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声源有不同的发声部位,每种话筒有不同的拾音范围,能不能使用不同类型的话筒把不同特性声源完美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音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
时至今日,经常使用的话筒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动圈式、电容式、鹅颈式、头戴式和领夹纽扣式等多种款式、类型,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拾音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拾音场合。
1 人声用话筒(Voice mic)在广播语录室拾取人声语言类节目,常使用的是动圈话筒与电容话筒两种类型。
动圈话筒坚固耐用,灵敏度高,指向性好,拾取的声音清晰、纯净、柔和,频响在40 Hz~16 kHz范围;电容话筒音质好,灵敏度高,拾取的声音丰满、明亮、细微、精妙,频率响应在20 Hz-18 kHz的人耳可听频段。
电容话筒指向特性好,如NeumannU89i话筒,共有5个指向特性可供选择:全向、半圆形、心形、超心形和8字形,能够在多种录音条件下使用。
广播语言类节目主持人形式的录音,以清晰度为主要指标,大多选用心形、超心形动圈话筒或者电容话筒拾音。
心形指向特性是单向拾音,只检拾正前方的声音。
当人声嘴部对准话筒中心轴线夹角为“0°”,话筒的输出频响最佳,如果演讲人在讲话时脸部、脖颈左右摇摆,上下晃动,嘴部偏离话筒中心轴线发声,声音能量就会漂移或衰减。
8字形指向性话筒是双向指向特性,话筒正面和背面的声音均可拾收,可用于访谈类节目的拾音。
全向形话筒在360°范围内的声音都能收录,如Neumann U89i话筒,拾音面积大,可用于人数较多的拾音场合。
录制广播语言类节目,不仅要熟悉话筒的指向特性,而且还要调整好话筒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拾音距离影响着声音的音色,也关系到直达声的混响声的比例关系,而“直混比”影响着声音的清晰度。
也就是说,话筒与声源过近,低频加强,声音分不出层次、没有空间感;话筒与声源过远,人声清晰度差,声音发虚,直达声被削弱,可懂度差。
录音实践证明:在室内频响均衡、声功率分配均匀的良好拾音条件下,反复调整话筒的俯仰角度、话筒立杆高度及与声源间的距离,并安置于声场的混响半径之内,这是话筒拾取声音的最佳角度,也是拾取声音的有效距离,更是保证声清晰度、融合度。
人声录制浅谈
的位置 保证混录音色始终是一致的 。对于合唱而言 需要
多只话筒 . 准备一 , 两级梯步让演唱者分别站在地面和梯步
上 让 每个人 的声音 都在 话筒的覆 盖范 围内。比方说 有 2 0 个人的演唱组 , 个人站地板 剩下每7 6 人一组分 两组站在 两 级 梯步上 ,用一只立体声话筒就可 以覆盖了 ;如果只有一级
的每次 呼吸都像 是能让 听众感 觉到就 在耳边 。可是 喷 口声
在所难免。话筒防喷罩这时特别管用 ,尽管声学上它并不
古人云 :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 西方也流传 着 ” 声音 为
透明, 会带来高频损失 加E O虽然很好克服 但是同样会
引发相 移。 以 , 细调整话 筒摆位 所 仔 直至 喷 口声 消失才是
上策 。
一
王”的谚语 。这是 对人声之美的高 度评价 。我们通过声音 交
流 我们最早听到的声音之一便是人声 ,它是大 多数听众的
注意 力之所在 。因此 ,录制出优 美的人声至关重要 。 5 1 良好的话筒是录音 师的首选。 碑 第一个映入脑海的是
Nema n 4 、 e fn e 5 A 2 其 他 包 括 S lc u n 7 T l u k n2 1 KGC1 , U e EE e.
to isGe mi、 Au i c nc 0 0, DP 3 4 、 S ue rn c mi doTe h ia4 5 A 5 1 h r
般来说 将话筒正对演唱者的嘴 指 向鼻子 以下嘴 巴
以上的位置 口声就从话筒下溜走 了, 喷 对拾音无任何影响 。
远距离拾音的话 , 距嘴唇 3m m远 , 出 1e 3 c c 1 高 5m 0 m非常 合适 。这样 的摆位也适用 于合 唱。两个或更多的演唱者在一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是指在音乐制作过程中,使用一些技巧或工具将原始音频文件中的人声部分剔除,留下纯净的伴奏部分。
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制作人员在音乐创作、混音、编曲等方面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和调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1.使用降噪工具:一些专门的降噪软件或插件,可以将原始音频中的人声、谈话等杂音部分过滤掉,留下干净的伴奏。
2.使用EQ调整频率:在音频编辑软件中,可以通过EQ调整工具将人声所在频率范围的音频信号减弱或削弱,从而实现伴奏提取。
3.反相混音:将原始音频中的人声部分提取出来,再将其反相混音,可以实现人声的消除,留下伴奏部分。
4.人工剔除:对于一些简单的伴奏提取,可以手动剔除人声部分,留下伴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音频文件的特点和需要的效果。
- 1 -。
人声录制技术分享
人声录制技术分享人声录制技术分享1、人耳对中频200~400Hz之间的察觉能力比较强,对高频察觉能力相对弱。
因此,人声录音不能麻烦,一点瑕疵都能让人察觉。
2、注意不同人声的不同特点,应该仅最大的可能拾取最好的人声,前期可以解决得了的事,别指望后期。
3、应该了解的齿音:当气流快速流过牙齿的时候产生的摩擦声,频率很高.鼻音:口腔中的气流通路被阻塞,软颚下垂,气流通过鼻腔。
大概在250Hz的位置。
鼻音过重,清楚会影响整体,所以要尽量在录音中避免。
如果把一奶油小生的声音录出大量鼻音,那是不合格的。
口水声:口水在口腔流动产生的声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歌手喝水。
4、话筒选择没有标准,只有适合。
不是所有人声录音都适合大震膜电容话筒。
例如缺乏高频或者低频的歌手。
5、指向性问题。
频率越低越不明显,越高越明显。
最高频率的指向性,是沿人的口向前发出的一条直线。
6、关于话筒的选择和摆位:人声录制的时候,通常选择话筒距离歌手20CM左右,话筒的震膜和歌手嘴的高度平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上高于鼻平行或者低于嘴巴5CM。
左右偏离中心可达2~3厘米。
大震膜话筒具有温暖宽厚特性,中频响应良好。
而心型指向可以有效隔绝所有的房间声(声音被房间反射的声音)。
弱点是,对于强调中高频表现的歌手,高频表现如果不充分,会使歌手的声音显得特性全无。
通常可以准备三只话筒,包括温暖的电子管话筒,中性通用话筒(例如U87),以及小震膜高频响应出众的电容话筒。
也可以再准备SM58动圈话筒。
这样的准备基本可以干活了。
中性话筒能命中百分之70以上的歌手,尤其对毫无嗓音特性的歌手。
另外还可以对于优点和缺点过于突出的歌手,而且又不好解决的情况下使用(例如高频特别有限,齿音使人难受)。
