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生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my-9-神经系统的功能

my-9-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突触传递
概念
神经元之间和神经元与效应细胞 间相互联系与信息传递的特化结 构和区域。
突触(synapse)传递
经典突触
化学突触(神经递质) 电突触(局部电流)
(定向突触)
非定向突触
26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结构
1、突触结构: ①突触前膜:递质、受体 ②突触间隙:宽约10-50nm,
水解酶
(2)肾上腺素能纤维及分布:
(除汗腺和骨骼肌血管之外)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
—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① α受体( α1 α2 )
α1:血管、胃肠括约肌、有孕子宫、辐射状肌、 竖毛肌、心肌( ) α2:小肠、突触前膜(抑制NA释放)( )
② β受体( β1 β2 β3 )
β1:心脏、β3脂肪( ) β2:血管、支气管、胃肠道、膀胱、无 孕子宫、 突触前膜(促进NA释放)( )
③突触后膜:受体、离子通道
2.突触的分类:
⑴接触部位:
轴-胞突触 轴-树突触 轴-轴突触
树-树突触
(2)结合形式: 包围式 依傍式
(3)机能活动: 兴奋性
抑制性
2.经典的突触分类
突触的其他类型
3.突触传递过程(电-化学-电传递)
2+ Ca
电-化学-电传递
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去极化 Ca2+通道开放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释 突触
8.嘌呤类 ATP、腺苷:抑制性调质 P1受体:腺苷 P2受体:ATP P1受体:A1、A2、A3 P2受体:P2Y、P2U P2X、P2Z 9.其他递质 NO、CO PG、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四、神经反射
(一)反射活动的分类及中枢控制

神经系统检查教案

神经系统检查教案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
一、浅感觉检查了解5min
1.痛觉 2.温觉 3.触觉
二、深感觉检查了解5min
1.关节运动觉2.位置觉3.音叉震动觉
三、复合感觉检查了解5min
1.皮肤定位觉2.两点辨别觉
3.实体觉4.体表图形觉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一、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掌握10min
1.反射程度分级:分六级
2.检查注意事项:两侧对比,扣击力量均等
3.检查内容:
1)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
2)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 reflex)
3)橈骨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 reflex)
4)膝反射(knee reflex)
5)跟腱反射(achilles reflex)
6)阵挛:髌阵挛(patellar clonus)、踝阵挛(ankle clonus)
3.试述脑膜刺激征的常用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课后回忆(经验教训、效果估计或反应,存在问题……):
教研室主任
2007年月日
内蒙古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教材: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本节内容见教材P211-219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第一节 颅神经检查
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描述:熟悉5min
3.手足徐动(athetosis)
五、共济失调熟悉10min
1.指鼻试验(finger-to-nosetese)
2.误指试验
3.跟—膝—胫试验(heel-to-knee-to-shin test)
4.快复轮替试验(alternating movement)
5.反跳试验
6.无撑坐起试验(联合屈曲征)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图)
1.双重神经支配; 2.拮抗作用; 3.自主神经的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态度有关; 4.紧张性作用; 5.主要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交感神经主要参与应急反应,而副交感神经 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贮存能量。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 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 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 产生效应的化学物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 域的纤维。
三、丘脑和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 1、定义:指经丘脑换元后向大脑皮层的特
定区域点对点投射,并引起特定感觉的投 射系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2、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 层发出神经冲动。
激动剂: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 拮抗剂: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 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
胆碱能受体
a.毒蕈碱受体(M-R):产生M样作用 阻断剂:阿托品 分布:胆碱能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上。
Ⅱ.倒置安排: 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Ⅲ.皮层投射区的大小 与感觉分辨的精细 程度呈正比:
如:舌和拇指的投射区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区别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上行唤醒作用)
传入途径 专一性
传入神经元 三级神经元 的接替
投射区域 特定区域
投射区与感 有点对点的对应 觉的关系
非专一性 多级神经元
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 特点:肌紧张反射收缩力不大;表现为同一肌肉的
不同运动单位进行交替性收缩,不是同步收缩;不易产 生疲劳。
生理意义:维持站立姿势。 检查牵张反射的意义 。

