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治恶性高热专家共识》要点

合集下载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9年修订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9年修订版)
4.2.2.2用移液器从样品管中吸取100μL抗凝全血(或血浆),对准滤纸印圈的中心处,将样品滴在滤纸上,或将穿刺后自皮肤伤口流出的末梢全血直接滴加在滤纸印圈的中心处。
4.2.2.3 根据需要,连续在数个印圈上滴加样品。
4.2.2.4于室温下自然干燥至少4小时(潮湿气候下至少干燥24小时),不要加热或堆叠血斑,勿与其它界面接触。
4.3.4 尿液样品,使用专用采尿管,室温下可保存2周,一年之内存放宜在2~8℃。长期保存(一年以上)的样本冻存条件、是否添加防腐剂等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4.3.5 用于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全血样品,室温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如果用CD45设门,样品保存不超过72小时。
4.3.6筛查阳性样品应及时进行补充试验,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要决定保存时间,建议至少保存1个月。特殊用途或专项项目的样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补充试验阳性样品按照国家生物样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1.1 样品的编码和记录
4.1.2 应制定样品编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规定样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为样品制定唯一性编码(编号),保证其唯一性。
4.1.3 采血前,先对试管或滤纸进行标记,核对后编码。要将标签贴在试管的侧面,推荐使用预先印制好的、专门用于冷冻储存的耐低温标签。干血斑滤纸应使用具有资质的产品。
4.2.2.5 血斑充分干燥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每张干血斑单独保存,避免血斑之间的相互污染,同时放入干燥剂及湿度指示卡,密封包装,保存备用。
4.2.3尿液和口腔黏膜渗出液
4.2.3.1尿液:推荐使用专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稳定。尿液样品可采集随机尿,女性经期应取中段尿。
4.2.3.2口腔黏膜渗出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样品。存放时间和是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口腔黏膜渗出液应采集口腔渗出液,不是唾液。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 2-4 部分:患者服务 急诊服务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 2-4 部分:患者服务 急诊服务
1
T/CHAS 10-2-4—2019 3.3
医嘱离院 discharge following medical advice 指患者结束本次急诊诊疗后,达到离院标准,遵循医嘱要求出院。 3.4 非医嘱离院 discharge against medical advice 指患者未完成本次急诊诊疗,没有遵循医嘱要求继续诊治而自动离院。如:患者的病情需要进一步 检查、治疗、留院观察或者住院,但患者出于个人原因而离院,此种出院并非根据患者病情而决定。
2019 - 05 - 31 发布
2019 - 10 - 01 实施
中国医院协会 发 布
T/CHAS 10-2-4—2019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关键要素 ......................................................................... 2 5 要素规范 ......................................................................... 2 5.1 接诊处置 ....................................................................... 2 5.1.1 院前急救与院内交接 ........................................................... 2 5.1.2 急诊预检分诊 ................................................................. 3 5.1.3 急救绿色通道 ................................................................. 3 5.1.4 急诊诊疗 ..................................................................... 3 5.1.5 急诊会诊 ..................................................................... 4 5.1.6 急诊手术(包括介入治疗) ..................................................... 4 5.1.7 医技保障 ..................................................................... 5 5.2 患者转归 ....................................................................... 5 5.2.1 急诊住院 ..................................................................... 5 5.2.2 急诊留观 ..................................................................... 5 5.2.3 急诊转院 ..................................................................... 5 5.2.4 离院 ......................................................................... 6 5.2.5 死亡 .........................................................................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急诊“三区四级”标准 .............................................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 8 参考文献 ........................................................................... 9

肌松药专家共识

肌松药专家共识
10%插管剂量肌松药
间隔 2~4 min
静脉麻醉药 中枢镇痛药 90%插管剂量肌松药
29
肌松药相互作用
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先后使用的相互作用
➢ 为调整某种肌松药的作用时间而换用另一种肌松药 需待先使用的肌松药经 3 ~ 5 个半衰期后才能表现出第二种 肌松药的时效特性
表现先给肌松药 时效特性
经先给肌松药 数个半衰期
特快起效类 < 1 min
琥珀胆碱
快速起效类 1~2 min 罗库溴铵
中速起效类 2~4 min
维库溴铵 潘库溴铵
米库氯铵 阿曲库铵 顺阿曲库铵
慢速起效类 > 4 min 哌库溴铵 多库氯铵
起效时间:从注药毕至TOF中的T1达到最大阻滞程度
12
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肌松药的选择
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以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返流误吸是确保麻醉 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倍 ED95 罗库溴铵起效时间 1.0 ~ 1.5 min
4 ~ 6 倍 ED95 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 2 min 左右
注意:增加肌松药插管剂量
使肌松药临床作用时间延长
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加
14
对顺阿曲库铵效果的抱怨
• 插管时病人有体动,加大剂量仍有体动或 肌松不完善
• ?? • 缺乏正确计时, • 肌松效果没有到达最大就插管是原因
在合用上述药物或有上述临床病理生理状态时
应适当减少肌松药用量 31
肌松药相互作用
拮抗肌松药效应的药物:
卡马西平、苯妥因、皮质激素、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 雷尼替丁、氨茶碱,等
减弱肌松药效应的病理生理状态:
碱中毒、高血钙、高血钾、低血镁、烧伤,等

