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PPT
2023-2026
ONE
KEEP VIEW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 常见细菌性皮肤病 • 诊断与治疗 • 细菌性皮肤病的护理与预防 • 案例分析
PART 01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皮肤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的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表层或 毛囊、汗腺等附属器官。
病例三:麻风病的康复历程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
康复麻风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麻 风药物、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预防麻风病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及时发 现和治疗患者,以及加强疫苗接种等。
不要自行用药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免加重 病情。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避免 上当受骗。
避免盲目使用偏方
有些偏方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反而会加重 皮肤炎症。
不要忽视病情
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PART 05
案例分析
病例一:脓疱疮的治疗与护理
生。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 食,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
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细菌性皮肤病的 人或动物,以及他们的皮屑、 脓液等污染物。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居住环境,避免细菌滋生。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出现皮肤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ONE
KEEP VIEW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 常见细菌性皮肤病 • 诊断与治疗 • 细菌性皮肤病的护理与预防 • 案例分析
PART 01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皮肤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的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表层或 毛囊、汗腺等附属器官。
病例三:麻风病的康复历程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
康复麻风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麻 风药物、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预防麻风病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及时发 现和治疗患者,以及加强疫苗接种等。
不要自行用药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免加重 病情。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避免 上当受骗。
避免盲目使用偏方
有些偏方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反而会加重 皮肤炎症。
不要忽视病情
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PART 05
案例分析
病例一:脓疱疮的治疗与护理
生。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 食,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
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细菌性皮肤病的 人或动物,以及他们的皮屑、 脓液等污染物。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居住环境,避免细菌滋生。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出现皮肤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常见皮肤科诊治 ppt课件
ppt课件 36
痤疮的治疗
• 5.抗雄激素治疗 :如口服达因-35、妈富隆(复方 醋酸环丙孕酮片),适用于女性中、重度痤疮患 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表现(如多毛、皮脂溢 出等)或多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 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避 孕药 • 6.口服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暴发性或聚合性痤疮, 遵循短期、小剂量、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的原则
22
特殊的带状疱疹
• ⑴眼带状疱疹: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剧烈, 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 ⑵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及听神经受损,外耳道或 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 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 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 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 以上 • ⑷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 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 生水疱)、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带 状疱疹等 23 ppt课件
40
ppt课件
8
迟发型变态反应——湿疹
• 病因复杂: 1.遗传因素:过敏体质 2.环境因素: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 3.感染因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4.药物因素: 5.其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 ;日光、紫外线、寒冷、 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等物理因素;慢性病、内 分泌失调等 )
ppt课件
9
湿疹的临床特点
多形性 对称性 迁延性 痒
ppt课件
10
湿疹的临床表现
• 1.急性湿疹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 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 见。特点是: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 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 •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 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 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 许结痂或鳞屑