生理学课件-第09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医学-人卫第八版

生理学课件-第09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医学-人卫第八版
• 非特异投射系统 – 非特异投射核弥散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躯体和内脏感觉的皮层代表区
• 体表感觉代表区 – 第一感觉区:中央后回 – 感觉投射规律 • 躯干四肢:交叉性投射;头部:双侧性投射 •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 • 总体安排倒置,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正立
破伤风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 完整性:结构;功能 – 绝缘性 – 双向性 – 相对不疲劳性
• 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 – 纤维直径 – 有无髓鞘、髓鞘厚度(轴索直径:纤维直径 = 0.6:1) – 温度
神经纤维的类型
• 电突触 • 化学性突触
– 定向突触 – 非定向突触
案例问题
•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 –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 使用阿托品治疗的机制?阿托品是否能改善患者所有症状? – 胆碱能受体阻断剂
学习目标
• 了解神经递质的种类 • 掌握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的种类、作用、阻断剂 • 掌握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其受体的种类、作用、阻
断剂 • 熟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作用 • 熟悉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 掌握中枢抑制的种类、机制
• 产生部位 – 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轴突始段 – 感觉神经元(有髓):第一个郎飞结
案例问题
• 患者出现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原因? – 神经系统的功能
• 患者出现肌萎缩的原因? – 神经纤维的功能
• 患者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的原因? –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
小结
知识点1:神经纤维及其功能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

儿科学 09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儿科学 09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五、癫痫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有窒息的危险 与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时抽搐有关。 潜在并发症 脑水肿、酸中毒、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感染的年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0~2个月:大肠杆菌感染最多见 3个月~3岁: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 >5岁: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 化脓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 • 癫痫发作 • 癫痫 • 脑性瘫痪

一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 • 脊髓 • 脑脊液 • 神经反射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系统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脑 、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12 对脑神经、31对脊神 经、躯体神经等
3.自主神经系统:交感 神经、副交感神经
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 炎症,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本病的病死率为5%~15%, 约1/3幸存儿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化脓性脑膜炎
•案例(P345)
病因 致病菌的侵袭 0~2个月:大肠杆菌感染最多见 3个月~3岁: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 >5岁: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机体免疫状态 机体免疫能力较弱+血脑屏障功能较差,致病菌侵入 机体,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病程
一般2~3周,多数可完全恢复,少 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倒退 等后遗症
三、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辅助检查
脑脊液
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 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300×106/L 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大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范围
三、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第九章 神经系统(二)

第九章 神经系统(二)
⑵ 饱和性;
⑶ 可逆性;
关于神经递质受体的认识 ⑴ 受体有亚型:对每个配体来说, 有数个亚型。这样同一ligand 在与不同亚型受体结合后,可产生多样 化效应。
⑵ 受体存在部位:受体不仅存在于突
触后膜,而且存在于前膜。大多数前膜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其作用是抑制前膜
递质的进一步释放,如NE作用于前膜
传出神经元
1.辐散 (Divergence): 辐散的意义: 一个神经元的兴 奋可引起许多神 经元的同时兴奋
或抑制,从而扩
大了反应的空间
2.聚合
(Convergence):
意义:可使许多 神经元的兴奋或 抑制在同一神经
元发生总和。
3.链锁状联系:
(chain circuit) 意义:兴奋冲动通
肾上腺素和NE与β 受体结合产生 的平滑肌效应以抑制为主,如:血管 舒张,子宫舒张,支气管舒张等;但
与心肌β 1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是兴
奋性的。
例如:血管平滑肌上有α 和β 受 体,在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 上α 受体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产 生的效应是血管收缩;而骨骼肌和肝 脏的血管β 受体占优势,肾上腺素产 生的效应是血管舒张。
由于对骨骼肌血管的舒张作用抵
消了皮肤粘膜血管的收缩作用,故血 压总的变化不大,只是血流在身体各 部位的重新分布。这样,对β 1受体的作 用变得突出,故肾上腺素是强效心脏
兴奋药。
(三)中枢内递质的受体
中枢神经递质种类复杂,受体也多,除 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外,还有嘌呤 受体、多巴胺受体、5-HT受体、兴奋 性氨基酸受体、甘氨酸受体等。 对于每种递质而言,都有几个受体亚型, 这样有利于特定递质对更多效应器细胞 做出选择性结合,产生多样化效应。

人体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第九章神经系统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异性投射系统2.非特异投射系统3.牵张反射,4.肌紧张5.腱反射6.条件反射7.去大脑僵直二、填空题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突触传递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易疲劳。

3.胆碱能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能α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β型受体的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__。

!4.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大脑皮质既处于_______________,又能产生_______________。

5.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完成的。

6.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波形:____波、_____波、______波、______波。

