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及目的
课题界定举例
课题的界定通常包括清晰的研究范围、目的、问题陈述和预期结果。
以下是一个关于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的示例:
课题题目:初中数学教育中使用技术辅助教学的影响与挑战
研究背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引入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学科中的实施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建议。
问题陈述:
1. 技术辅助教学是否对初中数学学科的学生成绩和学科兴趣有积极的影响?
2. 教师在技术辅助教学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这些挑战如何影响教学效果?
3. 学生对技术辅助教学的态度和反馈是怎样的?
4. 不同类型的技术工具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影响有何差异?
预期结果:预计研究将为初中数学教育中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践提供深入的理解,为教育决策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以促进数学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个例子中,研究课题明确了研究的领域、目的、问题和预期结果,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的客观记录、进程回顾和主要大事汇总,是研究情况的高度概 括和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是对研究工作做事务性说明,而非学术性 说明,属于工作情况汇报。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不同,工作报告主要是 从课题组织管理的角度写。其主要内容包括: ◆序言(课题级别与性质、立项时间、结题时间、课题研究进展) ◆课题研究概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课题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和引用情况等) ◆经验体会、问题与不足 ◆课题实施过程中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 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一般应附上《课题研究大事记》。
课题名称
准确、规范、简洁 准确,课题名称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问题)和研究方法三要 素。如《小学生“生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 研究》,这两个课题中研究对象分别小学生、初中学生,研究内容分别是 生本教育、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分别是实践(即行动研究)、调查。 规范,课题名称应以陈述句型表述,不用结论式句型。如“合理运用学 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论文题目可以,但不宜作课题名称,课 题是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有结论性语气,可改为“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的研究”。 简洁。句式尽量醒目简洁,切中问题,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课题研究报告常出现的问题:
◆不完整、不严谨 ◆内容单薄 ◆理论提升不够
◆成果不清晰
◆材料不能反映主题等
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的步骤:
◆提炼主题:一致、集中、深刻
◆选择材料: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主次分明
◆拟定提纲:明确中心、论证方法、结构形式
◆撰写初稿:突出主题、分清层次、明确要求
课题背景及界定,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结果与成效
课题背景及界定, 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结果与成效一、课题背景及界定1、研究的背景“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
教师面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基础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学习的现实,在“核心素养”提出的新形势下,感到自身教学跟“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
2、界定教师要清楚的学科本质和核心素养,始终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目标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将教学进行地更好,学生在物理课堂之上才能获得更多的终身发展需要。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2.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集中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炼与升华。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一)研究内容和目标1.研究对象:初中教材和中学九年级学生2.研究目标:探索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践中关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究内容:探索关注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方法。
探索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拓展性研究、模式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 研究步骤及过程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20年7月-2021年11月)主要工作:收集有关信息,明确研究目的内容,选定研究方法,进行前策调查,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范文5篇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一:一、研究背景有设立这一课题研究的想法源至20__年的一次在新海中学的省送培到市的学习活动上。
一位讲课老师说在现在的教学条件见中都有现代化的音响伴奏条件,由此播放出的伴奏音乐形象更丰富,因此,作为钢琴伴奏可少采用,或许是与会老师误听为可不采用,引起哗然!由此引发本人生出这一课题研究的想法。
二、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伴奏即伴随衬托歌唱的演奏。
伴奏基本上和歌唱曲调一致,其间还可以有多种装饰音或高低八度的翻奏,也可以是单纯的节奏。
伴奏的任务还必须演奏过门等纯乐器的部分以联接唱句。
伴奏对歌唱的意义:伴奏有对乐曲内涵的提示及对歌者情绪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充实延展了表演的氛围。
歌唱教学的伴奏方式:钢伴音响伴奏自己敲击节奏伴奏学生合着伴奏寻找韵律效能:这一词语有多种解释,最基本的解释为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或系统期望达到一组具体任务要求的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
那么,在歌唱教学中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方式和载体,调动学生歌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歌唱学习效率和歌唱能力,提高音乐学习的质量,保证音乐将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的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那么,歌唱教学的效能就取决于学生对歌曲的喜爱以及歌曲的熟悉程度,歌唱技巧、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类型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1. 分析不同伴奏方式使用过程中师生所能进行的互动可能性;上课老师只是一个人,因此,不同的伴奏方式中老师所能发挥的能动力及能动方向是有很大不同的。
2. 不同伴奏方式使用过程中学生所能进行的参与可能性;因为伴奏方式有产生的主动性及被动性之分,因此,在歌唱的实际参与性上有差别。
课题概念界定
课题概念界定
课题概念界定是指明确研究课题的范围、目的、问题、假设、理论框架等,对研究课题进行准确界定和定义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前必经的重要阶段,只有明确课题研究的范围和目的,才能清晰地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课题概念界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研究的目的,综合考虑相关理论、实践经验、现有研究成果等多方面因素,确立课题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向。
同时,课题概念界定也需要具体、明确地阐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等具体内容,以便研究者对课题进行深入且系统的研究。
- 1 -。
课题概念的界定
课题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概念的界定:本课题最为关键的词语是“阅读”与“方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它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教学有效方法是研究和实践一套适合农村初中的阅读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使学生激发积极性,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研究现状述评:长期以来,很多教育专家在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不断地探索,尤其是在语文教学领域,对阅读教学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马笑霞教授在阅读认知的理论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肯定了阅读的重要性……。
