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论文范例
小学地理论文8篇
![小学地理论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6efa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1.png)
小学地理论文8篇
1. 世界地理简介
地理是一个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构成和形状,不同地理特征的分类,以及地球上的大洲和海洋。
2. 我的家乡
本文介绍了我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
还探讨了家乡的自然资源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3. 大自然的奇观
地球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
本文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包括大峡谷、瀑布、火山等,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 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城市和乡村是地理上重要的概念。
本文比较了城市和乡村在人口密度、建筑风格、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讨论了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
5. 气候与气象
气候和气象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解释了气候和气象的区别,介绍了不同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6. 动植物的适应能力
动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
本文讨论了动植物的适应机制,并以一些典型的适应案例为例进行说明。
7.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建议。
8. 重要的地理发现
地理学家通过不断的勘探与研究,不断发现新的地理现象和知识。
本文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地理发现,包括新的地理特征、地理理论和技术创新等。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八篇小学地理论文的标题和简要内容概述。
每篇论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研究。
希望对您的写作
有所帮助!。
地理论文参考范文
![地理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bbfc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b.png)
地理论文参考地理论文参考范文导语: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参考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地理论文参考范文一摘要: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文明素养和文化精神,教师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才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地理学科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建立做人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对真理不懈追求的信念。
本文就对人文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文精神;教学方式新课改中明确强调了,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文精神被高度重视的今天,教师要将人文精神作为初中地理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学科作为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更大的紧急性和迫切性。
纵观当前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思想情感和人文素养缺失极为严重,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把让人文精神回归、重建当作重要前提。
一、人文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1)新課标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的内容。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加注重建立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精神等各方面的认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对于实际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的特性,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新课标中也明确的指出了,地理学科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人文精神,让地理教学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论文范文800字【三篇】
![高中地理论文范文800字【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dd18e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b.png)
【导语】⾼中地理是研究地球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然现象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地理论⽂范⽂的内容,欢迎⼤家阅读参考! ⾼中地理论⽂范⽂篇1 假如没有秦岭 从1908年我国地理学家张相⽂⾸次提出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到2009年在江苏淮安建成的中国南北分界标志,百年中秦岭⼀淮河被⼈们⼀再关注、议论和认识。
且让我们⽤逆向思维探究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假如没有秦岭? 假如没有秦岭,南北⽅地理分界会在哪⾥?南⽅与北⽅的地理环境⼜会怎样? 要回答这些问题,先来了解⼀下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的确丰富且重要。
秦岭⼀淮河是我国⼀⽉份OoC等温线;⽇均温≥lOcC积温4500。
C等值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年降⽔量800mm等降⽔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候和温带季风⽓候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农业的分界线;⽔稻主产区与⼩麦主产区的分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位变化⼤、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位变化⼩、⽆结冰期;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岭;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是我国南⽅和北⽅的分界线;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此外还有⼤家不怎么关注的⼲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量⽐值)为1的等值线也与秦岭⼀淮河吻合得相当好。
⼀⽉份是我国⼤陆⽓温最低的⽉份。
当北国“千⾥冰封,万⾥雪飘”时,南国却是⼀派“草长莺飞,绿意盎然”。
我国南⽅与北⽅存在较⼤温差,除了因南北纬度跨度⼤,昼夜长短和太阳⾼度⾓的较⼤差异拉⼤了太阳辐射的差异外,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北⽅地区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之影响⼤,加剧了冬季的严寒。
⽽南⽅地区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加之诸多⼭脉的阻挡削弱作⽤,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然⼩于北⽅地区。
秦岭横亘在黄⼟⾼原的南缘,犹如⼀个巨⼤的天然屏障,既阻挡了北⽅频频南下的猎猎寒风,也截住了南下的滚滚黄尘。
初中地理论文(5篇)
![初中地理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e79d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d.png)
初中地理论文(5篇)学校地理论文(5篇)学校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1.被调查者基本状况调查对象中男性27人,女性17人,年龄在23~45岁之间,分别是来自四川省12个市州下属44所不同县级以下学校的地理老师,地域分布广,具有较强代表性。
被调查者学历结构为讨论生学历2人,本科30人,大专11人,中等师范1人。
专业结构为地理科学18人,汉语言文学14人,物理1人,化学1人,美术3人,计算机2人,历史1人,教育学2人,英语1人,其它1人。
表明学校地理老师学历水平较高。
任教科目结构:专职地理老师31人,兼职地理老师13人,兼任科目有:体育1人、数学4人、信息技术2人、生物1人、英语1人、历史1人、语文1人、美术1人、物理1人。
表明地理老师师资短缺,兼职较多。
入职以来参与连续教育培训状况: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中学地理老师中,参加部级培训21人次,省级培训16人次,市级培训17人次,区级培训15人次,校级培训16人次,县级培训5人次。
被调查者均参与过不同级别的连续教育培训。
参加部级培训者占被调查者的47%,表明骨干老师参加培训等级较高,培训素养较好。
在参与此次培训的遴选方式中,96%的老师是受领导支配,仅4%的老师是主动争取。
由此看出,老师培训的个人乐观性不高。
除个人因素外,连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和教育管理的行政干预性较强可能是导致老师乐观性不高的缘由。
2.学校地理教学状况简析(1)教材使用状况:中国在2021年义务教育改革以来,发行多个版本的学校地理教材,各地依据需要自主选择。
在44所调查学校中,使用人教版教材21所(48%),北师大版3所(7%),使用中图版4所(9%),湘教版5所(11%),其它11所(25%)。
被调查者大多在教学中只参考了学校规定使用的教材,少数老师也参阅其它版本教材。
(2)学校地理教学中的问题:问卷设计了"你认为影响你的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有28名老师认为地理课程受重视程度较低,10名老师选择课时少,10名老师选择教学资源不足。
地理论文三篇
![地理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bf80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三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地理论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德育渗透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的社会市场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
根据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部分初中的地理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实效不如人意。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插入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德育,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一些思想道德素质知识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德育;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三观树立的关键时期,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才智的培养,却忽视了品德的教育。
