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合集下载

新辅助子宫动脉栓塞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新辅助子宫动脉栓塞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新辅助子宫动脉栓塞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治疗宫颈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新辅助化疗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疗效和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是在手术或其他治疗前,以化学药物预处理的一种化疗方法。

静脉化疗是指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来杀死癌细胞。

在治疗宫颈癌的过程中,新辅助化疗和静脉化疗的应用有所不同。

新辅助化疗通常是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的体积和增强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而静脉化疗通常是在手术后进行,以杀死剩余的癌细胞。

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与静脉化疗相比,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疗效有较大差异。

一项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而静脉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新辅助化疗还可以使手术更加精准,缩小手术难度并减少手术时间。

这对患者的康复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总的来说,新辅助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宫颈癌的方法。

它可以减少手术的难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并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相比之下,静脉化疗的应用范围更窄,毒副作用较大,但仍然可以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在选择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意见和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法。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式也 由过 去 的 “ 放疗 为 主 ,早 期手
型宫颈 癌、 宫颈 局 部肿瘤 直径 > m 4c
及宫旁有浸润 的患者, 或因直接手术 具有较 大 难度 而不能彻 底清 除的病 灶, 这类患者或病灶术前连 行2 对 ~3
但 另 一 方 面 需 注 意 , 部 分 对 N C 无 反应 的患者可 能会 因此延误 AT 采 用根 治性治疗 措施 的时机 ;过去 曾认为N C 可通 过 降低 乏氧 细胞 比 AT
者 对 N C 的 反应 性 可 能 是 患者 一 AT
个 重 要 的 预后 因素 ( e e e t — B n d t i
P n c P G e g S, S a b a G, aii , rgi cm i
e 』 19 ) 。 ta . 9 8
临床 医生 的重 视 。 宫颈 癌 的 治疗模
对 化 疗 耐 受 的传 统 观 念 。随 后 ,
F i d a d r ( r e a d r L, re ln e F i dl n e M
个疗程化疗后可实施根治 『手术。 生 施行N C A T的 依据 :N C 有 助 AT 于 缩 小 癌 灶 以利 于 手 术 切 除 ,提 高 手 术 切 除 率 , 并 有 可 能 消 灭 微 转 移 灶 , 达 到 预 防 肿 瘤 复 发
的作 用 ( o z l z M r i A G na e— a tn ,
G n a e — o t j L C r a 1 o z lz C r i O , a b l O
腺 癌 的最 常见 的妇 科 恶 性 肿 瘤 之


也是 第 二大 常见 的癌 症 相 关 死 At ns n ki o K, C p1 s 3v, op e on e j 1 8 )等 又 报 道 了3 例 局 t .94 a O 灶性 晚 期 宫颈 癌 患者 先 予P B 案 V方

新辅助化疗论文放射治疗论文: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新辅助化疗论文放射治疗论文: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新辅助化疗论文放射治疗论文: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摘要] 宫颈癌的发病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位于第二位,病死率很高。

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宫颈癌对化疗敏感,此后化疗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方式之一。

近些年来,研究者又提出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相关的研究来探索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文对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放疗前、同步放化疗及术后或放疗后的临床价值做一综述。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

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20世纪80年代之前,宫颈癌一直被视为是对化疗不敏感的恶性肿瘤,因此其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然而,1983年friedlander等[1]首先探讨了化疗在未经任何治疗的宫颈癌中的应用,进而证明宫颈癌对化疗具有敏感性,此后,化疗作为手术或者放疗的新辅助治疗,越来越受研究者的关注。

现对有关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1 新辅助化疗概述1.1 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化疗(neoadjnvant chemotherapy nact):患者术前或放疗前行先期化疗,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减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行宫颈癌根治术。

nact主要适用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2].即一组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高危宫颈癌,广义包括ib2~ⅳa 期,狭义则是指局部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cm的早期宫颈癌。

