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31e97cddccda38376baf2a.png)
7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8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原因
太阳光照射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思考: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会有昼夜交替吗?
昼夜交替的界限叫晨昏线
9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晨昏线定义: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 越过晨线,白昼开始;越过昏线,黑夜来临
3.地方时和区时
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 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 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二)地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的地理意义
3.地方时和区时
特点: ①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 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 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③ 经度差15°,地方时差1个小时。经度差 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
(一)、地球的自传
思考:
线速度和角速度 随纬度变化的一 般规律?
5
(一)、地球的自传
纬度 线速度(千米\时) 角速度(度\时) 0° 1670 15 30° 1447 15 45° 1181 15 60° 837 15 90° 0 0
归纳:地球的表面除了南北两个极点为0°外,任何
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为15°。而地球自转线速度,则 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线速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北 纬递减。
注意:极点上没有角速度,没有线速度。
6
(一)、地球的自传
地球的自转周期有两个,一个是以 太阳为参照的太阳日(也就是24小 时),在一个太阳日里,地球自转 了360°59′;一个是以恒星为参照 物,在一个恒星日里,地球只自转 了360,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如 图:图中我标的角度就是地球在太 阳日里多转的59′,实际上就是地 球在一个太阳日公转的角度。。。。 简单点说就是:太阳日就是地球上 固定一点看到太阳的时间,它转了 不是360°,而是大于360°的 360°59′,用时 24小时整 。。。恒星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圈的 时间(严格的一圈)是360°,用时 是 23小时56分4秒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66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a769a5daef5ef7ba0d3c8f.png)
解析:(1)由图示信息:东半球为夜半球,知晨昏线与经 线圈(20°W和160°E)相重合,为春(秋)分,D项排除,再 由已知180°经线位置,可知20°W和160°E经线分别为 昏线和晨线,即可求得北京时间为3时20分。(2)据第(1)题 可知70°E为0时经线,而北京位于70°E以东,故得正确 选项为C项。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 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等于该纬 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日落时间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其计算 公式是12±昼长/2。
晨线、昏线的判断 在日照图上,判断晨线与昏线 的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 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 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 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 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 界线为昏线。如右图所示:
2.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
阳高度角为0°。 (3)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秋
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为23°26′,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答案] (1)A (2)B
(2009·广东文基)右图中a为晨 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 最大的点。读图回答(1)~(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15ba56866fb84ae45c8da4.png)
AB
快速记忆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
•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原方向
偏移 方向
南半球
原方向
偏移 方向
北半球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 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旋转一周的角度 = 自转的周期
360°
360°
= 恒星日 = 23时56分4秒
360°
15 °
24时 = 小时
1° = 4分钟
除两极点外,全球相等,皆 约为15 °每小时,极点为零。
二、产生昼夜交替
探究:
1、假设地球会发光发亮,或者地球是透明的, 是否会有昼夜现象?假设地球不自转,昼夜是 否会交替?
2、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有没有区别?
3、晨线和昏线有何区别?它们与太阳光线 什么关系?
4、晨昏线在地表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
探究一:地球上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 太阳照射 昼与夜现象
(一)地方时
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计算方法
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相差1个小时,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经度差 时间差 15° 1小时 1° 4分钟
时间差 1小时 4分钟
经度差 15° 1°
活动:如果知道一个地方的地方时,能不能求 得其他地方的地方时呢?
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间差 =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15
探究四: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 晨昏线与太阳 光线始终是垂 直的关系。
• 由于地球自西 向东转,使地 球表面的晨昏 线不断向西移 动
第2讲_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2讲_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84ecf02844769eae009eda9.png)
已知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6: 00,据此判断:
A
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
B
C
4、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1)确定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季节 (4)确定直射点位置
(2)确定地方时
A、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 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值相等。
8.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
地球不发光 昼夜现象 地球不透明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周期?