电子管话筒的片面认识是温暖宽厚,瞬态不理想,声音略失真和模糊。
但实际上高档的电子管话筒失真很小,声音仍然非常清晰清澈,但是带有一股比较强烈的甜味。
所以,如果适合的声音可以选择。
小震膜话筒高频响应通常非常出色,但对于中低频响应不是很出色。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在音乐表演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能够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
而合唱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声的拾取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质量的合唱人声拾取方法,以帮助你在音乐表演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选址在选择合唱人声的拾取位置时,需要考虑到音乐场地的声学环境,以及演出形式和活动背景。
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在音乐舞台正面的位置,离合唱团近,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人声,而不受其他音乐乐器或背景噪声的干扰。
2. 话筒选择对于合唱人声的拾取,可以选择使用单一大范围麦克风或者多个小范围麦克风。
大范围麦克风适合捕捉整个合唱团的声音,能够提供广阔的声音效果。
而小范围麦克风则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个别合唱者的声音。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话筒类型,并确保其频率响应和灵敏度适中。
3. 话筒布局在布局合唱人声的话筒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单一麦克风布局:将一台或多台大范围麦克风放置在舞台前方,确保其覆盖整个合唱团的声音。
这种布局适用于较小的合唱团。
- 多麦克风布局:将多台小范围麦克风分别放置在合唱团的各个部分,以捕捉每个合唱者的声音。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立体的声音效果,适用于较大的合唱团。
4. 话筒位置话筒的位置对于人声拾取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位置:- 靠近合唱者:将话筒放置在离合唱者嘴唇或喉咙附近,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表情。
这种位置适用于需要捕捉个别合唱者声音的情况。
- 远离合唱者:将话筒放置在离合唱团一段距离的位置,能够捕捉到整个团体的声音。
这种位置适用于需要捕捉整个合唱团声音的情况。
5. 音量平衡在合唱人声的拾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音量平衡的调整。
确保每个合唱者的声音可以清晰地听到,并且各个声部之间的音量平衡协调。
可以通过调整每个话筒的增益和混音器的音量控制来达到音量平衡。
6. 现场监控在音乐表演中,现场监控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确保合唱人声能够在整个场地中传递和播放,需要进行恰当的音频监控设置。
几种最常用人声的调音方法
几种最常用人声的调音方法1:对主持人的调音主持人很多时候是女士,其语音特性是清晰流畅,富于表情。
她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因此要把她的音色调好。
低语调型:轻声细语、感情细腻,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型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的声调。
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具体处理手段: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 左右,最大可衰减到10dB。
对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
250Hz-2kHz是语言的重要频段。
对HF:6KHz 以上频段衰减3-6dB,以减小高频噪声。
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处理器进行混响(REV)和回声(ECHO)处理,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和亲切感。
2:对普通人的调音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他们多为自己演唱。
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
为消除以上现象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加声音的响度。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3:对专业歌手的调音歌厅里常有专业歌手,被朋友邀请到歌厅里做客,有时唱上两曲为朋友和客人们助兴。
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叹息、吐字、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调音要求: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网络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直辖市一致;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响、小失真、大动态。
话筒拾音范围
话筒的最佳拾音范围声源有不同的发声部位,每种话筒有不同的拾音范围,能不能使用不同类型的话筒把不同特性声源完美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音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
时至今日,经常使用的话筒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动圈式、电容式、鹅颈式、头戴式和领夹纽扣式等多种款式、类型,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拾音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拾音场合。
1 人声用话筒(V oice mic)在广播语录室拾取人声语言类节目,常使用的是动圈话筒与电容话筒两种类型。
动圈话筒坚固耐用,灵敏度高,指向性好,拾取的声音清晰、纯净、柔和,频响在40 Hz~16 kHz 范围;电容话筒音质好,灵敏度高,拾取的声音丰满、明亮、细微、精妙,频率响应在20 Hz-18 kHz的人耳可听频段。
