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辅导技巧七岁孩子教育
心理辅导技巧七岁孩子教育心理辅导技巧:七岁孩子教育一、了解七岁孩子的发展特点1. 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和个性2. 逐渐独立思考并表达观点3. 对规则和秩序有更深入理解4. 同伴关系变得更加重要5. 好奇心强烈,对学习充满热情二、培养积极自信的态度1. 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2.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3.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提升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三、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1. 给予关注并真正倾听他们的需求与担忧2.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确保清晰传递信息意图3. 提供合适的反馈并避免批评或指责四、通过游戏和艺术活动促进情绪表达与管理能力1. 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以释放内在压力及促进身体健康2. 创设绘画和手工艺活动的环境,让孩子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3. 与孩子一起玩具或角色扮演游戏,帮助他们学习解决问题并表达情感五、提供适当的责任和独立性1. 分配一些家务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理能力2. 给予适度的决策权,让他们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选择3. 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判断六、建立积极友好关系与同伴互动能力1. 鼓励孩子参加团队活动,如体育比赛或社区服务项目等2. 教导孩子与他人分享、尊重和合作七、管理竞争压力及失败情绪处理技巧1. 培养正确看待竞争的态度,注重个人进步而非胜负结果2. 帮助孩子认识到失败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并鼓励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3. 提供安全可信的环境让孩子倾诉内心感受,同时引导他们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八、建立健康的睡眠和作息习惯1. 确保孩子每晚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促进身心发展2. 制定规律的起床和就寝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孩子容易入睡结语:在七岁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给予孩子正确而有效的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他们的发展特点,并采用适当的教育技巧,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积极自信、建立良好沟通以及掌握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
管教孩子26个心理方法
管教孩子26个心理方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管教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如何正确地管教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介绍26个管教孩子的心理方法。
一、情感沟通类1.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2.表达爱的情感。
家长应该经常向孩子表达爱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处理情感问题。
二、行为规范类4.制定明确的规矩。
家长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5.及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
家长应该及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值得赞扬的。
6.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
家长应该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并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情绪管理类7.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挫折。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挫折,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8.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力。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力,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9.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情绪。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情绪,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四、学习方法类10.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
11.教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会高效地学习。
12.鼓励孩子多读书。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读书,让孩子学会阅读和思考。
五、社交能力类13.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
14.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15.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学会交友和沟通。
六、自我管理类16.教育孩子正确处理金钱问题。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金钱问题,让孩子学会理财和节约。
纠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
纠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外显性问题行为和内隐性问题行为。
外显型问题行为主要是指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言行而导致的一系列行为问题,如多动,坐不住,攻击和侵犯其他幼儿不遵守社会规则的。
外显性问题行为可以利用行为主义理论中的斯金纳的强化论。
那已经问题行为主要指过度控制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引起的行为障碍,如社会退缩,焦虑,抑郁,不善于与人交往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帮助。
纠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一、游戏疗法。
游戏疗法又称为非言语治疗法,治疗者以游戏为手段,帮助幼儿治疗心理问题,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积木游戏,箱庭疗法,角色扮演,玩粘土戏水等。
游戏疗法要求治疗者以游戏为手段,与幼儿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和顾虑,为幼儿自由放松的游戏做好准备。
其次,幼儿在自由而愉悦的游戏中将一些心理障碍投射其中,把平时不敢发泄的紧张,焦虑,不满等不良情绪在游戏中充分的表现出来,便于治疗着观察诊断,并提出应对策略。
常用的流行疗法是沙盘游戏疗法。
一般用于治疗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攻击性幼儿,甚至是一些特殊幼儿,如自闭症幼儿孤独症幼儿等等。
二、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就是以减轻和改善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主要用于改善一些不良的行为,如攻击,欺负弱小,不守纪律,做小动作,乱发脾气等。
比较常用都有有代币制和厌恶疗法。
代币制是使用象征性的标记物来强化期待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
治疗方法及当期待的良好行为出现时,教师给予幼儿象征性的物品,如五角星,花朵,笑脸等作为奖励的手段,幼儿在攒到一定数量的这些物品以后,就可以兑换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当幼儿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或不能按照要求做出良好行为时,就不予奖励,使不良行为因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
