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与主题思想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最后,《水浒传》的语言艺术也取得很大成就。它以生动流畅的白话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提炼,使之个性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写人物对话,作者以很高的文化修养,驾驭流利纯熟的白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显得极其生动活泼。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时,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不同身份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如在江州酒楼上,戴宗初见宋江口称“仁兄”,李逵称“黑宋江”,宋江则对戴宗称“院长”,对李逵称“大哥”,都从人物说话上看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水浒传》,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极为深远。
《水浒传》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作为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不仅因为其在思想内容上的丰富,也由于其艺术上的成熟。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故事结构以及语言艺术三个方面。
水浒传艺术特征

水浒传艺术特征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作品,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水浒传》最引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其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宋江、武松、林冲等英雄人物到阎婆惜、王婆等配角,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经历和命运,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水浒传》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为线索,串联起众多人物形象。
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惊奇。
从英雄人物的身世遭遇,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三打祝家庄等重大事件,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3. 独特的语言风格:《水浒传》采用通俗易懂、生动自然的古代白话文写作,具有明快流畅、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作品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描绘人物性格和场景氛围,使得作品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4. 深入人心的主题:《水浒传》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为主题,通过梁山英雄的抗争和奋斗,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入人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5. 精湛的叙事技巧:《水浒传》采用多线索并进的叙事结构,将众多人物和情节巧妙地串联起来。
作者在叙事中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和行动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总之,《水浒传》的艺术特征丰富多样,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总结水浒传主题思想

总结水浒传主题思想《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创作。
全书通过描绘了宋朝末年的群雄起义斗争,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呼吁人们积极面对社会问题,追求社会正义。
整部小说以108位英勇善战的好汉的悬念故事为核心,集成了社会历史、道德伦理以及人性善恶的思考,主题思想丰富多样,下面是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总结。
第一,描绘社会黑暗。
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入揭示了宋朝社会的黑暗现象。
如官府腐败、官员贪污、地方官员横行霸道、刑罚不公等,这些问题是宋朝末年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民众普遍反感和不满的。
通过小说的描写,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深思和反思,进一步唤起了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第二,表达人性善恶。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各有特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水浒英雄们如李逵、林冲等人,自身有着千百种各样的善恶矛盾,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追求自己内心的正义和善良。
反面角色如高俅、宋徽宗等人,展示了人性中的邪恶和丑陋。
正邪斗争是整部小说的主线,也是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矛盾,并引起人们对自己内心的深度思考。
第三,追求英雄气概。
小说中的水浒英雄们以草民反抗奸佞、打击压迫为核心思想,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各种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不愿屈服于黑暗的社会,勇于独立思考和行动。
他们有时反抗悍敌,有时为保护弱小,有时无法忍受社会不公而义愤填膺。
他们的英勇、仁爱和正直无疑是人们所向往和敬仰的。
通过这些英雄典范,作者向读者灌输爱国、敢闯敢拼的激励力量。
第四,思考权利和正义。
《水浒传》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多角度地探讨了权力和正义的关系。
通过正邪斗争,作者深刻揭示了权力如何被拿来剥削人民,如何导致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同时,作者还表现了人们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
