拟占总成绩的30%。
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核,评分100 分制,其中理论部分50 分,操作50 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30% ;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第一学期的考核内容:显微镜的使用及绘图。
其中绘图占10分,显微镜的使用占20分。
考核方法:绘图成绩为本学期实验报告成绩的总评。
显微镜的使用考核办法为: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在2分钟之内找到教师所指定的物象为20分,每超时半分钟扣1分,超过6分钟按0分计。
如操作不正确按以下标准扣分:显微镜的取出方法及摆放位置不正确扣2分;对光太明亮或太暗扣2分;直接使用高倍镜扣2分;调焦方法不正确扣5分;在转换物镜时如扳动物镜扣2分;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及取放切片扣2分;在收显微镜时,未关闭电源或未将反光镜直立扣2分,未将物镜偏离通光孔扣2分;实验完成后,未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扣1分。
最新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二○一二年一月编写说明《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专业。
因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2012.01目录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实验二裸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三被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四道路树种调查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除常绿树种外,绝大部分树木均失去夏季叶、花和果的特征。
在其落叶至发芽这一阶段,必需掌握依其冬态特征进行鉴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记录表、卷尺、枝剪、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图鉴等。
调查对象:上海师范大学常见冬态树木50-60种。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简要介绍学生分组观察、记载、完成作业和种的形态特点总结四、实验内容1、冬态识别的一般特征1)冬芽的种类与特征芽是茎叶花的雏形,落叶树种进入冬季后叶片逐渐脱落,夏绿季节的识别特征渐渐消失,此时落叶树木的芽就会显得特别的显眼,冬态上称为冬芽。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冬芽分类很多种:依据芽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假顶芽、侧芽、柄下芽、隐芽等。
依据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依据芽的作用可分为主芽、副芽。
依据有无芽鳞包被可分为鳞芽和裸芽。
依据芽的着生方式可分为单芽、叠生芽、并生芽。
柄下芽:树木的芽通常着生于叶柄的上方,但也有例外,柄下芽就是其一。
柄下芽指植物的芽被包被在叶柄内(对芽安全越冬有利),如悬铃木、国槐、盘槐、黄檗、火炬漆等。
叠生芽: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如野茉莉、秤锤树等。
并生芽:主副芽并列而生,如山桃、碧桃、郁李、欧李等。
顶芽:位于枝条顶端的芽。
一些树种常无顶芽,例如丁香、杜仲、白榆、桑等。
园林树木栽培实验实训指导书
《园林树木栽培》实验实训指导书2011年3月园林植物物候期观测实训一.一、目的要求物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通过观测了解植物的生理机能与形态发生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关系,服务于园林植物栽培。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物候期观测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材料:校内或校外选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及草本花草各3~5种。
用具:标签,记录表,铅笔等。
三、实训内容1. 确定观测地点。
可以选同一海拔高度,也可以在校外选不同海拔高度来观测。
2. 确定观测植物,并挂牌标记。
3. 乔灌木植物从早春萌芽开始,草本植物从出土开始隔日进行观测并做好现场记载,观测时间以下午为好。
最好连续观测1~2个生长周期。
4. 数据整理分析。
四、实训报告1. 将记载情况整理好并填入教材第一章表1-1、表1-2中。
2. 分析比较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物候期特征。
3.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物候期怎样变化?实训二园林树木分枝方式调查一、目的要求通过实地讲解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分枝方式,并能自己判断常见园林树木的分枝方式。
二、材料和工具铅笔,记录夹。
三、实训内容在校园选一植物,调查树木分枝方式。
四、实训报告画出所调查树木的各种分枝方式图。
.实训三园林树木栽植或配置方式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常见的栽植方式。
二、材料工具笔、纸、记录夹等。
三、实训内容校园树木栽植或配置方式的调查。
四、实训报告校园树木栽植或配置方式有哪些?实训四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规划与选择一、目的要求了解制订树种规划的原则和适地适树的标准。
二、材料工具笔、纸、尺、记录夹等。
三、实训内容课堂教学结合野外参观与调查。
四、实训报告1. 常见园林绿化树种有哪些?2. 本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树种的配置。
实训五园林树木的挖掘与包装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主要掘苗方法及不同苗木包装方法。
二、材料工具铁锹、绳子、包装膜等。
三、实训内容、裸根掘苗1.掘苗前要先以树干为圆心按规定直径在树木周围划一圆圈,然后在圆圈以外动手下锹,挖够深度后再往里掏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报告绘图部分的内容,注意参照生物绘图的细则完成任务。
七、思考题
1.绘出下列形态术语的示意图:
羽状网脉、掌状网脉、平行脉;
掌状裂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一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
对生叶、互生叶、轮生叶;
总状花序、圆锥花序、头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
2.从今天观察的树木中任选6种,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并进行描述。
3.识别并记录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类型。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学生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
2.实验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实验完成后,学生需交实验报告。教师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本实验采取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教师应强调实验安全,做好安全措施。