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主要是_____波。

7.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对________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__________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8.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9.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__、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在化学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A.总和B.后放C.双向性传递D.兴奋节律的改变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2.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中枢突触的多少"C.刺激的强弱D.感受器的敏感性E.效应器的敏感性3.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E.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婴儿的吸吮反射B.眨眼反射C.跟踺反射D.屈肌反射E.见酸梅出现唾液分泌反射5.下列哪项不是脊休克的表现()!A.血压下降B.粪尿积聚C.发汗反射消失D.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减低或消失E.动物失去一切感觉6.下列哪项不属于牵张反射()A.肌紧张B.跟踺反射}C.膝跳反射D.条件反射E.肱三头肌反射四、问答题1.简述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点。

解剖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

解剖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
这些非特异性的刺激,保持 大脑皮质的清醒状态----意 识水平和感知能力。
(2)与躯体运动有关:
其对骨骼肌的调节作用,主要是 其下行纤维(网状脊髓束),终
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r细 胞)。
(3)参与调节内脏活动:
脑干网状结构中有呼吸中枢、血 管运动中枢、血压调节中枢和呕 吐中枢等(生命中枢)。
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第1—第4颈节 第5颈节—第4胸节 第5—第8胸节 第9—第12胸节 第1—第5腰节 全部骶节和尾节
椎骨的椎体 第1—第4颈椎 (一对一) 第4颈椎—第3胸椎(高一) 第3—第6胸椎 (高二) 第6—第9胸椎 (高三) 第10—第12胸椎 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神经核—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形
成的灰质团块
白质—神经纤维集中处色泽白亮
纤维束—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
维集合成束
神经系统
网状结构——灰质、白质混合形成
的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中处形成的
结节状结构
神经—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并被结
缔组织包裹形成圆索状的
结构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脑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并借 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脑干内构特点
1.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 2.中央管开放形成第四脑室底(菱形窝), 使灰质核团由腹背方向排列变成内外方向排 列。感觉柱位于界沟的外侧;运动柱位于界 沟的内侧;与内脏相关的靠近界沟;与躯体 相关的则远离界沟。 3.神经纤维左右交叉(锥体交叉、内侧丘系 交叉、三叉丘系交叉、斜方体、小脑上脚交 叉)使灰质柱断裂成细胞团块。即包括脑神 经核、非脑神经核、网状核、中缝核。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生版)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生版)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时:56 学分:3.5绪论掌握: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各部骨的名称、数目;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主要特证,胸骨和肋骨的形态结构;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及数目,颅底内面的主要孔裂;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手骨的组成及其名称;髋骨、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足骨的组成及其名称。

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和生长、骨的可塑性,颅的整体观,新生儿颅的特点,全身的主要骨性标志。

第二节骨连接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运动形式。

脊柱的组成、椎骨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胸廓的组成及整体观;骨盆的组成、界线及男、女性骨盆的性差。

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主要运动形式。

了解:骨连结的两种主要方式;足弓的结构及其功能。

第三节肌学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胸大肌、前锯肌、肋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膈的位置、形态、作用和其裂孔通过结构。

腹前外侧壁肌的层次和结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起止和作用;臀大肌、梨状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长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小腿肌的分群及其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了解:肌的形态分类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和命名。

头颈肌、咬肌;背肌的分部和各层肌的组成;腹肌的分群;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组成。

前臂肌的分群及各群肌的作用;手肌的分群及作用。

足肌的分群及作用。

三边孔、四边孔围成及其内容物;股三角的位置、界限及内容物;腘窝的位置、围成和内容;梨状肌上、下孔的通行结构。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的结构
总结词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详细描述
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包含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轴 突是神经元的输出线,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或腺体。树突是神 经元的接收器,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总结词
神经元具有电兴奋性,能够传递电信 号。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 成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 • 突触 • 神经网络 • 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定义
神经系统是生物体内由神经元和神经 纤维组成的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信 息,协调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 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 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发送运动信号。
脑神经
共有12对脑神经,主要负责传递 大脑与五官、口腔、头部等器官
之间的信息。
植物性神经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 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
信息传递
周围神经系统能够快速传递信息,使身体各部分 协调工作。
内脏调节
植物性神经能够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 血压等。
信号的处理
神经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 工处理,包括放大、整合和调 制等。
信号的传递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轴突和突触 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信号的输出
神经元的输出信号通过轴突和 其他连接方式传递给效应器, 如肌肉或腺体,从而控制生物
体的活动。
05
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的定义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

