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血液及血液检验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D)A.寄生虫病B.湿疹C.猩红热D.急性感染E.过敏反应2.下列疾病可使血小板减少,但哪项除外(E)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脾功能亢进C.再生障碍性贫血D.DIC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3.关于DIC的检查结果哪项是错误的(A)A.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B.血小板减少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纤维蛋白原降低E.凝血酶时间延长4.下列哪项不支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D)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粒红两系均明显减少C.白血病细胞以原幼为主D.白血病细胞中有Auer小体E.巨核细胞明明削减5.以下组合中哪项是毛病的(B)A.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以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B.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成熟有血小板形成型巨核细胞为主C.巨核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型和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D.慢粒早期以成熟产板型为主E.急性失血以成熟产板型居多6.红细胞计数女性成工钱(A)12A.3.5~5.0×10/L12B.4.0~5.5×10/L12C.5.0~5.5×10/L12D.4.0~6.0×10/L12E.6.0~7.0×10/L7.血红蛋白削减大于红细胞削减见于(B)A.急性失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恶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8.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C)A.Hb<90g/LB.Hb<70g/LC.Hb<60g/LD.Hb<30g/LXXX9.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加见于(A)A.溶血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先天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形态改变为(E)A.大小不等B.球形红细胞C.染色过深D.嗜多色性红细胞E.红细胞中心染色过浅911.某患者RBC 3.2×10/L,Hb 80g/L贫血最大多是(B)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急性失血性贫血E.急性溶血性贫血12.白细胞计数成人正常值为(D)9A.3.0~5.0×10/L9B.3.5~5.5×10/L9C.4.0~6.0×10/L9D.4.0~10.0×10/L9E.15~20×10/L13.淋巴细胞增多见于(A)A.病毒性感染B.化脓菌感染C.寄生虫熏染D.放射病E.血清病14.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分类计数哪项减少(A)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以上都不是15.单核细胞明明增加见于(E)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麻疹C.风行性腮腺炎D.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1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中可见(C)A.单核细胞增多B.幼稚单核细胞C.异形淋巴细胞增多D.老练淋巴细胞E.异形单核细胞增多1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呈现中毒颗粒时,提示(B)A.造血功能障碍B.严重感染C.过敏性疾病D.可能是白血病E.造血功能旺盛18.用于贫血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是(A)A.网织红细胞增多B.红细胞增多C.血红蛋白上升D.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E.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19.用于贫血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敏锐指标是(A)A.网织红细胞增高B.红细胞增多C.血红蛋白上升D.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E.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20.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A)A.缺铁性贫血B.尿毒症C.急性失血D.恶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21.一般成人红细胞比积男性为(C)A.0.30~0.45L/LB.0.37~0.48L/LC.0.40~0.50L/LD.0.30~0.50L/LE.0.40~0.55L/L22.阵发性就寝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哪项实验呈阳性(C)A.抗人球蛋白实验B.冷溶血试验C.酸溶血试验D.血红蛋白电泳E.Combs试验23.下列疾病可使血小板减少,但哪项除外(E)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脾功能亢进C.再生障碍性贫血D.DIC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24.血沉不增快见于(C)A.急性细菌性炎症B.多发性骨髓瘤C.DICD.巨球蛋白症E.活动性风湿热25.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重要的依据为(C)A.骨髓增生极度活泼B.粒红比值为8:1C.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占80%D.XXX小体E.巨核明显减少26.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削减型白血病的首要搜检是(D)A.全血细胞削减B.外周有有核红细胞C.外周有幼粒细胞D.骨髓搜检,前者出血偏向较轻E.酸溶血实验27.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D)A.再生障碍性贫血B.脾功能亢进。

内科学 血液系统 习题 选择题 带答案

内科学 血液系统 习题 选择题 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急性感染。

2.除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疾病均可使血小板减少。

3.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不是DIC的检查结果之一。

4.白血病细胞中有Auer小体不支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的诊断。

5.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以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是错
误的。

6.女性成人的红细胞计数为4.0~5.5×10/L。

7.缺铁性贫血是血红蛋白减少大于红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

8.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Hb<___。

9.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形态会改变,其中红细胞中心染
色过浅。

11.RBC 3.2×10/L,Hb 80g/L的患者最可能是缺铁性贫血。

12.成人的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0~10.0×10/L。

13.淋巴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

内科学血液部分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部分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部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液是由以下哪几种成分组成?A.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B. 水、蛋白质、糖类、脂类C. 血红蛋白、细胞器、细胞膜、酶D. 肌红蛋白、肌动蛋白、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答案:A2.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运输氧气到组织B. 感染抵抗C. 血液凝固和止血D. 消化食物答案:C3. 哪种细胞负责免疫功能?A. 白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细胞答案:A4.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贫血?A. 血液失血过多B. 铁、维生素B12缺乏C. 红细胞生成受阻D. 以上都是答案:D5. 血液凝固过程主要受到下列哪种物质的影响?A. 血小板B. 补体系统C. 抗体D. 血浆蛋白答案:D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红细胞是一种无核细胞,呈鞍状,中央凸起,直径约为7.5微米。

其主要由血红蛋白和细胞膜组成。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以供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并将二氧化碳从体内组织带回到肺部排出。

2. 什么是白细胞增多?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白细胞增多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

可能的原因包括:- 感染:感染性疾病会刺激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增多。

- 炎症:炎症反应时,免疫细胞会被激活,数量增多。

- 白血病:恶性肿瘤导致白细胞异常增生。

- 应激反应:身体处于极度应激状态下,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多。

-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导致白细胞增多。

3.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症?其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血小板减少症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

其症状包括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出血和牙龈出血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如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 输血:输注血小板浓缩物来提高血小板数量。

- 避免诱因:避免外伤和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出血。

4. 什么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防御机制,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并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参与免疫反应D. 促进血液凝固答案:A2.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A. 携带氧气B. 参与免疫反应C. 促进血液凝固D. 调节体温答案:C3.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 水B. 蛋白质C. 葡萄糖D. 脂肪答案:A4.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携带氧气B. 参与免疫反应C. 促进血液凝固D. 调节体温答案:B5. 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A. 铁B. 铜C. 锌D. 钙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熟红细胞缺乏______,因此没有细胞核。

答案:细胞核2.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到______作用。

答案:促进3. 血浆中含有多种______,包括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等。

答案:溶质4. 白细胞中的______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的功能。

答案:吞噬5. 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负责______氧气。

答案:携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答案: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2.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通过聚集形成血栓,释放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

3. 血浆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案:血浆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血浆渗透压、参与免疫反应等。

4. 白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是什么?答案: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血红蛋白在氧气运输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蛋白质,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从而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

血红蛋白的这种功能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因为它保证了细胞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 讨论白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内的红细胞主要功能是什么?A. 运输氧气B. 运输二氧化碳C. 运输营养物质D. 凝血作用答案:A2.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止血B. 促进凝血C. 运输氧气D. 参与血液凝固答案:C二、填空题3.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______。

答案:白蛋白4. 血液凝固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和______。

答案:血液凝固三、判断题5. 骨髓是成人造血的主要场所。

()答案:正确6. 所有类型的白细胞都参与免疫反应。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7. 简述白细胞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

答案: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主要参与急性炎症反应;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单核细胞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参与吞噬病原体;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和炎症。

8. 描述血红蛋白的功能及其在氧运输中的作用。

答案: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从而在肺部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组织。

同时,血红蛋白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将其从组织中运输到肺部排出。

五、论述题9. 论述血液系统在人体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答案:血液系统在人体防御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防止受伤后过度出血。

此外,血液中的抗体和补体系统也参与免疫反应,帮助清除病原体。

血液系统还通过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废物,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六、案例分析题10. 患者出现贫血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治疗方向。

答案: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铁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慢性疾病、遗传性贫血等。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凝血C. 免疫反应D. 调节体温答案:A2.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凝血C. 免疫反应D. 调节体温答案:B3.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携带氧气B. 凝血C. 免疫反应D. 调节体温答案:C4. 血浆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携带氧气B. 运输营养物质C. 运输废物D. 维持血容量答案:A5. 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场所,其中哪种细胞负责红细胞的生成?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红细胞前体D. 血小板答案:C二、填空题6.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________,因此它们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细胞核7.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有铁的蛋白质,它在红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氧气。

答案:携带8.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蛋白质,其中________是凝血过程的起始因子。

答案:凝血因子Ⅶ9. 白细胞分为有核和无核两大类,其中________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答案:中性粒细胞10. 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________。

答案:纤维蛋白原三、简答题11. 简述血细胞的三大类及其主要功能。

答案: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血小板则参与血液凝固,防止出血。

12. 描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答案: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凝血因子的激活、纤维蛋白的形成和稳定。

首先,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将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最后,这个凝块通过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的作用被进一步稳定,形成稳定的血凝块。

四、论述题13. 论述贫血的类型及其原因。

答案: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贫血的类型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慢性疾病性贫血等。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多选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多选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多选题及答案第1节1161.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以下哪些疾病有确诊意义:A、各型白血病B、巨幼红细胞贫血C、多发性骨髓瘤D、再生障碍性贫血E、过敏性紫癜第2节1162.贫血按发病机理分:A、红细胞生成减少即造血不良性贫血B、红细胞过度破坏即溶血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性贫血1163.贫血症状的有无,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人体的代偿能力B、贫血产生的速度C、贫血的程度D、性别E、患者的年龄A、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缺铁性血虚C、恶性贫血D、重型地中海贫血E、铁幼粒细胞血虚1165.下列疾病的对应治疗,哪项是正确的:A、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甲基苄肼,强的松1164.下列哪些情况一般属于低色素性贫血:B、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XXX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长症---硫唑嘌呤D、再生障碍性贫血---雄激素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上腺皮质激素1166.40岁女性病人,半年前不全流产,以后月经不正常,20-25天一次周期,每次持续10天左右,月经量多,一月来头晕乏力,测末梢血: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 3.14×1012/L,大小不均,中心淡染,白细胞6×XXX。

该患者治疗一般选择:A、口服硫酸亚铁B、口服虎魄酸亚铁C、注射右旋糖酐铁D、积极治疗妇科病E、肌注山梨醇铁1167.45岁男性患者,消化性溃疡病史10年,近日出现头晕,乏力,黑便,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 2.94×1012/L,体积小,着色淡;白细胞 6.4×109/L,血小板150×109/L,该患者治疗一般选择:A、口服硫酸亚铁B、应用10%枸橼酸铁铵C、应用右旋糖酐铁D、积极治疗溃疡病E、应用山梨醇铁1168.某妇女38岁,又连续数年的月颠末多,面色苍白,倦怠,活动时心跳;A、血清铁低于10.7umol/L外周血显示:红细胞呈低色素性小细胞性改变,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B、血中运铁蛋白增多C、骨髓中见有足量的含铁血黄素D、外周血内网状红细胞增多E、骨髓象施展阐发增生低下1169.某患者30岁,面色苍白,倦怠感,活动时心跳,血清显示红细胞呈低A、铁幼粒细胞性贫血色素小细胞改动,应从上面那些疾病考虑:B、地中海型贫血C、缺铁性血虚D、巨幼细胞性血虚E、再生障碍性血虚1170.一个健康的成人,给以无铁饮食,也不给任何铁剂,他体内的铁量也A、3个月以后不因失血而丢失的话,序多少时间才能耗尽:B、6个月以后C、一年后D、三年后E、五年后1171.某女性患者,30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一年于入院,体检:除血虚面容外,余无非凡;血象: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4.6×109/L,血小板98×109/L,网织红细胞0.6%,尿通例:蛋白微量,骨髓象:幼红细胞体系增生,巨核细胞很多,血非蛋白氮一般;肝功用一般,血清铁增高,总铁联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血沉降低,本病可能的诊断是:A、肾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血虚C、缺铁性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1172.男性患者,30岁,菜农,上腹间歇隐痛4年,与饮食有关,间有黑便,检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50×109/L,血清铁蛋白10μg/L,考虑患者血虚的可能是: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慢性熏染性血虚D、慢性肝病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1173.男性患者45岁,确诊为尿毒症,患者表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应A、铁剂采用下列哪种药物对症治疗:B、输血C、红细胞生成素代替品D、维生素B12E、类固醇1174.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症状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毛细血管脆性增长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功能不良D、纤溶活动增强E、血块收缩不良第5节117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可选择:A、靛玉红B、苯丁酸氮芥C、强的松D、XXXE、羟基脲1176.XXX的负作用为:A、色素沉着B、停经C、血小板抑制D、骨髓抑制E、心肌损伤1177.治疗急非淋白血病方案最常用的是:A、DAB、HOAPC、VPD、VAPE、HA1178.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是:A、多见于儿童B、原始细胞过氧化酶染色C、原始细胞体积小D、血清溶菌酶升高E、肝脾肿大1179.四周血象呈现幼红、幼粒细胞的疾病是:A、急性红白血病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血友病118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临床施展阐发是:A、病情急性加重,发热,脾脏突然增大B、血虚加重,血小板削减C、末梢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20%D、除Ph染色体外,并出现其他新染色体异常E、骨痛加重,骨髓原始粒细胞>30%1181.下列哪几项与白血病发病有关:A、病毒熏染B、放射因素C、抗肿瘤药物、苯及衍生物D、遗传因素E、免疫功能缺陷1182.急性白血病出血的缘故原由是:A、血小板数减少B、血管内凝血C、纤维素溶解亢进D、毛细血管反常回响反映E、反复输新鲜血1183.按照白血病细胞形态吻合急淋型白血病的特点是:A、原淋细胞体积增大B、大细胞为主C、细胞大小一致D、临床少见,预后差E、体积较小,细胞形态比较一致1184.下列哪些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B、Ph染色体阳性C、巨脾D、血清尿酸值升高E、中性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第8节1185.过敏性紫癜的病发因素与以下哪项有关:A、感染B、对食品异种蛋白过敏C、与使用抗生素药物有关D、与寒冷刺激有关E、与精神刺激有关1186.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类型有:A、肾型B、慢性型C、皮肤紫典范D、腹型E、关节型1187.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特点是:A、远离细胞无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阳性B、早期粒细胞占非红细胞不高于30%C、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D、原始粒细胞与原单、幼单细胞同时存在,两类细胞各占20%以上E、骨髓红细胞占有核细胞50%以上,原粒加早幼粒占30%以上118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B、血小板寿命缩短C、出血时间延长D、急性型首选脾切除E、糖皮质激素对慢性型有效118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包括:A、脾切除B、糖皮质激素C、雄激素D、免疫抑制剂E、维生素K119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有:A、血小板寿命缩短,数量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骨髓象一般D、凝血时间正常E、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1191.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的病发因素有:A、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B、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C、血小板在脾脏内破坏增长D、凝血因子缺乏影响血小板功能E、感染是发病的关键因素119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正确方案是:A、历久充足治疗直至康复B、大剂量冲击治疗2-4周,停药窥察血小板计数情形C、充足治疗至血小板恢复一般,巩固2-4周后逐渐减量维持D、维持期4-6个月E、小剂量维持治疗1-2年1193.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有:A、中老年多见B、有自限性,多在半年内缓解,少数拖延为慢性型C、血小板常低于20×109/LD、出血广泛而严峻E、多有病毒熏染史1194.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常用的治疗计划包孕:A、糖皮质激素首选B、免疫抑制治疗C、维生素KD、雄激素E、脾切除1195.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主要特征表现为:A、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颗粒型B、血小板生成减少C、骨髓增生非常活跃D、可见R-S细胞E、以上都不是1196.关于贫血与出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慢性再障血虚者,血虚轻、出血重B、慢性再障贫血者,贫血重、出血轻C、急性白血病者,血虚轻、出血重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出血重,贫血轻E、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中血虚与出血响应1197.过敏性紫癜的病发因素与下列哪几项有关:A、感染B、对食品异种蛋白过敏C、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有关D、与冰冷刺激有关E、与精神刺激有关1198.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类型有:A、肾型B、慢性型C、皮肤紫癜型D、腹型E、关节型参考谜底:1161.ABCD 1166.AD 1171.D 1162.ABC 1167.A D 1163.ABCE 1168.B 1174.D 1164.BDE 1169.ABC 1175.ACDE 1179.AB 1183.ABCD 1165.ADE 1170.D 1172.B1173.B 1176.ABCD 1180.ABCDE1177.ABE1178.XXX1181.ABCDE1182.ABC1184.ABCD1193.BCDE1198.ACDE1185.ABCD1194.ABE1186.ACDE1195.AB1187.BC1196.BE1188.BCE1189.ABD1190.ABDE1191.ABC1192.CD 1189.ABD1190.ABDE1191.ABC1192.CD。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资料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资料

