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 知识点超全笔记 练习题含答案版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礼记》二则(第2课时)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礼记》二则(第2课时)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知识1.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1)选贤与能()(2)矜、寡、孤、独()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讲信修.睦()(2)女有归.()(3)外户.而不闭()1(4)盗窃乱贼.而不作()5.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

(1)为天下为.公()不必为.己()(2)亲故人不独亲.其亲.()(3)子不独子.其子.()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选贤与能.()参考答案2.wéi jǔ mù guān fèn wù3.(1)“与”同“举”,推举,选拔(2)“矜”同“鳏”,老而无妻5.(1)动词,是;介词,为了2(2)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3)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后一个是名词,指子女6.动词用作名词,有才干出众的人重点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何联系。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很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大同”社会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但其对后世依然有巨大的影响,请你说说这种“大同”理想的积极意义。

尽管这样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一直是思想家、政治改革家上下求索的动力和奋斗目标。

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由茹毛饮血的古代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社会。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礼记》二则文本回顾知识清单跟踪训练一、阅读《虽有嘉肴》,完成题目。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教然后/知困C.然后/能自强也D.不知/其善也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B.教然后知困。

译文: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

C.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D.教学相长也。

译文: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也”的观点,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自主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集中讲述了学与不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的道理。

B.本文在论述时先以“嘉肴”作比引入“至道”,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学与不学的对比。

D.本文观点是教学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类比论证。

二、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题目。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同“举”,推举)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职守)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恨)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芳草鲜美C.不知其旨.也D.天下..为公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训练

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训练

第五单元第 22 课《礼记二则》 知识点训练5. 阐述道理,条理清晰的写法6. 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色8. 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语言特点、知识点解读与训练1. 字词积累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背诵默写课文。

词义:理解文中重 点词义,能准确翻译并灵活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弗.(f ú)学 男有分.(f èn) 天下为.(w é i) 公B.嘉肴.(y áo) 教学相长.(zh ǎ ng) 不必为.(w è i) 己C.学.(xi ào) 学半 选贤与.(j ǔ ) 能 恶.(w ù)其弃于地也D. 兑.(yu è) 命 讲信睦.(m ù)矜.(jIn) 寡孤独(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知其旨.也(味美 )B.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反思)C. 大道.之行也 ( 宽阔的道路 )D. 女有归.( 女子出嫁 )3. 下列句子中 , 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 《兑命》曰“学学半” C. 选贤与能D.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 《礼记》相关知识《礼记》 :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 章法谨严, 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 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 1)“四书”: 、 、 、 。

( 2)“五经”:、 、 、 、 、 。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 ,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B.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 ,短文多用对偶句 ,造成铺排效果 ,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礼记二则》知识要点归纳

《礼记二则》知识要点归纳

《礼记二则》知识要点归纳《礼记二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内容主要关于礼仪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礼记二则》的知识要点归纳:1. 《礼记二则》分为两则,分别是《丧服小记》和《曾子有疾病》。

两则都是记录了古代人们在丧期和疾病期间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2. 《丧服小记》是关于丧服的规定和仪式,详细描述了丧期中应该穿什么样的服饰,如何哀悼和祭祀,以及丧期期间的各种礼节和行为准则。

3. 《丧服小记》中强调了尊卑有序的原则,对于不同亲属的丧期和哀悼方式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父母的丧期最长,子女应该穿戴简朴,禁止娱乐和举办宴会。

4. 《丧服小记》还规定了哀悼期的持续时间,不同亲属的哀悼期不同。

还规定了在丧期中的祭祀仪式,包括祭祀先祖和祭祀亲人的礼仪和程序。

5. 《曾子有疾病》是记载了古代学者曾子生病期间的一段对话。

曾子病重时,门徒们拜访他,并询问他的病情和心理状态。

6. 曾子病重期间,他受到了学生们的关心和慰问,他们请医生给曾子看病,并为他祈祷希望他早日康复。

在对话中,曾子也谈到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和对美好事物的思考。

7. 《曾子有疾病》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友情的重要性。

学生们不仅关注曾子的健康,还关心他的精神状态和他对人世间的感悟。

8. 《曾子有疾病》还探讨了生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曾子在面临死亡时,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9. 《礼记二则》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礼仪和人际关系的高度重视。

人们通过遵循规定的礼仪和行为准则,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10. 《礼记二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对于后世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礼仪规范,还能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练习(含答案)