厌恶疗法即将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使幼儿形成厌恶的条件反射,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目的的一种行为疗法。
幼儿园教师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儿童行为心理学
幼儿园教师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儿童行为心理学幼儿园教师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儿童行为心理学1. 介绍幼儿园教师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是一种针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观察力培训的教育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与引导。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幼儿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观察力培训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力对于幼儿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情绪波动、行为习惯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观察力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起对幼儿行为的敏锐感知,有利于发现潜在问题和矛盾,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
3. 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观察力培训教育方案中,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应用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幼儿的行为举止。
通过深入学习儿童行为心理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幼儿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4. 观察力培训的专业内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力培训应包括以下专业内容:- 儿童行为心理学基础知识- 观察方法与技巧- 幼儿行为分析与反馈-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5. 我的观点与理解我认为,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力培训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对幼儿行为心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幼儿成长。
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应用对于观察力培训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深入学习儿童行为心理学,教师才能更好地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引导。
总结幼儿园教师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学习儿童行为心理学,培训教师的观察力,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这样的教育方案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幼儿园教师观察力训练教育方案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观察力和专业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7岁儿童心理教育
7岁儿童心理教育
1.了解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7岁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更加自主的行为,但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支持。
2.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创造轻松、愉快、安全的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自信、独立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3.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7岁的孩子可能会经历一些情绪波动,如沮丧、焦虑、愤怒等。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7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父母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如阅读、游戏、手工等,帮助孩子探索世界。
5. 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7岁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可以参加集体活动、交朋友,并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6. 帮助孩子规划未来:在孩子7岁的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未来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鼓励他们设立目标并为之努力。
7.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7岁的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如学会独立地穿衣、梳头、洗脸等。
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权,帮助他们逐渐成为自己的主人。
- 1 -。
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方法
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方法
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增强法:包括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比如
奖励;负性强化则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比如撤销惩罚。
2.惩罚法:是通过呈现不愉快的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比如给予批评、处分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
惩罚并不能让儿童知道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只能让他知道某个行为是错的。
因此,在使用惩罚法时,必须明确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
3.消退法:是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使某种行为逐渐消失。
比如,对于儿童的某种不
良行为,家长可以不予理睬,使其自然消退。
4.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通过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增强儿童的良好行为。
代币可
以是一些小物品或标记,儿童可以通过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来获得代币,然后用代币来兑换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机和兴趣。
以上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家长或教育者的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在矫正儿童行为时,一定要遵循尊重、理解、引导、鼓励的原则,帮助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解决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心理辅导方法