1.2 nact的理论基础(1)缩小肿瘤直径,提高手术切除率;(2)作用于血管化形成好的组织,使药物能更好的分布到肿瘤中;(3)消除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的潜在危险;(4)降低癌细胞活力,消灭微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和术后转移;(5)可作为放疗增效剂,通过缩小肿瘤体积和减少缺氧细胞成分,增加放疗敏感性;(6)肿瘤组织对nact的敏感性可作为一个预后判断因素,用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重视和规范宫颈癌新辅助化疗2010-01-20 【发表评论】打印| 推荐给好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娄阁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女性肿瘤第二位。

2002年全球约有49.3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4万例患者死于该病,其中83%的子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

Ⅰa2和Ⅱa 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Ⅱb 期以上宫颈癌以放疗为主,辅以手术,而放疗适合所有期别的宫颈癌。

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新的化疗方法的使用,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作用也从术后的补充化疗、姑息性化疗,发展到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在理论基础、应用指征、疗效评价等各方面渐成体系,相关研究方兴未艾。

最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或放疗开始前进行的化疗,也称为先期化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范畴。

一般以2~3个疗程为宜,肿瘤缩小即行手术;如无效则改用其他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作用机制Sultana等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行HPV检测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表明,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是通过p53-Bax调节通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起作用。

也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促进宫颈癌患者CD8+和CD4+的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IFN-γ),通过免疫系统而起作用。

由于化疗药物可抑制乏氧细胞DNA修复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增强射线对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对有氧细胞损伤很小,即为放射的增敏作用。

理论依据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方面:(1)缩小瘤体,利于手术时能够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2)改善宫旁浸润情况,使其分期下降至可以手术的期别;(3)降低癌细胞的活力,消灭微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4)消除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的潜在危险,防止远处转移。

化疗可消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从而改善预后。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 候 东 敏 , 3 陈
焰 .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对 子 宫 子 段 切 口处 早 彩
期 胚 胎 着床 的诊 断 价 值 [ ] 中 国医 学 影 像 技 术 , 0 , 1 1 ) J. 2 52 (1 : 0
l7 0 3一 1 7 0 4.
[ 稿 日期 :0 0 0 一】 编 校 : 收 21 — 8 9 田珊பைடு நூலகம்珊 ]
清 宫 , 做 好 备 血 及 急诊 开 腹 手 : £ 。 要 备 :
米 非 司酮 片 保 守 治 疗 后 , 宫 腔 镜 下 行 清 官 术 治 愈 , 中 药 物 在 其 保 守 治 疗后 在 官腔 镜 下 清 宫 时 大 出 血 , 开 腹 行 切 口瘢 痕处 转 妊 娠 物 清 除术 的 2例 , 中见 绒 毛 已植 入 子 宫 下 段 全 部 肌 层 , 术
[ ] O s t y l o sl ,0 2 5 ( ) 5 7 4 . J . bt e ] tv2 0 ,7 8 :3 —5 3 e G tc l - [ ] G d A B s l D n e2 . n et i pe nn yd vl i 2 o i P , ass on J A c p r a c ee p g n i, oc g on
i arv u asrns tnsa[ ]Frlt i 19 ,7 4 :9 n pei s eai co elJ .e is r ,97 6 ( )3 8 o c a ei l et

4 0. 0
安 全 有 效 的 方 法 ; B超 下 见 子 宫 峡 部 包 块 与 膀 胱 只 有 一 层 ③
表 面 只有 一层 膀 胱 反 折 腹 膜 覆 盖 。 本 组 资 料 提 示 : 治 疗 前 ①

术前新辅助化疗辅助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术前新辅助化疗辅助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山东 医药 2 1 年第 5 01 l卷第 6期
患者 为 5 % 一 0 O 6 % 。
殖 的癌 细胞 , 括再 增殖 的选 择性 的交 叉 耐药 细胞 , 包

