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测绘软件开发课程设计
![测绘软件开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ecbc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c.png)
测绘软件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测绘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测绘软件及其适用场景,了解其功能特点和操作流程。
3. 学生能够解释测绘软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并掌握其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安装、配置和使用常见的测绘软件,如AutoCAD、ArcGIS 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测绘软件进行地图绘制、地籍图编制、空间数据分析等实际操作。
3. 学生能够通过测绘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测绘软件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信息观念,关注地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基础知识,对计算机软件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掌握测绘软件的操作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测绘软件概述- 了解测绘软件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熟悉教材中相关章节,如测绘软件发展简史、常见测绘软件简介等。
2. 测绘软件操作基础- 学习AutoCAD、ArcGIS等测绘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 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界面认识、工具使用、图层管理、视图操作等。
《测绘程序开发实习》教学大纲
![《测绘程序开发实习》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0f5adb5a8102d277a22f54.png)
测绘程序开发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409Z11课程名称(中/英文):测绘程序开发实习/ The Programming Practice of Surveying & Mapping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2周/2先修课程:测绘程序设计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适用专业: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戴吾蛟等.测绘程序设计基础(VC++.net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严涛等.Visual C++2008程序设计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朱建军等.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测绘出版社,2014.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课程。
目的是在学习《测绘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一个完整的导线网平差程序,强化编制测绘程序解决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平差计算。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应的专业培养要求1.3.2专业知识(4)熟悉各种常用的大地测量仪器的使用与检校,熟悉常用的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的处理,并具有编制程序解决一般的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5)掌握常用坐标系统及其转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利用已有软件或编程程序对现有资料在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掌握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原理与方法;2.2.1具有一定的测绘数据处理软件编制能力,对一些特殊的应用和新的仪器或技术方法,能够根据要求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2.2.4思维活跃,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能与时俱进地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3.1.1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
3.3.1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知识:掌握导线网平差程序设计;了解具有一定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能力:具有小型测绘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编码与测试能力;素质: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科学的工作心态;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软件工程初步(2课时)1.1软件工程简介1.2 软件过程方法1.3 小型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1.4需求分析1.5设计1.6编码与单元测试1.7综合测试教学要求:重点是小型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需求分析及基于瀑布模型的软件设计方法,理解编程规范及测试的重要性。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c47d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测绘程序设计,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测绘程序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了解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测绘程序,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测量数据的处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测绘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测绘程序的使用和操作、地形图的绘制等。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测绘学基本概念、测绘基准和测绘仪器的使用。
2.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
3.测绘程序的使用和操作,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践操作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使用测绘程序,掌握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测绘程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绘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测绘学科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测绘学原理和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测绘仪器、计算机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绘程序设计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c01b5d928ea81c758f57894.png)
《课程设计四》课程设计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适用)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2013年12月10日一、设计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四综合课程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复习和巩固计算机软件设计知识,加深对软件设计方法、软件设计技术和设计思想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软件设计知识和C语言技术进行综合软件设计,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行简单软件系统的开发,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VB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共两周,在这两周内,要求同学们主要完成一项软件设计与调试任务,通过课程设计,每人提交运行通过的相应软件1套,程序代码1套,设计说明书1本。
二、软件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通常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以工程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制程序,调试与测试。
1. 需求分析准确把握所要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
进行业务流的分析,根据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和所要处理的数据,画出反映系统逻辑模型的数据流图,对于重要的加工和数据项在数据字典中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2、总体设计根据系统所完成的功能,准确划分各功能模块,明确各模块的功能职责、所要完成的数据处理与其他模块的数据传递关系,进行数据表的设计和对象类的设计,明确对象类间的关系。