电容话筒指向特性好,如NeumannU89i话筒,共有5个指向特性可供选择:全向、半圆形、心形、超心形和8字形,能够在多种录音条件下使用。
广播语言类节目主持人形式的录音,以清晰度为主要指标,大多选用心形、超心形动圈话筒或者电容话筒拾音。
心形指向特性是单向拾音,只检拾正前方的声音。
当人声嘴部对准话筒中心轴线夹角为“0°”,话筒的输出频响最佳,如果演讲人在讲话时脸部、脖颈左右摇摆,上下晃动,嘴部偏离话筒中心轴线发声,声音能量就会漂移或衰减。
8字形指向性话筒是双向指向特性,话筒正面和背面的声音均可拾收,可用于访谈类节目的拾音。
全向形话筒在360°范围内的声音都能收录,如Neumann U89i话筒,拾音面积大,可用于人数较多的拾音场合。
录制广播语言类节目,不仅要熟悉话筒的指向特性,而且还要调整好话筒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拾音距离影响着声音的音色,也关系到直达声的混响声的比例关系,而“直混比”影响着声音的清晰度。
也就是说,话筒与声源过近,低频加强,声音分不出层次、没有空间感;话筒与声源过远,人声清晰度差,声音发虚,直达声被削弱,可懂度差。
录音实践证明:在室内频响均衡、声功率分配均匀的良好拾音条件下,反复调整话筒的俯仰角度、话筒立杆高度及与声源间的距离,并安置于声场的混响半径之内,这是话筒拾取声音的最佳角度,也是拾取声音的有效距离,更是保证声清晰度、融合度。
提取特定人声的方法
提取特定人声的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怎么提取特定人声。
你说这提取特定人声啊,就好比在一大锅杂烩汤里捞出你最想吃的那一块肉。
听起来是不是挺难?但别怕呀,咱有招儿!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上,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哭声、大人的笑声。
这时候,你突然听到一个特别熟悉的声音,比如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声音。
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能从这一堆声音里把它给揪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
那怎么做到呢?首先呢,你得熟悉那个你想提取的人声。
就跟你熟悉你好朋友的声音一样,一听就知道是他。
这可得下点功夫去听去记呀。
然后呢,就像找宝藏一样,得有耐心。
不能一听没找到就着急上火,那可不行。
比如说,你想从一段音频里提取你喜欢的歌手的声音。
你就得反复去听他的歌,熟悉他的音色、音调、发音特点这些。
等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再去面对那段音频,就好像你已经有了一把专门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
再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你要在一堆五颜六色的糖果里找出你最喜欢的那颗红色的。
你得知道红色长啥样,然后仔细地去找。
有时候可能会找错,那也没关系呀,再来一次嘛!咱可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了呀。
还有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也有很多工具可以帮我们提取特定人声呢。
就像有了一个小助手在旁边帮你一起找。
不过可别完全依赖它呀,自己的耳朵和判断力还是很重要的。
提取特定人声这个事儿啊,真的挺有意思的。
有时候就像一场小小的冒险,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但当你终于找到了那个声音,那种成就感,哎呀,可别提多棒了!所以呀,朋友们,别害怕去尝试,别害怕失败。
就大胆地去探索,去发现那个隐藏在声音海洋里的宝贝吧!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到!。
音乐编曲知识:编曲中应注意的人声采样问题
音乐编曲知识:编曲中应注意的人声采样问题人声采样是音乐编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于,不仅能够为音乐增添新的元素,还能够提高音乐的听感。
因此,在进行人声采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人声样本在选择人声样本时,需要注意的是样本的音质、风格和性别。
首先,音质应该是清晰、明亮、有力度的。
如果音质不佳,会影响整个音乐的质量。
其次,样本的风格应与音乐风格相符。
例如,流行音乐需要选择较为明亮、快节奏的样本,而抒情音乐需要选择较为柔和、感性的样本。
最后,样本的性别也需要根据音乐风格进行挑选。
例如,流行音乐中常用女性高音,而电子音乐中常用男性低音。
二、剪辑人声样本采集完人声样本后,需要对样本进行剪辑。
在剪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去除噪音。
如果样本中存在噪音,需要进行去噪处理,以增加样本的清晰度,同时避免噪音对整个音乐的影响。
2、剪辑节奏。
需要根据音乐节拍将样本剪辑成相应的长度,以适应音乐的律动。
3、融合音效。
为了使样本更加和谐,需要将相应的音效融入样本中。
三、处理人声样本在进行人声采样后,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合成器处理。
在完成剪辑后,可通过合成器对样本进行处理。
合成器可以对样本进行音效处理、提升音质、增加音色等。
2、升降调。
在进行人声采样时,可能需要对样本进行升降调的处理,以使其与整个音乐的音高相符。
3、混响处理。
混响是一种将人声样本融合到音乐中的处理方式,可以使人声更加自然、柔和,同时增加整个音乐的空气感。
四、人声样本的混合在将人声样本与音乐混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音量的控制。
样本的音量应与其他声音相匹配,以避免整个音乐的平衡感。
2、音效的处理。
通过音效处理,可以使人声更加自然、柔和,同时增加整个音乐的空气感,从而使整个音乐更加完美。
3、样本的位置。
根据整个音乐的节拍,将不同样本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使整个音乐的节奏更加和谐。
总的来说,人声采样是音乐编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为音乐增添新的元素,同时增加音乐的听感。
人声的拾取方法
大合唱中人声的拾取方法出处:依马狮网作者:抚顺电视台周明军责任编辑:日期:2007-6-13 17:20:35 所属期刊:200705合唱是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最常见的大合唱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组成的混声四声部合唱。
参加合唱的人数有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
传统音乐爱好者们一直把在声学条件比较好的厅堂或音乐厅去听大合唱或乐队的直接演奏作为最佳欣赏方式,唯美的自然的空间里所表现出的人声或音乐更容易让人们接受。