所以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还应该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
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浅谈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如何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做好言传身教,从生活中小事做起韩愈《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这句话用现代文来理解就是“教师,是指能够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并能解答疑难困惑的人”。
而这句话将“传道”放在了第一位,可见“传道”是为师者的首要目标。
古语还有云“为业师易,为人师难”,也能看出对为师者而言,“立德树人”也是最难以实现的一个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做好德育知识的传达首先自己就应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起。
这就需要我们的初中地理老师能够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显而易见的是,这样持续下去,学生不仅能够在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师的帮助之下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拥有美好的人格,这其实是学生人生中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挖掘地理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初中地理教材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主要认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4846ca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c.png)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当今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非常重视教学的因地制宜。
教学中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范文范文一:中学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在当前名为素质教育实则应试教育的中学教育大环境下,中学地理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怪圈,现在的中学生,做起高考题是得心应手,可是有时却连基本的关于国家领土的地理常识都不知道,闹出笑话。
中学地理教育存在重“理”、轻“地”,重应试训练、轻情感培养的问题。
在情感培养领域,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核心主旋律。
众所周知,地理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正是由于地理学科这样特殊的性质,使得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知识内涵极为丰富,其德育因素也丰富多样,其核心内容是:把国情、国策、国法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强化爱国主义;把加强国际意识、全球意识与国际主义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深化国际主义教育;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
国际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深化开展,实际上也就实际上也就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很重要一个前提就是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会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就会对祖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
要爱国,必先知国。
只有全面认识祖国,才能更好地热爱祖国,进而致力于建设祖国。
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大量体现在阐述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方面。
海陆兼俱的地理位置,宽广辽阔的领土范围,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体现了中国国土条件优越的主要特征。
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将思想教育融合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学生能具体感受到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土优势,从而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充满信心。
大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10篇
![大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a08c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1.png)
大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10篇范文1:城市化对农村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城市化过程对农村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了城市化带来的农田面积减少、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
范文2:环境保护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环境保护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业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范文3:气候变化对地理生态系统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地理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模拟实验和统计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
范文4:地理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本论文研究了地理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探讨了跨文化交流对地理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范文5: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化策略。
范文6: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范文7:区域发展差异的地理解释本论文研究了区域发展差异的地理解释。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等因素,探讨了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范文8:地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研究了地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型模拟,讨论了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范文9: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对策本论文研究了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对策。
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流量、道路规划等因素,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交通状况的具体对策。
范文10: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论文研究了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地理教学论文(10篇)范文
![地理教学论文(10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749505998fcc22bdd10d40.png)
地理教学论文(10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地理教学论文(第一篇: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资料有目的的将学生引入到自我精心设计的环境中,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到达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教师能够提出一个巧妙的地理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 也可带给一个解题思路参考资料, 将学生引入精彩的情境,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我正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激起学生困惑、惊奇的心理, 从而产生用心探究的欲望, 用心思考。
如, 在学习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 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何交通灯要以红色灯表示禁止、停止, 而用绿色灯表示安全通行, 以黄色灯表示有危险呢?进而透过学习大气对不一样光谱的散射与折射, 从而逐渐解答问题, 学习知识。
二、巧用诗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领土广阔, 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众多,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超多的名句, 地理教师在教学时, 如果能将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名诗、名词相结合, 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学习气候时, 用不一样的诗句来描述不一样的季节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在讲述气候的垂直分异规律时, 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讲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 用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天河、醉时不觉乾坤转, 醒来才知星斗移。
三、巧用民谣谚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谣谚语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恰当的运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 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相关系列知识的理解掌握。