对各个模块进行初步的算法设计。
3、详细设计对各功能模块,准确划出其流程图,详细地描述算法。
对于各对象类,详细地描述其内部功能实现。
在具体的DBMS,如SQL SERVER中,完成数据的物理实施。
4、编程调试选用自己熟悉的编程工具,如C语言、VB或C#完成相应模块的设计。
5、单元测试、组装测试完成各模块的测试,成功后,由小组负责人将同一小组分别完成的各模块进行组装测试,成功后,提交软件成果。
(一)任务一后方交交-前方交会确定待定点坐标程序设计主要目的是利用VB语言或者matlab 结合摄影测量的专业知识,实现立体像对中点的空间位置。
软件设计与开发教案
![软件设计与开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f13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b.png)
软件设计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能够运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概述1.1 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定义和重要性1.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1.3 软件工程的原则和方法2. 软件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2.1 需求获取与分析2.2 需求规格化与管理2.3 需求验证与确认3. 软件设计与架构3.1 软件设计原则和概念3.2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3.3 软件架构设计与模式4. 软件开发与实现4.1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选择4.2 编码规范和代码质量保证4.3 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5. 软件交付与维护5.1 软件发布与部署5.2 软件维护与更新5.3 软件文档与用户培训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践演练:设计一系列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亲自参与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竞赛、项目或开源社区,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四、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3. 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软件设计与开发项目,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体系结构》等。
2. 电子资源:提供相关学习资料、案例分析和实践工具的电子文档和网上资源。
3. 实验设备: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调试设备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软件设计与开发概述- 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定义和重要性-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第二周:软件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需求获取与分析- 需求规格化与管理第三周:软件设计与架构- 软件设计原则和概念-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四周:软件开发与实现-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选择- 编码规范和代码质量保证第五周:软件交付与维护- 软件发布与部署- 软件维护与更新第六周:课外拓展和实践项目-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竞赛、项目或开源社区七、教学参考1. Sommerville, I. (2015). Software Engineering. Pearson Education.2. Pressman, R. S. (2015).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McGraw-Hill Education.3. Bass, L., Clements, P., & Kazman, R. (2012).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gis 设计与开发 教学大纲
![gis 设计与开发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1d8b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9.png)
GIS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设计与开发原理和实践。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学生将了解GIS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并掌握GIS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方法。
课程内容涵盖GIS软件和硬件环境、空间数据处理、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Web GIS等方面。
课程目标1.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GIS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3.熟悉常用的GIS软件和工具,并能灵活运用。
4.能够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地图。
5.了解Web GIS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方法。
6.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授课方式讲座:介绍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实验:进行GIS软件和工具的操作实践。
小组讨论:就特定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项目实践:完成一个GIS应用开发项目。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周:GIS基础概念与技术介绍GIS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讲解GIS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类型。
探讨GIS软件和硬件环境。
第二周:空间数据处理与地图制作学习空间数据采集、输入和编辑的方法。
掌握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概念与应用。
实践制作专题地图,包括符号化和标注等操作。
第三周: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介绍空间数据查询和选择的方法。
学习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
第四周:Web GIS开发基础理解Web GIS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学习常用的Web GIS开发工具和技术。
实践开发一个简单的Web GIS应用。
第五周:GIS系统设计与管理讲解GIS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学习GIS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方法。
探讨GIS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策略。
第六周:GIS应用案例研究分析和讨论不同领域中的GIS应用案例。
小组讨论和报告特定主题的案例研究。
分享经验和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七周:项目实践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一个GIS应用开发项目。
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展示等环节。
《测绘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测绘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59b1284b73f242336c5f21.png)
