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docx

合集下载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以给定的和要求,为您提供五个章节的“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 学科:语文3. 适用年级:八年级4. 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篇短文。

1.2 理解并掌握陋室铭和爱莲说的文意,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

2.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陋室铭和爱莲说的文意理解。

1.2 两篇短文的文学价值及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2.1 陋室铭中的“铭”文特点及寓意。

2.2 爱莲说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及其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陋室铭和爱莲说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两篇短文,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交流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4.1 讲解陋室铭的文意,阐述“铭”文特点及寓意。

4.2 讲解爱莲说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分析其运用。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从两篇短文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篇短文。

2. 完成练习题,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3. 写一篇关于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心得体会文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篇短文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的经典语句,剖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3.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3-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3-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教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骈散之美。

2.品析关键句子,寻找文中的君子风骨(重点)。

3.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领悟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人格追求(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咱们学校想举办一场诗文诵读比赛,主题暂定为“诵经典扬君子美德,赞青春抒________”。

后面几个字老师还没有想好,需要借助同学们的智慧。

老师想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你看来,什么是“君子”呢?生:君子是有才能的君子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仪表堂堂的……师小结:君子,不只指外在形态的美好,更具有内在品格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与“君子”有关的文章,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一室一花见风骨——<陋室铭><爱莲说>群文阅读》二、初读,品骈散之美1.读准字音德馨(xīn) 苔痕(hén)案牍(dú) 鸿(hóng)儒甚蕃(fán) 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亵(xiè)玩不蔓(màn)不枝2.读清节奏3.分析骈散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赏读,品君子之美铭、说说到“铭”,我们知道有座右铭、墓志铭,铭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

这种文体言辞精炼,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力度,篇幅较短,最短的不过10字,《陋室铭》81字,还算铭文中的长篇。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教案【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了解《陋室铭》和《爱莲说》的背景及意义。

1.1.2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对两篇古文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动力。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2.2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1.2.3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陋室铭》和《爱莲说》的深入剖析,使学生掌握古文的基本分析方法。

1.3 教学内容1.3.1 介绍《陋室铭》和《爱莲说》的作者刘禹锡和周敦颐,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

1.3.2 分析两篇古文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表达观点的方法和技巧。

1.3.3 解读两篇古文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二、知识点讲解2.1 《陋室铭》知识点2.1.1 文章背景:介绍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时代背景和动机。

2.1.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1.3 文章主题:阐述《陋室铭》所表达的作者对贫穷、简朴生活的态度。

2.2 《爱莲说》知识点2.2.1 文章背景:介绍周敦颐创作《爱莲说》的时代背景和动机。

2.2.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2.3 文章主题:阐述《爱莲说》所表达的作者对荷花高洁、傲然品质的赞美。

三、教学内容3.1 《陋室铭》教学内容3.1.1 解读文章“陋室铭”的含义及其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3.1.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室迩人远”、“陋室不陋”等。

3.1.3 讨论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如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等。

3.2 《爱莲说》教学内容3.2.1 解读文章“爱莲说”的含义及其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3.2.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2)理解两篇古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分析比较两篇古文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古文的韵味和美感;(3)学会运用古文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古文;(2)理解两篇古文的主要内容,把握重点词汇和句子;(3)分析比较两篇古文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2. 教学难点:(1)古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古文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陋室铭》和《爱莲说》的作者及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古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篇古文,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2)学生自主翻译和理解古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组内讨论。

3. 合作探讨:(1)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古文的理解和感悟;(2)组间讨论两篇古文的写作特点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2)重点讲解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句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古文朗读和背诵;(2)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运用古文的表达方式。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古文两篇的朗读和背诵;2. 选择一篇古文进行深入解读,写一篇读后感;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古文的表达方式,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古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3. 学生创意写作的表现,运用古文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展示古代陋室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生活环境。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五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

能力目标:1、能够当堂成诵; 2、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并了解文中对偶等修辞。

