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倾听的类型与技巧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一、引言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工作,而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指教师用心去倾听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就教师要学会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倾听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二、教师要学会倾听的重要性1.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关键人群,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困难和意见。
只有理解了学生的需求,教师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心的表达方式,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表明自己重视学生的意见,愿意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样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3.提高教学品质:倾听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还能够收集到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倾听同事和家长的意见,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
倾听能够帮助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三、倾听的具体方法1.多渠道收集信息:教师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评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于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多渠道收集的信息,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此进行教学调整。
2.注重非言语沟通: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取学生、同事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还包括观察他们的非言语沟通。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行为举止等,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同样,教师要关注同事的情绪和态度变化,并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观察和沟通,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求。
3.反馈和回应:倾听并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反馈和回应。
幼儿园教师倾听与交流技巧 幼儿园教师交流

幼儿园教师交流与倾听技巧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们成长中重要的引领者和榜样,其交流与倾听技巧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倾听技巧,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和信任关系。
下面将从交流技巧和倾听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展开,探讨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交流和倾听,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交流与倾听能力。
一、交流技巧1. 重视非语言交流幼儿园教师要重视与幼儿的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语言、表情、眼神交流等。
在与幼儿交流时,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 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幼儿的语言能力还不够完善,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应该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让幼儿能够理解并予以回应。
3. 言传身教幼儿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示范给孩子们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方式,以此来进行言传身教的交流方式,使幼儿能够在模仿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布置教室、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等方式来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围,方便孩子们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二、倾听技巧1. 主动倾听幼儿园教师要主动倾听幼儿的需求和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在幼儿表达意见或情感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或批评,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2. 善于引导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3. 细心观察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幼儿的表情、肢体语言等细节,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想法,及时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建立起良好的倾听关系。
4. 尊重孩子幼儿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想法,不要在交流中给孩子们施加压力或强加自己的意愿,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
三、提高交流与倾听能力1. 不断学习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学习交流和倾听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与幼儿进行交流和交流。
倾听与共鸣 小学教师的沟通技巧与情感表达方法

倾听与共鸣小学教师的沟通技巧与情感表达方法在小学教育中,良好的师生沟通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倾听与共鸣是小学教师的沟通技巧与情感表达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亲近和有效沟通,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倾听——教师的聆听之道倾听作为沟通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前提。
倾听的关键在于真诚的关注和尊重,以促进学生自主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首先,倾听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发表意见、表达情感。
教师在课堂或个别指导中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不打断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学。
其次,倾听需要教师运用积极的非语言沟通,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来回应学生的发言。
教师可以通过注视学生的眼睛,微笑或点头等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同和理解,增加学生在沟通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最后,倾听需要教师运用鼓励性的反馈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性的回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意见。
同时,教师也要学会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共鸣——情感表达的艺术共鸣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教师的理解和关心,帮助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安全感。
要实现共鸣,教师首先需要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关心并尊重学生的感受。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对学生情感的共鸣,如表扬、鼓励、安慰等方式,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真实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
其次,教师应当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让学生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处理学生情绪问题时,教师需要耐心倾听,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给予恰当的安慰和支持,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活动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谈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谈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谈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篇一:班主任倾听艺术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是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的激荡,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真正的倾听比语重心长的教育更有作用。
所以说,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倾听。
那么,真正的倾听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在倾听的内容和倾听的态度上有的放失。
倾听的内容很多,我想主要有两点:1、倾听学生的愿望和需求。