贫血概论一,选择题【 A型题】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2,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骨髓不能代偿增生C,网状内皮系统不能释放储存铁 D,无效造血E,EPO水平降低3,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是A,网状细胞 B,巨噬细胞C,T细胞 D,B细胞E,多能干细胞4,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C,耳廓皮肤 D,颈部皮肤及舌面E,睑结膜,指甲及口唇5,下列哪一种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血红蛋白病E,慢性失血性贫血6,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取决于:A,贫血的程度 B,贫血的速度C,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D,性别E,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B型题】问题 7~10A,大面积烧伤引起贫血B,肾功能不全引起贫血C,肝炎引起贫血D,小肠切除或肠吻合术后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8,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9,骨髓干细胞损伤:10,溶血性贫血:问题 11~12A,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11,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问题 13~15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机械性溶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贫血E,失血性贫血13,造血功能障碍14,造血原料缺乏15,红细胞内在缺陷【 X型题】(多项选择题)16,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A,疲乏,软弱无力 B,心悸,气短C,杵状指 D,头晕E,耳鸣17,对贫血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A,皮肤,巩膜有无出血点 B,皮肤,巩膜有无黄染C,淋巴结,肝,脾是否大 D,肛门指检是否有指套染血E,舌乳头萎缩18,因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而造成贫血的疾病包括: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名词解释贫血:三,思考题1,简述贫血的定义及分类2,贫血的诊断标准3,简述贫血的发病机制4,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贫血概论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C2,B3,E4,E5,E6,D【 B型题】7,D8,B9,C10,A11,A12,C13,B14,A15,D【 X型题】(多项选择题)16,A B D E17,A B C E18,A B C二,名词解释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故定义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的下限即为贫血.三,思考题1,贫血的定义及分类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中,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2,贫血的诊断标准答: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称为贫血.Hb90 g/L 90 g/L 0.9umol/L(全血),ZPP>0.96umol/L(全血),FEP/Hb>4.5ug/gHb.从铁的代谢规律论述缺铁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铁丢失过多二.发病机制(1) 缺铁对铁代谢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合成铁为血红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 ID(1)血清铁蛋白<12u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3)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2 IDE (1) ID的(1)+(2);(2)转铁蛋白饱和度4.5ug/gHb;(4)血红蛋白尚正常.3 IDA(1)IDE的(1)+(2)+(3):(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4 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胃肠恶性肿瘤伴慢性失学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候做胃肠X线或内镜检查:月经过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二)鉴别诊断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2 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 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长增高.3 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储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4 转铁蛋白缺乏症系长染色体隐性异常所致(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者幼儿时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试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病因的治疗: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2: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首选口服铁剂.若口服铁剂不能赖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刨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简述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原则:根除病因:补足储存.注意事项:1与谷类,乳类和茶同用会影响铁的吸收;2慎用注射铁剂;3注意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及治疗反应.铁剂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②诊断错误;③出血尚未得到纠正,出血量超过新生量;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及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⑤腹泻,肠蠕动过速或胃肠道解剖部位异常,影响了铁的吸收;⑥所用的铁剂在胃肠道不能很好溶解,影响吸收.四,分析题答: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缺铁性贫血.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骨髓检查,骨髓涂片铁染色,铁蛋白,铁剂诊断性治疗. 3,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口服硫酸亚铁.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选择题【 A型题】1,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是:A,全血细胞减少 B,血小板减少C,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 D,前者骨髓增生低下E,以上都不是2,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周围血中有全血细胞减少 B,周围血中有幼粒细胞C,周围血中有幼红细胞 D,骨髓检查E,以上都不是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低C,无淋巴结肿大 D,无肝脾肿大E,以上都不是4,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先恢复的是A,血红蛋白 B,网织红细胞C,白细胞 D,血小板E,上述都不是5, 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抗肿瘤药B.磺胺药C.氯霉素D.保泰松E.对乙酸胺基酚(扑热息痛)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缺陷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无效红细胞生成D.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7,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的是:A.酸化血清试验(+)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C.肝脾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溶血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A.骨髓移植B.雄激素C.免疫抑制剂D.造血细胞因子E.胎肝输注10,对重型再障Ⅱ型首选的药物是:A.ALGB.EPOC.GM-CSFD.G-CSFE.雄激素11,男性,22岁.贫血3月,牙龈有时出血,易感冒,查体:皮肤有少量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未触及,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2.8G/L,血小板48G/L,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Ham试验(-),尿Rous(-),骨髓增生减低,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首先采取的治疗为:A.输全血B.叶酸维生素B 12C.司坦唑醇(康力龙)D.脾切除E.骨髓移植12,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错误的是:A,氯霉素 B,铁剂治疗过度C,肝炎病毒 D,先天性因素(如Fanconi综合征)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不正确的是:A,干细胞损伤 B,骨髓微循环障碍C,骨髓基质损伤 D,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缺乏E,自身免疫因素1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不会表现为:A,红细胞减少 B,白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 D,淋巴细胞比例下降E,单核细胞减少15,男性,36岁,进行性贫血,皮下出血及发热半年.肝炎病史1年.肝肋下2cm,脾侧卧位可及,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T/L,白细胞1.5G/L,血小板80G/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诊断:A,肝病性贫血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16,上述病例治疗贫血,应首选:A,茛菪碱 B,康力龙C,脾切除 D,强的松E,骨髓移植17,女性,18岁,苍白,月经过多两个月,肝肋下及边,质软,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7G/L,血小板30G/L.分别在髂前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取材不满意,胸骨穿刺增生活跃,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纤维化【 B型题】问题 18~20输血强的松睾丸酮D,免疫抑制剂E,切脾1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1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2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治疗手段:问题 21~23A,贫血,黄疸,脾大,血Coombs试验(+)B,贫血,高热,脾大,骨髓涂片PAS染色(+)C,贫血,网织红细胞25%,血Ham(+)D,贫血,出血,高热,血涂片NAP染色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E,贫血,MCV78um 3,MCHC30%21,再生障碍性贫血:22,缺铁性贫血:2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问题 24~25A,缺铁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4,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25,女性,36岁,发现轻度贫血2年,平素月经量多,生育2胎,母乳喂养,Hb85g/L,RBC3.15T/L,网织红细胞1%,WBC5.3G/L,Pt205G/L,尿胆原(-), MCV72um 3,MCHC28%:问题 26~27A,DNA合成障碍B,珠蛋白合成障碍C,多能干细胞受损D,定向干细胞受损E,铁利用障碍26,再生障碍性贫血:27,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型题】A.全血细胞减少B.酸溶血试验阳性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0,急性失血性贫血:31,巨幼细胞贫血:【X型题】(多项选择题)3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包括:A.造血细胞减少B.贫血,出血,感染C.胸骨压痛D.肝,脾大E.巩膜黄染33,再障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B.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C.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D.遗传倾向E.获得性细胞膜GPI锚连膜蛋白异常34,关于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缺陷的机理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质的改B.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量的改变C.CD 34 +细胞减少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负相关D.CD 34 +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减少E.造血干细胞在长期骨髓培养体系的正常基质上增殖能力增高.3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出现下列表现:A.有贫血无出血,感染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C.骨髓大多增生活跃D.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E.肝大,黄疸二,名词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三,简述题1 简述再障的定义.2 简述再障发病的三大学说.3 简述急,慢性再障的临床特点.4 再障如何分类.5 简述再障的诊断标准.6 慢性再障的鉴别诊断.7 慢性再障如何治疗.8 疗效标准四,病案分析题1,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问:(1)该病人的诊断(2)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有哪些(3)如何治疗2,李×,男,28岁,职业:个体做鞋工5年.主诉无力,反复鼻出血2年,加重1周.现病史二年来经常无力,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双下肢散在瘀点,服中药及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半月前感冒,体温38.2℃,头痛,咽痛,咳嗽,服感冒冲剂及利菌沙三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近一周无力,出血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收入院.病来无黑便,无深色尿及尿血.既往史健康,无肝炎病史,近5年有苯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6℃, 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黄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扁桃腺Ⅰ°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10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区可闻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散在瘀点.问:(1)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是什么发生出血原因是什么(2)为确定出血原因,应做哪些辅助检查(3)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4)为进一步确诊,应做哪些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D2,D3,E4,B5,C6,A7,B8,A9,B10,A11,C12,B13,D14,D15,C16,B17,D【 B型题】18,D19,B20,E21,D22,E23,A24,C25,A26,C27,E【C型题】28,A29,C30,D31,A【X型题】(多项选择题)32,A B33,A B C34,A B D35,B 二,名词解释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三,简述题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2 答: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明显减少.二,造血微环境异常活检发现有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三,免疫异常 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Ⅰ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TCR+T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3 答: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临床特点如下:(一)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二)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三)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起病急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一)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输血后症状改善,但不持久.(二)感染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较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常见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各类球菌.(三)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4答: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和非重型,也有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国内学者曾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986年以后,又将急性再障改称为重型再障-Ⅰ型,将慢性再障进展成的急性型成为重型再障-Ⅱ型.从病因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再障包括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后天性再障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根据发病机制,传统学说将原发性再障进一步分为以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和造血微环境异常或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型.5答: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脾大所致压迫症状B.急性变C.脾栓塞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E.脾破裂5,Ph染色体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肝硬化D.黑热病E.急性白血病6,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7,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A.加大化疗剂量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E.以上方法均可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A.大剂量皮质激素B.输鲜血C.联合化疗D.联合化疗 + 输血E.维甲酸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A.HA(高三尖杉,阿糖胞苷)B.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C.VP(长春新碱,强地松)D.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E.E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10,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A.感染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溶血D.贫血加重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2,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A.血小板减少B.弥慢性血管内凝血C.纤溶亢进D.白血病细胞栓塞E.小血管破裂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A,白细胞总数增高 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C,血小板明显减少 D,嗜碱粒细胞增多E,嗜酸粒细胞增多14,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5,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A.贫血与出血症状B.感染表现C.肝脾肿大D.胸骨压痛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1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达1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17,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10×109/L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A.羟基脲B.环磷酰胺C.阿糖胞苷D.柔红霉E. 马利兰20,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T37.5℃,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3.5×109/L,BPC 99×109/L.应首先考虑是:A.白血病骨髓复发B.结核性脑膜炎C.脑膜白血病D.颅内出血E.病毒性脑炎二,简述题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2,简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4,简述急性白血病诊断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6,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7,试述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8,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9,试述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三,名词解释1. 白血病(leukemia)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3. 绿色瘤(chloroma)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四,思考题 :1, 男性, 48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36,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0.17,早幼粒细胞0.2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 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E2,C3,E4,B5,B6,C7,C8,E9,C10,E11,B12,A13,C14,B15,E16,E17,B18,E19,A20,C二,简述题1,答: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记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留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 分类:根据主要受累细胞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L3)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M1,M2,M3,M4,M5,M6,M7).2,答: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表现:①贫血②发热③出血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ALL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ALL.②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压痛.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③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昏迷.④口腔和皮肤:可因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导致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兰色结节.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⑥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此外,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均可受累.3,答: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为AL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而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是原始细胞仍占30%以上者,称为低增生性AL.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4,诊断必须通过: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方可诊断.同时,必须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①临床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表现;②有浸润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体征;③血液学有贫血,白细胞量与质改变,血小板减少;④骨髓中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超过30%;⑤有白血病融合基因如PML/RaRa基因检出;⑥异常染色体检出.5,其治疗原则为:根据个体病人的不同特点,综合现代化的治疗手段,不断提高AL的CR率,延长存活期并不断减少复发,降低死亡,最终使病人治愈.AL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消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是病人长期存活及治愈.化疗是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手段,并且是其他治疗的基础.化疗的目的:降低机体白血病细胞的负荷,达到完全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分成两个阶段即诱导治疗和缓解后治疗.化疗的原则是:早期(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联合和个体化,同时也应注意髓外白血病的治疗及支持治疗和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无出血感染发烧,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1.5×109/L,Plt≥10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未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幼细胞<5%.6,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治疗包括白血病淤滞症的紧急处理,化学治疗包括羟基脲,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酯碱等.伊马替尼,α-干扰素,异基因骨髓移植.其晚期治疗主要为化疗,伊马替尼,异基因骨髓移植.7,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急淋白血病急粒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分化差的原始细胞(-)---(+)分化好的原始细胞(+)——(+++)(-)或(+)糖原染色(+)成块或颗粒(-)或(+),弥漫性淡红色(-)或(+),弥漫性淡红色或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或(+),氟化钠抑制<50%,(+),氟化钠抑制≥5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减少或(—)正常或增加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包括:①羟基脲,②白消安,③其他药物如阿糖胞苷和。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集(附详细解析)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集(附详细解析)
第 9 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
患者,女,40岁,孕30周胎儿畸形,人院行引产术, 婚育史:G4P1。查体:T 37. 5℃,BP 135/80mmHg, 实验室 检査:Hb 73g/L,WBC 8. 2 x lO9/L,Plt 200 x 109/L,ABO血型为A型,Rh血型CCddEE。术前为 改善贫血应输注 A. A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 B. AB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 C. B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 D. 0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 E. A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输注可促 进血栓形成,使病情恶化。 (2)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该病禁止输注血 小板,因为会导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2020/4/1
Page 2 of 60
第 5 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
发生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部分红细 胞可出现的异常状态是 A.泪滴状 B.棘形 C.球形 D.椭圆形 E.镰刀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具有D抗原(DD和Dd)为Rh( +),没有D 抗原(dd)为Rh(-),输血最好为同型输注,故答案 选E。
第 10 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
患者,女,28岁。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査体: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 查:Hb 82g/L, RBC 4.0 x 1012/L, WBC 5.6 xl09/L,Plt 13 x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 系占36%,巨核细胞明显 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 少,骨髓内、外铁均减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溶血性贫血 B.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 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 13 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

