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图形的全等

合集下载

证明图形的全等

证明图形的全等

证明图形的全等全等是几何学中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两个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的情况。

两个全等的图形是可以重合在一起的,它们的所有对应的边和角均相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几何学的角度探讨如何证明图形的全等。

一、全等的基本定义在证明图形的全等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全等的基本定义。

两个图形全等的条件是:1. 边对应相等:两个图形的对应边的长度相等。

2. 角对应相等:两个图形对应的角的大小相等。

3. 边角对应相等:如果两个图形的一对对应边和夹角相等,则其余对应边和对应角也相等。

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来证明图形的全等。

二、证明图形的全等的方法1. SSS(边边边)法:SSS法是指通过证明两个图形的三条边相等来证明它们全等。

具体步骤如下:(1)证明两个图形的对应边相等。

(2)利用等值关系,证明两个图形的其他对应边相等。

(3)根据全等的基本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图形全等。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全等,我们可以依次证明AB=DE, AC=DF和BC=EF。

如果这三个条件都成立,那么根据SSS法则可以推断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2. SAS(边角边)法:SAS法是指通过证明两个图形的两条边和夹角相等来证明它们全等。

具体步骤如下:(1)证明两个图形的对应边相等。

(2)证明两个图形的夹角相等。

(3)利用等值关系,证明两个图形的其他对应边相等。

(4)根据全等的基本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图形全等。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全等,我们可以依次证明AB=DE, ∠A=∠D和BC=EF。

如果这三个条件都成立,那么根据SAS法则可以推断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3. ASA(角边角)法:ASA法是指通过证明两个图形的两个角和一条边相等来证明它们全等。

具体步骤如下:(1)证明两个图形的夹角相等。

(2)证明两个图形的边相等。

(3)利用等值关系,证明两个图形的其他对应边相等。

(4)根据全等的基本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图形全等。

数学图形的详尽描述

数学图形的详尽描述

数学图形的详尽描述一、平面几何图形1.1 点:在平面内,不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简单几何形状。

1.2 直线:在平面内,两点之间连线的最短路径。

1.3 射线:在平面内,由一个起点出发,无限延伸的直线。

1.4 线段:在平面内,两个端点之间的直线部分。

1.5 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1.6 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

1.7 四边形:由四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

1.8 梯形:至少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1.9 矩形: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

1.10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等边形的四边形。

1.11 圆: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1.12 椭圆:平面上所有与两个给定点(焦点)距离之和相等的点的集合。

二、立体几何图形2.1 体: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几何形状。

2.2 面:几何体表面或内部封闭的平面图形。

2.3 顶点:几何体的角上或交点处的点。

2.4 棱:连接几何体两个顶点的线段。

2.5 柱体:底面为圆形或矩形的立体图形,侧面为矩形或圆形。

2.6 球体:所有点与中心点距离相等的立体图形。

2.7 锥体:底面为圆形或其他多边形的立体图形,顶点在底面上方。

2.8 圆柱体:底面和顶面为相等圆形的柱体。

2.9 圆锥体:底面为圆形,顶点在底面中心的锥体。

2.10 棱柱:底面为多边形,侧面为矩形的立体图形。

2.11 棱锥:底面为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之外的锥体。

三、图形的性质与判定3.1 对称性: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点或平面对称。

3.2 平行性:图形中的两条线段或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

3.3 垂直性:图形中的两条线段或直线相互垂直。

3.4 相等性:图形中的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

3.5 相似性: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3.6 连通性:图形中的各个部分在空间中相互连接。

3.7 边界:图形外部与内部的分界线。

3.8 面积:图形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3.9 体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3.10 弧长:圆上两点间的角度对应的圆弧长度。

6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1)-边角边(SAS)(拓展提高)(解析版)

6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1)-边角边(SAS)(拓展提高)(解析版)

专题1.6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1)-边角边(SAS )(拓展提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 =90°,CD 平分∠ACB ,在BC 边上取点E ,使EC =AC ,连接DE ,若∠A =50°,则∠BDE 的度数是( )A .10°B .20°C .30°D .40°【答案】A 【分析】先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 =90°﹣∠A =40°,再证△CDE ≌△CDA (S A S ),得∠CED =∠A =50°,然后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CB =90°,∠A =50°,∴∠B =90°﹣∠A =40°,∵CD 平分∠ACB ,∴∠ECD =∠ACD ,在△CDE 和△CDA 中,EC AC ECD ACD CD CD =⎧⎪∠=∠⎨⎪=⎩,∴△CDE ≌△CDA (S A S ),∴∠CED =∠A =50°,又∵∠CED =∠B +∠BDE ,∴∠BDE =∠CED ﹣∠B =50°﹣40°=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5AB =cm ,4=AD cm ,则边AC 的长度可能是( )A .3cmB .5cmC .14cmD .13cm【答案】B 【分析】延长AD 至M 使DM =AD ,连接CM ,根据SAS 得出≅ADB MDC ,得出AB =CM =4cm ,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AC 的范围,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延长AD 至M 使DM =AD ,连接CM ,∵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BD =CD ,∵∠ADB =∠CDM ,∴≅ADB MDC ,∴MC =AB =5cm ,AD =DM =4cm ,在AMC 中,3<AC <1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找出AC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已知AB AD =,BC DE =,且10CAD ∠=︒,25B D ∠=∠=︒,120EAB ∠=︒,则EGF ∠的度数为( )A .120︒B .135︒C .115︒D .125︒【答案】C 【分析】由已知可得△ABC ≌△ADE ,故有∠BAC =∠DAE ,由∠EAB =120°及∠CAD =10°可求得∠AFB 的度数,进而得∠GFD 的度数,在△FGD 中,由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EGF 的度数.【详解】在△ABC 和△ADE 中AB AD B D BC DE =⎧⎪∠=∠⎨⎪=⎩∴ △ABC ≌△ADE (SAS )∴∠BAC =∠DAE∵∠EAB =∠BAC +∠DAE +∠CAD =120°∴∠BAC =∠DAE ()112010552=⨯︒-︒=︒ ∴∠BAF =∠BAC +∠CAD =65°∴在△AFB 中,∠AFB =180°-∠B -∠BAF =90°∴∠GFD =90°在△FGD 中,∠EGF =∠D +∠GFD =11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求得∠BAC 的度数.4.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接BF ,CE ,下列说法:①ABD △和ACD △面积相等; ②BAD CAD ∠=∠; ③BDF ≌CDE △;④//BF CE ;⑤CE AE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④⑤【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①正确,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和△CD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CE.【详解】解:∵AD是△ABC的中线,∴BD=CD,∴△ABD和△ACD面积相等,故①正确;∵AD为△ABC的中线,∴BD=CD,∠BAD和∠CAD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在△BDF和△CDE中,BD CDBDF CDE DF DE=⎧⎪∠=∠⎨⎪=⎩,∴△BDF≌△CDE(SAS),故③正确;∴∠F=∠DEC,∴BF∥CE,故④正确;∵△BDF≌△CDE,∴CE=BF,故⑤错误,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已知ABC ∆中,12AB AC cm ==,B C ∠=∠,8BC cm =,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2/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为v ,则当BPD ∆与CQP ∆全等时,v 的值为( )A .1B .3C .1或3D .2或3【答案】D 【分析】设运动时间为t 秒,由题目条件求出BD=12AB=6,由题意得BP=2t ,则CP=8-2t ,CQ=vt ,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运动时间为t 秒,∵12AB AC cm ==,点D 为AB 的中点.∴BD=12AB=6, 由题意得BP=2t ,则CP=8-2t ,CQ=vt ,又∵∠B=∠C∴①当BP=CQ ,BD=CP 时,BPD ∆≌CQP ∆∴2t=vt ,解得:v=2②当BP=CP ,BD=CQ 时,BPD ∆≌CPQ ∆∴8-2t=2t ,解得:t=2将t=2代入vt=6,解得:v=3综上,当v=2或3时,BPD ∆与CQP ∆全等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如图1,已知AB AC =,D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面一点,连接BD ,CD ;如图2,已知AB AC =,D 、E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面两点,连接BD ,CD ,BE ,CE ;如图3,已知AB AC =,D 、E 、F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面三点,连接BD ,CD ,BE ,CE ,BF ,CF ;…,依次规律,第n 个图形中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nB .21n -C .(1)2n n +D .3(1)n +【答案】C 【分析】根据条件可得图1中△ABD ≌△ACD 有1对三角形全等;图2中可证出△ABD ≌△ACD ,△BDE ≌△CDE ,△ABE ≌△ACE 有3对三角形全等;图3中有6对三角形全等,根据数据可分析出第n 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详解】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BAD=∠CAD .在△ABD 与△ACD 中,AB=AC ,∠BAD=∠CAD ,∴△ABD≌△ACD.∴图1中有1对三角形全等;同理图2中,△ABE≌△ACE,∴BE=EC,∵△ABD≌△ACD.∴BD=CD,又DE=DE,∴△BDE≌△CDE,∴图2中有3对三角形全等;同理:图3中有6对三角形全等;由此发现:第n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12n n+.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规律的归纳,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证出图形中有几对三角形全等,然后寻找规律.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点O为AC的中点,也是BD的中点,那么AB与CD的关系是________.【答案】平行且相等【分析】只需要证明△AOB≌△CO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点O为AC的中点,也是BD的中点,∴AO=OC,BO=OD,又∵∠AOB=∠DOC,∴△AOB≌△COD(SAS)∴AB=CD,∠A=∠C,即AB 与CD 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8.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若7,5AB AC ==,则AD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16AD <<【分析】利用中线的性质,作辅助线AD=DE ,构造全等三角形()ADB EDC SAS ≅,再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得7CE AB ==,最后由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即可.【详解】如图,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延长AD 至点E ,使得AD=DE在△ADB 和△EDC 中BD DC ADB CDE AD DE =⎧⎪∠=∠⎨⎪=⎩()ADB EDC SAS ∴≅7CE AB ∴==CE AC AE AC CE -<<+75275AD ∴-<<+16AD ∴<<故答案为:16A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其中涉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 中,,90AC BC ACB =∠=︒,点D 是BC 上的一点,过点B 作//BE AC ,使BE CD =,连接CE 与AD 相交于点G ,则AD 与C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答案】AD ⊥CE ,AD =CE【分析】证明△ACD ≌△CBE ,得到∠CAD =∠BCE ,AD =CE ,结合∠ACB =90°,可得∠CGD =90°,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CB =90°,BE ∥AC ,∴∠ACB =∠EBC =90°,在Rt △ACD 和Rt △CBE 中,AC CB ACD CBE CD BE =⎧⎪∠=∠⎨⎪=⎩,∴△ACD ≌△CBE (SAS ),∴∠CAD =∠BCE ,AD =CE ,∵∠CAD +∠CDA =90°,∴∠CDA +∠BCE =90°,∴∠CGD =180°-(∠CDA +∠BCE )=90°,∴AD ⊥CE ,综上:AD ⊥CE ,AD =CE ,故答案为:AD ⊥CE ,AD =C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CD ≌△CBE ,得到角和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10.如图,在ABC 中,90B ∠>︒,CD 为ACB ∠的角平分线,在AC 边上取点E ,使DE DB =,且90AED ∠>︒,若A x ∠=︒,ACB y ∠=︒,则AED =∠_______.(用x 、y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80°-x°-y° 【分析】在AC 上截取CF =B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 =DF =DE ,可得∠AED =∠AB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在AC 上截取CF =BC ,∵CD 为∠ACB 的角平分线,∴∠ACD =∠BCD ,∵CF =BC ,∠ACD =∠BCD ,CD =CD ,∴△BDC ≌△FDC (SAS ),∴∠ABC =∠CFD ,DF =BD ,∵BD =DE ,∴DE =DF ,∴∠DEF =∠DFE ,∴∠AED =∠CFD ,∵∠A =x°,∠ACB =y°,∴∠ABC =180°-∠A -∠ACB =180°-x°-y°,∴∠AED =∠DBC =180°-x°-y°,故答案为:180°-x°-y°.【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11.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CE BE CE ∠=︒=⊥与AB 相交于点F ,且CD BE =,则ACD CBA DA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答案】=ACD CBA DAF ∠∠∠+【分析】先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CD ∠=CBE ∠,再通过证ACD CBE ≌,得到==90ADC CEB ∠︒∠即==90ADF CEB ∠︒∠,再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AFD ADF EFB FEB ︒--︒-∠-180∠∠180∠可得=DAF EBF ∠∠,最后利用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答案,ACD ∠==++CBE CBA EFB CBA DAF ∠∠∠=∠∠.【详解】证明:∵90ACB ∠=︒,CE BE ⊥∴+90ACD ECB ∠=︒∠,+90CBE ECB ∠=︒∠∴ACD ∠=CBE ∠又∵AC BC =,CD BE =∴ACD CBE ≌∴==90ADC CEB ∠︒∠即==90ADF CEB ∠︒∠∵=AFD EFB ∠∠∴=AFD ADF EFB FEB ︒--︒-∠-180∠∠180∠即=DAF EBF ∠∠∴ACD ∠==++CBE CBA EFB CBA DAF ∠∠∠=∠∠故答案为:=ACD CBA DAF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通过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如图所示的是一张直角ABC 纸片(90C ∠=︒),其中30BAC ∠=︒,如果用两张完全相同的这种纸片恰好能拼成如图2所示的ABD △,若2BC =,则ABD △的周长为______.【答案】12【分析】根据题意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得解;【详解】如图所示,由题可知ABC ADC ≅△△,∴30BAC DAC ∠=∠=︒,90ACB ACD ∠=∠=︒,2BC BD ==,∴60BAD ∠=︒,180BCD ∠=︒,∴B ,C ,D 在一条直线上,∵60B D ∠=∠=︒,∴△ABD 是等边三角形,∴△ABD 的周长()3312BD BC CD==+=;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3.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4,AD =6.延长BC 到点E ,使CE =2,连接DE ,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__秒时,△ABP 和△DCE 全等.【答案】1或7【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题意得出BP=2t=2或AP=16-2t=2即可求得结果.【详解】因为AB=CD,若∠ABP=∠DCE=90°,BP=CE=2,根据SAS证得△ABP≌△DCE,由题意得:BP=2t=2,所以t=1,因为AB=CD,若∠BAP=∠DCE=90°,AP=CE=2,根据SAS证得△BAP≌△DCE,由题意得:AP=16﹣2t=2,解得t=7.所以,当t的值为1或7秒时.△ABP和△DCE全等.故答案为:1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注意分类讨论.14.如图,△P AB与△P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C在PB上,若△ABC与△BCD的面积之和为10,则△P AB与△PCD的面积之差为_____.【答案】10【分析】由“SAS”可证△APC≌△BPD,可得S△APC=S△BPD,由面积和差关系可求解.【详解】解:∵△P AB与△P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C=PD,∠APB=∠CPD=90°,AP=BP,∴△APC≌△BPD(SAS),∴S△APC=S△BPD,∵S△APB﹣S△PCD=S△APC+S△ABC﹣(S△BPD﹣S△BCD),∴S△APB﹣S△PCD=S△BCD+S△ABC=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PC≌△BPD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AC BC ⊥,DC EC ⊥,垂足均为点C ,且AC BC =,EC DC =.求证:AE BD =.【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SAS 证明ACE BCD △≌△即可.【详解】证明:∵AC BC ⊥,DC EC ⊥,∴90ACB ECD ∠=∠=︒∴ACB BCE ECD BCE ∠+∠=∠+∠即ACE BCD ∠=∠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EC DC =⎧⎪∠=∠⎨⎪=⎩∴()SAS ACE BCD ≌△△ ∴AE B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ACE BCD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B DE BE CF ==.求证:A D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得出B DEF ∠=∠,然后用“边角边”证明ABC DEF △≌△即可.【详解】证明:∵//AB DE ,∴B DEF ∠=∠.∵BE CF =,∴BE EC CF EC +=+.∴BC 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 BC EF =⎧⎪∠=∠⎨⎪=⎩∴ABC DEF △≌△.∴A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已知条件,推导证明出全等三角形判定所需条件,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证明.17.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点E 、F 在AC 上,//DF BE ,且DF BE =,AE CF =.求证:AB CD =,且//AB CD .【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证得ABE CDF △≌△,从而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要证的结论.【详解】//DF BEBEO DFO ∴∠=∠AEB CFD ∴∠=∠又DF BE =∵,AE CF =ABE CDF ∴△≌△AB CD ∴=,BAE DCF ∠=∠//AB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的判定的性质,关键是得出AEB CFD ∠=∠.18.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上,点Q 在CE 上,BP AC =,CQ AB =,请说明AQ 与AP 的关系.【答案】AP =AQ 且AP ⊥AQ【分析】由于BD AC ⊥,CE AB ⊥,可得ABD ACE ∠=∠,又由对应边的关系,进而得出ABP QCA ∆≅∆,即可得出AQ=AP .在此基础上,可证明90PAQ ∠=︒.【详解】解:证明:BD AC ⊥,CE AB ⊥(已知),90BEC BDC ∴∠=∠=︒,90ABD BAC ∴∠+∠=︒,90ACE BAC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ABD ACE ∴∠=∠(等角的余角相等),在ABP ∆和QCA ∆中,BP AC ABD ACE CQ AB =⎧⎪∠=∠⎨⎪=⎩()ABP QCA SAS ∴∆≅∆,∴=AP AQ .ABP QCA ∆≅∆,CAQ P ∴∠=∠,BD AC ⊥,即90P CAP ∠+∠=︒,90CAQ CAP ∴∠+∠=︒,即90QAP ∠=︒,AP AQ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19.平面上有ACD △与,B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AC 与BE 相交于点,M AD 与CE 相交于点N ,若,,AC BC CD CE ECD ACB ==∠=∠.(1)求证:≌ACD BCE ;(2)55,145ACE BCD ∠=︒∠=︒,求BPD ∠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BPD =140°.【分析】(1)利用SAS 证明△ACD ≌△BCE 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 =∠B ,再根据已知条件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即可求出∠BPD 的度数.【详解】解:(1)证明:∵∠ACB =∠ECD ,∠ACE =∠ACE ,∴∠BCE =∠ACD ,在△ACD 和△BCE 中,AC BC BCE ACD CD CE =⎧⎪∠=∠⎨⎪=⎩,∴△ACD ≌△BCE (SAS );(2)∵△ACD ≌△BCE ,∴∠A =∠B ,∠BCE =∠ACD ,∴∠BCA =∠ECD ,∵∠ACE =55°,∠BCD =155°,∴∠BCA +∠ECD =100°,∴∠BCA =∠ECD =50°,∵∠ACE =55°,∴∠ACD =105°∴∠A +∠D =75°,∴∠B +∠D =75°,∵∠BCD =145°,∴∠BPD =360°-75°-145°=14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整体的数学思想求出∠B+∠D=75°.20.(1)如图1,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2)如图2,小河的旁边有一个甲村庄所示,现计划在河岸AB上建一个泵站,向甲村供水,使得所铺设的供水管道最短,请在上图中画出铺设的管道,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3)如图3,在新修的小区中,有一条“Z”字形长廊ABCD,其中AB∥CD,在AB,BC,CD三段长廊上各修一小凉亭E,M,F,且BE=CF,点M是BC的中点,在凉亭M与F之间有一池塘,不能直接到达,要想知道M与F之间的距离,只需要测出线段ME的长度(用两个字母表示线段).这样做合适吗?请说出理由.【答案】(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见解析,垂线段最短;(3)合理,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2)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3)首先证明△MEB≌△M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ME=MF.【详解】解:(1)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要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答案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过甲向AB作垂线,如图2所示;运用的原理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3)合理,∵AB ∥CD ,∴∠B =∠C ,∵点M 是BC 的中点,∴MB =MC ,在△MCF 和△MBE 中BE CF B C BM CM =⎧⎪∠=∠⎨⎪=⎩,∴△MEB ≌△MFC (SAS ),∴ME =MF ,∴想知道M 与F 之间的距离,只需要测出线段ME 的长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的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会用它证明对应边相等.。