痤疮的治疗
• 5.抗雄激素治疗 :如口服达因-35、妈富隆(复方 醋酸环丙孕酮片),适用于女性中、重度痤疮患 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表现(如多毛、皮脂溢 出等)或多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 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避 孕药 • 6.口服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暴发性或聚合性痤疮, 遵循短期、小剂量、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的原则
22
特殊的带状疱疹
• ⑴眼带状疱疹: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剧烈, 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 ⑵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及听神经受损,外耳道或 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 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 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 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 以上 • ⑷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 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 生水疱)、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带 状疱疹等 23 ppt课件
40
ppt课件
8
迟发型变态反应——湿疹
• 病因复杂: 1.遗传因素:过敏体质 2.环境因素: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 3.感染因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4.药物因素: 5.其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 ;日光、紫外线、寒冷、 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等物理因素;慢性病、内 分泌失调等 )
ppt课件
9
湿疹的临床特点
多形性 对称性 迁延性 痒
ppt课件
10
湿疹的临床表现
• 1.急性湿疹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 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 见。特点是: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 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 •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 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 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 许结痂或鳞屑
(推荐课件)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幻灯片
9
常见皮损类型
10
常见皮损类型
11
常见皮损类型
12
常见皮损类型
13
常见皮损类型
14
常见皮损类型
15
一、准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 病原学检查、病理检查、 免疫荧光检查、斑贴试验
等。
16
皮肤划痕试验
17
斑贴试验
18
二、狠
(一)狠的前提是准 确定 了诊断,明确了主攻方向, 就狠狠下药。对诊断不明的 皮肤病,治疗用药应该慎重,
如下: I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 黑头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
39
寻常痤疮
诊断要点: 5.为了便于更合理地治疗用 药,将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级
如下: III度(重度):II度+深在 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
40
寻常痤疮
粉刺
丘疹、脓疱
囊肿、结节
41
痤疮治疗的关键信息
42
痤疮治疗的关键信息
43
病例分析——痤疮
物理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结缔组织病
5
皮肤病常见分类
水疱大疱性皮肤病 血管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
6
皮肤病诊断与治理的原则
准:诊断正确,对症下药。
狠:集中力量,一举歼“敌”。
稳:保护病人,不盲目出击,不急于求成。
7
治疗方案一: 口服异维A酸胶囊+0.5%过氧化苯 甲酰凝胶外用+薇诺娜医学护肤品 清痘修复精华液外用,连续8周。
44
病例分析——痤疮
45
病例分析——痤疮
治疗方案二: 口服维胺酯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 异维A酸凝胶+薇诺娜医学护肤品
常见皮肤病课件PPT
常见皮肤病的症状和表现
皮肤疹和红斑
常见皮肤病的症状之一是皮肤疹 和红斑,可能伴有瘙痒、疼痛或 肿胀。
皮肤干燥和脱屑
某些皮肤病会导致皮肤干燥、脱 屑和龟裂,给患者带来不适。
湿疹和局部瘙痒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 会经历局部瘙痒、红肿和水肿。
常见皮肤病的预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清洁皮肤、避免 与患者共用物品等可预防 感染性皮肤病。
感染性皮肤病
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例如 疱疹、疖子和白癜风。
代谢性皮肤病
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皮肤疾病,例如糖尿病皮肤 病变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色素沉着。
免疫性皮肤病
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皮肤疾病,例如红斑狼疮、 银屑病和湿疹。
遗传性皮肤病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皮肤疾病,例如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和白化病。
2 避免过度曝晒
使用防晒霜、遮阳伞和避 免在烈日下暴晒,可预防 日光性皮肤病。
3 保持适当的饮食和生
活习惯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良 好的睡眠等有助于预防代 谢性皮肤病。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局部药物,例 如抗生素和激 素类药物。
• 口服药物,例 如抗过敏药物 和免疫抑制剂。
物理治疗
• 光疗,例如紫 外线治疗。
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避免过度使用,
以防止过敏或刺激皮肤。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和减压有助于改 善皮肤健康。
• 冷疗,例如冷 敷和冷冻疗法。
手术治疗
• 手术切除,例 如治疗皮肤癌。
• 激光治疗,例 如去除色素斑 块。
中医治疗方法