当今,从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人士很多,他们普遍认为,语文教学还一直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阅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接受记忆的存储器,教与学双方都没有了阅读的快乐和兴趣。
近年来,语文学科教学研究领域对以往的阅读教学不断反思,深入探索,成果较多,例如,苏立康教授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和《中学语文教学法》对阅读教学很有研究,北京教科院王俊英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阅读学习实验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提出了一些“阅读学习”的新理念。
(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学生终身学习更离不开阅读。
所以,阅读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农村学校,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成绩还比较落后,比如,九年级的学生还存在大面积语文能力低下的现象,他们的知识面窄,见解浅显,语言贫乏,阅读能力较差。
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即便是成绩偶尔较好,也是题海战术的结果,语文教师普遍反映阅读教学是束缚语文教学的瓶颈。
因此,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
选此课题,我们主要是针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研究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突破束缚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瓶颈因素。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5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5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1一、课题背景及界定1、课题研究背景一个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
但在学校开展的几次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哗众取宠,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有些情境过分追求生活化,缺乏“数学味”;有些情境过多的依赖信息技术演示,忽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更加有效合理,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和思考。
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让教学情境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题界定“数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情境”。
“数学情境”可以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情境、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喜欢参与的游戏情境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课堂中创设情境的作用、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情境、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课本中的情境、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策略等。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和必要的学习材料,主动建构知识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因此,教师应着力于建构有利于知识内化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新课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迄今为止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只剩下一副枯瘦的骨架,它只有知识、技能、思维,缺乏一些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结果使得有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害怕学数学,甚至不喜欢学数学。
因此我们必须在数学素质教育的方式上进行重新设计与创新。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教学文化的改革。
我们应重新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更新自己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攻坚战,没有课堂教学的真正突破,就不可能有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突破,不可能有教育质量的提高。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基本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先思后导,变式拓宽”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让师生在多维互动中不断创新,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追求人的真实、享受到教与学的快乐,通过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实现各自人生目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多元的、互动的“双赢”,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先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①指导学生课前独立预习、思考、尝试练习,解决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问题意识。
质疑课题,学会研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在授例前“先思”和解后“反思”,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近教材、同学和老师,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先思”,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满了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课题核心概念的写作一、什么是核心概念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
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比如《“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行”就是一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㈡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比如《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高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
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㈢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比如《小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生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引进的一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准确科学。
三、怎样给核心概念下操作定义?㈠着眼过程例如在《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研究》中对核心概念“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从生成的过程角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个体资源,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面,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生在小活动中展开自主探索行为,以获得生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生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几点:⑴生长点是什么? 学生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自探性学习小事件得以有效生成的生长点。
⑵生成的动力是什么?“课堂矛盾与个体需求”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动力。
⑶生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⑷生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生命质量”是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最终目的。
㈡着眼内容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本课题的统整指的是教学资源的“整理”与“统筹”,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