《<礼记>二则》练习◆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学(fú)男有分.(fèn)天下为.公(wéi)B.嘉肴.(yáo)教学相长.(zhǎng)不必为.己(wèi)C.学.学半(xiào)选贤与.能(jǔ)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讲信修睦.(mù)矜.寡孤独(jīn)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能力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22、《礼记》二则巩固性练习《虽有嘉肴》1、注音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2、解释①虽.有嘉肴( ) ②弗.食( )③不知其旨.也( ) ④然后能自强..也( )⑤虽有至道..( ) ⑥教学相长.(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⑧教然后知困.( )⑨然后能自反..也( )3、翻译句子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道之行也》1、注音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幼有所长.( ) 矜.( ) 男有分.( ) 谋闭而不兴.( ) 货恶.其弃于地也( )2、解释(1)通假字①选贤与.能(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 )(2)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翻译句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答案《虽有嘉肴》1、注音嘉肴..(jiā yáo) 自强.(qiǎng )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2、解释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⑤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3、翻译句子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大道之行也》1、注音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 矜.(guān )男有分.(fèn ) 谋闭而不兴.(xīng )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2、解释(1)通假字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2)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3、翻译句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课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课后练习(含答案)

22《礼记》二则(一)虽有嘉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zhǐ)兑.命(yuè)学.学半(xi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弗:不(2)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3)不知其善.也善:好(4)教然后知困.困:困惑(5)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善也(解析:C项“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1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22《礼记》二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22《礼记》二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各种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课文选自《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

2.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官至九江太守。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戴圣为“小戴”。

故《礼记》又被称为《小戴礼记》。

内容主题《虽有佳肴》用“佳肴”“至道”作类比,阐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同时也暗含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短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键字词虽有佳肴虽(虽:虽然)有佳肴(佳肴:美味的肉食),弗食,不知其旨(旨:味美)也。

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最高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善:好,好处)也。

是故(是故:因此,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强:勉励)也。

故曰:教学相长(相长:互相促进)也。

《兑(yuè)命》曰:“学(学xiào:教导)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大道(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行(行:施行,实行)也,天下为公(公:公共的),选贤(贤:品德高尚的人,贤才)与(与:同“举”,选拔,提拔)能(能:有才干的人,能士),讲信修(修:培养)睦。

故人不独亲(亲:以……为亲)其亲(亲:双亲,指父母),不独子(子:以……为子)其子(子:孩子,子女),使老(老:老年人)有所终(所终:终老的保障),壮有所用(所用:施展才能的地方),幼有所长(所长:抚养,成长的保障),矜(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寡(寡:老而无夫)、孤(孤:幼而失父)、独(独:老而无子)、废疾(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分fèn:职分,职责),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③、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④、“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⑤、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⑥、“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四、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简答习题《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虽有佳肴》一、《虽有嘉肴》课下注释默写:①【旨】。

②【至道】。

③【困】。

④【自反】。

⑤【教学相长】。

⑥【学学半】。

前一个“学”:。

二、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期此之谓乎: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三、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三、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答: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答: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2《礼记二则》(课后解析)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2《礼记二则》(课后解析)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2《礼记》二则(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中心论点:教学相长。

文章开头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类推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最后提出中心论点。

解析:在翻译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二、参考答案:大同社会理想包括三个方面: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解析:课文开头即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纲领,注意理解体会。

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训练

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训练

第五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训练一、知识点汇总1.字词积累2.《礼记》相关知识3.类比手法4. 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的特色5.阐述道理,条理清晰的写法6.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色7.运用排比,突出气势的手法 8.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语言特点二、知识点解读与训练1.字词积累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背诵默写课文。

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能准确翻译并灵活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fú)学男有分.(fèn) 天下为.(wéi)公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wèi)己C.学.(xiào)学半选贤与.(jǔ)能恶.(wù)其弃于地也D.兑.(yuè)命讲信睦.(mù)矜.(jIn)寡孤独(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味美)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思)C.大道.之行也(宽阔的道路)D.女有归.(女子出嫁)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兑命》曰“学学半”C.选贤与能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礼记》相关知识《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1)“四书”:、、、。

(2)“五经”:、、、、、。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B.《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总结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总结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总结训练第五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训练一、知识点汇总1.字词积累2.《礼记》相关知识3.类比手法4. 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的特色5.阐述道理,条理清晰的写法6.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色7.运用排比,突出气势的手法8.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语言特点二、知识点解读与训练1.字词积累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背诵默写课文。

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能准确翻译并灵活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fú)学男有分.(fèn) 天下为.(wéi)公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wèi)己C.学.(xiào)学半选贤与.(jǔ)能恶.(wù)其弃于地也D.兑.(yuè)命讲信睦.(mù)矜.(jIn)寡孤独(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味美)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思)C.大道.之行也(宽阔的道路)D.女有归.(女子出嫁)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兑命》曰“学学半”C.选贤与能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礼记》相关知识《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1)“四书”:、、、。

