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常用术语大全
金融专业术语解释大全

金融专业术语解释大全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Money)-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货币(如人民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货币在这里就充当了交换媒介(流通手段职能);同时,我们可以把货币储蓄起来,这时货币就发挥了贮藏手段职能。
2. 本位币(Standard Money)-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用一定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成的铸币。
本位币的特点是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即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例如,在我国,人民币元就是本位币,商家不能拒绝接受顾客用人民币元进行的合法支付。
3. 辅币(Fractional Currency)- 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于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
辅币通常用贱金属铸造,其特点是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
我国的角和分就是辅币,在大额交易中,如果只用角币支付且数量过多,商家可以拒绝接受。
4.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内容。
例如,金本位制就是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黄金是货币金属,货币单位与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挂钩。
二、信用与信用工具1. 信用(Credit)-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它反映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其中债权人将商品或货币借出,债务人则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例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银行是债权人,企业是债务人,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需要偿还贷款本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大全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大全1. 年化收益率,这可太重要啦,兄弟。
简单说呢,就是把投资收益换算成年利率。
就好比你把钱借给别人,一年后除了本金收回来,还能拿到一笔利息,这个利息占本金的比例就是年化收益率。
比如说你买了个理财产品,三个月赚了1%,那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就是4%呢。
你说这是不是个很方便对比不同投资收益的好东西呀?2. 市盈率,嘿,这可是个有趣的玩意儿。
它就像给股票打的一个分数。
市盈率是股票价格和每股盈利的比值。
假如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是100块,每股盈利是10块,那市盈率就是10倍。
这就好像你去买东西,这个市盈率就是衡量你花的钱和能得到的价值的关系。
你想啊,如果市盈率太高,是不是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个不太值当的东西呢?3. 套牢,哎呀,这词一听就有点难受呢。
就是说你买了股票或者其他投资品,结果价格跌了,你要是卖出去就会亏很多钱,只能等着它涨回来。
就像你被困在一个地方出不去了一样。
我有个朋友,他买了一只股票,结果股价一路下跌,他就被套牢了,每天看着那股价唉声叹气的,可愁人啦。
4. 杠杆。
这个杠杆呢,就像是个放大器。
在金融里,就是利用少量资金来撬动更大的投资。
比如你有10万块钱,你可以用杠杆变成50万去投资。
但是呢,这就像走钢丝,一旦投资失败,损失也是成倍放大的。
我听说有个人用高杠杆去炒期货,结果市场走势不利,他的钱就像流水一样没了,真让人揪心啊。
5. 对冲。
这对冲就像是给自己的投资买份保险。
你通过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的交易来降低风险。
比如说你担心油价上涨影响你的运输成本,那你可以同时买入石油期货和做空一些跟石油相关的股票。
就像你出门带把伞,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多明智呀。
6. 做空。
这听起来有点神奇哈。
做空就是你预期某个资产价格会下跌,然后你先借来这个资产卖掉,等价格真的跌了,你再买回来还回去,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利润。
这就好比你先把邻居家的苹果借来卖掉,等苹果便宜了再买回来还给他,不过这可是在金融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哦。
金融专业词汇大全

金融专业词汇大全导言:金融专业术语是金融领域的核心内容,掌握和理解这些术语对于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金融专业词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金融领域的相关概念与术语。
一、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通常由央行制定和执行,以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货币政策的目标可以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维持金融稳定以及促进就业等。
二、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资本市场是指用于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企业融资和投资者的投资机会。
三、证券(Securities):证券是指股票、债券等可以证明持有者享有权益或债权的金融工具。
股票代表对公司所有权的所有权益,债券代表债务人对债权人所承诺的支付等。
四、利率(Interest Rate):利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借贷资金时所支付或获得的报酬率。
利率的高低影响着借贷成本和资金的供需状况,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五、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是指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控制和应对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不确定性,保护利益。
六、投资组合(Investment Portfolio):投资组合是指个人或机构用于投资的各类资产的集合。
投资组合的合理选择是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来平衡不同类型资产的配置。
七、流动性(Liquidity):流动性是指资产在市场上能够快速变现为现金的能力。
流动性越高,表示市场上对该资产的需求越大,交易更容易进行,相反则流动性较低。
八、金融衍生品(Financial Derivative):金融衍生品是根据某个基础资产的价格变动而产生价值的金融合约。
常见的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掉期合约等。
九、股息(Dividend):股息是指公司根据盈利情况向股东派发的利润份额。
金融圈的术语

金融圈的术语
1. 资产:指个人或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资源。
2. 负债:指个人或企业所欠的债务或责任。
3. 股本: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等于公司的资产减去负债。
4. 资本市场:指提供长期资金的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5. 货币市场:指提供短期资金的市场,如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
6. 金融衍生品:一种基于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价格或表现。
7. 风险管理: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最小化潜在损失并最大化收益的过程。
8. 投资组合:投资者持有的多种资产的组合,旨在分散风险和实现投资目标。
9. 套利:通过在两个或多个市场上同时进行交易,利用价格差异赚取无风险利润的策略。
10. 基本面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经济环境等因素来评估股票或其他资产的价值。
11. 技术分析:通过研究股票或其他资产的价格和交易量图表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方法。
12. 宏观经济:指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
13. 量化投资: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
14. 首次公开募股(IPO):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
