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将一壶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哪个时
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思考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
少热量?
思考2:相同质量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提出实际情境:为什么炎热的夏天海水很凉,沙滩却烫脚呢?发动机为什么用水箱降温,冬天为什么用水供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3.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 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二、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1.比热容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思考、回答
在学
生充分讨
论的基础
上,适当点
拨、纠正。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
极性,鼓励
学生提出
自己的设
计方案。
进行
实验
收集
信息
液体
质量
m/g
初温
t0/℃
2.进一步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探究物质比热容,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1.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合作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提出问题:〔1〕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2〕将-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实验:〔1〕如何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怎样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有关。
二、比热容类比思考:比拟不同瓶子的容水能力,思考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方法。
高度相同的两种瓶子,倒人同样多的水,液面升高得少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或者液面升高相同高度,倒人的水多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P12,知道如何科学地表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这种特性。
提出问题:分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归纳总结: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
三、热量的计算例1.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 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 水=4.2×103J/(kg ·℃)]例2.使20 g 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应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 J/(kg ·℃)]课堂检测1.一杯开水,从刚倒入杯中到可以喝的这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A.5×106JB.5×105JC.5×104JD.5×103J2.在热现象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到达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黄昏多灌水3.由Q=cm(t -t 0)可得0()Q c m t t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假设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B.假设质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减至一半C.假设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4.为了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参加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提问: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
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 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3、将一壶 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问题
可以设置情境引入新沿海地区与内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不同?
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教法、学法
实验法,探究学习,归纳总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复习热量的概念、预习本节内容;
2.多媒体课件、电加热器、烧杯、水、煤油、温度计、计时器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5)发动机为什么用水箱降温,冬天问什么用水供暖
(6)热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阅读提纲,思考、讨论、猜想
(1)~(6)
,比容热是物 质的物理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 状态有关
组织学生自学
制定计 划和 设计实验
实验时取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水和砂子作为研究对象,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对两个烧杯加热,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前需要考虑到:
教后记
(2).______的物质,温度每______(或____ __)1℃所______(或______)的热量为该物质的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_。
学生根据本节所学习的内容,完成习题
2、总结归纳
由学生归结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
3、作业:课堂:书后习题
家庭:练习册
板书设计
出示学习目标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比热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不同。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单位的物理意义。
3、能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解释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热容概念建立的必要性。
2、把控制变量的方法运用到实验设计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比热容概念在表示物体吸、放热本领上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1、利用类比法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单位。
2、多因素问题中的条件控制是本节实验设计的重点。
教学难点比热容概念和单位的理解器材准备25组,每组需: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各2个 150克水 150克花生油火柴1盒秒表1块。
教学过程一、问题的引入: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河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河水却很凉。
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二、看课本“想想议议”的问题把答案整理到作业上,(可用生活经验支持你的观点)。
听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总结,与你的作业相对照。
三、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都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我们学过的哪一个知识和哪一个生活经验能解释这个问题?(让学生试着说,说不对也能引起深入的思考)2、类比:在下图三个容器中倒入相同体积的水,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容器中的水每上升相同高度容纳进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容器容纳水的本领强?把你的想法整理到作业本上。
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种物质吸热本领的强弱。
设计提示:上个问题中我们比较容器的容纳本领时,是这样控制条件的:各取1个容器, 分别装进一样多的水,看( );还可以各取1个容器,让容器中的液面都升高相同高度,看( )。
思考或讨论:为了比较不同种物质吸热本领的强弱,需要考虑哪些物理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比较什么?在作业本上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4、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实验条件的可能和器材的准备情况确定实验方案 (方案一: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看哪一个的温度升高的多;方案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哪一个吸收或容纳的热量多)思考:如果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吸收热量相同的标准是什么?(加热时间)5、动手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比热容 》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比热容》本节是第13章的第3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涉及到热量、质量、温度等物理量,同时也是关于热量计算的基础。
比热容教学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要重视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
新课标中热量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因此通过热量计算加强对热量公式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与能力】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会利用公式Q=cm∆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投影图片:夏日的海滩。
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却不一样?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沙子放热降温比水快。
体验生活:(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m)有关,跟温度升高的度数(Δt)有关。
进一步思考:如果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同? 设计实验:1、如何使物质的温度升高?2、如果改变加热方式会不会影响实验效果?信息快递: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如何比较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方法一:保持质量相同,在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物体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比热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二)引入新课利用热量单位卡的规定引入新课。
从热量单位卡的规定,我们知道使1克水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卡。
这个规定中限定了1克的水,限定了温度升高1℃。
可见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其实大家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卡的规定中,还限定了升温的物质是水。
那么,其他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三)新课教学一、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
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什么条件有关呢?1.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热量越多。
2.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多。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3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3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教学实践设计的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比热容的定义,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温度计、烧杯、勺子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给孩子们提供热水和冷水,让他们感受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的现象。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通过示例,解释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大小。
3. 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如沙子、水、铁块)的比热容。
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让孩子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并分析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
5. 生活应用:引导孩子们思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天为什么热水袋里的水凉得慢。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比热容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活动的进行,观察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思考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环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让孩子们直接接触热水和冷水,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温度差异,这为后续讲解比热容的概念提供了生动的实际案例。
