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2024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过程与实施目录•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角色与素质要求01教学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介绍工程热力学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以及热能传递规律的学科,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动力设备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工程热力学教学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涌现,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热能传递和转换的基本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工程热力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求分析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先修课程01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02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求0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整合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结合起来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强调知识点的工程应用背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梳理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如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知识点梳理与整合根据工程热力学的学科特点,选择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设计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设置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引入工程实例,分析热力学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汽轮机、内燃机等热力设备的热力过程分析;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学分:2或3 学时:32或48课程教材:李永,宋健. 工程热力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专业年级:工科类相关专业本科生一、目的与任务工程热力学基本定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这些定律为基础进行演绎、逻辑推理而得到的工程热力学方法、关系与结论,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可行性、可靠性与实用性,可以应用于力学、宇航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等各个领域。
工程热力学目的是研究和讲授热力学系统、热能动力装置中工作介质的基本热力学性质、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各种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等,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决工程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热力学定律合理分析热力学系统的基本能力。
工程热力学任务是研究和传授热力系统能量、能量转换以及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物性间相互关系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分析求解热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工程热力学起源于对热机和工质等的研究,热力学定律条理清楚,推理严格。
工程热力学的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与方法多,工程热力学广泛联系热力工程和能源工程等领域。
二、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的发展意义第二节热力学的历史沿革第三节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第四节熵与能源第一章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热能、热力系统、状态及状态参数第二节热力过程、功量及热量第三节热力循环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达第二节热力学能和总储存能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学时)第四节能量方程式第五节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2学时)第六节能量方程的应用第七节循环过程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2学时)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热力学能、比焓及比熵理想气体的混合物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2学时)第一节热力过程的方法概述热力过程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二节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2学时)第三节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2学时)第四节压气机的理论压缩功(2学时)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学时)第一节热力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第二节卡诺热机(2学时)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状态参数熵第三节熵增原理(2学时)克劳修斯不等式和不可逆过程的熵变熵的物理意义第四节㶲参数和热量㶲(2学时)㶲参数、能量的品质与能量贬值原理热量㶲、热量有效能及有效能损失第六章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2学时)定压下水蒸气的发生过程蒸气热力性质图表蒸气的热力过程第七章实际空气的性质和过程(2学时)实际空气的状态参数及焓湿图实际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及工程应用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统一命题,闭卷考试。
2024版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提高制冷效率的措施包括采用高效压缩机、优化冷凝器和蒸发器设计、 提高制冷剂性能等。
06
工程热力学应用实例分析
蒸汽轮机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
蒸汽轮机工作原理
蒸汽轮机利用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涡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蒸汽轮机主要由锅炉、汽 轮机、凝汽器、给水泵等辅助设备组成。
性能评价指标
蒸汽轮机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功率输出、蒸汽消耗率等。其中,热效率是评价 蒸汽轮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蒸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等容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在等容过程中,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关系。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在绝热过 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满 足特定的关系式。
05
热力循环与热效率
热力循环概述
01
02
03
热力循环定义
热力循环是研究工质从某 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 状态变化又回到原来状态 的过程。
等。
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 消失,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过程中,各 种形式的能量在数量 上保持平衡。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 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W表示系 统对外界所做的功。
对外界所做的功。
当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时, 即Q=0,则ΔU = -W,表示系 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对外界所
做的功的负值。