解决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心理辅导方法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常见但引人关注的问题,这不仅会对他们学习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还给家长和教师带来了困扰。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心理辅导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小学生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一、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一种通过塑造和调整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专注力训练通过一些专注力训练活动,如迷宫、数独、拼图等,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敏锐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1.2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将任务细分为更小的目标。
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规划学习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专注力。
1.3 减少外界干扰创造安静、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
同时,限制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防止过多的干扰对专注力造成负面影响。
二、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对于专注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几种心理辅导方法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2.1 情绪识别和表达教导小学生识别自己的情绪,并通过良好的表达方式来沟通和解决问题。
提供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控制情绪,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2.2 情绪调节通过练习情绪调节技巧,如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影像术,帮助小学生调整情绪状态,从而改善专注力。
鼓励他们寻找乐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行为管理行为管理是指帮助小学生掌握行为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可以用于心理辅导的行为管理方法:3.1 目标制定和反馈与小学生一起设立可实现的目标,并定期给予正面反馈。
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动力和专注力,从而达到目标。
3.2 奖励和惩罚机制建立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鼓励小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集中注意力的表现。
奖励可以是赞扬、小礼物或特殊待遇,而惩罚应当是合理和适当的,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7岁儿童心理教育方法
7岁儿童心理教育方法一、养成良好习惯1、自我管理7岁的儿童已经可以独立进行自我管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自我管理的训练,让他理解及自觉执行固定的程序和时间表,如:利用每日清晨的时间做家务、学习、睡眠等,以此来提高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2、表扬有奖励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表现,肯定及表扬孩子的做对事情,进一步激励孩子,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正面情感。
3、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做作业等,同时家长也要坚持每天和孩子进行学习指导,为孩子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
4、独立生活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尽量不要替孩子处理每件事,而要让他进行简单的生活安排,比如穿衣、刷牙等。
二、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1、社交技能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邻里社区里的兴趣活动,和其他年龄组的儿童进行交流活动,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2、处理复杂关系7岁的孩子除了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外,还要学会处理可能发生的复杂关系和复杂情况,比如争执、纷争等,加强其自觉性的行为把握。
3、正确表达情感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表达欣喜、发怒、害怕、失望等情感,使孩子熟悉各种情绪的表现,以此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加强安全意识1、纪律意识7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纪律意识,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在自身遵守纪律,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推之于他人,培养孩子的自律。
2、交通安全在孩子出门的时候,家长应当让孩子牢记一些安全要求,如:不随意跑路、不乱乘车和骑车等,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3、家庭安全家庭安全对于七岁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家长应该告诉孩子避免和陌生人说话、聊天等,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心理学对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
心理学对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导言:儿童行为问题是许多家庭和学校面临的普遍挑战。
幸运的是,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来干预和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方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的治疗中。
这种方法基于认为个体的行为问题与其思维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首先,通过与儿童建立积极关系,治疗师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
接下来,治疗师会与儿童一起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并帮助他们识别可能导致问题行为的负面或不准确的思维模式。
最后,治疗师会引导儿童改变这些思维模式,鼓励他们采用更积极和适应性的思考方式,以期改善行为问题。
二、社交技能训练对于许多儿童来说,缺乏适当的社交技能可能是导致行为问题的一个因素。
因此,社交技能训练成为了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干预方法。
在社交技能训练中,治疗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帮助儿童学习和实践各种社交技能,如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
通过逐步引导和正面反馈,儿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这些技能,并逐渐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随着他们的社交能力的提高,行为问题也有望得到改善。
三、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直接面向整个家庭系统的干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展和维持可能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治疗师通过与家庭成员的定期会谈,帮助他们了解行为问题的根源,并尝试通过改变家庭动力和提供支持来解决这些问题。
家庭治疗还可以帮助家庭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增强亲子关系,提高父母教养技能,从而促进儿童良好的行为发展。
四、行为操作行为操作是一种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干预方法。