肌肉松驰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肌肉松驰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肌肉松驰药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马正良王国林邓小明庄心良刘斌吴新民(执笔人/负责人)张卫杭燕南欧阳葆怡(执笔人)闻大祥徐世元薛张纲目录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三、物殊患者肌松药的选择四、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防治五、肌力监测六、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七、肌松药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使用明显增多,随着临床使用肌松药的种类增加和经验的积累,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临床使用专家共识(2009)》进行修订,以更合理和安全地使用肌松药。

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1. 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

2. 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 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 消除患者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的不同步。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1. 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 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婴幼儿诱导期使用琥珀胆碱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停。

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3. 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剂量为2~3倍ED95,增加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起效时间,但会相应地延长作用时间及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4. 常用肌松药ED95及气管内插管剂量、追加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10-1和表10-2。

(二)全麻维持期1. 根据手术对肌松程度的要求,应该相应地调整肌松深度;肌松药的追加时间和剂量应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定。

2. 选用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利于肌松程度的及时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较快恢复。

3. 应注意吸入麻醉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时,应适当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其剂量。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摘要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虽然烧伤休克是一个老问题,但其临床治疗常不及时、不规范,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甚至休克难以纠正,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

为规范烧伤休克防治,专家组从主要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监测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讨论形成了本共识,作为烧伤休克防治的参考,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疋。

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一般成人烧伤总面积超过30%TBSA ,小儿烧伤总面积超过10%TBSA ,即可能发生休克[1,2]。

战时与平时突发重大烧伤灾害事故条件下,烧伤成批发生,条件简陋,且多复合其他原因创伤,休克的发生率更高、病情更复杂、处理更困难。

休克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烧伤的后续治疗和结局。

烧伤休克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其临床治疗常不及时、不规范,尤其是大面积严重烧伤,即使早期补液治疗,有的休克也难以纠正,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从而増加病死率。

因此,规范烧伤休克的防治对烧伤的成功救治极为重要。

1烧伤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烧伤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渗出引起的体液丢失,以及心功能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大量血浆样体液从血管内渗漏至创面和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以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和结构损害。

引起烧伤后体液渗出和微循环障碍的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除热力直接作用外,多种化学介质、细胞因子、毒性物质等参与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 严重烧伤早期在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容量显著下降之前,应激使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迅速被激活以及内皮素释放等,导致心肌微血管收缩,即可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损害和心功能减退。

心肌受损将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加重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成为严重烧伤早期休克和缺血缺氧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

随后,大量体液丢失进一步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影响心脏功能。

恶性高热指南解读

恶性高热指南解读
.1例儿童术中恶性高热成功抢救经验及文献复习[J].重庆医学,网络首发论文
参阅指南、共识
1.中国防治恶性高热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热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 杂志,2020,(第1期).
3.Availability of dantrole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hyperthermia crises: European Malignant Hyperthermia Group guidelines.Br J Anaesth. 2020 .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 肌肉病,是主要由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所触发的骨 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MH易感者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速,表现为全身肌 肉痉挛、体温急剧持续升高,耗氧量急速增加,CO2 大量生成,产生呼吸 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在没有特效药治疗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及治疗 措施难以控制病情进展,最终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4.Consensus guidelines o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hyperthermia suspected or susceptible patients from the European Malignant Hyperthermia Group. Br J Anaesth. 2021.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骨科麻醉学组.中国防治恶性高热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8,(第38期)
恶性高热国内文献复习(2015-2020)
王太亮,秦志一.氟烷与氯化琥珀胆碱联用致恶性高热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第2期).河北省唐山市药品检验所;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医院外科 曾剑锋,李礼,王志.术中恶性高热一例救治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第2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 汪亮,何妙侠,王建军.恶性高热尸检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第10期).第二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 王晓冬,鲁元,邱颐,武利栓.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患儿术中恶性高热诊治体会[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第1期).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李志宏,吴庭豪.麻醉中恶性高热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6,(第4期).解放军206医院麻醉科 李文芳,殷婕,王永顺,徐键.罕见基因突变患者全麻中并发恶性高热1例[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第10期).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医疗科 杨敏,杨静.1例脊柱矫形患儿术中恶性高热的抢救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第26期).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麻科;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孙燕.1例罕见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伴脊柱侧凸病人术中并发恶性高热的抢救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6,(第33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吴茜,方岩,冉晓,方煌,李永胜,梅伟.一例恶性高热患者成功救治的经验[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7,(第5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骨科 张春晏,张毅,王梅,王忠慧,张安轩.手术室护士在罕见术中恶性高热抢救过程中的作用[J].云南医药,2017,(第6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麻醉手术科 顾小萍.未使用丹曲林成功救治3例恶性高热病例的总结体会[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7,(第20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蜷医院麻醉科 朱国彦.一例左侧隐睾探查术术中并发恶性高热的抢救与重症监护[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7,(第49期).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急诊高血压诊治专家共识

