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精讲课件

合集下载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

2、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 中心。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一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 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诗借桃 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 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 达了作者僻进山中的孤寂之情。
3、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 心。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 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 花依旧笑春风。”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 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 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 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 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 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 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
思想情感: 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
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 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 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 手法运用比较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实”是指客观存在 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 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江城子·乙 卯正月二十 日夜记梦
苏轼
学习目标:
1、诵读体悟,学习词作虚实结合的手法。 2、品读鉴赏,感悟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知人论世 苏轼一生共有三个伴侣:结发
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 云。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 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 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 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 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 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 有加。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 这时苏轼30岁,中年丧妻,其心中的沉痛是 不言而喻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精选完整ppt课件
23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言,唯有泪千行。”
下阕承接“相逢”写梦,正是 由于“不思量,自难忘”的那 种刻骨铭心的想念,才产生了 诗人所绘下的梦境。夫妻相逢 在梦中,现实中时间与空间的 距离都没有了。往昔的美好时 光出现在眼前--窗下,妻子对 镜理妆,似乎是静谧、幸福的。
“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 也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 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 情怀。作为首句,为全文奠 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不思量,自难忘
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不”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一剪梅》)
1:不思量其实是思量
2:即便是“不思量” ,仍“自难忘”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 与苏不 同感情表达
考试中可以这样答:“不思量”,故作决绝语,
实际上是思量得太深、太苦了;偏生“自难忘”,
刻骨铭心,自然推不去、躲不开了 。作者将
“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
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
内心的情感
精选完整ppt课件
15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翻译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 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 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 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 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 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 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 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江城子》赏析
精选完整ppt课件
1
学习目标: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 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一个沉 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 (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 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 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 亡词。此时苏轼三十八岁,其妻王弗 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 就是这一年。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别离 叫伤心欲绝。 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苦苦 寻觅而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了“梦”的翅膀寻觅理想的天堂。 李白“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 们吗? 回到苏轼。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我们着迷他“我 欲乘风归去”,欣赏他“扣舷长啸”,追随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理清思路
“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联 结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
上片 下片前四句 结尾
梦前思念 梦中相逢 梦醒悲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品读
江城子·十一年一生一死木两p茫pt茫作苏坊轼优秀课件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 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 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 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 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译文:
?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 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 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十年未见,为何竟然是“无言” ?
? 十年了,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 ,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正 因想说的太多太多,一时不知道从何处说 起,所以只能“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无言胜似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 万千思绪尽在其中。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 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一个沉 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 (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 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 《江 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的悼 亡词。此时苏轼三十八岁,其妻王弗 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 就是这一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记梦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 这十年,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 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 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 移知密州,仕途坎坷,历尽沧桑,备尝艰辛,已是 “尘满面,鬓如霜 ”了。
原因: 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为伊消得人憔悴” ) 人生的风尘 (仕途坎坷的艰辛“艰难苦恨烦霜鬓”)
下片前四句为记梦。请以
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 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 逼真越好。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优质课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优质课课件

相顾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虚写
明月夜,短松冈。
实写
梦实 实 前写
梦虚 虚 中写 梦实 后写 实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 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 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 显得情真意切。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
1.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中,苏轼不断地放外任,左迁, 流徙,历尽沧桑,备尝艰辛,自己已是 “尘满面,鬓如霜”。
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 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 的身世之感 。
上片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背文景掠影 学 公元1075年,史苏轼来到密州 任职,当年正月二上十日夜,他 梦感词见慨作万了《千自江己,城于的子是结·发便乙第 一写妻卯下子正,了月旷不二世禁十 日夜记梦》的悼亡首词。此时诗 人四十岁,其妻王悼弗去世整十 年是。这题一目年上。“乙卯亡 词”,指的就
乙江
卯 正 月
城 子