内科学 血液系统 习题集 附答案

内科学 血液系统 习题集 附答案

贫血概论一,选择题【 A型题】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2,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骨髓不能代偿增生C,网状内皮系统不能释放储存铁 D,无效造血E,EPO水平降低3,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是A,网状细胞 B,巨噬细胞C,T细胞 D,B细胞E,多能干细胞4,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C,耳廓皮肤 D,颈部皮肤及舌面E,睑结膜,指甲及口唇5,下列哪一种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血红蛋白病E,慢性失血性贫血6,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取决于:A,贫血的程度 B,贫血的速度C,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D,性别E,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B型题】问题 7~10A,大面积烧伤引起贫血B,肾功能不全引起贫血C,肝炎引起贫血D,小肠切除或肠吻合术后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8,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9,骨髓干细胞损伤:10,溶血性贫血:问题 11~12A,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11,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问题 13~15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机械性溶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贫血E,失血性贫血13,造血功能障碍14,造血原料缺乏15,红细胞内在缺陷【 X型题】(多项选择题)16,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A,疲乏,软弱无力 B,心悸,气短C,杵状指 D,头晕E,耳鸣17,对贫血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A,皮肤,巩膜有无出血点 B,皮肤,巩膜有无黄染C,淋巴结,肝,脾是否大 D,肛门指检是否有指套染血E,舌乳头萎缩18,因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而造成贫血的疾病包括: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名词解释贫血:三,思考题1,简述贫血的定义及分类2,贫血的诊断标准3,简述贫血的发病机制4,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贫血概论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C2,B3,E4,E5,E6,D【 B型题】7,D8,B9,C10,A11,A12,C13,B14,A15,D【 X型题】(多项选择题)16,A B D E17,A B C E18,A B C二,名词解释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故定义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的下限即为贫血.三,思考题1,贫血的定义及分类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中,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2,贫血的诊断标准答: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称为贫血.Hb90 g/L 90 g/L 0.9umol/L(全血),ZPP>0.96umol/L(全血),FEP/Hb>4.5ug/gHb.从铁的代谢规律论述缺铁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铁丢失过多二.发病机制(1) 缺铁对铁代谢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合成铁为血红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 ID(1)血清铁蛋白<12u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3)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2 IDE (1) ID的(1)+(2);(2)转铁蛋白饱和度4.5ug/gHb;(4)血红蛋白尚正常.3 IDA(1)IDE的(1)+(2)+(3):(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 〈80fl,MCH〈27pg,MCHC,32%.4 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胃肠恶性肿瘤伴慢性失学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候做胃肠X线或内镜检查:月经过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二)鉴别诊断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2 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长增高.3 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储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4 转铁蛋白缺乏症系长染色体隐性异常所致(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者幼儿时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试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病因的治疗: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2: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首选口服铁剂.若口服铁剂不能赖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刨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简述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原则:根除病因:补足储存.注意事项:1与谷类,乳类和茶同用会影响铁的吸收;2慎用注射铁剂;3注意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及治疗反应.铁剂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②诊断错误;③出血尚未得到纠正,出血量超过新生量;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及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⑤腹泻,肠蠕动过速或胃肠道解剖部位异常,影响了铁的吸收;⑥所用的铁剂在胃肠道不能很好溶解,影响吸收.四,分析题答: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缺铁性贫血.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骨髓检查,骨髓涂片铁染色,铁蛋白,铁剂诊断性治疗.3,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口服硫酸亚铁.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选择题【 A型题】1,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是:A,全血细胞减少 B,血小板减少C,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 D,前者骨髓增生低下E,以上都不是2,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周围血中有全血细胞减少 B,周围血中有幼粒细胞C,周围血中有幼红细胞 D,骨髓检查E,以上都不是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低C,无淋巴结肿大 D,无肝脾肿大E,以上都不是4,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先恢复的是A,血红蛋白 B,网织红细胞C,白细胞 D,血小板E,上述都不是5, 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抗肿瘤药B.磺胺药C.氯霉素D.保泰松E.对乙酸胺基酚(扑热息痛)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缺陷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无效红细胞生成D.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7,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的是:A.酸化血清试验(+)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C.肝脾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溶血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A.骨髓移植B.雄激素C.免疫抑制剂D.造血细胞因子E.胎肝输注10,对重型再障Ⅱ型首选的药物是:A.ALGB.EPOC.GM-CSFD.G-CSFE.雄激素11,男性,22岁.贫血3月,牙龈有时出血,易感冒,查体:皮肤有少量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未触及,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2.8G/L,血小板48G/L,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Ham试验(-),尿Rous(-),骨髓增生减低,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首先采取的治疗为:A.输全血B.叶酸维生素B 12C.司坦唑醇(康力龙)D.脾切除E.骨髓移植12,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错误的是:A,氯霉素 B,铁剂治疗过度C,肝炎病毒 D,先天性因素(如Fanconi综合征)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不正确的是:A,干细胞损伤 B,骨髓微循环障碍C,骨髓基质损伤 D,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缺乏E,自身免疫因素1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不会表现为:A,红细胞减少 B,白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 D,淋巴细胞比例下降E,单核细胞减少15,男性,36岁,进行性贫血,皮下出血及发热半年.肝炎病史1年.肝肋下2cm,脾侧卧位可及,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T/L,白细胞1.5G/L,血小板80G/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诊断:A,肝病性贫血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16,上述病例治疗贫血,应首选:A,茛菪碱 B,康力龙C,脾切除 D,强的松E,骨髓移植17,女性,18岁,苍白,月经过多两个月,肝肋下及边,质软,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7G/L,血小板30G/L.分别在髂前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取材不满意,胸骨穿刺增生活跃,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纤维化【 B型题】问题 18~20输血强的松睾丸酮D,免疫抑制剂E,切脾1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1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2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治疗手段:问题 21~23A,贫血,黄疸,脾大,血Coombs试验(+)B,贫血,高热,脾大,骨髓涂片PAS染色(+)C,贫血,网织红细胞25%,血Ham(+)D,贫血,出血,高热,血涂片NAP染色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E,贫血,MCV78um 3,MCHC30%21,再生障碍性贫血:22,缺铁性贫血:2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问题 24~25A,缺铁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4,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25,女性,36岁,发现轻度贫血2年,平素月经量多,生育2胎,母乳喂养,Hb85g/L,RBC3.15T/L,网织红细胞1%,WBC5.3G/L,Pt205G/L,尿胆原(-), MCV72um 3,MCHC28%:问题 26~27A,DNA合成障碍B,珠蛋白合成障碍C,多能干细胞受损D,定向干细胞受损E,铁利用障碍26,再生障碍性贫血:27,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型题】A.全血细胞减少B.酸溶血试验阳性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0,急性失血性贫血:31,巨幼细胞贫血:【X型题】(多项选择题)3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包括:A.造血细胞减少B.贫血,出血,感染C.胸骨压痛D.肝,脾大E.巩膜黄染33,再障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B.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C.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D.遗传倾向E.获得性细胞膜GPI锚连膜蛋白异常34,关于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缺陷的机理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质的改B.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量的改变C.CD 34 +细胞减少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负相关D.CD 34 +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减少E.造血干细胞在长期骨髓培养体系的正常基质上增殖能力增高.3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出现下列表现:A.有贫血无出血,感染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C.骨髓大多增生活跃D.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E.肝大,黄疸二,名词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三,简述题1 简述再障的定义.2 简述再障发病的三大学说.3 简述急,慢性再障的临床特点.4 再障如何分类.5 简述再障的诊断标准.6 慢性再障的鉴别诊断.7 慢性再障如何治疗.8 疗效标准四,病案分析题1,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问:(1)该病人的诊断(2)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有哪些(3)如何治疗2,李×,男,28岁,职业:个体做鞋工5年.主诉无力,反复鼻出血2年,加重1周.现病史二年来经常无力,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双下肢散在瘀点,服中药及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半月前感冒,体温38.2℃,头痛,咽痛,咳嗽,服感冒冲剂及利菌沙三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近一周无力,出血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收入院.病来无黑便,无深色尿及尿血.既往史健康,无肝炎病史,近5年有苯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6℃, 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黄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扁桃腺Ⅰ°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10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区可闻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散在瘀点.问:(1)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是什么发生出血原因是什么(2)为确定出血原因,应做哪些辅助检查(3)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4)为进一步确诊,应做哪些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D2,D3,E4,B5,C6,A7,B8,A9,B10,A11,C12,B13,D14,D15,C16,B17,D【 B型题】18,D19,B20,E21,D22,E23,A24,C25,A26,C27,E【C型题】28,A29,C30,D31,A【X型题】(多项选择题)32,A B33,A B C34,A B D35,B 二,名词解释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三,简述题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2 答: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明显减少.二,造血微环境异常活检发现有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三,免疫异常 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Ⅰ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TCR+T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3 答: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临床特点如下:(一)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二)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三)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起病急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一)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输血后症状改善,但不持久.(二)感染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较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常见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各类球菌.(三)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4答: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和非重型,也有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国内学者曾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986年以后,又将急性再障改称为重型再障-Ⅰ型,将慢性再障进展成的急性型成为重型再障-Ⅱ型.从病因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再障包括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后天性再障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根据发病机制,传统学说将原发性再障进一步分为以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和造血微环境异常或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型.5答: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脾大所致压迫症状B.急性变C.脾栓塞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E.脾破裂5,Ph染色体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肝硬化D.黑热病E.急性白血病6,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7,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A.加大化疗剂量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E.以上方法均可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A.大剂量皮质激素B.输鲜血C.联合化疗D.联合化疗 + 输血E.维甲酸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A.HA(高三尖杉,阿糖胞苷)B.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C.VP(长春新碱,强地松)D.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E.E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10,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A.感染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溶血D.贫血加重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2,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A.血小板减少B.弥慢性血管内凝血C.纤溶亢进D.白血病细胞栓塞E.小血管破裂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A,白细胞总数增高 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C,血小板明显减少 D,嗜碱粒细胞增多E,嗜酸粒细胞增多14,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5,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A.贫血与出血症状B.感染表现C.肝脾肿大D.胸骨压痛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1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达1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17,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10×109/L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A.羟基脲B.环磷酰胺C.阿糖胞苷D.柔红霉E. 马利兰20,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T37.5℃,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3.5×109/L,BPC 99×109/L.应首先考虑是:A.白血病骨髓复发B.结核性脑膜炎C.脑膜白血病D.颅内出血E.病毒性脑炎二,简述题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2,简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4,简述急性白血病诊断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6,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7,试述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8,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9,试述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三,名词解释1. 白血病(leukemia)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3. 绿色瘤(chloroma)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四,思考题 :1, 男性, 48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36,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0.17,早幼粒细胞0.2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 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E2,C3,E4,B5,B6,C7,C8,E9,C10,E11,B12,A13,C14,B15,E16,E17,B18,E19,A20,C二,简述题1,答: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记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留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 分类:根据主要受累细胞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L3)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M1,M2,M3,M4,M5,M6,M7).2,答: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表现:①贫血②发热③出血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ALL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ALL.②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压痛.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③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昏迷.④口腔和皮肤:可因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导致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兰色结节.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⑥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此外,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均可受累.3,答: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为AL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而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是原始细胞仍占30%以上者,称为低增生性AL.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4,诊断必须通过: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方可诊断.同时,必须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①临床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表现;②有浸润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体征;③血液学有贫血,白细胞量与质改变,血小板减少;④骨髓中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超过30%;⑤有白血病融合基因如PML/RaRa基因检出;⑥异常染色体检出.5,其治疗原则为:根据个体病人的不同特点,综合现代化的治疗手段,不断提高AL的CR率,延长存活期并不断减少复发,降低死亡,最终使病人治愈.AL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消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是病人长期存活。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

