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卷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看到此,心情怎能不澄澈、明朗、欣悦?肩疼、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有古建筑研究专家高度评价北京老城的格局,认为北京城“所特具的优点主要就在它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因此,近年来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始终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即将两轴(中轴线和长安街)、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历史水系等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材料二
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雨儿胡同是颇受游人喜爱的休闲去处。几年以前,这里和老城大多数胡同一样,私搭乱建普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经过整治提升,雨儿胡同拆除违建,修缮加固老屋,绿化美化院落,逐步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的风貌,这条背街小巷由此成为“北京最美街巷”。
5.考题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三、名著阅读(5分)
12.读书,如果能够联系白己 生活积累深入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作品。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内容,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100字左右)

2020年中考北京市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考北京市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例2:随着自己的成长,我从原来调皮捣蛋的小毛头,成长为了一个能够体谅、关心他人的中学生。当我看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不服管束时,我就想到了自己不听话的时候,不禁会心一笑;当我看到孙悟空对唐僧嘘寒问暖,甚至师父赶他走时,他仍然感恩磕头拜别时,我体会到了他的成长与成熟。读名著,有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17. 【答案】(1)老城格局整体保护(2)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3)人居环境可持续保护
【解析】三则材料分别从不同的原则展开,材料一强调“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材料二用雨儿胡同的例子强调“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材料三强调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答案】(2)泽国:多水的地域
【解析】此处根据前文“水井泉池、运河水道、古桥闸口”可以判断,这里的“国”的含义不在于国家(仅指北京地区),也不在于强调“首都”,而是指“多水的地域”
3.【答案】(1)A
【解析】“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用在此处正对应【第一单元】中从“战国时期”到“元明清”3000多年的建城史。
“开源节流”意思是指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用在此处正对应【第二单元】中的“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努力建设节水社会”。
“源源不断”指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
“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断地做某件事,精细安排,长远打算。在此处只对应材料中的“节约”,略微片面。
【答案】(2)C
【解析】第①句“焕发青春”是拟人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永定河补水后的生态恢复状态。第②句“翩翩起舞”同为拟人句,体现出白鹭带来的生机。第③句“弱柳扶风”指如纤细柔弱的杨柳在风中摇曳一般楚楚动人,令人心生怜惜。与后面“画卷”同属于比喻句,但本句比喻前后矛盾(即前面纤细,后面恢弘),故不恰当。④句“宛如玉带”是比喻句,用在此处能充分突出水流的清亮美丽。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2分)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A.B.C.D.2.(4分)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3.(4分)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①__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2分)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A.B.C.D.2.(4分)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3.(4分)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①__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荐]2020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全解析

[荐]2020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全解析

2020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全解析一、关注疫情,以人为本,正向引导,立德树人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高度关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切身体会,落实语文素养的发展要求。

写作部分的题目一,要求以“2020,我的中考”为题写作。

2020年的中考,是本届考生一生中极为独特的经历。

表面上看,参加考试的是学生本人,但实际上,为了保证考生顺利参加中考,有难以计数的人“默默付出,为考试保驾护航”。

作文题的导语意在引导学生拓展视野,跳出“小我”,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本次中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此外,学生特殊的备考经历也极大丰富了本次中考的内涵: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规划和管理的意识、心理素质、对时事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本次中考考查的不仅有课本内的学科知识,还有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综合素质。

因此,这道作文题紧扣社会热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共鸣,鼓励他们写真情实感,引导他们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将语文学习和社会热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如果说作文题目直接点明了社会热点,体现了命题和现实生活的显性联系,记叙文阅读文本《抬头看见花》则以艺术化的方式呼应社会热点,与现实生活构成隐性关联。

《抬头看见花》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逆境中也要创造美、欣赏美的主旨。

文章以身边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写作素材,有很明显的代入感,阅读时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疫情背景下自己的生活,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还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乐观豁达的心态。

议论文同样关注社会热点,以抗疫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为论述对象,引领学生再次回顾中国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的不平凡的历程,感受中国人民在抗疫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展示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文言文阅读着眼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精神在曹刿、弦高、卜式身上的体现。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一)默写。(共 4 分)
6. 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1 分)
7.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1 分)
8.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是“ ① ,
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 分)
提高。北京有信心打好这场碧水保卫战,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第三单元 人水相亲,古都添画意
①生态补水后的永定河重新焕发青春,绿头鸭、白天鹅逐水而来,给京城增添了勃勃生机。②经过治理的大运
河碧波荡漾,人们可以观赏白鹭在河面翩翩起舞,体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③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重见天
日”,河水清浅,弱柳扶风,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让人们感到别样的清新。④曾经被填埋地下近半个世纪的玉
河,如今穿街走巷,波光粼粼,宛如闹市中的一条玉带,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1)同学们就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标题的拟定展开讨论,你认为下列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①源远流长
②开源节流
B.①源源不断
②开源节流
C.①源远流长
②细水长流
D.①源源不断
②细水长流
2 / 13
(2)第三单元引言的四个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你认为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让河湖成为人们的幸福源泉。④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节约用水,助力
首都水资源保障。⑤请和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共绘幸福河湖画卷,让首都北京水韵绵长。
答:
5.通过筹办“京华水韵”展览,同学们对 2020 年“中国水周”的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有了真切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

