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3《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3《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1393f851e79b89680226c3.png)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创立拜上帝教 B.金田起义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2、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3、太平天国在北上途中,先后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①北王②翼王③南王④西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5、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是()A.北伐B.永安建制C.天京事变D.定都天京6、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7、《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8、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9、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
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0、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二、读图说史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4391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a.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的烽烟课题1 林则徐虎门销烟【研究目标】1. 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 理解禁烟运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课堂练】1. 选择题a. 下列哪一年,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了侵华战争?A. 1839B. 1840C. 1841D. 1842b. 下列哪位官员被道光帝派往广东查禁鸦片?A. 林则徐B. 魏源C. 左宗棠D. 奕訢2. 简答题请简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和意义。
课题2 鸦片战争【研究目标】1. 知道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2.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课堂练】1. 选择题a. 下列哪一年,鸦片战争爆发?A. 1839B. 1840C. 1841D. 1842b. 下列哪位将领率领英军攻占了南京?A. 关天培B. 华尔C. 戈登D. 璞鼎查2. 简答题请简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单元太平军的抗争课题1 金田起义【研究目标】1. 知道金田起义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课堂练】1. 选择题a. 下列哪一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金田起义?A. 1851B. 1852C. 1853D. 1854b. 下列哪位是太平天国的东王?A. 杨秀清B. 萧朝贵C. 冯云山D. 韦昌辉2. 简答题请简述金田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课题2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目标】1. 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2.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课堂练】1. 选择题a.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哪一年?A. 1851B. 1852C. 1853D. 1854b. 下列哪位是太平天国的北王?A. 杨秀清B. 萧朝贵C. 冯云山D. 韦昌辉2. 简答题请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第三单元甲午中日战争课题1 甲午中日战争【研究目标】1.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2.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3db4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5.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1.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持续不断。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A.太平天国运动B.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C.虎门销烟D.李自成起义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革命大本营采取的军事行动是()A.北伐和西征B.东征和西征C.北伐和东征D.北伐和南征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石达开C.洪仁玕D.韦昌辉5.太平天国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
这个“新情况”是指()A.尖锐的阶级矛盾B.满汉地主武装的共同镇压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D.内讧导致力量削弱6.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7.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
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
……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
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
我何等福气……”材料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1905年) (1)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谁?(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部文件的内容?为什么在当时没能真正实施?(3)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三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什么?(4)“莫将成败论英雄”,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答案:1.A2.B3.A4.C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虽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但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八上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八上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0be1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八年级上学期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与练【基础梳理】一、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经过:3.评价:(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功绩: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二、重要文献1.填写两部文献的相关内容。
项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社会经济主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评价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2.事实证明了以上纲领和思想都脱离实际,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在当时行不通。
【课堂演练】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上述内容出自()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革命军》2.“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拜上帝教的愚昧迷信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李秀成曾率领太平军三次攻打上海,期间遭到英法军队的阻击,黄浦江上的英法军舰也对太平军进行炮击。
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是()A.地主阶级的残酷镇压B.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C.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4.据如图,可以得出太平天国的意义是()A.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领导农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正是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使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了十分顽强的敌人,很难不会失败。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2835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f.png)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及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一、选择题1.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研究。
XXX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B.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D.火烧圆明园答案:C。
XXX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
2.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太平军攻占苏州C.定都天京D.青浦大败洋枪队答案:XXX在定都天京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3.1862年9月,令浙江宁波一带的老百姓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的喜讯最有可能的是()。
A.XXX发动金田起义B.太平军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C.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头目XXXD.XXX把侵略军围困在廊坊答案:B。
太平军在南京定都后将其改名为天京。
4.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攻占长沙C.攻占南京D.永安建制答案:A。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是金田起义。
5.“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是1905年XXX《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答案:C。
XXX在永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6.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A.XXX起义B.XXX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戊戌变法运动答案:C。
该题是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程度。
7.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太平军北伐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答案:D。
XXX在天京陷落后开始走向衰落。
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答案:B。
①是永安建制,②是定都天京。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e6b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b.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1.“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A.陈胜、吴广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
其中①②处应该是()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B.定都天京、天京事变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B.天京事变C.天京保卫战失利D.永安建制4.下侧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此图不能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5.“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
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6.下图为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
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
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7.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二幅浮雕,描述的是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场景。
这块浮雕可用于研究()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8.下列年代尺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③处应该是()A.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B.军事全盛、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天京陷落D.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9.下图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纲领性文件。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习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51c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3.png)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习题(含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金田起义②天京事变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④颁布《资政新篇》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②③①④2.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 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3.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A. 洪秀全B. 洪仁玕C. 韦昌辉D. 杨秀清5.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教义B.为中国农民追求平等自由C.推翻清朝统治D.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6. 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A.英法联军B.洋枪队C.八国联军D.湘军二、判断题:1.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洪秀全。