贫血概论一, 选择题【A 型题】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B 呼吸频率加速, 增加换气功能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2,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 A,红细胞寿命缩短B, 骨髓不能代偿增生C,网状内皮系统不能释放储存铁D, 无效造血E,EPO水平降低3,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是A,网状细胞B, 巨噬细胞C,T 细胞D,B 细胞E,多能干细胞4,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 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B, 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C,耳廓皮肤D,颈部皮肤及舌面E ,睑结膜,指甲及口唇5,下列哪一种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细胞性贫血D, 血红蛋白病E, 慢性失血性贫血6,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取决于:A, 贫血的程度B, 贫血的速度C ,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D, 性别E, 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B 型题】问题7〜10B,肾功能不全引起贫血C,肝炎引起贫血D,小肠切除或肠吻合术后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8,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9,骨髓干细胞损伤:10,溶血性贫血:问题11〜12A,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11,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1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问题13〜15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机械性溶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贫血E,失血性贫血13,造血功能障碍14,造血原料缺乏15,红细胞内在缺陷【X 型题】(多项选择题)16,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A, 疲乏, 软弱无力B, 心悸, 气短C,杵状指D,头晕E, 耳鸣17,对贫血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A, 皮肤, 巩膜有无出血点B, 皮肤, 巩膜有无黄染C,淋巴结,肝,脾是否大D,肛门指检是否有指套染血E, 舌乳头萎缩18,因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而造成贫血的疾病包括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白血病D,恶性组织细胞病E,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 名词解释贫血:三, 思考题1,简述贫血的定义及分类2,贫血的诊断标准3,简述贫血的发病机制4,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贫血概论答案一, 选择题【A 型题】1,C4,E5,E6,D【B 型题】7,D8,B9,C10, A11, A12, C13, B14, A15, D【X 型题】(多项选择题)16, A B D E17, A B C E18, A B C二, 名词解释答: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 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 临床上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故定义为:单位容积血液中,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的下限即为贫血.三, 思考题1,贫血的定义及分类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 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 慢性贫血; 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中, 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2,贫血的诊断标准答: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称为贫血.Hb90 g/L 90 g/L 0.9umol/L(全血),ZPP>0.96umol/L(全血),FEP/Hb>4.5ug/gHb.从铁的代谢规律论述缺铁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 病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铁丢失过多二. 发病机制(1)缺铁对铁代谢影响: 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 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红细胞内缺铁, 血红素合成障碍, 大量原卟啉不能合成铁为血红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影响: 组织缺铁, 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 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 行为, 体力, 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诊断1ID(1) 血清铁蛋白<12ug/L;(2)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铁粒幼细胞少于15%;(3) 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2IDE (1) ID 的(1)+(2);(2) 转铁蛋白饱和度4.5ug/gHb;(4) 血红蛋白尚正常.3IDA(1)IDE的(1)+(2)+(3):(2)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4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 才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胃肠恶性肿瘤伴慢性失学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候做胃肠X线或内镜检查: 月经过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二)鉴别诊断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 但血清蛋白浓度增高, 骨髓小粒含铁黄素颗粒增多, 铁粒幼细胞增多, 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 总铁结合力不低.2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 有溶血表现. 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 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长增高.3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 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 贫血为小细胞性. 储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 血清铁, 血清铁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减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系长染色体隐性异常所致(先天性)或严重肝病, 肿瘤继发(获得性). 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 先天性者幼儿时发病, 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 获得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试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 病因的治疗: 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2: 补铁治疗: 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 首选口服铁剂. 若口服铁剂不能赖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刨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 可用铁剂肌肉注射.简述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原则: 根除病因: 补足储存.注意事项:1 与谷类,乳类和茶同用会影响铁的吸收;2 慎用注射铁剂;3 注意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及治疗反应.铁剂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 ②诊断错误; ③出血尚未得到纠正,出血量超过新生量; 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及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⑤腹泻,肠蠕动过速或胃肠道解剖部位异常,影响了铁的吸收; ⑥所用的铁剂在胃肠道不能很好溶解, 影响吸收.四, 分析题答: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缺铁性贫血.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铁染色,铁蛋白, 铁剂诊断性治疗.3,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口服硫酸亚铁.再生障碍性贫血一, 选择题【A 型题】1, 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是:A, 全血细胞减少B, 血小板减少C, 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D, 前者骨髓增生低下E, 以上都不是2, 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周围血中有全血细胞减少B, 周围血中有幼粒细胞C, 周围血中有幼红细胞D, 骨髓检查E,以上都不是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 全血细胞减少B, 网织红细胞减低C, 无淋巴结肿大D, 无肝脾肿大E, 以上都不是4,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先恢复的是A, 血红蛋白B, 网织红细胞C, 白细胞D, 血小板E, 上述都不是5,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 抗肿瘤药B. 磺胺药C. 氯霉素D. 保泰松E.对乙酸胺基酚(扑热息痛)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缺陷B.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 无效红细胞生成D. 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7,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 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的是A.酸化血清试验(+) 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C. 肝脾淋巴结肿大D.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巨幼细胞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脾功能亢进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A. 骨髓移植B. 雄激素C. 免疫抑制剂D. 造血细胞因子E. 胎肝输注10,对重型再障U型首选的药物是:A.ALGB.EPOC.GM-CSFD.G-CSFE. 雄激素11,男性,22 岁.贫血3月,牙龈有时出血,易感冒,查体:皮肤有少量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未触及,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2.8G/L,血小板48G/L,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Ham试验(-),尿Rous(-),骨髓增生减低,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首先采取的治疗为:A.输全血B. 叶酸维生素B 12C.司坦唑醇(康力龙)D.脾切除E. 骨髓移植12,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 错误的是:A, 氯霉素B, 铁剂治疗过度C,肝炎病毒D, 先天性因素( 如Fanconi 综合征)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 不正确的是:A, 干细胞损伤B, 骨髓微循环障碍C, 骨髓基质损伤D, 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缺乏E, 自身免疫因素1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不会表现为:A,红细胞减少B,白细胞减少C, 血小板减少D, 淋巴细胞比例下降E,单核细胞减少15,男性,36趴进行性贫血,皮下出血及发热半年.肝炎病史1年.肝肋下2cm,脾侧卧位可及, 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T/L,白细胞1.5G/L,血小板80G/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诊断:A, 肝病性贫血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感染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16,上述病例治疗贫血, 应首选:A, 茛菪碱B, 康力龙C, 脾切除D, 强的松E, 骨髓移植17,女性,18 岁, 苍白, 月经过多两个月, 肝肋下及边, 质软, 脾肋下未及. 血红蛋白60g/L, 白细胞2.7G/L, 血小板30G/L. 分别在髂前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 取材不满意, 胸骨穿刺增生活跃, 粒细胞, 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最可能的诊断是: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缺铁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纤维化【B 型题】问题18〜20输血强的松睾丸酮D,免疫抑制剂E,切脾1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1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2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治疗手段:问题21 〜23A,贫血,黄疸,脾大,血CoombS式验(+)B,贫血,高热,脾大,骨髓涂片PAS染色(+)C,贫血, 网织红细胞25%,血Ham(+)D,贫血,出血,高热,血涂片NAP染色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E,贫血,MCV78um 3,MCHC30%21,再生障碍性贫血:22,缺铁性贫血:2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问题24〜25A,缺铁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4,女性,32 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 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 L57%,Pt38(骨髓巨核细胞减少:25,女性,36趴发现轻度贫血2年,平素月经量多,生育2胎,母乳喂养,Hb85g/L,RBC3.15T/L, 网织红细胞1%,WBC5.3G/L,Pt205G/L,尿胆原(-), MCV72um 3,MCHC28%:问题26〜27A,DNA合成障碍B,珠蛋白合成障碍C,多能干细胞受损D,定向干细胞受损E,铁利用障碍26,再生障碍性贫血:27,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 型题】A. 全血细胞减少B. 酸溶血试验阳性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0,急性失血性贫血:31,巨幼细胞贫血:【X型题】(多项选择题)3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包括:A. 造血细胞减少B. 贫血, 出血, 感染C .胸骨压痛D. 肝, 脾大E. 巩膜黄染33,再障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A. 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B. 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C. 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D. 遗传倾向E.获得性细胞膜GPI锚连膜蛋白异常34,关于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缺陷的机理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质的改B.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量的改变C.CD 34 +细胞减少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负相关D.CD 34 +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减少E.造血干细胞在长期骨髓培养体系的正常基质上增殖能力增高3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出现下列表现:A. 有贫血无出血, 感染B.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C. 骨髓大多增生活跃D. 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E.肝大,黄疸二, 名词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三, 简述题1 简述再障的定义.2简述再障发病的三大学说3简述急, 慢性再障的临床特点.4再障如何分类.5简述再障的诊断标准.6慢性再障的鉴别诊断.7慢性再障如何治疗.8疗效标准四, 病案分析题1,女性,32 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 L57%,Pt38G骨髓巨核细胞减少.问:(1)该病人的诊断(2)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有哪些(3)如何治疗2,李X ,男,28岁,职业:个体做鞋工5年.主诉无力, 反复鼻出血2 年, 加重1 周. 现病史二年来经常无力, 反复鼻出血, 牙龈出血, 双下肢散在瘀点, 服中药及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半月前感冒,体温38.2 C,头痛,咽痛,咳嗽,服感冒冲剂及利菌沙三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 近一周无力, 出血症状加重, 来医院就诊, 以全血细胞减少收入院. 病来无黑便, 无深色尿及尿血.既往史健康, 无肝炎病史, 近5 年有苯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6 °C ,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黄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扁桃腺1°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100 次/ 分, 节律规整, 心尖区可闻2/6 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 肝, 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散在瘀点.八、、・问:(1)患者主要症状, 体征是什么发生出血原因是什么(2)为确定出血原因, 应做哪些辅助检查(3)全血细胞减少, 常见于哪些疾病(4)为进一步确诊, 应做哪些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一, 选择题【A 型题】1,D2,D3,E6,A7,B8,A9,B10, A11, C12, B13, D14, D15, C16, B17, DB 型题】18, D19, B22, E23, A24, C25, A26, C27, E【C 型题】28, A29, C30, D31, A【X型题】(多项选择题)32, A B33, A B C34, A B D35, B 二, 名词解释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 感染综合征, 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三,简述题1答: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 感染综合征, 免疫抑制治疗有效.2答: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明显减少.二,造血微环境异常活检发现有骨髓" 脂肪化", 静脉窦壁水肿, 出血, 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 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三,免疫异常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I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TCR+T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 髓系细胞凋亡亢进.3答: 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 进展快, 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临床特点如下:(一)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 苍白,乏力, 头昏, 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二)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 体温39以上, 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 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 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起病急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一)贫血慢性过程, 常见苍白, 乏力,头昏, 心悸, 活动后气短等.输血后症状改善, 但不持久.(二)感染高热比重型少见, 感染相对较易控制, 很少持续1 周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常见, 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 扁桃体炎, 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常见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各类球菌.(三)出血出血倾向较轻, 以皮肤, 粘膜出血为主, 内脏出血少见. 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 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4答:根据患者的病情, 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和非重型, 也有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 国内学者曾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986年以后,又将急性再障改称为重型再障-I型,将慢性再障进展成的急性型成为重型再障-U型.从病因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再障包括Fan co 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 后天性再障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根据发病机制, 传统学说将原发性再障进一步分为以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和造血微环境异常或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型.5答: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 脾大所致压迫症状B. 急性变C.脾栓塞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E. 脾破裂5,Ph 染色体见于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肝硬化D. 黑热病E. 急性白血病6,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 红白血病7,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A. 加大化疗剂量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E.以上方法均可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A. 大剂量皮质激素B. 输鲜血C .联合化疗D. 联合化疗+ 输血E. 维甲酸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A.HA(高三尖杉,阿糖胞苷)B.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C.VP(长春新碱,强地松)D.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E.E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10,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A. 感染B.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 溶血D. 贫血加重E.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2,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A. 血小板减少B. 弥慢性血管内凝血C. 纤溶亢进D. 白血病细胞栓塞E. 小血管破裂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A,白细胞总数增高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C, 血小板明显减少D, 嗜碱粒细胞增多E, 嗜酸粒细胞增多14,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 过氧化酶染色阳性, 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5,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A. 贫血与出血症状B. 感染表现C. 肝脾肿大D. 胸骨压痛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1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达10X 109/L以上B,肝,脾淋巴结肿大C,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 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17,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 过氧化酶染色阳性, 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10X 109/L B,肝,脾淋巴结肿大C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 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A.羟基脲B.环磷酰胺C. 阿糖胞苷D. 柔红霉E. 马利兰20,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T37.5 C ,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3.5X 109/L,BPC 99 X 109/L.应首先考虑是:A. 白血病骨髓复发B. 结核性脑膜炎C.脑膜白血病D.颅内出血E. 病毒性脑炎二, 简述题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2,简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6,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7,试述急淋, 急粒, 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8,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9,试述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三, 名词解释1.白血病(leukemia)2.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3.绿色瘤(chloroma)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四, 思考题:1,男性, 48 岁. 左上腹发现肿块3 年,近10 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 胸骨有压痛, 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36,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 原粒细胞0.17, 早幼粒细胞0.28.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E2,C3,E4,B5,B6,C7,C8,E9,C10, E11, B12, A13, C14, B15, E16, E17, B18, E19, A20, C二,简述题1,答: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 分化障碍,凋亡受阻, 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 将白血病分为记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留在较早阶段, 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 自然病程仅几个月.分类: 根据主要受累细胞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L3) 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M1,M2,M3,M4,M5,M6,M7).2,答:1 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表现: ①贫血②发热③出血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ALL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ALL.②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压痛•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③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昏迷. ④口腔和皮肤:可因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导致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 局部皮肤隆起, 变硬, 呈兰色结节. 