2、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要学会倾听,就必须把握以下四点倾听的态度。
1.真诚和平等一旦班主任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
这就要求班主以积极的心态来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
同时,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她)是平等的。
这样学生才能把心里话讲给老师听。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乡村中学校长时,看到一名低年级的小女孩儿摘下了花房里的最大的一朵玫瑰。
他走过去蹲下,拉住小女孩儿的手,微笑着问:”你能告诉我,这朵花拿去做什么用吗?”小女孩儿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看不到花,我想把这朵花送给奶奶看一眼就还回来。
”苏霍姆林斯基被孩子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他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送给小女孩儿,说:”这一朵是送给你的,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
你放心,摘学校花房里的花就由我替你陪了。
”小女孩儿听了非常感动。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只所以能走进小女孩儿的心灵,倾听到了小女孩儿的心声,发现了小女孩儿错误中的可贵品质--对老人真挚的爱,正是因为他能蹲下来,用真诚和平等的态度和小女孩儿交流,并以自己的行动打动了小女孩儿的心。
收到的.教育效果显然是既让小女孩儿明白摘学校花房里的花必须赔偿,又让小女孩儿纯真的愿望得到满足,美好的品质得到发扬。
我们班主任都应切记,处理学生犯错误时先不要急于批评,要向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以真诚和平等的态度蹲下身来倾听一下学生为什么这样做,也许你会和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有惊喜的发现:学生犯错误背后的纯洁动机和美好品质,从而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倾听与引导优秀教师的沟通艺术

倾听与引导优秀教师的沟通艺术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与管理者的沟通与引导。
优秀的教师需要倾听和被引导,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探讨倾听与引导优秀教师的沟通艺术,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倾听:建立有效的沟通基础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石,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作为管理者,要重视倾听教师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困惑。
以下提供一些倾听教师的方法和技巧:1.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提供一个开放和信任的氛围,让教师感到舒适和安心。
定期组织教师座谈会或工作坊,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2. 有效运用问询技巧:通过提问来激发教师的参与和思考。
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我们的学校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或“你对新教学方法有什么看法?”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善于倾听并反馈:当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时,管理者应当专注倾听,尊重并积极反馈。
在倾听的过程中,通过肯定性的言辞和表情来展示对教师的关注和尊重。
二、引导:促进优秀教师的发展除了倾听,管理者还需要有效引导和辅导优秀教师的成长。
以下是一些引导优秀教师的建议:1. 设定明确的目标:与教师合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定期进行跟踪和评估。
目标的设立应当具有挑战性,并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契合。
同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能够顺利实现目标。
2.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也可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3. 提供反馈和指导: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改进的空间。
采用积极的反馈方式,鼓励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4. 建立教师支持系统:建立教师相互支持的机制,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例如,可以成立教研组或团队,鼓励教师间互相学习、交流心得和经验。
5. 提供奖励与认可:对于优秀的教师,及时给予奖励和认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班主任是一所学校里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
在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理解和关心。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倾听”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首先,班主任需要具备倾听的意识。
意识是一个人在行动之前应有的动机和指引,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
将倾听视为班主任的一项工作而非一种附带的能力,会让班主任更加地重视它的重要性,认真地去倾听学生的声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其次,班主任需要具备倾听的技能。
在倾听学生的时候,班主任需要运用到一些倾听技巧来引导学生平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如反复确认学生的话语、做出称赞、同情、鼓励、赞美等反应,以及在学生意见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时注意尊重、不说服对方,只做倾听者等方法,增进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再次,班主任需要具备倾听的态度。
倾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考虑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班主任要以耐心态度倾听,不轻易下结论,尽量让学生拓展思路,并尽力给出更多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最后,班主任需要具备倾听的效果。
倾听不是单纯地听学生说话,还需要班主任据此去形成他的见解、思考并加以应用,来给出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的“倾听”艺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班主任要具备倾听意识、倾听技能、倾听态度以及倾听效果,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班主任通过倾听,可以真正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引领他们往更美好的未来走去。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班主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业指导。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倾听学生的声音。
所谓“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学生说话,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理解并回应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这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
下面从两个方面就班主任的“倾听”艺术进行浅谈。
一、关注学生情感,减轻心理压力首先,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在平时的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密切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尤其要警惕那些常常影响学习和生活的负面情绪。
如学生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关心、问询和引导,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舒缓情绪。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的服务,引导学生寻求心理帮助。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谈心”形式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和交流的反馈,并通过妥善处理问题和改进机制,让学生感到被关注和被尊重。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不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尊重学生思想,精准辅导指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面临自我认知不足、思想混乱等问题。
这时候,班主任需要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个别辅导中,班主任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
之后,针对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给予具体、详细的建议和解决办法,指导学生克服难点和疑惑,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班主任的“倾听”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
班主任应当关注学生情感,精准辅导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被关爱和被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作为学校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责任,他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需求。