初中数学全等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全等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全等形知识点初中数学中,全等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全等形指的是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

在初中数学中,全等形的相关知识点有很多,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全等形的定义全等形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大小完全相等。

当两个图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且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二、全等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以下几种:1. 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2. 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3. AS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4. RHS判定法: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三、全等形的性质1. 全等形具有相等的内角和外角。

两个全等形的内角和相等,外角和相等。

2. 全等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 全等形的对应线段相等。

包括对应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等。

4. 全等形的对应线段互相平行。

包括对应的边、中位线等。

四、全等形的应用1. 在实际问题中,通过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设计问题。

比如,可以利用全等形的性质来求解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2. 在建筑、工程、地图等领域,全等形的概念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制作地图时,通过测量和绘制实际地物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保证地图上的图形与实际地物相似,从而使地图准确可靠。

五、全等形的证明在数学中,证明全等形的方法有很多种。

常见的证明方法包括:利用全等形的定义和性质,利用判定法进行证明,利用构造法进行证明,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等。

不同的证明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

六、常见的全等形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全等形有:全等三角形、全等四边形等。

全等三角形是最基础的全等形,它们具有相等的三个内角和三个对应边,可以通过判定法进行证明。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说起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我们在玩一个找相同的游戏。

你想想看,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那它们就是全等的。

那怎么才能知道它们是不是全等呢?这就得靠咱们的判定方法啦!先来说说“边边边”(SSS)判定法。

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房子的三条边长度都确定了,那这个房子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固定下来了。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两个小朋友用树枝在地上画三角形。

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5 厘米、6 厘米和 7 厘米。

另一个小朋友也照着画了一个一模一样长度边的三角形。

嘿,你猜怎么着,这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完全重合,这就是通过三条边相等判定了它们全等。

再说说“边角边”(SAS)判定法。

这就像我们拼拼图,如果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都确定了,那这个三角形也就确定下来啦。

我记得有一次帮我小侄子做手工,要剪一个三角形的卡片。

我先确定了两条边的长度,还有它们之间的夹角,剪出来的三角形那叫一个标准,和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还有“角边角”(ASA)和“角角边”(AAS)判定法。

这就像是给三角形定了方向和角度,只要这些确定了,三角形也就跑不了啦。

咱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可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给的条件,千万别马虎。

有时候就因为少看了一个条件,或者用错了判定方法,结果就错得一塌糊涂。

就像上次我看到一个同学,题目明明给的是两条边和一个角,他非得用“角角边”去判定,结果当然不对啦!其实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用处呢。

比如工程师在建造桥梁的时候,就得保证桥梁的各个部分的三角形结构是全等的,这样才能保证桥梁的稳固和安全。

还有我们家里的家具,如果是三角形的支架,那也得保证它们是全等的,这样才结实耐用。

总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学,多做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得牢牢的!同学们,加油哦!。

全等

全等

判定
平面三角形
球面三角形
判定公理 若要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则在三边、三角共6个元素中,必须要已知至少3个对应相等。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简称“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简称“SAS” ;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简称“ASA”; (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简称“AAS”; (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简称“HL”(直角 三角形)。 常见误区 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角角角)和SSA(边边角,即两边及其对角),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 形的形状。
谢谢观看
以下均指在同球面或等球面中的两个球面三角形: 如果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对应相等,则两个球面三角形分别对应相等(SSS); 如果球面三角形的两边与它们的夹角分别对应相等,则两个球面三角形全等(SAS); 如果球面三角形的两角与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则两个球面三角形全等(ASA) ; 如果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两个球面三角形分别对应相等(AAA); 对球面三角形而言,AAS不成立,而AAA成立,因为内角和是个不定值。
全等
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
01 概念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
目录
02 释义 04 判定
若两个几何图形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则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图形。全等是相似的一种特例。当相似比 为1时,两图形全等。
概念
在数学上,两个图形可以完全重合,或者说两个物体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全等” 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例:△ABC≌△A‘B’C‘,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

初中数学全册:图形的证明判定原理大全(三角形全等、相似+四边形的判定)

初中数学全册:图形的证明判定原理大全(三角形全等、相似+四边形的判定)

图形的证明:判定方法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判定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判定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判定4: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判定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判定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4:两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5: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特别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时,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矩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判定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判定3: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定5: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五、菱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六、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判定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判定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内角为直角(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一内角为直角一邻边相等(或对角线垂直)一个内角为直角(或对角线相等)(或对角线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

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

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

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全等图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实际生活和几何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SAS判定法SAS判定法是指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和边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判定步骤如下:1.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两边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则条件一成立。

2.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夹角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夹角相等,则条件二成立。

3.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另一边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另一边相等,则条件三成立。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那么可以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需要注意的是,SAS判定法判断的是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不是其他图形的全等。

二、SSS判定法SSS判定法是指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判定步骤如下:1.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第一条边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第一条边相等,则条件一成立。

2.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第二条边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第二条边相等,则条件二成立。

3.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相等,则条件三成立。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那么可以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ASA判定法ASA判定法是指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判定步骤如下:1.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第一角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第一角相等,则条件一成立。