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调整,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
调整教材内容的结构,就是把一二年级“100以内加减法”组成一个大整体,重新编排,层层梯进。
课题界定和课题目标
课题界定和课题目标
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21
I hope tomorrow will definitely be better
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课题界定
1、课题含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课题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课题研究范围:以初中学生为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怎么样的方式开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4、课题研究对象:初中学生
5、课题研究方法:将学生分组,同时以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得出最优的培养方法;
研究目标
研究目的:改变学生错误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方式,改变原有
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性和思
考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预期目标: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够具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方式,强化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几个小组的比较,寻找不同类型学生所适合的培养和锻炼方式;。
基于结构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基于结构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界定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备课组:是指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科备课组。
优化校本作业设计:在原有校本作业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对原有的校本作业进行修改,补充、重组,使校本作业更加贴合教材,更加适合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们开始对课改历程进行回顾,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质量进行关注。
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最能反映学生真实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我们从关注教师教案编写时的作业设计,到校本作业的推出。
在调研中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校本作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校本作业开发时是以分块个人完成再拼凑而成,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
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能力三个层次训练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
作业没有分层,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局面。
在校本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和适量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这是现阶段校本作业设计不得不正视的现状。
本实验群体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可行性和可信性,这一切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面对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之下的学生,如何科学的设计校本作业?如何在课中课后合理使用?成为课题组全体成员关注的焦点。
基于以上思考与实践,整合原有教科研成果,确定《基于集体备课下的小学校本作业优化设计探索与创编》这一研究课题,以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校本作业设计的方法与实践,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推进有效教学和决策提供参考,为广大一线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提供指导、研究和实践的范本。
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依据最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个人课题研究方案(一)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课题的提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科查山的过渡时期。
因此,把写话教学到低年级是科学和必要的。
但是,现实存在的困难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技能,大量会讲的字词不会写、不会用,会写的字写下又不能满足完整表达的需要。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上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下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日记是最自由的书面表达形式,绘画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的的形式。
我发现,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形式来帮助小朋友开始写话,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可能需要,抒发又能降低写话书写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使他们口头和书面语言发展。
图文日记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写话兴趣,减低了日记的写作难度,建立了学生写话的自信和恒心。
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叙事或抒情、议论等方式在日记形式中表达出来,逐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思考,多练笔的好习惯。
通过写日记探索出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路径,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小学生日记的界定:小学生日记,即指小学生把天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图文日记:以画面为主,以汉字为辅的初级“写话”形式,孩子用这种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记下来。
二、课题研究的素材及研究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研究用图文日记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的方法。
2、研究图文日记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的方法。
3、适合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形式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法。
通过专题辅导,自学讨论,收集整理作文教学的学术论文,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根基。
课题研究方案(3篇)
课题研究方案(3篇)课题研究方案篇1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通过学生来进行学习的效果和知识反馈,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学生感到他是课堂的主人。
2、在反馈表中,学生有权评价老师和给老师提建议,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充分相信学生,学生会更加亲近老师,热爱化学学习,提高化学学习成绩,给学生终身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3、通过反馈,老师能够掌握这节课学生有哪些知识没有听懂,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题目有困难,老师能够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调整;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能够促使老师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化学课尾就是在化学课堂即将结束剩下的3-5分钟。
教学反馈即设计一份反馈表,让学生填写,包括这节课对老师的.建议、没有听明白的知识和习题、学生认为的重点内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等;或设计一份当堂反馈测试卷,让学生当堂练习和巩固。
老师根据反馈表或反馈试卷进行统计分析,作为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提高化学成绩。
三、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的化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上,做的工作远远不够,尽管通过作业和测验能够知道一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但毕竟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