如在讲述我国内陆地区气候温差大时, 可借用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既生动形象, 又富有感染力。
在讲述生态平衡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时, 可借用谚语一山不容二虎, 不仅仅言简意赅, 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优选4篇)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优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1e184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9.png)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12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 112356687989-0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优化初中地理课堂之我见摘要: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特色,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自然地理论文(共5篇)
![自然地理论文(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25aea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a.png)
自然地理论文(共5篇)第一篇:自然地理论文论环境要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和生物群周围一切生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或生物群生存的各种因素。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是指阳光、水、空气、温度、生物、岩石、土壤等。
人工环境要素包括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自然环境要素对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及地理分布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
一.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1)植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阳生植物高,如果长期低于此值将造成饥饿而生长不良,或受荫部分枝叶枯落。
(2)动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光强影响动物的生活方式。
如弱光下的夜行性动物(猫头鹰)和强光下的昼行性动物(大多数鸟类)。
二、温度与生物温度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1)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形态结构适应:有些植物通过改变生长形态躲避寒害,例如高山上匍伏地面的乔灌木和分枝密集的垫状(枕状)植物。
(2)植物对高温的适应:植物避热方式主要在于减少强烈辐射造成的增温,如叶面或表皮毛反射光线,叶片侧向阳光等,或通过蒸腾消耗热能降温。
(3)动物对温度的适应: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同类个体大,因为它们单位体重的散热量比个体小的动物相对少些。
三.水对生物的生态作用旱生植物能借助生理上和形态上的一些特性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植物体内适宜的含水量。
Ⅰ.根系很深且比较发达Ⅱ.叶面积缩小或消失Ⅲ.茎叶肉质化Ⅳ.叶面具有角质或腊质保护层,可以在体内保持大量水分,茎杆发生肉质化。
(3)动物对水分的适应生态类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动物出现了许多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① 迁徙,旱季来临时往往发生大规模迁徒。
家乡地理论文范文参考(6篇)
![家乡地理论文范文参考(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55894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9.png)
家乡地理论文范文参考(6篇)地方乡土地理教学综述论文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学生年龄小,文化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对家乡的了解比较肤浅。
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不能太高,内容不能太多、太泛、太深,要考虑实际效果,注意可接受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抽出专门时间,安排好课外活动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家乡较为典型的地理事物进行参观、考察、调查、浏览活动,提高学生乡土地理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把感性知识逐步深化为理性知识,以使乡土地理教学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突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本乡本土是学生及其祖辈长期繁衍生息的地方。
故乡的乳汁哺育着学生日益成长,乡土地理是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的极其生动、具体的教材。
学生爱家乡,不仅是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备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了解家乡建设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要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地理乡土地理论文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
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
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要认识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的意义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
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
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地理环境保护论文(优秀范文5篇)
![关于地理环境保护论文(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e6702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5.png)
关于地理环境保护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关于地理环境保护论文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
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
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
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
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
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
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
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
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
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
地理的论文
![地理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e8bd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a.png)
地理的论文•相关推荐关于地理的论文(通用14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理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的论文篇1摘要: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认识不正确、学习不科学、依赖性强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益等措施,进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学习思维多元化地球知识高中地理是一门认知地球科学的重要学科,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展却并不怎么顺利。
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普遍的感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广泛、学习的难度较大。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所反映出的状况非常的不理想,因此,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现状和遇到的典型问题1、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一直以来都因为所占的分数比例比较小而长期被学生轻视,大多学生都把地理学科看成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并且在高中的学习当中也继续漠视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思想是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再加上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难度较大,导致了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畏惧地理学科的学习。
高中地理结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点,不再像初中地理只需要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考一个不错的分数,而是更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不再是一门纯粹的文科学科,而很多学生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许多学生以为只要通过不断的记忆就可以学好高中地理,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对基础的地理知识背的滚瓜烂熟,而在考试当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做题。