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头痛, 头晕, 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⑥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仅次于CNS啲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此外, 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 消化道, 泌尿生殖系统均可受累.3,答: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汹AL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着增生, 以原始细胞为主, 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 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而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是原始细胞仍占30%以上者, 称为低增生性AL.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4,诊断必须通过: 形态学, 细胞遗传学, 免疫分型, 分子生物学方可诊断.同时, 必须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①临床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表现;②有浸润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体征;③血液学有贫血,白细胞量与质改变,血小板减少;④骨髓中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超过30%⑤有白血病融合基因如PML/RaRe基因检出;⑥异常染色体检出•5,其治疗原则为:根据个体病人的不同特点,综合现代化的治疗手段,不断提高AL的CR率, 延长存活期并不断减少复发, 降低死亡, 最终使病人治愈.AL 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消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 是病人长期存活及治愈. 化疗是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手段,并且是其他治疗的基础.化疗的目的:降低机体白血病细胞的负荷, 达到完全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分成两个阶段即诱导治疗和缓解后治疗. 化疗的原则是:早期(早诊断, 早治疗), 足量, 联合和个体化, 同时也应注意髓外白血病的治疗及支持治疗和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 完全缓解的标准:无出血感染发烧,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Hb> 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 中性粒细胞》1.5 x l09/L,Plt > 100X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未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幼。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运输氧气B. 运输二氧化碳C. 参与免疫反应D. 调节酸碱平衡答案:A2.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A. 促进血液凝固B. 运输氧气C. 调节体温D. 参与免疫反应答案:A3.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水B. 蛋白质C. 葡萄糖D. 无机盐答案:A4. 骨髓是哪种血细胞的主要生成地?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所有血细胞答案:D5. 哪种血细胞具有吞噬功能?A. 红细胞B. 血小板C. 淋巴细胞D. 单核细胞答案:D6. 哪种血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A. 红细胞B. 血小板C. 嗜酸性粒细胞D. 嗜碱性粒细胞答案:C7.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 运输氧气B. 运输二氧化碳C. 参与免疫反应D. 调节酸碱平衡答案:A8. 哪种血细胞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C9. 贫血是指:A.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B. 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减少C. 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D.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答案:A10. 哪种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2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B11. 哪种血细胞与血型有关?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A12. 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A. 30天B. 60天C. 90天D. 120天答案:C13. 哪种血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A. 红细胞B. 血小板C. 嗜中性粒细胞D. 淋巴细胞答案:C14. 哪种血细胞在血液凝固过程中释放凝血因子?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C15. 哪种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坏血病?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2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C16. 哪种血细胞与免疫反应有关?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B17. 哪种血细胞具有止血功能?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C18. 哪种血细胞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C19. 哪种血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A. 红细胞B. 血小板C. 嗜酸性粒细胞D. 嗜碱性粒细胞答案:C20. 哪种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2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A. 铁元素B. 维生素B12C. 叶酸D. 维生素D答案:ABC22.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贫血?A. 缺铁B. 缺乏维生素B12C. 骨髓疾病D. 慢性出血答案:ABCD23. 以下哪些血细胞具有免疫功能?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BD2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A. 药物B. 疾病C. 遗传因素D. 环境因素答案:ABCD25.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A. 缺乏维生素KB. 血小板减少C. 凝血因子缺乏D. 抗凝药物答案:ABCD26.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A. 缺铁B. 缺乏维生素B12C. 慢性疾病D. 遗传因素答案:ABCD2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白细胞的数量?A. 感染B. 应激C. 药物D. 骨髓疾病答案:ABCD28.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A. 骨髓疾病B. 自身免疫性疾病C. 药物D. 慢性肝病答案:ABCD29.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A. 缺乏维生素KB. 血小板减少C. 凝血因子缺乏D. 抗凝药物答案:ABCD30.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A. 缺铁B. 缺乏维生素B12C. 慢性疾病D. 遗传因素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第5章第1节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A、网织细胞B、原血细胞C、T细胞D、B细胞E、造血多能干细胞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A、红细胞低于正常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564. 造血系统包括:A、血液B、骨髓C、脾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以上均是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C、家族史D、月经史E、以上均是第2节567. 试验结果为MCV<80立方微米,MCHC<30%符合下列哪种贫血:A、急性失血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病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孕妇低于11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00g/LE、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572. 贫血患者治疗应首选:A、药物治疗B、病因治疗C、脾切除D、输血E、骨髓移植573.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A、皮肤粘膜苍白B、舌乳头萎缩C、反甲D、脾肿大E、黄疸574. 慢性贫血病人,机体对贫血的耐受性增强主要是因为:A、贫血程度轻B、骨髓代偿性增生C、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脂浓度增高D、心血管代偿功能E、基础代谢减低575. 产生各种贫血症状的基本机理是:A、贫血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B、贫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C、红细胞减少引起输氧功能降低,导致各脏器组织缺氧D、贫血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E、贫血引起呼吸功能障碍576. 关于再障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一般无脾肿大C、骨髓检查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D、能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E、一般抗贫血治疗有效57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低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D、无肝脾肿大E、上述都是578.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C、补充贮存铁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E、纠正贫血579.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血清铁蛋白<12μg/L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0.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体内缺铁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红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骨髓贮存铁缺乏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1. 缺铁性贫血哪一项是正确的: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582. 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后,血浆中:A、血红蛋白先上升B、网织红细胞先上升C、血红蛋白与网织红细胞同时上升D、出现幼红细胞E、出现幼粒细胞583. 女性再障患者最好不选用:A、苯丙酸诺龙B、丙酸睾丸酮C、康力龙D、羟甲雄酮E、大力补58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对:A、血浆中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易感染D、肝脾淋巴结显著肿大E、骨髓有核细胞减低58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非白血性白血病有鉴别意义的是:A、贫血、出血B、白细胞是减少C、血小板数减少D、网织红细胞减少E、骨髓内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586.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A、出血时间延长B、血块收缩不良C、束臂试验阳性D、凝血时间延长E、骨髓见灶性增生造血587.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巨幼细胞贫血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第3节588. 粒细胞缺乏症时下面哪一种现象是错误的:A、寒战、高热及头痛B、身体管口的多发性溃疡C、轻度局限性淋巴结炎D、少数患者有黄疸,脾脏轻度肿大E、骨髓内缺乏粒细胞,而血液内却有成群的粒细胞第5节589. 有关急性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短B、部分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不增多性C、白细胞不增多性急性白血病血液中易找到原始和幼稚细胞D、未经治疗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E、骨髓中为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590. 急性白血病哪项是不正确的:A、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不大B、淋巴细胞白血病脾不肿大C、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并发感染D、红白血病贫血时轻度的E、造釉细胞白血病出血症状明显591.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哪项是错误的:A、常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期B、脑脊液压力正常C、脑脊液中蛋白增加D、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E、脑脊液中糖原减少40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592. 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马利兰B、羟基脲C、脾明显肿大可行脾切除D、脾区放射线照射E、骨髓移植59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方是:A、长春新碱加强的松B、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C、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D、硫唑嘌呤和氨甲喋呤E、以上都不是594.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哪一型为最显著: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595.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诱导缓解期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间歇、多疗程B、完全缓解后可暂停治疗C、完全缓解后仍需巩固强化治疗D、注意防治脑膜白血病E、注意防止并发症596.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有奥尔小体B、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C、可有全血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均增高E、血清溶菌酶增高597. 急性白血病引起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对:A、成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B、免疫功能减退C、化学药物抑制白细胞和免疫力D、营养不良E、粒细胞吞噬力正常59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有巨脾B、多有ph染色体C、周围血中嗜碱粒细胞增多D、早期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减少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或完全阴性59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不明原因的发热及贫血B、脾进行性肿大C、血小板减少D、骨髓象中原始、早幼粒细胞≥30%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600. 有关中枢系统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积极开展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中枢神经白血病发病率有所降低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白血病高于急非淋白血病C、可行头颅钴60照射D、在确诊后或至晚从缓解开始时进行鞘内注射药物E、鞘内注射后至脑脊液常规检查3次阴性,然后立即停止治疗601. 有关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B、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有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C、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D、外周血液不出现白血病细胞E、常有贫血、出血和感染602.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以哪一型最为显著: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3. 引起脑膜白血病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604. 急性白血病引起牙龈肿胀,溃疡,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5. 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细胞含有凝血活酶物质,能消耗凝血因子: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红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606. 急性白血病是引起睾丸浸润,以哪一型多见: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型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缓解中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心包白血病60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形态上无法区别时,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加以区别:A、非特异性酯酶染色B、糖原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苏丹黑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608. 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症状体征消失B、血象恢复正常C、血红蛋白>10g/LD、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10%E、周围血中无幼稚白细胞609.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出血C、造血原料缺乏D、幼稚红细胞的代谢受到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的干扰E、无效性红细胞生成610. 白血病多特有的病理改变是:A、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B、出血C、水肿D、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浸润E、诱发感染611. 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小板减少B、血小板功能正常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凝血因子缺乏E、肝素样抗凝物质增高61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白细胞数可正常或降低B、周围血中可无幼稚粒细胞C、周围血中可有幼稚粒细胞D、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E、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可正常61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A、发热B、出血C、贫血D、骨痛E、以上都不是614.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A、病程长短B、贫血程度C、血小板数目多少D、白细胞数目多少E、以上都不是第8节615.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收缩不良616.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17.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18.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19.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6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观察骨髓增生情况B、观察有无巨核细胞增生及血小板生成变化C、测定血小板寿命D、观察血小板数量及形态E、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41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621.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A、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B、出血广泛严重,血小板常低于20×109/LC、常有明显脾肿大及贫血D、临床经过为自限性,常在半年内好转或痊愈E、极少数迁延成慢性622.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计数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凝血时间正常D、脾明显肿大E、束臂试验阳性623. 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A、青年女性为多,起病缓慢B、出血广泛而严重,血小板多低于20×109/LC、病程常可迁延数年,每次发作持续数周或数月D、轻度脾肿大E、可伴有贫血624. 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大多属于下列因素有关:A、自身免疫性反应B、细菌感染C、化学因素D、物理因素E、遗传因素625. 女性患者25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2×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最可能的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过敏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626.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程为:A、一年之内反复发作者B、半年之内好转或痊愈C、三个月之内自限性好转D、起病急骤,二个月内自限性好转E、病程不长于二年者627. 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骨髓象中巨核细胞的变化是:A、幼稚型百分数增高B、形态小而幼稚,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C、数量增多或正常,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D、数量明显减少或缺乏E、无明显改变628. 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血块收缩不良D、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E、凝血时间延长629. 下述哪项检查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正常C、血块收缩不良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束臂试验阳性630. 下列哪项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正常B、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C、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D、深部血肿,束臂试验阳性,凝血时间延长E、反复鼻出血,出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阳性6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B、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C、血小板功能异常D、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E、骨髓造血功能低下63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首选治疗是:A、切脾B、止血敏C、长春新碱D、糖皮质激素E、输新鲜血633. 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适应症是:A、脾切除后立即使用B、手术后复发病例C、尚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先用D、临床首选E、以上都不是63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小板因素B、免疫因素C、与脾功能亢进有关D、毛细血管因素E、感染因素635.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是:A、中老年多见,起病慢,出血轻B、女性患者的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C、常见于儿童,多由病毒感染史,血小板多低于20×109/LD、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E、反复发作,脾肿大明显63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药物治疗是:A、泼尼松B、环磷酰胺C、硫唑嘌呤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E、达那唑637.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指征是:A、急性型B、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C、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禁忌症者D、经确诊后就可手术E、以上都不是638. 治疗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列哪项最合理:A、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数正常后脾切除B、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正常后逐渐减量,再用小剂量维持治疗4-6个月C、首选脾切除治疗D、首选免疫抑制剂治疗E、首选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并脾切除639.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改变的主要特征是:A、巨核细胞增多,多为幼稚型,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B、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C、可见R-S细胞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E、骨髓象正常640.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骨髓象改变的主要特征是:A、故所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B、骨髓象无明显异常C、可见R-S细胞D、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E、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641. 脾切除治疗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为:A、60%以上B、40-60%C、70-90%D、90%以上E、40%左右642. 抗血小板抗体最先产生的部位是:A、骨髓B、脾脏C、肝脏D、腹腔淋巴结E、胸腺643.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感染性紫癜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644.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回缩不良645.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46.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47.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48.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参考答案:562.E 563.D 564.E 565.D 566.E 567.E 568.D 569.A 570.A 571.A 572.B 573.A 574.C 575.C 576.E577.E 578.C 579.D 580.D 581.B 582.B 583.B 584.D 585.E 586.D 587.B 588.E 589.C 590.E 591.B592.C 593.A 594.A 595.B 596.D 597.E 598.D 599.E 600.E 601.D 602.A 603.D 604.C 605.C 606.C607.E 608.D 609.D 610.D 611.B 612.E 613.E 614.E 615.D 616.D 617.D 618.D 619.C 620.B 621.C622.D 623.B 624.A 625.B 626.B 627.C 628.E 629.D 630.B 631.D 632.D 633.B 634.B 635.C 636.A。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凝血D. 免疫反应答案:A2.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什么?A. 水B. 蛋白质C. 脂肪D. 糖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白细胞的功能?A. 吞噬病原体B. 产生抗体C. 凝血D. 免疫防御答案:C4.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促进止血D. 调节体温答案:C5. 以下哪个是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A. 血浆B. 血细胞C. 血浆和血细胞D. 血清答案:C6. 贫血是指血液中哪种成分的减少?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答案:A7. 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铁B. 锌C. 铜D. 钙答案:A8. 血液凝固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两个阶段?A. 凝血和止血B. 凝血和溶血C. 止血和溶血D. 止血和凝血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血液病的症状?A. 皮肤苍白B. 易出血C. 皮肤干燥D. 乏力答案:C10. 骨髓是哪种血细胞的主要生成地?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所有血细胞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______,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