2.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提倡向西方学习,得到了初步实践。
3.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成功的农民起义战争。
5. 1855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改名为天京。
三、材料分析题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1)洪杨诸贼分别指的是谁?伪天朝指的是什么?(2)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 B2. C3. A4. B5. C6. B二、判断题参考答案1. √2. ×3. √4. ×5. ×三、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1)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ea18c75022aaea998f0f70.png)
同步练习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是()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北伐和西征D.青浦大战2.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起义,在此期间中国发生的类似的大事是()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3.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在()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4. 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洋务运动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5.“多行不义必自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就是一例。
他被击毙是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太平天国运动中D.义和团运动中6.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7.1860年,李秀成率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枪队,他率领的军队是()A.清军B.黑旗军C.太平军D.湘军8.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C.华尔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9.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史实说明A.太平军只打外国人B.太平军要把外国人赶出中国C.太平天国军事力量强大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特点10.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并在此定都是在()A.1853年B.1856年C.1860年D.1861年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大事记①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②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形成与清政权的对峙;为拱卫天京,派兵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③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④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⑤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a5341c5b561252d381eb6e0b.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与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他们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2.兴起(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 定都天京3.定都天京:1853 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1)颁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2)主要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1)目的: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2)经过: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
(3)结果: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4)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3 天京陷落6.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概况: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3)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练习二十二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练习二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5d4ae33caf1ffc4ffe47accf.png)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练习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A、拜上帝教教义B、《劝世良言》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太平天国的都城在( )A、南京B、青浦C、慈溪D、杭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洪秀全称“天王”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D、天京变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曾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不包括( )A、李鸿章B、张之洞C、洪秀全D、曾国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承载的历史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该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安庆陷落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校竞赛中,主持人提到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从中可以判断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杨秀清B、李秀成C、洪秀全D、石达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23b81816fc700abb68fc31.png)
《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是()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北伐和西征D.青浦大战2.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起义,在此期间中国发生的类似的大事是()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3.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在()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4. 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洋务运动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5.“多行不义必自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就是一例。
他被击毙是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太平天国运动中D.义和团运动中6.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7.1860年,李秀成率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枪队,他率领的军队是()A.清军B.黑旗军C.太平军D.湘军8.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C.华尔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材料题9.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耀,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巡演活动。
下面是入选的影片,请你结合这些影视资料,完成问题。
(1)如果按这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巡演,其正确顺序是:(2)从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请分别说出制造这些战争的国家,并分析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3)通过这些影视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事件?(写出两列即可)在这些抗争中,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书写的中华民族的不朽战歌。
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与品质?答案和解析【答案】1.B2.B3.B4.A5.C6.D7.C8.D9.(1)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太平天国爆发于1851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
度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有答案)
![度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bfc7155ef7ba0d4b733b23.png)
度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有答案)11. 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A. 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12. 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A. 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B. 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C.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D. 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13.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 太平天国领秀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4.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
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
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 改革政治体制B. 发展民族工业 C. 反侵略反封建 D. 推翻军阀统治15. 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③在青浦打败曾国藩组织的洋枪队④1858年,再次攻破江北大营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6.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 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问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73a9af121dd36a32d829c.png)
部编八上教材题目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
白银大量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P6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清政府度腐朽落后。
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P7课后活动1.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
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保护鸦片贸易。
2.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P9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
扩大国内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
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P10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11dc28762caaedd33d4ab.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第1课鸦片战争【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P4)答:白银外流,威胁政府的财政;摧残人们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
【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P6)答: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课后活动】1.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P7)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略。
(P7)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题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P9)答: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对中国开战的借口,即使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也会找其他借口开战。
【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P10)答: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径之一。
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愤英法联军的暴行,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叹一百五十年的积聚随火而逝,再也无法恢复。
【课后活动】1.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P12)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2.略。
(P12)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材料研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P14)答: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清政府猝不及防;清政府的腐朽,官员遇有民变,纷纷逃走。
