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 4.2空间图形的公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图形的公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它不仅是《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顺延,同时也对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它又为进一步研究空间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等做好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

用文字语言描述的公理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对部分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公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对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目标分析(主要包括4个方面)

1、学情目标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普通班的学生,因此本节课借助一些生活实例和长方体模型,让学生直观感知、实验和说理,得到四个公理,进而进行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最终达到对公理的应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和长方体模型,使学生了解空间图形的公理。

②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理解四个公理,并能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教学重、难点

结合前面的分析不难得到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①空间图形公理的生成与理解

②空间图形公理的应用

重点突破:让学生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和长方体模型理解四个公理,进而应用。

难点:空间图形公理的应用

难点突破:通过多次感受接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下,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

让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数学方法。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和POWERPOINT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四、课堂结构:为了得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从复习回顾、巩固旧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探究问题,例题讲解,形成技能,总结归纳,加深理解五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的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巩固旧知

(1)回顾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②平直的(没有厚度)

(2)平面的画法: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3)请叙述出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4)公理概念:就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检验、不需要证明同时也无法去证明的

设计意图:复习平面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及表示,为讲解四个公理作铺垫,承上启下。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探究问题一:①在门轴上找一点、两点、三点、、、、、、能否把门固定住?

②观察教室的门,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固定了,为什么?

③根据自己的观察并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用身边常见的现象和具体的模型给学生直观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索、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出公理1。

公理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 ,, ,,

A B C

A B C A B C

αα

β

∈⇒

∈⎭

不共线

与β重合图形语言:

或者:∵,,

A B C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

A B Cα

新知提炼:公理1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思考交流:结合初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我们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

1. 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推论1)

2. 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2)

再结合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和推论1,我们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

注:讲解公理1的三个推论时重在理解,淡化证明

为了加深对公理1和推论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小练习

1、用四种方式解释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平面ABC 1 的由来。

探究问题二:写字时如果把纸看作一个平面,把你的笔看作是一条直线的话:

(1) 你能使笔上的一个点在平面内,而其他点不在平面内吗?

(2) 你能使笔上的两个点在平面内,而其他点不在平面内吗?

(3) 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结论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长方体模型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直线在平面内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出公理2

公理2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语言:A AB B αα∈⎫⇒⎬∈⎭

⊆α. 或者:∵,A B αα∈∈,∴AB ⊆α

图形语言:

新知提炼:公理2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探究问题三: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B ?

为什么?

设计意图:揭示了平面的平直性、可延展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完成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从具体问题转化到面与面公共点的问题,探索出公理3

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符号语言:A A l A ααββ∈⎫⇒∈=⎬∈⎭

或者:∵,A A αβ∈∈,∴,l A l α

β=∈ 图形语言:

新知提炼:①公理

3应用:判定点在直线上

注:今后所说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不同的平面直线

探究问题四: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a b a b c ⎫⇒⎬⎭

∥c 图形语言:

新知提炼:①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②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面

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 两个平面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