15. 并购:指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这些只是金融圈中的一部分术语,金融领域非常广泛且复杂,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了解这些术语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非常重要。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1、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2、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6、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7、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8、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9、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10、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1、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2、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3、贴现:指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放款。
14、承兑: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作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15、股票价格指数:即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6、法定存款准备金: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该比例被称作法定准备金率。
17、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有价证券的行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总1.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期间货币可实现几次买或卖的行为。
2.无限法偿:是主币具有的无限支付能力,无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人们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虽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但当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收受4.信用卡:是银行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支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5.纸币:广义的纸币,泛指纸制的货币。
典型的纸币是指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6.金本位制:国家规定用黄金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
7.货币购买力: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
8.辅币:本位币以下的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的小额货币。
9.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条件的取得是其特征实物借贷: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
10.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11.民间信用:指在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之外进行的借贷活动。
12.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13.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4.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5.信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
16.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7.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18.金融机构: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种种金融服务的组织。
19.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0.铸币: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21.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22.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关系下产生的表明债权和债务的书面凭证。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金融学名词解释: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控经济波动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 利率:利率是指资金的使用价格,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是银行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决定。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4.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进行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5.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可能面临的损失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6.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长期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
7. 企业财务: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的资金筹集、投资、融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8. 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是指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定价,以满足投资者和机构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
9.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化解和承受损失。
10. 融资方式: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和政府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经营活动。
11. 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中,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12.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扩大股东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扩张。
13.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14.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监测,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15.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等不同分类。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1. 股票:企业发行的代表所有权和拥有股份的证券。
2. 债券:企业或政府借款发行的一种有固定收益的证券。
3. 期权:购买一个证券的权力而不买入该证券的义务,是一种金融衍生品。
4. 期货:以标准化合约为基础进行交易的衍生品,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
5. 外汇:外国货币在国内的价值称为汇率,外汇市场是交易各国货币的市场。
6. 衍生品:以某个基础资产为依据,不是由资本市场直接投资而是间接投资的合约。
7.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缩写,是一种通过交易所买卖的开放式基金。
8. 资产管理:通过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管理,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和管理服务的业务。
9. 风险管理: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策略,识别和量化风险,并为其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
10. 黄金:黄金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作为储蓄和投资的贵金属。
11. 利率:借款人借钱时需要支付给贷款人的费用,是借贷市场上的经济指标。
12. 国债:政府发行的一种债券,通常期限较长,回报相对稳定。
13. 流动性:资产的可转换性,通常与资产的流通度有关。
14. 负债:企业或个人所欠债务或未来需要支付的款项。
15. 资产:拥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财产,包括现金、股票和房地产等。
16. 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通常指一个投资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
