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人护理常规
心绞痛患者护理查房中的术后康复指导

• 术后基本护理与观察 •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 • 药物治疗指导与监测 • 饮食营养调整建议 • 出院前准备及随访安排
目录
Part
01
术后基本护理与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心律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和心律,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术后感染引 起的发热。
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
绞痛。
钙通道阻滞剂
3 主要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
和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 荷,改善心肌供血。
用药时间、剂量调整方法
用药时间
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病情,确定 用药时间和频率,如硝酸酯类药 物通常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 。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 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运动后适当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给身体充分的恢 复时间。
Part
03
药物治疗指导与监测
药物种类及作用介绍
硝酸酯类药物
主要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 1
,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 绞痛症状。
抗血小板药物
4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
2
、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随 时与医生保持联系,获取 专业建议和指导。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疼痛评估与控制
STEP 01
疼痛评估
STEP 02
镇痛措施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定期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STEP 03
疼痛观察
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 反应,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
心绞痛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记录

不定期随访
针对病情不稳定或需要重点关注的患者,增 加随访次数。
随访内容
包括心绞痛症状、用药情况、运动耐量、心 理状态等。
远程监测技术应用
远程心电图监测
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远程血压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指导患者合理控制血压。
远程随访系统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远程随访和健康管理。
常规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与心律
定时测量患者心率,注 意心律是否规整,有无 早搏、房颤等异常心律
。
血压
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特 别是收缩压和舒张压, 以评估心脏负荷及泵血
功能。
呼吸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 律及深浅度,注意有无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表现。
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以了解 有无感染、发热等并发
症。
心电图检查及解读
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 (LDH)等心肌酶学指标,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血脂水平
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等血脂水平,以了解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
监测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糖尿病对心绞痛的影 响。
01
02
03
心电图波形识别
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掌 握P波、QRS波群、T波等 波形的识别方法。
异常心电图分析
识别并分析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异常 心电图表现。
动态心电图监测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长时 间连续监测,以捕捉偶发 或阵发性心律失常。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常规

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常规【疾病概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简称。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者较易患病。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臂直至无名指与小指放射。
疼痛持续l-5min,很少超过I0-15min,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绞痛多因劳累、饱餐、情绪激动诱发;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甚至可出冷汗。
【一般护理】(一)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给予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忌烟酒。
(三)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诱发因素,做好卫生宣教。
(四)做好心理护理,心绞痛发作时常有濒死恐惧感,要关心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专科护理】(一)心绞痛发作时,要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范围、放射性、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以利于及时正确地判断处理。
在有条件情况下应进行心电监护,无条件时对心绞痛发作者应定期检测心电图。
(二)用药护理:心绞痛发作时应及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注意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时间,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头部胀痛、头昏、心悸等不适,应告知患者是由于药物导致血管扩张造成的,以解除其顾虑。
如用药后15min仍不能缓解者应警惕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三)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植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嘱其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
经股动脉穿刺者,注意伤口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肢制动,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者,注意伤口及桡动脉搏动情况,止血器予定时放气,指导手指适当做伸屈运动,避免自行拆除止血器。
(四)支架植入术后遵医嘱予抗血小板聚集药如波立维、阿司匹林,让患者理解服药的重要性。
心绞痛护理目标及护理计划

心绞痛护理目标及护理计划(中英文版)Title: Nursing Goals and Plans for Angina PectorisObjective: The primary goal of angina pectoris nursing is to alleviate symptoms,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目标:心绞痛护理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Strategy: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plan should be developed, including medication management,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nd emotional support.策略:应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情感支持。
Medication Management: Nurses should ensure that patients are taking their medications as prescribed and monitor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药物治疗管理:护士应确保患者按医嘱服药,并监测任何不良反应。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Nurses should educate patients on the importance of a heart-healthy diet, regular exercise, and smoking cessation.生活方式改变:护士应教育患者注意心脏健康的饮食,定期锻炼,以及戒烟的重要性。
Emotional Support: Nurses should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to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elping them cope with the stress and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angina pectoris.情感支持:护士应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心绞痛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心内科是医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胸闷、压榨样疼痛。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保持患者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教育患者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的调整。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监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从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氧供而导致的疾病,其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重等;-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给予适当的氧疗;-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体液的平衡;-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提高心脏的功能;-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合理饮食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的心跳规律紊乱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动;-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常规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理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管理疾病和减轻症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常规,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治疗和其他重要的护理措施。
一、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首要护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生活方式管理措施:1. 饮食调整:患者应遵循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鱼类和坚果的摄入,并限制红肉、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的摄入量。
2. 控制体重:合理的体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非常重要,因为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
建议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合作,制定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的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4. 适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二、药物治疗除了生活方式管理外,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措施:1.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流,减轻心绞痛症状。
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和长效硝酸酯。
2.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负荷,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包括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
3.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低剂量阿司匹林通常作为长期治疗的一部分。
4.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
三、其他重要护理措施除了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治疗,以下是其他一些重要的护理措施:1. 定期随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活动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而决定适度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过重体力劳动。
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困难者,应半卧位或坐位,两腿下垂,必要时吸氧。
(二)饮食护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
(三)用药护理有水肿、心衰或使用利尿剂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监测体重。
服用洋地黄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四)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五)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六)急救护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电除颤等救护技术,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
(七)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劳,预防感冒,定期门诊复查。
二、冠心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休息与活动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用力排便。
(三)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肪饮食。
(四)吸氧根据病情予低流量吸氧。
(五)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用药后反应。
(六)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需要,保证患者情绪稳定。
(七)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盐摄入<6g,保持大便通畅。
病情稳定后加强体力活动,每日30-60分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坚持服药,不随意增减药物,详细告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定期随诊。
三、高血压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休息与活动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防止情绪激动。
晚期血压持续增高,伴有心、脑、肾症状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禁烟、酒。
(四)病情观察1.监测血压,注意有无剧烈头痛、呕吐、神志、面色改变。
注意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发生。
2.服用降压药时,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五)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稳定情绪。
心绞痛的护理