德育目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朗读与背诵; 2、文章的主旨; 3、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调素琴”和“丝竹乱耳”之间不矛盾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录音、课件的使用和重点内容的手写板书相互配合,以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加大课堂容量,以板书提醒学生重点知识。

多有感情地诵读,在客堂上力求可以背诵。

把课前的预习带入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时教学。

【课前预习】1、生字注音; 2、《评价手册》第一题找出本课的韵脚; 3、搜集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座右铭?(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座右铭。

)大家写这些座右铭是有什么用的呢?(用来激励自己的。

)那可以看出“铭”里面的内容应该是激励警戒自己。

(ppt课件展示“座右铭”的含义,提醒学生注意“铭”)其实“铭”最早是我们古代的一种文体。

除了有我们今天的“激励警戒”之意外还可以称述功德。

一般是铭刻在器物之上。

铭的一大特点是要用韵。

(ppt课件展示“铭”的文体知识,“用韵”二字加色标注,引起学生注意。

) 二:指导朗读1、铭是用韵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学生说。

)韵脚读的时候要清晰响亮。

2、放配图录音,学生跟读。

3、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加以评论,教师点评。

4、集体朗读。

三:疏通字词,文意串讲(配合板书与课件) 1、文章写的是陋室,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陋室。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

教案: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3. 能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和内涵。

教学重点:1. 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

2. 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教学准备:1. 准备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的文本。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文,提醒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和理解。

2. 提问学生对于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陋室铭(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及其背景。

2. 引导学生朗读陋室铭,感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其诗意表达。

4. 解释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5. 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强记忆和理解。

三、爱莲说(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及其背景。

2. 引导学生朗读爱莲说,感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其诗意表达。

4. 解释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5. 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强记忆和理解。

四、对比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对比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的主题和内涵。

2. 引导学生分析两篇短文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两篇短文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学生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进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2. 提醒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的背诵情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第22课、短文两篇刘禹锡●学习目的:1、背诵默写,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联系生活,提高情趣。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陋室铭●教学设计:一、陋室图景,交流引读。

1、陋室展示:出示一幅陋室,让同学们观看思考。

2、交流引读:同学们,我们看了这幅陋室图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刘禹锡是怎样看待陋室的。

(板书课题及)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多次被贬。

有《刘梦得文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①教师示范诵读铭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并找出韵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③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6句):运用类比立论。

第二层(中8句):写室内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第三层(后4句):用例证、名言来证明“陋室”不陋。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惟吾德馨”的。

讨论明确: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

♂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讨论明确: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灵。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

教案: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

(2)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3)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短文。

(2)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3)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一些特殊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对两篇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介《陋室铭》和《爱莲说》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两篇文章的主题和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篇短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两篇短文的韵律和节奏。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短文。

5.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两篇短文。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篇短文,理解其主题和寓意,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课后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对相关练习题的解答,评价学生对两篇短文的掌握程度和对文言词汇的运用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概述:本节课将继续学习两篇古代短文,《陋室铭》和《爱莲说》。

第 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说课稿

第 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说课稿

第 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陋室铭》说课稿《陋室铭》是编排在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部分。

希望各位老师给以点评。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陋室铭》是编排在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易懂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本课: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用时代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评价古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起来充满音乐美,把多形式的朗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正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二学生很有现实意义。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陋室铭》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

《爱莲说》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德育目标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导语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正感到春风得意的他,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

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扶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为这首诗又被贬到连州。

一贬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乱草。

这不怕惹祸老先生,又写了一首《再游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郎指的是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老先生的文章《陋室铭》。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