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载(zǎi)载(zi)B、载(zi)载(zi)C、载(zi)载(zǎi)D、载(zǎi)载(zǎi)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

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答案一、基础·运用1. B【解析】图片中字体为楷书,C为行书D为草书,A项为干扰项,蚕头雁尾应为隶书,故选B2.(1)C【解析】A中“行”应指“走进画里”的意思,而非“流通”。

B中应该“坡”同音。

D项无疑问语气。

(2)泽国:多水的地域【解析】此处根据前文“水井泉池、运河水道、古桥闸口”可以判断,这里的“国”的含义不在于国家(仅指北京地区),也不在于强调“首都”,而是指“多水的地域”3.(1)A【解析】“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用在此处正对应“第一单元”中从“战国时期”到“元明清”3000多年的建城史。

“开源节流”意思是指开发水源,节制水流。

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用在此处正对应“第二单元”中的“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努力建设节水社会”。

“源源不断”指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

“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

也比喻一点一滴不断地做某件事,精细安排,长远打算。

在此处只对应材料中的“节约”,略微片面。

(2)C【解析】第①句“焕发青春”是拟人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永定河补水后的生态恢复状态。

第②句“翩翩起舞”同为拟人句,体现出白鹭带来的生机。

第③句“弱柳扶风”指如纤细柔弱的杨柳在风中摇曳一般楚楚动人,令人心生怜惜。

与后面“画卷”同属于比喻句,但本句比喻前后矛盾(即前面纤细,后面恢弘),故不恰当。

④句“宛如玉带”是比喻句,用在此处能充分突出水流的清亮美丽。

4.坚持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结合语境”,根据材料第1句先坚持节水后建设河湖可看出,此处是语序不当,前后半句调换位置;此外为保持前后对仗,句首需要加上“坚持”二字。

5.示例1:坚持节水优先虽然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不便,但是从长远来看,建设幸福河湖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示例2:虽然治理水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碧水清韵的北京,一定会重现。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A. B. C. D.2. 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 “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 “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 【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3. 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① ,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

注意“淹”字要写正确。

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② ”。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摹(m)“巨”字的笔顺是:B、摹(m)“巨”字的笔顺是:C、摹(m)“巨”字的笔顺是:D、摹(m)“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叠②世外桃源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D、①叠②洞天胜境【答案】(1)、 D (2)、 A【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

“摹”只有一个读音“m”,“巨”字笔画顺序:横、竖折、横折、横。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2分)2.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岛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2分)答:3.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共4分)第一单元①,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卷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坚持命题改革理念与多年探索成果,力求平稳过渡,稳中有进。

命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向;坚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坚持考查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基本语文素养;坚持体现时代背景与社会热点,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关注学生实际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体现积极向上的导向。

关注疫情,以人为本,正向引导,立德树人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高度关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切身体会,落实语文素养的发展要求。

写作部分的题目一,要求以“2020,我的中考”为题写作。

2020年的中考,是本届考生一生中极为独特的经历。

表面上看,参加考试的是学生本人,但实际上,为了保证考生顺利参加中考,有难以计数的人“默默付出,为考试保驾护航”。

作文题的导语意在引导学生拓展视野,跳出“小我”,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本次中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此外,学生特殊的备考经历也极大丰富了本次中考的内涵: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规划和管理的意识、心理素质、对时事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本次中考考查的不仅有课本内的学科知识,还有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综合素质。

因此,这道作文题紧扣社会热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共鸣,鼓励他们写真情实感,引导他们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将语文学习和社会热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如果说作文题目直接点明了社会热点,体现了命题和现实生活的显性联系,记叙文阅读文本《抬头看见花》则以艺术化的方式呼应社会热点,与现实生活构成隐性关联。

《抬头看见花》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逆境中也要创造美、欣赏美的主旨。

文章以身边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写作素材,有很明显的代入感,阅读时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疫情背景下自己的生活,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还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乐观豁达的心态。

议论文同样关注社会热点,以抗疫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为论述对象,引领学生再次回顾中国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的不平凡的历程,感受中国人民在抗疫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展示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文言文阅读着眼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精神在曹刿、弦高、卜式身上的体现。

议论文阅读立足于时代精神,文言文阅读突出传统文化,两则材料古今有别,但所弘扬的爱国、奉献、尽责等精神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价值引领。

彰显北京特色,保持平和大气,适应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北京特色”首先体现在试题的“平和大气”上。

具体来说,选材视野开阔,既追求素材的大气、有内涵,又兼顾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命题注重全面考查,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图把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出来。

例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命题着眼于不同文体的根本特征和文体阅读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古代诗歌联系到小学阶段所学的《春晓》,意在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同时体现了课内所学与课外积累的联系、辨析、整合,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默写试题允许学生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意在鼓励学生多积累、多思考。