它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影响儿童的行为。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清晰的目标设定和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治疗师与儿童和父母一起制定行为目标,并设定相应的奖励机制来增强积极行为。
同时,对于负面行为,也设定相应的惩罚机制以削弱其出现频率。
通过这种方式,儿童的行为问题可以得到管理和控制。
儿童心理疏导方法
儿童心理疏导方法心理疏导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来帮助儿童调整情绪和缓解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儿童心理疏导方法的应用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疏导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实际应用效果。
I. 游戏疏导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愉快地表达情感、解决问题,并学习与他人合作。
游戏疏导法利用儿童的游戏来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疏导者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引导,了解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游戏疏导法既能够有效地缓解儿童的情绪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
II. 绘画疏导法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绘画疏导法通过给儿童提供纸和颜料等绘画工具,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烦恼画在纸上,从而实现情感的宣泄和情绪的调节。
绘画疏导法可以帮助儿童在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他们对情绪和问题的认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III. 对话疏导法对话是心理疏导的常见方式之一。
对话疏导法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言语和情感,帮助他们理解和面对问题。
在对话疏导过程中,疏导者应该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鼓励儿童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IV. 心理训练法心理训练法通过训练儿童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压力。
心理训练法包括放松训练、想象训练和自我说话等多种技术,具体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心理训练法的核心是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应对策略,使他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V. 家庭支持法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支撑。
家庭支持法通过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儿童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提供儿童需要的情感支持和指导。
家庭支持法不仅能够改善儿童心理问题,还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
家庭支持法的实施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因此,对于儿童心理疏导的专业性和专业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疗法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疗法1. 游戏疗法(Game therapy):游戏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游戏疗法可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游戏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自信心、解决问题、培养社交技能等。
2. 绘画疗法(Art therapy):绘画是学前儿童常用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绘画疗法可以让儿童通过画画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儿童可以通过绘画来减轻压力、培养专注力和创造力。
3.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音乐对儿童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通过音乐疗法可以帮助儿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儿童可以通过唱歌、弹奏乐器、听音乐等方式来实施音乐疗法。
4. 感觉统合疗法(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感觉统合疗法主要用于儿童感官运动发展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排斥某种感觉、运动困难等。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帮助儿童调节和整合感官信息。
5.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认知行为疗法主要用于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暴力行为等。
通过帮助儿童认识和改变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促进他们积极和健康的发展。
6. 演艺疗法(Drama therapy):演艺疗法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游戏等方式,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体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儿童可以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培养沟通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动物辅助疗法(Animal-assisted therapy):动物辅助疗法常常使用与儿童同处的动物,如狗、猫等,帮助儿童减轻焦虑、增强社会互动、提高情绪和自尊心。
动物能够给儿童提供安慰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
上述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疗法,每种疗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和目标。
每个儿童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选择合适的心理疗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需求和情况来决定。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有哪些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有哪些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
如果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最好从儿童开始。
那么有哪些培育孩子健康心理要注意的呢。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十要点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孩子活泼健康的六种表现一、表情活泼好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脸部表情不断丰富,十分生动。
他在多彩多姿的生活和不同的人、事面前,时而亲热、依恋,时而好奇、得意,常常有欢笑和满足,也有疑问和焦急。
他的脸部表情有友好、礼貌、认真、悲伤、幽默、伶俐等等。
连笑也有各种不同的笑义,有时还破涕为笑。
这样的孩子内心感受是丰富的,也是活泼专注的。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导读: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有哪些?为了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们可以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做一些训练。
那么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一些方法。