水浒英雄们不但有勇气面对黑暗,还有智慧和毅力去打破现有的制度和规则,追求真正的社会正义。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揭示社会黑暗、表达人性善恶、追求英雄气概和思考权利和正义的伟大作品。
文学著作《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

文学著作《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文学著作《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明代文学—《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一、中国白话文学的里程碑:是我国第一部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为后来的白话小说树立了市井语言的典范。
酣畅淋漓的白话语言艺术成熟、富有个性、活泼而自由,且十分注重细节描写,准确而生动,譬如第二十回写潘金莲与王婆毒死武大郎一节:“那武大哎了两声,喘息了一回,肠胃迸断,呜呼哀哉,身体动不得了。
那妇人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怕将起来,只得跳下床来敲那壁子。
王婆听得,走过后门头咳嗽。
那妇人便下楼来,开了后门。
王婆问道:“了也未?”那妇人道:“了便了了,只是我手脚软了,安排不得。
”王婆道:“有甚么难处,我帮你便了。
”那婆子便把衣袖卷起,舀了一桶汤,把抹布撇在里面,掇上楼来。
卷过了被,先把武大嘴边唇上都抹了,却把七窍淤血痕迹拭净,便把衣裳盖在尸上。
两个从楼上一步一掇,扛将下来,就楼下将扇旧门停了。
与他梳了头,戴了巾帻,穿了衣裳,取双鞋袜与他穿了,将片白绢盖了脸,拣床干净被盖在死尸身上。
却上楼来收拾得干净了。
王婆自转将归去了。
那婆娘却号号地假哭起养家人来。
看官听说: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
当下那妇人干号了半夜。
”二、鲜明而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塑造:宋江、武松、林冲、李逵等等,各具神采、互不雷同。
梁启超在《小说丛话》中说:“《水浒》《红楼》两书,其在我国小说界中,位置当在第一级,殆为世人所同认矣。
然于二者之中评先后,吾固甲《水浒》而乙《红楼》也。
凡小说之最忌者日重复,而最难者日不重复,两书皆无此病矣。
唯《红楼》所叙之人物甚复杂,有男女老少贵贱媸妍之别,流品既异,则其言语举动事业自有不同,故不重复也尚易。
若《水浒》,则一百零八条好汉,有一百零五条乃男子也,其身份同是莽男儿,等也;其事业同是强盗,等也;其年纪同是壮年,等也,故不重复也最难。
”三、扫帚型叙事结构模式,各自独立成板块,又共同汇聚成完整故事结构。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梁山泊起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多项成就:
1. 英雄人物塑造:《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等,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情节设计,使这些人物深入人心。
2. 白话语体的成熟:《水浒传》是第一部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它的语言流畅自然,易于理解,而且在叙事、描绘人物、刻画心理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3. 历史主题的处理:虽然《水浒传》是以历史事件为基础的,但作者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他们斗争的描绘,成功地表现了巨大的历史主题,即社会不公和人民反抗的精神。
4. 结构严谨:整部小说情节紧凑,故事之间相互关联,结构清晰,前后呼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地方色彩浓郁:《水浒传》中的许多场景和细节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对山东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6. 人性的深度挖掘:《水浒传》不仅仅是关于英雄的故事,它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包括忠诚、背叛、勇敢、怯懦、善良、邪恶等多重面向。
7. 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水浒传》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浒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水浒传》简介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水浒传》简介第一篇:《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水浒传》简介《水浒传》简介《水浒》是一部在人民群众上百年集体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
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
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
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历史地表现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阶级压迫是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社会根源。
高俅等奸臣贪官对人民进行压榨和迫害,激起了人民大众复仇之火,逐渐发展为燎原之势。
小说热情地歌颂了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梁山英雄,以及“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农民革命理想,形象地展示了这次农民起义演变为悲剧的内在历史原因。
除了李逵、武松、鲁智深、阮小七等为数不多的人反对招安之外,以宋江为首的绝大多数人存在着浓厚的忠君思想,他们仇恨和反对的只是高俅等奸臣和贪官污吏。
[7] 因此他们的造反尽管也把封建王朝搞得天翻地覆,却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梁山起义的悲剧也正是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这样一种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性。
施耐庵如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本身这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从而生动地描写了梁山起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而又转为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规律性。