当系统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时, 即W=0,则ΔU = Q,表示系统 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与外界交换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手册: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参考书: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M.C. 波特尔、C.W. 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概论(2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0-1 热能及其利用(0.5学时)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0.5学时)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0.2学时)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0.8学时)3. 重点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视频片段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本课程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重点与难点
重点:确定蒸气状态参数的独立变量,利用蒸气图、表计算蒸气热力过程中的功量和热量。
难点:蒸气热力过程的计算。
主要英文
词汇
Saturated liquid, Dry-saturated vapor, Unsaturated liquid, Superheated vapor, Degree of superheat, Wet-saturated vapor
二.过程热量的定义
三.过程功和热量的异同
§1-7热力循环
一.可逆循环与内可逆循环
二.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衡状态,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过程功和热量,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难点: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理解
主要英文
词汇
Quasi-static, Quasi-equilibrium, Reversible process, Work, Heat, Power cycle
作业题:
备注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周 次
第4周
日 期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
§3-6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一.零点的规定
二.温度为0.01℃、压力为p的过冷水
三.温度为t、压力为p的饱和水
四.压力为p的干饱和蒸汽
五.压力为p的湿饱和蒸汽
六.压力为p的过热蒸汽
§3-7水蒸气表和图
一.水蒸气表
二.水蒸气的温熵(T-S)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
作业题
思考题:2-6,2-11, 2-12,2-13
作业题:2-8,2-13,2-16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1.1 温度、热量和内能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 热力学第二定律1.4 熵及其应用第二章:热力学性质计算与图表2.1 热力学基本性质计算2.2 状态方程的应用2.3 热力学性质图表的绘制2.4 热力学性质表和图的应用第三章:热传递过程3.1 导热过程3.2 对流换热过程3.3 辐射换热过程3.4 热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第四章: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4.1 热机原理与性能评价4.2 热能利用技术4.3 节能技术及其应用4.4 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第五章: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5.1 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5.2 热工测量仪表及其应用5.3 热工自动控制原理5.4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第六章:火箭发动机热力学6.1 火箭发动机概述6.2 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原理6.3 火箭发动机的性能评价6.4 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设计及优化第七章:航空发动机热力学7.1 航空发动机简介7.2 喷气发动机的热力学原理7.3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评价与优化7.4 航空发动机的热环境保护与节能第八章:内燃机热力学8.1 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8.2 内燃机的排放控制与环保技术8.3 内燃机的性能优化与评价8.4 内燃机的节能与减排技术研究第九章:锅炉热力学9.1 锅炉的基本原理与类型9.2 锅炉的热力学分析与设计9.3 锅炉的自动控制与监测技术9.4 锅炉的环保与节能技术第十章:空调热力学10.1 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0.2 空调热力学性能评价与优化10.3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10.4 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第十一章:热力学在能源转换与存储中的应用11.1 能源转换的基本原理11.2 热电转换技术11.3 热泵技术及其应用11.4 能源存储技术及其热力学问题第十二章:热力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2.1 材料的热力学性质12.2 相变与相图12.3 材料的热处理与热加工12.4 热力学在材料设计与制备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热力学在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13.1 环境热力学基础13.2 热力学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应用13.3 热力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四章:热力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14.1 生物体的热力学特性14.2 生物医学热力学14.3 热力学在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中的应用14.4 热力学在医学治疗与康复技术中的应用第十五章:热力学的现代发展与前沿探索15.1 热力学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15.2 热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15.3 热力学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15.4 热力学的未来挑战与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个完整的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化学化工系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总学时数:72 学时讲授时数:72学时实践(实验、技能、上机等)时数:0学时授课班级:主讲教师:使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讲稿内容附后。
绪论(2学时)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电能一一机械能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直接利用) 供热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 (间接利用)发电冰箱一一-(耗能) 制冷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 (即做功能力)注意: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6.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对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1).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
(2).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3).研究各种热工设备中的工作过程。
(4).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程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题。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化学化工系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总学时数:72 学时讲授时数:72学时实践(实验、技能、上机等)时数:0学时授课班级:主讲教师:使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讲稿内容附后。
