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华东师范大学城
⼈⽂地理学专业博⼠⽣研究⽣培养⽅案070502-华东师范⼤学城⼈⽂地理学专业博⼠⽣研究⽣培养⽅案(07050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培养⽬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和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地理学领域掌握坚实宽⼴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从事科学研究⼯作的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献,具有运⽤外⽂写作和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能⼒。
(四)深⼊了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动态,系统掌握⼈⽂地理学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运⽤⼈⽂地理学⽅法,分析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培养⽅式与学习年限(⼀)培养⽅式博⼠研究⽣的培养实⾏导师指导和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式。
⿎励、⽀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式。
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式。
(⼆)学习年限博⼠研究⽣学习年限⼀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向(⼀)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华东师范⼤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始进⾏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的⾼校之⼀,胡焕庸、程潞等⽼⼀辈地理学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业布局、农业及农村发展、区域规划、国⼟开发与整治等⽅⾯,取得了⼀⼤批成果。
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及制度创新理论、⼤流域区际经济合作机制、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模拟⽅⾯取得了新的突破。
(⼆)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我校是国内最早进⾏城市地理研究的⾼校之⼀,早在⼆⼗世纪60年代严重敏教授就开始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城市地理学的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等均取得突出进展。
在⼤都市空间结构、城市投资环境、城市社区等⽅⾯形成了⾃⼰的研究特⾊。
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院校
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院校————————————————————————————————作者: ————————————————————————————————日期: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院校学科门类:07理学一级学科:0705地理学专业名称:070502人文地理学1、北京:(10001)北京大学(10027)北京师范大学(800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0028)首都师范大学2、天津:(10065)天津师范大学3、河北:(10094)河北师范大学4、山西:(10118)山西师范大学5、内蒙古:(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6、辽宁:(10165)辽宁师范大学7、吉林:(10184)延边大学(10200)东北师范大学(80062)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8、黑龙江:(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9、上海:(10269)华东师范大学(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江苏:(10284)南京大学(10319)南京师范大学(80061)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0320)徐州师范大学11、浙江:(10335)浙江大学(10345)浙江师范大学(11646)宁波大学12、安徽:(10370)安徽师范大学13、福建:(10385)华侨大学(10394)福建师范大学14、江西:(10403)南昌大学(10414)江西师范大学15、山东:(10445)山东师范大学(10446)曲阜师范大学16、河南:(10475)河南大学(10484)河南财经学院(90005)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7、湖北:(10486)武汉大学(10511)华中师范大学(10512)湖北大学18、湖南:(10542)湖南师范大学19、广东:(10558)中山大学(10574)华南师范大学(11078)广州大学20、广西:(10603)广西师范学院21、重庆:(10635)西南大学(10637)重庆师范大学22、四川:(10636)四川师范大学(80063)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3、贵州:(10663)贵州师范大学24、云南:(10673)云南大学(10681)云南师范大学25、陕西:(10697)西北大学(10718)陕西师范大学(10724)西安外国语大学26、甘肃:(10730)兰州大学(10736)西北师范大学(80076)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7、青海:(10746)青海师范大学28、宁夏:(10749)宁夏大学29、新疆:(10762)新疆师范大学(80102)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502)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人文地理学科理论基础,掌握人文地理学科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学风以及较强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独立的学术人格。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
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一年半至两年。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将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
目前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明确导师。
每一位研究生必须拥有明确的导师,采取主、辅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2.自学为主,听课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学习方式。
研究生学习的自学为主,充分调动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注重本学科发展的最终成果的了解和掌握。
3.加强能力培养硕士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和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每个研究生至少要参加一门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实践。
4.因材施教导师对硕士生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本科背景,因材施教。
5.严格考核制度在导师确定、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等方面都必须严格进行,制订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执行,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和相关实践工作的知识基础。
(三)了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国际动态,具备参与人文地理学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践经验,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做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本专业培养采取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专业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自由研讨”,课程考核可采取考试和和课程论文等方式,鼓励多采用课程论文或课程研究报告的考核方式。
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导师负责的相关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至少在研究生学术论坛或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一次学术报告。
本专业学制为3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1、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2、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3、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4、政治地理与行政区划5、文化地理与地方发展6、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四、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
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
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0 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人文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2)
学科门类:理学(07)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属地理学一级学科,于2006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将从2007年开始招生,其主要研究领域将集中在流域人文地理、环境景观评价与规划、区域与城乡规划三个方面。
目前该学科点的硕士生指导教师有4人。
一、培养目标
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学风,热爱祖国。
具备坚实的地理学和规划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前沿动态,具有较为广博的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区域科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掌握运用遥感与GIS技术的技能,能从事区域、城市及水资源等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人文地理
2、环境景观评价与规划
3、区域与城乡规划
三、学制和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人文地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2)
学科门类:理学(07)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属地理学一级学科,于2006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将从2007年开始招生,其主要研究领域将集中在流域人文地理、环境景观评价与规划、区域与城乡规划三个方面。
目前该学科点的硕士生指导教师有4人。
一、培养目标
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学风,热爱祖国。
具备坚实的地理学和规划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前沿动态,具有较为广博的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区域科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掌握运用遥感与GIS技术的技能,能从事区域、城市及水资源等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人文地理
2、环境景观评价与规划
3、区域与城乡规划
三、学制和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注:开设学术论文(中、外)写作类课程供选修,专业基础课程跨专业学生需加修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