• 针灸、艾灸和 中药疗法等传 统中医疗法。
皮肤常见病诊疗ppt课件
• 红斑 • 多层白色疏松鳞屑 • 搔抓后点状出血 • 病程长 • 易复发
病因病机
• 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有遗传、感染 、代谢障碍、内分泌、神经精神因素以 及免疫等多种学说 。
• 外感风邪或湿热内蕴,外泛肌肤;外邪 侵袭致血热、血燥、血瘀或因肝肾不足 ,冲任失调等引起 。
临床分型
• 寻常型 • 特殊性:关节型
小腿湿疮
钱币状湿疮
• 湿疮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因其皮疹形态 类似钱币而得名。
• 多发生于四肢伸侧。 • 由小丘疹 或丘疱疹群集构成钱币大小的
斑片或环形损害,滋水较多,呈亚急性 经过,常冬重夏轻,不易治愈。
鉴别诊断
• 急性者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鉴别点
湿疹
接触性皮炎
部位 常对称分布
局限于接触部位
形态 无一定形态
湿疮病 (湿疹)
概述
• 湿疮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总有瘙痒糜 烂流滋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过敏性炎 症性皮肤疾患。
• 男女老幼皆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 冬季常复发。
• 中医文献记载有浸淫疮、血风疮、粟疮 等等多种名称,相当于西医的湿疹。
概述
• 根据皮损形态和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 “旋耳疮”:发生于耳部的湿疮。 “乳头风”:发生于乳房部的湿疮。 “脐疮”:发生于脐部的湿疮。 “肾囊风”:发生于阴囊部的湿疮。 “瘑疮”:发生于手部的湿疮。 “胎潋疮”:婴儿湿疮,又称奶癣。
临床表现
• 皮损特点:红斑、丘疹 水疱 干枯结痂 暂时性色素沉着。 皮损常依次沿神经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 各簇水疱群之间有正常皮肤。
• 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过1个月。。
带状疱疹
辨证论治
肝经郁热
清肝火,解热毒
病因病机
• 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有遗传、感染 、代谢障碍、内分泌、神经精神因素以 及免疫等多种学说 。
• 外感风邪或湿热内蕴,外泛肌肤;外邪 侵袭致血热、血燥、血瘀或因肝肾不足 ,冲任失调等引起 。
临床分型
• 寻常型 • 特殊性:关节型
小腿湿疮
钱币状湿疮
• 湿疮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因其皮疹形态 类似钱币而得名。
• 多发生于四肢伸侧。 • 由小丘疹 或丘疱疹群集构成钱币大小的
斑片或环形损害,滋水较多,呈亚急性 经过,常冬重夏轻,不易治愈。
鉴别诊断
• 急性者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鉴别点
湿疹
接触性皮炎
部位 常对称分布
局限于接触部位
形态 无一定形态
湿疮病 (湿疹)
概述
• 湿疮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总有瘙痒糜 烂流滋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过敏性炎 症性皮肤疾患。
• 男女老幼皆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 冬季常复发。
• 中医文献记载有浸淫疮、血风疮、粟疮 等等多种名称,相当于西医的湿疹。
概述
• 根据皮损形态和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 “旋耳疮”:发生于耳部的湿疮。 “乳头风”:发生于乳房部的湿疮。 “脐疮”:发生于脐部的湿疮。 “肾囊风”:发生于阴囊部的湿疮。 “瘑疮”:发生于手部的湿疮。 “胎潋疮”:婴儿湿疮,又称奶癣。
临床表现
• 皮损特点:红斑、丘疹 水疱 干枯结痂 暂时性色素沉着。 皮损常依次沿神经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 各簇水疱群之间有正常皮肤。
• 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过1个月。。
带状疱疹
辨证论治
肝经郁热
清肝火,解热毒
常见皮肤病PPT幻灯片课件
触的人
4
5
6
7
8
9
10
11
青春痘防治:
1.每天在原先早晚洗脸两次的基础上, 增加一次中午洗脸的次数,及时清除脸 上的油脂。
2.经常洗头,保持发型清爽、头丝清洁, 不留刘海。
3.不使用发胶类产品,使头发处于清爽 状态。
4.不使用油性化妆品,如:含高油份的 防晒霜等。
5.如口边长有痘痘,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6.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38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
一是细菌感染: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 不利于细菌生长。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 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作用降低,使存在于皮肤 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 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二是游离脂肪酸刺激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通过皮 肤上的非致病性菌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引起炎症, 但并未证实皮脂的组成有异常,如原存在于皮肤 表面正常菌群如圆形糠秕孢子菌,不仅大量繁殖 成为机会性病原菌侵犯皮肤,也能激活补体替代 途径释放脂肪酸引起皮肤炎症。
15
过 敏 性 皮 炎
16
17
白癜风
白癜风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皮损为局部纯白色 或粉浅色色素脱失斑。表面无鳞屑或其它皮 疹,白斑边界清楚 . 临床表现 : 白癜风的白斑病变多无自觉症状, 但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患处可 出现瘙痒感,还有的病例在病情稳定时出现 瘙痒,随后白斑扩大或有新的白斑出现。
13
日常护理 平素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限食油腻 及甜食。 经常用温开水及硫磺皂洗脸。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手挤压粉刺。 忌滥用化妆品以免 堵塞毛孔。
14
过敏性皮炎
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搔痒,皮疹、丘疹。 过敏原:多种(花粉、动物皮毛、鱼虾、 化纤、染料、油漆、药物、昆虫) 过敏症状:起病快,皮肤搔痒、皮肤红肿 湿疹、斑块。 处理:离开过敏原2-3天症状消失。 抗过敏治疗:扑尔敏、息斯敏、 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
4
5
6
7
8
9
10
11
青春痘防治:
1.每天在原先早晚洗脸两次的基础上, 增加一次中午洗脸的次数,及时清除脸 上的油脂。
2.经常洗头,保持发型清爽、头丝清洁, 不留刘海。
3.不使用发胶类产品,使头发处于清爽 状态。
4.不使用油性化妆品,如:含高油份的 防晒霜等。
5.如口边长有痘痘,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6.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38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