(三)叶
观察桂花、玉兰、合欢、栾树、夹竹桃、凌霄、紫藤、樱花、麻栎、紫荆、云南黄馨、五叶地锦、棕榈等的叶,将观察的结果填入表格。
(四)花
以开花的扶桑、紫薇、夹竹桃、栾树、凌霄、合欢、桂花、石栎及一些草本花等(若春季上课,选取其它观花树木观察)为材料,观察花的组成和结构;若为花序,指出属何种类型花序。
二、材料与用具
各种新鲜植物材料及腊叶标本、液浸标本、记录板、扩大镜、镊子、解剖针等。
三、实验观察内容
(一)根
1.观察菠菜、小葱的根系,理解和掌握定根、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观察胡萝卜、大丽花、凌霄花、池杉、榕树等的变态根,指出分别属于哪一种根的变态类型。
(二)茎及枝条
1.分别观察3-5种木本(乔、灌、藤各选1-2种)和草本植物,比较它们茎的不同特点。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 作者:
———————————————————————————————— 日期:
ﻩ
《园林树木学》
实验指导书
编者 王玲玲
主审 欧祖兰
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2011年2月
前 言
《园林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陈有民主编的《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
目 录
前言
实验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实验二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实验三常见裸子植物观察
实验四被子树种观察
实验五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设计
实验六古树名木及珍稀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实验七校园树种调查与规划
主要参考文献
实验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一、实验目的
了解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特征,正确理解和掌握主要植物形态学术语的含义,为学习各论部分打好基础。
(五)果
1.观察枫香、喜树、悬铃木、玉兰、蜡梅、含笑等的果实,比较聚合果和聚花果的不同点。
2.观察葡萄、柑桔、核桃、黄瓜、苹果、三角枫、板栗、水稻、葵花籽、泡桐等的果实,指出它们分别属何种果实类型,有何特点。
四、实验步骤
1.由教师带领学生熟悉实验内容,并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实验用材及方法。
2.学生1人1组,通过用放大镜、解剖针等用具,观察实验的新鲜材料、标本和植物图片。
检索表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1定距检索表(等距检表)
在这种检索表中,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的号码,且在书页左边同样距离处开始描写。如此断续下去,描写行越来越短,直到检索到科、属或种的学名为止。例如:
1. 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2. 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有时仅为扁平叶状体;不具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实验二、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检索表类型的介绍、编制及使用方法的讲述,使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检索表。
二、材料与用具
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植物检索表、教材、选择有代表性植物标本作为检索和编制对象。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的工具。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的二歧分类原则,把一群植物相对的特征或特性分成相对应的2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的2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属、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为了便于查询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或符号应是相同的。
2. 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并有维管束····················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 植物有花(裸子植物门除外),以种子繁殖
3. 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3. 胚珠包于子房内···········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全书共分七个实验,其中实验七为综合性实验。本指导书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园林树木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识别为主,同时还附带了部分重要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的指导。每个实验附有思考题、作业以及课外调查。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按照指导进行,以帮助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为了增强本指导书的普适性,在实验材料一项中,编写了较多的种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按照专业、学时的不同,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
这种检索表虽然查找起来较为方便,但如果编排的特征内容(即所涉及的分类群)较多,会使检索表的文字叙述向右过多偏斜而浪费较多的篇幅,同时还会出现两对应特征的项目相距较远的不足。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状上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各种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绘图。在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特征之后,再按照各种特征的异同来进行汇同辩异,找出相互差异和显著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要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检索表。
2.观察大叶黄杨、枫杨、悬铃木等的芽,指出属于何种芽。
3.任选一种树木的枝条,观察它的节、节间、叶痕、叶迹、托叶痕、芽鳞痕、皮孔、髓心等。
4.观察侧柏、水杉、雪松、桃花、梨、梅花、毛泡桐、金银木、木本绣球等,画出它们的树形,之出它们属于哪一种分枝方式。
5.观察皂荚、葡萄、仙人掌、蟹爪兰、洋葱、土豆、莲藕等,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地上茎或地下茎的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