❖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这种检查主要有201Tl-心肌显像或兼作负荷试验,在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部位的心肌,可显示灌注缺损。
❖ (四)冠状动脉CT检查:这项检查是近几年刚刚广泛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属于无创性, 也需要应用对比剂显像。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壁和腔内的情况,准确性稍差于冠状动 脉造影。
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 3. 抗血栓治疗 目前主要有抗血小板和抗凝两种治疗方法,抗血小板的常用药物有阿斯匹林、
氯吡格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抗凝的主要药物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戊糖 和水蛭素也已用于临床。
治疗措施
4. 其它药物治疗: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胸痛或出现肺瘀血或躁动时,可静脉应用吗啡类镇静药。 ACEI类用于有左心收缩功能障碍、血压仍偏高,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他汀类适用于各 种类型冠心病的1级和2级预防及稳定斑块,也越来越更广泛的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病理生理
❖ 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时,即产 生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常常是由于人活动、激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 不能满足足够的供血而发生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形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血栓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病理生理机制,其它病理机制还有血管痉挛,进行性的脉粥样硬 化病变加重阻塞。另外还有一些继发性因素,包括心动过速、发热、甲亢、贫血、低血压等, 均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加重。
治疗措施
❖ (三)介入治疗 主要是冠状动脉内的支架植入术,尤其是新型支架的应用,介入治疗不 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可明显降低病人的心肌梗死和死亡率。
心绞痛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健康指导

44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六期・中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其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可因情绪激动、劳累、寒冷、吸烟、休克,心动过速等因素而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之外,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缺血性胸痛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如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等,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发展常难以预料,应使患者处于医生的监控之下,疼痛发作频繁或持续不缓解及高危组的患者应立即住院[1]。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心绞痛病人62例,其中男性占42例,女性占20例,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32岁,住院天数为5~27d不等,经过临床观察患者共同或分别存在着多个护理问题,经过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合常规护理及治疗,患者较前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护理问题2.1 焦虑、恐惧 对于出现的疼痛或憋闷感,患者会产生异常的恐惧与焦虑,甚至会产生频死感,会自我意识到生命危险,同时焦虑与恐惧又会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故出现心绞痛时,护士应尽量守护在床边,予心理安慰,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告知不良的心理对疾病的不良影响。
通过观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往往使病情能尽快得到控制。
2.2 活动无耐力 患者往往在活动、劳累或激动时出现心绞痛,剧烈的疼痛使患者大汗淋漓,不得不停止一切活动,反复频繁的发作,使患者不得减少活动,根据病情,为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及活动量和强度,并监督执行,告知病人尽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过度劳累,鼓励病人适度运动。
2.3 知识缺乏 患者对该病的病因、诱发因素、发生发展、愈后及预防措施,知道的很少,有的患者甚至是一无所知,无任何防范措施。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护理人员妥善安置新入院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做好入院介绍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宣教。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
2、急症患者入院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客观、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根据医嘱宣教饮食内容。
对进食无盐或者低盐、低脂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根据所患疾病,做好饮食指导。
严重水肿的患者限制摄水量。
冠心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多食新鲜蔬菜。
禁烟、限酒,禁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测量脉率、心率应测量1min。
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并做好记录。
注意观察体重、咳痰量及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注意观察意识的变化,一旦出现意识丧失等猝死的表现,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增加活动量。
6、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渣屑。
严重水肿患者使用气垫床,避免压疮的发生。
8、备好急救所需的物品、药品。
仪器定点放置并确保性能良好,药品随用随补。
9、对留置各种管道的患者严格执行告知程序及管道护理常规。
10、做好患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1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有便秘时切勿用力排便,应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等。
12、对恢复期患者做好保健知识指导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宣教,并告知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
第二章:症状护理常规便秘的护理常规1、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
2、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其选择合适自身的排便时间,理想时间为饭后(早餐后最佳)。
3、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取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
应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
如蔬菜中的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西红柿等,水果中的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等:餐前饮用开水、柠檬汁等热饮料,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适当提供轻泻食物如梅子汁等促进排便;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适当食用油脂类食物。
心绞痛护理查房