在面对众多学生的时候,班主任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倾听能力,而“倾听”艺术正是班主任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本文将就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展开探讨。
什么是“倾听”艺术?简单来说,倾听艺术就是通过倾听来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艺术。
它包括倾听的技巧、方法和态度等方面。
在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抱怨、将学生的心声变成自己的行动,是实现班主任育人目标的基础。
如何做到真正的倾听呢?以下是一些倾听艺术的基本要点。
第一,倾听的态度。
倾听的第一步是态度。
班主任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的诉求和情感表达,不偏不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主动与班主任交流。
同时班主任也要保持耐心和恒心,不急不躁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不要中途打断或者插话,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被尊重和关心。
第二,倾听的技巧。
倾听技巧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班主任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倾听意愿,同时要主动使用肯定性的语言和姿态来回应学生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倾听和理解。
班主任还要学会使用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让学生从表面的诉求中深入到内心的真正需求。
倾听的方法。
倾听并不是一味地听进去,而是要及时反馈和给予恰当的建议。
对于学生的诉求,班主任要学会正面回应,即使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也要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建议。
同时班主任还要注重反馈,通过回访或者第二次倾听来了解学生的反馈和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从而更好地关心和帮助学生。
倾听的艺术不仅在于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更在于班主任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倾听,理解学生所经历的成长阶段和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
那么,为什么倾听艺术对班主任工作如此重要呢?倾听可以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优秀教师的教育倾听艺术

优秀教师的教育倾听艺术倾听,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成长。
本文将从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技巧、倾听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优秀教师的教育倾听艺术。
一、倾听的重要性1.了解学生需求倾听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困惑和烦恼。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教师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2.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种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3.促进学生的成长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倾听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倾听技巧1.耐心倾听教师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打断学生的话,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耐心倾听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还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2.积极回应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要积极回应学生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理解、认同或鼓励。
积极回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话语被重视和认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3.关注非语言信号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还要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
这些信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绪和态度,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4.适时提出问题教师在倾听学生时,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思路,增强表达效果,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三、倾听实践1.善于捕捉学生话语中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话语中的信息,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困惑。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班主任是学校中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负责组织和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
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是班主任必备的一项艺术。
倾听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关怀和尊重的表达方式。
班主任的倾听能力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心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需求和困扰,班主任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问题。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可以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倾听能力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
倾听是一种表达关爱和尊重的方式,它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认真对待,被重视和理解。
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倾听和关怀时,他们会更乐意与班主任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加信任和尊重班主任的指导。
班主任的倾听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和引导学生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班主任应该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发现他们的潜在能力。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实践中,班主任的倾听艺术也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他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不过早做出评价和判断。
班主任应该注重非言语沟通,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情来传递自己的关怀和理解。
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倾听技巧

要】 教 育的过程是教 育者与受教 想多说 , 在不经意间巧妙地加 以引导,给予 纠正 ,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树立 自信,掌握 听着的教 育理念贯穿于语文教 学实践活动的 知识。例如 ,教学课文 《 一路花香 》,教师
育者 相 互倾 听与 应 答 的教 程 。教 师应 该把 倾
【 摘
浅谈语文教 学中教师的倾听技 巧
一
、
用 ’ 和谐环境
尊重 学生 的教师才会
銎 与学生成为朋友, 认真仔
阳 细地倾听学生是 尊重学生 县 的前提。热情友好地对待 学生和及 时肯定学生 的发 言 ,是尊重学生 的重要 内 容 。作为学生 ,不仅对提 环 出正确意见或疑 问的学生 要及 时鼓励 ,而且对提 出 不完全正确 ,甚至荒诞想 法或 疑问的学生 ,教师也 应 给予及 时鼓励 ,以免伤
教师倾听的技巧

教师倾听的技巧
教师倾听是指教师能够有效地聆听学生的需求、问题和意见,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
以下是几种教师倾听的技巧:
1. 维持注意力:当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全神贯注地聆听,避免分心或做其他事情。
可以通过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讲话的关注。
2. 不中断: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要避免中断,即便是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学生的意思,也应该等待学生讲完。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3. 提问澄清:当学生说话不清楚或内容不明确时,教师可以用开放性的问题向其提问,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例如,“你能再具体地解释一下吗?”或“你对此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4. 鼓励自由表达: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鼓励他们说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可以使用肯定的语言(如“谢谢你分享”)或肢体语言(如点头)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
5. 使用倾听性反馈:倾听性反馈是指教师通过回应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关心。
例如,可以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学生的观点,并向学生确认:“所以你的意思是……对吗?”