新辅助化疗有静脉和动脉插管化疗两种途径 。 般采 用 静 脉 全 身 给 药 和 动 脉 灌 注 方 式 。静 脉
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 提高疗效 。
早期 化疗 。新辅 助化疗 常用于 局部 晚期宫 颈癌及 具
对化疗后具备根治手术指征且同意行手术治疗
的患 者根据体 检后 的肿瘤情 况行广 泛性 的子 宫切 除 + 腔淋 巴结 清扫术 。术 中切除肿 物后立 即做冰冻 盆 切片, 确认肿 瘤的病 理诊断 。 术 后 4— 据 术 前化 疗 疗 效选 择 适 合 的方 6d根 案化疗 , 化疗 2个疗 程后再 行放疗 , 照射量 为 5 y 0G , 分2 5次完成 。
3 8
有不良预后 因素 的高危患者。所谓局 部晚期 宫颈 癌, 实际上是一组具有预后不 良因素的高危宫颈癌, 狭义 上 指局 部肿 瘤直径 ≥41' 巨块 型 宫 颈癌 , 1 的 31 ' 1 此 类 宫颈癌 局部肿 瘤不宜控 制 , 发生 淋 巴结转移 , 易 大 多数预后不 良。有文献报 道局部肿瘤直径 < m 4c 的患者 5a 生存率为 8 % 一 0 , ≥4e 0 9% 而 m的肿瘤
关键词 : 宫颈肿瘤 ; 宫颈癌 ; 药物疗法 ; 新辅 助化疗 ; 中图分类号 :7 17 1 1 .4 1 文献标志码 : B
中晚期 宫颈癌术 前行新
文章编号 :0 226 2 1 )603 -2 10 -6 X(0 1 0 -0 80
宫 颈癌是 女性 常 见 的恶 性肿 瘤 。近 年来 , 以 有 手术联合 辅助放 疗 治疗 宫 颈癌 , 得 了较 满 意 的效 取 果 , 有相 反 报道 l 3。20 但亦 - ] 05年 2月 一 09年 5 1 - 20 月, 在4 我们 6例 1b一Ⅲb宫 颈 癌 患者 术 前行 新 辅 1 助化疗 , 效满 意 。现报告如 下 。 疗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意义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意义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意义姜艳芳;李宁【摘要】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目前宫颈癌的根治性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放疗.新辅助化疗(NACT)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逐渐得到重视,但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前的NACT仍有争议.NACT序贯单纯放疗或者同步放化疗,患者基本能够耐受,但总生存期并没有延长.高剂量强度、短周期的NACT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难以耐受同步放化疗的晚期、体弱患者,化疗序贯单纯放疗的疗效与同步放化疗相当,耐受性更好,值得进一步探讨.%Cervical cancer is on the top of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 in China in terms of incidence ,and it is 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s health.Currently,the radical treatments to cervical cancer include surgery andradiotherap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 has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cervical cancer ,and is getting more attention gradually . However ,the role of NACT before radical radiotherapy remains controversial .NACT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 alone or con-current radiochemotherapy can be well tolerated by the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in general , but no improvement in overall survival is observed .NACT with high dose intensity and short cycle may conduce to better prognosis .For advanced patients who cannot tolerate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NACT before radiotherapy alone is as effective as concurrent radiochemo-therapy with better tolerance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0【总页数】5页(P1918-1922)【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放疗【作者】姜艳芳;李宁【作者单位】赤壁市蒲纺医院肿瘤科,湖北赤壁43732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北京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2017年我国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宫颈癌发病率在全国妇科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1]。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临床 医学
CARNOL H EkC l OG/A N IE F I
盛固
术 前 新 辅 助 化 疗 对 宫 颈 癌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的 观 察
杜 毅 新
( 湖南 省 第 二人 民 医 院 长 沙 400 ) 1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宫 颈 癌 患 者术 前 新辅 助 静 脉 化 疗 的 临床 疗 效 。 法 收 集 本 院 2 0 年 1 方 06 月至 2 0 年 1 08 月收 入 院 的3 例 宫 5 颈 癌( —Ia患者 , I b I) 术前给 以B P 案( I方 顺铂 + 异环 磷 酰胺 + 来霉 素) 博 的新 辅 助静 脉 化 疗 , 有 病人 均完 成 2 疗程 化 疗 , 疗结束 所 个 化
t e a y b p l i e a n t o , - me s r m e t r g e s o o c r c l t h r p y e v c x mi a i n B- a u e n s e r s i n f e vi a umo s Ev l a e a c r i g o t n r UI e f c , t r r , a u t d c o d n t s a da d CC f e t Af e
I 2 efcec f9 .7 1 / 1,P % 0 3 )O e o h fiin I l 0 (/ ) b fiiny o 0 4 % ( 9 2 ) i b fiiny o 0 4 %(9 2 ) D 0 ( / 5 , n f te efc t b l 07 7 ,I Zef e c f9 . 7 1 / 1, i e c a pro f efcec 7 1 ( / )C ria u os c fet e ce oh rp f ce tC 4 3 ( 2 3 ) R t f 9 . % 1 / 4 ≥ ei o fiiny 5 .% 4 7 .evcltm r<4m efci h m tea y ef in B 3 . % 1 / 5。 ae o 2 9 ( 3 1 ) d v i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分析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分析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方法把我院所接收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之后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观察组。