在活动中,我特别强调让孩子们亲自触摸水杯,感受热水的温暖和冷水的凉爽,这种亲身体验能够加深他们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 比热容第1课时初探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学习内容一:比热容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1-P12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是J/(㎏·℃)。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将一千克的水和一千克的食用油的温度分别提高50℃,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猜想:加热时间不相同。
2.请大家设计实验验证这个猜想。
(1)在实验中应该控制哪些量相同?答:质量相同,初温相同。
用同样的加热器来加热。
(2)让哪些量不同?答:让物质的种类不同。
(3)怎样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答: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加热的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
我们可以采用酒精灯或电加热器来加热,为了保证加热器放热的速度相同,一般使用电加热器。
(4)请小组讨论后,给出本组实验方案。
3.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实验条件的可能和器材的准备情况确定实验方案。
方案一: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看哪一个的温度升高得多;方案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哪一个吸收的热量多。
以小组为单位,选定方案一,完成P11图13.3-1和13.3-2的实验,请学生观察,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数据:快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是强还是弱?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方案二。
再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1.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也可以理解为物质“储存”热量的本领。
2.开始的温度叫初温,结束时的温度叫末温。
升高的温度指的是初温与末温的温度差。
3.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慢的吸收热量的本领比较强。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定义(概念建构)、定义式、单位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水的比热容较大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重点、难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比热容计算【新课学习】引入新课: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开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知识点一:比热容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个物理量。
符号:。
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3、(1)定义: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和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或: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
)4、定义式:c = QmΔt变形式:。
5、单位:,符号。
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比热容。
【反馈检测1】1、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快、慢)。
2、一桶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比热容大.3、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A、密度B、质量C、比热容D、温度知识点二:水的比热容较大及应用1、水的比热容:c水= ;物理意义是。
【反馈检测2】1、为什么沿海地区气温变化不像内陆显著?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放出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13·3 比热容 教案
问题5:反馈一
小循环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
质量
升高温度
吸收热量
1kg
1℃
4.2×103J
2kg
1℃
2kg
2℃
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用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2.演示实验
3.类比密度学习比热容
问题2:思考交流
小循环2:影响比热容因素、单位、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的单位:J/(kg·℃)
(3)水的比热是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4.2×103焦。
课题: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问题6:小组合作设计探究过程,并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
问题7:反馈二
合
自己整理上述三个知识点的内容、学习方法。
问题8:自我小结
补
1.针对学习中的疑点,讨论交流。
2.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问题7:自我查漏
问题8:学以致用
测
利用教师特意提供的检测题,检测自学内容,并根据答案自我矫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设计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的教案。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比热容概念的同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比热容的性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概念,了解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加热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袋的使用,引发学生对温度和热量的关注,进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进行比较。
5. 解决问题: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热水袋的使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观察环节在实验观察环节,我选择了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加热器等实验器材。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 比热容的应用: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衣物、热水袋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穿保暖衣物、夏天使用凉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比热容的关系。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单位:通过示例,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4. 应用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为2.0×10^3 J/(kg·℃),质量为0.5 kg,温度升高了5℃。
求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
答案:Q = c m Δt = 2.0×10^3 J/(kg·℃) 0.5 kg 5℃ =5.0×10^3 J。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第三节比热容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游戏为载体,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下面是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课程教案,主题是“比较热的容量”。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程时,我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直观的实验和游戏,让他们了解和感受“比较热的容量”的概念。
课程的设计方式采用实验加游戏,思路是通过直观的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比较热的容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加深对比较热容量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比较热的容量概念。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比较热的容量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比较热的容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热水、冷水、杯子、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2.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杯子,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五、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让孩子们用各自的杯子喝一杯热水,感受热水和冷水的不同。
2.实验一(10分钟):(1)让孩子们用温度计测量各自杯中的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2)将热水和冷水混合,让孩子们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后的水温,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让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热水和冷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与比较热的容量有什么关系。
3.实验二(10分钟):(1)让孩子们用温度计测量各自杯中的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2)将热水和冷水混合,让孩子们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后的水温,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让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热水和冷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与比较热的容量有什么关系。
(1)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比较热的容量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比较热的容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以及比热容的单位。
2. 比热容的计算:讲解如何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进行计算。
3.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散热器、汽车发动机等。
4. 比热容的测定:讲解如何进行比热容的实验测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天用水散热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水散热效果好。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比热容的定义,介绍比热容的单位。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进行计算。
4. 讲解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散热器、汽车发动机等。
5. 讲解比热容的测定方法:进行比热容的实验测定。
6. 例题讲解: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3. 比热容的应用4.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比热容的概念,并说明其单位。
(2)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比热容。
(3)举例说明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是J/(kg·℃)。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3)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散热器、汽车发动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热容的知识,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1.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合作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提出问题:(1)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实验:(1)如何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怎样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有关。
二、比热容类比思考:比较不同瓶子的容水能力,思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方法。
高度相同的两种瓶子,倒入同样多的水,液面升高得少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或者液面升高相同高度,倒入的水多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P12,知道如何科学地表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这种特性。
提出问题: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归纳总结: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
三、热量的计算例题: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表示质量为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
请计算:质量为2 kg的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解:质量为2 kg的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过程:铝块的质量m=2 kg;铝块的初温t0=30 ℃;铝块的末温t=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m(t-t0)=0.88×103J/(kg·℃)×2 kg×(100 ℃-30 ℃)=1.232×105 J。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进行
新课
小结
练习
(2)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水升高的温度少,沙子升高的温度多。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两个金属 盒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用温度计测量吸收热量后的温度值。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数据记录)
物质
质量
m(g)
初温
t1(℃)
末温
t2(℃)
升温度
(℃ )
加热时间(min)
水
沙
(5)分析与论证
讨论:1、沙子温度升高较快,这一现 象说明了什么?