6. 不带偏见和批评:教师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避免对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进行批评或偏见的评价。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扰。
7. 鼓励深入思考:倾听不仅仅是听取学生的发言,还包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观点等方式来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总之,教师倾听的技巧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积极的倾听,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倾听,教师的关键能力

倾听,教师的关键能力倾听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行为,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
在教育领域中,倾听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关键能力。
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倾听在教师职业中的重要性,倾听对教学的影响以及提高倾听能力的方法。
倾听在教师职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倾听是一种有效沟通的基础,通过倾听,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情感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
倾听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从而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倾听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倾听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关键能力,也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倾听对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通过倾听,教师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
倾听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帮助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倾听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倾听是教师对于教学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关键能力。
提高倾听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倾听能力。
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倾听学生的表达和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和专业交流活动,学习倾听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倾听水平和能力。
在培训和交流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倾听的重要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
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倾听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合作者,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内化所学知识,而不是靠老师的硬性“规定”或一味地灌输。
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过程是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倾听。
教师的倾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同时也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
倾听是一种智慧。
老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就是你了解学生思想的最佳时机,就能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勤于倾听,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心语。
标签:有效倾听安全信任精力集中耐心回应倾听是指“侧耳细听,用心而听”。
教学中的倾听,是指在教学中倾听者对论说者的一种积极呼应。
对于教师而言,倾听是教师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与内化的过程,是丰富教学视域的主要手段。
作为教师,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用心倾听,不仅是一项优良的品质和修养,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倾听不仅仅是耳朵能听到相应的声音,也不是机械地听之任之,而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活动。
它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来迎合学生,使他们产生一种“老师很想听我说话”的感觉。
倾听者不要故作姿态,似听非听,听而无效。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笔者略抒拙见。
一、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到安全、信任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教育的民主,关键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感受到自由、宽松、愉快,没有任何心理压抑和外界强制,才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探索,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才能迸发出创新的欲望。
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无拘无束的发表见解,讨论问题,为他们自主学习营造了积极思维的空间。
学生在小组学习时,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使小组学习更有效呢?首先,我们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俯下身子,逐一加入到每个小组之中,不要在一个小组内“蹲点”,让其它小组产生偏见。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沟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
而班主任的“倾听”艺术则是他们工作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下面我将从什么是倾听、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倾听等方面,谈谈班主任的“倾听”艺术。
倾听是什么?倾听是一种主动、尊重、理解、接纳和关注对方的沟通技巧。
在聆听对方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暂时放到一边,真正地关注并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
倾听是一种更深入的、积极主动的听取他人信息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接收声音。