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以及血清scc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大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cc水平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可以对患者的病灶大小进行有效的缩小,降低血清scc水平。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应用分析作者单位: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和化疗。

随着现今新型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的不断改善,宫颈癌的治疗手段也就以化疗为主。

新辅助化疗是在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或者化疗之前所进行的辅助化疗策略,这种治疗策略已经推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

下面本文就对我院临床上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把我院所接收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之后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观察组。

其中这些患者年龄为26~58岁,平均年龄为(396±14)岁;其病理类型分别为腺癌6例、鳞癌54例;g18例、g239例、g323例;ib期38例、iib期22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对比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其中11例采用吉西它滨+顺铂方案,18例采用其他的含铂方案,还有1例采用的是不含铂方案。

其化疗间隔时间为3~4周,化疗方式均为静脉滴注。

在经过化疗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化疗疗效制定其治疗方法,其中在化疗结束2~5周之后,19例进行了手术,均为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另外11例进行放疗。

新辅助化疗联合C-E-CKC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

新辅助化疗联合C-E-CKC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uly32(7)宫颈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有很长得潜伏期,所以一般在早期宫颈癌时无任何明显症状[1],若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宫颈涂片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进行诊断[2],治疗不及时会逐渐恶化到晚期,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有研究[3]显示冷刀-电刀-冷刀子宫颈锥切术(C-E-CKC)能有效缓解临床病症,但是术中出血量较多,预后生存率低,为此,临床已有专家通过NAC联合C-E-CKC治疗宫颈癌,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生存率[4],但其应用经验仍要进一步充实。

本研究将NAC联合C-E-CKC治疗早期宫颈癌,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结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5例。

联合组平均年龄42.50±8.58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2.46±1.87kg/m2,平均病程18.23±3.85个月;其中宫颈癌Ⅰ期36例、宫颈癌Ⅱ期39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44.52±8.63岁;平均BMI 23.17±2.12kg/m2;平均病程18.42±3.92个月;其中宫颈癌Ⅰ期38例、宫颈癌Ⅱ期37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早期宫颈癌临床诊断标准[5];②无意识障碍且近2个月未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③本人及其家属签署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严重药物过敏且怀孕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无法全程接受治疗者。

1.3方法对照组给予C-E-CKC治疗,具体操作包括: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及严格消毒后行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身下铺干燥无毒的消毒巾,采用阴道窥镜暴露子宫颈,用医用碘伏在患者宫颈部位进行擦拭,用鼠齿钳夹进行牵引,待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后,用冷刀进行环形切口,然后逐渐向宫颈深处部做锥形切除,由浅入深,使得病变组织被完整切除,切除后对创口进行球状电极或电凝止血,使用碘伏纱条填塞创口,同时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宫颈ca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标准

宫颈ca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标准

宫颈ca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宫颈CA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

新辅助化疗作为宫颈CA治疗的一部分,在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制定一份关于宫颈CA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标准的指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一、手术适应症的确定1.术前评估:在行新辅助化疗前,需要进行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病理学、影像学、肿瘤分期、全身情况等。

只有在确诊为宫颈CA且符合手术切除条件的患者才可进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

2.化疗疗效评估:根据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评估,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疗效评估应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肉眼观察等。