急诊高血压诊治专家共识

目录
1 2 3 4 5 6 7
前言 定义 临床表现 病情评估 治疗原则 相关疾病的治疗 特殊人群的处理
六、相关疾病的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
• 在保证脏器足够灌注的前提下,迅速(20-30分钟)将主动 脉夹层患者的血压降低并维持SBP 100~120 mmHg,心 率控制在≤60次/min。
二、定义
高血压亚急症

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说明:1、靶器官损害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关键。 2、血压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患者的危重程度。 3、在判断是否属于高血压急症时,血压升高的速率与幅度比其绝对值更为重要。
目录
1 2 3 4 5 6 7
前言 定义 临床表现 病情评估 治疗原则 相关疾病的治疗 特殊人群的处理
• 年龄≥60岁的围术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150/90 mmHg;年龄<60岁的围术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140/90 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病围术期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目标<140/90 mmHg。术中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 基础血压的30%。
• 药物推荐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等。
五、治疗------血压控制节奏和降压目标
• 降压治疗第一目标: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的第一目标是在30~60 min将
血压降低到一个安全水平。由于患者基础血压水平各异,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不 一,这一安全水平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除特殊情况外,建议第1~2小 时使平均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但不超过25%。
• 药物推荐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 尔硫䓬控制心室率,可联合使用乌拉地尔、拉贝洛尔、硝 普钠等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达标。
六、相关疾病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 19
I
前言
T/CHAS 10-2-24—2018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分为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患者服务 ——第 3 部分:医疗保障 ——第 4 部分:医疗管理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 2 部分:患者服务》包括以下部分: ——第 2-1 部分:患者服务 患者安全目标 ——第 2-2 部分:患者服务 院前急救 ——第 2-3 部分:患者服务 急救绿色通道 ——第 2-4 部分:患者服务 急诊服务 ——第 2-5 部分:患者服务 预约服务 ——第 2-6 部分:患者服务 门诊服务 ——第 2-7 部分:患者服务 门诊处方 ——第 2-8 部分:患者服务 住院服务 ——第 2-9 部分:患者服务 手术服务 ——第 2-10 部分:患者服务 镇痛、麻醉服务 ——第 2-11 部分:患者服务 重症监护 ——第 2-12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用药 ——第 2-13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用血 ——第 2-14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检验 ——第 2-15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病理 ——第 2-16 部分:患者服务 医学影像 ——第 2-17 部分:患者服务 放射治疗 ——第 2-18 部分:患者服务 介入治疗 ——第 2-19 部分:患者服务 内镜治疗 ——第 2-20 部分:患者服务 血液净化 ——第 2-21 部分:患者服务 器官移植 ——第 2-22 部分:患者服务 疼痛治疗 ——第 2-23 部分:患者服务 高压氧治疗 ——第 2-24 部分:患者服务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 ——第 2-25 部分:患者服务 日间手术 ——第 2-26 部分:患者服务 多学科联合诊疗 ——第 2-27 部分:患者服务 中医诊疗 ——第 2-28 部分:患者服务 康复治疗 ——第 2-29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营养 ——第 2-30 部分:患者服务 健康体检 ——第 2-31 部分:患者服务 孕产妇保健 ——第 2-32 部分:患者服务 儿童保健 ——第 2-33 部分:患者服务 随访服务

2021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2021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2021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全文)为规范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保障围产期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产妇就医满意度并进一步推进舒适化医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编写《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

一、分娩镇痛的目的和原则分娩镇痛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的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达到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目的。

椎管内镇痛因其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安全性高,是首选的分娩镇痛方式。

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仅能有效减轻产妇产痛,还能为器械助产或产程中转剖宫产提供快捷及良好的麻醉效果。