17. 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的一种,记录了企业或个人拥有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
18. 证券市场:交易证券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19. 金融衍生品市场:指衍生品交易市场,包括期权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20. 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和其他数据对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分析的过程。
21. 资金流动性:指资金转换为现金的速度,通常与流动性相关。
22. 股权:对一个公司的所有权,通常体现为持有该公司股份。
23. 杠杆交易:在投资时使用借款增强投资回报的一种方法。
24. 负面利率:指银行向储户收取一定费用而不是向储户支付利息。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常用金融专业术语(terminology)解释, 1. 金融的概念(Concept of Finance),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存入和提取,贷款的发放与收回,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
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 2.金融结构(Structure of Finance),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的解释,一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是由众多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组成的。
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结合,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
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等的综合,形成不同发展程度的金融结构。
, 3. 金融体系(System of Finance),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体系是指一个金融组织体系,即这个国家有哪些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什么职能作用。
广义的金融体系是由一国的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组成的。
, 4. 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
, 非人力资产有两类形态,一类是实物,如贵金属制品、房地产等;另一类是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
, 5. 储蓄(Deposit), 目前我国储蓄的种类:, (1)教育储蓄(Education Savings), (2) 活期储蓄存款(Current /Demand Savings Deposit), (3)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Time Deposit of Lump-sum Deposit and Withdrawal) , (4) 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Time Deposit of Lump-sum Withdrawal) , (5) 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Time Deposit of Lump-sum Withdrawal) , (6) 零取定期储蓄存款(Time Deposit of Principal for small Withdrawal) , (7)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Time-demand Optional Deposit) , 6. 银行贷款的种类(Loan Types), (1) 委托贷款(Entrusted Loans), (2) 信用贷款(Credit Loans), (3) 担保贷款(Guarantee Loans), 分为保证贷款(Guarantee loan)、抵押贷款(mortgage loan)、质押贷款(pledgedloan)三种。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一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3、财富<wealth>: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资产的货币净值.4、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与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二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7、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8、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与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9、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10、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11、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与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12、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与其组织形式.1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三1、信用: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以贷款利息率特别高为特征.3、商业信用:是厂商在销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4、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5、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6、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7、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与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8、国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取得的信用,它形成一国内债.9、国外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取得的信用,形成一国外债.10、货币赤字化: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如果向中央银行推销国债,中央银行有可能通过发行货币来购买,从而导致货币投放过度,引发通货膨胀.11、票据:是指具有一定格式,并可用于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12、汇票:是指出票人要求售票人在一定时期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有效的票据.13、本票:是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14、支票是活期存款人向银行发出的要求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15、期票:又叫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16、融通票据:又叫"金融票据〞或"空票据〞,它不是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是专门为融通资金签发的一种特殊票据.17、承兑:是指在票据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据上做出表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与签名的一种手续.18、背书:又叫里书,是票据上所注明的收款人或持票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署的行为,表明背书人具有票据偿付的连带责任.19、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流通基础产生的,由银行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它是一种不定期信用工具.20、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21、利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22、市场利率:是指有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23、官方利率: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24、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按协商的办法确定的利率.25、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26、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间,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27、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28、实际利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29、优惠利率:指金融机构对存款收取比一般利率水平高的利率,对贷款收取比一般利率低的利率.30、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弹性将会变得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31、预期假说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差异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差异造成的.32、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各种期限的证券市场是彼此分隔、相互独立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由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一般来说,投资者偏好利率期限较短、风险较小的债券,债券回报率曲线大多呈递增状.33、流动性报酬理论:认为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有更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更大,流动性又较差.