绪论(2学时)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电能一一机械能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直接利用) 供热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间接利用)发电冰箱一一-(耗能) 制冷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注意: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6.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对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1).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
(2).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3).研究各种热工设备中的工作过程。
(4).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程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题。
7..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特点(1)宏观方法:唯现象、总结规律,称经典热力学。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工程热力学简介1.1 课程背景本章主要介绍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使学生对工程热力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2 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3)理解工程热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1.3 教学内容1.3.1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3.2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3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1.4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互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热力学定律与工质性质2.1 课程背景本章主要介绍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如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以及工质的性质,如比热容、比焓等。
2.2 教学目标(1)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定律;(2)了解工质的性质及其在工程热力学中的应用;(3)能够运用热力学定律和工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内容2.3.1 能量守恒定律2.3.2 热力学第一定律2.3.3 热力学第二定律2.3.4 工质的性质2.4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互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热力学定律和工质性质。
2.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热力学定律和工质性质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热力学系统与状态参数3.1 课程背景本章主要介绍热力学系统的分类、状态参数及其定义和表示方法,如压力、温度、比容等。
3.2 教学目标(1)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掌握状态参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3)能够运用状态参数描述热力学系统。
3.3 教学内容3.3.1 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3.3.2 状态参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3.3.3 状态参数在工程热力学中的应用3.4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互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系统的分类、状态参数及其应用。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工程热力学简介1.1 热力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3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假设与局限性1.4 工程热力学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第二章:热力学基本概念2.1 系统与surroundings2.2 状态与状态参数2.3 过程与途径2.4 热力学平衡2.5 熵与无序度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3.1 能量守恒定律3.2 内能3.3 热量与功3.4 等压过程、等体过程与绝热过程3.5 焓与比焓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4.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2 可逆与不可逆过程4.3 卡诺循环与热效率4.4 熵增原理4.5 熵的计算与熵变第五章:热力学第三定律5.1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5.2 绝对零度与熵的极限5.3 熵与温度的关系5.4 热力学函数的性质与变化5.5 热力学方程的运用与分析第六章:工程应用中的热力学问题6.1 热力学在热机中的运用6.2 热力学在热传导中的运用6.3 热力学在热力学循环中的运用6.4 热力学在相变与沸腾中的运用6.5 热力学在热力学流体动力学中的运用第七章:热力学势与状态方程7.1 热力学势的定义与分类7.2 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7.3 状态方程与物性参数7.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物态图7.5 热力学势的计算与分析第八章:热力学相变与相图8.1 相与相变的基本概念8.2 晶体的点阵结构与相变类型8.3 相图的基本原理与表示方法8.4 铁磁相变与顺磁相变8.5 相变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第九章:热力学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9.1 热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9.2 热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9.3 热力学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9.4 热力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9.5 热力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热力学的未来发展及其挑战10.1 清洁能源与热力学10.2 热力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0.3 热力学在高性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10.4 热力学在低温与高温环境中的应用10.5 热力学在纳米尺度研究中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这是热力学的两大基础定律,对于理解能量守恒与转化、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至关重要。
工程热力学 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教案标题:工程热力学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工程热力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工程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
3. 热力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4. 热力学循环的计算和优化。
教学难点:1.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2. 热力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热力学循环的计算和优化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投影仪。
2. 教学实例和案例分析材料。
3.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相关的问题。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介绍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如封闭系统、开放系统等。
2. 解释热力学过程的描述方法,如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3. 讲解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循环类型。
三、计算方法与案例分析(40分钟)1. 介绍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热力学方程、热力学图表等。