二、手术方式的选择1.宫颈CA根治性手术:对于早期宫颈CA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可以选择宫颈锥切除术、宫颈根治性切除术等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情况、肿瘤分期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于年轻女性患者,如果病变较小、肿瘤没有侵犯宫颈外壁和子宫体部分,可以考虑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如宫颈锥切除术。

三、术前准备1.全面评估: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内分泌代谢、肾功能等生理指标的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

2.预防感染: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手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四、手术后管理1.术后监测: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恢复训练: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宫颈CA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确定、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等环节的规范操作,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希望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为宫颈CA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的疗效分析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的疗效分析

周 血 白细 胞 > ・ ~, 小 板 >8 ・ 一 ; 4X1 0 L 血 0X1 0 L 无
(I ~Ⅱa 首选 的治 疗方法 是手术 治疗 , 期治 愈率 a ) 早 高达 9 % 。但 I 0 b期及 Ⅱ期宫 颈癌 可能 因病 灶大 ,
难 以彻底 切除 , 而且面 临致命性 出血及 膀胱输 尿管损
14 统计 学方法 .
2 结 果
采用 S S 4 0统计 软件 , P S1. 计数 资
料采用 ) 检验 , C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
2 1 两组一般 资料 比较 介 入化疗 组与对 照组 两组 . 患者 的年龄 、 孕次 、 临床分期 、 组织学分类 、 癌灶大 小各
方 面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 .5 。 见 表 1 均 00 ) 。
徐 晓武
广 东 省 从 化 市 中 心 医 院 妇 一 科 ( 19 0 5 0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 疗在 I ~Ⅱ 期 宫颈癌 辅助 治疗 中的临床 疗效。方法 介入化 疗组 2 b b 8
例 宫 颈 癌 患 者 术前 进 行 新 辅 助 介入 化 疗 , 辅 助介 入 化 疗 结 束后 1~ 新 2周 行 宫 颈 癌 根 治 术 。 对 照 组 宫 颈 癌 患者 直
侧髂 内动脉 , 显影 了解血 管分 布肿瘤血 供 , 超选 至双侧
是指宫 颈癌手 术前行 子宫动 脉介入新 辅助化疗 , 使肿 瘤得 以缩小 、 限, 局 提高 了手术 的根治 率 , 减少 了手 且
术的并发症 。本文对本院 2 0 0 9年 1 1 — 2月 的 5 6例手 术治疗 的宫颈 癌患者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以 探讨 术前子宫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 的疗效 。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宫颈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在术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A组患者给予顺铂加紫杉醇辅助化疗,B组患者给予顺铂加多西他赛辅助化疗,C组患者给予顺铂加5-氟尿嘧啶辅助化疗。

患者在化疗结束2w之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见,A组、B组、C组患者分别为86.0%、84.0%和88.0%,治疗有效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是A组患者高热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0.0%、B组患者分别为18.0%和26.0%、C组患者分别为0和6.0%,可见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顺铂与紫杉醇、多西他赛或者5-氟尿嘧啶联合进行宫颈癌术前的辅助化疗,都能实现局部病灶的有效控制,治疗的有效率高,但是相对而言,顺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静脉给药化疗方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的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新辅助化疗方案;宫颈癌;临床效果宫颈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于首位[1]。

术前的辅助化疗目的在于降低肿瘤的分期,降低后续手术治疗的难度[2]。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均在手术前给予不同方案的辅助化疗。

患者经检查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和血尿常规异常的情况[3]。

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顺铂+紫杉醇、顺铂+多西他塞、顺铂+5-氟尿嘧啶静脉给药治疗。