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古文;(2)理解并掌握两篇古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3)分析并欣赏两篇古文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篇古文;(2)学会运用古文中的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3)学会对比分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情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解析;2. 两篇古文的修辞手法和意境的分析;3. 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两篇古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2.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3. 对比分析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两篇古文的文本、注释、译文、相关图片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篇古文的作者和背景;(2)学生齐读两篇古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古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篇古文的修辞手法和意境;(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示范;(2)教师举例说明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5. 练习与巩固(1)学生进行古文填空、翻译等练习;(2)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两篇古文;(2)学生写一篇关于两篇古文对比分析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类似主题的古文进行对比分析;(2)学生分享对比分析的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2. 文化传承(1)教师介绍古代文人墨客对莲花的赞美之作;(2)学生欣赏并背诵这些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学习《陋室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陋室,是刘禹锡的居室名,意思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所深深打动。

二、资料助读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

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刘禹锡一、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人带青:映人。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22、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周敦颐)

22、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周敦颐)
二、修辞判断
1.亭亭净植。(拟人)2.菊, 花之隐逸者也。(比喻)3.菊,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排比)
三、表现手法
1.用三种花代表三类人, 进而写三种不同的处世态度。(象征)
2.用菊花、牡丹来陪衬莲花。(衬托)
四、表达方式
1.课文第一段。(记叙或描写)
2、第二段中“予谓菊……者也。”(议论)第二段中“噫! ……众矣。” (抒情)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庄重洁身自好)
3.总结:
这些描写, 句句写莲, 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荟萃的气质, 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 乌托邦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 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小结
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 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 他以莲自喻, 志在坚贞不逾地保持正直的操守, 做一名君子, 实在难能可贵, 难怪他能写现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五、轻声跟读、品味赏析
六、总结
五、句式
1.晋陶渊明独爱菊。(陈述句)
2.同予者何人? (疑问句)
3、噫! (感叹句)
六、对菊花描写的三个方面及相对应的句子。
1.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3、风度品格:“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谈论相结合。

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教学要求1·从生长环境方面,体态香气方面,风度方面分析莲花有什么值得宠爱的,理解爱莲说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2·抓住重点词句输通文意。

教学重点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1·爱莲说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对莲花的宠爱和赞颂,表现对奇特抱负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气的不满,文章鲜亮地表现了的进步抱负和美学情趣。

2·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其一,运用了叠式衬托法,文中三次以菊和牡丹衬托莲,而作用各别,奇妙地逐步加深了主题。

其二,运用了拟人比方法,寓所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于所写事物的相像特点中,把人的趋势,倨傲、清高等特征,以牡丹的浓艳、菊花的傲霜、莲花的清逸等特点表现出来,写物喻人,生动贴切,含义深刻。

(1)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以"予独爱莲"四字,引出一段莲的颂歌。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莲的风貌和气质:处污秽之境,葆纯粹之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莲茎贯穿正直,表里如一,卓然独立。

"香远益清",写莲芳香远溢,芳气袭人;"亭亭净植,可远观不行亵玩",写莲的形态端庄大方,凛然可敬。

外表写莲,其实意在莲外。

明显,是以花喻人,借莲自况,以莲的清逸喻君子的美德和节操。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陋室铭-爱莲说》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两篇短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这两篇短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翻译:准备课文的白话文翻译,方便学生参考。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刘禹锡和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和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2、了解“铭”的特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甘于淡泊、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铭”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也可以是一所简陋的房屋,还可以是一株出自淤泥的莲花。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1、介绍作者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后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世称“刘白”。

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著名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等。

2、背景链接《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后任和州刺史。

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令他半年内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因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3、关于“铭”铭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如墓志铭、座右铭。

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鲁迅先生将“早”字作为座右铭。

这种文体一般押韵。

朗读并圈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

四、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德馨xīn苔痕tái鸿儒rú调素琴tiáo案牍dú西蜀shǔ铭míng2、朗读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短文两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德育目标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一、导入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 ,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篇被气出来的铭文。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1、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2、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 ,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三、齐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山/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水 / 不在深,有龙 / 则灵。