一是细菌感染: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 不利于细菌生长。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 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作用降低,使存在于皮肤 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 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二是游离脂肪酸刺激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通过皮 肤上的非致病性菌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引起炎症, 但并未证实皮脂的组成有异常,如原存在于皮肤 表面正常菌群如圆形糠秕孢子菌,不仅大量繁殖 成为机会性病原菌侵犯皮肤,也能激活补体替代 途径释放脂肪酸引起皮肤炎症。
15
过 敏 性 皮 炎
16
17
白癜风
白癜风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皮损为局部纯白色 或粉浅色色素脱失斑。表面无鳞屑或其它皮 疹,白斑边界清楚 . 临床表现 : 白癜风的白斑病变多无自觉症状, 但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患处可 出现瘙痒感,还有的病例在病情稳定时出现 瘙痒,随后白斑扩大或有新的白斑出现。
13
日常护理 平素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限食油腻 及甜食。 经常用温开水及硫磺皂洗脸。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手挤压粉刺。 忌滥用化妆品以免 堵塞毛孔。
14
过敏性皮炎
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搔痒,皮疹、丘疹。 过敏原:多种(花粉、动物皮毛、鱼虾、 化纤、染料、油漆、药物、昆虫) 过敏症状:起病快,皮肤搔痒、皮肤红肿 湿疹、斑块。 处理:离开过敏原2-3天症状消失。 抗过敏治疗:扑尔敏、息斯敏、 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
皮肤科疾病PPTPPT课件
效果。
贴敷治疗
将药物制成贴剂或敷料, 直接贴在患处,如创可
贴等。
内服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抗生素
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如 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免疫调节剂
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如雷公藤 多苷、环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用 于治疗各种皮肤病。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放松心情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有助于皮肤健康。
运动减压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促 进血液循环,有益于皮肤健康。
寻求支持
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向亲朋 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
05 皮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科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银屑病、湿 疹等常见皮肤疾病的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 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 心理治疗等。
痤疮
总结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 通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 等。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 菌增多和毛囊口角化异常等。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药物、 外用消炎药和激光治疗等。
治疗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外,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 和皮肤移植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手
段。
皮肤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皮肤病
贴敷治疗
将药物制成贴剂或敷料, 直接贴在患处,如创可
贴等。
内服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抗生素
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如 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免疫调节剂
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如雷公藤 多苷、环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用 于治疗各种皮肤病。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放松心情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有助于皮肤健康。
运动减压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促 进血液循环,有益于皮肤健康。
寻求支持
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向亲朋 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
05 皮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科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银屑病、湿 疹等常见皮肤疾病的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 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 心理治疗等。
痤疮
总结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 通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 等。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 菌增多和毛囊口角化异常等。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药物、 外用消炎药和激光治疗等。
治疗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外,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 和皮肤移植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手
段。
皮肤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皮肤病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以内服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香附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洗法,如用白 僵蚕、白附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患处,以缓解色斑症状。针灸也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03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HAPTER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时 ,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长期使用 。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经 验,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 疗效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 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 性。