《测绘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93 学分:2.5 总学时:34大纲执笔人:王建梅大纲审核人:王卫安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测绘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基础知识、软件环境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基本技术,在掌握计算机软件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熟悉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为后续的计算机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2.掌握操作系统及应用3.掌握数据库系统及应用4.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应用5.熟悉常用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6.了解计算机科学的主要领域和最新技术三、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导论1.1 程序与软件1.2 软件分类与应用软件1.3 几种常用软件第二章程序设计语言2.1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概述2.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2.3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征2.4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基本特征2.5 网络计算时代的编程语言第三章算法与数据结构3.1 算法3.2 数据结构3.3 查找与排序3.4 文件第四章多媒体与多媒体应用开发4.1 多媒体4.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4.3 多媒体技术与设备4.4 多媒体开发应用第五章软件开发活动5.1 软件生存周期5.2 软件需求5.3 软件设计5.4 软件构造5.5 软件测试5.6 软件维护第六章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管理6.1 软件工程概述6.2 软件工程过程6.3 软件质量保证6.4 软件项目管理6.5 软件配置管理6.6 软件开发环境和技术第七章操作系统7.1 操作系统概述7.2操作系统的特性7.3操作系统的功能7.4操作系统的种类7.5操作系统的结构7.6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7.7 几种常用的操作系统第八章关系数据库系统8.1 数据库基础8.2 数据模型8.3 数据的完整性8.4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8.5 数据库保护8.6 关系数据库8.7 关系数据库设计8.8 SQL语言8.9 数据库应用结构8.10 数据库访问技术8.11 数据仓库第九章计算机网络概述9.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9.2 网络中的信号传输9.3 网络的拓扑结构9.4 网络的传输介质9.5 网络适配器9.6 网络软件第十章网络协议与网络操作系统10.1 OSI参考模型10.2 网络传输协议10.3 网络操作系统10.4 建立网络环境10.5 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四、实验或上机内容1.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语言2.查找、排序算法实现3.多媒体程序设计4.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5.网络程序设计五、前修课程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麦中凡、吕庆中、李巍、何玉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参考教材:《计算机软件技术导论》,庞丽萍、张文彬、吴永英、李胜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软件技术基础》,黄迪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3a686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31.png)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测绘程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测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测绘软件,具备基本的测绘能力。
1.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测绘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熟悉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流程。
4.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测绘软件。
5.能够进行基本的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6.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测绘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对测绘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敏感性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绘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流程。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测绘学概述2.测绘原理与方法3.测绘软件与应用4.测绘数据采集与处理5.测绘分析与绘图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测绘软件的应用和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流程。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测绘软件的使用和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绘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测绘学相关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测绘软件和相关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详细设计。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c493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b.png)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测绘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2. 使学生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的基本语法,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测绘程序编写;3.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测绘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测绘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3. 提高学生运用测绘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测绘程序设计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识;2. 培养学生面对编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3. 增强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认识到测绘工作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编程语言和测绘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测绘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测绘程序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测绘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的定义、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编程语言基础:以Python语言为例,介绍基本语法、控制结构、函数和模块的使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插值、坐标转换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实践项目:结合实际测绘问题,设计以下实践项目:- 编写程序进行坐标转换;- 编写程序进行地形分析;- 编写程序实现简单的地图绘制功能。
5. 教学大纲安排:- 第1周:测绘程序设计基本原理及编程语言基础;- 第2周:Python编程进阶及实践项目一;- 第3周: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4周:实践项目二和项目三。
《测绘VC++》
![《测绘VC++》](https://img.taocdn.com/s3/m/a6cd136a561252d380eb6e21.png)
《测绘VC++》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5064 学分: 2 总学时:34大纲执笔人:童小华大纲审核人:刘妙龙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测绘VC++语言》是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任选课程。
通过教学、上机实习,学生应具有应用C++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的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语言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C++语言的开发环境和工具3.掌握C++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4.掌握C++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编程5.掌握C++语言在测绘、GIS等工程中的应用三、课程基本内容(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C++语言概述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概念2、 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3、 C++编程的开发工具简介(二)C++数据类型和表达式1、基本数据类型2、常量与变量3、数组、指针与引用4、C++语言表达式(三)C++函数和作用域1、函数的说明与定义2、函数的调用与参数3、函数的重载4、递归与嵌套调用(四)类与对象1、类和对象定义2、成员函数和友元3、对象指针和对象引用4、对象数组(五)继承性与派生类1、基类与派生类2、单继承3、多继承(六)多态性和虚函数1、函数重载2、运算符重载3、虚函数与纯虚函数(七)C++的I/O系统1、屏幕输入输出2、格式化输入输出3、文件的输入输出4、字符串流四、实验或上机内容1、Visual C++开发环境与工具2、C++语言编程练习3、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练习4、用C++语言设计、开发和实现一个测绘和GIS初步应用五、前修课程要求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C++语言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C&C++程序设计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09《测绘CAD》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09《测绘CAD》理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8cfb32a32d7375a41780b4.png)