据此,我提出本课题,旨在解决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全面了解和有的放矢的进行调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最喜爱什么样的老师、曾经给老师提过什么样的建议、化学成绩如何等;2、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积极寻找原因;3、精心设计化学课尾教学反馈表、教学反馈试卷、教学问题统计表,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4、广泛听取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反馈表,及时作出调整;5、统计分析历次化学考试成绩,以便作对比,检验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范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研究是指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深入了解某一具体领域而进行的系统性、有目的的调查和分析工作。
本次课题研究的背景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压力管理方法的探讨和分析,为个体提供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具体来说,本次课题研究旨在:1. 系统总结各种压力管理方法,包括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工作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方法;2. 分析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找出最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管理方法;3. 提出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为个体提供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指导,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压力管理方法的系统总结。
通过对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工作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压力管理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管理方法。
3. 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的提出。
根据对压力管理方法的总结和分析,提出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
本次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为提出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提供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次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压力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压力管理方法选择;2. 对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找出最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管理方法;3. 提出了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课题背景及界定,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结果与成效
课题背景及界定,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标、内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结果与成效课题背景及界定, 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标、内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结果与成效⼀、课题背景及界定1、研究的背景“核⼼素养”是深化课程改⾰、落实⽴德树⼈⽬标的基础。
教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学⽣基础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学⽣不爱学习的现实,在“核⼼素养”提出的新形势下,感到⾃⾝教学跟“⽴德树⼈”⽬标的实现还有⼀定的距离。
2、界定教师要清楚的学科本质和核⼼素养,始终⽤“提⾼学⽣核⼼素养、落实⽴德树⼈根本任务”这个⽬标指导⾃⼰的课堂教学,才能将教学进⾏地更好,学⽣在物理课堂之上才能获得更多的终⾝发展需要。
⼆、理论依据及意义1.《关于全⾯深化课程改⾰,落实⽴德树⼈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素养”的概念,提出“学⽣应具备适应终⾝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突出强调个⼈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2. 核⼼素养是指学⽣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终⾝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是学⽣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
物理核⼼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的要素构成。
物理核⼼素养的提出从发展学⽣核⼼素养的⾓度集中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育⼈价值,是新课程三维⽬标的提炼与升华。
三、研究的⽬标、内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内容和⽬标1.研究对象:初中教材和中学九年级学⽣2.研究⽬标:探索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践中关注学⽣物理核⼼素养的策略。
培养中学⽣物理核⼼素养,提⾼学⽣运⽤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研究内容:探索关注中学⽣物理核⼼素养的教学设计⽅法。
探索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中学⽣物理核⼼素养的⽅法。
(⼆)研究⽅法案例研究、拓展性研究、模式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和研究的目标、内容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和研究的目标、内容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次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校小学生,我们石阡人交流都是用方言,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一方面师资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方言习惯是汉语言学习的一个较大的障碍,孩子的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通过本课题研究,帮助小学生形成较好的普通话语言习惯,掌握汉语拼音为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教师就需要一套提高汉语拼音教学课堂的策略。
“策略”一词在教育学中常与“方法”、“步骤”同义,所谓“策略”还用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功能的确定决定了汉语拼音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字母辨别能力,而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能力的发展也有赖于汉语拼音的掌握。
在新的课程目标,新的教材,新一代儿童,新的教学环境,都在促使我们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学生和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力求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
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的智慧。
什么是课题研究
什么是课题研究:1、看法: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经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课质量的过程。
即教师以自己教课过程中产生的详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
2、作用: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门路,也是创建优秀校园文化气氛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育教课质量、形成学校特点、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渠道。
3、种类①按研究目的分: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运用对于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质问题的研究。
这一看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应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解决实质问题,产生实践效益。
②按研究深度分:描绘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展望性课题课题研究一般由浅入深,先从描绘性课题下手,而后逐渐进行因果性课题和展望性课题的研究。
③按研究级别分:规划课题、个人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立项的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拜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肩负的课题。