2.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第二角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第二角相等,则条件二成立。

3.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一边是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相等,则条件三成立。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那么可以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四、其他判定法除了SAS、SSS和ASA判定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判定法,比如AAS判定法、RHS判定法等。

这些判定法都是通过特定的条件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题目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判定法进行判断。

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详解

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详解

初三数学全等图形判定方法详解全等图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几何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三数学中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

全等图形定义:两个图形,如果形状、大小、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即每一边和每一角都一一对应相等,则这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判定全等图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SSS判定法(边边边相等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SAS判定法(边角边相等法):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与夹角相等,且这两个边之间的夹角也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ASA判定法(角边角相等法):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且这两个角之间的边长也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 RHS判定法(直角边边相等法):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的边长相等,且一边的长度也相等,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 SAA判定法(边角角相等法):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对应的两边与一个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可能全等,但需要进一步判断其他对应边长是否相等。

通过上述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我们可以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快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

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进一步说明判定方法的应用。

例题1:已知△ABC,CE⊥AB,且CE=BC,证明△ABC全等于△BCE。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AC⊥EB,AE⊥BC,且∠ACB=∠BCE。

根据RHS判定法可知,AC=BC,∠ACB=∠BCE,AB=BE。

根据ASA判定法,可以判定△ABC全等于△BCE。

例题2:已知两个平行四边形ABCD和EFGH,且AB=EF,AD=EG,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全等于平行四边形EFGH。

解析:首先,可以通过移动平行四边形ABCD使得AB与EF重合,并且以D为起点,将平行四边形ABCD移动到平行四边形EFGH的位置。

这样就得到了以DFA'H为顶点的四边形,根据RHS判定法可知,∠DAF=∠EA'F,AD=EA',AD⊥AC,DF⊥EA',且两组对边平行。

1.6 尺规作图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题型讲练(含解析)

1.6 尺规作图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题型讲练(含解析)

3.作三角形:知三边、知两边夹角、知两角夹边、知一边及该边上的高作法:有规定名称时需格外注意字母的标注注意务必考虑三角形的各要素(类比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2022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校考期中)1.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的角平分线,在作角平分线过程中,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B.C.D.(2022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联考期末)2.如图,已知,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D,P;作一条射线,以点F圆心,长为半径作弧l,交于点H;以H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弧于点Q;作射线.这样可得,其依据是()A.B.C.D.题型01 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023秋·河北张家口·八年级统考期末)3.如图,通过尺规作图得到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2023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以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交于点N,再以点N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则(2023春·河南郑州·七年级校考期中)5.如图,线段,交于点.(1)尺规作图:以点为顶点,射线为一边,在的上方作,使.(要求: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2)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题型02 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下面四个图是小明用尺规过点作边的平行线所留下的作图痕迹,....(1)过点P作直线c,使得;(2)在直线c上作点Q,使得,连接题型03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2023秋·八年级课时练习).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的依据是(A.B...(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10.已知,现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使点落在射线上,求作.作法:在上截,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射线右侧交于点,则即为所求.此作图确定三角形的依据是:(2023春·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末)11.(1)下面的方格图是由边长为个小正方形拼成的,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①作出关于直线轴对称的;②的面积___________已知:如图所示.求作:,使.04 结合尺规作图的全等问题.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的是(.,,.,,.,,.,2023秋·八年级单元测试)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的依据是(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14.如图,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方格纸上按下列要求画格点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在格点上),只需画出一个即可:(1)在图(1)中画出与全等的三角形,且有条公共边:(2)在图(2)中画出与全等的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3)在图(3)中画出与全等的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角.题型05 作角平分线(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15.如图,已知,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③连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D.(2023春·山东菏泽·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16.如图,在中,,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边于点,若,,则的面积是(2023春·河南信阳·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17.如图,是等腰三角形,是边上的高.(1)尺规作图:作的角平分线,交于点(2)若,求的度数.题型06 作垂线(2023春·河北保定18.如图,已知钝角,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连接,交延长线于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垂直平分线段.平分..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在中,,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的周长.(2023春·辽宁沈阳·七年级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校考期中)20.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三点都是格点(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找出格点,画出的平行线;(2)找出格点,画的垂线,垂足为;(3)图中满足要求的格点共可以找出个;(4)线段的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作,使.作,使.以点为圆心,线段的长为半径作弧.以点为圆心作弧(2023春·福建宁德·七年级统考期末)22.已知,求作:,使得.如图是小明的作图痕迹,他作图的依据是()A.B.C.D.(2023春·山东威海·六年级统考期末)23.如图,已知,用尺规以为一边在的外部作.对于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点M为圆心,的长为半径B.以点N为圆心,的长为半径C.以点O为圆心,的长为半径D.以点N为圆心,的长为半径(2023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校考期末)24.下面是课本中“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作法:如图(1)作射线;(2)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于,交于;(3)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交于;(4)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5)连接作射线,则就是所求的作的角;.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的(填,,,中的一种)(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26.如图,在中,,以为圆心、一定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交,于点D,E,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两条圆弧相交于点,连接交于点,,,则为(2023·辽宁阜新·校考一模)27.如图,在中,利用尺规在射线,射线上分别截取,,使;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F;作射线,在射线上取一点G,过点作射线,若,射线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28.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作射线交边于点,若,的面积为,则线段的长为(2023春·陕西榆林·八年级校考期末)29.如图,已知,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边上求作一点,连接,使得是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30.已知:及边上一点C.求作:,使得.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说明:作出一个即可).B能力提升(2023春·安徽宿州·七年级校考期中)31.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用量角器画出,使B.借助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使C.用三角尺画D.用三角尺过点P作的垂线(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32.如图,聪聪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本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聪聪画图的依据是( )A.B.C.D.(2023秋·甘肃天水·八年级校考期末)33.如图,通过尺规作图得到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34.如图,已知,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连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三模)35.如图,在的两边、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E,过点E作,若,则点E到直线的距离是(2023春·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末)36.如图,在中,,分别交,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作射线,交于点,已知,,则的长为(2023·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37.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若,,的面积为,则的面积.(2023春·四川成都·八年级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38.已知,,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为半径画弧交于点,射线交于点已知,,则的面积为(2023春·甘肃张掖·七年级校考期末)39.如图,有分别过A、B两个加油站的公路相交于点,现准备在内部建一个油库,要求油库的位置点、B两个加油站的距离相等,而且点P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点(2023春·辽宁沈阳·七年级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校考期中)40.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三点都是格点(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找出格点,画出的平行线;找出格点,画的垂线,垂足为;图中满足要求的格点共可以找出个;的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在中,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作直线,交于点,交于点E,连接.若的周长为,的周长为20,则AE的长为()A.3B(2023春·河南平顶山·七年级统考期末)42.如图,已知和上一点过点作”,其作图依据是(A....(2023春·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43.如图,在中,,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以点为圆心、小于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步骤2: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则的度数为(A....(2023春·河南驻马店七年级统考期中)44.如图,在中,为边上任意一点,按以下步骤作图: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E;E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在内部交前面的;④作射线交于点.若,则(A.B...(2023春·四川成都·八年级校考期中)45.如图,已知的周长为,,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作直线,交于点,连接,则的周长为.(2023春·辽宁沈阳·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中,按以下步骤作图: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则(2023秋·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47.如图,为锐角,,点在射线上(点与点不重合),点到射线的距离为,若取某一确定值时,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则的取值范围是.(2023春·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48.如图,在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若,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2023秋·河南周口·八年级校考期末)49.已知:如图相交于点O,,,平分交于点E,平分交于点F.(1)请用尺规作图补出图中的线段(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2023春·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50.如图,已知.(1)尺规作图:在线段的下方,以点D为顶点,作(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请说明;(3)若,平分,求的度数.参考答案:1.A【分析】如图,根据题意可得:,,,进一步即可根据判定,可得,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由作图可知:,,,(),,即是的平分线.所以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角平分线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基本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根据题意得出,,利用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详解】解:如图,连接,,根据题意得,,,在和中,,∴,∴,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利用可以证明,进而可得结论.【详解】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在和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4.60【分析】由题意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是解题的关键.5.(1)作图见详解(2),理由见详解【分析】(1)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此次为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以同样的半径,以点为圆心画弧,连接,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由此即可求解;(2)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解:①如图所示,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此次为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②同理,以点为圆心,以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③连接,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与②中的弧交于点,连接并延长至点,∵,∴,∴作即可得,∴即为所求图形.(2)解:,理由如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作法,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以上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结合尺规作图方法即可判断.【详解】解:若要过点C作AB的平行线,则应过点C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由作图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7.50【分析】由作图可知:∠DAE=∠B,推出AE//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作图可知:∠DAE=∠B,∴AE//BC,∴∠EAC=∠C=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8.(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于点A,交a于点B,再半径不变,以点P为圆心画弧,交b于点C,以点C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与前弧相交于点D,过点P、D作直线c即可;(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c于点Q即可.【详解】(1)解:如图,直线c即为所作;由尺规基本作图可知:,∴.(2)解:如图,点Q即为所要作的点.由作法可知:垂直平分,∴.【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一角等于已知角,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等基本作图.9.D【分析】由作法得,,,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知.【详解】解:由作法得,,,依据可判定,则.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0.##边边边【分析】根据作图步骤可知,,,,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作图步骤可知,,,∴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1.(1)①见解析;②;(2)见解析【分析】(1)①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找到A、B、C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②利用割补法求解即可;(2)先作射线,在射线上截取,再分别以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画弧,二者交于点D,连接,则即为所求.【详解】解:(1)①如图所示,即为所求;②由题意得,;(2)先作射线,在射线上截取,再分别以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画弧,二者交于点D,连接,则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画轴对称图形,画全等三角形,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等等,熟知相关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由,则不能画出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能画出唯一的一个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画出唯一的一个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能画出唯一的一个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分析】由作法易得,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知.【详解】解:由作法得,依据可判定,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4.(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边边边()为依据作图;(2 )(3)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的边角边()为依据作图.【详解】(1)解:如图1,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2)解:如图2,即为所求,;(3)解:如图3,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复杂作图,熟知全等三角形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B【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可知,为的平分线,又,,可得出,从而可得出;由,,得出垂直平分,根据已知条件不能判断,进而可以解决问题.【详解】解:由作图步骤可得:是的角平分线,则,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又,,,,故A正确,不合题意;,,垂直平分,则,故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没有条件能得出,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6.18【分析】过D点作于H,如图,由作法得平分,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详解】解:过D点作于H,如图,由作法得平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中边上的高是解题的关键.17.(1)见解析(2)【分析】(1)利用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作图解题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根据垂直的定义可以得到,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所示.(2)∵BE平分,,∴.∵AD是BC边上的高,∴,∴,∴.【点睛】本题考查作图—作交的平分线,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基本尺规作图是解题的关键.18.B【分析】根据已知作法可知、,则点B、C在的垂直平分线上,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以C为圆心,为半径画弧①,∴,∵以B为圆心,为半径画弧②∴,∴点B、C在的垂直平分线上,是边上的高,∴垂直平分线段,,,A、C、D结论正确,无法证明平分,故B结论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常见的尺规作图有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⑤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9.【分析】由尺规作图痕迹可知,所作直线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进而可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尺规作图痕迹可知,所作直线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周长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作图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见解析(3)2(4)【分析】(1)根据网格即可找出格点,画出的平行线;(2)根据网格即可找出格点,画的垂线,垂足为;(3)根据网格即可得图中满足要求的格点的个数;(4)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解:如图,点即为所求;(2)解:如图,点,点即为所求;(3)解:图中满足要求的格点共2个;故答案为:2;(4)解:线段的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D【分析】根据基本尺规作图的概念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 作,使,此选项描述准确;B. 作,使,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倍数是常见的尺规作图,此选项描述准确;C. 以点A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作弧,此选项描述准确;D. 画弧既需要圆心,还需要半径,缺少半径长,此选项描述不准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尺规作图,主要内容有: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或中点;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22.D【分析】根据判断三角形全等即可.【详解】解:由作图可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3.B【分析】利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进行判断.【详解】解:弧是以N点为圆心,为半径所画的弧.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熟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C【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4)错误.应该是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分析】利用可证得,那么.【详解】解:由作图知,∴,∴,所以利用的条件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边边边”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8【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平分,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M点到的距离为4,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的面积.【详解】解:由题可知,平分,如图,过M作于点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故.【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和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7.1【分析】过点G作于M.由作图可知平分,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的最小值.【详解】解:如图,过点G作于M.由作图可知,平分,∵射线,,∴,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GP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图和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熟练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5【分析】先根据尺规作图描述得出为的角平分线,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点到的距离,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详解】由作法得平分,如图所示,过点D作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并灵活应用.29.见解析【分析】由题得:,点D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于线段相交即可得点D;【详解】解:如图,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意,明确点D 即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30.见解析【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作即可.【详解】解:如图,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是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31.B【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有关操作步骤求解.【详解】解:尺规作图是指:只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的有关操作步骤,理解尺规作图的有关操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32.C【分析】根据图形,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详解】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33.A【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利用可以证明,进而可得结论.【详解】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在和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34.B【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可知,为的平分线,又,,可得出,从而可得出;由,,得出垂直平分,根据已知条件不能判断,进而可以解决问题.【详解】解:由作图步骤可得:是的角平分线,则,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又,,,,故A正确,不合题意;,,垂直平分,则,故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没有条件能得出,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35.2【分析】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点E在的平分线上,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在的两边、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E,点E在的平分线上,过点E作于点C,,点E到直线的距离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正确得出点E在的平分线上是解题关键.36.4【分析】过点E作于点F,由题意可知为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借助可计算的长,再由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过点E作于点F,。