*一、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绝好机会。
根据儿童期孩子的心身发展特点,可以进行如下训练:1、配合感觉机能的迅速发展,全面丰富感觉刺激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脑细胞开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感觉经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元的功能特性。
应经常抱婴儿出外,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小鸟、动物的叫声、听人的谈话。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听听早教磁带、音乐等。
在婴儿的小床边挂置各种色彩鲜的吹塑玩具、汽球等(但不要离孩子眼睛太近,并要隔一段时间,换一些新的玩具),可以每天让孩子立姿看些美丽的图画、挂历或商场的厨窗、街上的广告等,并有声有色地给孩子讲解。
让孩子面对面看着成人表情和口形与成人交谈。
常使孩子品尝饭菜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时补充蛋、奶、水果汁、蔬菜汁、鱼、肉等。
食前有意让孩子嗅到各种香味。
多领孩子接受阳光沐浴、闻沁人心脾的花草芬芳、观自然的蓝天绿树、听鸟语虫鸣、触摸各种无危险的物质。
对一岁内孩子在醒觉时,抱起他拍拍摇摇、轻轻抚摸他的皮肤。
对会走以后的孩子,可以带他到没有危险的各种地方,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感知、扩大认识领域。
所有这些作法是为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使机体有丰富的早期感觉经验,随着各种感觉机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觉综合认识事物。
这有助于将来对人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2、以言语训练为先导,促进智能的全面发展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关于儿童语言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
苏联学者认为:对儿童越注意,儿童听到周围人的言语越多,第二信号系统方面的暂时联系发展得越快。
7岁孩子心理教育
7岁孩子心理教育7岁孩子正处于关键的成长阶段,心理教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7岁孩子心理教育的建议和策略:认识自我首先,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包括他们的兴趣、情感和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对话和活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情感表达与调节7岁的孩子开始更加敏感和复杂地体验情感。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和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
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适当地调节这些情感,比如通过深呼吸、冷静下来或者寻求成人的帮助。
社交技能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更加频繁地与同龄人交往。
家长和教师应该教授孩子基本的社交规则,如轮流说话、分享玩具和尊重他人。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小组活动,孩子可以练习这些技能。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时,孩子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尝试解决,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孩子参与艺术和创造性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和编故事。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建立自信心通过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家长应该避免过度批评,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承担一些适当的家务任务,比如整理玩具或帮助摆放餐具。
这有助于他们理解责任的概念,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应对挫折和失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面应对这些情况,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放弃。
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一个温馨、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
结束语7岁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学生心理辅导要点
小学生心理辅导要点心理辅导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帮助和引导的过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家长,我们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本文将从培养情商、提高自尊心、解决问题及压力调适等四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要点。
一、培养情商情商是指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与自己和他人相处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情商有助于其有效地处理情绪和社交问题,增强自信心。
1. 细致观察: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需求和表达方式,教师或家长要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在日常互动中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
这样可以及时回应,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2. 倾听倾诉:建立良好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给予孩子足够时间和空间去倾诉,积极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经历,使他们感到被理解、被关爱。
3. 情绪管理:引导小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例如,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什么让他们开心、悲伤或生气,从而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提高自尊心自尊心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具有良好自尊心的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1. 赞扬与鼓励: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表扬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还能激发他们更好地发展潜力。
2. 设置适当目标:帮助小学生设定合理且可达到的目标,并提供积极支持和指导。
通过一步步实现目标,增加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3. 接纳与包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或家长要以平等谅解态度看待每一个小学生,并接纳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外貌特点。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特殊之处,从而促进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
三、解决问题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等。
教师和家长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
1. 思维训练:鼓励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提供各种策略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当孩子遇到数学题无法完成时,可以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解决,激发创造性思维。
7岁孩子心理辅导内容