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晨昏线的判读与 Nhomakorabea用N
夜弧
昏
晨 线
线 昼弧
太 阳 光 线
S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 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
2、晨昏线的特点 :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 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 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 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 点太阳高度小于0。 N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 夜弧 昏 才与经线圈重合;在夏至、冬 太 晨 阳 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 光 昼弧 线 线 (5)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S
3、晨线和昏线的判断 方法(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 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东
A
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
西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6125137bceb19e8b9f6ba73.png)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不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分不清他们代表着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或66?34?S。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或70?S。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
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
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
(图解)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
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
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
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学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31d8cb9d528ea81c77984.png)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2、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3、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自学质疑】1、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或蓝球,注意观察不转动和转动时的明暗半球。
思考:(1)地球上昼夜产生的原因?(2)昼夜交替的原因?昼夜交替的周期?(3)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有什么地理意义?晨昏线在地表是怎样移动的?(4)在光照图上怎样准确地判断晨线和昏线?2、时间是根据天体的运动确定的,如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此,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1)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你能发现地方时是怎样变化的吗?(2)如果知道了一个地方的地方时,怎样计算另一个地方的地方时?(3)在自给自足的古代,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广泛,如果还都使用地方时会造成什么问题?(4)时区是某一种标准时的使用范围。
读课本图1-2-4说明国际上是怎样划分时区的?全球共分多少个时区?为什么?知道某地的经度怎样求其时区数?知道时区数怎样计算中央经线的经度?读地图册上的《中国政区图》,计算我国共跨多少个时区?(5)什么是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有什么关系?试设计一个计算区时的公式。
(6)什么是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有什么关系?(7)读课本图1-2-4,观察伦敦、莫斯科、悉尼、纽约分别位于哪个时区?完成课本P13“活动”题。
3、由于地球表面的方向是一种球面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随着地球的自转,地面上的方向与空间方向会发生偏离,相对于地面上的方向来说,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方向要发生偏转。
(1)读图1-2-5,归纳出地表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
(2)将水池的塞子拔掉放水,观察水池中形成的漩涡是怎样旋转的?为什么?。
新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新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d0946c3a32d7375a517801b.png)
120°E
经度相差16°
136°E
乙11时
甲
甲地的地方时=11时+(16×4)分=12时4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读图思考: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如何推算?
中央经线= 时区×15°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思考: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区 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
“北京时间”
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即东8区的“区时”
计算:若北京时间是8日下午5时,求华盛顿(西五区)此时的地方时。 “同减异加” 8日4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水流平缓,堆 积作用明显
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流一侧的水 流湍急,另一侧水流平缓
水流湍急,侵 蚀作用明显
思考: 1.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和昼 夜更替现象?
2.昼夜的分界线是什么形状 ?
3.昼夜分界线将地球分成了 两个什么形状?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
观察下面两个动画演示
动画二 俯视晨昏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纬线被分割成 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夜
晨昼
半 昏半
球
线球
地球不透明所以有昼夜,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更替现象,周期为24小时。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思考: 1.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和昼 夜更替现象?
2.昼夜的分界线是什么形状?
3.昼夜分界线将地球分成了 两个什么形状?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 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 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90e6c3c281e53a5902ffa5.png)
第一章 第2节①
地球的自转
六、地转偏向力
六、地转偏向力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1、含义: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转的力,叫 地转偏向力。(特别是气体、液体水平运动容易受到偏转。)
2、偏转规律: ①在北半球向右偏转; ②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③赤道上无偏转; ④纬度越高,水平偏转越大
内容回顾
地球运动的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 地理意义
第一章 第2节①
地球的自转
昼夜更替 时差
地转偏向力
四、区时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2.计算:①求出经线所在时区→②求出时区中央经线→③求出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
例:“北京时间”10:00时,请问70°E的区时是多少? ①70°E所在的时区为 东五区 ②东四区 的中央经线为75°E ③已知此时120°E为10:00,所以70°E的区时即75°E的地方时为7:00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二)昼夜交替
5、晨昏线(圈)的特点:
➢ ①是过地心的大圆,平分地球和赤道; ➢ ②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 ③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 ④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线相切; ➢ ⑤与赤道交点是6点,与昏线交点是18点 ➢ ⑥晨昏线和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
纬度相等。
第一章 第1节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1、含义:因经度差异而出现不同的时刻(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如图所示,A、B两点在同一经线 上地方时相同;A、C两点不在同 一经线上,地方时不同。
二、地方时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2、东早西晚(与生活中的早晚相反):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更 早见到日出
地球自转的自转意义
![地球自转的自转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b7f2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7.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地转偏向力地球的形状二.昼夜交替1.地球产生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一个太阳日。
4.昼夜的分界线为晨昏线。
以晨昏线为界,靠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对太阳的为夜半球。
三.晨昏线的判断晨线昏线的判断:①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为昏线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③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四.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2.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于太阳光线垂直4.晨线附近为日出时刻,昏线附近为日落时刻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昼长夜长均为12小时,6时日出,18时日落。
6.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 时,平分夜半球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
7.晨昏线在二分日(春分与秋分)时与经线重合,晨昏线在二至日(夏至与冬至)时,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为23.5°.8.晨昏线的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昼极夜最大范围的纬度(晨昏线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互余9.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以15° /h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五.应用:①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②确定地方时 ③确定日期和节I 11l a 1l “M 11l“M a 1l I a . n n n"M| 气 ④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⑤确定昼夜长短 ⑥确定日出、 日落时间 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3)确定日期和节气: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晨昏线地转偏向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晨昏线地转偏向力)】](https://img.taocdn.com/s3/m/274eba63376baf1ffc4faddb.png)
(晨线)
侧视图
晨 昏 圈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昏
太阳直射点
线
俯视图
A
N
O
B
O
A N
B
N
N
S
S
O
A S
B
O
A S
B
知识准备
晨昏线 特点 (1)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N
(2)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4)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
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l 题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丙 ;哪 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 小岛相连 丁 。
图1-13
或者
(二)地转偏向力
1、定义: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
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我们把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 转偏力。它是一个假设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 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纬度越高, 运动物体的偏转越明显。
2、大小: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_________。
l 晨昏
l夏
l (2)图中AEC表示__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l___6____季。l 12
l (3)l此刻1 , 图中Al、B2、C、D四处的地方时是:A______时,B______时,
l
C__8____时,D__l4___1_时。
l2
l (4)这一天,A地昼长__2____时,E地昼长__l__4_西___小时。
课内探究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晨线
昏线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
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gai1汇总
![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gai1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53d3ed9336c1eb91a375def.png)
1°相差多少?