A组患者的年龄在37~65岁,平均年龄为(53.2±2.8)岁。

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作用的临床分析

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作用的临床分析
持 时 间 短 , 醒 快 , 药 物 蓄 积 , 性 小 , 醉 效 果 确 切 , 全 苏 无 毒 麻 安
尼 或舒 芬太 尼 等 阿 片 类 镇 痛 药 , 合 用 药 不 仅 镇 静 镇 痛 效 果 联
好 , 且 可 显 著 减 少 异 丙 酚 用 量 , 而 减 轻 呼 吸 、 环 等 方 面 而 从 循
告如下 。 I 资 料 与 方 法
I 1 一 般 资 料 : 集 20 . 收 07年 1 一2 1 月 00年 1 我 院 宫 颈 癌 O月 根 治术 4 患 者 的 临床 病 理 资 料 , 入 院 前 均 诊 断 为 IB ~ 5例 在 ’
ⅡB期 。根 据 妇 科 检 查 及 影 像 学 检 查 确 定 所 有 患 者 化 疗 前 后 宫颈肿瘤直径。随机将 4 5例 患 者 分 为 A 组 2 8例 和 B组 l 7 例, A组 术 前 行 静 脉 化 疗 , 程 1 疗 —2个 ; B组 术 前 行 子 宫 动 脉 灌 注 化 疗 , 程 1 个 。A组 患 者 年 龄 3 疗 —2 5.6 o岁 ; 理 类 型 : 病 A组 鳞 癌 、 癌 和 腺 鳞 癌 例 数 分 别 为 2 例 、 腺 1 6例 和 1 ; 床 例 临
临 床 观 察 [] 中华 消 化 内镜 杂 志 ,082 (0 :5 . J. 20 ,5 1)54
新 辅 助 化 疗 对 中 晚 期 宫 颈 癌 作 用 的 临 床 分 析
周 湘 黔 ( 苏省 盐 城 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妇 产科 , 苏 江 江 盐城 240 ) 200
[ 摘
要 ] 目的 : 讨 新辅 助 化疗 ( A T 治 疗 中 晚期 宫 颈 癌 的 疗 效 。 方 法 : 集 我 院 4 探 N C) 收 5例 宫 颈 癌 局 部 病 灶 特 别 大 的 Ib期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影响 。根 据两组治疗 方案 比较得出 ,两 组治疗方 案均有效 。早 期 、 l 轻型 帕金森 病可 以选择 单用Ldp q ,晚期重型帕金森病 ,可以选 -oa - 治疗 用Ldp+ 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 。 - a多 o 参 考文 献 【 赵 武伟 , 晓 军, 敬敬 , . 利特 、 多 巴起 始 治疗 对早 期 帕 1 - ] 何 苏 等 培高 美 金 森病 患者预 后的影 响[ . J中国临床康 复, 0 , (O: 315 ] 2 6l 1)7 — . 0 O  ̄ 7 [ 陈怀 珍, 永亮, 国, 龟 地苁 星颗 粒治 疗 帕金森 病症 状波动 3 2 ] 蔡 徐 等 1
l ・临床研 究 ・ 7 o
减少 ,抑 制乙酰胆碱 的功 能降低 ,而 乙酰胆 碱的兴奋作 用相 对增强 。
S p m e 0 V 1 N . 围衄 et br 1,o1, o 7 e 2 2 . 0 2
因位于 中脑部位 “ 黑质 ”中细胞发生病理性 改变后 ,使 多 巴胺的合成 二者 失衡 导致” 震颤麻痹” 。黑质细 胞发生变性坏 死的原 因迄 今 尚不 明 确 ,可能与遗传和环境 因素有 关。原因不明的多 巴胺 减少导致 的震 颤 麻痹 ,在 医学上 称为” 原发性震颤麻痹” ,即帕金森病 。 我 院采用单用Ld p及Ldp+ M治疗 帕金森病 ,单用Ldp: -o a - aB o —oa 组 主要 以轻度 和早期 患者 为主 ,而Ld p+ M主要 以重度和 中晚期患 —oa B 者为 主 ,从统 计学 资料分 析 ,两组 患者治 疗后 临床疗 效相 近 , 比较 无 明显 差异P 00 。此结论 表明 ,对于 轻度和早 期患者宜选用L- p >. 5 - a d o 单 独治疗 ,对 于重度 和 中晚期患 者宜选 用L dp+ M联合治 疗 ,可 —oa B 减 少Ld p及 延缓 不 良反应 的发生 。 两组 中,平 均 日用L d p量 无 .oa —o a 明显差 异 ,与 国外 平均 日用 相近 。治疗 后不 良反 应发 生率 比较 , J L dp+ M组不 良反 应发生 率较高 ,但 两组 比较无 明显差 异 。治 疗 —o aB 抗帕金森病 时 ,采用 “ 剂量 滴定法” ,可 减少不 良反应 发生率 ,药物 不 良反 应多在 治疗 1 月左右 个月 出现 ,且程 度较轻 ,多数 患者 可承 个 受 ,部分 患者通过调 整用药剂量后 ,症状 减轻和消 失 , 治疗基本 不 对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引言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常常面临治疗难题,传统的治疗方式效果有限,且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损害。