本共识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包括硬膜外(epidural, EP)镇痛、腰-硬联合(combined spinal-epidural, CSE)镇痛和单次蛛网膜下腔(single-shot spinal, SSS)镇痛技术。

二、分娩镇痛前的评估(一)产妇分娩镇痛前评估1病史现病史、既往史、麻醉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特殊药物应用史等。

2体格检查基本生命体征、全身情况,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椎间隙异常、穿刺部位感染等禁忌证。

3相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选择性的凝血功能检查等。

4存在合并症或其他异常情况会增加麻醉和镇痛风险者,麻醉门诊评估麻醉和镇痛风险,进行相应的特殊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多学科诊治:1)心脏疾病,如瓣膜疾病、心肌病、先天性/获得性心脏病,心脏起搏器置入;2)血液系统异常,如免疫性/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3)脊柱融合、脊柱手术史、骨骼肌疾病(如脊柱侧弯);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颅内压增高、颅内病变、截瘫/四肢瘫;5)感染性疾病或感染,如HIV、流感、绒毛膜羊膜炎;6)麻醉高风险因素,如预计困难插管、困难插管史,椎管内穿刺困难或失败史、麻醉药物过敏史,恶性高热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7)病态肥胖。

(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 产妇自愿应用;2) 经产科医师评估,可阴道分娩或经阴道试产者。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欢迎阅读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且有逐渐推广的趋势,业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广泛征求消化内镜和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专家共识,从而规范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各种消化内镜镇静/麻醉、特殊人群的镇静/麻醉以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以利于我国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怀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内镜操作,从而使内镜医师无法明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消化内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每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宜小于15m2。

2.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

2024不同患儿退热药的应用(全文)

2024不同患儿退热药的应用(全文)

2024不同患儿退热药的应用(全文)➤热性惊厥及癫痫可用解热镇痛药进行退热处理,但不用于预防惊厥发作。

➤哮喘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均有诱发疾病的风险,权衡利弊后按需单剂使用,避免过度暴露。

➤肝功能异常伴发热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大于8倍参考值上限(ULN);或ALT或AST大于5倍ULN,持续2周;或ALT或AST大于3倍ULN,伴总胆红素大于2倍ULN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ALT或AST大于3倍ULN,逐渐加重,伴乏力、恶心、呕吐、右上腹痛或压痛、发热、皮疹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大于5%,以及肝功能不全伴高热者,除病因治疗外,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必要时可选用布洛芬退热。

➤肾功能异常伴发热肾功能损伤中度及以上异常即肾小球滤过率(GFR)中度下降[60-89mL/(min·1.73m2)]及以上异常或肾功能不全患儿伴发热时禁用布洛芬,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心力衰竭与心功能不全患儿伴发热布洛芬不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儿的解热镇痛治疗,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出血性疾病伴发热出血性疾病患儿伴发热时,需权衡利弊,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川崎病(KD)KD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抗炎治疗,无需使用其他解热镇痛药。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在G6PD缺乏症的患儿属禁忌。

➤关节炎伴发热水合状态良好下建议初始退热剂优先选择布洛芬。

➤发热并腹泻避免使用布洛芬,可加重肾损伤。

➤水痘避免使用布洛芬,因会增加A组链球菌相关的潜在感染风险,必要时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接种疫苗后退热药的使用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

➤全身麻醉术后恶性高热、中枢性发热、外胚层发育不良不推荐使用解热镇痛药。

➤恶性肿瘤患儿解热镇痛药的使用需权衡利弊,同时要注意恶性肿瘤中晚期患儿使用NSAIDs解热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加重消化道损伤等胃肠黏膜应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专家共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治疗盆腹腔内恶性肿瘤、残余肿瘤的手段,自1980年被Spratt等首次报道后,一直用于消化道肿瘤发生腹膜腔转移的患者。

目前已有Ⅰ级证据证实,HIPEC在治疗和预防胃癌、结直肠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等肿瘤的腹膜种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对于腹膜假黏液瘤和恶性腹腔积液的控制,HIPEC具有独特的优势。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使用HIPEC技术最早见于20世纪初,1986年以来有学者开始研究卵巢癌的腹腔内热化疗,1999年Stiller等首次报道热疗联合手术治疗卵巢癌。

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多伴有腹膜腔转移和腹腔积液,这一特点与消化道肿瘤相似,借鉴HIPEC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经验来预防和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转移,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逐步得到证实。

中国胃肠外科专家已在2016年制定和公布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但该共识未就HIPEC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进行详细论述。

近年来,HIPEC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循证证据得到了一系列更新,国内多家医院在HIPEC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在此背景下,我们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总结HIPEC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现状、可能为患者带来的益处、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的注意事项等。