一. 合唱分类与排列方法合唱可分为以下类型: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以人数区别有大合唱和小合唱,及有伴奏合唱与无伴奏合唱。
合唱排列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三种,见图1,传声器的设置根据不同的平衡条件有所区别:(a)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女高音与男高音在中间。
这种排列方法对于录音音响的平衡很有好处,如果以两只话筒进行拾取:一只置于女低与女高音中间位置M1,另一只置放于男高男低音位置M2,两只话筒应拉开2至3米横向距离,纵向话筒与第一排声源应为0.7至1.4米左右调整,高度在2米左右调整。
两传声器应将人声置于主轴夹角之内,如A—B制录音。
(b)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女高音与男高音在中间。
四只话筒平行对准声源。
(c)女高音在左上方,女低音在左下方,男高音在右上方,男低音在右下方。
这种排列:声部平衡好,用两只话筒的上下移动来找出声部的平衡点。
另外还有男女声部混杂排列和男声部镶边排列法等。
二. 合唱中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话筒的选择人类歌唱声音频率最大范围的基频:下限可达65.4 Hz,上限可达1046.5 Hz,不包括泛音列。
童声:童高音:261.6Hz~880Hz,童低音:196Hz~698.5Hz;女声:女高音:220Hz~1046.5Hz,女低音:174.6Hz~784Hz;男声:男高音:110Hz~523.3Hz,男低音:24.5Hz~349.2Hz。
教你怎样用Audition消除原声制作伴奏及提取人声
消除人声这里以《Venus》作为例子,详细讲讲如何消除人声以及如何抓取人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消音/抓音原理作为专业人士,吃了鸡蛋后除了要知道母鸡长什么样,还要知道母鸡的名字,已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们能从一首歌里将人声消掉或提取出来,主要是因为1.人声具有一定的频段女歌手一般是2 0 0 H z ~ 1 2 k H z ,男歌手80Hz~10kHz左右,主要的响度集中在1kHz~3kHz左右,这个数值并不固定,男歌手里有唱得高的,如张信哲和张雨生;女歌手有唱的低的,如蔡琴和周迅;另外同一个歌手在不同的歌里有不同表现,如孙燕姿在《Venus》里会唱得比较高,《遇见》里就唱得很低。
另外根据伴奏的配器不同,消音/抓音参数也不同,因此绝对没有通用的消音/抓音方法。
做伴奏之前我们首先就是要确认该歌手在该歌曲里的人声频段。
2.人声一般都放在中间这样我们消音的时候就好办了,把中间的声部降低就OK了,两边都是伴奏(没有人把主唱放在极左或极右吧?),这时会影响到同样在中间的乐器,一般是军鼓、地鼓等,这没有办法。
另外有一些人声发烧碟会把人声做得很宽(如蔡琴),这类型的歌适合抓人声,不适合消伴奏。
一般来说,乐器多的歌曲比较好消人声,乐器少的歌曲适合抓取人声。
总而言之,消人声就是把中间像位的某一定频段给消掉;而提取人声就是把中间像位的某一定频段给提取出来。
该法还可以用来消某些乐器,我们在最后会顺便提到。
二、消音无论是消音还是抓音,都是对单轨进行细调,这时我们要用到Cool Edit、Audition或SoundForge这类以单轨编辑为主的软件。
下面来介绍一个Audition 里面一个比较简便同时也很强大的插件——Center Channel Extractor(中间通道提__取器)——专为消音与抓音准备的。
我们在Auditio插件列表的Filters 目录下找到这款插件:如图,Center Channel Extractor界面:Audition已经为你设置好一些常用的数据了,包括提取人声和抓取人声:但预置的参数并不是通用的,我们来看看各参数的含义:Extract From Audio 是选择所提取/抓取的声像参数,Pan为0%时就是提取/抓取中间通道,100%是极右通道,有时人声并不是在正正中间(某些Jazz),这时可以偏左或偏右一点点;Phase Degree是相位,180度为反相,此时你会现抓取人声完全没有效果。
合唱录音传声器使用的技巧
合唱录音传声器使用的技巧合唱录音传声器使用的技巧现场扩声中,对于合唱如何摆放传声器录音,没有一个真正严格的规定,其要求是在信号反馈前使声音达到平衡、自然以及高增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唱录音传声器使用的技巧,欢迎阅读。
1 声音平衡尽管在某些场合,正确使用大振膜传声器(电容或动圈)也能有好效果,然而,合唱录音时使用最普遍的传声器就是为之特定设计的小振膜电容传声器。
合唱用的小型电容传声器有心型(偶尔会用超心型或强心型)模式,它能抑制噪声,拾取角度宽,覆盖面好,具有浓厚的低频响应。
这些小型电容传声器悬挂于合唱队上方,可以悬挂在天花板上,也可以安装在传声器支架上。
摆放传声器时,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信号反馈前能获得足够的增益,同时又能保持整个合唱队的声音平衡。
在每支传声器所能面临的.独特挑战的极限范围内,应试图遵循标准的3:1传声器摆放规则。
从本质上讲,传声器之间的距离至少是每支传声器与相应演奏者之间距离的3倍,所以来自于远距离演奏者的泄漏声信号拾入近距离演奏者的传声器后会降低约10 dB——降低后的泄漏声很小,不会有什么影响。
利用特殊硬件(鹅颈杆、夹子等),合唱传声器头可以弯曲朝下悬挂(而不是笔直朝下)。
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出现前排拾取的声音过度大于后排的情况,使得传声器与所有演唱者之间的距离尽量均等,从而促进声音平衡。
30-45名演唱者的合唱队录音时只需要2支或3支传声器。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演唱的声音质量好坏也会影响录音效果。
常规的合唱间距及参考高度因此,可以建议合唱指挥把最佳演唱者安排在合唱队的中心位置,以便增加人声强度和凝聚力。
另一点建议就是让演唱者之间保持肩与肩轻微触碰的距离,事实证明这有利于促进整个合唱队的人声结合。
另外,任何可能影响传声器性能发挥的间隙或零碎间距都要消除掉。
2 摆位和策略合唱的监听也比较重要,通过监听领唱者的指示和节拍,可以了解音高和节奏。
也可以监听预先录制的曲目,以便能够听到牧师的声音(教堂合唱)。
合唱现场录音的技巧
合唱现场录音的技巧《聊聊合唱现场录音的那些事儿》嘿,各位朋友!今天咱来唠唠合唱现场录音的技巧,这可真是一门有意思的学问呢!咱先来说说录音设备的选择。
嘿,这可不能马虎,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挑把趁手的武器一样。
好的录音设备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呀!不过咱也别一味追求贵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要是你拿着个顶级设备却不会用,那不就成了捧着金饭碗要饭嘛!然后呢,录音的位置也很关键。
你得找个能听清合唱每个声部,又不会有太多杂音干扰的地儿。
这就好比找对象,得找个能懂你又不会给你添乱的。
有时候你觉得这个位置不错,录出来一听,哎呀妈呀,全是嗡嗡声。
那可不行!就得跟个侦探似的,到处找找,听听,才能找到那个“绝佳之地”。