答案:细胞核12. 血浆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和______。

答案:免疫物质13. 白细胞分为有核细胞和无核细胞,其中无核细胞是______。

答案:淋巴细胞14.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到______作用。

答案:促进凝血15. 贫血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苍白、乏力和______。

答案:头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答案:血液具有多种基本功能,包括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调节体温、参与免疫反应和凝血过程。

17. 描述一下血红蛋白的特性及其在血液中的作用。

内科血液试题库+参考答案

内科血液试题库+参考答案

内科血液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患者,女性,45岁,患者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引起关节受损外还有关节外的病变,主要是A、贫血B、血沉加快C、类风湿性结节D、抗核抗体阳性E、低热正确答案:C2.患者女性,30岁。

常年月经量过多,近来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医院诊断为贫血,其诊断依据为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A、红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低于正常B、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C、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E、红细胞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正确答案:C3.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粒细胞减少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应D、高乳酸血症E、低血糖反应正确答案:E4.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等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属于A、热辐射B、热衰竭C、日射病D、热痉挛E、热射病正确答案:B5.患者女性,35岁。

反复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出血,月经过多。

近来出现贫血、脾大,下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尽量减少肌内注射B、预防各种创伤C、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D、适当限制活动E、及时用手挖鼻腔内血痂正确答案:E6.甲亢患者一般不出现哪项消化系统症状A、大便干结B、大便次数增多C、营养不良D、消瘦E、食欲亢进正确答案:A7.患者,女性,21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对判断狼疮的活动性参考价值较大的检查是A、补体B、狼疮细胞C、抗Sm抗体D、抗核抗体(ANA)E、抗双链DNA抗体正确答案:E8.患者,女性,28岁,下肢有紫癜。

无其他部位出血。

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

要明确诊断,还应该做A、血肌酐B、骨髓穿刺C、出血时间D、凝血时间E、抗核抗体正确答案:B9.甲亢突眼的护理中不正确的是A、外出戴有色眼镜B、用眼药水滴眼C、头低仰卧位D、低盐饮食E、睡眠时用眼罩正确答案:C10.治疗缺铁性贫血防止复发的关键环节是A、口服补铁B、进食富含铁的食物C、治疗病因D、输血E、注射补铁正确答案:C11.引起病灶对侧单肢体感觉障碍,并伴有单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其病变部位A、脑干B、大脑皮质C、脊髓D、内囊E、局部肌病正确答案:B12.患者,女性,35岁,糖尿病病史2余年,有关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哪项是错误的A、患者可以随意增加饭量B、出院前教会患者挑选和配制饮食C、按规定的食谱供给饮食D、不得随便吃甜食E、告诉病人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正确答案:A13.白血病患者活动后突然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不清,正确护理措施是A、立刻用止吐药B、侧卧位C、头部置冰帽D、头略低以保证脑供氧E、立刻检查视力正确答案:C14.患者,女性,28岁,农民,面部水肿、疲倦、乏力2月,双侧面颊有蝶形红斑,表面光滑,指掌部可见充血红斑。

内科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内科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内科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细胞是产生红细胞的前体细胞?A. 中性粒细胞B. 巨噬细胞C. 骨髓造血干细胞D. 血小板答案:C2.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于体内红细胞过多导致的?A. 缺铁性贫血B. 白血病C. 多发性骨髓瘤D. 多血症答案:D3. 血小板作用于哪个环节的功能最为重要?A. 凝血因子活化B. 血管收缩C. 血管新生D. 血红蛋白合成答案:A4.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由恶性白细胞克隆性增生引起的疾病,以下哪个类型不是慢性白血病?A. 慢性髓系白血病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乙酰胆碱酯酶缺乏症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答案:C5. 下列哪个血型是普通供者的“全血”、红细胞和血浆可以给予任何一位离自己最近的病人?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D二、判断题1.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在100-300 × 10^9/L之间。

A. 对B. 错答案:B2. 手术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00 g/L时可以进行手术。

A. 对B. 错答案:B3. 对于正常人来说,血压属于生理性变量。

A. 对B. 错答案:A4. 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确定白血病的诊断。

A. 对B. 错答案:A5. 在ABO血型系统中,A型血的人的血浆中含有B抗体。

A. 对B. 错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答案:溶血性贫血是指因红细胞在循环中过早破裂,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造成溶血现象。

其主要发生机制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和化学物质的作用等。

常见的溶血性贫血病因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体外溶血等。

2. 请简要介绍血小板的功能和凝血过程。

答案: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块的形成和修复血管损伤。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起来,通过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激活。