总结国内经验、推动多中心研究的开展是保证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从HIPEC治疗中获益的重要手段。

1HIPEC的作用机制腹膜由单层间皮细胞、基底膜和5层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厚度约90μm。

腹膜腔是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的主要部位。

HIPEC 预防和治疗肿瘤腹膜腔转移的可能机制包括:(1)恶性肿瘤细胞在43℃持续 1h即可出现不可逆损害,而正常细胞可耐受47℃持续 1h。

2023热射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3热射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3热射病临床研究进展严重热相关疾病的国际分类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已被全球用于评估热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1]。

热射病常用定义为核心温度>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重度中暑,是一种热应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

本文对热射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相关脏器损伤以及治疗预后等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热射病诊断目前,参考《中国中暑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新推荐的诊断(疑似)标准,确定标准如下:(1)病史信息。

患者暴露于高环境温度和/或高湿度环境中从事高强度运动。

(2)临床表现。

①中枢神经系3统功能损害(昏迷、惊厥、澹妄、行为异常);②核心温度超过40℃;③多器官功能损害(器官功能损害≥2个,包括肝、肾、横纹肌和胃肠道等);④严重凝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如果患者符合病史信息及任意一条临床表现,且症状不能由其他原因解释,则考虑为热射病[2]。

2热射病发病机制目前,对热射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刺激下机体失代偿的病理变化以及热射病引起全身炎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机制,由热应激引起的核心温度升高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一是皮肤血流量增加、肠道血流量减少,导致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升高,免疫反应被启动,从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另一种途径是核心温度升高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出现微血管血栓形成和消耗性凝血,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3热射病引起脏器损伤热射病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肝衰竭、慢性酒精滥用患者均存在氧化、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反应,明确其脏器损伤机制是改变热射病患者预后的关键。

3.1肝功能损伤热射病肝损害的病理特征为肝小叶变性坏死,并伴有肝实质损害。

热射病发生后,肝内血流量减少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内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缺血缺氧。

血管紧张素肽的变化被认为是可用于预测肝功能障碍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血管紧张素-(1-7)是重要的内分泌因子,通过调节纤维化肝中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来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Iikereceptortherma1proteindomainassociatedprotein,N1RP3)o热射病早期需降温处理,理想情况下在30min内将体温降到38.9℃以下,N-乙酰半胱氨酸可提高热射病肝衰竭患者存活率。

《中国高温中暑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

《中国高温中暑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

《中国高温中暑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3)要点
中国高温中暑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3)要点
背景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热应激
反应,严重情况下可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高温中暑患者能够得到及
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同制定了以下共识。

诊断要点
1.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如体温升高、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通过监测体温、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对症状进行进一步
确认。

3. 使用可靠的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不要依靠不可靠的手感或
主观感受。

治疗要点
1.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中,并保持体位仰卧。

2. 解除患者衣物,使用湿毛巾或冷毛巾给患者身体降温。

3. 给患者饮用适量清凉的水或患者能够耐受的口服补液溶液。

4. 如患者意识清醒,可以鼓励他们多喝水、多休息,并避免过度活动。

5. 如患者病情较重,应迅速就医并接受更进一步的治疗。

预防措施
1. 高温季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

2. 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3.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在高温时段避免外出。

4. 户外工作者、体力劳动者和易感人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遮阳帽、穿透气轻便的衣物等。

以上是《中国高温中暑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的要点。

本共识可以为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黄疸,多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 主。
✓极度乏力,烦躁不安,最后可因脑细胞代谢障碍而谵妄,甚至昏迷。
不典型表现
✓不典型表现不典型的甲亢患者发生甲亢危象时,以某一系统症状加重为突出 表现。漠型甲亢发生甲亢危象的表现如为表情淡漠、迟钝、嗜睡,甚至呈木 僵状态,体质虚弱、无力,消瘦甚或恶液质,体温一般仅中度升髙,出汗不 多,心率不太快,脉压差小。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天津中研附院Dr.HAN
背景
概述
✓甲状腺危象(TS)也称甲亢危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内分泌急症,需要紧 急治疗。
✓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急骤增高有关,多发生于严重或久 患甲亢未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 激等,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甲状腺危象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推荐甲状腺危象患者使用ATDs,如甲巯咪唑(MMI)或丙硫氧嘧啶(PTU)治 疗,首选PTU。
✓Graves病引起的甲状腺危象,口服MMI的推荐剂量为60mg/d,PTU的推荐 剂量为600mg/d。
✓ATDs治疗甲状腺危象的剂量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MMI和PTU的最大 剂量分别为100mg/d和1600mg/d。
妊娠合并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妊娠期甲状腺危象的处理与非孕期基本相同,积极去除诱因是预防甲状腺危 象的关键,尤其要注意积极防治感染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应将患者转至 重症监护病房,由内分泌科医师、产科医师、急诊/重症医师组成的专业团 队共同治疗。
甲状腺危象的预防
✓对于正在接受ATDs治疗的依从性差的患者,应建议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或甲 状腺切除术以预防甲状腺危象。