数学图形的重点标记

数学图形的重点标记

数学图形的重点标记一、平面几何图形的重点标记1.1 点:直线的交点、圆心、角的顶点等。

1.2 直线:垂直、平行、斜线、对称轴等。

1.3 圆:圆心、半径、直径、弧、扇形等。

1.4 三角形:顶点、底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等。

1.5 四边形:对边、对角、邻边、对角线、高、中线、角平分线等。

1.6 梯形:上底、下底、腰、高、中线等。

1.7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

1.8 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1.9 菱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等。

1.10 正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二、立体几何图形的重点标记2.1 点:球心、圆心、立方体顶点等。

2.2 线:球面上的纬线、经线、立方体的对角线等。

2.3 面:球面、立方体的表面、圆柱面、圆锥面等。

2.4 三棱锥:顶点、底面、高、中线等。

2.5 圆柱:底面、顶面、高、母线等。

2.6 圆锥:底面、顶点、高、母线等。

2.7 球体:球心、半径、纬线、经线等。

三、图形变换的重点标记3.1 平移:方向、距离、轨迹等。

3.2 旋转: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轨迹等。

3.3 轴对称: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3.4 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四、图形性质的重点标记4.1 角度:内角、外角、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等。

4.2 弧长:圆心角、半径、弧长等。

4.3 面积:三角形、矩形、圆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

4.4 距离: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长度等。

4.5 比例:相似图形、全等图形的比例关系等。

4.6 比例尺: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五、数学符号的重点标记5.1 集合符号: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等。

5.2 函数符号:函数、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图像等。

5.3 关系符号:大于、小于、等于、不等、包含、包含于等。

5.4 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在我们的数学世界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解决众多几何问题的大门。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三角形全等。

简单说,就是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那怎么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全等呢?这就有几种方法啦。

第一种方法是“边边边”(SSS)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比如说,有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3 厘米、4 厘米、5 厘米,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也是 3 厘米、4 厘米、5 厘米,那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这就好像是我们做拼图,如果三块拼图的边都能完美地对上,那这三块拼图就是完全一样的。

接下来是“边角边”(SAS)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想象一下,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 6 厘米和 8 厘米,它们的夹角是 60 度;另一个三角形也有两条边是 6 厘米和 8 厘米,夹角同样是 60 度,那这两个三角形就是一模一样的。

还有“角边角”(ASA)判定定理。

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比如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 45 度和 90度,夹边是 7 厘米;另一个三角形也有两个角是 45 度和 90 度,夹边也是 7 厘米,那它们肯定全等。

再说说“角角边”(AAS)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打个比方,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分别是 30 度和 50 度,30 度角的对边是 5 厘米;另一个三角形也有两个角是 30 度和 50 度,30 度角的对边也是 5 厘米,那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这些判定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

比如说,在建筑工地上,工程师要确保两个钢梁组成的三角形结构完全一样,就可以用这些判定定理来进行测量和计算。

在数学考试中,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专题1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解析版)【浙教版】