注意事项
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 上的疾病,包括各种皮肤炎症、 感染、肿瘤等。
分类
中医将皮肤病分为疮、痈、疽、 疹、癣、痒等几大类,根据不同 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
外因
外感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 、燥情志内伤 等内因所致,如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等。
05 皮肤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建议
CHAPTER
皮肤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
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等。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食用过 多的油腻、辛辣食物,以及易致过敏的食物。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和建议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前 ,应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和使用药物。
04 针灸和拔罐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以内服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香附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洗法,如用白 僵蚕、白附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患处,以缓解色斑症状。针灸也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03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HAPTER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时 ,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长期使用 。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经 验,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 疗效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 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 性。
注意事项
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 上的疾病,包括各种皮肤炎症、 感染、肿瘤等。
分类
中医将皮肤病分为疮、痈、疽、 疹、癣、痒等几大类,根据不同 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
外因
外感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 、燥情志内伤 等内因所致,如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等。
05 皮肤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建议
CHAPTER
皮肤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
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等。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食用过 多的油腻、辛辣食物,以及易致过敏的食物。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和建议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前 ,应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和使用药物。
04 针灸和拔罐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22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23
常用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 免疫球蛋白 免疫功能检查 炎症反应指标检查:CRP、补体、C1酯
酶抑制物 自身免疫病:RF、ANA谱、CIC、ACA
等 RPR
24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原则 安全原则 皮损分期处理原则 外用药剂型使用原则:干性皮损用干的
药物;湿性皮损用湿性药物 随访原则
至今尚无一理想分类方法
8
皮肤病大致分以下几大类
感染性皮肤病:如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皮 肤病及性传播感染等
变态反应相关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药疹等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及获得性大疱
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良性及恶性肿瘤 遗传性皮肤病:如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 不明原因:如银屑病、白癜风、扁平苔藓等
肤病学、皮肤整形手术 皮肤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4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皮肤上出现的变化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 先兆或指征
学习皮肤性病学时,一定要有整体观念
5
副肿瘤天疱疮
6
砷 角 化 症
7
皮肤病的命名与分类
首先是从形态学的描述来命名:如银屑 病、多形红斑等
逐渐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角度对皮肤病 进行分类
精神心理因素
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免 疫功能,加重皮炎湿疹
15
皮炎湿疹病因图
机械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社会因素
饮食营养
精神心理 遗传免疫代谢
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
皮炎湿疹
16
流行病学
美国:各型湿疹在一般的人群中的患病 率为18%
英国:湿疹在全部皮肤病患者中的构成 比为17~30%
17
湿疹
皮疹呈多形性,按皮损表现特点分为急 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种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23
常用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 免疫球蛋白 免疫功能检查 炎症反应指标检查:CRP、补体、C1酯