中国恶性高热防治专家共识解读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临床使用研讨会纪要

中国恶性高热防治专家共识解读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临床使用研讨会纪要

中国恶性高热防治专家共识解读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临床使用研讨会纪要恶性高热是手术麻醉患者发生的罕见但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救治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及时使用特效药物丹曲林钠。

目前,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已获批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

为建立并优化我国恶性高热急救体系,中国恶性高热防治专家共识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临床使用研讨会在线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麻醉学界著名专家,特别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麻醉质控中心主任,以及医政、药政管理、卫生法学及药品研发等领域专家。

国家麻醉质控中心主任、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黄宇光教授,特别强调了建立国内恶性高热救治体系、提高救治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中华麻醉学会常委兼骨科麻醉学组组长郭向阳教授,介绍了国内恶性高热现状、抢救流程及综合治疗措施;建议有需求的医院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药事管理的框架下,正常采购备药,同时建立紧急采购预案,结合物理降温、纠正内环境紊乱、血液净化、生命体征支持等相关综合救治措施,全面提高我国围术期恶性高热的救治水平#药物研发专家重点介绍了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的研发过程、适应证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医政管理专家建议,鉴于恶性高热的特殊性以及国产丹曲林钠的药理学特点,各级卫健委主管部门应督导本辖区麻醉质控中心,针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探索切实可行的急救用药方案#药政管理专家建议,我国三甲及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应根据具体临床需求及医院药事管理规定,将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纳入医院药事管理体系及麻醉科抢救药品目录,由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及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联合管理。

卫生法学专家强调,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已投入临床使用的前提下,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应尽快建立常规备药、紧急购药预案及运行机制,以有效规避医疗风险。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省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应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以专家为主体,联合制药企业及配送机构等社会力量,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高热急救体系,为生命保驾,为健康护航。

恶性高热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

恶性高热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

恶性高热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
田玉科;陈治军
【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卷),期】2002(018)001
【摘要】@@ 定义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者中由麻醉药物所激发的一种以骨胳肌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全麻危象,可发生于麻醉诱导期、术中或麻醉恢复的数小时内.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田玉科;陈治军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市,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430030,武汉市,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恶性高热的防治及术中术后的护理 [J], 吴晗娜
2.中国恶性高热防治专家共识解读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临床使用研讨会纪要 [J], 杜海明;韩永正;李正迁;周阳(整理);郭向阳(审校)
3.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J], 杨武干
4.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J], 刘新志
5.中国恶性高热防治专家共识解读暨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临床使用研讨会纪要 [J], 杜海明;韩永正;李正迁;周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防治恶性高热专家共识》要点恶性高热(MH)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肌肉病,是主要由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所触发的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

MH易感者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速,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体温急剧持续升高、耗氧量急速增加、CO2大量生成,产生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及治疗措施难以控制病情进展,最终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一、流行病学MH的流行病学资料很难确定。

<推荐意见1> 儿童MH发病率高于成人,我国MH有散在报道,病死率高。

二、发病机制MH是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调节障碍导致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

MH易感者的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正常,肌细胞的结构正常,未发作时肌浆中钙离子浓度也正常。

但因肌浆网膜上的Ryanodine受体(蓝尼定受体)存在异常,在触发因素(主要是挥发性吸人麻醉药和琥珀酰胆碱)的作用下,发生钙离子释放的异常增加而不能有效重摄取,导致肌浆内钙离子浓度异常增高,骨骼肌细胞发生强直收缩,产热增加,氧耗和CO2生成急剧增加,进而出现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

<推荐意见2> MH易感者骨骼肌细胞存在异常,钙离子调节障碍,在触发因素(主要是挥发性吸人麻醉药和琥珀酰胆碱)的作用下,发生钙离子释放的异常增加而不能有效重摄取,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

三、遗传学特点MH的遗传方式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推荐意见3> MH的遗传方式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RYRl基因异常是大部分MH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四、临床表现MH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其中爆发型MH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临床通常所指的MH,但其他类型也存在,且可因为诱发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而转变为爆发型MH,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1.爆发型:突然发生的高碳酸血症(呼气末二氧化碳持续升高)、高钾血症、心动过速、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呼吸性和代谢性)、体温急剧升高(可能是早期,也可能是晚期体征,每15分钟可升高0.5℃,最高可达40℃以上)和肌肉僵硬,多数患者在数小时内死于顽固性心律失常和循环衰竭。