7岁孩子心理辅导内容一、了解7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7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儿童阶段的晚期,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学龄阶段,并且逐渐展现出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
二、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安全。
其次,创造一个愉快、积极和尊重每个人观点的氛围,在家中传递积极乐观的价值观。
最后,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正确引导他们处理情绪问题。
三、教会孩子情绪管理技巧7岁是一个小学时代学习与成长迅速的时期,孩子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教会他们如何管理情绪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情绪表达和控制。
同时,鼓励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
此外,提供一些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活动,例如运动、听音乐或画画等。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这个年龄段,建立健康的自信心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并予以肯定和支持;给予他们适当的责任和独立空间,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注重赞美孩子取得的进步和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帮助孩子培养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心态。
五、帮助孩子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在7岁时期,孩子开始与同伴之间有更多的社交接触,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
为了帮助孩子处理这些问题,家长可以给予他们交友的指导和建议,教会他们与人相处的技巧。
鼓励孩子学习分享和合作,并培养他们和其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面对冲突和挫折时保持理性思考,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全感。
六、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7岁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鼓励并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均衡饮食等。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正确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自信的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
一、创设友好亲近的环境1.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通过在家中传递关爱和支持,建立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
家长应尽量融入孩子世界,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意见。
2. 构建积极乐观校园氛围:鼓励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形成平等友好、亲近相处的关系。
推广正能量文化,提倡鼓励、分享和帮助。
二、倾听与沟通1. 温暖倾听: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与疑惑,并以耐心温暖的态度进行倾听。
在他们表达时不要打断,不要轻易指责和批评。
2. 表达情感的技巧:通过绘画、写日记、剪贴画等艺术形式,让小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引导他们积极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三、情绪管理1. 培养积极情绪:鼓励孩子多参与运动和有益爱好,以释放体内潜在的不良情绪。
同时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学会调节情绪:教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或听音乐等。
帮助他们认识到不同情绪的成因,并合理应对。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1. 合作学习环境:推广合作学习模式,让小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通过分组活动和互相辅导促进彼此间友善合作,并培养集体荣誉感。
2. 解决冲突能力:教给孩子处理冲突的方式和能力。
例如,训练他们主动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人需求并寻找共同解决办法。
五、培养自信心1. 突出优点:通过认可和赞扬孩子的个人优点和成就,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并给予必要支持与肯定。
2. 高效反馈:给予孩子明确而及时的反馈,让他们知道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激发他们对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结语:小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关注并正确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创设友好亲近的环境、倾听与沟通、情绪管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培养自信心等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家长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七种方法
家长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七种方法家长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七种方法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关注于身体健康,同时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
要写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归纳起来有以下七种种方法:1、鼓励法每个孩子都天生具有一种需要承认和需要鼓励的心理,对于孩子们的喜欢成功,他们往往是喜欢得到大人们的认同和赞扬。
所以,父母们就要经常的对你的孩子进行鼓励,这样孩子就会通过家长的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而进步,因此这样孩子的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也就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语言的沟通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也是一样。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一个主要工具,所以,父母在和孩子谈话时要用试探还有发问、反问等方式,因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身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还会发展创造性思维。
3、出难题法家长要经常的给你的孩子出点难题,这样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而且还会让其自己解决,同时也是只有经过风雨还有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这样才能产生一些经验和教训。
4、讲故事法每个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家长们也应该抽出时间来给你的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同时从一个好故事中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而且还能鼓舞儿童的'上进。
5、兴趣引导法对于孩子的兴趣问题,这需要家长的引导,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天生的气质和性格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
6、反面教育法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反面教材来让孩子分清是非,同时还要对生活中的反面事物,这样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孩子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也会有利于其心理预防。