2. 分析实际案例,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工程热力学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工程热力学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演示(可选,30分钟)1. 进行与工程热力学相关的实验演示,如热力学循环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验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工程热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 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拓展阅读推荐。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与工程热力学相关的计算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参加相关实习或实践活动,加深对工程热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024年)工程热力学教案第一讲
2024/3/26
14
04
理想气体性质及过程分析
2024/3/26
1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 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 温度。
VS
理想气体性质
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气体,其分子间无 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体积。
2024/3/26
16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分析
等温过程定义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的温度 保持不变。
等温膨胀
气体在等温条件下膨胀,其 内能不变,吸收热量等于对 外做功。
等温压缩
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压缩,其 内能不变,放出热量等于外 界对气体做功。
2024/3/26
17
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分析
多变过程定义
多变过程是温度和压力同时变化的过程。
2024/3/26
10
03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3/26
11
热力学能、功和热量
热力学能
是系统内部所有微观粒子各种能 量的总和,包括微观粒子的动能 、势能、化学能、电离能等。
功
是系统与外界之间由于力学相互 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功是宏观过 程量,其数值及正负与所选的初 始状态有关。
热量
是系统与外界之间由于温差而传 递的能量。热量是过程量,其数 值及正负与所选的初始状态有关 。
03
为工程热力学中许多重要概念和 理论,如熵、熵增原理、热力学
温标等提供了基础。
04
21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卡诺循环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
的循环。
是一种理想化的可逆循环,其效率只 取决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手册: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参考书: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波特尔、.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概论(2学时)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0-1热能及其利用(学时)0-2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学时)0-3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学时)0-4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学时)3.重点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视频片段6.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本课程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另,用例应尽量采用较新的事实和数据。
7.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工程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方法的比较作业:(短文,一、二页即可)网络文献综述——能源利用与工程热力学8.师生互动设计讲授中提问并启发讨论:从本课程教材的四大部分的标题看,对于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有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猜想”)知道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吗第三、第零定律呢请举例并比较:宏观研究方法和微观研究方法。
2024版工程热力学教案
17
热力循环基本概念
2024/1/25
01
热力循环定义:热力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 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02
热力循环分类:根据工质状态变化特点,可分为开 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03
热力循环评价指标:热效率、㶲效率等。
18
卡诺循环及其热效率
2024/1/25
卡诺循环定义
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理想热力循环。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 (J)。
2024/1/25
温度 压力 体积 内能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 位是摄氏度(°C)或开尔文 (K)。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是立 方米(m³)或立方厘米(cm³)。
9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1/25
内容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 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同样需要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计算更 为复杂。
2024/1/25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汽化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实际气体可以发生 相变。
14
湿空气性质及过程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包括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 对湿度等。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如加热、冷却、加湿、去湿等, 需要考虑水蒸气的变化。
湿空气的焓湿图
表示湿空气状态参数之间的关 系,用于分析空调、制冷等过 程。
热电转换
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 电能的技术,如温差发电、热离 子发电等。
2024/1/25
24
热力学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
2024/1/25
节能原理
01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
北京理工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工程热力学概述1.1 热力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假设与局限性1.4 工程热力学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第二章:热力学基本概念2.1 系统、状态与过程2.2 状态变量:温度、压力、比容2.3 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4 热力学量:内能、焓、熵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3.1 能量守恒定律3.2 热量与功的转换3.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3.4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4.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2 卡诺循环与热机效率4.3 熵增原理与自发过程4.4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五章:热力学第三定律5.1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5.2 绝对零度的概念5.3 熵与温度的关系5.4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六章:热力学势6.1 自由能与自由能变化6.2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势6.3 亥姆霍兹自由能与能量函数6.4 热力学势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七章:相变与相平衡7.1 相与相变的类型7.2 相图与相平衡条件7.3 相变过程的热力学分析7.4 相平衡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八章:热传递8.1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辐射8.2 傅里叶定律与导热方程8.3 牛顿冷却定律与对流换热8.4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与辐射换热第九章:热力学循环9.1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9.2 卡诺循环与热效率9.3 实际热力学循环:蒸汽循环、内燃机循环9.4 热力学循环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热力学参数测量与计算10.1 热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10.2 热力学实验设备与技术10.3 热力学计算方法与软件应用10.4 热力学参数测量与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状态变量:温度、压力、比容等是描述系统状态的基本参数,它们的变化决定了系统的性质。