《水浒》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真实的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
作品紧扣“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题旨,刻画梁山英雄。
如作为80万禁军教头的林冲,经济收入宽裕,妻子年轻美貌,家庭生活温馨。
古典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主题思想
3,“诲盗”说,清代深受主流意识 形态影响的文人往往否定持否定态度, 认为作品是为不逞之徒立传,把《水浒 传》视为最败坏人心的作品。 最高统治者多次下诏禁止刊刻和出 售《水浒传》。 “一部《水浒》,教坏天下强有力 而思不逞之民 。” 胡林翼(晚清四大 “中兴名臣”之一)
《水浒传》主题思想
原则和标准
二,认识、评判作品的思想内容对人类文 明发展的影响。
角度之一:是否有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
对人的肯定,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对 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 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 从本质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自 觉、平等、宽容、博爱、怀疑、批判的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
主题: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追慕,表现社会 底层的人们对发迹变泰和富贵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水浒传》主题思想 7,为豪杰立传说;
《水浒传》主题思想
小说主题是多元融合,我们不能囿于 其中一点。
水浒故事长期在都井流传,既有对市 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 小说成书时经过许多文人加工改造, 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 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怪。
一百零八位梁山英雄
2,军官 约二十人
林冲、杨志、花荣、鲁智深、徐宁、 秦明 呼延灼 关胜等
一百零八位梁山英雄
3,胥吏、差役:
宋江、武松、朱仝、雷横 戴宗、李逵、杨雄、裴宣
李云、蔡庆、蔡福
一百零八位梁山英雄
4,地主(庄园主)约十人 柴进、卢俊义 晁盖、史进、 穆弘、穆春、 孔明、孔亮
一百零八位梁山英雄
《水 浒 传》成书过程
• (四)、说书艺人的创作 • 《大宋宣和遗事》: • 孙立、李进义……兄弟十一人往黄河岸上。 等待杨志过来,将防送军人杀了,同往太行山 落草为寇去也。 • 晁盖八人,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 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结为兄 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为寇。 • 忽一日……宋江回家,见了吴伟两个,正 在偎依,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 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及到梁山泊时 分,晁盖已死。……吴加亮等那几个弟兄,共 推让宋江做强人首领。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火星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它的思想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一)着重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水浒传》虽然没有正面从经济关系上广泛描写阶级矛盾,但对于作为起义英雄对立面的封建统治阶级,则有深刻的揭露。
小说把高俅“发迹”和徽宗皇帝宠信他的一段故事,放在作品的开端来写,以表明“乱自上作”。
它预示着广大人民在以这样昏君和宠臣为代表的腐朽集团统治下,将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作品中的高俅,始终作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出现,是贯串全书的一根黑线。
他原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气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半年之间,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大尉职事”。
从此更倚势恃强,与蔡京、童贯之流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无恶不作。
小说中出现的大小官吏,多是他的亲友朋党。
这里有“徽宗天子慕容贵妃之兄”、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他“倚托妹子的势要,在青州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有高俅的螟蛉之子高衙内和弟弟高廉,他们依仗高俅的权势,或在东京“任意淫垢他人妻女”,或“在高唐州无所不为”;还有仗着蔡京“泰山之恩、提携之力”,在大名府尽量搜刮钱财,送给东京为丈人做寿的梁中书。
作品还写了一批处于社会基层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张都监、蒋门神、祝朝奉、毛太公和西门庆等,此外还有各级官府的差拨、役吏和各种各样的爪牙。
这一批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压迫者,形成了一个黑暗势力网,残酷压榨和迫害着人民。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在这样一个现实背景上,气势磅礴地展开了。
小说不仅写了那些处于社会底层深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如李逵、阮氏三雄等奋起反抗,投身到起义队伍中来;同时写了那些处于社会中上层和一些原属封建营垒中的人物,因遭受这样那样的迫害而纷纷参加义军队伍。
水浒传艺术成就概述

水浒传艺术成就概述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珍品。
它以水泊梁山为背景,讲述了宋朝末年英雄豪杰聚义起义的故事。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水浒传不仅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成就1. 水浒传以108位聚义英雄为主要人物,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宋江、林冲、武松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经典形象。