写作部分题目二假设有一个“神奇的时间控制器”,就是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侧重形象思维等特点,意在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个性化的认识。

“北京特色”还体现在命题素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语文基础运用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板块分别以北京的水环境和老城保护为命题素材,前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体现了现代与历史的融合。

近年来,北京的水环境及其他自然环境在持续改善,而随着老城保护的推进,老北京的胡同风貌悄然复苏,老城也逐渐成为宜居之地。

选择这方面的内容作为命题素材,便于让学生更全面、深入了解这些身边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注重设置情境,突出语言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因此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命题精心设置情境,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语文基础运用板块设置了筹办“京华水韵”展览这一活动情境,在命题中努力实现两个“真实”。

一是情境本身的“真实”,从展板标题到前言,再到展览内容和结语,情境的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致,真实可信。

二是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如为展板选字、为引言拟标题等,都是筹办展览过程中可能真实产生的问题;尤其是第5题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对整个展览内容有所理解后才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达试题,体现了对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此外,对书法的考查强调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记忆不同书体的特点;默写试题要求选用两句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了古诗文积累的实践运用功能;文言文和议论文阅读都选择了文本外的链接材料,意在要求学生运用文本内的阅读所得,解决文本外的问题,这是语文运用能力的典型体现;名著阅读试题则将阅读与个人的生活积累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的交融,有明显的实践运用导向。

重视语文基础,关注阅读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拼音、识字、书写等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命题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既注重考查语文基础,又注意设置能体现文体特征和学生思维能力的阅读试题。

命题注重对语文基础的全面考查,比如语文基础运用就涉及到字音字义、标点符号、修辞方法、词语和句子的使用等。

试题对语文基础的考查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倡导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梳理与建构。

比如,文言文句子的考查不仅仅涉及字面的翻译,更强调根据上下文推断其语境义;语文基础部分对于修辞、句子的考查都要求结合整个语段的意思进行判断;对于“泽国”一词的解释则需要结合“国”字的三个词典义以及上文中的“水乡”作出分析。

以上种种表明,中考语文命题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

在阅读方面,命题着眼于文体特征,注重考查学生阅读的关键能力。

比如,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是否准确、全面是衡量学生说明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16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材料三的说明对象是对老城的“可持续保护”,其基本特征是“现代生活”与“历史风貌”两个方面并重,缺一不可;而第16题选项【丙】尽管在文本中有所依据,但只涉及“现代生活”这一个方面,不符合该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这道题既考查了对说明性文本阅读的理解,也体现了对全面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思维要求。

再比如,记叙文阅读的18、19、20题分别考查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梳理、对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品味以及对作品中形象的理解,这三道题在体现记叙文文体阅读基本要求的同时,也考查了较为深入的阅读能力:第18题要求根据现象进行概括;第19、20题都要求“披文入情”,即深入到语言与内容的内部去体味情感和思想。

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地词句摘抄或信息检索,而是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和能较为深入理解文本的要求,体现了命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总之,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立足当下特殊的学习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关注社会、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体现了特殊时期学习评价对语文教与学的导向作用。

语文试卷试题解析重在学以致用总述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结合今年疫情下考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题以语文知识和能力为考查对象,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展示了新时代命题的探索与发展。

精选贴近时代的命题素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记叙文阅读《抬头看见花》,关注学生特殊时期的个人体验,将考试与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透过试卷使学生看见春天,看见希望,向考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温暖的力量。

文言文测试材料选择的是《左传》的经典章节:平民曹刿“位卑未敢忘忧国”。

这个小专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考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培育了家国情怀。

议论文阅读将2020年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融入试题,选取中国人民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个人、群体和场景,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作为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

所有这些命题素材的选择都紧紧贴近时代,围绕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的命题需要,为整张试卷“立德树人”的命题立意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疫情下学生实际,聚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强调基础性考虑疫情下考生实际,语文试卷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生活中用得上和未来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

比如基础运用5道大题7道小题,全面考查字、词、句、修辞、标点、书法、关联词语等基础知识,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不止于简单机械记忆,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梳理语文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运用知识推断问题的实际能力。

试题重视基础还体现在命题者关注不同阅读文本的文本特征,侧重考查阅读核心能力。

如,多文本阅读关注语段说明的对象及对象的特征,议论文阅读指向议论文三要素的考查,记叙文阅读则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内容、主旨及语言,分别考查了整体把握、赏析评价等阅读核心能力。

试题关注与生活的联系,指向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试题特别关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注重任务和情境的设计,重在学以致用。

例如“基础运用”板块采用了设置整体情境的命题方式,以学校举办“京华水韵”展览的活动为主线,设计具有连续性的多项活动内容,布置展板、讲解前言、拟写标题、结语,表达活动感受,将对语文学科多个考点的考查融入其中。

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设计,既符合真实生活的逻辑,又强调活动过程中问题的真实,切实解决了学生语文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基础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本套试题命制贴近时代大背景,突出时代背景下人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引导学生在时代中有所担当。

贴近时代,体现“立德树人”,发挥中考试题的教育引导作用基础运用部分以学生参与“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为命题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主题,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青年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