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是理解和计算理想气体状态的基础,涉及到气体的宏观行为。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教案第一讲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的作用: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方法及提高转化率的途径,比较集中地表现为能量方程。
工程热力学部分的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如工质、热力系、热力状态、状态参数及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等,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全部工程热力学的基础。
(2)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
其主要内容是理想气体、水蒸气、湿空气等常用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工质热力性质的研究是具体分析计算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的前提。
(3)各种热工设备的热力过程。
其主要内容有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气体和蒸汽在喷管和扩压管中流动过程及蒸汽动力循环等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
这些典型热工设备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是工程热力学应用基本定律结合工质特性和过程特性分析计算具体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完善性的方法示例。
第一章工质及气态方程第一节工质热力系统第二节工质的热力状态基本状态参数第三节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第四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本章的主要内容1、讨论能量转换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基本概念;2、在以气体为重要工质的能量转换过程中,介绍其状态方程。
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工质、热力系的定义,掌握热力系的分类。
•理解热力状态和状态参数的定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征、分类,基本状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掌握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的关系。
•掌握平衡状态的物理意义及实现条件。
•了解状态方程式及参数坐标图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理解热力过程、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物理意义与联系,能正确判定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
第一节工质及状态方程本节重点掌握热力系统,在学习这一概念之前先认识一个概念:【工质】1. 什么是工质?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或热能转移的媒介物质。
2. 工质特性:可压缩、易膨胀、易流动3. 常用工质:热机循环中: 水蒸气、空气、燃气。
制冷循环、热泵循环中: 氨、氟里昂。
举例(1)从能量转换方面:汽轮中的水蒸气首先要知道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如图示(蒸汽动力循环示意图)该工作过程实现了热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水蒸气作为该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媒介物质,就是工质。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化学化工系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总学时数:72 学时讲授时数:72学时实践(实验、技能、上机等)时数:0学时授课班级:主讲教师:使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讲稿内容附后。
绪论(2学时)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电能一一机械能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直接利用) 供热锅炉一一烟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 (间接利用)发电冰箱一一-(耗能) 制冷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 (即做功能力)注意: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6.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对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1).研究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
(2).研究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3).研究各种热工设备中的工作过程。
(4).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程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题。
7..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特点(1)宏观方法:唯现象、总结规律,称经典热力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手册: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参考书: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M.C. 波特尔、C.W. 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概论(2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0-1 热能及其利用(0.5学时)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0.5学时)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0.2学时)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0.8学时)3. 重点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视频片段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本课程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另,用例应尽量采用较新的事实和数据。
7. 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工程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方法的比较作业: (短文,一、二页即可)网络文献综述——能源利用与工程热力学8. 师生互动设计讲授中提问并启发讨论:从本课程教材的四大部分的标题看,对于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有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猜想”)知道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吗第三、第零定律呢请举例并比较:宏观研究方法和微观研究方法。