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若病人有手术史,需密切关 注伤口愈合情况、感染预防等。
总结
总结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但通过 合理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和护理 常规,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 质量。
查房可为医生提供及时的病情评估和监 测,为病人提供恰当的护理与关心。
心绞痛护理查房
目录 引言 病情评估 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 并发症预防 护理常规 总结
引言
引言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由冠 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本次查房主要目的是确保心绞痛患者得 到恰当的护理和监测。
病情评估
病情评估
病史收集: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家 族遗传疾病等情况。
体征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生 命体征的监测。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病情评估
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电图是否出现ST段 改变、T波倒置等异常。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速效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 ,减少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症状。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 荷,预防心绞痛发作。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 形成。
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
饮食控制:限制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体育锻炼: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度的有 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生活方式管理
康复护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 心脏病复发风险。
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症预防
并发症预防
血栓形成:定期进行血液检查,遵医嘱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心力衰竭:监测患者体征和症状,合理 控制液体摄入量。
并发症预防
心绞痛护理常规

心绞痛护理常规
心绞痛是一种由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需要合适的护理来
缓解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心脏损害。
以下是心绞痛的护理常规:
1. 符合医嘱
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服用药物,严格遵守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2. 遵守饮食
低脂、低胆固醇、低钠的饮食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很重要。
避
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
3.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
建议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并遵循健康的饮食惯。
4. 不吸烟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荷。
戒烟是减少心绞痛发作
的重要措施。
5. 减少压力
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尝试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冥想、瑜伽等。
6. 充足休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规律的作息时间来获得更好的休息。
7. 恰当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游泳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8. 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与医生沟通任何症状的变化或加重。
以上是心绞痛护理的常规措施。
请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护理计划。
心绞痛护理

心绞痛护理观察要点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观察要点。
2、胸痛发作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
3、有无灌注不足的症状和体征:血压低、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4、心电图。
5、有无进一步演化为心肌梗死的表现:含化硝酸酯类药后疼痛超过30分钟不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等。
护理措施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3、进低热量、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控制体重。
4、疼痛、胸闷发作时护理:(1)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2)吸氧2~4升/分。
(3)遵医嘱给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监测血压、心率变化,直至缓解。
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静滴硝酸酯类药物,注意滴速及血压、心率/脉率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肌注杜冷丁。
(4)必要时心电监护。
(5)疑为心肌梗死前兆者,绝对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
5、缓解期孤立患者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最大活动量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度。
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必要时服缓泻剂。
7、行介入手术者执行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2、指导患者学会控制情绪,保证睡眠充足。
3、指导患者掌握治疗原则:(1)活动量需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宜。
(2)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可以选择散步、骑车、太极拳等轻柔的活动项目。
(3)在任何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4、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时避免用力,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
戒烟限酒,不饮浓茶或咖啡。
5、随身携带“保健盒”,学会正确使用药物。
6、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洗澡时不宜锁门。
7、教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硝酸酯类药物无效时,应立即呼叫120。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观察要点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观察要点。
心绞痛护理常规

心绞痛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
2、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注意病人的面色,有无大汗、胸闷、心悸、恶心及呕吐。
3、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二、护理要点1、急性期:(1)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坐下或躺卧,协助满足生活需要,掌握给氧浓度。
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2)遵医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用药效果。
2、恢复期:(1)遵医嘱预防性应用硝酸酯制剂、α-1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2)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或出现心率减慢、血压波动、呼吸急促,同时恶心、呕吐、出冷汗,烦躁不安的病人,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早处理。
三、宣教和指导要点1、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2、合理膳食搭配,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每餐避免过饱及进食刺激性食物与饮料,避免寒冷刺激,禁烟酒,不饮浓茶、咖啡。
3.、保持大便通畅,适当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饮食,训练每日排便习惯。
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灌肠。
4、针对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制订个性化教育指导,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避免诱发因素。
四、出院指导1、指导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急性发作期间应就地休息,缓解期注意劳逸结合。
2、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3、掌握心绞痛发作的自我保健。
4、宣传饮食保健的重要性,取得病人主动配合。
5、去除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6、根据病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讲解发病有关知识,嘱病人戒烟酒,定期复查。
心绞痛护理常规