酶抑制物 自身免疫病:RF、ANA谱、CIC、ACA
等 RPR
24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原则 安全原则 皮损分期处理原则 外用药剂型使用原则:干性皮损用干的
药物;湿性皮损用湿性药物 随访原则
至今尚无一理想分类方法
8
皮肤病大致分以下几大类
感染性皮肤病:如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皮 肤病及性传播感染等
变态反应相关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药疹等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及获得性大疱
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良性及恶性肿瘤 遗传性皮肤病:如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 不明原因:如银屑病、白癜风、扁平苔藓等
肤病学、皮肤整形手术 皮肤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4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皮肤上出现的变化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 先兆或指征
学习皮肤性病学时,一定要有整体观念
5
副肿瘤天疱疮
6
砷 角 化 症
7
皮肤病的命名与分类
首先是从形态学的描述来命名:如银屑 病、多形红斑等
逐渐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角度对皮肤病 进行分类
精神心理因素
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免 疫功能,加重皮炎湿疹
15
皮炎湿疹病因图
机械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社会因素
饮食营养
精神心理 遗传免疫代谢
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
皮炎湿疹
16
流行病学
美国:各型湿疹在一般的人群中的患病 率为18%
英国:湿疹在全部皮肤病患者中的构成 比为17~30%
17
湿疹
皮疹呈多形性,按皮损表现特点分为急 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种
常见皮肤病(皮肤科) ppt课件
4
发病机理
结局: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透 到皮下或粘膜,形成风团
主要的化学介质:组胺
ppt课件
5
发病机理
变态反应性:
A 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IgE抗体介导
B 输血引起的荨蔴疹为Ⅱ型变态反应,IgG介导
C血清病型荨蔴疹为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 沉积
非变态反应性:其它引起体内肥大细胞刺激,释 放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所致,药 物,昆虫毒素
光毒性反应:光感性药物在吸收中波及长波紫外线 后,达到一定的能量,产生对细胞的损伤
ppt课件
21
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Ⅰ
过敏性休克,荨蔴疹
Ⅱ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
Ⅲ
血清病,血管炎
Ⅳ
接触性皮炎,湿疹型药疹
ppt课件
22
变应性药疹
特点
1只发生于少数对药物过敏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
2与药理作用无关,与剂量无一定的相关性
5%家族性:家族性寒冷性荨蔴疹:显性遗 传病,
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 症,冷溶血素症,梅毒,结缔组织病
ppt课件
13
胆碱能性荨蔴疹
因运动,摄入热的食物,出汗及情绪 激动等使胆碱 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 胆碱,促使嗜碱性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 组胺所致的荨蔴疹,皮疹特点为泛发的13mm的小风团
皮损特点为豌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 水肿性红斑,中心呈紫红色,或有水疱, 境界清楚,呈靶型损害
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口腔及口唇, 有痛痒感
重症者,可伴高热,肝肾功能障碍及肺炎 等,病情凶险,称为重症多型红斑 (Steven-Johnson syndrome)
ppt课件
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PPT
虱子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1
症状识别
观察头皮、颈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出现小型白色卵壳或成虫
活动迹象。
2
临床检查
通过头发和皮肤细致检查,可确定是否存在虱子感染。
3
治疗措施
使用特效杀虫药洗发,同时清洁衣物、寝具等,以彻底消除虱子
与卵壳。
疥疮的诊断与治疗
确诊
1
通过皮肤检查和症状,确认是否感染疥虫
消除疥虫 2
毛囊炎的诊断与处理
观察皮肤表面
仔细观察出现红肿、膿疱或结痂的皮肤表面,这是诊断毛囊炎的关键线索。
检查皮损部位
查看出现皮肤损害的部位,通常在毛发密集的区域,如头皮、下巴或腋下。
适当采集样本
可适当采集皮损部位的样本进行检查,以确定感染的细菌或真菌类型。
及时治疗感染
根据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菌或抗真菌药物,并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习惯。
提供详细病史
向医生如实详细地描述皮肤病 症状和病情发展过程,有助于得 出准确诊断。
配合检查诊断
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检查和诊 断流程,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遵医嘱治疗
仔细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严格 遵医嘱用药和护理,以确保治疗 效果。
常见中药配方及应用
感冒配方
菊花、麦冬、桔梗、款冬花等 可配制成茶饮,具有清热解毒 、舒缓咳嗽的功效。
荨麻疹
呈红色隆起的皮疹,伴有剧烈瘙痒 。多由食物、药物等过敏引起,症 状短暂易消退。
疣
皮肤表面隆起的良性肿瘤,多由人 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通常无 症状,但可影响外观。
脂溢性皮炎
表现为皮脂分泌旺盛,常见于头皮 、面部等部位。容易引起红斑、 脱屑等症状。
湿疹的诊断与处理
皮疹特征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寻常痤疮
诊断要点: 1.青春期的男女多见 2.好发于面部,其次是胸、背部 3.皮脂分泌较多 4.皮损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继而形成炎症 性红丘疹、脓疱,严重者可见豆大的炎症结节或 囊肿,各种损害的大小及深浅不一。
35
痤疮四大病因
角化异常 毛囊口阻塞
痤疮丙酸杆菌
皮脂腺分泌增加 炎症因子产生
36 ——专业光能医学护肤品牌——
15
皮肤划痕试验
16
斑贴试验
17
二、狠
(一)狠的前提是准 确定了诊断,明确了主攻方 向,就狠狠下药。对诊断不明的皮肤病,治疗用 药应该慎重,不能盲目用药。 (二)要抓主要矛盾 如感染性皮肤病,治疗应以 抗感染为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治疗应以抗变 态反应为主。 (三)要熟悉手中的“武器” 对所用药物的性能, 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要胸中有数。 (四)用药要少而精,不搞大包围。
诊断:
夏季雨后闷热天气易发 病。以面颈部、四肢等 暴露部位多见。