3、度时转换: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早晚规律:
东面的时间要比西面的早 已知东面的时间求西面的 时间用“-”,已知西面的时间 求东面的时间用“+”
东+ 西-
(二)时区
思考: 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地方时,是不是 每条经线都规定一个自己的时刻呢?
概念: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 个时区。
解题思路(1)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2)自东向西越 过日界线(3)越过180度经线,但未越过日界线。
练习题:
1、有个妈妈乘轮船由上海去旧金山,在临近日界线 时生 一女孩,越过日界线后,又生一个男孩,只按 生辰日期计算_男__孩____ 大? 2、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 在摩纳哥(东1区)宣布,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 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 )A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从东向西越过180º经 线,日期如何变化?
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 (区时)起航,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 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 C D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练习、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12区,西侧是西12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练习、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东向西越过日 界线后,日期变更为 B
A、不变
B、10月2日
C、9月29日 D、9月30日
A、12月3日15时30分 B、12月22日9时30分
教案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6c22ee767f5acfa0c7cd1f.png)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教学内容及解析(一)教学内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晨线、昏线、太阳高度角等定义3.地方时与区时的产生与区别,地方时的判读、换算4.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二)内容解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指的是地球的自转的运动特征,以及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时差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等现象。
理解它的关键首先在于理解运动的原理,再进一步了解产生现象的原因。
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相关基础非常有限,因此本课在开始之前还需要对相关知识,比如地球经纬线的划分等进行一些铺垫和补充。
由于该内容是地理中“地球运动”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对解释一般现象以及后面时差、地转偏向力带来的现象等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在本学科中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地方时和区时的划分及判读,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决的关键在于利用多种方式,如动态图、实验演示等充分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一)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等;2.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3. 地方时的产生及基本规律,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方法;4.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二)目标解析1.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的特征,注意让学生理解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区别,不同方向上看地球自转方向的表达方式等。
2.运用示意图,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
结合地球自转解释昼夜产生原因,并简述意义。
3.学生能够说出地方时的概念,理清并判断地方时的早晚,为学习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4.从现象入手,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河岸冲刷程度的对比,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较多,一是对地方时早晚的判断和理解,二是对区时的划分以及时区的计算理解不够,不能进行判断。
第二节-产生时差
![第二节-产生时差](https://img.taocdn.com/s3/m/8c0e06ee76a20029bd642dce.png)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解题思路(1)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2)自东向西越 过日界线(3)越过180度经线,但未越过日界线。
两条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然日界线: 0时所在的经线
两条日界线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AD
B. 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纬度间隔1°,经线长为111千米
11. 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
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08广东) A
A.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世界的洋流分布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用于长江大堤加固的投资有上百 亿元人发币. 这么大的投资也不可能把所有长江大堤进行全部加固, 只能对重点的河段大 堤进行重点加固.如水流不畅,洪涝危害严重的荆江河 段,容易遭到水毁的河岸.
占全球的: (
)
A. 一半 C. 四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练习2:北京时间为2008( C )
A. 一半 C. 四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所求地区时< 0,则日期减一天,结果加24得到时刻; 所求地区时=0 或24,为当日24点或次日零点。
1.一至十二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特殊点地方时
E
图一
图二
例4:已知A地(40°N,116°E)区时为11:26,求B地 (35°N,140°E)、C地(40°S,74°W)的区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80188bb168884868762d6de.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 6、7、8,冬季 12、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 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