【材料研读】《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P15)答:它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课后活动】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P18)答:军事进军路线较为正确(沿江东下);领导集团团结一致;广大战士革命热情高涨;广大人民的拥护;清军传统军事力量(八旗、绿营等)的腐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word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word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c5362551810a6f424867f.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红头军”指的是()A.禁烟运动是的中国军民B.英勇斗争的太平军C.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D.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2.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的是()A.洪秀全B.冯云山C.杨秀清D.萧朝贵3.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
此人是()A.西摩尔B.瓦德西C.华尔D.赫胥黎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义和团运动③五四运动④戚继光抗倭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6.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确的是()①太平军占领南京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③北伐西征④天京事变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北伐时期B.天京事变C.安庆陷落D.天京陷落8.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A. 虎门销烟——林则徐B. 黄海大战——邓世昌C. 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D. 收复新疆——左宗棠9.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的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四洲志》D.《天朝田亩制度》10.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 陈胜吴广起义C.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D. 五四爱国运动1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随堂练习,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随堂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e593ee87101f69f319510.png)
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2、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三、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一、爆发原因和前期准备工作1.原因:①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前期准备:1843 创立“”(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1、金田起义——开始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2、永安建制——发展【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3、定都天京——壮大【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853.3攻占,改为,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后,颁布建国纲领——《》(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绝对平均主义)目的:“四有两无”社会结果:没有实行4、北伐、西征——高潮【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转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6、重整国政(1)提拔总理朝政。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1864三、失败原因1.主观上: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四、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第 5 页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3课《天平天国运动》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3课《天平天国运动》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92ab6804d2b160a4ec02e.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3课《天平天国运动》习题(含答案)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发生于()A.1842年 B.1851年 C.1853年 D.1864年2.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C.李秀成 D.冯云山3.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
你认为他最有可能学习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4.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金田村B.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进行北伐和西征C.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拥有中国半壁江山D.太平军在青浦战役中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5.“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是l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 B.南京 C.永安 D.安庆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7.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2)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1860——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之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
——摘自《剑桥插图中国史》(1)结合你了解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说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指的是什么,并说说你对这支“反击力量”的看法。
(2)请你收集课外资料,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
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太平天国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P14材料研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P15材料研读:《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由于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可能实现。
P18课后活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那么顺利。
攻占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等地在定都天京之前。
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加之清军的腐朽衰败,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初中历史学法探讨
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课堂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
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
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
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从历史认识的逻辑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历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2.学习历史要构建知识结构
初中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往往不重视课题对课内子目的的统领作用,孤立地看待各子目内容,不注重子目间的相互联系,记忆的知识支离破碎,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基本结构,讲述课题与子目、子目与子目的关系。
授完新课,让学生再温习一遍课文结构,领会全课内容。
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教师指出,课文的题目与三个子目间关系密切,课文的三个子目都是为了说明课文题目: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实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做准备;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
按这一课文结构提示学完新课,课文子目环环相连,层层推进,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一目了然。
3.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角色,不能主宰课堂,仅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记录既定的结论,而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指导。
历史教师如果只是抱着教材讲课,就是在浪费学生成长的时空。
学生的资质各有同,他们需要通过学习获得见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探索未来。
如果要在历史的海洋中,打开历史与现实间的屏障,以史为鉴,体味深刻而完整的生活,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按照课程目标的一般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定学习内容,他们有权参与学什么和怎样学。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让他们充分发
挥主体作用,主动去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
例如,在讲授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时,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该知识点教材中没有提及到,又不能给学生记录现成的观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设置大量史料和文献,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分析,去发现历史规律。
从中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也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讲课要思路清晰,注重整体性教学,做到将知识融汇贯通。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它贯通古今中外,时空跨度大,内涵丰富,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因此看上去十分琐碎。
其实不然,纷繁复杂的背后,总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比如中国古代史,是以朝代的更迭和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而每个朝代的知识又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
记住朝代更替顺序,列出各个朝代的大事年表就抓住了这条历史线索。
只有抓住了教学线索,教师的教学思路才会清楚,讲课内容才会条理清晰。
古代世界虽然比较封闭,但不同区域、国家之间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联系,所以在教学世界史时,要注意与同时代的中国史联系比较。
历史课上,老师大可与学生谈古论今,畅所欲言,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思路清晰,并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融汇贯通。
4.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
历史是一门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历史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语文、政治、地理。
所以,教师在教学历史时,不要将历史孤立的讲解,而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绝大部分历史内容都是以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不仅文史不分家,政史亦是一家,历史现象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理论,反过来,我们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又离不开政治理论。
此外,历史知识虽然多以文字形式呈现,但空间概念却很强。
因此,地图就成为了学好历史的重要工具。
地图直观形象,如果学生学会借助地图记忆基础知识,历史也就不会令人感觉那么枯燥了。
5.联系实际教学,体现学史价值
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体现出历史的价值。
《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人类如果不知道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不吸取历史教训,又怎么能对今天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也就不会获得更好的未来了。
我们要针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讨论。
不要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这正是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
历史学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不仅才华横溢,取得骄人的成就,而且品行高尚,是他人学习的楷模。
如果我们在课上介绍他们的优秀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6.巧设疑问。
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设疑问,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
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说:"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最早的考试制度是如何出台的?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的人?"学生觉得古代的考试制度与"中国为什么没出现像牛顿这样的人"有联系,于是,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以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古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人才培养要求甚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从而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