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日 后,局部出现条状、片 状红斑,其上密集丘疹 、水疱及脓疱,可继发 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
32
隐翅虫皮炎
治疗: 若红肿明显或有糜烂面,局部治疗用清水冲洗后 湿敷,可选用0.1%利凡诺溶液或1:10聚维酮碘 溶液; 如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百多邦); 对红斑性皮损,可酌用无极膏。
好发于皮肤薄嫩处,如 指缝、肘窝、腋窝、脐 周、下腹及外生殖器。
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 疹、丘疱疹及隧道。
自觉夜间剧烈瘙痒。
28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疥疮结节
诊断:
在阴囊、阴茎、龟头等 处发生直径3~5mm暗 红色结节,称疥疮结节 。
29
治疗: 1.外用药物 应从颈部到足擦遍全身,用药期间不 洗澡、不更衣,一次治疗未愈者,需间隔1~2周 后重复使用。可选下列之一: 1)硫磺软膏:每日1~2次,连续3~4日为一疗程 。 2)25%苯甲酸苄酯乳剂:每日1~2次,共2~3 日。
4
皮肤病常见分类
水疱大疱性皮肤病 血管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
5
皮肤病诊断与治理的原则
准:诊断正确,对症下药。 狠:集中力量,一举歼“敌”。 稳:保护病人,不盲目出击,不急于求成。
6
一、准
如何达到正确的诊断,这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病情,对于 正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二)体检 由于皮肤位于体表,看得见,摸得着 ,因此皮肤科医生更应注重望诊及触诊。通过检 查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23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毛囊炎
Hale Waihona Puke 诊断:好发于头面部、颈背部 及臀部。皮损初起为红 色毛囊性丘疹,后中央 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 ,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 成黄痂。
24
治疗: 1)保持清洁卫生、忌烟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饮食。 2)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可用10%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 乳膏。
25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30
治疗: 2.内服治疗 伊维菌素是新近用来治疗疥疮的药物,在治疗疥 疮的杀虫剂中是唯一可以系统应用的药物。 适用于治疗常规外用药物无效的疥疮或重复感染 的疥疮 剂量:200mg/kg单次口服。 不宜用于年龄小于5岁或体重小于15kg的儿童; 老年人、孕妇不宜使用。
31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隐翅虫皮炎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 张江林 陈静
1
皮肤病学导论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 ,其内容不仅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 和功能,还涵盖了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相关疾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及预防等。
2
皮肤性病的病因体系
3
皮肤病常见分类
感染性、寄生虫性和虫咬性疾病 皮炎和湿疹 荨麻疹类皮肤病 药疹 物理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结缔组织病
21
4)皮损常呈簇状分布而不融合,沿某一周围神经 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依次; 5)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 1)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 阿昔洛韦 p.o 800mg 5次/日或泛昔洛韦 p.o 1000mg tid。疗程均为7天。
22
2)止痛:可酌情选用吲哚美辛、卡马西平 3)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缩短急性期疱疹 相关性疼痛的病程) 主要应用于病程7天以内、无其他相关疾病的老年 患者,可口服泼尼松30~40mg/d,疗程7~10天 。 4)外用药:疱疹未破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疱疹 破溃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皮脂腺过度分泌
痤疮四大发病因素
协同 作用
毛囊导管阻塞
痤疮丙酸杆菌 主流治疗药物
炎症因子的产生 和作用
维甲酸类药物
➢抑制皮脂分泌 ➢改善毛囊口的角化过度
抗生素治疗
➢针对痤疮丙酸杆菌
寻常痤疮
诊断要点: 5.为了便于更合理地治疗用药,将痤疮的严重程 度分级如下: I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 分布的炎性丘疹 II度(中度):I度+炎症性皮损数目增加,出现 浅在性脓疱,但局限于颜面
首先是皮损的分布 其次是皮损的排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皮损的类型
7
常见皮损类型
8
常见皮损类型
9
常见皮损类型
10
常见皮损类型
11
常见皮损类型
12
常见皮损类型
13
常见皮损类型
14
一、准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病原学检查、病 理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斑贴试验等。 (四)其他特殊检查
1)皮肤划痕试验(常用于荨麻疹诊断) 2)刮屑试验(常用于银屑病诊断)
汗斑
26
诊断: 好发于胸背部,一般以青年男性多见。皮损初起 为境界清楚的点状斑片,可为褐色、淡黄色或白 色,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状 ,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
治疗: 可外用酮康唑、益康唑,特比萘芬、阿莫罗芬等 。用法均为1~2次/日,连用2~4周。
27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疥疮
诊断:
18
19
三、稳
(一)注意鉴别诊断,对病情复杂的病例,要多 思考,多分析。 (二)注意对合并症、伴发疾病的治疗 皮肤科医 生要有整体观念,不要注意了皮肤而忽略了整体 。 (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四)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调整 用药。
20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带状疱疹
诊断: 1)发疹前常有上感病 史; 2)好发部位依次为肋 间神经、颈神经、三叉 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 域; 3)皮损初起为丘疹, 继之变为水疱;
寻常痤疮
诊断要点: 1.青春期的男女多见 2.好发于面部,其次是胸、背部 3.皮脂分泌较多 4.皮损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继而形成炎症 性红丘疹、脓疱,严重者可见豆大的炎症结节或 囊肿,各种损害的大小及深浅不一。
35
痤疮四大病因
角化异常 毛囊口阻塞
痤疮丙酸杆菌
皮脂腺分泌增加 炎症因子产生
36 ——专业光能医学护肤品牌——
15
皮肤划痕试验
16
斑贴试验
17
二、狠