《测绘CAD》课程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测绘CAD课程编码:0120011课程英文名称:Surveying and mapping CAD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适用年级:二年级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总学时:80学时先修课程:测量学基础、地形图应用与图例识别等。
后续课程:数字化测图、MAP GIS等。
编写人:石磊、张海燕审定人:蔡文惠、谢峰震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测绘CAD》课程是工科高等学校测绘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实践课,它集测绘工程图样绘制的原理和方法、AUTO CAD绘制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绘图技能(计算机绘图)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它又是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对工科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2、实践课程任务通过实例讲解和基础技能的学习,熟悉制图的相关基础,增强识图能力,培养空间想像和思维分析能力,熟悉地掌握CAD测绘实际技能,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在工作岗位上从事业务范围内的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同时辅助演示操作,加上大量的上机实训和课程设计(或大作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认识和了解AutoCAD基础知识;2、掌握绘图和编辑的基本操作;3、能对绘图环境进行设置操作;4、能利用CAD进行地形、地籍道路等工程图的绘制。
(三)课程教学内容1、AutoCAD基础知识;2、绘制基本图形;3、选择和编辑图形对象;4、图层管理、创建面域与图案填充;5、精确绘制图形与控制图形显示;6、文字、表格与尺寸标注;7、使用块、属性块和外部参照;8、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9、地形图的绘制;10、地籍图的绘制;11、道路路线工程图的绘制;12、输入、输出和打印图形。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序号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讲课习题课实验设计1 AutoCAD基础知识2 22 绘制基本图形 2 63 选择和编辑图形对象 2 64 图层管理、创建面域与图案填充 2 25 精确绘制图形与控制图形显示 2 46 文字、表格与尺寸标注 2 27 使用块、属性块和外部参照 2 28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 2 29 地形图的绘制 4 610 地籍图的绘制 2 611 道路路线工程图的绘制 2 612 输入、输出和打印图形 2 213 综合练习 2 6合计28 52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推荐教材[1]李军杰.测绘工程CAD.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8.1.[2]王红年.测绘工程CAD.测绘出版社,2010.8.1.2、教学参考书[1]桂树国.AutoCAD 2008 工程绘图及实训.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曾令宜.AutoCAD 2004 工程绘图技能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或上机考试)。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1a52c076c175f0e7cd1373b.png)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测量程序设计【课程编码】A【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时】56学时【学分】3、0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测绘程序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选修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是测绘与程序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一门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测绘数据处理的程序设计、算法阐述、程序实现等方面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开发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开发方法;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测量程序设计为测绘工程专业一项基本技能,要求从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基本理论方面:要求掌握平差理论、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多课程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编译语言等基本理论知识。
基本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测量数据采集流程,同时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调试、结构优化等基本技能。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3、0学分,56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章次课程内容课时教学形式1 概述 4 讲授2 VB编程基础 4 讲授+演示操作3 简单程序设计8 讲授+演示操作4 批量数据处理 6 讲授+演示操作5 综合应用举例(一)6 讲授+演示操作6 平差程序设计 6 讲授+演示操作7 综合应用举例(二) 6 讲授+演示操作合计56【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以及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二、主要教学内容1、测量程序设计和VB语言2、VB的集成开发环境3、应用举例第二章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方法实施方法。
《测绘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测绘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5dcfce4028915f804dc271.png)
《测绘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现代测量技术是随现代化的制造工艺、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现代测绘技术不但要求测绘技术人员具备完备的测绘知识,而且还要求测绘人员具备较为完备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的掌握测绘常用软件,如:AutoCAD、Excel,具备较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和二次开发能力。
测绘程序设计课程在测绘专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专业测绘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有效的测量计算课程,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面不仅包括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工程测量,GIS等测绘专业课内容,还涉及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占重要地位,课程中讲述的程序涉及方法和测绘常用算法及原理为学生后续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测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以及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本课程先修课程:测量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测量平差本课程所属的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教学目的测绘程序设计是大题目,在测绘工作与科学研究中,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计算机。
测绘工程所涉及的数据计算、绘图、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等,都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