同时,血小板表面的磷脂会提供活化凝血因子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凝血过程。

凝血过程主要包括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

贫血概论一,选择题【 A型题】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2,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骨髓不能代偿增生C,网状内皮系统不能释放储存铁 D,无效造血E,EPO水平降低3,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是A,网状细胞 B,巨噬细胞C,T细胞 D,B细胞E,多能干细胞4,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C,耳廓皮肤 D,颈部皮肤及舌面E,睑结膜,指甲及口唇5,下列哪一种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血红蛋白病E,慢性失血性贫血6,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取决于:A,贫血的程度 B,贫血的速度C,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D,性别E,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B型题】问题 7~10A,大面积烧伤引起贫血B,肾功能不全引起贫血C,肝炎引起贫血D,小肠切除或肠吻合术后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8,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9,骨髓干细胞损伤:10,溶血性贫血:问题 11~12A,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E,慢性失血性贫血11,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问题 13~15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机械性溶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贫血E,失血性贫血13,造血功能障碍14,造血原料缺乏15,红细胞内在缺陷【 X型题】(多项选择题)16,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A,疲乏,软弱无力 B,心悸,气短C,杵状指 D,头晕E,耳鸣17,对贫血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A,皮肤,巩膜有无出血点 B,皮肤,巩膜有无黄染C,淋巴结,肝,脾是否大 D,肛门指检是否有指套染血E,舌乳头萎缩18,因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而造成贫血的疾病包括: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名词解释贫血:三,思考题1,简述贫血的定义及分类2,贫血的诊断标准3,简述贫血的发病机制4,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贫血概论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C2,B3,E4,E5,E6,D【 B型题】7,D8,B9,C10,A11,A12,C13,B14,A15,D【 X型题】(多项选择题)16,A B D E17,A B C E18,A B C二,名词解释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故定义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的下限即为贫血.三,思考题1,贫血的定义及分类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中,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2,贫血的诊断标准答: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称为贫血.Hb90 g/L 90 g/L 0.9umol/L(全血),ZPP>0.96umol/L(全血),FEP/Hb>4.5ug/gHb.从铁的代谢规律论述缺铁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铁丢失过多二.发病机制(1) 缺铁对铁代谢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合成铁为血红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 ID(1)血清铁蛋白<12u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3)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2 IDE (1) ID的(1)+(2);(2)转铁蛋白饱和度4.5ug/gHb;(4)血红蛋白尚正常.3 IDA(1)IDE的(1)+(2)+(3):(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4 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胃肠恶性肿瘤伴慢性失学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候做胃肠X线或内镜检查:月经过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二)鉴别诊断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2 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 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长增高.3 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储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4 转铁蛋白缺乏症系长染色体隐性异常所致(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者幼儿时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试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病因的治疗: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2: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首选口服铁剂.若口服铁剂不能赖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刨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简述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原则:根除病因:补足储存.注意事项:1与谷类,乳类和茶同用会影响铁的吸收;2慎用注射铁剂;3注意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及治疗反应.铁剂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②诊断错误;③出血尚未得到纠正,出血量超过新生量;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及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⑤腹泻,肠蠕动过速或胃肠道解剖部位异常,影响了铁的吸收;⑥所用的铁剂在胃肠道不能很好溶解,影响吸收.四,分析题答: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缺铁性贫血.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骨髓检查,骨髓涂片铁染色,铁蛋白,铁剂诊断性治疗. 3,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口服硫酸亚铁.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选择题【 A型题】1,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是:A,全血细胞减少 B,血小板减少C,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 D,前者骨髓增生低下E,以上都不是2,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周围血中有全血细胞减少 B,周围血中有幼粒细胞C,周围血中有幼红细胞 D,骨髓检查E,以上都不是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低C,无淋巴结肿大 D,无肝脾肿大E,以上都不是4,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先恢复的是A,血红蛋白 B,网织红细胞C,白细胞 D,血小板E,上述都不是5, 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抗肿瘤药B.磺胺药C.氯霉素D.保泰松E.对乙酸胺基酚(扑热息痛)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缺陷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无效红细胞生成D.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7,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的是:A.酸化血清试验(+)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C.肝脾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溶血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A.骨髓移植B.雄激素C.免疫抑制剂D.造血细胞因子E.胎肝输注10,对重型再障Ⅱ型首选的药物是:A.ALGB.EPOC.GM-CSFD.G-CSFE.雄激素11,男性,22岁.贫血3月,牙龈有时出血,易感冒,查体:皮肤有少量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未触及,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2.8G/L,血小板48G/L,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Ham试验(-),尿Rous(-),骨髓增生减低,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首先采取的治疗为:A.输全血B.叶酸维生素B 12C.司坦唑醇(康力龙)D.脾切除E.骨髓移植12,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错误的是:A,氯霉素 B,铁剂治疗过度C,肝炎病毒 D,先天性因素(如Fanconi综合征)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不正确的是:A,干细胞损伤 B,骨髓微循环障碍C,骨髓基质损伤 D,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缺乏E,自身免疫因素1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不会表现为:A,红细胞减少 B,白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 D,淋巴细胞比例下降E,单核细胞减少15,男性,36岁,进行性贫血,皮下出血及发热半年.肝炎病史1年.肝肋下2cm,脾侧卧位可及,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T/L,白细胞1.5G/L,血小板80G/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诊断:A,肝病性贫血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16,上述病例治疗贫血,应首选:A,茛菪碱 B,康力龙C,脾切除 D,强的松E,骨髓移植17,女性,18岁,苍白,月经过多两个月,肝肋下及边,质软,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7G/L,血小板30G/L.分别在髂前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取材不满意,胸骨穿刺增生活跃,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纤维化【 B型题】问题 18~20输血强的松睾丸酮D,免疫抑制剂E,切脾1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1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2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治疗手段:问题 21~23A,贫血,黄疸,脾大,血Coombs试验(+)B,贫血,高热,脾大,骨髓涂片PAS染色(+)C,贫血,网织红细胞25%,血Ham(+)D,贫血,出血,高热,血涂片NAP染色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E,贫血,MCV78um 3,MCHC30%21,再生障碍性贫血:22,缺铁性贫血:2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问题 24~25A,缺铁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4,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25,女性,36岁,发现轻度贫血2年,平素月经量多,生育2胎,母乳喂养,Hb85g/L,RBC3.15T/L,网织红细胞1%,WBC5.3G/L,Pt205G/L,尿胆原(-), MCV72um 3,MCHC28%:问题 26~27A,DNA合成障碍B,珠蛋白合成障碍C,多能干细胞受损D,定向干细胞受损E,铁利用障碍26,再生障碍性贫血:27,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型题】A.全血细胞减少B.酸溶血试验阳性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0,急性失血性贫血:31,巨幼细胞贫血:【X型题】(多项选择题)3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包括:A.造血细胞减少B.贫血,出血,感染C.胸骨压痛D.肝,脾大E.巩膜黄染33,再障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B.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C.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D.遗传倾向E.获得性细胞膜GPI锚连膜蛋白异常34,关于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缺陷的机理包括: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质的改B.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量的改变C.CD 34 +细胞减少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负相关D.CD 34 +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减少E.造血干细胞在长期骨髓培养体系的正常基质上增殖能力增高.3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出现下列表现:A.有贫血无出血,感染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C.骨髓大多增生活跃D.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E.肝大,黄疸二,名词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三,简述题1 简述再障的定义.2 简述再障发病的三大学说.3 简述急,慢性再障的临床特点.4 再障如何分类.5 简述再障的诊断标准.6 慢性再障的鉴别诊断.7 慢性再障如何治疗.8 疗效标准四,病案分析题1,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RBC2.13T/L,MCV82um 3,MCHC33%,WBC3.1G/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问:(1)该病人的诊断(2)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有哪些(3)如何治疗2,李×,男,28岁,职业:个体做鞋工5年.主诉无力,反复鼻出血2年,加重1周.现病史二年来经常无力,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双下肢散在瘀点,服中药及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半月前感冒,体温38.2℃,头痛,咽痛,咳嗽,服感冒冲剂及利菌沙三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近一周无力,出血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收入院.病来无黑便,无深色尿及尿血.既往史健康,无肝炎病史,近5年有苯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6℃, 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黄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扁桃腺Ⅰ°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10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区可闻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散在瘀点.问:(1)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是什么发生出血原因是什么(2)为确定出血原因,应做哪些辅助检查(3)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4)为进一步确诊,应做哪些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D2,D3,E4,B5,C6,A7,B8,A9,B10,A11,C12,B13,D14,D15,C16,B17,D【 B型题】18,D19,B20,E21,D22,E23,A24,C25,A26,C27,E【C型题】28,A29,C30,D31,A【X型题】(多项选择题)32,A B33,A B C34,A B D35,B 二,名词解释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三,简述题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2 答: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明显减少.二,造血微环境异常活检发现有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三,免疫异常 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Ⅰ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TCR+T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3 答: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临床特点如下:(一)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二)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三)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起病急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一)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输血后症状改善,但不持久.(二)感染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较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常见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各类球菌.(三)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4答: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和非重型,也有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国内学者曾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986年以后,又将急性再障改称为重型再障-Ⅰ型,将慢性再障进展成的急性型成为重型再障-Ⅱ型.从病因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再障包括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后天性再障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根据发病机制,传统学说将原发性再障进一步分为以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和造血微环境异常或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型.5答: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脾大所致压迫症状B.急性变C.脾栓塞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E.脾破裂5,Ph染色体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肝硬化D.黑热病E.急性白血病6,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7,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A.加大化疗剂量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E.以上方法均可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A.大剂量皮质激素B.输鲜血C.联合化疗D.联合化疗 + 输血E.维甲酸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A.HA(高三尖杉,阿糖胞苷)B.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C.VP(长春新碱,强地松)D.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E.E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10,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A.感染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溶血D.贫血加重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2,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A.血小板减少B.弥慢性血管内凝血C.纤溶亢进D.白血病细胞栓塞E.小血管破裂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A,白细胞总数增高 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C,血小板明显减少 D,嗜碱粒细胞增多E,嗜酸粒细胞增多14,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5,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A.贫血与出血症状B.感染表现C.肝脾肿大D.胸骨压痛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1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达1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17,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计数>10×109/L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A.羟基脲B.环磷酰胺C.阿糖胞苷D.柔红霉E. 马利兰20,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T37.5℃,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3.5×109/L,BPC 99×109/L.应首先考虑是:A.白血病骨髓复发B.结核性脑膜炎C.脑膜白血病D.颅内出血E.病毒性脑炎二,简述题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2,简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4,简述急性白血病诊断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6,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7,试述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8,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9,试述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三,名词解释1. 白血病(leukemia)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3. 绿色瘤(chloroma)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四,思考题 :1, 男性, 48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36,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0.17,早幼粒细胞0.2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 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E2,C3,E4,B5,B6,C7,C8,E9,C10,E11,B12,A13,C14,B15,E16,E17,B18,E19,A20,C二,简述题1,答: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记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留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 分类:根据主要受累细胞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L3)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M1,M2,M3,M4,M5,M6,M7).2,答: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表现:①贫血②发热③出血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ALL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ALL.②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压痛.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③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昏迷.④口腔和皮肤:可因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导致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兰色结节.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⑥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此外,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均可受累.3,答: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为AL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而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是原始细胞仍占30%以上者,称为低增生性AL.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4,诊断必须通过: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方可诊断.同时,必须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①临床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表现;②有浸润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体征;③血液学有贫血,白细胞量与质改变,血小板减少;④骨髓中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超过30%;⑤有白血病融合基因如PML/RaRa基因检出;⑥异常染色体检出.5,其治疗原则为:根据个体病人的不同特点,综合现代化的治疗手段,不断提高AL的CR率,延长存活期并不断减少复发,降低死亡,最终使病人治愈.AL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消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是病人长期存活及治愈.化疗是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手段,并且是其他治疗的基础.化疗的目的:降低机体白血病细胞的负荷,达到完全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分成两个阶段即诱导治疗和缓解后治疗.化疗的原则是:早期(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联合和个体化,同时也应注意髓外白血病的治疗及支持治疗和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无出血感染发烧,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1.5×109/L,Plt≥10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未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幼细胞<5%.6,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治疗包括白血病淤滞症的紧急处理,化学治疗包括羟基脲,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酯碱等.伊马替尼,α-干扰素,异基因骨髓移植.其晚期治疗主要为化疗,伊马替尼,异基因骨髓移植.7,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急淋白血病急粒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分化差的原始细胞(-)---(+)分化好的原始细胞(+)——(+++)(-)或(+)糖原染色(+)成块或颗粒(-)或(+),弥漫性淡红色(-)或(+),弥漫性淡红色或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或(+),氟化钠抑制<50%,(+),氟化钠抑制≥5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减少或(—)正常或增加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包括:①羟基脲,②白消安,③其他药物如阿糖胞苷和。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促进血液凝固D. 调节血液酸碱度答案:A2.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促进血液凝固D. 调节血液酸碱度答案:C3.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促进血液凝固D. 抵抗感染答案:D4.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促进血液凝固D.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血液的成分?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D6.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哪种血细胞中?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A7. 贫血通常是指血液中哪种成分的减少?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血液病?A. 贫血B. 白血病C. 血友病D. 高血压答案:D9. 血常规检查中通常不包括哪项指标?A. 红细胞计数B. 白细胞计数C. 血小板计数D. 血糖水平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因子?A. 纤维蛋白原B. 胰岛素C. 胆固醇D. 维生素D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红细胞中负责携带氧气的蛋白质是________。

答案:血红蛋白2.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到________作用。

答案:凝聚3. 白细胞在抵抗感染时会________。

答案:吞噬病原体4. 血浆中主要的蛋白质是________。

答案:白蛋白5. 贫血患者可能需要________以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答案:输血6. 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液中缺乏________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答案:凝血因子7.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____表示。