(一)狠的前提是准 确定了诊断,明确了主攻方 向,就狠狠下药。对诊断不明的皮肤病,治疗用 药应该慎重,不能盲目用药。 (二)要抓主要矛盾 如感染性皮肤病,治疗应以 抗感染为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治疗应以抗变 态反应为主。 (三)要熟悉手中的“武器” 对所用药物的性能, 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要胸中有数。 (四)用药要少而精,不搞大包围。
诊断:
夏季雨后闷热天气易发 病。以面颈部、四肢等 暴露部位多见。
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日 后,局部出现条状、片 状红斑,其上密集丘疹 、水疱及脓疱,可继发 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
32
隐翅虫皮炎
治疗: 若红肿明显或有糜烂面,局部治疗用清水冲洗后 湿敷,可选用0.1%利凡诺溶液或1:10聚维酮碘 溶液; 如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百多邦); 对红斑性皮损,可酌用无极膏。
好发于皮肤薄嫩处,如 指缝、肘窝、腋窝、脐 周、下腹及外生殖器。
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 疹、丘疱疹及隧道。
自觉夜间剧烈瘙痒。
28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疥疮结节
诊断:
在阴囊、阴茎、龟头等 处发生直径3~5mm暗 红色结节,称疥疮结节 。
29
治疗: 1.外用药物 应从颈部到足擦遍全身,用药期间不 洗澡、不更衣,一次治疗未愈者,需间隔1~2周 后重复使用。可选下列之一: 1)硫磺软膏:每日1~2次,连续3~4日为一疗程 。 2)25%苯甲酸苄酯乳剂:每日1~2次,共2~3 日。
4
皮肤病常见分类
水疱大疱性皮肤病 血管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
5
皮肤病诊断与治理的原则
准:诊断正确,对症下药。 狠:集中力量,一举歼“敌”。 稳:保护病人,不盲目出击,不急于求成。
6
一、准
如何达到正确的诊断,这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病情,对于 正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二)体检 由于皮肤位于体表,看得见,摸得着 ,因此皮肤科医生更应注重望诊及触诊。通过检 查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23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毛囊炎
Hale Waihona Puke 诊断:好发于头面部、颈背部 及臀部。皮损初起为红 色毛囊性丘疹,后中央 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 ,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 成黄痂。
24
治疗: 1)保持清洁卫生、忌烟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饮食。 2)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可用10%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 乳膏。
25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30
治疗: 2.内服治疗 伊维菌素是新近用来治疗疥疮的药物,在治疗疥 疮的杀虫剂中是唯一可以系统应用的药物。 适用于治疗常规外用药物无效的疥疮或重复感染 的疥疮 剂量:200mg/kg单次口服。 不宜用于年龄小于5岁或体重小于15kg的儿童; 老年人、孕妇不宜使用。
31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隐翅虫皮炎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 张江林 陈静
1
皮肤病学导论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 ,其内容不仅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 和功能,还涵盖了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相关疾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及预防等。
2
皮肤性病的病因体系
3
皮肤病常见分类
感染性、寄生虫性和虫咬性疾病 皮炎和湿疹 荨麻疹类皮肤病 药疹 物理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结缔组织病
21
4)皮损常呈簇状分布而不融合,沿某一周围神经 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依次; 5)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 1)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 阿昔洛韦 p.o 800mg 5次/日或泛昔洛韦 p.o 1000mg tid。疗程均为7天。
22
2)止痛:可酌情选用吲哚美辛、卡马西平 3)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缩短急性期疱疹 相关性疼痛的病程) 主要应用于病程7天以内、无其他相关疾病的老年 患者,可口服泼尼松30~40mg/d,疗程7~10天 。 4)外用药:疱疹未破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疱疹 破溃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皮脂腺过度分泌
痤疮四大发病因素
协同 作用
毛囊导管阻塞
痤疮丙酸杆菌 主流治疗药物
炎症因子的产生 和作用
维甲酸类药物
➢抑制皮脂分泌 ➢改善毛囊口的角化过度
抗生素治疗
➢针对痤疮丙酸杆菌
寻常痤疮
诊断要点: 5.为了便于更合理地治疗用药,将痤疮的严重程 度分级如下: I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 分布的炎性丘疹 II度(中度):I度+炎症性皮损数目增加,出现 浅在性脓疱,但局限于颜面
首先是皮损的分布 其次是皮损的排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皮损的类型
7
常见皮损类型
8
常见皮损类型
9
常见皮损类型
10
常见皮损类型
11
常见皮损类型
12
常见皮损类型
13
常见皮损类型
14
一、准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病原学检查、病 理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斑贴试验等。 (四)其他特殊检查
1)皮肤划痕试验(常用于荨麻疹诊断) 2)刮屑试验(常用于银屑病诊断)
汗斑
26
诊断: 好发于胸背部,一般以青年男性多见。皮损初起 为境界清楚的点状斑片,可为褐色、淡黄色或白 色,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状 ,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
治疗: 可外用酮康唑、益康唑,特比萘芬、阿莫罗芬等 。用法均为1~2次/日,连用2~4周。
27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疥疮
诊断:
18
19
三、稳
(一)注意鉴别诊断,对病情复杂的病例,要多 思考,多分析。 (二)注意对合并症、伴发疾病的治疗 皮肤科医 生要有整体观念,不要注意了皮肤而忽略了整体 。 (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四)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调整 用药。
20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带状疱疹
诊断: 1)发疹前常有上感病 史; 2)好发部位依次为肋 间神经、颈神经、三叉 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 域; 3)皮损初起为丘疹, 继之变为水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