7、宽严结合法其实家长对待你的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想培养你的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的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那么既需要敬家长的严教又要宽容,同时既有组织纪律又要有个人的爱好,在此期间如果你的孩子一旦犯了错那么就要批评的严一些,并且指出其危害同时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儿童心理辅导培训内容
儿童心理辅导培训内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现代家庭中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扰,儿童心理辅导培训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辅导培训内容,以期提供有用的参考。
一、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儿童心理辅导培训中关键的一环。
当孩子面临挫折、压力或沮丧时,他们常常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寻求解决方案。
情绪管理的培训旨在教导孩子们如何识别、接受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使用游戏、艺术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他们可以学会冷静下来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二、自信心建立自信是每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
儿童心理辅导培训通常包括建立自信心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决策、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三、社交技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积极地与周围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然而,很多孩子对于社交技巧存在困扰,导致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
儿童心理辅导培训将教导孩子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谈、倾听他人观点以及适当回应他人的需求。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这些培训将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怒气管理儿童时期是情绪爆发最为频繁的阶段之一,在面对不满意或者失望时常会出现怒气暴发等行为。
在儿童心理辅导培训中,怒气管理被视为重要内容之一。
孩子们将学习如何从理性和冷静的角度来应对挑战,通过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行为而不是暴力或攻击性的应对方式。
这样的培训将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焦虑和压力管理焦虑和压力问题在儿童中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学业压力和社交困扰方面。
儿童心理辅导培训通常会包括一些与焦虑和压力管理相关的内容。
通过提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等,以及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评估和管理他们对某种情况或事件产生的焦虑感,这些培训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儿童行为训练的意义
儿童行为训练的意义行为分析是一种认识行为的科学研究方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是利用行为分析的方法和研究成果以改变行为的训练方法,简称“行为训练法”。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儿童行为训练的意义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儿童行为训练的意义篇1“应用行为分析法”建立在科学的行为原理基础上。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孤独症(或其他发育障碍)儿童建立有用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减少他们的异常行为或问题行为。
行为训练法的依据从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孤独症也可以称为行为缺陷综合征,与神经生理有关,但通过详细的训练计划以及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关系,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将会得到改善。
临床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不能在一般的环境中学习,但是他们在针对性的指导下可以学到很多技能。
行为训练法的特点将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行为进行分解,直到最细小但可以观测到的行为单元(例如:“吃饭”可以分解为“走到餐桌旁”、“坐在椅子上”、“拿自己的餐具”、“吃自己碗里的东西”……),通过系统训练,帮助孩子学会适应社会的行为和活动。
每一种行为——从简单的“看”别人,到复杂的如主动的交流和社会活动,都被分解成为许多步骤。
每个行为单元的教学(开始阶段都是一对一地教)都是通过发出特定的指令,要求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反应,并对孩子的反应给与强化(奖励),这样一系列的操作进行的。
必要时给与一些辅助,让孩子完成正确反应,但辅助最终要撤掉,目的是让孩子能够独立作出正确的反应。
孩子的错误反应(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残、退缩)不应当得到奖励,即不应当被强化。
对这些行为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更适当的做法是指导孩子学会合适的、能够替代错误反应的行为方式(即他究竟应该怎样做)。
同一课题的训练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在没有成人的任何指导和辅助下,孩子也能有稳定的正确反应,将孩子的反应记录下来并且按照特定的、客观的定义和标准来评价。
教学计划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而分别设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行为训练
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绝好机会。
根据儿童期孩子的心身发展特点,可以进行如下训练:
一、配合感觉机能的迅速发展,全面丰富感觉刺激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脑细胞开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感觉经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元的功能特性。
应经常抱婴儿出外,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小鸟、动物的叫声、听人的谈话。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听听早教磁带、音乐等。
在婴儿的小床边挂置各种色彩鲜明的吹塑玩具、汽球等(但不要离孩子眼睛太近,并要隔一段时间,换一些新的玩具),可以每天让孩子立姿看些美丽的图画、挂历或商场的厨窗、街上的广告等,并有声有色地给孩子讲解。
让孩子面对面看着成人表情和口形与成人“交谈”。
常使孩子品尝饭菜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时补充蛋、奶、水果汁、蔬菜汁、鱼、肉等。
食前有意让孩子嗅到各种香味。
多领孩子接受阳光沐浴、闻沁人心脾的花草芬芳、观自然的蓝天绿树、听鸟语虫鸣、触摸各种无危险的物质。
对一岁内孩子在醒觉时,抱起他拍拍摇摇、轻轻抚摸他的皮肤。
对会走以后的孩子,可以带他到没有危险的各种地方,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感知、扩大认识领域。
所有这些作法是为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使机体有丰富的早期感觉经验,随着各种感觉机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觉
综合认识事物。
这有助于将来对人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二、以言语训练为先导,促进智能的全面发展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