答案:WBC8. 血小板计数通常用________表示。

答案:PLT9. 血液病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检查。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第5章第1节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A、网织细胞B、原血细胞C、T细胞D、B细胞E、造血多能干细胞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A、红细胞低于正常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564. 造血系统包括:A、血液B、骨髓C、脾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以上均是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C、家族史D、月经史E、以上均是第2节567. 试验结果为MCV<80立方微米,MCHC<30%符合下列哪种贫血:A、急性失血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病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孕妇低于11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00g/LE、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572. 贫血患者治疗应首选:A、药物治疗B、病因治疗C、脾切除D、输血E、骨髓移植573.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A、皮肤粘膜苍白B、舌乳头萎缩C、反甲D、脾肿大E、黄疸574. 慢性贫血病人,机体对贫血的耐受性增强主要是因为:A、贫血程度轻B、骨髓代偿性增生C、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脂浓度增高D、心血管代偿功能E、基础代谢减低575. 产生各种贫血症状的基本机理是:A、贫血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B、贫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C、红细胞减少引起输氧功能降低,导致各脏器组织缺氧D、贫血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E、贫血引起呼吸功能障碍576. 关于再障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一般无脾肿大C、骨髓检查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D、能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E、一般抗贫血治疗有效57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低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D、无肝脾肿大E、上述都是578.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C、补充贮存铁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E、纠正贫血579.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血清铁蛋白<12μg/L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0.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体内缺铁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红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骨髓贮存铁缺乏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1. 缺铁性贫血哪一项是正确的: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582. 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后,血浆中:A、血红蛋白先上升B、网织红细胞先上升C、血红蛋白与网织红细胞同时上升D、出现幼红细胞E、出现幼粒细胞583. 女性再障患者最好不选用:A、苯丙酸诺龙B、丙酸睾丸酮C、康力龙D、羟甲雄酮E、大力补58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对:A、血浆中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易感染D、肝脾淋巴结显著肿大E、骨髓有核细胞减低58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非白血性白血病有鉴别意义的是:A、贫血、出血B、白细胞是减少C、血小板数减少D、网织红细胞减少E、骨髓内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586.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A、出血时间延长B、血块收缩不良C、束臂试验阳性D、凝血时间延长E、骨髓见灶性增生造血587.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巨幼细胞贫血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第3节588. 粒细胞缺乏症时下面哪一种现象是错误的:A、寒战、高热及头痛B、身体管口的多发性溃疡C、轻度局限性淋巴结炎D、少数患者有黄疸,脾脏轻度肿大E、骨髓内缺乏粒细胞,而血液内却有成群的粒细胞第5节589. 有关急性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短B、部分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不增多性C、白细胞不增多性急性白血病血液中易找到原始和幼稚细胞D、未经治疗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E、骨髓中为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590. 急性白血病哪项是不正确的:A、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不大B、淋巴细胞白血病脾不肿大C、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并发感染D、红白血病贫血时轻度的E、造釉细胞白血病出血症状明显591.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哪项是错误的:A、常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期B、脑脊液压力正常C、脑脊液中蛋白增加D、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E、脑脊液中糖原减少40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592. 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马利兰B、羟基脲C、脾明显肿大可行脾切除D、脾区放射线照射E、骨髓移植59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方是:A、长春新碱加强的松B、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C、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D、硫唑嘌呤和氨甲喋呤E、以上都不是594.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哪一型为最显著: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595.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诱导缓解期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间歇、多疗程B、完全缓解后可暂停治疗C、完全缓解后仍需巩固强化治疗D、注意防治脑膜白血病E、注意防止并发症596.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有奥尔小体B、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C、可有全血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均增高E、血清溶菌酶增高597. 急性白血病引起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对:A、成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B、免疫功能减退C、化学药物抑制白细胞和免疫力D、营养不良E、粒细胞吞噬力正常59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有巨脾B、多有ph染色体C、周围血中嗜碱粒细胞增多D、早期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减少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或完全阴性59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不明原因的发热及贫血B、脾进行性肿大C、血小板减少D、骨髓象中原始、早幼粒细胞≥30%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600. 有关中枢系统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积极开展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中枢神经白血病发病率有所降低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白血病高于急非淋白血病C、可行头颅钴60照射D、在确诊后或至晚从缓解开始时进行鞘内注射药物E、鞘内注射后至脑脊液常规检查3次阴性,然后立即停止治疗601. 有关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B、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有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C、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D、外周血液不出现白血病细胞E、常有贫血、出血和感染602.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以哪一型最为显著: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3. 引起脑膜白血病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604. 急性白血病引起牙龈肿胀,溃疡,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5. 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细胞含有凝血活酶物质,能消耗凝血因子: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红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606. 急性白血病是引起睾丸浸润,以哪一型多见: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型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缓解中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心包白血病60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形态上无法区别时,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加以区别:A、非特异性酯酶染色B、糖原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苏丹黑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608. 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症状体征消失B、血象恢复正常C、血红蛋白>10g/LD、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10%E、周围血中无幼稚白细胞609.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出血C、造血原料缺乏D、幼稚红细胞的代谢受到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的干扰E、无效性红细胞生成610. 白血病多特有的病理改变是:A、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B、出血C、水肿D、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浸润E、诱发感染611. 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小板减少B、血小板功能正常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凝血因子缺乏E、肝素样抗凝物质增高61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白细胞数可正常或降低B、周围血中可无幼稚粒细胞C、周围血中可有幼稚粒细胞D、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E、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可正常61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A、发热B、出血C、贫血D、骨痛E、以上都不是614.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A、病程长短B、贫血程度C、血小板数目多少D、白细胞数目多少E、以上都不是第8节615.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收缩不良616.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17.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18.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19.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6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观察骨髓增生情况B、观察有无巨核细胞增生及血小板生成变化C、测定血小板寿命D、观察血小板数量及形态E、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41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621.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A、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B、出血广泛严重,血小板常低于20×109/LC、常有明显脾肿大及贫血D、临床经过为自限性,常在半年内好转或痊愈E、极少数迁延成慢性622.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计数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凝血时间正常D、脾明显肿大E、束臂试验阳性623. 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A、青年女性为多,起病缓慢B、出血广泛而严重,血小板多低于20×109/LC、病程常可迁延数年,每次发作持续数周或数月D、轻度脾肿大E、可伴有贫血624. 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大多属于下列因素有关:A、自身免疫性反应B、细菌感染C、化学因素D、物理因素E、遗传因素625. 女性患者25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2×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最可能的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过敏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626.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程为:A、一年之内反复发作者B、半年之内好转或痊愈C、三个月之内自限性好转D、起病急骤,二个月内自限性好转E、病程不长于二年者627. 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骨髓象中巨核细胞的变化是:A、幼稚型百分数增高B、形态小而幼稚,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C、数量增多或正常,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D、数量明显减少或缺乏E、无明显改变628. 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血块收缩不良D、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E、凝血时间延长629. 下述哪项检查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正常C、血块收缩不良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束臂试验阳性630. 下列哪项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正常B、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C、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D、深部血肿,束臂试验阳性,凝血时间延长E、反复鼻出血,出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阳性6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B、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C、血小板功能异常D、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E、骨髓造血功能低下63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首选治疗是:A、切脾B、止血敏C、长春新碱D、糖皮质激素E、输新鲜血633. 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适应症是:A、脾切除后立即使用B、手术后复发病例C、尚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先用D、临床首选E、以上都不是63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小板因素B、免疫因素C、与脾功能亢进有关D、毛细血管因素E、感染因素635.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是:A、中老年多见,起病慢,出血轻B、女性患者的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C、常见于儿童,多由病毒感染史,血小板多低于20×109/LD、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E、反复发作,脾肿大明显63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药物治疗是:A、泼尼松B、环磷酰胺C、硫唑嘌呤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E、达那唑637.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指征是:A、急性型B、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C、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禁忌症者D、经确诊后就可手术E、以上都不是638. 治疗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列哪项最合理:A、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数正常后脾切除B、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正常后逐渐减量,再用小剂量维持治疗4-6个月C、首选脾切除治疗D、首选免疫抑制剂治疗E、首选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并脾切除639.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改变的主要特征是:A、巨核细胞增多,多为幼稚型,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B、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C、可见R-S细胞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E、骨髓象正常640.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骨髓象改变的主要特征是:A、故所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B、骨髓象无明显异常C、可见R-S细胞D、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E、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641. 脾切除治疗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为:A、60%以上B、40-60%C、70-90%D、90%以上E、40%左右642. 抗血小板抗体最先产生的部位是:A、骨髓B、脾脏C、肝脏D、腹腔淋巴结E、胸腺643.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感染性紫癜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644.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回缩不良645.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46.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47.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48.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参考答案:562.E 563.D 564.E 565.D 566.E 567.E 568.D 569.A 570.A 571.A 572.B 573.A 574.C 575.C 576.E 577.E 578.C 579.D 580.D 581.B 582.B 583.B 584.D 585.E 586.D 587.B 588.E 589.C 590.E 591.B 592.C 593.A 594.A 595.B 596.D 597.E 598.D 599.E 600.E 601.D 602.A 603.D 604.C 605.C 606.C 607.E 608.D 609.D 610.D 611.B 612.E 613.E 614.E 615.D 616.D 617.D 618.D 619.C 620.B 621.C 622.D 623.B 624.A 625.B 626.B 627.C 628.E 629.D 630.B 631.D 632.D 633.B 634.B 635.C 636.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第1节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A、网织细胞B、原血细胞C、T细胞D、B细胞E、造血多能干细胞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A、红细胞低于正常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564. 造血系统包括:A、血液B、骨髓C、脾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以上均是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C、家族史D、月经史E、以上均是第2节567. 试验结果为MCV<80立方微米,MCHC<30%符合下列哪种贫血:A、急性失血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病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孕妇低于11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00g/LE、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572. 贫血患者治疗应首选:A、药物治疗B、病因治疗C、脾切除D、输血E、骨髓移植573.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A、皮肤粘膜苍白B、舌乳头萎缩C、反甲D、脾肿大E、黄疸574. 慢性贫血病人,机体对贫血的耐受性增强主要是因为:A、贫血程度轻B、骨髓代偿性增生C、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脂浓度增高D、心血管代偿功能E、基础代谢减低575. 产生各种贫血症状的基本机理是:A、贫血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B、贫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C、红细胞减少引起输氧功能降低,导致各脏器组织缺氧D、贫血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E、贫血引起呼吸功能障碍576. 关于再障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一般无脾肿大C、骨髓检查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D、能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E、一般抗贫血治疗有效57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低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D、无肝脾肿大E、上述都是578.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C、补充贮存铁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E、纠正贫血579.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血清铁蛋白<12μg/L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0.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体内缺铁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红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骨髓贮存铁缺乏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1. 缺铁性贫血哪一项是正确的: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582. 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后,血浆中:A、血红蛋白先上升B、网织红细胞先上升C、血红蛋白与网织红细胞同时上升D、出现幼红细胞E、出现幼粒细胞583. 女性再障患者最好不选用:A、苯丙酸诺龙B、丙酸睾丸酮C、康力龙D、羟甲雄酮E、大力补58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对:A、血浆中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易感染D、肝脾淋巴结显著肿大E、骨髓有核细胞减低58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非白血性白血病有鉴别意义的是:A、贫血、出血B、白细胞是减少C、血小板数减少D、网织红细胞减少E、骨髓内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586.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A、出血时间延长B、血块收缩不良C、束臂试验阳性D、凝血时间延长E、骨髓见灶性增生造血587.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巨幼细胞贫血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第3节588. 粒细胞缺乏症时下面哪一种现象是错误的:A、寒战、高热及头痛B、身体管口的多发性溃疡C、轻度局限性淋巴结炎D、少数患者有黄疸,脾脏轻度肿大E、骨髓内缺乏粒细胞,而血液内却有成群的粒细胞第5节589. 有关急性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短B、部分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不增多性C、白细胞不增多性急性白血病血液中易找到原始和幼稚细胞D、未经治疗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E、骨髓中为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590. 急性白血病哪项是不正确的:A、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不大B、淋巴细胞白血病脾不肿大C、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并发感染D、红白血病贫血时轻度的E、造釉细胞白血病出血症状明显591.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哪项是错误的:A、常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期B、脑脊液压力正常C、脑脊液中蛋白增加D、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E、脑脊液中糖原减少40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592. 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马利兰B、羟基脲C、脾明显肿大可行脾切除D、脾区放射线照射E、骨髓移植59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方是:A、长春新碱加强的松B、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C、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D、硫唑嘌呤和氨甲喋呤E、以上都不是594.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哪一型为最显著: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595.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诱导缓解期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间歇、多疗程B、完全缓解后可暂停治疗C、完全缓解后仍需巩固强化治疗D、注意防治脑膜白血病E、注意防止并发症596.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有奥尔小体B、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C、可有全血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均增高E、血清溶菌酶增高597. 急性白血病引起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对:A、成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B、免疫功能减退C、化学药物抑制白细胞和免疫力D、营养不良E、粒细胞吞噬力正常59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有巨脾B、多有ph染色体C、周围血中嗜碱粒细胞增多D、早期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减少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或完全阴性59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不明原因的发热及贫血B、脾进行性肿大C、血小板减少D、骨髓象中原始、早幼粒细胞≥30%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600. 有关中枢系统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积极开展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中枢神经白血病发病率有所降低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白血病高于急非淋白血病C、可行头颅钴60照射D、在确诊后或至晚从缓解开始时进行鞘内注射药物E、鞘内注射后至脑脊液常规检查3次阴性,然后立即停止治疗601. 有关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B、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有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C、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D、外周血液不出现白血病细胞E、常有贫血、出血和感染602.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以哪一型最为显著: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3. 引起脑膜白血病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604. 急性白血病引起牙龈肿胀,溃疡,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5. 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细胞含有凝血活酶物质,能消耗凝血因子: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红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606. 急性白血病是引起睾丸浸润,以哪一型多见: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型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缓解中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心包白血病60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形态上无法区别时,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加以区别:A、非特异性酯酶染色B、糖原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苏丹黑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608. 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症状体征消失B、血象恢复正常C、血红蛋白>10g/LD、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10%E、周围血中无幼稚白细胞609.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出血C、造血原料缺乏D、幼稚红细胞的代谢受到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的干扰E、无效性红细胞生成610. 白血病多特有的病理改变是:A、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B、出血C、水肿D、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浸润E、诱发感染611. 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小板减少B、血小板功能正常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凝血因子缺乏E、肝素样抗凝物质增高61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白细胞数可正常或降低B、周围血中可无幼稚粒细胞C、周围血中可有幼稚粒细胞D、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E、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可正常61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A、发热B、出血C、贫血D、骨痛E、以上都不是614.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A、病程长短B、贫血程度C、血小板数目多少D、白细胞数目多少E、以上都不是第8节615.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收缩不良616.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17.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18.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19.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6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观察骨髓增生情况B、观察有无巨核细胞增生及血小板生成变化C、测定血小板寿命D、观察血小板数量及形态E、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41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621.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A、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B、出血广泛严重,血小板常低于20×109/LC、常有明显脾肿大及贫血D、临床经过为自限性,常在半年内好转或痊愈E、极少数迁延成慢性622.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计数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凝血时间正常D、脾明显肿大E、束臂试验阳性623. 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A、青年女性为多,起病缓慢B、出血广泛而严重,血小板多低于20×109/LC、病程常可迁延数年,每次发作持续数周或数月D、轻度脾肿大E、可伴有贫血624. 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大多属于下列因素有关:A、自身免疫性反应B、细菌感染C、化学因素D、物理因素E、遗传因素625. 女性患者25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2×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最可能的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过敏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626.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程为:A、一年之内反复发作者B、半年之内好转或痊愈C、三个月之内自限性好转D、起病急骤,二个月内自限性好转E、病程不长于二年者627. 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骨髓象中巨核细胞的变化是:A、幼稚型百分数增高B、形态小而幼稚,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C、数量增多或正常,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D、数量明显减少或缺乏E、无明显改变628. 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血块收缩不良D、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E、凝血时间延长629. 下述哪项检查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正常C、血块收缩不良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束臂试验阳性630. 下列哪项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正常B、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C、皮肤粘膜瘀点,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D、深部血肿,束臂试验阳性,凝血时间延长E、反复鼻出血,出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阳性6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B、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C、血小板功能异常D、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E、骨髓造血功能低下63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首选治疗是:A、切脾B、止血敏C、长春新碱D、糖皮质激素E、输新鲜血633. 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适应症是:A、脾切除后立即使用B、手术后复发病例C、尚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先用D、临床首选E、以上都不是63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小板因素B、免疫因素C、与脾功能亢进有关D、毛细血管因素E、感染因素635.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是:A、中老年多见,起病慢,出血轻B、女性患者的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C、常见于儿童,多由病毒感染史,血小板多低于20×109/LD、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E、反复发作,脾肿大明显63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药物治疗是:A、泼尼松B、环磷酰胺C、硫唑嘌呤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E、达那唑637.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指征是:A、急性型B、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C、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禁忌症者D、经确诊后就可手术E、以上都不是638. 治疗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列哪项最合理:A、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数正常后脾切除B、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正常后逐渐减量,再用小剂量维持治疗4-6个月C、首选脾切除治疗D、首选免疫抑制剂治疗E、首选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并脾切除639.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改变的主要特征是:A、巨核细胞增多,多为幼稚型,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B、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C、可见R-S细胞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E、骨髓象正常640.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骨髓象改变的主要特征是:A、故所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B、骨髓象无明显异常C、可见R-S细胞D、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E、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多为颗粒型血小板生成减少641. 脾切除治疗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为:A、60%以上B、40-60%C、70-90%D、90%以上E、40%左右642. 抗血小板抗体最先产生的部位是:A、骨髓B、脾脏C、肝脏D、腹腔淋巴结E、胸腺643.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感染性紫癜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644.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回缩不良645.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46.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47.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48.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参考答案:562.E 563.D 564.E 565.D 566.E 567.E 568.D 569.A 570.A 571.A 572.B 573.A 574.C 575.C 576.E577.E 578.C 579.D 580.D 581.B 582.B 583.B 584.D 585.E 586.D 587.B 588.E 589.C 590.E 591.B592.C 593.A 594.A 595.B 596.D 597.E 598.D 599.E 600.E 601.D 602.A 603.D 604.C 605.C 606.C607.E 608.D 609.D 610.D 611.B 612.E 613.E 614.E 615.D 616.D 617.D 618.D 619.C 620.B 621.C622.D 623.B 624.A 625.B 626.B 627.C 628.E 629.D 630.B 631.D 632.D 633.B 634.B 635.C 63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