因为高中地理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让很多的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努力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倦感,有的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3、学科思维差。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d0f5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1.png)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一、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探讨了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地理信息技术(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本文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研究地理教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策略,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地理教学中的乡土资源利用研究乡土资源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地理教学中的户外实践活动研究七、地理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策略,提出了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八、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九、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了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作用,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
十、地理教学中的评价改革研究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评价改革策略,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实施评价改革的方法,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一、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地理生活论文(精选11篇)
![地理生活论文(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9e86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4.png)
地理生活论文地理生活论文(精选11篇)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现象,善于观察,发现这些现象,独立思考,找到导致这些现象的缘由。
只有深入生活,才会发现地理之美。
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地理生活论文,欢迎阅读!地理生活论文篇1“地理就像万金油,东抹一下西抹一下皆可以,什么科都可沾上边。
”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
因为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到地理,只要做有心人,地理课程资源比比皆是,地理课程资源之丰富,可能是任何其它学科不能比的。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如何体现这一理念,我想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新课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加强了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设疑激趣,阐述地理知识。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但学生却有可能“熟视无睹”,因太过熟悉了,反而没有更好地思考它们与地理的联系。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点“空白”,从平时日常生活入手,在相关的地理教学中适当插入,并进而用地理知识阐述,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对地理知识也会变得乐学、爱学,并将之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我会提问“为什么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更替现象?雅典奥运会,有时要到半夜才收看比赛,为什么?”“我们一年会经历四个季节,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呢?四个季节的昼夜长短一样吗?为什么?我们哈尔滨人买房子为什么愿意买朝南向的房子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指导学生用手电和地球仪做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观察日、地、月天体演示仪,从演示实验中学生找到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原因。
地理的论文(优秀9篇)
![地理的论文(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db20f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0.png)
地理的论文(优秀9篇)摘要:生态式教学充分贯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符合高中地理的学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对构建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构建策略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态失衡问题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
生态失衡是指外来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是由课堂环境、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社会舆论、高考制度等)构成的。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考核机制的偏向高考,导致学校系统的能量流、信息流失衡,导致高中地理教师生态群自我效能感偏低;二是由于当前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理工而轻文”的思想,地理学科夹在文理科之间,无法成为高中学科中的主角,地位在无形中降低,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地理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是高中地理课堂的内部生态失衡,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过多以教材为中心,教法不适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
由于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有的教师会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这样就压缩了学生成长的空间,由此带来的还有师生关系的异化。
二、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地理课堂成为促进师生生态主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一要协调师生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的关系,营造舒适的精神氛围;二要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三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倡导多样性的教学风格。
(二)整体性原则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取向是坚持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性的统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整体发展。
地理论文范文大全
![地理论文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33f97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5.png)
地理论文范文大全地理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范文一:学伴互助式地理教学分析【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优势。
但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如果教师及他(她)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就会使其劣势凸显出来,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势必要进行课改,但是改向何方,怎样改,有很多先锋已经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有各种各样的效果。
详细记录了在课改过程中的观念、做法、反思,很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改;学伴互助;地理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是通过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的:(1)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被人们称为“满堂灌”或者叫“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是“满堂灌模式”的一种变形。
这些教学模式有优势,但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
在传统与新兴的矛盾冲突中,学校领导站位高,思想新,提出了我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义不容辞首当其冲进行课改。
在我的地理课堂上,确定为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课改首先是理念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确定以生为本的课堂。
学生学习的地方过去叫学堂,现在叫学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要做好导的工作,定位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随机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有生命力的。
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合作学习的优点,但是合作学习也存在弊端,人数较多的小组在进行学习和展示时,通常是一人做主角,其他人做配角。
所以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选择两人为一个学伴小组。
地理论文怎么写
![地理论文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f63fe17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b.png)
地理论文怎么写地理基础教育应面向生活,培养生活中需要的地理能力。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地理论文篇一地理源于生活,地理服务生活为了响应“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我们石河头初级中学地理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学习,深刻理解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内涵。
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出发,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锤炼成教学案例。