倾听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班主任的工作需要与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通过倾听,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倾听也是建立师生之间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基础。
在倾听过程中,班主任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倾听?要保持专注和专心。
在与学生、家长等进行交流时,班主任要避免分心,要保持关注和专心听取对方所说的话。
要展示出真诚的兴趣和关怀。
班主任可以通过积极的肢体语言,例如眼神接触、微笑等方式,表达出对对方的关切。
要避免打断对方的发言,尽量不要干扰对方的思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要运用积极的反馈和激励。
班主任可以通过肯定对方的观点和经历,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从而促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幼儿园教师的善于倾听要求

幼儿园教师的善于倾听要求作为幼儿园教师,善于倾听是必备的素质之一。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倾听的重要性、倾听的具体要求以及培养教师倾听能力的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幼儿园教师的善于倾听要求。
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而教师的善于倾听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思想。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倾听的具体要求1.主动倾听:教师应养成主动倾听的习惯,主动倾听幼儿的表达,关注幼儿的所思所想。
主动倾听不仅能够提高沟通效果,还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2.善于观察:幼儿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如语言、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幼儿的非语言暗示,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3.尊重和肯定:教师在倾听幼儿时,应抱有尊重态度,真正认同幼儿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肯定和赞扬,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其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4.耐心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成熟,有时候容易含糊或者模糊,教师需要耐心聆听,通过进一步追问或者表达理解,帮助幼儿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培养教师倾听能力的方法1.积极参与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
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学习倾听技巧,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
2.关注专业书籍和研究成果:教师可以学习专业书籍和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幼儿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方法,通过理论指导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
3.与家长密切合作:家长是了解幼儿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更好地倾听幼儿的心声。
4.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倾听经验,寻找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定期与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倾听的案例和心得,进一步提升倾听能力。
试论教师倾听的类型与技巧

46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5教师版栏目编辑:田良臣刘电芝试论教师倾听的类型与技巧倾听与言说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两种基本行为,二者一道构成了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结构。
倾听作为一种交流行为,是对对方态度、情感的反应,听人说话,这本身就向对方发出了一种信息,它是言语沟通的基本前提。
美国语言学家保尔、兰金等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言语实践的使用情况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也就是说,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
社会生活中,倾听不但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有效方式。
研究表明,在个体言语发展过程中,他所置身的语言环境及其所接触的大量日常用语,使其大脑中听觉系统言语信息的积累达到一定“量”的规模,是个体言语学习达成的前提条件。
也即个体的其他言语技能(说、读、写),是在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育、教学任务有赖于师生的成功交往来完成。
师生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靠言语交流来实现。
教学中的言语交际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与内涵,倾听是教师成功教学的保障,是教师重要的职业素养。
长期以来,人们关于听的研究不多,关于教师倾听的研究则更少。
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对教师的倾听做一初步探讨,以就教读者和同行。
一、教师倾听的类型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其中教师的倾听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师生双向交流的能否达成,关系到师生交往的质量。
教师的倾听可从不同维度划分为多种类型。
11按倾听的性质划分,教师的倾听可分为:(1)教育谈话中的倾听。
它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对教师谈话接受或拒斥的反应,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谈话内容及相关的教育措施。
这种倾听,民主、平等的话语氛围至为重要。
(2)教学过程中的倾听。
它主要是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即时或延迟的反馈信息,从中推断出学生学习的困惑与疑难症结,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手段,替学生释难答疑,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教师课堂倾听的智慧

教师课堂倾听的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
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掌握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但是,倾听不仅仅是听,它需要一些智慧和技巧。
首先,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和认真对待。
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避免不尊重或引起困惑或恐惧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包括贬低学生、不尊重他们的意见或感受、以及向他们展示明显的偏见或偏见。
其次,教师应该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审慎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