即使早期抢救成功,患者也往往死于严重的DIC和继发性肌红蛋白尿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在发病的24— 36 h内,上述症状可能再次发作。

爆发型MH至少包括以下症状体征中的3种:心脏症状、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发热、肌肉强直。

2.咬肌痉挛型:使用琥珀酰胆碱后出现咬肌僵硬,可能是MH的早期症状。

肌酸磷酸激酶(CPK)可发生变化。

3.晚发作型:不常见。

可能在全身麻醉结束不久才出现,通常在术后1h之内开始。

4.单一型横纹肌溶解:术后24h内出现,肌肉的坏死程度超过预期的伴随疾病的严重程度。

MH的典型临床表现源于骨骼肌高代谢与损伤。

<推荐意见4>MH包括几种类型,其中爆发型MH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骨骼肌高代谢与损伤导致多脏器、系统的受损,直至衰竭。

五、诊断 1. 临床诊断:可通过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检查进行MH的诊断评估,评估指标、相应评分及发生MH可能性见表1。

2. 确诊方法:目前,国际上公认咖啡因-氟烷骨骼肌收缩试验为确诊MH易感者的金标准。

该试验一般在8岁以上、体重超过20kg的患者中实施。

具体操作程序:取患者股四头肌或其他长肌近肌腱部位的肌纤维2~3cm,固定于37℃恒温 Krebs 液内并持续通入含5%CO2的氧气,连接张力传感器和电刺激仪,给予一定电刺激,测定不同浓度氟烷和(或)咖啡因作用下肌肉张力的改变。

根据欧洲MH研究组和北美MH研究组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相应结果作出诊断。

欧洲MH诊断标准要求氟烷及咖啡因试验均为阳性才诊断为MH易感者,均为阴性时诊断为非 MH易感者,如果仅咖啡因试验阳性则诊断为咖啡因型可疑MH(MHEc);如果仅氟烷试验阳性则诊断为氟烷型可疑MH(MHEh)。

北美MH诊断标准则强调氟烷及咖啡因试验中任一试验阳性就诊断为MH易感者,均阴性才诊断为非MH易感者。

3.基因检测:人类MH基因学改变较复杂,在基因突变分析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目前尚不能直接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确诊MH。

<推荐意见5>通过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检查,进行MH的诊断评估,可以进行临床诊断;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诊断MH的金标准是咖啡因-氟烷骨骼肌收缩试验;人类MH基因学改变较复杂,在基因突变分析时可能出现假阴性,但基因检测可以作为诊断MH 的补充方法。

六、鉴别诊断1.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2.肌营养不良:3.中央核肌病(CCD):4.横纹肌溶解症:<推荐意见6>临床麻醉中,需注意MH与其他一些临床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包括NMS、CCD、其他神经肌肉性疾病和横纹肌溶解,以及手术中出现的嗜铬细胞瘤危急状态、甲亢危象等,发病机制不同,预防和处理也有区别。

七、预防对于MH易感者,关键是避免MH发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仔细询问家族麻醉史:对所有拟行全身麻醉的患者,特别是计划使用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琥珀酰胆碱者,应常规仔细询问家族麻醉史。

2.评估患者对MH的易感性:如前所述,有异常高代谢性的麻醉不良反应病史的患者、MH易感者一级亲属和患有先天性骨骼肌肉疾病的患者,是术中发生MH的高危患者。

如果术前有不明原因的乳酸脱氢酶(LDH)或CPK显著升高,也应提高警惕,具体处理流程见图3。

3.充足、适合的人员和设备:确保MH高危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

4.避免使用诱发MH的麻醉药物:对于可疑或确诊的MH 易感者,区域麻醉是较好的选择。

5.如果麻醉过程无异常,术后观察患者至少 3h。

6.建议MH患者及家属进行实验室诊断及基因检测。

7.告知患者及其家属MH相关信息并进行随访。

<推荐意见7>对于MH,重在预防,对可疑易感者,避免使用能触发MH的麻醉药,选择安全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

加强体温、呼气末CO2等术中监测和术后的随访。

建议患者进行实验室诊断及基因检测。

八、治疗(一)治疗MH的有效药物——丹曲林钠目前国际上治疗MH的有效药物是丹曲林钠。

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肌浆网内钙离子释放,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水平上发挥作用,使骨骼肌松弛。