还有啊,一定要提醒合唱队员们注意!咱得让他们站好了,别乱动,不然那声音忽大忽小的,可不好整。
这就像一群羊,得让它们乖乖地待在一块儿,别乱跑。
如果有哪个调皮捣蛋的乱出声,嘿,那可就全毁啦!再说这环境也很重要哟!要是周围吵吵闹闹的,那录出来的音全是噪音。
咱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就像给合唱找个安静的小窝。
比如说,找个大礼堂,空荡荡的,声音在里面回荡,那感觉,倍儿棒!但要是在大街上,那可就成了噪音大杂烩了。
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把握好录音的时机。
有时候太早了,队员们还没进入状态,唱得有气无力的;太晚了,他们又累得不行,声音都走样了。
所以呀,得瞅准时机,等他们状态正好的时候,“咔嚓”一声,完美记录!最后,我想说,合唱现场录音虽然有很多技巧,但最重要的还是享受那个过程。
别太紧张,就当是和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创造美好的音乐回忆。
当你把录好的音频放出来一听,哇,那美妙的和声,那动人的旋律,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总之呢,合唱现场录音既要有点技术,又要有颗享受的心。
希望我的这些小见解能让你们在录音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录出超赞的合唱音频!哈哈,朋友们,加油哦!。
如何确定拾音距离
如何确定拾音距离拾音距离是指传声器的设置位置到声源的距离。
传声器的拾音效果与它的拾音距离密切相关。
声源到传声器的直达声和混响声之间的合适比例是传声器位置的主要依据。
传声器的拾音距离大于混响半径时,拾取信号距离小于混响半径时,直达声大于混响声,使声音的清晰度较高。
因此,不同的拾音距离可形成不同的节目风格,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拾音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1.远距离拾音传声器设置在距离声源较远处进行拾音,例如设置在混响半径附近或以外的位置上拾音。
这是一种传统的拾音技术。
例如在录制乐队演奏的古典音乐作品或大合唱等节目时,均采用此方法拾音。
此时拾取的信号成分中,混响声较多,造成雄壮的气势;各声部自然融合,有一定的深度感和层次感,显得真实,音质雄浑厚实。
但在拾取语言声时,拾音距离较远,使信号强度变弱,且接收到的混响声较多,故影响语言的清晰度。
2.近距离拾音传声器设置在距声源较近处拾音,此时因为在混响半径之内,传声器主要拾取直达声,故拾音清晰度较高,音质明亮。
此方法是用于声源宽度较小、音量较轻的场合。
例如,吉他的音量较小,故可考虑采用此法拾音,拾音距离为50cm~80cm;拾取某人讲话时,拾音距离为20cm~30cm。
当录音现场的声学特征不理想时,也可考虑采用此方法拾音。
例如当在大容积的闭室内录音时,因室内混响时间较长,将影响语言的清晰度,故应采用近距离拾音方法,以尽量减少环境对音质的影响。
在混响声等声音处理设备普及后,近距离拾音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人们喜欢用此方法拾取十分清晰、干净的直达声,然后把它经过混响等处理,已形成一种与用远距离拾音方法拾取的声音截然不同的声音,这就是现代派的录音风格。
但当拾音距离小于一定值时,因受传声器“因近效应”的影响,使拾音信号中的低频成分得到提升,造成声音失真;切此时使用者的呼吸声、说话时的口风声等噪声都同时被清晰地拾取,从而影响录音效果。
总之,近距离拾音的主要目的是直接拾取声源的直达声,以减少室内混响及其他部分的串声,从而提高清晰度。
合唱声音录制方法
合唱声音录制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合唱声音录制那些事儿。
你想想,合唱就像是一场盛大的音乐派对!每个人都是派对上的主角,大家一起齐心协力,让美妙的声音在空中飞舞。
要想录好合唱声音,首先得找个好地方。
这就好比做菜得有个好厨房一样,一个安静的、没有杂音干扰的环境那是相当重要。
不然,就好像你在闹市中唱歌,那声音能好听吗?可别小瞧了这一点哦!然后呢,就是设备啦!好的麦克风就像是歌唱家的金嗓子,能把声音完美地捕捉下来。
就像给声音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让它们更加闪亮动人。
要是麦克风不好,那可就像给漂亮的歌声蒙上了一层灰,多可惜呀!接着说说站位。
合唱团员们的站位可不能马虎,这就跟排兵布阵似的。
大家要错落有致,让声音能够均匀地传播出去,别都挤在一起,那声音不就糊成一团啦?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就像星星在夜空中各自闪耀一样。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家的配合啦!合唱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群人一起努力呀。
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的声音,就像跳舞时要跟上节奏一样。
如果有人唱得太响亮或者太微弱,那整个合唱不就不协调了吗?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每个零件都得配合好才能跑得顺畅呢。
在录制的时候,大家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一样,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
别紧张,一紧张声音就容易发紧,那可不行哦!想象一下,你们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歌唱,多美妙呀!哎呀,录制合唱声音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但当你听到那完美的合唱声音从音箱里传出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就好像你培育出了一朵无比美丽的花,那种喜悦,真的太棒啦!所以呀,朋友们,不要害怕困难,大胆地去尝试录制合唱声音吧!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收获最美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享受合唱带来的无限乐趣吧!。
人声录音的拾音技巧
人声录音的拾音技巧1 、单人声拾音:最简单的人声拾音是用一个话筒录一个人的声音,把MIC 调为心型形或超心型,让人的嘴直接对着话筒即可。
a 、常规录音,嘴离开MIC 大概20 厘米左右,而且叮嘱歌手,唱的时候不要左右或前后晃动。
这样,对于一些没什么太多录音经验的歌手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唱整首歌曲时音质统一。
b 、录具有亲切感的人声:上面的拾音方法,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因为人与MIC 的距离不在MIC 的近讲效应的范围之内。