2. 作者透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将每个人物的思想、情感、背景等方面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增加了读者的代入感。
3.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有英雄豪杰的一面,还展现了他们的矛盾性格和内心挣扎,使人物更具有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
二、情节构建上的艺术成就1. 水浒传以108位聚义英雄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了大量的战斗、斗智斗勇的情节,既紧凑有节奏感,又将每个人物的故事融入其中。
2. 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虽然有大量的人物,但作者通过恰当的安排和细致的描写,使故事既能展示各个人物的特点,又能展示整体的发展脉络。
3. 水浒传情节的设计丰富多样,不仅有英雄豪杰的豪情壮举,还融入了爱情、友情、恩怨等元素,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语言运用上的艺术成就1. 水浒传使用了大量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词语和句子,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2. 作者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水浒传中的对白方式多样,既有直接对话,又有间接对话、独白等,通过人物之间的言辞互动,更好地展示了人物性格、思想等方面。
四、描写手法上的艺术成就1. 作者通过优美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观、战斗场面、人物感情等方面的真实感和美感。
2. 描写手法灵活多样,既有长篇大道,又有短小精悍,既有详细描绘,又有留白让人遐想。
通过恰到好处的描写,深化了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
水浒传50字主题思想总结

水浒传50字主题思想总结《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108位好汉聚义山中梁山泊,英勇抗击腐败的官府,维护正义的故事。
本文将从个人成长、反抗腐败、人性善恶等方面对其主题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水浒传》通过描写众多人物的成长历程,探讨了个人成长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每个好汉都有自己的过去和起因,他们中有善良而被不公对待的,也有犯了错误而被社会抛弃的。
在梁山泊,他们得到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团结合作,共同战胜困难,并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这一主题思想提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个体成长的限制,以及通过团结合作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其次,《水浒传》通过揭示政府腐败的方式,呼吁人们勇于反抗腐败,追求社会的公正与正义。
小说中的官府腐败丑态毕露,贪官污吏为了私利不择手段,欺压百姓。
而好汉们则诛杀贪官、解救被压迫的百姓,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腐败的坚决抵制。
小说通过这种虚构的方式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不要被腐败吞噬,要勇于站出来,为正义而斗争。
这一主题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上社会动乱和政府腐败问题的反思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水浒传》揭示了人性善恶的复杂性,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
小说中的好汉们有的原本善良,但被逼无奈而沦为盗匪;有的原本是歹人,但在梁山泊的熏陶下转变为正义之士。
同时,好汉们也面临着内部的冲突和人性的考验,有的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有的陷入了欲望的漩涡。
这种复杂的人性描绘让读者思考人性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小说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下,人性的变迁和发展。
综上所述,《水浒传》以人物成长、反抗腐败和人性善恶等为主题,通过这些主题思想的揭示,呼吁人们勇于反抗不公、追求社会正义,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价值。
同时,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思,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分析,欢迎阅读。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
《水浒传》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的性格。
诚然,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
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
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
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江湖好汉,形成了豪侠、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
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
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着“不能忍”的因素,聚集着复仇的怒火。