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紫杉醇联合顺铂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讨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概述紫杉醇是一种微管聚合抑制剂,可以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顺铂是一种广谱的细胞毒药物,主要通过与DNA结合而产生交联效应,使肿瘤细胞死亡。

紫杉醇和顺铂的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化疗的疗效。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临床疗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一项回顾性研究对2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了纵向观察,结果显示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0%,且无论是肿瘤缩小率还是生存期都显著优于传统的化疗方案。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和单纯顺铂化疗的疗效,结果显示前者在缩小肿瘤体积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3. 不良反应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虽然紫杉醇和顺铂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但其联合应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反还能够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一项纵向观察研究发现,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患者在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化疗组,特别是对于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程度较轻。

4. 改善手术效果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肿瘤体积,提高生存率,还能够改善手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目的探討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

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400ml率、并发症率、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切缘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可降低切缘癌残留,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近期效果显著,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标签:新辅助化疗;宫颈癌;临床效果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目前,放疗和手术仍为主要治疗宫颈癌的标准方法,病变早期多应用手术方式,病变多晚期大部分运用放射手段治疗。

由于宫颈癌发患者群渐趋年轻化,保留性功能与卵巢的要求增高,对救治方案的选择需更整体性和全面化[1]。

新辅助化疗(NACT)具有减少微转移、缩小肿瘤病灶,降低复发率、改善手术质量的作用,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

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年龄32~68岁,平均(43.9±7.3)岁。

其中腺鳞癌3例,腺癌4例,鳞癌73例,宫颈肿块直径0.05)。

1.2 方法对照组直接采用宫颈癌经腹子宫广泛切除术。

观察组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应用BIP方案,即顺铂70mg/m2和博莱霉素20mg/m2,或卡铂350mg/m2和博莱霉素20mg/m2动脉化疗,子宫动脉每侧各给予1/2,取异环磷酰胺在第2~6d应用,剂量为
2.0g/d,异环磷酰胺应用的0h、4h、8h取美斯那1200mg/d分次静脉用药。

1~3个化疗疗程,间隔21d,结束后10~14d行盆腔核磁复查,并行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1.3效果评定肿瘤化疗前后变化评估:结合妇科检查并依据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

效果评定,完全缓解: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并行4w维持,未出现新病灶,全部病灶消失。

部分缓解:检测显示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呈30%及以上减少,并行4w维持。

病情稳定:检查显示临床变化在部分缓解和进展间。

病情进展:检测显示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呈20%及以上增加。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400ml率、并发症率、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切缘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研究显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宫颈癌发病率在近年来逐年上升,Frei在1983年对新辅助化疗方案概念首次提出,近期效果已被证实[2,3]。

新辅助化疗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并不能有效降低,但使阴道及宫旁切缘阳性率明显降低[4]。

术前化疗,行核磁复查显示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检出肿瘤至开展手术的时间缩短,且毒副作用较低,患者可耐受[5]。

本研究中,新辅助化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与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淋巴结转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切源癌残留显著降低,充分说明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可降低切缘癌残留,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近期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参考文献:
[1]武庆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和VEGF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2):49-51.
[2]Tierney JF,Vale C,Symonds P.Concomitant and nc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J].Clin Oncol(R Coll Radiol),2008,20(6):401-416.
[3]张群芝.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加同步腔内半量放疗的近期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27-128.
[4]Gatcliffe TA,Tewari KS,Shah A,et al.A feasibility study of topotecan with standard-dosc cisplatin and concurrent primary radiation 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9,112(1):85-89.
[5]杨丰美,郭广玲,陈芬,等.子宫颈癌中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25(11):754-755,7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