斯 / 是陋室,惟吾/ 德馨。

苔痕 / 上阶绿,草色 / 入帘青。

谈笑 / 有鸿儒,往来 / 无白丁。

可以 / 调素琴,阅金经。

无 / 丝竹之乱耳,无 / 案牍之劳形。

南阳 / 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 / 之有?四、翻译山不在( 1)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

斯(4 )是陋室,惟( 5)吾德馨( 6 )。

苔痕上( 7 ),草色入帘青。

笑有儒(8 ),往来无白丁(9 )。

可以素琴(10 ),金(11 )。

无竹( 12 )之( 19 )乱耳( 13 ),无案( 14 )之形( 15 )。

南阳( 16 )葛( 17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8 )?”(1)在:在乎、在于,。

(2)名:名作,著名。

(3)灵:名作,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

是:判断。

陋室: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得有什么陋的了)。

德馨 :品德高尚。

馨,散布得的香气,里指 (品德 )高尚。

吾,我,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用作,蔓延。

(8)儒:即大儒,学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同“洪”大。

儒:旧指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的人,平民百姓,里指没有学的浅薄无知的人。

(10)( ti áo )素琴:,奏;素琴,没有任何装的琴。

(11)金:泛指佛。

(12 )竹:琴、瑟、、笛等器的称,“ ”指弦器,“竹” 管器。

里指奏的声音。

(13)乱耳:乱耳。

乱,乱。

(14)案( d ú):官府的公文。

(15)形:使身体累。

形,形体、身体。

,使用法,使⋯⋯累。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中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芦,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全句意为“有何陋”。

语见《论语·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 " 陋" 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 " 不陋 " 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9)入:这里是“映入”的意思。

(20)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

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五、重点之词句1、古今异在:古(在乎,)今(表示某物在某地,介)馨:古(香气,里指品德高尚)今(芳香):古(弄)今()形:古(身体)今(形状)2、活用有仙名,名作,得有名。

有灵,形容作,成灵异的水。

苔痕上,上,名作,蔓上。

,名作,。

草色入帘青,青,名作状,使⋯⋯青。

惟吾德馨,馨,名活用,道德美好高尚。

无竹之乱耳,乱,形容作,使⋯⋯乱。

无案之形,,形容作,使⋯⋯累。

3、一多①之:①用于主之,不:无竹之乱耳②倒装志,不:何陋之有②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③是:①判断,是:斯是陋室② 个、那个:当是(《口技》)④名:①著名:有仙名②名作:不能名其一也(《口技》)3、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六、作业布置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分析文章内容。

1、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文章主旨?作者写这一句话要突出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写这句话意在表明只要屋主人道德高尚,就不会觉得屋子简陋,反而能以素雅的环境衬托出屋主人的高雅情趣。

2、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苔痕上阶绿 ,, 无案牍之劳形(1)、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行为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文章结尾处提到了“诸葛庐” 、“子云亭”还引用了孔子的话是为了表明什么?以古人自比,表明了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操守和抱负。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 ,说明了陋室为何不陋的观点。

三、写作手法分析: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说明道理文章全文写的是作者的陋室,但是却是在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的高尚道德和高雅生活情趣。

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而兴文章本是写“陋室”,但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句开头,触景生情,因事而兴,由山水说到陋室,自然而贴切。

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出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

四、拓展延伸及写作训练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看了刚才的学生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要求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爱莲说一、导入: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

请同学们翻开《爱莲说》。

二、了解作者、体裁。

1、周敦颐 (1017-1073)宋代道洲 (现在湖南省道县 )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个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划分朗读节奏。

1、生字蕃( 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蔓( m àn )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2、朗读节奏水陆 / 草木之花,可爱者 / 甚蕃。

晋 / 陶渊明 / 独爱菊;自 / 李唐来,世人 / 盛爱 / 牡丹。

予/ 独爱莲之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 不枝,香远 / 益清,亭亭 / 净植,可远观 / 而不可近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 / 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 / 众矣。

四、翻译全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