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林冲相比,鲁达并未遇到那样的不幸,但他在和统治阶级长期周旋中,看透了他们腐朽的本质,加之他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主旨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主旨《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也是第一部精雕细刻地描绘的现实主义小说,它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2)善於描写人物(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4)情节引人入胜(5)人物性格的对比/多用对比手法(6)语言明快洗练/ 生动准确(7)语言个性化(8)串珠式的结构(9)粗线条的笔法《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根据宋金元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编成话本,200多年后,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水浒传》对封建社会的一切,几乎都有涉及,医卜星相、勾栏瓦舍、吹拉弹唱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北宋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风俗画卷。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各人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
108个英雄好汉,每人有每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通过他们的语言,无不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
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
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是勇于反抗腐败,正义必胜。
它深刻地描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下社会的纷争。
这部传奇古典小说鼓励读者政治革命,反对贪婪、腐败,以及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水浒传》是描写曹操执政时期的一部传奇巨著,充满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情节。
该故事以真实的场景和人物为背景,将社会问题重新组织为古典的艺术,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恢宏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繁荣与沉浸于这个过程中的人们所面临的苦难。
《水浒传》主要描绘了在曹操时代反抗腐败的水货群众的故事,详细记录了他们反抗暴政的激烈斗争。
故事描述了108名水师士兵以勇气反抗暴政,为正义而战。
他们一步步从社会底层走向高位,反对邪恶、腐败,实现正义的胜利。
其中,好汉林冲的经历反映了“以勇抗邪”的理念,是一次有力的反抗。
林冲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的朋友们团结一致的集体精神,成功地克服了众多的困难,实现了反抗和正义的胜利。
从《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来看,抗争不仅仅是暴力,还可以是法律、宪法和政治理论。
这也是该书所指出,为国家维护宪法尊严和法治秩序,依照民主意识形态和正义理念行事。
尽管《水浒传》是一部古代史诗,但其重要思想却几乎完全地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斗争,这也正是其深远意义所在。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抗争反抗腐败、正义必胜的巨著,从它中可以看到一个恢宏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繁荣与沉浸于这个过
程中的人们所面临的苦难。
它的主题思想是勇于反抗腐败,正义必胜,这也与当今社会的斗争一致。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主旨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一)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富于个性特色的典型形象;(二)与内容相适应的艺术结构;(三)语言富于个性化和形象化。
下面稍作一点补充说明。
一、水浒英雄人物个性描写得特别成功的有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宋江等人,然后是燕青、石秀等,其余的不能说是很成功。
这是由于一百零八个好汉在前七十回全部出场,刻画的时候有主次之分。
上述诸人实际上是主角,每个人的故事情节丰富,占的回合很多,个性就比较突出。
从第二回至第七十回,几乎每一回都有好汉初次登场;但水浒显然是以故事带动全局,而不是以人物个性的发展带动全局,所以其中若干回流于空洞化,公式化,面目模糊。
例如第四十四回,杨林、邓飞、孟康、裴宣、杨雄、石秀六人分别登场,除了拼命三郎石秀为了杨雄而呕心沥血,显得机智勇敢外,其它各人只是轻轻带过,形象并不突出。
二、水浒故事的发展基本上是单线式的。
你看故事中提及话分两头的情况并不多,可见一斑。
前面提过,好汉并非一下子全部登场,而是这个带出那个,或一个引来几个。
直到第七十回,还有没羽箭张清、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和紫髯伯皇甫端四人加入聚义,结果就像支流汇主流,成为一片汪洋,卷起了滔天巨浪,故事也就近乎结束。
这种写法其实比较容易,如果不是为了凑足一百零八个好汉,中间删去若干回合也于全书无损。
而七十一回排座次后,除了燕青和李逵的一些情节尚可一读,精彩故事已经不多,成为可有可无之篇幅了。
有些细节写得并不成功。
例如第六十二回,写奸夫李固买通官府欲害死卢俊义。
柴进出一千两黄金反收买押狱蔡福,叫他不要下手,但是跟着就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后来董超、薛霸在半途欲施展故技,谋害卢俊义,梁山竟无人注意,全靠燕青救主,才保住性命。
宋江当初对卢俊义非常重视,才设计使之堕入罗网,到了卢俊义自身难保时,却疏于照顾防范至此。
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部名为《水浒传》的传奇,它是由关汉卿、施耐庵等人共同创作的一部小说,它是一部充满了英雄传奇、豪迈故事的古典文学作品。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以“英雄救国”为主,把崇高的抗争精神和实际的奋斗行动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群勇士以英雄的精神面对暴政,以豪迈的气概勇敢抗争,最终战胜强权、拯救国家的故事。
《水浒传》以英雄救国为主要主题,塑造出一群英雄人物,它们具有英勇、坚强、正直、忠心耿耿、奋发图强的性格特征,把他们的努力、勇敢、忠诚、智慧等英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无论多么险峻的形势,只要有一群勇士出来,就能够改变这种形势。
此外,《水浒传》还强调了“以德报怨”的道义思想。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在小说中,有“官渡之战”中,李逵和鲁智深从官府手中夺回了义军的军旗;有林冲执行“仁义之举”,不畏强权,让自己承受牢狱之痛;还有潘金莲舍己为人,助孙端渡过难关。