2、要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哪种物质吸热多?
(6)得出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比沙子吸热多。(即:水的吸热能力强)
四.比热 容(specific heat)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 。
比热容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
2.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3.知道水的 比热容较大,会解释生活中、自然界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差异,讨论比热容与人类生活联系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通过对热污染知识的学习,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从经验知道,要烧开温度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时,一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若都是一壶水,温度低的那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思考:将相同质量的铜块和 ?
三、进行 新课
1.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3节比热容
第1课时认识比热容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比热容及应用
1.甲为100 g水,乙为200 g水,温度都升高1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乙加热时间长.
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填“多”或“少”).
2.甲和乙均为200 g水,甲温度升高10 ℃,乙温度升高2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乙加热时间长.
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填“多”或“少”).
3.同为100 g的水和沙子,温度都升高1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注意:以上问题中,我们比较温度计变化的示数来衡量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综合以上可以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种类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符号为c,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它表示的意思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探究: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
猜想: 水(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 酒精灯、温度计等.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他的器材?
(2)设计实验思路.
思路一: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思路二: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3)若采用思路一实验,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4)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①选择一根量程适当的温度进行测量;
②将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待测物中、液泡不能碰到器壁和底部;
③等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要平视、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实验表格:
水沙子
升高的温度/℃
表2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水沙子
加热时间/min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
2.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
水 4.2×103 J/(kg·℃)铝0.88×103 J/(kg·℃)酒精 2.4×103 J/(kg·℃)干泥土0.84×103J/(kg·℃)煤油 2.1×103 J/(kg·℃)铁、钢0.46×103 J/(kg·℃)冰 2.1×103J/(kg·℃)铜0.39×103 J/(kg·℃)蓖麻油 1.8×103 J/(kg·℃)水银0.14×103 J/(kg·℃)
沙石0.92×103
J/(kg·℃)
铅0.13×103 J/(kg·℃)
(1)从表中我们了解到,水的比热容最大,说明它的吸热能力最强.
(2)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5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慢.
3.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解: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变化的温度等因素无关.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
2.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是因为( B )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c甲<c乙.(填“>”“<”或“=”)
.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热量的计算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由水的比热容计算:
1.质量是5 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5 kg 的水,温度降低10℃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1.如果以Q 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 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 代表物体的质量,t 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t 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 吸= cm(t-t 0).
试计算:把质量为2 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 ·℃)]
解:铝的比热容c 铝=0.88×103 J/(kg ·℃),
铝块吸收的热量Q 吸=cm(t-t 0)=0.88×103 J/(kg ·℃)×2 kg ×(100-30) ℃=123 200 J.
2.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是Q 放= cm(t 0-t).
试计算: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 ℃,质量是1.5 g,温度降低到20 ℃,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
解:放出的热量Q 放=cm(t 0-t)=0.46×103 J/(kg ·℃)×1.5×10-3 kg ×(800-20) ℃=538.2 J.
1.比热容计算公式可以写为Q=cm Δt ,其中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c 为物质的比热容,m 为物体质量.
2.注意“升高到”与“升高了”的区别.
1.现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容c 铝>c 铁>c 铜.
(1)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吸收热量最多的是铝块.
(2)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末温最高的是铜块.
2.质量为500 g 的铁锅中放有3 kg 水,把它们从15 ℃加热到85 ℃,吸收了多少热量?[c 铁=0.46×103 J/(kg ·℃),c 水=4.2×103 J/(kg ·℃)]
解:Q 吸=cm Δt=4.2×103 J/(kg ·℃)×3 kg ×70 ℃=8.82×105 J.
3.质量为500 g 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 ℃升高到30 ℃,吸收了2.1×104 J 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解:由Q=cm Δt 可知,c=t
m Q ∆,则c=)(0t t m Q -吸=℃10kg 5.0J 101.24⨯⨯= 4.2×103 J/(kg ·℃),它可能是水.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