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首先根据期限偏好选择债券,只有在能获得更高回报率时,才会选择非偏好期限的债券.34、利率的期限结构: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四1、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2、货币的可兑性:是指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特性.3、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4、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5、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6、铸币平价: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之比.铸币平价市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7、固定汇率制度: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8、在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在特里芬难题.9、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种汇率的变动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因而不受任何指标限制的汇率制度.10、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又称不干预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自由涨落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11、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又称干预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采取各种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水平与货币当局的目标保持一致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12、单独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不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13、联合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出于相互间发展经济关系的需要,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稳定的货币区,对区内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规定一个比值和上下波动幅度,而对区外国家货币的汇率则采取联合浮动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14、钉住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将本国货币钉住一种货币〔作为货币锚〕或若干种货币〔作为货币篮〕,是本国货币与这些外币的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则随该货币锚或货币篮浮动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五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2、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未偿还的经济业务,该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3、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使其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4、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5、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6、支票存款:是银行流动性最高的一项负债,其所有者可以随时要求提取账户中的余额,也可以向第三者开出支票,由第三者凭支票到开户银行要求付款.7、NOW##:是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开立NOW账户的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对其存款余额可取的利息收入.该##推出的目的是为了避开不能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的限制.8、储蓄:广义的储蓄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狭义的储蓄指储蓄存款.9、储蓄存款:在中国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六1、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和服务交易的市场.2、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3、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在一年以上或没有到期期限的金融市场.4、第三市场:是指那些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却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它实际上是上市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是场外市场的一部分.5、第四市场:是指不通过经纪商中介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直接进行大宗证券交易的场外市场.6、一级市场:是指新发行的证券从发行者手中出售到投资者手中的市场,即证券发行市场.7、二级市场:即证券流通市场,是指对已发行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8、现货市场: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按成交价格与时进行交割的市场.9、期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日期按成交时双方商定的条件交易一定数量某种商品的市场.10、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与银行之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临时性短期资金拆出拆入的市场.11、大额可转让存单:是银行发给存款人按一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算,到期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证券化存款凭证.12、金融债券:是金融类企业发行的债券.13、公司债券:是非金融类企业发行的债务工具.14、转贴现:是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15、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16、股票价格指数:是以计算期样本股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再乘上基期指数而得到的.七1、货币需求: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量,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2、货币需求函数:就是将决定或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而建立起来的函数关系式.3、规模变量:指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决定和制约货币需求总规模的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指人们因持有货币而不得不放弃的、持有其他资产所能取得的收益.5、货币数量说:指以货币的数量来解释货币的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一种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数量的变动必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作同方向且等比例的变动.6、流动性偏好: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周转灵活的货币的心理倾向,实质上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7、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8、恒久性收入:指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个较长时期中的平均收入水平.