让学生从现实事例中感悟到地理知识的应用,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让地理服务于生活,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上,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我们地理组经过一学年多的实践,从学生身边教起,从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地理事物教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地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学好地理课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贯穿于地理教学中。
一、教学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1.衣着方面。
如讲述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调举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
2.行的方面。
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南船北马”外,针对现在机动车(摩托车、家用车)越来越多的现象,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为什么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这个问题,尽管当时只有一部分同学能知道“因为散射的红光最少”,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还有的同学能在课堂中举一反三地把“上个世纪围困在极地冰原地区轮船上的船员如何用煤自救走出困境”的故事娓娓道来。
地理教学论文(合集22篇)
![地理教学论文(合集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f77bf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0.png)
地理教学论文(合集22篇)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22篇《地理教学论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地理教学论文一、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提问的功能1。
有效性提问的启发与培养功能。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提问类型多为记忆型提问(如:什么是季风),观察型提问(如:找出地图中里海的位置),以及理解型提问(如: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此三种提问类型均为低层次提问类型,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记忆,以及学生观察直观材料的潜力,缺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应用型提问、探究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类型,无法锻炼学生分析、解决与评价地理事物的综合性潜力,且提问的次数较多,随意性较强,使得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普遍缺乏目的性与策略性。
对此,有效性提问立足于地理教学目标,增设相关提问类型,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地理知识与地理潜力同步提升的教学功能。
2。
有效性提问的激励与参与功能。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提问的方式与资料缺乏应有的设计,一方面是提问形式过于单调,趣味性不强,无法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有效性提问利用设疑吸引法、反诘提问法、层层递进法、比较提问法等多样提问方式,优化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问题设置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有效性提问明确提问的发问点,包括预设导入提问、预设衔接点提问、预设图样提问、预设课后思考提问等各种提问策略,对应不一样的教学需求,指导学生参与教学。
3。
有效性提问的反馈与调节功能。
有效性提问还具备教学的反馈与调节功能,高中地理教学的提问反馈主要存在于理答环节,在传统地理教学提问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问题答案多于问题本身,忽视问题的探究性过程,且教学提问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很少提出问题。
有效性提问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光,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实现有效理答。
高中地理教学提问的调节功效是指教师提问为教学建立的节奏性,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提问不重视提问的简洁与准确,模糊性问题常常影响教学的连贯性,有效性提问重视教师的提问表达技术,旨在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流畅奠定语言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论文范例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在素质教育中,各门学科都应该受到重视,各学科的地位是平等的。
只有正确对待每一门课,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地理是高中的一门基础课,但,在众多的高中学习科目中,地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地理被放到了副科的位置之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平时,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语数外、理化生的学习之上,地理学习不重要,也不需要深入理解,只要在考试之前结合课本简单看看,记住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
即使学不会地理也没有关系。
由于学生对地理学习存在着误区,导致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地理课堂的教学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高。
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自己要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摆在地理教学的位置。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向学生逐步渗透地理学习的重要性,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地理教学工作,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不能做到“教”和“学”的有机结合。
这种“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厌倦、乏味,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课,自然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对地理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直以来,许多学生与家长都地理学习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他们认为,地理学习不重要,没有给予学习地理的充足时间。
及时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他们也是根据教材与教师的讲解进行进行机械记忆,不能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学习,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地理学习的效率低下。
(三)学生的认知及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地理知识包括的内容广泛,有些地理知识比较抽象。
由于高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没有发展成熟,在学习地理时,对于一些不熟悉,尤其是抽象的地理知识难以理解,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拦路虎,削弱了他们地理学习的兴趣,影响力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运用直观教学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形象的事物他们最感兴趣,印象也更深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教学法,以便
于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地理图册、地理挂图、图片、实物等为学生再现地理现象,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直观教学教学,能够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感性认识,学生对感性认识进行处理加工之后,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理性认识。
运用直观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还可以把问题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清楚,学生在理解知识时会感到更容易,教师讲解起来也更加方便,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辅助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地理场景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感到兴奋,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由于多种展示形式相结合,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地球绕日运动”、“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够把众多的信息生动、有序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兴趣更浓。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是一门实用的课程,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身边的许多地方都要用到地理知识。
单纯按照课本讲解地理教学内容,就会使地理课
堂变得空洞,脱离实际。
在地理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地理知识,又能够促使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为了更好地做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就要深入研究教材,从中挖掘出地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部分。
在平时,教师还要多读书看报,关心时政热点,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于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
教学有法,但是无定法。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每种教学手段都有着自身的优势,我们不能单纯的评定哪种教学手段的优劣。
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找到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只有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从而构建出高效的课堂。
我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努力,一定能够发挥出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