心绞痛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等,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是
否能缓解。
3、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动态观察疼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有无心肌梗死的表现。
4、发作时给于患者硝酸甘油含服,注意观察胸痛变化,服药后3-5分钟仍未缓
解可重复给药,每5分钟1次。
发作频繁者可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静脉点滴,控制滴速,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5、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应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
稳定型心绞痛者应鼓励患者适
当增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最大活动量以不发生心绞痛为度。
6、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如芹菜、
糙米,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
戒烟限酒。
7、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心理压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安慰患者,解
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
8、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加量、减量或停药,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
油以备急需。
9、告知患者及家属过劳、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绞痛
发作的诱因,应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郑** 审核人:童** 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9种常见的心内科护理常规

9种常见的心内科护理常规早安,朋友们。
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心内科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方面的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将病危病人病情通知家属。
做好入院介绍。
三、心功能一级者适当休息,避免过重体力活动;心功能二级病人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应注意休息。
心功能三级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四级者体力活动完全丧失,须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精心护理,避免不良刺激。
四、测量脉搏、心率、心律,一般测1分钟,如脉搏不规则,应连续测2分钟,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与脉搏,并做好记录。
五、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并取半卧位。
肺水肿病人可吸入经20%—30%酒精湿化的氧气。
六、给无盐或低盐饮食,严重水肿者应限制摄水量。
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禁烟、酒、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七、病室要安静、清洁并减少探视。
八、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体温、呼吸、尿量、体重、咳痰量及性质的变法,记录出入量。
九、长期卧床及全身水肿的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
床铺要平整,定时翻身,动作轻柔,避免病人用力而加重心脏负荷。
十、用洋地黄类或奎尼丁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给药时间及药物剂量。
每次给药前前应数心率。
遇心律突然变化、变慢或不规则时,应考虑洋地黄、奎尼丁药物中毒。
如心律<60次/分,可先停药并通知医师,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视物不清、黄视、耳鸣、心律不齐等中毒表现。
十一、备好各种与急救有关的器械和药物,如心电图机、除颤器、血液动力学检查装置、氧气、吸痰器、强心剂、镇静剂、抗凝剂、升压药及抗心律失常等。
仪器要放在规定位置,药品要齐全,并经常检查,保持足量。
十二、掌握心肺复苏术和一般心电图知识,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处理原则。
心绞痛病人护理常规

心绞痛病人护理常规一、概念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二、临床特点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制剂后可缓解三、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过分悲伤或高兴..2、饮食应给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进食不宜过饱..3、戒烟酒..4、活动运动量以不引起心绞痛为准;必要时可事先含服消心痛类药物..二疼痛的护理1、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协助病人卧床休息..2、持续低流量吸氧;2一/分..3、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用药效果.4、心绞痛发作频繁和病情严重时;遵医嘱肌注度冷丁50一100 毫克或静脉点滴硝酸甘油..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面色;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严重而频发心绞痛者;尤其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变化;避免发展为心肌梗死..三、健康教育一环境舒适温度适宜保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保证足够睡眠..二合理选择食谱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脂食物;肥胖病人应控制热量;多食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三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劳累.节制生活中不适当活动;如登楼、快步或逆风行走;各种活动以无疲劳感、胸部不适及气急为限度;但也不要过分限制活动使体重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四心理卫生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当情感压抑时应自我疏泄或向亲人倾诉;逐渐改变个性;克服不良情绪;使心情完全放松..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坚持服用预防心绞痛的药物;随身携带保存在深色密封玻璃瓶内的硝酸甘油类药物;并注意过期更换;以备急用;定期门诊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绞痛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二、临床特点
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制剂后可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过分悲伤或高兴。
2、饮食应给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进食不宜过饱。
3、戒烟酒。
4、活动运动量以不引起心绞痛为准,必要时可事先含服消心痛类药物。
(二)疼痛的护理
1、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协助病人卧床休息。
2、持续低流量吸氧,2一/分。
3、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用药效果.
4、心绞痛发作频繁和病情严重时,遵医嘱肌注度冷丁50一100 毫克或静脉点滴硝酸甘油。
(三)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面色,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严重而频发心绞痛者,尤其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变化,避免发展为心肌梗死。
三、健康教育
(一)环境舒适温度适宜保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保证足够睡眠。
(二)合理选择食谱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脂食物,肥胖病人应控制热量,多食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三)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劳累.节制生活中不适当活动,如登楼、快步或逆风行走;各种活动以无疲劳感、胸部不适及气急为限度,但也不要过分限制活动使体重增加,加重心脏负荷。
(四)心理卫生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当情感压抑时应自我疏泄或向亲人倾诉;逐渐改变个性,克服不良情绪,使心情完全放松。
(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坚持服用预防心绞痛的药物,随身携带保存在深色密封玻璃瓶内的硝酸甘油类药物,并注意过期更换,以备急用,定期门诊随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