所有这些行为都表明了作者强调的“以德报怨”的道义思想。
在《水浒传》中,作者还表现了“团结友爱”的思想。
在小说中,108位好汉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在林冲被关入狱时,所有的好汉都前去救他;宋江在生死之间仍然勇敢地执行他的使命;即使到了最后时刻,他们也不忘团结友爱。
所有这些行为都充分表明了作者对“团结友爱”思想的坚定信念。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充满了浓厚历史感的古典文学作品,它将勇敢、忠诚、团结友爱等重要人格特征和道义思想塑造得非常生动、感人肺腑。
它将“英雄救国”、“以德报怨”、“团结友爱”三大主题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传奇之一。
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一篇: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是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不仅因为其在思想内容的丰富上,也由于其艺术上的成熟,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腰斩《水浒》的金圣叹对其艺术技巧也推崇备至,他认为《水浒传》其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此为确论。
《水浒传》是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水浒传》通过对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描述,艺术的概括了我国封建社会人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
作品里所描述的宋江起义,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上的宋江起义的史实。
它是经过无数作者之手创造性的恢复出来的文学作品。
《水浒传》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同类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口头传说与民间说唱的阶段就有无数次的增饰,最后施耐庵、罗贯中又按照自己的认识重新创造,才出现这部反映人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全书出场的人物在八百以上,着力描写了梁山108位英雄,这其中又突出地刻画了宋江、李逵等二十几个个性鲜明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作品所表现的巨大的历史主题,就是通过对人物的歌颂和描绘来展现的。
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三》中曾经感叹:‚《水浒》所叙,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一百零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
‛此话未免有些夸张,但至少有几十个主要人物,确实写得活灵活现。
《水浒传》之所以能够塑造出这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主要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以下一些手法:一、对人物的刻画,从肖像到言谈、举止,都尽量做到充分的个性化。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克服了以往作品人物性格单一化的不足,比较注意在人物个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上下功夫,做到‚同而不同处有辨‛,因而个性有别,风采各异,正如金圣叹所评:‚《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水浒传简短书评

水浒传简短书评《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宋江等108位英雄好汉起义为主线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描绘英雄们的生活、战斗和忠诚精神,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水浒传》在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1. 故事梗概《水浒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北宋末年,主要讲述了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们的传奇故事。
主要人物有宋江、李逵、吴用、鲁智深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世和遭遇,但都被逼入山林,成为了梁山泊的一员。
他们在梁山泊中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并与朝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
故事中描绘了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忠诚义气以及与世俗道德观念的冲突。
他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的考验时,有的坚守原则,有的被迫妥协,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深刻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2. 主题思想《水浒传》是一部以英雄传奇为主线,探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作品。
小说通过英雄们的命运和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主要的主题思想包括:2.1 忠诚与背叛《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有着强烈的忠诚精神,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对兄弟义气也是一片真诚。
然而,面对权力和利益的考验,有些人选择了背叛,有些人则坚守初心。
小说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冲突和抉择,展现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纷争。
2.2 社会不公与反抗《水浒传》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贪官污吏虐待百姓,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英雄们被迫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他们以正义之心为引,与朝廷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小说通过这些战斗,展现了人民对不公的反抗精神。