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发言或问题、学生表情以及身体语言,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教师需要等待学生发完言,然后再给予有意义的反馈。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学会与学生建立联系和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使学生感到更亲近和被理解,例如定期与学生沟通、支持他们所做的努力以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某些问题,他们需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妥善处理其他的因素,如自我自我管理、情境控制和获取意见等。
教师应该在课堂或到课堂前准备好,设立好时间表,并在课堂上保持清晰和专业。
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征询学生的意见,以便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总之,教师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安全和支持。
倾听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并需要教师适当地控制情境和处理其他因素。
当教师倾听学生时,他们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这将是一个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的过程。
提高小学教师的聆听技巧

提高小学教师的聆听技巧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聆听技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聆听,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维方式,从而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小学教师聆听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一、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首先,小学教师应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教师应该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耐心倾听他们的回答和解释。
同时,教师应该避免过多的干预和指导,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二、注重非语言沟通除了言语交流,非语言沟通也是教师聆听技巧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等,因为这些也能传递出学生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当学生在沉默中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非语言信号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运用积极倾听技巧积极倾听是有效聆听的关键。
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展示出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和重视。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积极倾听的技巧:1. 目光接触: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直接的目光接触,以显示出对学生的专注和尊重。
2. 鼓励性肢体语言: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点头或鼓励的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支持和认同。
3. 提问与回应: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回答。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回答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回应,以鼓励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无声倾听: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应该保持沉默,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考过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发言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四、倾听的技巧和策略除了上述的基本倾听技巧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一些高级的倾听技巧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技巧:1. 笔记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观点和想法来展示对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还能让学生感到被认真对待。
2. 反思总结: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和概括。
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和整理,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5教师版栏目编辑:田良臣刘电芝试论教师倾听的类型与技巧倾听与言说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两种基本行为,二者一道构成了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结构。
倾听作为一种交流行为,是对对方态度、情感的反应,听人说话,这本身就向对方发出了一种信息,它是言语沟通的基本前提。
美国语言学家保尔、兰金等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言语实践的使用情况是:听占
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也就是说,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
社会生活中,倾听不但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有效方式。
研究表明,在个体言语发展过程中,他所置身的语言环境及其所接触的大量日常用语,使其大脑中听觉系统言语信息的积累达到一定“量”的规模,是个体言语学习达成的前提条件。
也即个体的其他言语技能(说、读、写),是在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育、教学任务有赖于师生的成功交往来完成。
师生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靠言语交流来实现。
教学中的言语交际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与内涵,倾听是教师成功教学的保障,是教师重要的职业
素养。
长期以来,人们关于听
的研究不多,关于教师倾听
的研究则更少。
在此,笔者不
揣浅陋,对教师的倾听做一
初步探讨,以就教读者和同
行。
一、教师倾听的类型
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
人际交往,其中教师的倾听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
定着师生双向交流的能否达
成,关系到师生交往的质量。
教师的倾听可从不同维度划
分为多种类型。
11按倾听的性质划分,教师的倾听可分为:
(1)教育谈话中的倾听。
它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对教师谈话接受或拒斥的反应,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谈话内容及相关的教育措施。
这种倾听,民主、平等的话语氛围至为重要。
(2)教学过程中的倾听。