(2)“五经”:、、、、、。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B.《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礼记>二则》分层练习◆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学(fú)男有分.(fèn)天下为.公(wéi)B.嘉肴.(yáo)教学相长.(zhǎng)不必为.己(wèi)C.学.学半(xiào)选贤与.能(jǔ)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讲信修睦.(mù)矜.寡孤独(jīn)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能力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各种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课文选自《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

2.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官至九江太守。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戴圣为“小戴”。

故《礼记》又被称为《小戴礼记》。

内容主题《虽有佳肴》用“佳肴”“至道”作类比,阐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同时也暗含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短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键字词虽有佳肴虽(虽:虽然)有佳肴(佳肴:美味的肉食),弗食,不知其旨(旨:味美)也。

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最高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善:好,好处)也。

是故(是故:因此,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强:勉励)也。

故曰:教学相长(相长:互相促进)也。

《兑(yuè)命》曰:“学(学xiào:教导)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大道(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行(行:施行,实行)也,天下为公(公:公共的),选贤(贤:品德高尚的人,贤才)与(与:同“举”,选拔,提拔)能(能:有才干的人,能士),讲信修(修:培养)睦。

故人不独亲(亲:以……为亲)其亲(亲:双亲,指父母),不独子(子:以……为子)其子(子:孩子,子女),使老(老:老年人)有所终(所终:终老的保障),壮有所用(所用:施展才能的地方),幼有所长(所长:抚养,成长的保障),矜(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寡(寡:老而无夫)、孤(孤:幼而失父)、独(独:老而无子)、废疾(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分fèn:职分,职责),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礼记》二则重点习题与拓展 PPT 必考知识点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礼记》二则重点习题与拓展 PPT 必考知识点

(1)天下为公
为:
(2)谋闭而不兴
兴:
(3)故制礼义以分之 故:
(4)以养人之欲
以:
是 兴起 所以 来
以:
①来,用来。 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徳。——《诫子书》
②把。
例: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③因为。 例: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④靠,凭借。 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三章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的人 职分,职守
作乱
注意这几个字的书写哦!
3.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选贤与能
“与”同“举”,பைடு நூலகம்推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同“鳏”,老而无妻
4.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不独亲其亲 亲: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名词的意动用法)
(2)不独子其子 子: 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拓展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篇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知识点练习第三篇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知识点练习第三篇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知识点练习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寻向所志,遂迷。

C、大道之行也。

D、男有分,女有归。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夜幕下的南山,裹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模糊了我的视线。

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的弥散,最终消融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①夜空宁静,寥落的星星浸在润湿的空气里,仿佛伸手就可触碰。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一条条水雾。

③坐在院前的藤椅里,俯仰之间,万家灯火与稀疏星光相映成趣,甚是惬意。

④两江环抱的都市在灯饰艺术的华彩下层次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尽显人间的喧闹。

⑤山路旋转,一阵工夫就到达了山顶的小院。

⑥那一刻,静寂无声,仿佛就连自己置身的小院,也没有丝毫响声。

A、⑤③④①⑥②B、⑤⑥③①④②C、②⑤③①④⑥D、②⑤⑥③④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择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育其他的孩子。

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译:所以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

C、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译:(用礼)来著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

D、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

译:如有不以礼为准则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填空。

①《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______(朝代)经学家______(作者)编纂的,是______(时期)间______(学派)论著的汇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二则笔记
一、虽有嘉肴
(一)文学常识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的一段。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二)单字译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美味的肉食不味美最好的道理好处所以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困惑自我反思
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自我勉励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同“敩”,教导表示推测
《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一字多义
“学”同“敩”,教导其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学习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四)通假字:学学半:通"敩"(xiao)",教导。

(五)课文背诵
本文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六)课文问题
1.《虽有嘉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
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二、大道之行也
(一)单字译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施行是公共的推举培养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以……为亲,敬爱父母以……为子,疼爱子女有终老的保障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壮年人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儿无父老而无子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年丧父、老而无子、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职分女子出嫁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出嫁。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物据为己有
(对于)财物,人们厌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对于)力气,人们厌恶它不出于自己(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图谋之心闭塞兴起作乱害人从外面把门带上用门闩插上
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作乱害人就不会兴起。

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二)一字多义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敬爱子不独子其子以……为子,疼爱故人不独亲其亲父母不独子其子子女
独故人不独亲其亲只、仅闭谋闭而不兴闭塞
矜、寡、孤、独老而无子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上
(三)通假字
1、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2、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
(四)课文背诵
1.总领全文的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文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五)课文问题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①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理解并说说今后应怎么做。

【示例】古代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没有私心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象,做到“夜不闭户”。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的人。

3.你还知道《礼记》中,哪些有关学习的格言警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