个人课题申报给各级教育研究部门获得同意后,也将成为规划课题,经过一致管理,更有益于课题的展开。
四、课题研究方法:每个课题都需要有必定的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之分,主法有:察看法,检查法,文件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省研究法等。
辅法有:统计法,丈量法,问卷法等。
常用研究方法及其步骤为:1、检查法:即经过问卷,访谈等方式,采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相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究规律的方法。
基本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检核对象→ 选择检查方法→ 拟订检查方案→ 展开检查→剖析检查资料→撰写检查报告。
2、文件法:文件研究法就是对文件进行查阅、剖析、整理而找失事物实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件包含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件、会议资料等。
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终稿]
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概念界定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做一个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概念或词语我们看起来很熟悉,但要说出确切的意思又说不清楚。
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这些看起来熟悉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
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研究者对所研究课题基本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话,那这个课题就无法研究,因为,科学性是选题与研究的基本前提。
因而,做研究要实实在在地把课题研究涉及到概念、术语弄懂弄透。
(1)界定的内容①研究范围的界定对研究总体范围的界定既关系到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
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
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计划里就要做一个界定。
例如:“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这里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学段上分,学生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从区域上分,学生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等;从性别上分,有男生和女生,等等。
到底研究哪一类型的学生,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②模糊概念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
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些概念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
例如“学困生”这个概念,由于有多种解释,就必须加以界定。
在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计划中,主持人对“学困生”作了如下的界定:“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又长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一般来说,给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
对概念的界定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自圆其说。
③关键词的界定一般情况下,关键词的涵义都很明确,无须解释。
例如“高一学生”。
但有些关键词的涵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及目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提前进行接触与熟悉,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我学习活动。
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2、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我认为:小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应包括:主动预习课文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练习的习惯等一系列好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步骤、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通过预习,学生自主解决一般问题。
2、培养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主动预习的兴趣,提高质疑能力。
3、课外查找资料,并能进行有效筛选。
4、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二、拟定的研究步骤:
1、学习、查阅有关资料,拟定可行性实施方案、措施(2008.12——2009.3)
2、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预设出预习能力的培养方案(2009.4 ——2009.5)
3、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研究案例分析)(2009.6——2009.9)
4、研究总结(撰写研究结果报告)(2009.11)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行为指标:中年级进行预习能力与行为习惯关系的研究;高年级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与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中年级:1、能按老师的要求主动完成好预习作业;
2、上课能专心听讲,自觉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3、通过预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习不难;
4、每天能将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以便查找;
5、针对预习时的疑难能主动和同学探讨、交流。
高年级:1、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般问题;
2、提高质疑能力;
3、课外查找资料,并能进行有效筛选;
4、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为了检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对实验班班级分别进行前测、中测、后测,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先后向家长、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2、实验研究:
(1)小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中的主动预习习惯的培养方式和途径的研究;
(2)不同发展程度学生的预习习惯发展比较研究;
(3)小学生不良预习习惯矫治及教师不恰当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
3、行动研究:
(1)丰富的活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重视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抓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2)正强化法:从心理学角度讲,每当孩子出现适宜的行为,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子发生这种行为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强。
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研究者都应实现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
这些愿望就可以成为正强化物,如:红星、文具、小玩具或表扬语等等,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各种不同强化的刺激。
(3)个案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加强个案研究分析,在研究中采取矫正、培养相结合。
(4)加强家校联系:实验班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加强合作,发挥家长的作用,利用座谈会和访问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想法,让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和做法。
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本课题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成果总结法进行研究,小学生对于预习的习惯并不是很好,有的可能学习几年下来都没有参与过或者是尝试过预习的过程,这也给我们的研究起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小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方法、预习时间、预习成果的展示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通过自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主体能力的研究作为突破
口。
1、领导的重视是课题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
2、实验教师的无私奉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