专题1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解析版)【浙教版】

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浙教版】专题1.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秋•椒江区期末)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玻璃,小明不小心将它打破.带上这块玻璃,能配成同样大小的一块,其理由是()A.SSS B.ASA C.SAS D.HL【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已知两角和夹边,就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解析】破玻璃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故选:B.2.(2020秋•镇海区期末)如图,BE=CF,AB=DE,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推证△ABC≌△DEF()A.BC=EF B.∠A=∠D C.AC∥DF D.∠B=∠DEF【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BC=EF,AB=DE,然后即可判断各个选项中添加的条件是否能使得△ABC≌△DEF,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析】∵BE=CF,∴BE+EC=CF+EC,∴BC=EF,又∵AB=DE,∴添加条件BC=EF,不能判断△ABC≌△DEF,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添加条件∠A=∠D,不能判断△ABC≌△DEF,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添加条件AC∥DF,可以得到∠ACB=∠F,不能判断△ABC≌△DEF,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添加条件∠B=∠DEF,可以得到△ABC≌△DEF(SAS),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2020秋•涪城区期末)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的是()A.AB=3,BC=4,CA=7B.AC=4,BC=6,∠A=60°C.∠A=45°,∠B=60°,∠C=75°D.AB=5,BC=4,∠C=9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一判断即可.【解析】A、不满足三边关系,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边边角三角形不能唯一确定.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没有边的条件,三角形不能唯一确定.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斜边直角边三角形唯一确定.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2020秋•丛台区校级期末)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5,BC=6,AC=7B.AB=5,BC=6,∠B=45°C.AB=5,AC=4,∠C=90°D.AB=3,AC=4,∠C=45°【分析】判断其是否为三角形,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夹一角,或两角夹一边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否则三角形并不是唯一存在,可能有多种情况存在.【解析】A、∵AC与B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作出三角形,且三边知道能唯一画出△ABC;B、∠B是AB,BC的夹角,故能唯一画出△ABC;C、AB=5,AC=4,∠C=90°,得出BC=3,可唯一画出△ABC;D、因为3>2√2,所以AB=3,AC=4,∠C=45°,不能唯一画出三角形ABC.故选:D.5.(2020秋•蚌埠期末)如图,AB平分∠DAC,增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C≌△ABD的是()A.AC=AD B.BC=BD C.∠CBA=∠DBA D.∠C=∠D【分析】根据题意和各个选项中的条件,可以判断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C≌△ABD.【解析】∵AB平分∠DAC,∴∠CAB=∠DAB,∵AB=AB,∴若AC=AD,则△ABC≌△ABD(SAS),故选项A中的条件,可以判定△ABC≌△ABD;若BC=BD,则无法判断△ABC≌△ABD,故选项B中的条件,不可以判定△ABC≌△ABD;若∠CBA=∠DBA,则△ABC≌△ABD(ASA),故选项C中的条件,可以判定△ABC≌△ABD;若∠C=∠D,则△ABC≌△ABD(AAS),故选项D中的条件,可以判定△ABC≌△ABD;故选:B.6.(2021春•滨江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丁四个三角形中一定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丁B.甲、丙C.乙、丙D.乙【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作出正确的选择即可.【解析】A、△ABC和甲两个三角形根据SAS可以判定全等,△ABC与丁三角形根据ASA可以判定全等,故本选项正确;B、△ABC与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一定相等,无法判定它们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ABC与乙、丙都无法判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ABC与乙无法判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7.(2021•宁波模拟)如图线段AB、DC相交于点O,已知OC=OB,添加一个条件使△OCA≌△OBD,下列添加条件中,不正确的是()A.AC=DB B.∠C=∠B C.OA=OD D.∠A=∠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解答出即可;【解析】根据题意,已知OC=OB,∠AOC=∠COB,∴只需添加对顶角的邻边,即OA=OD,或任意一组对应角,即∠C=∠B,∠A=∠D;所以,选项A错误;故选:A.8.(2020秋•呼和浩特期末)如图,已知△ABC,下面甲、乙、丙、丁四个三角形中,与△ABC全等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作出正确的选择即可.【解析】A.△ABC和甲所示三角形根据SA无法判定它们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ABC和乙所示三角形根据SAS可判定它们全等,故本选项正确;C.△ABC和丙所示三角形根据SA无法判定它们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ABC和丁所示三角形根据AA无法判定它们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9.(2020秋•临河区期末)如图,AB=12m,CA⊥AB于点A,DB⊥AB于点B,且AC=4m,点P从B向A 运动,每分钟走1m,点Q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分钟后,△CAP与△PQB全等.A.2B.3C.4D.8【分析】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此时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得出x=6,BQ=12≠AC,即可得出结果.【解析】∵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AP=12﹣4=8,BQ=8,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解得:x=6,BQ=12≠AC,此时△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故选:C.10.(2020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D,AB=DE,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是()A.∠B=∠E B.AC=DF C.∠ACD=∠BFE D.BF=C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析】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ACD=∠BFE,∠ACD=∠A+∠ABC,∠BFE=∠E+∠D,∠A=∠D,∴∠B=∠E,即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BF=CD,∴BF +CF =CD +CF ,即BC =DF ,∵∠A =∠D ,AB =DE ,∴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能推出△ABC ≌△DEF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2020秋•南浔区期末)如图,已知在△ABC 和△ADC 中,∠ACB =∠AC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BC =DC ,使△ABC ≌△ADC (只添一个即可).【分析】添加BC =DC ,再加上条件∠ACB =∠ACD ,公共边AC ,可利用SAS 定理判定△ABC ≌△ADC .【解析】添加:BC =DC ,在△ABC 和△ADC 中,{BC =DC ∠ACB =∠ACD AC =AC,∴△ABC ≌△ADC (SAS ).故答案为:BC =DC .12.(2020秋•嵊州市期中)如图,已知∠ABC =∠DCB ,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B =DC 或∠ACBC =∠DBC 或∠A =∠D 可使△ACB ≌△DBC .(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分析】由图形可知BC 为公共边,则可再加一组边相等或一组角相等,可求得答案.【解析】∵∠ABC =∠DCB ,BC =CB ,∴可补充AB =DC ,在△ACB 和△DBC 中,{AB =DC ∠ABC =∠DCB BC =CB,∴△ACB ≌△DBC (SAS );可补充∠ACB =∠DBC ,在△ACB 和△DBC 中,{∠ABC =∠DCB BC =CB ∠ACB =∠DBC,∴△ACB ≌△DBC (ASA ),可补充∠A =∠D ,在△ACB 和△DBC 中,{∠ABC =∠DCB ∠A =∠D BC =CB ,∴△ACB ≌△DBC (AAS ).故答案为:AB =DC 或∠ACBC =∠DBC 或∠A =∠D .13.(2020秋•北仑区期中)如图,锐角△ABC 和锐角△A 'B 'C ′中,CD ,C 'D '分别是AB ,A 'B '上的高,且AC =A 'C ',CD =C 'D '.要使△ABC ≌△A 'B 'C ',则应补充的条件是 ∠B =∠B ′(答案不唯一) (填写一个即可).【分析】根据判定方法,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寻找添加条件.【解析】添加∠B =∠B ′,在Rt △ACD 与Rt △A 'C 'D '中,{AC =A ′C ′CD =C′D′, ∴Rt △ACD ≌Rt △A 'C 'D '(HL ),∴∠A =∠A ',在△ABC 与△A 'B 'C '中,{∠A =∠A ′∠B =∠B′AC =A′C′,∴△ABC ≌△A 'B 'C '(AAS ),故答案为:∠B =∠B ′(答案不唯一).14.(2020秋•慈溪市期中)如图,在△ABC 和△ADC 中,AB =AD ,BC =DC ,∠DAB =80°,则∠DAC = 40°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BC ≌△AD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AC =∠BAC ,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证明:在△ABC 和△ADC 中,{AB =AD AC =AC BC =DC,∴△ABC ≌△ADC (SSS ),∴∠DAC =∠BAC∵∠DAB =80°,∴∠DAC =40°,故答案为:40°.15.(2021春•历城区期中)如图,已知∠ABC =∠DCB ,要使△ABC ≌△DCB ,根据“SAS ”判定方法,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B =CD .【分析】本题要判定△ABC ≌△DCB ,已知∠ABC =∠DCB ,隐含的条件是BC =BC ,那么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添边的话可以是AB =CD ,符合SAS .【解析】所添加条件为:AB =CD ,在△ABC 和△DCB 中,{AB =CD ∠ABC =∠DCB BC =CB,∴△ABC ≌△DCB (SAS ).故答案为:AB =CD .16.(2020秋•丹阳市期末)如图,已知点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BE =CF ,AF =DE ,则添加条件 ∠AFB =∠DEC 或AB =DC ,可以判断△ABF ≌△DCE .【分析】先求出BF =C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确定添加的条件即可.【解析】∵BE =CF ,∴BE +EF =CF +EF ,即BF =CE ,又∵AF =DE ,∴若添加∠AFB =∠DEC ,可以利用“SAS ”证明△ABF ≌△DCE ,若添加AB =DC ,可以利用“SSS ”证明△ABF ≌△DCE ,所以,添加的条件为∠AFB =∠DEC 或AB =DC .故答案为:∠AFB =∠DEC 或AB =DC .17.(2020秋•江都区期末)如图,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 =∠DBE =∠C =90°,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DAB ≌△BCE .你添加的条件是 DB =BE (答案不唯一) .(要求:不再添加辅助线,只需填一个答案即可)【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解析】添加的条件是DB =BE ,理由是:∵∠A =∠DBE =90°,∴∠D +∠ABD =90°,∠ABD +∠CBE =90°,∴∠D =∠CBE ,在△DAB 和△BCE 中,{∠D =∠CBE ∠A =∠C DB =BE ,∴△DAB ≌△BCE (AAS ),故答案为:DB =BE (答案不唯一).18.(2020秋•天心区期末)如图,∠A =∠B =90°,AB =100,E ,F 分别为线段AB 和射线BD 上的一点,若点E 从点B 出发向点A 运动,同时点F 从点B 出发向点D 运动,二者速度之比为2:3,运动到某时刻同时停止,在射线AC 上取一点G ,使△AEG 与△BEF 全等,则AG 的长为 40或75 .【分析】设BE =2t ,则BF =3t ,使△AEG 与△BEF 全等,由∠A =∠B =90°可知,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当BE =AG ,BF =AE 时,列方程解得t ,可得AG ;情况二:当BE =AE ,BF =AG 时,列方程解得t ,可得AG .【解析】设BE =2t ,则BF =3t ,因为∠A =∠B =90°,使△AEG 与△BEF 全等,可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当BE =AG ,BF =AE 时,∵BF =AE ,AB =100,∴3t =100﹣2t ,解得:t =20,∴AG =BE =2t =2×20=40;情况二:当BE =AE ,BF =AG 时,∵BE =AE ,AB =100,∴2t =100﹣2t ,解得:t =25,∴AG =BF =3t =3×25=75,综上所述,AG =40或AG =75.故答案为:40或7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2021•宁波模拟)如图,点B ,C ,E ,F 在同一直线上,点A ,D 在BC 的异侧,AB =CD ,BF =CE ,∠B =∠C .(1)求证:AE ∥DF .(2)若∠A +∠D =144°,∠C =30°,求∠AEC 的度数.【分析】(1)证△ABE ≌△DCF (SAS ),得∠AEB =∠DFC ,即可得出结论;(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 =∠D ,∠B =∠C =30°,再求出∠A =72°,然后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BF =CE ,∴BF +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F 中,{AB =DC ∠B =∠C BE =CF,∴△ABE ≌△DCF (SAS ),∴∠AEB =∠DFC ,∴AE ∥DF ;(2)解:∵△ABE ≌△DCF ,∴∠A =∠D ,∠B =∠C =30°,∵∠A +∠D =144°,∴∠A =72°,∴∠AEC =∠A +∠B =72°+30°=102°.20.(2021•苍南县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A =∠BEC ,且AD =BE .(1)求证:△ABD ≌△ECB .(2)若∠BDC =70°.求∠ADB 的度数.【分析】(1)由“ASA ”可证△ABD ≌△ECB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 =BC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证明:(1)∵AD ∥BC ,∴∠ADB =∠CBE ,在△ABD 和△ECB 中,{∠A =∠BECAD =BE ∠ADB =∠CBE,∴△ABD ≌△ECB (ASA );(2)∵△ABD ≌△ECB ,∴BD =BC ,∴∠BDC =∠BCD =70°,∴∠DBC =40°,∴∠ADB =∠CBD =40°.21.(2020秋•南京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A =OB ,OC =OD .求证:(1)AB ∥CD ;(2)△ABC ≌△BAD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B =∠OBA ,∠OCD =∠ODC ,求出∠OAB =∠OC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求出AC =BD ,根据SAS 推出即可.【解答】(1)证明:∵OA =OB ,OC =OD ,∴∠OAB =∠OBA ,∠OCD =∠ODC ,∵∠COD =∠AOB ,∠OAB +∠OBA +∠AOB =180°,∠OCD +∠ODC +∠COD =180°,∴∠OAB =∠OBA =∠OCD =∠ODC ,即∠OAB =∠OCD ,∴AB ∥CD ;(2)∵OA =OB ,OC =OD ,∴AC =BD ,在△ABC 和△BAD 中,{AC =BD ∠CAB =∠DBA AB =BA,∴△ABC ≌△BAD (SAS ).22.(2018秋•北碚区校级期末)如图,点D 在△ABC 外部,点C 在DE 边上,BC 与AD 交于点O ,若∠1=∠2=∠3,AC =AE .求证:(1)∠B =∠D ;(2)△ABC ≌△ADE .【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E =∠180°﹣∠3﹣∠ACE ,∠ACB =180°﹣∠2﹣∠ACE ,再根据∠2=∠3,∠ACE =∠ACE ,证明△ABC ≌△ADE (ASA ),即可证明.(2)只要证明△ABC ≌△ADE (ASA )即可.【解答】证明:(1)∵∠1=∠3,∴∠1+∠DAC =∠3+∠DAC ,即∠BAC =∠DAE ,∵∠E =∠180°﹣∠3﹣∠ACE ,∠ACB =180°﹣∠2﹣∠ACE ,∵∠2=∠3,∠ACE =∠ACE ,∴∠ACB =∠E ,在△ABC 与△ADE 中{∠BAC =∠DAE AC =AE ∠E =∠ACB ,∴△ABC ≌△ADE (ASA ),∴∠B =∠D .(2)由(1)可得△ABC ≌△ADE .23.(2019秋•东昌府区期末)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两腰AB ,AC 的垂直平分线DF ,EG ,分别交BC ,CB 的延长线于点F ,G .连接AG ,AF .(1)猜想∠AGB 和∠AFC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2)求证:△AGB ≌△AFC .【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GA =GC ,AF =B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GE =∠CGE ,∠AFD =∠BFD ,再求出答案即可;(2)求出∠ABG =∠AC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出即可.【解答】(1)猜想∠AGB =∠AFC .证明:∵G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GA =GC ,∴△GAC 是等腰三角形,∴EG 是∠AGB 的平分线,∴∠AGE =∠CGE ,在Rt △GEC 中,∠CGE =90°﹣∠ACB ,∴∠AGB =2∠CGE =2(90°﹣∠ACB ),同理可证:∠AFC =2∠BFD =2(90°﹣∠ABC ),又∵△ABC 是等腰三角形,∴∠AGB =∠AFC ;(2)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ACB ,∵∠ABC +∠ABG =180°,∠ACB +∠ACF =180°,∴∠ABG =∠ACF (等角的补角相等),在△AGB 和△AFC 中,{∠ABG =∠ACF∠AGB =∠AFC AB =AC,∴△AGB ≌△AFC (AAS ).24.(2019秋•慈利县期末)如图(1),AB =7cm ,AC ⊥AB ,BD ⊥AB 垂足分别为A 、B ,AC =5cm .点P 在线段AB 上以2cm /s 的速度由点A 向点B 运动,同时,点Q 在射线BD 上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s )(当点P 运动结束时,点Q 运动随之结束).(1)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 =1时,△ACP 与△BPQ 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 和线段PQ 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2)如图(2),若“AC ⊥AB ,BD ⊥AB ”改为“∠CAB =∠DBA =60°”,点Q 的运动速度为xcm /s ,其他条件不变,当点P 、Q 运动到某处时,有△ACP 与△BPQ 全等,求出相应的x 、t 的值.【分析】(1)利用SAS 证得△ACP ≌△BPQ ,得出∠ACP =∠BPQ ,进一步得出∠APC +∠BPQ =∠APC +∠ACP =90°得出结论即可;(2)由△ACP ≌△BPQ ,分两种情况:①AC =BP ,AP =BQ ,②AC =BQ ,AP =BP ,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解析】(1)△ACP ≌△BPQ ,∵AC ⊥AB ,BD ⊥AB∵AP=BQ=2,∴BP=5,∴BP=AC,在△ACP和△BPQ中,{AP=BQ ∠A=∠B AC=BP,∴△ACP≌△BPQ;∴∠C=∠BPQ,∵∠C+∠APC=90°,∴∠APC+∠BPQ=90°,∴∠CPQ=90°,∴PC⊥PQ;(2)存在x的值,使得△ACP与△BPQ全等,①若△ACP≌△BPQ,则AC=BP,AP=BQ,可得:5=7﹣2t,2t=xt 解得:x=2,t=1;②若△ACP≌△BQP,则AC=BQ,AP=BP,可得:5=xt,2t=7﹣2t解得:x=207,t=74.。

全等的判定方法

全等的判定方法

全等的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啊,这可是几何中超级重要的一部分呢!全等的判定方法,那可是解决好多几何问题的利器呀!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呢。

比如边边边,就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分别相等,那它们肯定全等啦。

这就好像是两个人,从头到脚每一处都一模一样,那肯定就是同一个人呀!还有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三角形也全等哦。

这就好像是按照特定的模式去拼凑拼图,只要关键部位对上了,那就是完美契合呀!角边角也一样,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相等,也能判定全等呢。

哎呀呀,这些方法可都要牢记呀!注意哦,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对照条件,可不能粗心大意搞混了呀!
在这个过程中呀,安全性那是杠杠的!只要按照这些判定方法去操作,就像走在稳稳的大道上,绝对不会出岔子。

稳定性也没得说,一旦符合条件判定出全等,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会有啥变化。

就像是坚固的桥梁,稳稳地承载着知识的重量。

全等的判定方法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在建筑设计中,要确保结构的稳固,全等的知识就能派上大用场,保证每个部分都精准对接。

在机械制造中,零部件的精确匹配也需要全等呀,这样机器才能顺畅运转呀!优势那更是显而易见,能让我们快速准确地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解决各种难题。

就说上次我们做一个模型,需要几个完全一样的部件,这不就得用到全等的知识嘛!通过仔细测量和对比,用边边边的方法确定了几个部件是全等的,最后组装起来那叫一个完美呀!这就是全等判定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呀,真的是太棒啦!
全等的判定方法就是这么厉害,是几何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宝贝呀!。