(通俗理解近讲效应 -- 声源离MIC 的距离越近,MIC 所拾取的低频部分就越多,也就是说,唱歌的时候离MIC 越近,信号里低频就越丰满,但是,如果离 MIC 太近的话,就会使MIC 产生过多的低频谐波共振,从而导致低频的变形、失真。
)不过,我们可以在不使声音过度失真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这种 " 近讲效应" ,使得拾取的声音更加丰满,并且具有一定的亲切感。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是这样的话,等声音录制完毕以后,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加一些低频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在拾音的时候改变与话筒的距离呢?原因是: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声音,应该尽可能在前期录音时得到与之更加接近的声音,否则会给后期处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后期作出来的声音和前期录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很难做到前期录出来的声音效果。
另外一定要注意:无论如何录制人声,一定要给MIC 加上防喷罩,防喷罩不仅仅在于防治人声扑话筒,而且对话筒的防潮有帮助。
c 、拾取美声唱法的人声:录制美声唱法,不需要什么亲切感,美声唱法最关键是要使人声流畅、干净,并且尽量减少呼吸的声音。
如果MIC 有足够的灵敏度,录音场所声环境足够好,录制美声唱法时,嘴与MIC 的距离在40 ~50 厘米都不过分。
d 、拾取更加具有细节感的人声: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一个非常好的拾音环境内,否则的话,细节没录进来,噪声倒是会增加不少。
例如:在一个有良好的拾音环境,并且拾音空间不少于15 平米的环境下,可以给一个人声摆放2 支或以上的MIC 来拾取人声的不同细节,用一支MIC 对着人的嘴,用另一支MIC 对着人的喉头或以下部分,这种拾取方法,有可能产生的弊病是相位抵消,这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来获得最佳的MIC 摆位,结果将是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声效果。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消除人声的方法
伴奏提取取消人声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将音频中的人声部分剥离出来,只保留背景音乐的部分。
这种技术在音乐制作和声音处理中非常有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和后期制作。
伴奏提取取消人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在使用软件进行伴奏提取时,首先需要将音频导入到软件中,然后通过软件的分离功能来进行处理。
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分离方式,但大体上都是通过声波频率的分离来实现的。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人工进行伴奏提取。
相比于使用软件,人工进行伴奏提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控制和精度。
这种方法需要在耳机中听音频,然后将人声和伴奏分离出来,再进行处理。
不管是使用软件还是人工进行伴奏提取,都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在音频处理之前先对音频进行归一化,以确保音频的音量相对一致。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说音频的质量、音频中的噪声等等。
总的来说,伴奏提取取消人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音乐制作和声音处理。
不管是使用软件还是人工进行伴奏提取,都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相信大家都能够掌握这种技术,为自己的音乐创作和后期制作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 1 -。
群众性大合唱的现场拾音
群众性大合唱的现场拾音黄洪剑【摘要】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horus, the online pickup for mass chorus was practically introduced.% 从实践角度出发,结合大合唱的特点,介绍针对群众性大合唱的现场拾音方法。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大合唱;现场拾音;现场调试【作者】黄洪剑【作者单位】泰州市文化馆,江苏泰州 225300【正文语种】中文大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单声部或多声部声乐作品的一种演出形式,是普及性最强、参与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核心表现载体,要求歌唱群体音色、响度尽可能统一与协调,能够最直接地表达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合唱艺术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在重大纪念活动、主题节日中,大合唱都是主要的表演形式。
如何做好群众性大合唱的现场扩声,常常困扰着基层音响工作者。
笔者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多年,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与大家交流。
1 合唱的分类与排列方法合唱按发声对象不同可分为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以人数区别有大合唱和小合唱;按照形式不同可分为伴奏合唱和无伴奏合唱;在群众性合唱活动中还有齐唱。
齐唱的排列较为简单,不再详述。
这里以混声合唱为例,排列位置大致有以下几种:(1)男高音、男低音分别在后排左右侧,女高音、女低音分别在前排左右侧。
(2)男高音、女高音分别在后排左右侧,男低音、女低音分别在前排左右侧。
(3)女高音在左上方,女低音在左下方,男高音在右上方,男低音在右下方。
(4)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女高音与男高音在中间。
(5)女高音在前一排,女低音在前二排,男高音、男低音在第三排左右。
另外,还有男女声部混杂排列和男声部镶边排列法等。
几种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拾音技巧
