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法之教学实践与反思7页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法之教学实践与反思《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过程中,初步体验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中数学教学中用体验式学习法进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呼唤,是当前学生学习方式的必需,更是教师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必由之路,这就是本文所提出问题的缘由。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本人对数学教学中如何用体验式学习法进行教学实践,感觉到用体验式学习法进行教学的不少优点,逐渐形成了渗透着本人教学特色的基本模式。尽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班情与学情的不断变化,则相机作了调整,但是对于本课题的基本操作思路依然清晰。为了便于与同行交流切磋,简要梳理如下:
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法的教学实践路径
阶段一:破冰启动,激活积累
破冰启动,是体验式学习的起始阶段,是指思想解冻、精神热身。激发学生热情、营造专注投入的氛围、促进合作,利用生活原型、知识背景使学生进入正式学习状态。
1.营造和谐的气氛,构建体验的土壤。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
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期初我们都组织竞选班干部,有三个班长候选人试用了半学期后进行满意程度的评分调查,其中1表示很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一般,4表示满意,5表示很满意。问⑴用什
么方法获得数据?⑵为了更清楚地反映这三位班长的满意度情况,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这些数据?⑶从中可得出哪些结论?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变畅所欲言,说出了具体操作的方法,我便顺势将收集数据的过程揭示了出来,学生们因前有所悟,对“数据”收集的过程也理解十分深刻,培养了数感,利于学生认识收集数据的过程和对统计的理解。
2.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数学问题的产生。
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历,有些知识在课堂上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先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情境后,才能有所感、有所悟,但在课堂上限于空间、时间等一些条件的影响,有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我们通过在学习某一知识前布置一些课前体验作业、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作了点尝试,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活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3.利用生活原型,建构学生体验滋生点。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为之一。其实,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并在生活学习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如:在教学《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课前让学生制作立方体,然后侧面展开,画下每一种展开的形状。获得感性认识,以便学生理解。
阶段二:活动体验,激发主体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地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
1.在分组竞赛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觉得计算很枯燥,越枯燥越易算错,越错越没信心,正确的计算能力难以提升。于是我在教学时分八小组竞赛得分。
实践得出:由于在黑板上给学生打分,学生非常认真准备,都怕被对方比下去。学生对这种方式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在这种竞赛比拼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运算的乐趣。
2.在动手实践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
如:在教学《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方格中的数学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我让学生准备几个小立方体模型给学生提供了“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通过搭建等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
阶段三:反思分享,先学后教
对于学生所经历的一切,如果没有总结,即使成功了,也无法延续成
功,因为不知道成功的原因;而一旦失败了,则无法避免再次失败,因为不知道犯错的根源。当然,成功与失败只是一种定义,我们把定义去除,失败就还原为经验了,“没有成败,只有成长”的理念就会呈现出来。
在体验式学习圈里,如果反思不是一个环节,最起码也是无时无刻存在着的。
课堂教学三模块:事前学(预习)――寻找过去的智慧;事中学(展示)――调整,不断检查;事后学(反馈)――反思,做得更好。
1.事前学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
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了基础、找到了途径。教学重在“学”,“教”应服从“学”。 2.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基本形式: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3.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阶段四:回归生活,延伸体验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会出现个别学生建立的感受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是这样做的:布置课外体验作业或实践活动,让这些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走出课堂,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1.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
2.在学习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体验的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本身,对体验学习评价的重点也应在过程,关注学习者体验经历中的深度、广度和结果值三个评价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相应综合性的评价。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体验学习要让学生感到: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体验中进步,在体验中快乐。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和谐统一。
3.在欣赏中体验数学的美育价值。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