2.3 人性的复杂性《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他们既有崇高的品质,也有低下的欲望。
他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的考验时,有的坚守原则,有的被迫妥协,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深刻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主旨(范文大全)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主旨(范文大全)第一篇: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主旨“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一)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富于个性特色的典型形象;(二)与内容相适应的艺术结构;(三)语言富于个性化和形象化。
下面稍作一点补充说明。
一、水浒英雄人物个性描写得特别成功的有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宋江等人,然后是燕青、石秀等,其余的不能说是很成功。
这是由于一百零八个好汉在前七十回全部出场,刻画的时候有主次之分。
上述诸人实际上是主角,每个人的故事情节丰富,占的回合很多,个性就比较突出。
从第二回至第七十回,几乎每一回都有好汉初次登场;但水浒显然是以故事带动全局,而不是以人物个性的发展带动全局,所以其中若干回流于空洞化,公式化,面目模糊。
例如第四十四回,杨林、邓飞、孟康、裴宣、杨雄、石秀六人分别登场,除了拼命三郎石秀为了杨雄而呕心沥血,显得机智勇敢外,其它各人只是轻轻带过,形象并不突出。
二、水浒故事的发展基本上是单线式的。
你看故事中提及话分两头的情况并不多,可见一斑。
前面提过,好汉并非一下子全部登场,而是这个带出那个,或一个引来几个。
直到第七十回,还有没羽箭张清、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和紫髯伯皇甫端四人加入聚义,结果就像支流汇主流,成为一片汪洋,卷起了滔天巨浪,故事也就近乎结束。
这种写法其实比较容易,如果不是为了凑足一百零八个好汉,中间删去若干回合也于全书无损。
而七十一回排座次后,除了燕青和李逵的一些情节尚可一读,精彩故事已经不多,成为可有可无之篇幅了。
有些细节写得并不成功。
例如第六十二回,写奸夫李固买通官府欲害死卢俊义。
柴进出一千两黄金反收买押狱蔡福,叫他不要下手,但是跟着就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后来董超、薛霸在半途欲施展故技,谋害卢俊义,梁山竟无人注意,全靠燕青救主,才保住性命。
宋江当初对卢俊义非常重视,才设计使之堕入罗网,到了卢俊义自身难保时,却疏于照顾防范至此。
这就非常不合理。
水浒常常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显示人物的个性。
浅谈《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浅谈《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论文摘要:《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是创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而饱满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描写人物的第一个艺术特点是:综合利用肖像、动作、情节、语言等手段,以白描手法去展开故事,在故事进行中塑造性格。
第二个特点是:《水浒传》善于在近似性格与近似环境中突显不同性格。
第三、作者的语言艺术有特殊的成就,特别是下层人物的语言。
关键词:水浒传、性格、人物形象、艺术成就、语言艺术正文:《水浒传》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水浒传》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创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而饱满的英雄形象。
其中林冲、鲁达、武松、杨志、宋江、石秀、李逵六人写得最好。
其他如西门庆、潘金连、阎婆惜、王婆、王伦……等一系列人物也是写得很有水平的。
《水浒传》创造了一批下层社会和罪犯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深受广大人群喜爱,久盛不衰!《水浒传》描写人物的第一个艺术特点是:综合利用肖像、动作、情节、语言等手段,以白描手法去展开故事,在故事进行中塑造性格。
第二个特点是:《水浒传》善于在近似性格与近似环境中突显不同性格。
这是非常的艺术成就。
如鲁达、李逵、武松、史进、阮小七、焦挺都粗鲁,但各有不同。
作者常常故意把相似的人和事对比来写,写来活灵活现,却是全然不同。
如武松杀嫂与石秀杀嫂,林冲卖刀与杨志卖刀,林冲发配、武松发配与卢俊义发配,林冲误入白虎堂与武松误入后院,江州劫法场与大名府劫法场,林冲落难鲁达相救与卢俊义落难燕青相救……相似环境中的对比描写是大量的、不重复的。
有时,作者也在相反的性格对比中描写人物。
如杨雄与石秀,李逵与宋江……第三、作者的语言艺术有特殊的成就,特别是下层人物的语言。
人物形象的创造《水浒传》以巨大的文学天赋,综合有机地运用情节、动作、语言、肖像等文学手段,白描,塑造出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与主题思想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梁山泊一百单八条好汉由聚义反抗但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此书自问世以来,虽屡遭挫折,但它能流传至今并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足以说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和伟大的文学成就。
首先,《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小说中人物形象鲜明,叙事引人,语言生动,使人每读之不忍弃卷。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并不同于《三国演义》的终极型天生型的写法,而是依据各人的环境与背景并通过各人的言行塑造出人物形象.想那一百八人,既有渔夫猎户三教九流,又有朝廷大将高官达贵,他们不同的生活背景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又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增加了人物的真实度。
再说一百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一场以自己为主角的戏。
正式通过这些作者使人物丰富起来,并使性格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