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关于儿童语言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
苏联学者认为:对儿童越注意,儿童听到周围人的言语越多,第二信号系统方面的暂时联系发展得越快。
因此父母要常与孩子讲话。
一般是从婴儿3、4个月开始,教孩子发音、逐步增加到称呼、问候等各种单词,然后教一个名词(或代词)加一个动词的简单句,如“宝宝吃”、“小猫跑”等,再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慢慢增加难度。
可以选儿童感兴趣又压韵的儿歌、小诗等教孩子。
也可以讲小故事。
可以利用“催眠记忆法”在孩子睡前的浅睡眠时期,缓缓输入与他生活相关的各种词汇。
也可以在婴儿醒觉时让他看到大人的口型,慢慢引起孩子对谈话的兴趣。
应该从开始就象孩子懂事那样与他常说话。
但切忌说得太多、太难。
避免孩子失去兴趣,甚至导致口吃。
一个较早掌握语言的孩子,其思维活动和整个心智都会得到促进。
三、注意婴儿情绪和性格的培养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从胎内就逐步建立。
这种依恋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
如果2岁以内的孩子因母亲工作太忙或出国、调工作等原因没能建立起母子依恋,父母一定设法使其尽快弥补,如到3岁仍未建立这种依恋,就可能造成儿童情感或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障碍。
另外,对婴儿充满好奇的“危险”举动或表现出的“不听话”,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恰当的引导。
一定不要吓唬孩子;更不要打骂。
对孩子不小心摔倒或擦破皮流血,家长都不要表现出紧张。
可以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告诉他涂一点药水就会好的,以后多注意就行。
这样孩子将来遇到其它困难挫折也不会惊慌、紧张。
对婴儿学说话时偶尔接触到骂人等脏话,觉得说着好玩时,家长一定不要大惊小怪。
可以严肃地告诉他这样不好,并很快转移孩子的注意,逐渐“淡化”。
以免因父母的暴跳如雷,反而对孩子的这类不良行为形成了强化。
四、婴幼儿的学习形式是玩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因为婴幼儿时期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尚未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又有极强的好奇心。
这时只能通过发展较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思维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不断发展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
事实上成人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也正是在积累了大量游戏经验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
所以儿童教育家告诉我们:玩是儿童的天职。
小时候没有充分玩过的孩子,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包括现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也被专家归因为:主要是都市化和小家庭的现代生活模式剥夺了孩子与同龄孩子一起下水、上树、玩沙子、和泥等接近自然的游戏才导致的。
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寓教于玩。
当孩子有兴趣在户外摸爬追打的时候,可以引导或带领他们玩些有利于
肢体双侧协调运动、锻炼平衡和灵活性的活动。
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基本游戏及规则之后,尽可能放手让他参加小朋友的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会有许多想象、创造。
通过游戏,孩子能在自然的情况下充分发展智力,同时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相互谦让、学习共同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将来接触社会时必须掌握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有充分的玩的机会,可以得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各种训练。
同时对预防某些心身障碍和心理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以成人的学习形式来教儿童,只能引起孩子对学习的逆反,导致不爱学习。
五、婴儿期的培训要与胎教衔接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经过胎教训练。
因此生后的教育要注意与胎教的连续性问题。
再好的胎教训练,如果没有出生后的不断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退。
对婴儿的早期教育同样要根据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及本体平衡觉的迅速发展,给予足够的相应刺激。
如常听孩子在胎内已熟悉的胎教音乐。
经常重复胎儿时的亲子对话内容,并不断更新内容。
双手扶着孩子腋下助其跳起或做“散步”,以巩固“宫内散步”,可以使生后无意识的踏步,尽早转为皮层的、有意识的踏步行为。
而这些如果不在孩子出生后不断强化,不久就会消退了。
所以胎教的效果要巩固,不可能一劳永逸。
但具体做时,父母也不必很紧张、很累。
只要在带孩子玩时有目的的做就可以。
六、父母身教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幼儿好象一架摄像机,把父母的言行都一一记录在心。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放映”出来。
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主动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想让孩子将来豁达开朗,自己就不能斤斤计较、对人尖酸刻薄。
要让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先得做出榜样。
心理咨询中常见有些来反应孩子紧张、焦虑的家长,表现得比孩子更加紧张。
因此,对模仿力强、暗示性也高的幼儿进行早期培训,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以身作则。
包括互敬互爱、对人生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言行一致、父母态度的一致、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积极进取、勤奋、热情等都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表率。
而父母互相猜疑、怨恨、吵架甚至离异,将给孩子的幼小心灵投下阴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期的情感与婴儿期接近,具有易变性特点,不善于自己调节。
但随年龄的增长,在幼儿晚期已经发展起一定的控制能力,并出现了高级的社会性情感。
因此幼儿期的情感发展是随环境和教育发生着迅速改变的。
他们喜欢看动画片、崇拜英雄、欣赏美的东西。
这时候父母通过引起幼儿情感体验的事物因势利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稳定的情节。
幼儿期也是人一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或父母的教育失误,都可能形成某些情节,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或造成一生的不幸。
首先,父母会发现,3岁以后孩子就出现了独立的愿望,开始自行其事、心理学上称之“第一反抗期”。
这时家长
不可对孩子强行治“倔劲”,以免形成“逆反”。
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实践。
同时给予必要指导。
在孩子因没经验或不小心弄错、弄坏了事情时,要给予宽慰,鼓励他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实践。
当孩子受到挫折失败时,要及时表示理解和支持。
比如孩子为同情接近一个没朋友的小孩而被其他孩子孤立时,要肯定他善良的同情心,同时教他一些方法,使之既不失老朋友,也结交新朋友。
幼儿园的孩子有时还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区别,说话与事实不符。
这时不要轻易说孩子“说瞎话”“撒谎”。
那样有碍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有时孩子也会把别的孩子或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因为他们对所有制观念还没有明确的理解。
出现这类事一定要及时教育,态度要平静、严肃,晓之以理。
很快孩子就会明白道理。
现在的独生子女智力水平一般都较高。
但由于缺少同龄孩子的密切交往,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更多积累交往经验。
这对以后适应社会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