从一般含义上说,测绘工作包含计算和绘图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验课程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安排,使学生得到测绘程序设计技术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计算和设计加深学生对相关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是面向煤矿地质测量部门的软件应用和GIS软件开发等方面人才输送需求,有助于提高我校测绘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教材教参教材: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规划教材:Visual C#程序设计(2012版),邱仲潘,王帅,孙赫雄著,清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教参:1.《C#入门经典》(第5版),沃森(KarliWatson)内格尔(ChristianNagel)著齐立波译,清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2.《测绘编程基础》,葛永慧,余哲,刘志德编著,测绘出版社,2002年12月;3. Visual Basic 测绘程序设计(第2版),秦永乐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年3月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方式组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21127600
2.课程中文名称: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Program Desig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3.面向对象:测绘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
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工学院测绘工程系
5.总学时数:48讲课学时数:24,实验学时数:24
6.学分数:3
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
8.教材:《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宋力杰,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二' 课程内容简介
测绘程序设计是大题目,在测绘工作与科学研究中,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计算机。
测绘工程所涉及的数据计算、绘图、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等,都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
从一般含义上说,测绘工作包含计算和绘图两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计算机绘图有相关课程讲述, 所以,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测绘工程的相关计算上面,主要讲述关于平差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
本课程主要讲述以下内容:
1.数据结构
在控制网数据处理中,数据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图的概念, 以及使用图表示控制网的数据。
2.常用工具函数编写
这里主要讲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工具函数,如角度弧度互化的函数,测量正反算函数,矩阵计算函数等。
3,高程网平差
将高程网平差表示为基本平差结构,使用基本平差程序处理水准网、三角高程网平差相关问题。
4.边角网平差处理边角网平差的过程与问题。
5. GPS向量网平差处理观测值为GPS,基线向量的三维坐标平差问题。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
《测绘程序设计基础》为测绘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它是测绘与程序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测绘数据处理的程序设计、算法阐述,程序实现等方面的认识。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开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基本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开发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测绘程序设计开发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
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
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的知识和理论。
五、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导线网及水准网的程序设计方法,在教员的指导下,完成上述程序的编写、调式与运行。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小论文;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小论文成绩两局部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和上机三方面,占总成绩的30%,小论文成绩占70%。
七、教学参考资料指定教材:
《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宋力杰,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目:
1.《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邱卫宁,陶本藻,姚宜斌,吴云,黄海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o
2.《基于MATLAB的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姚连壁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隋立芬,宋力杰,柴洪洲I,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o
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2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o八、教学进度与内容安排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1软件的研制流程
1.2C/C++程序的简介
1.3C/C++程序的编写和实现
1.4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1.5C/C++的一个具体实例
【主要内容工软件的研制过程、C/C++程序的数据类型与表达式、C/C++程序的编写和实现。
【重点难点】:C/C++程序的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学生掌握要点】:C/C++程序的数据类型与表达式第二章平差程序设计基础4学时
2.1平差辅助函数
2.1. 1提示信息显示
3.1.2对称矩阵的下标计算
4.1. 3数组(矩阵)输出
5.1.4对称正定矩阵求逆
2. L5权逆阵传播
2. L6权倒数计算
中位数计算
角度值格式互换
2. 1. 9权因子函数
2.2概率计算
2.2. 1 Cprobability 类设计
3.2. 2 F函数
4.2. 3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5.2.4正态分布的反函数
6.2. 5 X2分布的分布函数与分布密度
7.2.6X2分布的反函数
8.2.7 B分布的分布函数
9.2. 8F分布的分布函数与分布密度
10..9F分布的反函数
11.. 10t分布的分布函数与分布密度
12.. 111分布的反函数
【主要内容】:平差辅助函数,概率计算。
【重点难点对称正定矩阵求逆,权逆阵传播,Cprobability类设计,标准正态分布函数,正态分布的反函数。
【学生掌握要点I中位数计算,角度值格式互换,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第三章经典平差4学时
1.1参数平差
1.2相关观测值参数平差
3.3条件平差
4.4相关观测值条件平差
5.5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
6.6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主要内容为经典平差中的各种平差模型。
【重点难点】:条件平差。
【学生掌握要点】:条件平差。
第四章近代平差4学时
7.1参数加权平差
7.1序贯平差
7.2卡尔曼滤波
4. 4最小二乘配置
4. 5抗差估计
4.6相关抗差估计
4. 7粗差探测
4. 8半参数估计
4. 9岭估计
【主要内容近代平差中的各种平差模型。
【重点难点】:参数加权平差,序贯平差,卡尔曼滤波,最小二乘配置。
【学生掌握要点I参数加权平差。
第五章水准网平差10学时
5.1概述
5. 2数学模型
5. 3水准网平差计算类设计
5. 4原始数据文件格式设计
5. 5数据存储
5.6数据文件的输入
5. 7原始数据写至结果文件
5. 8近似高程计算
5. 9组成法方程式
5.10高程平差值计算
5. 11残差计算
5. 12精度估计与平差结果输出
5. 13最小二乘平差计算
5. 14水准网粗差探测
5. 15自由网平差
5. 16拟稳平差
5.17闭合差计算与检核
【主要内容工水准网平差的程序设计及实现。
【重点难点】:水准网平差计算类设计,原始数据文件格式设计,最小二乘平差计算,精度估计与平差结果输出。
【学生掌握要点】:水准网平差计算类设计,最小二乘平差计算,精度估计与平差结果输出。
第六章平面网平差10学时
6.1三角网平差的数学模型
6. 2三角网平差的程序设计
6. 3测边网平差的数学模型
6. 4测边网平差的程序设计
6. 5边角网平差的数学模型
6. 6边角网平差的程序设计
6. 7导线网平差的数学模型
6. 8导线网平差的程序设计
6. 9导线网平差的程序实现
【主要内容工平面网的平差模型及程序设计。
【重点难点】:三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平差的数学模型及其程序设计,导线网平差的程序实现。
【学生掌握要点】:导线网平差的数学模型,程序设计及其实现。
第七章GPS向量网平差4学时
7. 1 GPS向量网的概念
7. 2 GPS向量网的数学模型
7.3GPS向量网的程序设计
7.4GPS向量网的程序实现
【主要内容】:GPS向量网的概念,数学模型,程序设计及其实现。
【重点难点】:GPS向量网的程序设计,GPS向量网的程序实现。
【学生掌握要点】:GPS向量网的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