专题16全等三角形的应用-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解析版)【苏科版】

专题16全等三角形的应用-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解析版)【苏科版】

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苏科版】专题1.6全等三角形的应用(重难点培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秋•和平区期末)如图,为了测量B 点到河对面的目标A 之间的距离,在B 点同侧选择了一点C ,测得∠ABC =75°,∠ACB =35°,然后在M 处立了标杆,使∠CBM =75°,∠MCB =35°,得到△MBC ≌△ABC ,所以测得MB 的长就是A ,B 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MBC ≌△ABC 的理由是( )A .SASB .AAAC .SSSD .ASA【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解析】在△ABC 和△MBC 中{∠ABC =∠MBCBC =BC ∠ACB =∠MCB,∴△MBC ≌△ABC (ASA ),故选:D .2.(2020秋•蒙阴县期中)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BC =CD ,再作出BF 的垂线DE ,使点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说明△ABC ≌△EDC ,得AB =DE ,因此测得DE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ABC ≌△EDC ,最恰当的理由是( )A .SASB .HLC .SSSD .AS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注意看题目中提供了哪些证明全等的要素,要根据已知选择判断方法.【解析】因为证明在△ABC ≌△EDC 用到的条件是:CD =BC ,∠ABC =∠EDC =90°,∠ACB =∠ECD , 所以用到的是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即ASA 这一方法.故选:D .3.(2020秋•溧水区期中)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画出一个三角形与书上的三角形全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SSSB .ASAC .AASD .SAS【分析】图中三角形没被污染的部分有两角及夹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解析】由图可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可以作出,所以,依据是ASA .故选:B .4.(2020春•肃州区期末)在测量一个小口圆柱形容器的壁厚时,小明用“X 型转动钳”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其中OA =OD ,OB =OC ,AD =BC ,测得AB =a ,EF =b ,圆柱形容器的壁厚是( )A .aB .bC .b ﹣aD .12(b ﹣a ) 【分析】连接AB ,只要证明△AOB ≌△DOC ,可得AB =CD ,即可解决问题.【解析】连接AB .在△AOB 和△DOC 中,{∠AOB =∠DOC BO =OC,∴△AOB ≌△DOC ,∴AB =CD =a ,∵EF =b ,∴圆柱形容器的壁厚是12(b ﹣a ), 故选:D .5.(2019秋•邢台期末)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作射线OC ,由此作法便可得△NOC ≌△MOC ,其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AAS【分析】由作图过程可得MO =NO ,NC =MC ,再加上公共边CO =CO 可利用SSS 定理判定△MOC ≌△NOC .【解析】∵在△ONC 和△OMC 中{ON =OMCO =CO NC =MC,∴△MOC ≌△NOC (SSS ),∴∠BOC =∠AOC ,6.(2019秋•官渡区期末)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 =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得到△EDC ≌△ABC ,所以ED =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ABC 的理由是( )A .SASB .ASAC .SSSD .HL【分析】结合图形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答.【解析】∵AB ⊥BF ,DE ⊥BF ,∴∠ABC =∠EDC =90°,在△EDC 和△ABC 中,{∠ABC =∠EDC =90°BC =CD ∠ACB =∠ECD ,∴△EDC ≌△ABC (ASA ).故选:B .7.(2019秋•仪征市期末)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分析】根据图形,未污染的部分两角与这两角的夹边可以测量,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解析】如图,∠A 、AB 、∠B 都可以测量,即他的依据是ASA .故选:B .8.(2019春•皇姑区期末)要测量河岸相对两点A 、B 的距离,已知AB 垂直于河岸BF ,先在BF 上取两点C 、D ,使CD =CB ,再过点D 作BF 的垂线段DE ,使点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测出BD =10,ED =5,则AB 的长是( )A .2.5B .10C .5D .以上都不对【分析】由AB 、ED 均垂直于BD ,即可得出∠ABC =∠EDC =90°,结合CD =CB 、∠ACB =∠ECD 即可证出△ABC ≌△EDC (ASA ),由此即可得出AB =ED =5,此题得解.【解析】∵AB ⊥BD ,ED ⊥AB ,∴∠ABC =∠EDC =90°,在△ABC 和△EDC 中,{∠ABC =∠EDC =90°BC =DC ∠ACB =∠ECD,∴△ABC ≌△EDC (ASA ),∴AB =ED =5.故选:C .9.(2019秋•灌南县校级月考)把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按如图所示立在桌上,顶点A 顶着桌面,若另两个顶点距离桌面5cm 和3cm ,则过另外两个顶点向桌面作垂线,则垂足之间的距离DE 的长为( )A .4cmB .6cmC .8cmD .求不出来【分析】利用互余关系找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找对应边相等,两个对应直角相等,判断三角形全等,从而AE =BD ,AD =CE ,DE =AE +AD =BD +CE =3+5=8.【解析】∵∠CEA =∠ADB =∠CAB =90°,∴∠ECA+∠EAC=∠EAC+∠DAB=∠DAB+∠DBA=90°,∠ECA=∠DAB,∠EAC=∠DBA,又AC=AB,∴△AEC≌△BAD,∴AE=BD,AD=CE,∴DE=AE+AD=BD+CE=3+5=8.故选:C.10.(2018秋•高邮市校级月考)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B点的AB的垂线L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D点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ACB ≌△ECD,ED=AB,测ED的长就得AB得长,判定△ACB≌△ECD的理由是()A.SAS B.ASA C.SSS D.AAS【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三角形的边相等,两条垂线,可得一对角相等,加上图形中的对顶角相等,条件满足了ASA,答案可得.【解析】∵AB⊥BC,DE⊥BC,∴∠ABC=∠EDC=90°,又CD=BC,∠ACB=∠ECD,∴△ABC≌△EDC符合两角一边对应相等,所以利用的判定方法为ASA.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2020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小涛在家打扫卫生,一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台板打碎了,如图所示,如果要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至少要带的玻璃碎片序号是③④或②④.【分析】因为3,4有一条完整的边和两个角,从而可以推算三角形的另外一个角的度数及其它两边的长度.【解析】因为3和4有一条完整的边和两个角,从而可以推算三角形的另外一个角的度数及其它两边的长度,所以至少要带2块,序号分别是③,④;带②③或者②④也都能唯一确定三角形,故答案为:③④或②④.12.(2020秋•江阴市校级月考)如图,小明与小红玩跷跷板游戏,如果跷跷板的支点O (即跷跷板的中点)至地面的距离是50cm ,当小红从水平位置CD 下降30cm 时,这时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 80 cm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析】在△OCF 与△ODG 中,{∠OCF =∠ODG =90°∠COF =∠DOG OF =OG ,∴△OCF ≌△ODG (AAS ),∴CF =DG =30(cm ),∴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50+30=80(cm ),故答案为:80.13.(2020秋•泗阳县期中)如图,小华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为三块,他只要带 c 块碎片到商店,就能配出一块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分析】此题应采用排除法通过逐个分析从而确定最终答案.【解析】a 只保留了一个角及部分边,不能配成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b 则只保留了部分边,不能配成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而c 不但保留了一个完整的边还保留了两个角,所以应该带“c ”去,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ASA ”可以配出一块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故答案为:c .14.(2019秋•松滋市期末)王强同学用10块高度都是2cm 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 =BC ,∠ACB =90°),点C 在DE 上,点A 和B 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 20 cm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C =BC ,∠ACB =90°,AD ⊥DE ,BE ⊥DE ,进而得到∠ADC =∠CEB =90°,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CE =∠DAC ,再证明△ADC ≌△CEB 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解析】由题意得:AC =BC ,∠ACB =90°,AD ⊥DE ,BE ⊥DE ,∴∠ADC =∠CEB =90°,∴∠ACD +∠BCE =90°,∠ACD +∠DAC =90°,∴∠BCE =∠DAC ,在△ADC 和△CEB 中,{∠ADC =∠CEB∠DAC =∠BCE AC =BC,∴△ADC ≌△CEB (AAS );由题意得:AD =EC =6cm ,DC =BE =14cm ,∴DE =DC +CE =20(cm ),答: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20cm .故答案是:20.15.(2019秋•松北区期末)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第 2 块.【分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解析】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 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 ,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答案为:2.16.(2020春•薛城区期末)如图,A 、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点C 是AD 的中点,也是BE 的中点,若DE =20米,则AB = 20米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证明△ACB ≌△DCE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 =DE ,进而得到答案.【解析】∵点C 是AD 的中点,也是BE 的中点,∴AC =DC ,BC =EC ,∵在△ACB 和△DCE 中,{AC =DC ∠ACB =∠DCE BC =EC,∴△ACB ≌△DCE (SAS ),∴DE =AB ,∵DE =20米,∴AB =20米,故答案为:20米.17.(2019秋•姜堰区期中)如图,有两根钢条AB 、CD ,在中点O 处以小转轴连在一起做成工具(卡钳),可测量工件内槽的宽.如果测量AC =3cm ,那么工件内槽的宽BD = 3 cm .【分析】利用SAS 可判定△AOC ≌△BO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 =AC =3cm .【解析】∵有两根钢条AB 、CD ,在中点O 处以小转轴连在一起做成工具,∴OA =OB ,OD =OC ,在△AOC 和△BOD 中,{AO =BO∠AOC =∠BOD CO =DO,∴△AOC ≌△BOD (SAS ).∴BD =AC =3cm ,故答案为:3.18.(2019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要测量池塘AB 宽度,在池塘外选取一点P ,连接AP ,BP 并分别延长,使PC =P A ,PD =PB ,连接CD .测得CD 长为10m ,则池塘宽AB 为 10 m .理由是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分析】这种设计方案利用了“边角边”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对应边相等,得AB =CD .方案的操作性强,需要测量的线段和角度在陆地一侧即可实施.【解析】在△APB 和△DPC 中{PC =PA ∠APB =∠CPD PB =PD,∴△APB ≌△DPC (SAS );∴AB =CD =10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故池塘宽AB 为10m .理由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故答案为:1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2020•如皋市一模)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取AB 的垂线BF 上的两点C ,D ,使BC =CD ,再画出BF 的垂线DE ,使E 与A ,C 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 的长就是AB 的长.为什么?【分析】由垂线的定义可得出∠B =∠EDC =90°,结合BC =DC ,∠ACB =∠ECD ,即可证出△ABC ≌△EDC (ASA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 =ED .【解析】DE =AB ,理由如下:∵AB ⊥BF ,DE ⊥BF ,∴∠B =∠EDC =90°.在△ABC 和△EDC 中,{∠B =∠EDCBC =DC ∠ACB =∠ECD,∴△ABC ≌△EDC (ASA ),∴AB =ED .20.(2019秋•张店区期末)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数学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不用涉水过河就测得河的宽度,他们是这样做的:①在河流的一条岸边B 点,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 ;②沿河岸直走20m 有一树C ,继续前行20m 到达D 处;③从D 处沿河岸垂直的方向行走,当到达A 树正好被C 树遮挡住的E 处停止行走;④测得DE 的长为5米.求:(1)河的宽度是多少米?(2)请你证明他们做法的正确性.【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 =DE ;(2)利用“角边角”证明Rt △ABC 和Rt △EDC 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解答】(1)解:河的宽度是5m ;(2)证明:由作法知,BC =DC ,∠ABC =∠EDC =90°,在Rt △ABC 和Rt △EDC 中,{∠ABC =∠EDC =90°BC =DC ∠ACB =∠ECD ,∴Rt △ABC ≌Rt △EDC (ASA ),∴AB =ED ,即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21.(2020春•肃州区期末)如图,沿AC 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山的另一面同时施工,工人师傅在AC 上取一点B ,在小山外取一点D ,连接BD 并延长,使DF =BD ,过F 点作AB 的平行线MF ,连接MD 并延长,在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DE =DM ,在E 点开工就能使A ,C ,E 成一条直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分析】首先证明△BDE ≌△FDM (SAS ),可得∠BEM =∠FME ,进而得到BE ∥MF ,再由AB ∥MF 可得A 、C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解析】∵在△BDE 和△FDM 中{BD =DF∠BDE =∠MDF DE =DM,∴△BDE ≌△FDM (SAS ),∴∠BEM=∠FME,∴BE∥MF,∵AB∥MF,∴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22.(2019秋•邗江区校级月考)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在河岸BM上截取BC=CD,作ED⊥BD交AC的延长线于点E,垂足为点D.(DE≠CD)(1)线段DE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2)请说明(1)成立的理由.【分析】(1)根据题意确定DE=AB;(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即可.【解析】(1)线段DE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故答案为:DE;(2)∵AB⊥BC,DE⊥BD∴∠ABC=∠EDC=90°又∵∠ACB=∠DCE,BC=CD∴△ABC≌△CDE(ASA)∴AB=DE.23.(2019•南通)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分析】利用“边角边”证明△ABC 和△DEC 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解析】量出DE 的长就等于AB 的长,理由如下:在△ABC 和△DEC 中,{BC =CE∠ACB =∠DCE CA =CD,∴△ABC ≌△DEC (SAS ),∴AB =DE .24.(2018秋•东城区期末)如图,点B 、F 、C 、E 在直线l 上(F 、C 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 、D 在l 异侧,测得AB =DE ,AB ∥DE ,∠A =∠D .(1)求证:△ABC ≌△DEF ;(2)若BE =10m ,BF =3m ,求FC 的长度.【分析】(1)先证明∠ABC =∠DEF ,再根据ASA 即可证明.(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1)证明:∵AB ∥DE ,∴∠ABC =∠DEF ,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AB =DE ∠A =∠D∴△ABC ≌△DEF ;(2)∵△ABC ≌△DEF ,∴BC =EF ,∴BF +FC =EC +FC ,∴BF=EC,∵BE=10m,BF=3m,∴FC=10﹣3﹣3=4m.。