八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将决定于客观的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志.2、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特别是货币政策决定,而与经济运行过程与经济内部的各种因素无关.3、货币的存量: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当中的货币总量.4、货币的流量: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实际上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5、存款乘数: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6、原始存款: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7、派生存款:指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8、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流动资产储备.9、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10、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11、通货: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12、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13、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X系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14、通货比率:指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九1、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与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2、货币政策目标: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这种目标实际上是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3、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4、菲利普斯曲线:它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校比肩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根据这一曲线,在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而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5、自愿失业:指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6、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从而造成的失业.7、摩擦性失业:由于短期内劳动力供求的暂时失调而造成的失业.8、相机抉择: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当时最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具体而言,在通货膨胀时期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应当实行扩X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复苏.9、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在实施某种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或具体的操作方式.10、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11、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异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1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与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1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1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达到,必须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中央银行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达到其最终的目标,而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这些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十1、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2、通货紧缩: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着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5、开放型通货膨胀:又叫公开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可自由浮动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过多,完全可以通过物价变动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6、抑制型通货膨胀:又叫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受到抑制条件下,货币量过多,但不能直接、完全地通过物价反映出来,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被强制减慢下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使物价长期、迂回曲折缓慢上升的通货膨胀.。
金融术语名词

金融术语名词
1. 资产:指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证券、房地产、固定资产等。
2. 负债:指企业或个人所欠的债务,包括贷款、债券、应付账款等。
3. 股东权益:指企业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等于资产减去负债。
4. 股本:指企业发行的股票总数。
5. 股息:指企业向股东分配的利润。
6. 股票:指企业发行的代表股东所有权的证券。
7. 债券:指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借款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
8. 利率:指借款的成本,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9. 市场利率:指市场上借款的平均利率。
10. 汇率: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11. 通货膨胀率:指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速度。
12. 货币供应量:指一国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等货币资产的总和。
13. 金融衍生品:指基于基础资产的金融合约,如期货、期权、掉期等。
14. 金融市场:指资金供求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15. 金融监管:指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的监督和管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金融术语名词,金融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术语。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术语,可以查阅相关的金融书籍或网站。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 投资: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收益。
2. 股票: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代表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持有股票的人可以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可能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 债券:一种借贷证券,代表借款人向债券持有人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
4.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
5. 期货: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种特定的商品或金融产品。