苏 轼
情伤千古悼亡词, 读后依然感凄凄。 可怜百年儿女怨, 于今空剩梦依稀。
课下阅读
课下收集歌颂凄婉爱情的诗词作品, 诵读品评之。
夜 记 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 味意境、赏析意象、体会情感。
2. 能力目标 赏析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艺术 特点
3. 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21 苏教版(共28张PPT)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21 苏教版(共28张PPT)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
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 坡乐府》。
二、《江城子》背景介绍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 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 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 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 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 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 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 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 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 的打击。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 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一、关于东坡
•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汉族,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 书画家、词人、诗人。
词句赏 析
不思量。自难忘。
• 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 不去,深沉绵邈。 • 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 人的描绘。
词句赏 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 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 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 凄清。 • “无处话凄凉”一句,也可说是诗人 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 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 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 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课件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体验吗?
不是为了让我们心情沉重,而 是生活中太多轻浮的东西,让我 们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 “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 心”,多美的境界,让我们在以 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 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 月夜,短松冈”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1、“短松冈”指什么地方? 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
“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 。 2、为什么“断肠”?
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陷 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痛之中。遥隔千里,松 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 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
三大悼亡词:
1、苏轼《江城子·记梦》
2、纳兰容若《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3、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走近苏轼
苏轼( 1036 一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 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 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 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 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 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 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 坛将属于苏轼。
陆游如果路过唐琬的坟墓,“错,错,错”已毫无 意义,不如插上一支白菊,叹一句:“十年生死两茫 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的何止“生死”, 十年了,一切皆“茫茫”,皆“今非昔比”。也只有这 份感情没有“茫茫”而去了,即使死者已逝,但生者永 记,在每个月明相思之夜,不思量间,自会神回小轩窗, 自会肠断短松岗,思念、无奈、悲切、感慨,一句“茫 茫”,诉尽心事!

《江城子middot;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ppt

《江城子middot;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ppt

词语
5、不可思议:道理神秘奥妙,不可想象,也不能理解。 6、擅自:对不在自己职权范围以内的事情自作主张。 7、蕴藏:包含,蓄积。 8、纽带:指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事物。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旨是用怎样 的一种形式来显现的? 故事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讲故事的形式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
2.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 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上帝有什么反应?
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 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 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 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朋友最后说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上帝看到的东西 爱情 忠诚
心灵的追念
上帝的反应 勃然大怒 怒不可遏
思索着离去
3.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 起 来解释“爱情”?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 系:
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 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
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内在 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 绪低落则效果微小。
——苏霍姆林斯基
信中谈论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交流:你认为本课应掌握的字词
注音:
忐忑( tǎn tè ) 繁衍( yǎn )
伫立 ( zhù)
凝( níng )视
迷 惑( huò)不解
词语
1、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2、繁衍:繁殖孳生。 3、萌发:比喻事物发生。 4、明智: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
• 江城子 词牌名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 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任密
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40。 • 干支纪年法推算方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 (wáng)。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 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 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 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 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总结概括: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
1、“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 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 长不长?为什么?
•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 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 忘”。
• “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 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 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 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 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 之情的深沉。
创作背景
•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 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 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 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 (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 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 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 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 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总结概括:“记梦”,沉痛之情。
•4、“相顾无言”太残忍了。让我 们说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此时无声胜有声
5、明月是象征团圆与幸福的。“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 “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 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
• “残月夜”“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让人哀 伤的景,哀景,但不如“明月夜” 好。 明月夜是乐景,明月意味团圆,而此时此 人与亡妻却无法相见、不能团圆,是哀情。 以乐景写爱情,倍增其哀。
• 长。人生处处是离别,故而就会有离 别后的思念。也许异地之别的思念, 即使山遥水阔,还会有再次相逢的期 盼。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 花落人亡两不知。
体会“两茫茫”
• 死者: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 讯渺茫。
• 生者:迷惘,宦海沉浮,仕途不顺。
2、“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 “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 得有点矛盾吗?
• 原因: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
• 岁月的风尘(仕途坎坷的艰辛)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冈。
【翻译】: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 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 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3、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其 实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 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她早生华发呢?)
• 苏轼因反对王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这十 年是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 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 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 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历尽沧桑,备尝艰辛,已 是“尘满面,鬓如霜”了。
江 城 子 ·乙 卯 正 月 二 十日夜记梦
----苏轼
我们学过苏轼的哪些诗文?苏轼的形 象是怎样的?
1、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念 奴娇赤壁怀古》
2、老夫聊发少年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苏轼形象: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小结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 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 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 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 思念。全词感情真挚,充满一种凄 婉哀伤的调子。
艺术鉴赏:这首词除了情感上的真切感人 之外,在艺术上具有哪些特点?
• 1、虚实结合,构思精巧。上片写自己对妻子的 思念之情,满怀感伤。下片虚写,日有所思,夜 有所梦,在晚上梦回故乡,见到了正在梳妆的妻 子。虚实结合,表达作者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 2、运用白描手法。运用白描,淋漓尽致地表现 出词人内心细腻的情感,如“小轩窗,正梳妆”, 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呼之欲出,历历可见。 又如“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 中所见。对亡妻千言万语无法说出,只能相对流 泪,这是对心意相通的精细白描。
作者简介
•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 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 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 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 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 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 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 将属于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