1.6+尺规作图+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6+尺规作图+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CD=CD (公共边),
规 作
O
B ∴ ΔACD≌ΔBCD (SSS).
∴ ∠ACD=∠BCD
AC=BC(作法),
图 方 法
D
∵ ∠ACD=∠BCD(已求),
CD=CD (公共边), ∴ ΔACO≌ΔBCO (SAS).即可求证
①假设图形 ②分析作法 ③作出图形 ④验证作法
当堂练习
直线l表示一条公路,点A和点B表示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加油站,并 到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加油站应建在何处?请在图上标明这个地点,并说明理 由.(画出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发现2:折痕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例题解析
探究:
探究1:线段垂直平分线是一 条什么线? 是一条直线.
探究2:如何确定一条直线? 可以通过两点确定这直线.
探究3:依据上述特征,你能 利用圆规找到两个点来确定 这条直线吗?
画法:
例题解析
C A
D
步骤: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C,D. 2.过点C,D作线段垂直平分线.
B ∴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思考1: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为半径作弧? 思考2:画出的直线与之前的折痕有怎么样位置关系? 思考3:你能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所作直线为线段AB垂直平分线吗?
例题解析
A
原理:连结AC,AD,BC,BD.记AB与CD交点O.
AC=BC(作法),
C
∵ AD=BD(作法),
变式1:已知∠α,∠β和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 作ΔABC,使∠BAC=∠α,∠ABC=∠β,AC=a.
B
α
β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4-1.6复习课件2021-2022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4-1.6复习课件2021-2022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 已知: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E,BC=ED. (1)求证:△ABC≌△AED. (2)当AC∥DE,∠ADE=40°时,求∠ACD的度数.
全等三角形判定
1. 已知:如图,点F,C在BD上,AC∥FE,AC=DF,BC=EF.求证:AB=DE.
2. 如图,点A、F、C、D在同一各直线上.AB∥DE.AB=DE,AF=DC.求证:△ABC≌△DEF.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 如图,在△ABC中,直线BD垂直平分AC,∠A=20°,则∠CBD的大小是( )
A、20°
B、30°
C、60°
D、70°
2. 在△ABC纸片上有一点P,且PA=PB,则P点一定( )
A、是边AB的中点
B、在边AB的垂AB的中线上
3. 如图,Rt△ABC中,∠C=90°,直线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连接BE. 若∠A=35°,求∠CBE的度数;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4-1.6
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
1. 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CB=∠DAC
B、AC=AE
C、BC=DE
D、∠BAD=∠CDE
2. 如图,△ABC≌△DEC,B、C、D在同一直线上,且CE=5,AC=7,则
BD长( )
A、12
B、7
C、2
D、14

高中数学平面几何全等条件判断步骤

高中数学平面几何全等条件判断步骤

高中数学平面几何全等条件判断步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平面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中全等条件的判断是一个关键的考点。

全等条件的判断需要掌握一定的步骤和技巧,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以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全等条件的基本概念在平面几何中,当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时,我们称它们为全等图形。

全等图形之间存在一些特定的条件,用来判断它们是否全等。

这些条件包括:SSS (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AAS(角角边)和HL(斜边-直角边),其中HL条件只适用于三角形。

二、SSS条件的判断SSS条件是指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B=DE,BC=EF,AC=DF,则可以判断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边长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满足SSS条件。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且AB=DE,BC=EF,AC=DF。

现在要证明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首先,根据SSS条件,我们已知的边长满足要求。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边长的大小来验证:AB=DE,BC=EF,AC=DF。

因此,根据SSS条件,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三、SAS条件的判断SAS条件是指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B=DE,∠ABC=∠DEF,BC=EF,则可以判断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边长和夹角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满足SAS条件。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且AB=DE,∠ABC=∠DEF,BC=EF。

现在要证明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首先,根据SAS条件,我们已知的边长和夹角满足要求。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边长和夹角的大小来验证:AB=DE,∠ABC=∠DEF,BC=EF。