6. 外汇:一种货币兑换,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
7. 利率:表示借款者向借款人支付的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8. 货币:一种广泛被接受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蓄的物品。
9. 税收:政府从个人或公司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政府运作。
10.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借款。
11. 资产:拥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具有价值的财产、股票、债券、现金等。
12.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债的金额。
13. 偿还:还款或偿付债务。
14. 利润: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
15. 股息:股票持有人从公司分配的盈利中获得的派息。
16. 指数:代表某个市场、行业或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数值。
17. 投资组合:由多个投资品种组成的投资方案。
18. 期限:金融合同结束的时间或期限。
19. 资本:投资者为资产而投入的资金。
20. 风险: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1. 实物商品:实际存在的商品。
22. 金融商品:代表实物商品或具有一定价值的硬货币的金融衍生品。
23. 交易:人们买卖商品或金融品种的行为。
24. 市场:提供商品和金融品种的场所或流程,供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
25.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
26. 财务报表: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收入和支出的文件。
27. 资产管理:帮助个人或公司管理其投资组合的过程。
28. 客户关系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
金融学名词解释(必考)

1、保险公司、布雷顿森林体系2、存款货币3、出口信贷4、格雷欣法则5、股票价格指数6、官方利率、市场利率、公定利率7、国际资本流动8、公开市场业务9、汇率10、货币供给的内生性11、货币政策12、货币借贷13、货币经营业14、货币需求15、货币市场16、货币乘数17、货币供给量18、货币均衡19、货币制度20、回购21、逆回购22、资本市场23、利息24、利率25、利率市场化26、基础货币27、基准利率28、基金29、经济货币化30、经济金融化31、间接标价法32、直接标价法33、间接融资34、金融工具35、金融市场35-1金融机构36、金融结构37、金融监管38、金融风险39、金融深化40、金融压制41、金融创新42、派生存款、泡沫经济、票据市场、票据贴现44、商业银行43、期货合约企业信用S44、商业银行45、商业票据46、商业票据承兑47、商业信用48、收益的资本化49、同业拆借市场52、消费信用53、消费信贷54、狭义货币量55、一般性政策工具56、银行信用57、直接融资58、政策性银行59、证券公司60、证券行市61、债券62、中间业务63、资本市场64、主币65、铸币66、无限法偿67、准备金B 1、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货币制度C 2、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3、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G4、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的劣币驱逐量比的现象。
金融学专业常用术语大全

金融学专业常用术语大全
以下是金融学专业常用术语的大全:
1. 利率:贷款或储蓄的费用或报酬。
常用的利率有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政策利率等。
2. 期货:一种通过合约进行买卖的金融衍生产品,合约约定未来某个时间以特定价格交割某种标的物。
3. 期权:一种购买或出售某种标的物的权利的合约,但不是义务。
4. 股票:一种代表对公司所有权的金融工具,持有股票意味着持有公司的一部分。
5. 债券:一种债务证券,发行方承诺按时支付本金和利息。
6. 外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交换。
7. 黄金:一种贵金属,被广泛用作货币储备和投资。
8. 资本:可用于投资或企业经营的资金或财产。
9. 风险:投资或经营中的可能损失。
10. 投资组合:一系列不同资产的组合,旨在实现投资目标。
11. 股息:公司向股东分配的利润的一部分。
12. 资产:个人或公司拥有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现金、房产、股票等。
13.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他人的债务。
14. 资本市场:用于买卖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市场。
15. 证券交易所:组织并管理证券买卖的机构。
16. 机构投资者:专业管理他人资金的投资机构,如基金管理公司、养老金基金等。
17. 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金融市场的人。
18. 周转率:资本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买卖的频率。
19. 期权合同:合约约束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交换某种资产。
20. 融资:通过借贷资金来进行投资或经营活动。
这只是金融学专业中的部分常用术语,还有许多其他术语可能会因具体的背景或领域而有所不同。
常用的100个金融学词汇及定义

常用的100个金融学词汇及定义:1. 财务报表:指公司或组织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2. 财务指标:衡量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数据,比如收入、利润、净资产等。
3. 利润: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所实现的收入额减去总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4. 市盈率:是指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是评价公司股票价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5. 资本市场:指为企业融资、投资者持有证券等目的而设立的市场。
6. 股票:是指具有股权属性的证券,持有股票意味着持有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7. 债券: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债权证券。
8. 固定收益:指在投资期间具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和固定回收方式的投资。
9. 流动性:指资产可以在不影响其价格的情况下快速变现的能力。
10. 黄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资产,通常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
11. 保险:一种用于保护个人或企业财产、生命等经济利益的支付一定费用换取保险责任承诺的制度。
12. 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持有的所有投资资产的集合。
13. 股息:指公司向股东分配的利润,通常以每股的形式进行派发。
14. 融资成本: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成本,通常由借款利率、股票发行成本等构成。
15. 期权:是一种金融工具,允许持有者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个标的资产。
16. 期货:是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将某一特定标的资产以约定价格进行交易的金融工具。
17. 衍生品:是指以现有的标的资产作为基础,创造出的新的金融工具。
18. 基金:是指集资者投资于不同资产、行业、地域等的资产管理工具。
19. 利率:是指借款方向贷款方支付的报酬率。
20. 分散化投资:通过投资不同的资产、行业,减少投资组合的风险。
21. 资金流量: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现金进出的情况。
22. 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23. 资产:是指公司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4. 负债:是指公司欠他人的债务。
金融专业术语词汇大全

金融专业术语词汇大全1. 年化收益率,这可是个超重要的词儿呢!就好比你把钱借给别人,一年后除了本金,对方给你的额外报酬占本金的比例。
比如说你存了1000元在一个理财产品里,一年后拿到了1050元,那这多出来的50元就是收益,年化收益率就是(50÷1000)×100% = 5%。
嘿,这年化收益率高一点,咱口袋里的钱就能变多一点,多让人兴奋呀!2. 杠杆。
这词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就像撬东西的杠杆一样。
在金融里,就是用小资金去撬动大投资。
我有个朋友,他只有10万块钱,但是通过杠杆,能做100万的投资呢。
不过这东西风险可不小,就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得很惨,让人既期待又害怕。
3. 市盈率(PE)。
这个比率就像是给股票的一个价值标签。
简单说,就是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值。
假如有只股票价格是20元,每股收益是2元,那市盈率就是10。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市盈率就是你要付出的价格相对它能给你带来收益的一个衡量。