你认为你(本专业的学生)将来会“干什么”9.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绪论0-1 热能及其利用★视频片段:人类用能历史能源——为人类生产与日常生活提供各种能量和动力的物质资源自然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燃料化学能等可见:从自然能源中获取能量的主要形式是热能(仅风能、水能、潮汐能是机械能形式—指流体的动能和位能)热能利用的两种基本方式:——直接利用[举例和请学生举例]——间接利用[举例和请学生举例]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18世纪中叶,蒸气机出现,开始热→功(机械能)研究;第一类永动机不成功,总结出Law I;焦耳实验,有了热—功当量概念,开始形成热力学;第二类永动机不成功,总结出Law II;1912年,研究低温现象,Law III(“0 K达不到”);加上Law 0(关于热平衡概念,温度概念及温标建立)四个基本定律,构成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随着生产发展,热力学形成已一百多年,作为经典热力学,已很成熟。
分支:理论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热力学,非平衡热力学,生物热力学…甚至用热力学理论于社会学/经济学方面。
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图 1★视频片段:蒸汽发电厂★热机工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热力学研究热现象—与物质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热运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热运动无时无处不在,人类利用热能历史悠久(直接,或转换为其它形式)。
—热能为一方,其它所有非热能形式能量为另一方(机、声、光、电、磁等),可相互转换。
转换前后数量相等(Law I:能量转换与守恒)。
但机械能等可100%地、无代价地转换为热能,反之则不然(Law II:热过程之方向性)。
[例:汽车排尾气;现代火电厂热效率仅40+%]二、研究内容1.热能与其它能量间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主要Law I、II,此乃本课程主要内容。
2.工质的热力性质——能量的利用/转换,需通过工作物质即工质及热力设备来完成。
3.提高热力设备效率的途径——从工程实际应用来说,此为最终目的。
** 请学生对照教材的四大部分的标题,体会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前三大部分):①热力学基本定律;②工质热力性质;③(热力设备中的)热力过程及循环;④化学热力学基础。
三、研究方法可有二种研究方法——微观的和宏观的。
工程热力学用宏观的研究方法。
优点——可靠:以大量观察/实验所得经验定律为依据,故只要推论无误,则结论亦可靠。
而经验定律是大量经验(观察/实验)之归纳总结,其可靠性体现在至今未有反例。
缺点——①不能说明其所以然(何以“守恒”何以有“方向性”);②应用有局限:上不能推广至茫茫宇宙,下不能深入至物质内部个别分子/原子的表现——看不到,去不了,无经验。
统计热力学则恰可弥补其缺点——可说明“所以然”。
但也有缺点:与物质结构模型有关,而模型是近似的。
[例:判断人的健康:可宏观—体温等;也可微观—化验等]四、课程与本专业的关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技术,在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从事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热力学是本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另二门同类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五、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
法定计量单位——以SI为基础。
SI与公制/英制间的换算,也需有所了解/应用。
六、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建议根据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建议在学习中掌握几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应用。
抓好几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习题/小结。
第一部分热力学基本定律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4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了解热力系的定义;平衡状态的概念、平衡条件;掌握基本状态参数的定义、计量及不同单位间的换算;掌握准平衡过程的定义,理解提出准平衡过程概念的意义和作用。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1 热力系(0.5学时)1-2 热力系的描述(0.5学时)1-3 基本状态参数(1.5学时)1-4 状态方程,状态参数坐标图(1学时)1-5 热力过程及循环(0.5学时)3. 重点难点热力系统;状态及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可测的基本参数;热平衡及热力学第零定律;状态参数坐标图;热力过程和循环;准平衡过程;状态量和过程量;尺度量和强度量。
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概念和认识:各种实际的正/逆热力循环(动力循环、制冷循环)及其作用。
从教材的“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及问题讨论”中选择一题进行讨论和引导。
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ppt幻灯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复习《绪论》中关于热力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说明热力学状态参数是宏观参数;重点说明准平衡过程概念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7. 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教材的课后自检题(选一、二题在课堂上讨论)习题:教材习题第一章2~6, 12, 15(可变)8. 师生互动设计提问并启发讨论:观察过某个热力系统的状态变化吗留意过系统状态变化伴随有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吗思考过状态变化与能量交换间的联系吗用过压力计、温度计吗了解温度的概念吗对照热力学Law 0,讨论:是否所有事物都有“若A=B且A=C则必有B=C的规律”[例:ABC三个班足球或歌咏比赛。
引导得出结论:状态量才有此规律]请学生举例:尺度量,强度量请学生举例: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如爆炸这样的过程,能不能作准平衡过程处理为什么9.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一部分热力学基本定律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1-1 热力系—热力学分析的对象★ .ppt图示:热力系统概念外界(环境)——除热力系以外的外部世界,但一般仅指与热力系有关(有相互作用:W功/Q热/m质交换)的部份。
界面(边界)——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亦可是假想的。
分析:1. 热力系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状态——热力状态)怎样描述如何变变的规律2. 热力系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能/质交换)——交换了什么谁给谁数量3. 以上二方面的联系——状态变化乃因与外界有作用,反之与外界作用必导致系统改变状态。
则其间关系如何能否通过了解热力系的状态变化,而得知其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分类:与外界作用情况:开口系,封闭系热力系内部情况:平衡/非平衡系,均匀(单相)/非均匀,单元/多元,…特殊:绝热系,独立系;热源(冷源),功源;…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系统,可方便分析。
1-2 热力系的描述(描述——说明该热力系的性质)一、热力系的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教案状态(热力(学)状态)——热力系在某瞬间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况。
状态参数——描述热力系状态的参数。
虽然微观上是与物质微粒热运动——(气体)分子疏密、运动剧烈程度——有关的量,但(记得!)热力学中只用宏观量:p ,V ,T ,U ,…。
有时也引入一些外部参数作为状参如系统整体的速度、高度等。
平衡状态(概念、定义)★ .ppt 图示:气缸的热、力平衡** 提示学生不要只背定义,而应着重注意3点:(1) 热/力平衡,条件是温/力差消失;(2) 热力系的平衡,意味着所有的不平衡势差已消失;平衡/非平衡热力系,其各状态参数有/无确定值。
(3) 提出“平衡状态”概念的意义,在于易研究(可用确定的参数值描述之,进而可分析/计算之)。
虽然实际工程问题中的热力系很少是平衡状态的——毋宁说正是利用了不平衡(即平衡被破坏,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来实现能量交换的——但一定条件下,可视实际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各点为接近平衡态。
有误差可修正。
二、状态参数的特性★ .ppt 图示:系统的尺度量和强度量;“微团”状态参数可分为二大类。
尺度量——与系统所含物质数量(m, n )有关的量,具可加性(m, n, U, S, …)强度量——与系统所含物质数量无关,在“点” 上定义的量,无可加性(p, T,…)(“点”——含足够分子的微团,非几何上的点)比参数——尺度量对m (或n )的微商,具强度量性质比体积 m V δδυ=均匀系 mV =υ 比热力学能 m U u δδ= 状态一定,则状态值一定,即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