几种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拾音技巧屈智强【摘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乐器,及其在现场演出中的拾音方式及相应的调音.【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少数民族乐器;现场演出;拾音;调音【作者】屈智强【作者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国的民族器乐博大精深,乐器的种类丰富多彩,其中的少数民族乐器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然而,由于受地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民族乐器鲜为人知,笔者在此分享几种传统少数民族乐器的拾音体验。
一般提到的民乐,主要指汉族传统器乐。
乐器的种类一般分为:弓弦类,主要有二胡、中胡、高胡、京胡、板胡等;弹拨类,主要有琵琶、柳琴、中阮、古筝、三弦等;吹管类,主要有笙、笛子、箫、唢呐、管子等;打击类,主要有大鼓、小鼓、锣、钹、木鱼等。
其中,很多乐器都起源于少数民族;或由国外起源,经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后传入中原,如胡琴、琵琶等。
一些人数较少的民族通常只有几件特色乐器,不能形成完整的编制体系,很难全部以本民族乐器组成乐队。
这些特色乐器一般都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形式,当遇到本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特有的民族韵味和鲜明的地域标志,是常规乐器无法取代的。
例如,马头琴和长调让人想到辽阔的蒙古草原;手鼓和艾捷克让人想到浓烈的新疆风情。
这些少数民族特色乐器,很多已成为该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图腾,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在此介绍几种常见的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乐器及其在现场演出中的拾音方式。
1 弓弦类乐器1.1 艾捷克艾捷克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主要弓弦乐器,适合独奏、重奏及在新疆风格的乐曲中担任伴奏,还用于演奏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曲调。
艾捷克的造型别致,球形琴筒内用蟒皮蒙裹,形成两个半球形的共鸣体,琴筒周围有发音孔,其音色为板面振动与皮面振动的混合音效。
目前常见的艾捷克采用四根小提琴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唱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担任不同的声部, 合起来演唱同一歌曲的演唱形式。常见的合唱形式 分为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和四声部合唱。一般 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可分为男声合唱或女声合 唱, 也 可 由 男 声 和 女 声 组 成 男 女 声 混 声 二 部 合 唱。 四声部合唱则分配较细,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 男低音 4 个声部组成,按不同声部的曲谱演唱,担 任不同的音乐支体并发挥不同的演唱技巧。童声合 唱也分男女声部,从古典到现代作品都不乏童声合 唱作品。
3 混声合唱队的排列及话筒设置方法
混声合唱队各个声部排列的队型位置不同,平衡 条件也各不相同,录音时根据不同的合唱队排列,话 筒的设置数量、摆放位置也有所区别。
⑴ 4 个声部按一字队型排开,男女各占一半,女 高音与男高音在队伍中间相临,低音声部分别站在队 形两侧。用 2 支话筒拾音:一支话筒置于女低音与女
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 摘 要 ] 文中从合唱分类、合唱中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话筒的选择、混声合唱队的排列及话 筒设置方法、话筒摆放位置及直混比的关系、话筒摆放与声音层次的关系、领唱 话筒的使用方法、人声加倍法的误区几个方面介绍了合唱人声的拾取方法。
[ 关键词 ] 合唱 声部 话筒 直混比 声音层次 音色 声音加倍
自然和谐的群感是录制大合唱人声追求的理想目 的。使用好话筒可为录音打好基础。在听感上应该立 体感强、融合度好,人声的层次自然有序,有层次而 不游离,各声部的相对宽度和方位要和整体声像布局 相一致;听感上浑然一体,能充分体现出人声的宏大 气势而又不失自然、亲切、活跃、松弛与温暖感。
2007.6-50
女低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1
M2
⑶ 4 个声部队形仍然按照女高音声部与男高音声 部在中间,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如果 用 4 支话筒拾音,则每个声部各用 1 支话筒。4 支话 筒位置分别放在各个声部的中间位置 ( 如图 3 所示 )。 话筒与演唱者的纵向距离可调整在 1 m 左右。话筒高度 在 2 m 左右。这种拾取方法更便于平衡各个声部的比例。
2007.6-48
高音声部中间位置;另一支话筒则置放于男高音与男 低音中间位置 ( 如图 1 所示 )。2 支话筒应拉开 2~3 m 横向距离。话筒与第一排声源纵向距离应为 1.4 m 左 右,话筒高度在 2 m 左右。这种设置方法对平衡男女 声部的音响有利。
女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7 人声“加倍”法的误区
声音加倍是指在录音棚利用多声道录音技术,以少 量人唱出很多人效果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种 是让演唱者带耳机听着伴奏一遍一遍地唱,然后再把若 干遍演唱混和起来。这种方法音色乏味,并不可取。第 二种办法是只录一遍,然后用延时器选择不同的延迟时 间录在不同的声道,再混和在一起。这种方法更不可取, 一是忽视了声音群感的属性,根本制作不出合唱群感; 二是忽略了传声器与人声构成的时空关系,在录制合唱 中,前排人声与二三排人声到达话筒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人声的直达声与反射声到达话筒也存在时间差,由此产 生出自然的群感和层次感,而人工加倍的办法是造不出 这种微妙层次的;第三是忽视了建筑声场赋予人声不可 取代的自然的群感,声音加倍没办法模仿出话筒所能拾 取到的声学内涵,刻板的整体延迟时间差产生不出各个 演唱者声音交融叠加所形成的自然层次美感,不能把自 然声场中人声的细致变化表现出来。因此用延时器加倍 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误区。
合唱的微观的声部群感和宏观的整体群感属性特点。
6 领唱话筒的使用方法