在叙述个人命运的同时又与其他好汉联系在一起,使文章连贯,并表达出英雄惜英雄义气投义气的主题.梁山泊一百八人个个都是好汉,大都有勇敢、直率、富有斗争性的性格特点,然而合书闭目,一百八人有个个浮于眼前,鲜活明亮,无有相同.对于小说的叙事,可以用详略得当,情节生动紧张来形容。
基于小说的内容,作者大部分用粗笔勾勒情节描写直观明了,笔法干净利落。
要行甩开两腿便走;要打摆开阵势便战。
并无太多琐碎叙述。
这样的方式不仅是读者读来爽快,也表现出梁山好汉的直率勇敢不拘小节。
既然是详略得当,有略必有详处.如写宋江怒杀阎婆惜一回,写阎婆的赖、贱、淫,宋江的急、怒无不细腻。
只为表现宋江杀人是为逼不得已。
武松打虎一回,情节紧张引人。
写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批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一切都是突如其来,猛虎之威,武松之勇,无不真实,无不使人惊叹,仿佛身临其境,自己倒吓出一身冷汗。
而武松杀西门庆一回,武松知道哥哥身亡,先调查取证,然后杀嫂,再杀西门庆。
并不是一刀杀死,而是从容次第,有条有理,使人读来真实,又反映出武松粗豪中带些斯文,悍勇中富有心计.《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出来的文学语言。
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练,准确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性语言,还是作品人物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极具表现力。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有一段文字“再写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的奔到草场门口。
”“踏"“迎”“飞”无不表现出林冲的英雄形象。
“瑞雪”“北风”则描写出当时当地的环境。
李逵“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上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一句话彰显出踏的直率可爱和反抗精神。
还有小说中多次运用了诗歌,智取生辰纲一回作者通过白日鼠白胜在黄泥岗上唱的那首歌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为当时社会中两个对立阶级的极端悬殊的生活作了非常深刻鲜明的写照。
这些歌儿,并没有封建贵族诗人无病呻吟的情调,他们以粗犷、简朴、自然的诗歌语言发出了那个时代被压迫人民的战斗声音。
关于《水浒传》的主题,有“农民起义说”,“人民起义说",“革命小说”等种种观点。
我并不认为水浒的队伍是“革命”或是“起义"。
他们是具有“反抗"性质,但并未上升倒“起义”的阶段。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供同的。
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
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梁上落草。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
庭出身个官场生活,养成了他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的性格.但他毕竟在政治极端黑暗的情况下受到当权派的排挤打击,被逼上梁山。
他们上山只是在“水泊之中暂栖身”或图个快活,并未有更多的想法和积极的诉求。
我认为《水浒传》第一点要表达的是“忠义"二字,第二点要颂扬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作者为何要安排宋江为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的首领?他身材短小,相貌平平,既无优越的出身有无精湛的武艺。
因为他是忠义的化身。
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后来在县里做了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他虽为官府中人,却有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对下层人民也富有同情心,“济人贫苦,解人之急,扶人之困"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
同时,也因此而惹上官司,经过一番波折后走上了反抗道路。
“义”的思想主要是表现在梁山好汉交往之中,“义”是梁山队伍的最高行为准则。
读水浒好汉的“义”只有一种感觉“纯”。
梁山好汉的“义”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鲁提搳义救金老父子,宋江义释晁盖,拼命三郎石秀为义只身劫法场救卢员外,张顺为义冒死偷水门……。
义在水浒好汉之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人要问,既然是“忠"又为何要反。
《水浒传》一书将写一百八人,但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若不写高俅就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不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
是上层的政治黑暗使忠臣容不得身。
小说后来安排水浒队伍受招安、败大辽、征方腊,很明显就是为了表达“忠”的思想.直至最后,宋江被赐毒酒仍坚持“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为了“一世清明忠义之事"竟还要把李逵药死。
《水浒传》之所以在历史上屡遭统治阶级了封杀,就是因为小说中歌颂的反抗精神。
这也是这也是小说受广大人民欢迎的原因,它反映了被压迫者的呼声.小说的的反抗情节也是小说精神的体现处.智取生辰纲是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三打祝家庄是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三败高俅是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
《水浒传》的反抗精神在我国人民中间起到了极重大的影响,成为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被奴役阶级反叛的“经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中国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所进行的反抗斗争。
读完水浒不禁暗伤,无限感慨。
作者在最后几乎是不合情理的安排了梁山好汉的悲剧收场.每当看到一位好汉离世,心就如被割一下。
这是作者对昏庸统治者的惩罚,还是看不到希望的悲观心态。
今天的我看水浒多看的是那份“义”而并不在乎那份“愚忠",但如果回到那个封建道德统治的时代,就不难理解为何义气最终服从了忠君。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罚分之所作也。
施耐庵正是感叹于水浒英雄的忠义气概与反抗精神,怀着对黑暗腐败统治阶级的痛恨写出了《水浒传》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