如果市盈率太高,就像买了个超级贵却不怎么实用的东西,可得小心咯。
4. 股息。
这是上市公司分给股东的钱,就像是公司给股东发的小红包。
我爷爷买了一些股票,每年都会收到股息。
他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投资有了回报,像收获了树上的果实一样甜蜜。
股息多的公司,往往就像一个慷慨的大老板,愿意把赚到的钱分一部分给股东。
5. 做空。
这可有点反常规。
正常投资是买了等涨赚钱,做空呢,就是觉得某个资产价格要跌,先借这个资产卖掉,等价格跌了再买回来还上,赚差价。
这就像和市场打个赌,你觉得一个气球要瘪了,就先把气球借来卖了,等它瘪了再低价买回来还。
不过这可是高风险的事儿,要是气球没瘪反而膨胀了,那可就惨咯,就像偷鸡不成蚀把米一样让人懊恼。
6. 蓝筹股。
这就像是股票里的贵族。
通常是那些业绩稳定、规模大的公司的股票。
就像那些大品牌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的股票。
买蓝筹股就像和一个稳重、可靠的伙伴一起赚钱,让人心里踏实。
金融专业术语

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是经营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通过货币市场筹集短期资金。
2、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收益性(股票通常被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流通性,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3、债券: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具有如下特征: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收益性。
9、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0、封闭式基金:是指事先确定发行总额,在封闭期内基金单位总数不变,基金上市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买卖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1、一级市场:指股票的初级市场也即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认购公司发行的股票。
12、IPO 全称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13、发行价: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
14、溢价发行:指新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公开发行或已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现金增资。
16、二级市场:指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所。
1、17、A 股:A 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
2、18、B 股:B 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
3、19、H 股:H 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
4、技术面:技术面指反映介变化的技术指标、走势形态以及K 线组合等。
金融学常用术语

金融学常用术语ABS 资产担保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 的英文缩写)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加速折旧Acceptor 承兑人;受票人;接受人Accommodation paper 融通票据;担保借据Accounts payable 应付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 应收账款Accredited Investors 合资格投资者;受信投资人指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SEC条例,可参与一般美国非公开私募发行的部份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
Accredit value 自然增长值Accrediting 本金增值适用于多种工具,指名义本金在工具(如上限合约、上下限合约、掉期和互换期权的期限内连续增长。
Accrual basis 应计制;权责发生制Accrued interest 应计利息ACE 美国商品交易所Acid Test Ratio 酸性测验比率;速动比率Acquisition 收购Across the board 全面一致;全盘的Acting in concert 一致行动;合谋Active assets 活动资产;有收益资产Active capital 活动资本Actual market 现货市场Actual price 现货价Actual useful life 实际可用年期Actuary 精算师;保险统计专家ADB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的英文缩写)ADR 美国存股证;美国预托收据;美国存托凭证(参见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 栏目)ADS 美国存托股份(American Depository Share 的英文缩写)Ad valorem 从价;按值Ad valorem stamp duty 从价印花税Adjudicator 审裁员Adjustable rate mortgage (ARM) 调息按揭Admitted value 认可值Advance 垫款Affiliated company 关联公司;联营公司After date 发票后,出票后After-hours dealing 收市后交易After-market 后市[股市] 指某只新发行股票在定价和配置后的交易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专业常用术语大全
金融学是研究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与配置的学科领域,其常用术语较多
且通常具有特定含义。
以下是一些金融学专业中常用的术语大全,以供参考:
1.资产管理 (Asset Management):指金融机构或个人对投资组合进行
管理的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回报和风险控制。
2.股票(Stock):公司的权益证券,代表对公司所有权的一种权益证券,
持有股票的人称为股东或股票持有人。
3.债券(Bond):企业、政府或其他机构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工具,
表示借款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承诺。
4.汇率 (Exchange Rate):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可以影
响国际贸易、投资和汇款等经济活动。
5.衍生品 (Derivative):根据某种基础资产价格变动而产生变化的金融
产品,如期货合约、期权和掉期。
6.净现值 (Net Present Value, NPV):表示某个项目或投资的现金流量净
额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7.利率 (Interest Rate):借款人支付给放款人作为借款利息的费率,也
可以是存款人从银行获得的利息收益。
8.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来降低金
融机构或个人面临的潜在风险。
9.基金 (Fund):由投资者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的一种投资工具,可以通
过多样化投资方式来实现资本增值。
10.财务报表 (Financial Statements):记录和呈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活
动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1.杠杆效应 (Leverage):指企业或个人使用借款资金来增加投资回报率
的一种策略,但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12.投资组合 (Investment Portfolio):由一系列不同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
旨在实现资本增值和分散风险。
13.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与货币供应量
和利率等相关的政策,以实现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等目标。
14.风险回报比 (Risk-Return Ratio):用于衡量投资项目或投资组合预期
收益和相应风险之间的关系。
15.股息 (Dividend):上市公司向股东分配的利润的一部分,通常以现金
或股票的形式支付。
16.利润率 (Profit Margin):企业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用于评估
企业的盈利能力。
17.外汇市场 (Foreign Exchange Market):全球范围内买卖货币的市场,
包括各国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等参与者。
18.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在证券交
易所上市交易。
19.金融衍生品交易所 (Financial Derivatives Exchange):提供衍生品如
期货和期权交易的机构,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和投机机会。
20.融资 (Financing):向个人、企业或政府提供资金或资本的过程,通
常通过债务或股权融资来实现。
这些术语是金融学专业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经济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悉这些术语并理解其含义和应用,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