在大合唱时经常会遇到单人领唱或双人领唱。领 唱者的声像位置较合唱的人声应靠前一些,最好给领 唱单独设置话筒。一般演出时给领唱者配无线话筒, 优点是使用方便,近距拾音声音清晰、亲切感好。但 由于无线话筒的传输特性决定通透性与温暖感较优质 电容话筒要差,使用时应利用调音台均衡器进行音色 调整,使其向主传声器的音色靠拢,不明显地游离于 “整体”音质之外。在录音棚里录音时,可单加 1 支 与合唱使用的话筒同型号的领唱话筒,不领唱时关掉。 如果话筒不够用,领唱者可借用合唱话筒演唱,领唱 时站在增高台上,唱完再站到下面。既照顾到了领唱 声音的清晰度,又能保证音质的统一,融合性也好。
女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M1 M2
M3 M4
M2
M1
M3
M4
⑷合唱队排成外八字形, 呈 160°角, 男女声部 各占一边,高音声部在前两排,低音声部在后排 ( 如 图 4 所示 )。2 支话筒拾音,一支指向女声的中间位置, 另一支指向男声的中间位置,话筒与演唱者纵向距离
M5
混响话筒的作用是给声场拾音作一些补充,更多
话筒拾取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简称直混比, 是拾取好合唱人声很讲究的一环。拾取人声首要目标 是唱词要清晰,在唱词清晰的前提下,话筒的位置可 适当靠后,以获得较好的群体感。
拾取合唱声时,传声器与队型第一排的纵向距离 不能短于 0.6 m。 话筒与声源过近会造成最靠近话筒 的人声突出,成了不是领唱的领唱,后排人的歌声被 掩蔽,群感差、融合性不好,更谈不上自然混响效果。
话筒的设置要精细,必须在录音前试音,正式演 出时话筒就可一步到位。如果在录音棚录音,要先试 好话筒的位置;如果是演出录音,一定要在演员走台 或彩排时把话筒试好并作好记录。试音时除注意话筒 与演员的纵向距离外,还要作高度调试,话筒的高度 与指向的拾音对象有关,如果是 4 排演唱者唱同个声 部,话筒高度要与第 2 排合唱队员的眉齐为好,以避 免前面演员过响。如果 4 排演唱者的前 2 排是高音声 部,后 2 排是低音声部,话筒的摆放高度要边在控制 机房反复试听边调整,做到高低声部平衡。显现出大
M1
M2
在 1.8 m, 话筒高度调整在 1.7~2.5 m。 这种排列 方 法 拾音时,2 支话筒避开了重叠拾音角度,男女声部的 混合度小,便于调整男女声部平衡。并且男高音和男 低音声部比率可根据话筒高低来调节,女高音和女低 音的比率也可如此调节。
女女低高音音声声部部
男男高低音音声声部部
M1
M2
⑵男女声部分开,低音声部站在合唱台的上面, 高音声部站在合唱台的下面,形成高音声部在前,低 音声部在后的排列。即女高音在左下方,女低音在左 上方,男高音在右下方,男低音在右上方。这种排列 同性别高低声部的融合性较好,用 2 支话筒拾音:一 支话筒置于女声中间位置;另一支话筒则置放于男 声中间位置 ( 如图 2 所示 )。2 支话筒应拉开 2~3 m 横 向距离,话筒与第一排声源纵向距离应为 1.4 m 调整, 话筒高度在 1.7~2.5 m。这种拾音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调 整话筒位置的高低来解决高低音声部的平衡。
话筒与声源过远,人声有松散感、混响声较大, 使声音发虚,唱词的清晰度差。话筒离声源距离不同, 合唱人声会产生不同的距离感。而距离感又与声音的 景深、音响的宽泛、人声的表现力和亲切感密不可分。 实际上前两者与后两者是矛盾的。如果既要得到清晰 的充满表现力的合唱,又不想丢掉音响的宽泛,可增 加 1 支混响补偿话筒 ( 见图 5)。
传统音乐爱好者把到声学条件比较好的音乐厅欣 赏大合唱作为高雅的艺术享受。对大多数人来说,把 聆听合唱录音作品作为时尚的消遣方式。合唱作为文 艺演唱的一种声乐形式,早在 19 世纪末留声机诞生 时 就 有 录 音 记 载, 可 见 合 唱 录 音 已 有 一 百 多 年 的 历 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录音手段有 了高速的飞跃,但就录制合唱而言,最关键的一环仍 是人声的拾取方法。本文中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设置话 筒,用最佳方案拾取、录制歌声,尽可能地还原出优 美动听的艺术作品。
女低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4 话筒摆放位置及直混比的关系
大合唱的人声拾取中,话筒与声源的距离至关重 要。人声的清晰度、声部的融合度、各个声部的总体 平 衡、 音 响 的 宽 度 等 都 应 通 过 话 筒 与 声 乐 演 员 的 间 距、高度、角度进行调整,不能在不合理的拾音后利 用调音台来纠正。因此,话筒的正确使用是最关键的。
合唱的规模根据人数可定为小合唱、大合唱,人 数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乃至上百人或更多。 一般把 40 人以上混声合唱称为大合唱。 如果人数已经超过 40 人,但唱同一个旋律,也不能叫合唱,而称为齐唱。 合唱类型不同,拾音方式也不同。
2 合唱中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话筒的选择
人 类 歌 唱 声 音 频 率 的 基 频 范 围: 下 限 可 达 65.4 Hz, 上 限 可 达 1 046.5 Hz, 不 包 括 泛 音。 童 声: 童高音,261.6~880 Hz;童低音,196~698.5 Hz。女声: 女高音,220~1 046.5 Hz;女低音,174.6~784 Hz。男声: 男 高 音,110~523.3 Hz; 男 低 音,24.5~349.2 Hz。 根 据 以上歌唱音响的声学特性 ( 应把人声泛音部分考虑在 内 ),建议选用广播级优质的大振膜电容话筒,电容 话筒的灵敏度高,拾取后的声乐听起来清澈、通透又 不失柔和温暖,对人声细节还原真实,没有声染色现 象,如纽曼 U87 或 U89 话筒拾取人声的效果非常好。 录制者也可根据不同场合需要和不同声场的实际情况 选择不同的话筒。如在露天舞台现场录音,环境噪声 比较大,可使用指向性较好的其他品牌电容话筒加防 风罩拾音,如森海赛尔 MKH50P48 等。无论使用哪种 话筒,安装时一定要检查话筒上的高、低通滤波器是 否在打开状态,如果是打开的一定要关闭。要拾取的 是尽可能原声原貌的声音,如果加上滤波器,势必造 成音质的变化,影响拾音效果。
5 话筒摆放与声音层次的关系
合唱录音好坏的关键要看声音层次,各个声部的 演唱是否错落有致,是话筒摆放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为求得较好的层次感,大合唱的队形安排要有一定数 量的纵向队列, 如 80 人的合唱, 平均每声部 20 人, 横排最好站 4 排,每排 5 人,形成声部集中的声音阵, 以取得各个声部足够的特性和人声的层次感。如演员 站成 2 排,队伍排列得很分散,不利于拾取声音。2 支话筒的横向间隔距离不能太近,因为要考虑到话筒 拾音主轴夹角有过度的重叠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响 度。2 支话筒的横向距离要大于 2 m。 但不能为了避 免 2 支话筒对声音的互相拾取而故意把话筒角度向外 偏。不要以为话筒外张角越大声音就越宽,当话筒拾 取角度偏离了他应该拾取的主声源最佳角度,话筒所 拾取的多数信息是混在一起的、不具备各声部特点的 信息。这种信息带来的后果是分不出各声部特点的、 分不出声音层次的、分不出强弱变化的、平白的、听 起来一团糟,丢失了原声场的立体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