它主要是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即时或延迟的反馈信息,从中推断出学生学习的困惑与疑难症结,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手段,替学生释难答疑,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日常交流中的倾听。
它主要是了解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及其生活状教师园地方圆
47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5教师版栏目编辑:况、理想抱负水平。
一方面教师可据此调整自己的言行,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另一方面,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情绪与心理变化、发展的信息,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21有人(Huckins ,1978)按照倾听的方式将倾听分为下列几类:(1)鸡尾酒式的倾听。
一
个人与另一个人谈话,只是为了找机会进入并讲述自己的故事,倾听者是被动的。
此时,只有最小限度的交
流。
(2)竞赛式的倾听。
与其他人争机会发言,就某个大家熟悉的话题,重复进行缺少新意与价值的言语倾诉。
如球迷间就某球星的球技与身世、歌迷间就某歌星的歌与爱好争相发言。
这种倾听主要是争夺说话权。
(3)内容的倾听。
这种倾听更着重于说话者所说的实质内容而不是交流中双方的相互关系。
如听学生的发
言、意见、反映。
这类倾听是
致力于认知水平的真正交
流。
(4)承担义务的倾听。
这是整体的、全面的倾听,其
中,内容和个人都受到关注。
听者用集中注意的耳朵和饱含关切的心去倾听,给别人以友好的感情,这类倾听需要练习和关注,如教师和心理咨询学家的倾听即
是。
(5)创造性的倾听。
这类倾听中,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
这种倾听有时甚至交流是极有限的,但当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倾听时,创造性可以得到
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师的倾听主要是属于后三类倾听,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话语情境和实际需要选择倾听的类型,以提高倾听的效果。
二、教师倾听的技巧倾听既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它是对听觉信息的接收、识别、编码和贮存,是一种心智加工过程。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的倾听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做到听话的一次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听话品评能力和听话组合能力。
倾听的技艺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在言语交际活动中逐步形成,也可严格训练得以提高。
11倾听的方法第一,抓住说话人的话语中心。
口语交际时,话语常具有简略性、情境性,同时语音语调也表达了丰富的言语信息。
特别是教学中,学生出于多种原因与考虑,与教师的交谈,往往把话语的意思隐含在一段话、体态或一定的情绪之中,教师要善于从对方的话语层次、手势体态、情绪流露中去捕捉、抓住话语的要点,真正听懂对
方表达的话语意图。
第二,诱导对方把话说清楚。
说话是言者与听者双方的事,成功的交流有赖于双方积极的参与。
因此,听者有责任也有必要帮助对方坦率、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要善于运用应答、简评,或者必要的提示语诱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
意思。
学生正处于言语的学
习与发展阶段,引导学生学会口头表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开发。
同时,因为师生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决定了学生在教师面前说话时,难免有所顾虑,表达难以通畅,教师的诱导,也会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第三,听话时,教师要学会推断。
推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推断价值。
即边听、边筛选对自己有价值的材料,丢弃那些与己无关的或关连不大的材料,以减轻听话的记忆负担。
二是推断真教师园地方圆
栏目编辑:
意。
即透过话语表面的含义,了解其内在的、真实的含义,从一些表面上微不足道的谈话细节、语气与手势中,发现对方的立场、目的、主观愿望等有价值的信息。
如前所述,学生在教师面前的口语表达多是委婉、曲折而隐晦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话语信息中,推断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思想状况,为采取相宜的教育教学措施与方法作准备。
因此,推断能力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第四,听话时,要学会评价。
交流过程中,作为听者,不仅要理解说话人所表述的内容、观点,还要透过他的话语去评价说话人的话语价值和思想,如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围绕中心?听众对他的反应如何?讲话人的技巧怎样?你对说话人的总体印象如何等等。
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倾听者,特别是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全面、公正、客观、中肯地评价说话人(学生),这里,教师更能移情,理解学生及其话语背景。
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如下倾听技能。
听记,即用文字把听到的话语迅速记录下来;听辩,边听边对所获得的
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听测,根
据话语内容进行推测、判断;
听话组合,对不同的话语内
容进行归类、组合。
21倾听时的反应与反
射
反应与反射,是言语交
流过程中,倾听者作为交际
的一方所发出的言语的或非
言语的信息,是对说话者话
语的信息反馈。
它主要包括
对说话者话语的反应和口语
交际中的反射。
(1)对说话者话语的反
应:反应分言语性和非言语
性两种,言语性反应就是用
一些倾听用语,表明倾听者
的态度,将对方的表达引向
深入,它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嗯”,通常表
达“我在听呢,请继续说吧”
的意思。
第二种是“对”、“是”、
“是啊”等,表示“你说得对,
往下说吧”的意思。
第三种是“哦”、“真的
啊”、“还有这事儿”等,表示
“原来是这样,我还不知道
呢,你请说吧”的意思。
非言语性反应,主要是
借助一定的体态语对说话人
的话语作出反应,传递“我正
在倾听”的信息。
这种体态
语有:点头、目光注视、眼神、
面部表情及前倾姿势等。
(2)口语交际中的反射:
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把听到
的话原封不动地、或稍作变
化地重复一遍,这也是倾听
者在倾听过程中对说话者所
说话语的一种反馈。
反射的
运用有一定的条件,即在对
方进行情绪性表达、宣泄时
特别有效。
当学生说出自己
的情感时,教师就用相似或
相近的话语把学生的中心话
语重述一遍,这样,学生的感
情得到了充分抒发,他会感
到教师在听、也听到了他心
中要说的话;当学生没有说
出或没有说清自己的情感
时,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话
语引导对方把情感表达出
来。
反射具有三个特征:由
倾听者发出;在客观上不打
断说话者的话语,而是鼓励
他往下说;形式上简单,内容
上不提供新信息。
反射,看
来好像听者在说话,但它与
说话不一样,仍然是倾听的
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教师在与学生的
言语交流中,要强化倾听的
意识,明确认识到学生的言
语表达受自己倾听态度和听
说反应的影响。
教师要学会
运用倾听时的反应、反射,鼓
励、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言语
交流。
(作者单位:400715西南师大教科院)
教师园地方圆
48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5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