该药不良反应包括肌无力、高血钾、消化道紊乱及血栓性静脉炎等,其与维拉帕米合用可产生显著的心肌抑制作用。

首次剂量为2.5mg/kg,每5分钟可追加1次,直至症状消失,最大剂量可达10~20mg/kg。

一般不超过40mg/kg。

丹曲林钠新剂型——Ryanodex,每瓶含有250mg丹曲林钠,用时5ml注射用水溶解稀释,不可以用5%葡萄糖水或0.9%生理盐水代替,充分混匀成橘色不透明混悬液。

目前尚无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

<推荐意见8> 目前国际上治疗MH有效药物是丹曲林钠。

其治疗MH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肌质网内钙离子释放,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水平上发挥作用,使骨骼肌松弛。

丹曲林钠只是抢救MH的治疗措施之一,无论是否应用丹曲林钠,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现有条件,积极进行物理降温,纠正内环境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对症处理措施。

(二)MH的抢救处理(图4)1.有丹曲林钠的情况:如出现MH的临床表现,应尽快求助人员帮助并通知外科医师,尽快获取丹曲林钠。

应立即终止吸人麻醉药和琥珀酰胆碱等,更换钠石灰和呼吸管路,呼吸环路吸人和呼出两侧加用活性炭过滤器(至少每1小时更换),并用高流量氧进行过度通气洗脱挥发性麻醉药物并降低呼气末CO2,尽快结束手术,如不能短时间内结束手术,应更换为使用不诱发MH的药物维持麻醉。

大孔径通路静脉注射丹曲林钠,首次剂量 2.5mg/kg,必要时,丹曲林应用可能超过10mg/kg,一般不超过40mg/kg。

重复应用,直至MH体征消退。

2.对症处理:MH发作急性期迅速开始下列治疗措施:核心体温>39℃时立即降温(包括戴冰帽及酒精擦浴、静脉输注冷生理盐水、体腔内冰盐水灌洗、甚至体外循环降温等),体温降到38℃时停止降温,防止体温过低;纠正酸中毒(过度通气,pH<7.2时静滴碳酸氢钠);纠正电解质紊乱,主要治疗高钾血症(过度通气、碳酸氢钠、葡萄糖、胰岛素和钙剂等,难以纠正时及早考虑血液净化治疗)并监测血糖;纠正心律失常(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通常有效);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等,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分钟通气量、电解质、血气分析、CPK、核心体温、尿量和颜色、凝血功能等,监测尿量,如果CPK和(或)钾离子短时间迅速升高或者尿量降至0.5ml·kg-1·h-1以下,应用利尿药物以维持尿量>1ml·kg-1·h-1,并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肌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

3.没有丹曲林钠的情况:除了以上处理,如条件允许,通过相关专科评估积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考虑解决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肌红蛋白尿、高体温等问题。

(三)恢复期的监护及处理加强监测和治疗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体征消失后24h持续监测,发病24~48h内25%的MH可能复发,未行监测和积极处理可能致命。

如出现无寒颤时肌肉僵硬逐渐增强、异常高碳酸血症伴呼吸性酸中毒、无其他原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体温异常升高等则提示MH复发,应尽早启动治疗。

给予丹曲林钠1mg/kg静注,每4~6小时一次,或0.25mg·kg-1·h-1静脉输注,持续至少24h,根据临床情况,有时需要更长时间。

如果患者24 h 内代谢稳定、核心体温低于38℃、CPK下降、没有肌红蛋白尿表现且无肌肉僵硬,丹曲林钠可以停用或给药间期延长到每8~12小时一次。

持续监测,复查血气,6h一次CPK检测,如果结果下降可以适当降低检测次数。

CPK高于10 000U/L是横纹肌溶解症和肌红蛋白尿的可疑表现,此时应采用标准治疗措施:补液水化和利尿治疗(碱化尿液维持尿量>2ml·kg-1·h-1,密切监测尿液和血pH值)。

<推荐意见9>MH抢救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应用丹曲林钠治疗,积极对症处理,包括积极降温、维持内环境稳定和防治肾功能衰竭等。

在没有丹曲林钠的情况下,建议尽早实施血液净化治疗,加强恢复期的监测,防治MH的再次发作。

九、结语MH是致命的麻醉并发症之一,近年在国内屡有发生。

尽管国内麻醉界对其严重性已有较充分的认识,但因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发生往往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现阶段强化普及提高对MH的预防至关重要。

鉴于我国国情,特别强调对MH患者应尽早实施物理降温、纠正内环境紊乱、尽早实施血液透析、滤过等肾脏替代措施。

现阶段,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在备用丹曲林钠,尤其是接受国外捐赠用药时,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事先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医院医务处及药剂科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