因此,根据SAS条件,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6 图形的全等学习目标:1.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2.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3.掌握图形全等的特征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和性质;4.会用数学符号表述全等.预习要求:1.阅读课本P15—P17并尝试回答课本P15—P17中的问题;2.把不理解的地方用红色笔标记下来,以备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或与同学交流解决;3.试完成课本P17的《随堂练习》.学习点拨:一、本节课主要知识点:1.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2.符号表示:若△ABC与△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AB CDE FA(D)B(E)C(F)若△ABC≌△DEF则∠A=∠D,∠B=∠E,∠C=∠FAB=DE,BC=EF ,AC=DF二、注意的问题:1.全等形的特征:形状和大小都相同2.找准对应关系;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最大的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的边(角)是对应边(角);3.书写时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编写说明:本块编写主要包含:1.知识的梳理与小结;2.解题方法与思路介绍;3.典型例题补充;.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用一张像纸冲洗出来的10张1寸像片是全等形;②我国国旗上的4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形;③所有的正方形是全等形;④全等形的面积一定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2.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面积也相同.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图形:①两个正方形;②每边长都是1cm的两个四边形;③每边都是2cm •的两个三角形;④半径都是1.5cm 的两个圆.其中是一对全等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 如图:△ABC ≌△AEC, ∠B=30°, ∠ACB=85°,求出△AEC 各内角的度数.5. 找出图中的全等图形:★1.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72°B.60°C.58°D.50°答案: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关键是先弄清∠α与左图中哪个角相对应.找到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也就有了结果.解:因为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边a与边a是对应边,边c与边c是对应边.两组对应边所夹的角即为对应角.所以∠α=50°.故选:D.★★2.在下列各组的三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是()A.AB=DE,B.AC=DF,BC=DE,BA=EFC.AB=EF,∠A=∠E,∠B=∠F D.∠A=∠F,∠B=∠E,AC=DE答案: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认识.分析:所给条件能否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关键是看它能否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四条定理;其次还要看各顶点的对应关系是否完整.往往前者容易引起重视,而后者容易被忽略.解:选项A和C符合定理AAS;选项B符合定理SSS.看起来,选项B各顶点对应关系有些混乱,其实是正确的,这要特别小心观察.选项D看起来符合定理AAS,而实际上它的顶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D.★★3.如图,已知△ABE≌△ACD,∠1=∠2,∠B=∠C,则下列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B.∠BAE=∠CADC.BE=DCD.AD=DE答案: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本题是围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展开的.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对应.解:由△ABE≌△ACD可以得到对应边相等,所以AB=AC,BE=DC;对应角相等,所以∠BAE=∠CAD;只有AD=DE无法证实.故选:D.★4.如图,△ABC≌△CDA,并且BC=DA,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1=∠2B.AC=CAC.AB=ADD.∠B=∠D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做题时要找准对应边,对应角.解:∵△ABC≌△CDA,BC=DA∴AB=CD,∠1=∠2,AC=CA,∠B=∠D,∴A,B,D是正确的,C、AB=AD是错误的.故选C.★5.下列四组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一组是( )A.B.C.D.答案:C知识点:全等形的概念和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从四组中很容易看出来,只有C答案中的图形才能完全重合.故选:C.★6.△ABC全等于△DEF,下列记法中正确的是( )A.△ABC=△DEFB.△ABC∽△DEFC.△ABC≌△DEFD.以上三种记法都不正确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分析:根据全等的表示符号可知.解:因为全等的表示符号为“≌”,只有选项D.故选: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B.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答案:D;知识点:全等形的概念和性质.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对全等形的概念掌握的十分熟悉.解:对于选项A来说,面积相等可能是各种图形,不一定全等;而选项B中周长相等的图形也可能是各种图形;选项C中正方形的边长不知故不一定全等;只有选项D恰好符合全等形的概念.故选:D.★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B.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答案:C;知识点:全等形的概念和性质.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对全等形的概念熟练掌握.解:选项A、B、D都符合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只有C,正方形的边长未知,不一定全等.故选:C.★★9.如图:在∠AOB的两边截取OA=OB,OC=OD,连接AD,BC,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中①△AOD≌△BOC,②△APC≌△BPD,③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答案:①,②,③;知识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角平分线的认识.分析:题目的解答关键在于能否用给定的条件证明这两组三角形都全等.∠AOD和∠BOC这两个角是相等的,这一点要从图中看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也要十分熟悉.解:①∵OA =OB(已知)∠AOD=∠BOC(公共角)OD=OC(已知)∴△AOD≌△BOC(SAS)②∵OA =OB,OC=OD(已知)∴OA-OC=OB-OD即AC=BD∵△AOD≌△BOC(已证)∴∠CAP=∠DBP∵∠CPA=∠DPB(对顶角)∴△APC≌△BPD(AAS)③连接OP∵△AOD≌△BOC(已证)∴∠ADO=∠BCO,OD=OC∵△APC≌△BPD (已证)∴PD=PC∴△PDO≌△PCO∴∠COP=∠DOP①,②,③全对,故答案为:①,②,③.★★10.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则△DEB 的周长是()A.6㎝B.4㎝C.10㎝D.以上都不对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证明△ACD≌△AED,就可以得到DE=DC,AC=AE,△DEB的周长等于DE+DB+EB=DC+DB+EB,DC+DB=BC,BC=AC+AE,就可以得到DE+DB+EB=AB=6;解:∵DE⊥AB于E∴∠AED=90°∵AD平分∠CAB交BC于D∴∠CAD=∠EAD在△ACD和△AED中∠ACD=∠AED=90°∠CAD=∠EAD(已证)AD=AD(公共边)∴△ACD≌△AED∴AC=AE,DC=DE△DEB的周长等于DE+DB+EB=DC+DB+EB=BC+EB∵BC=AC∴BC=AE∴△DEB 的周长等于AE+EB=AB=6.★★11.如图,OP 平分AOB ∠,PA OA ⊥,PB OB ⊥,垂足分别为A ,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PA PB = B .PO 平分APB ∠C .OA OB =D .AB 垂直平分OP 答案: D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分析:由条件可以证明△POA ≌△POB ,这样就可以得到PA=PB ,OA=OB ,∠APO=∠BPO ;只有AB 垂直平分OP 无法证明. 解:∵DE ⊥AB 于E∴∠AED=90°∵PB⊥OB于B∴∠PBO =90°∵OP平分∠AOB∴∠AOP=∠BOP在△AOP和△BOP中∠PAO=∠PBO=90°∠AOP=∠BOP(已证)OP=OP(公共边)∴△AOP≌△BOP∴PA=PB,OA=OB,∠APO=∠BPO∴PO平分APB所以A,B,C都可以证明,故选:D.★12.如图:EA∥DF,EA=DF,要使△AEC≌△DBF,则只要()A.AB=CD B.EC=BF C.∠A=∠D D.AB=BC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由EA∥DF,得出∠A=∠D,再加上EA=DF,就有了两个条件,只需要再加上一个条件,就可以证明EA=DF.解:∵EA∥DF∴∠A=∠D∵EA=DF∴只要再有AC=DB就可以证明△AEC≌△DBF∵对于AC和DB来说,BC是公共部分∴AC-BC=DB-BC即AB=DC故选:A.★★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用一张像底片冲出来的10张五寸照片是全等形;②我国国旗上的四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形;③所有的正六边形是全等形④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形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知识点:全等图形的认识.分析:全等图形指的是形状和大小全都相同的图形.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视.解:用同一张底片冲出来的照片形状相同,都是五寸的,所以大小相同.所以①正确;我国国旗上的四个小五星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所以是全等的.所以②正确;所有的正六边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但大小不一定一样,所以它们不是全等的.所以③不正确;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大小一样,但形状却可以不同,所以④不正确.故选:B.★★14.如图:AB=AD,AE平分∠BAD,则图中有()对全等三角形.A.2 B.3 C.4 D.5答案:B;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由AE平分∠BAD得到∠BAE=∠DAE;再加上AB=AD,就有两个条件了,因为AE是公共边,所以可以证明△ABE≌△ADE;再由这个结论出发可以证明△DEC≌△BEC,△DAC≌△BAC;解:∵AE平分∠BAD∴∠BAE=∠DAE∵BA=DA(已知)AE=AE(公共边)∴△BAE≌△DAE(SAS)∵△BAE≌△DAE∴DE=BE,∠BEA=∠DEA∴∠BEC=∠DEC∵EC=EC(公共边)∴△BEC≌△DEC(SAS)∵△BEC≌△DEC∴DC=DC在△ABC和△ADC中,AB=AD(已证)BC=DC(已证)AC=AC(公共边)∴△BAC≌△DAC(SSS)所以一共可以证明三对三角形全等;故选:B.★★15.如图:在△ABC中,AB=AC,∠BAD=∠CAD,则下列结论:①△ABD≌△ACD,②∠B=∠C,③BD=CD,④AD⊥B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分析:由条件AB=AC,∠BAD=∠CAD 再加上公共边AD就可以证明△ABD≌△ACD;其余的结论也就可以得出.解:∵AB=AC∠BAD=∠CAD(已知)AD=AD(公共边)∴△BAD≌△CAD(SAS)∴∠B=∠C,BD=CD,∠BDA=∠CDA∵∠BDA+∠CDA=180°∴AD⊥BC故选:D.★★16.如图,点P在∠AOB的平分△≌△,则需添加线上,若使AOP BOP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答案:∠OAP=∠OBP或OA=OB或∠OPA=∠OPB;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要证明△OAP≌△OBP,需要三个条件.题中给了一个P在∠AOB的平分线上,可以得出∠AOP=∠BOP;OP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现在有了一边和一角,只需要再有一个角,或OA=OB即可.解:若OA=OB则符合SAS;若∠OAP=∠OBP则符合AAS;若∠OPA=∠OPB则符合ASA故答案为:∠OAP=∠OBP或OA=OB 或∠OPA=∠OPB.★★17.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且O为AB的中点,则下列不能使△AOD≌△BOC的条件是()A.AD=BC B.∠A=∠B C.∠D=∠C D.OC=OD 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由线段AB、CD相交于点O,得出∠AOD=∠BOC;由点O为AB的中点,得出AO=BO;再判断这四个选项中的条件与上述两个结论组合一起能否证明△AOD≌△BOC.解:∵线段AB、CD相交于点O,∴∠AOD=∠BOC(对顶角相等)∵点O为AB的中点∴AO=BO当选A时,只有两边和一边的对角,不能证明△AOD≌△BOC;故选:A.★★18.如图,已知AD=BC,∠1=∠2,则△ACD与△BDC的关系是()A.全等B.不全等C.不一定全等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由AD=BC,∠1=∠2,及∠AOD =∠BOC,可以得出△AOD≌△BOC;然后可以得出∠A=∠B,OD=OC,这样就可以证明△ACD与△BDC全等.解:∵AD=BC(已知)∠A=∠B(对顶点)∠1=∠2(已知)∴△AOD≌△BOC(AAS)∴∠A=∠B,OD=OC,OA=OB∴AC=BD在△ACD和△BDC中,AD=BC(已知)∠A=∠B(已证)AC=BD(已证)∴△ACD≌△BDC(SAS)故选:A.★★19.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A.一定全等B.一定不全等C.可能全等,也可能不全等D.以上都不是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先要弄清楚是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还是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如果是两边和这两边所夹的角,则符合SAS定理,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是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则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C.★★20.如图,使△ABD≌△ABC成立的条件是()A.∠1=∠2,BD=BCB.∠3=∠4,BD=BCC.AD=AC,∠D=∠CD.∠D=∠C,BD=BC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四个选项都只给出了两个条件,不能满足证全等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必须把AB是公共边用上.解:∵∠3=∠4∴∠DBA=∠CBA∵BD=BC,∠DBA=∠CBA,AB=AB∴△ABD≌△ABC故选:B.★21.如图,若△ABE≌△ACF,且AB=5,AE=3,则EC的长为()A.2 B.3C.5 D.2.5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ABE≌△ACF可以得到AC 的长度,由AC-AE即可得EC.解:∵△ABE≌△ACF∴AC=AB=5∵AE=3∴EC=AC-AE=5-3=2故选:A.★2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判定()A.△ABD≌△ACDB.△BDE≌△CDEC.△ABE≌△ACED.以上都不对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本题是要看AB,BE属于哪个三角形,AC,CE属于哪个三角形,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结果.解:∵AB=AC ,BE=CE (已知)AE=AE (公共边)∴△ABE ≌△ACF (SSS ) 故选:C .★★23.在ABC △和A B C 111△中,已知1A A ∠=∠,11AB A B =,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增加条件11AC AC =,那么111ABC A B C △≌△(SAS )B.如果增加条件11BC B C =,那么111ABC A B C △≌△(SAS )C.如果增加条件1B B ∠=∠,那么111ABC A B C △≌△(ASA )D.如果增加条件1C C ∠=∠,那么111ABC A B C △≌△(AAS )答案: 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分析:已知的两个条件,再加上选项中的条件,能够成证明全等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解:在ABC △和A B C 111△中11AB A B =11BC B C =1A A ∠=∠这是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相等,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故选: B .★24.如图,已知AC=BD ,要使得△ABC ≌△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答案:∠DBC=∠ACB 或AB=DC ;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分析:现有一对边相等,从图上可以看出有一条公共边,只要再多一条边可多这两条边的夹角,就可以证全等了.解:在△ABC和△DCB中AC=DB(已知)BC=CB(公共边)AB=DC(增加的条件)∴△ABC≌△DCB(SSS)在△ABC和△DCB中AC=DB(已知)∠ACB =∠DBC(增加的条件)BC=CB(公共边)∴△ABC≌△DCB(SAS).★★25.如图所示,已知AB=A′B′,∠A=∠A′,若使△ABC≌△A′B′C′,还需要()A.∠B=∠B′ B.∠C=∠C′C.AC=A′C′ D.以上都对答案: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两个条件,只需要再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关键是找到符合判定定理的那个条件.解:在△ABC和△A′B′C′中AB=A′B′(已知)∠A=∠A′(已知)∠B=∠B′(选项A的条件)∴△ABC≌△A′B′C′(ASA)在△ABC和△A′B′C′中AB=A′B′(已知)∠A=∠A′(已知)∠ C=∠C′(选项B的条件)∴△ABC≌△A′B′C′(AAS)在△ABC和△A′B′C′中AB=A′B′(已知)∠A=∠A′(已知)∠ C=∠C′(选项B的条件)∴△ABC≌△A′B′C′(AAS).★★26.如图所示,已知AB∥DE,CD=BF,若△ABC≌△EDF,还需补充的条件可以是()A.AC=EF B.AC∥EF C.∠B=∠E D.不用补充答案:B;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题目中已经给出了AB∥DE,这意味着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另一个条件是CD=BF,这可以推导出DF=BC,只需要再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关键是找到符合判定定理的那个条件.解:∵AB∥DE∴∠B=∠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BF∴BC=DF∵AC∥EF(选项B的条件)∴∠ACB=∠E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BC≌△EDF中∠B=∠DBC=DF∠ACB=∠EFD∴△ABC≌△EDF(ASA)故选:B.★★27.如图,已知△ABC≌△CDE,其中AB=C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CEB.∠BAC=∠DCEC.∠ACB=∠ECDD.∠B=∠D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ABC≌△CDE可以得到三对边对应相等,三对角对应相等.解:∵△ABC≌△CDE∴AC=C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AC=∠DC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故选:C.★28.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A.全等B.不全等C.不一定全等D.以上判断都不对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因为边与角的位置不明确.解:如果这两边和它们所夹的角相等,那么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这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则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C.★★29.关于△ABC和△DEF,下面条件:①AB=DE,∠A=∠D,BC=EF;②BC=EF,AC=DF,∠C=∠F,③AB=DE,BC=EF,AC=DF.能判断△ABC≌△DEF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B;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能否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就要看这些条件组合能否构成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四个定理.解:在△ABC和△DEF中BC=EF,∠C=∠F,AC=DF∴△ABC≌△DEF(SAS)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ABC≌△DEF(SSS)故选:B.★30.如图1所示,△ABC≌△BAD,如果AB=6cm,BD=7cm,AD=4cm,那么BC的长为()A.6cm B.4cmC.7cm D.不能确定答案:B;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从△ABC≌△BAD可以得到三组对应边相等.解:∵△ABC≌△BAD∴AD=BC=4故选:B.★31.如图,点D,E在线段BC上,AB=AC,AD=AE,BE=CD,要判定△ABD≌△ACE,较快捷的方法是()A.SSS B.SAS C.ASA D.AAS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从BE=CD可以很快的得到BD=CE,这样证明△ABD≌△ACE就有了三个条件.解:∵BE=CD∴BE-DE=CD-DEBD=CE在△ABD和△ACE中AB=AC,AD=AE(已知)BD=CE(已证)∴△ABD≌△ACE(SSS)故选:A.★32.如图,AB∥CD,BC∥AD,AB=CD,BE=D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5对B.6对C.3对D.4对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由AB∥CD,BC∥AD可以得到两组角对应相等,∠ABD=∠CDB,∠CBD=∠ADB,加上给定的两个条件AB=CD,BE=DF就有了四个条件.把这四个条件挑出三个来,就可以证明一对三角形全等.解:∵AB∥CD∴∠ABD=∠CD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AD∴∠CBD=∠AD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ABD=∠CDB ,BE=DF∴△ABE≌△CDF(SAS)∴∠AEB=∠CFD,AE=CF∴∠AED=∠CFB(等角的补角相等)∵BE=DF∴BF=ED∵BF=ED,∠AED=∠CFB,AE=CF∴△AED≌△CFB∵BC∥AD∴∠ABD=∠CD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ABD=∠CDB,BD=DB∴△ABD≌△CDB故选:C.★★33.如图1,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图2中的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ABC全等的是()图1图2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乙图中长为a的边与△ABC中的BC边对应相等,长为c的边与△ABC 中的BA边对应相等,而这两组边的夹角均为50°,符合SAS定理;丙图与△ABC有两组角对应相等,还有一组边对应相等,符合AAS定理.解:∵a=a,50°=50°,c=c∴△ABC与乙图全等;∵72°=82°,50°=50°,a=a∴△ABC与丙图全等;故选:B.★34.如图,O为AC的中点,若要利用“SAS”来判定△AOB≌△COD,则应补充的一个条件是()A.∠A=∠C B.AB=CDC.∠B=∠C D.OB=OD答案: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要利用“SA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找齐两组边对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因为O是中点,可以找到AO=CO,对顶角∠AOB=∠COD,还需要BO=DO.解:∵点是O线段AC的中点,∴AO=CO在△AOB和△COD中AO=CO(已证)∠AOB=∠CODBO=DO(条件D)BD=CE(已证)∴△AOB≌△COD(SAS)故选:D.★★35.如图,AB=AD,BC=DC,则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答案:C;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本题中没有给出角的关系,给出了两组边的对应相等,所以要从公共边入手来给出判断.解:∵AB=AD,BC=DC(已知)AC=AC(公共边)∴△ABC≌△ADC(SSS)∴∠BAC=∠DAC,∠BCA=∠DCA∵AB=AD(已知)∠BAC=∠DAC(已证)AE=AE(公共边)∴△ABE≌△ADE(SAS)∵BC=DC(已知)∠BCA=∠DCA(已证)CE=CE(公共边)∴△BCE≌△DCE(SAS)故选:C.★36.如图所示,将两根等长的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旋转,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件,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角角边答案:A;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AA’和BB’是等长的,点O是中点,就可以得出AO=A’O,BO=B’O,对顶角∠AOB=∠A’OB’相等,可以判断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根据是SAS.解:∵AA’=BB’,点O是AA’和BB’的中点∴AO=A’O,BO=B’O∵AO=A’O∠BCA=∠DCABO=B’O∴△OAB≌△OA’B’(SAS)故选:A.学习阅读:全等三角形知识小结一、全等四解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它为解决线段以及角的相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工具,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要学好平面几何,必须重视全等三角形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它呢?本文谈四点意见,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组成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平移型,如图中的两种图形属于平移型,它们可看成是由图形随某一组对应边在同一直线上移动所构成的,故该对应边的相等关系一般可由同一直线上的线段之和或差得到;②对称型,如下图中的四种图形属于对称型,它们的特征是可沿某一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重合的顶点就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③旋转型.如图中的两种图形属于旋转型,它们可看成是以三角形的某一顶点为中心旋转而构成的,故一般有一对相等的角隐含在对顶角或某些角的和或差中.二、从“对应”看全等三角形在说明三角形全等时,需要找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那么,如何正确地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呢?下面介绍三种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字母顺序确定法由于在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是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所以可以利用字母的顺序确定对应元素.(2)图形特征确定法①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如下左图,△ADB和△ADC全等,则AD一定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②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如上中图,△ABD和△ACE全等,∠DAB和∠EAC是对应角.③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如上右图,△ABE和△CDF全等,则∠1和∠2是对应角.④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最大的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的边(角)是对应边(角).(3)图形分离法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是较困难的,这时可把要证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从图形中分离出来,用不同颜色标出或另画,图形简单了就容易找出对应元素.例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MC=AM,BC=NC=BN,∠ACM=∠NCB=60°,请说明:BM=AN.三、解题方法技巧(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常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HL.可以看出,判定三角形全等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为了让你掌握这种思路,请结合口诀学习:读已知,做标记,分析起来省力气;寻隐含,看仔细,发现图中隐藏点;想欠缺,要联系,五个判定需牢记.(1)已知两边对应相等思路:找已知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联想到“SAS”例1 如图,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OA=OC,OB=OD.求证:AB=CD.(2)已知两角对应相等思路1:找出已知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联想“ASA'’例2 如图,已知在△ABC中,F是AC 的中点,E为AB上一点,D为EF延长线上一点,∠A=∠ACD,CD与AE 相等吗?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