初中生物神经系统的组成ppt

初中生物神经系统的组成ppt

小脑的结构和功能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脑神经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 管内,上端与脑相连。
功能:能对外界的刺激产
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 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 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 之间联系的通道。
脊髓
脊神经
神经系 统功能
中枢 神经 系统
大脑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生命活动功能区 脑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 功能
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 调性,协调肌肉的活动, 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 身体平衡。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 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
躯体运动中枢
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小脑的结构和功能 狗被切除小脑后的行动姿势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体
1、结构
突起
树突 轴突+髓鞘---神经纤维-----神经
神经末梢 2、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大脑
具有感觉、语言、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 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中 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中枢
脊髓 联系脑与躯干、内脏通道
周围神 经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二、神经元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请大家对比人体的其它细胞,看 看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上皮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A型题(单选题)1.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意义在于(E) 9 1994A.促进消化B.保存能量C.加速排泄D.生殖E.应付环境急骤变化2. 锥体束最主要的机能是(B) 9 1994A.支配对侧肢体肌肉运动B.精细调节四肢远端肌肉活动C.抑制腱反射D.使肌群运动协调E.调节肌紧张3. 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C) 9 1994A.瞳孔近反射B.直接缩小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D.直接光反射E.减弱的瞳孔开大反射4. 下列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 9 1994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双向传导E.不衰减扩布5. 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C) 9 1995A.瞳孔扩大B.糖元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舒张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6. 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E) 9 1995A.边缘叶B.中脑网状结构C.延脑背侧区D.下丘脑外侧区E.下丘脑腹内侧核7. 在整体中,当某一肌肉受到牵拉时将发生牵张反射,表现为(C) 9 1995A.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B.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C.受牵拉的肌肉收缩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收缩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8. 正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感受器最容易适应?(C) 9 1995A.肌梭B.伤害性感受器C.触觉感受器D.内脏化学感受器E.肺牵张感受器9. 冷水进入一侧耳内,可引起下列哪一变化,从而导致出头晕和恶心等植物性功能改变?(E) 9 1995A.冷却了耳石器官B.壶腹嵴的运动减弱C.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增加D.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减少E.内淋巴液流动10. 光线刺激视杆细胞可引起(C) 9 1995.A.Na+内流增加和超极化B.Na+内流增加和去极化C.Na+内流减少和超极化D.Na+内流减少和去极化E.K+外流停止和去极化11.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单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 9 1996A.电刺激可以使其兴奋B.阈刺激可以引起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D.动作电位传导时幅度可逐渐减小E.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是局部电流学说12.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D) 9 1997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改变的影响13. “神经激素”是指(C) 9 1998A.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具有酶功能的神经递质C.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E.使神经兴奋的激素14.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D) 9 1998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E.通过轴突一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15. 当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C) 9 1998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B.a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C.牵张反射加强D.梭外肌收缩E.校内肌舒张16.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 9 1998A.经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B.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为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弥散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E.电刺激时,出现同步化脑电图17.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D) 9 1998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D.妊娠子宫收缩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18. 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9 2000A.感受装置位于肌梭中间部位B.肌梭的传入神经为Ⅰa类和Ⅱ类纤维C.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D.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受到的牵拉刺激增加E.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的敏感性提高19.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 (D) 9 2000A,肠蠕动抑制B.瞳孔开大肌收缩C.肾素分泌D.胰岛素分泌E.骨骼肌血管舒张20. 控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的基础是(A) 9 2002A.慢波B.动作电位C.壁内神经丛活动D.迷走神经兴奋E.交感神经兴奋21. 胸段脊髓受损在脊休克过去之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为(A) 9 2002A.尿失禁D.尿频C.尿急. D.尿多E.排尿困难22. 眼球前后径正常的人,眼的近点愈近,说明其(B) 9 2002A.角膜愈呈球形B.晶状体弹性愈好C.缩瞳能力愈强D.双眼球会聚能力愈强E.对光反应能力愈强23. 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D) 9 2002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觉醒D.昏睡E.运动共济失调24. 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 (A) 9 2002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B.脑干网状结构肌碱能系统C.纹状体—黑质7—氨基丁酸能系统D.中缝核5—羟色胺能系统E.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25. 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B) 9 2003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B、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C、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D、视杆细胞对备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E、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26. 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E) 9 2003A、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液分泌B、异物接触眼球引起眼睑闭合C、叩击股四头肌腱引起小腿前伸D、强光刺激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E、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27. 交感神经兴奋可使(D) 9 2003A、胃肠运动加强B、消化液分泌增多C、膀胱逼尿肌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E、瞳孔缩小28、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D) 9 2014A. 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B. 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C. 入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D. 物像落于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29、若干EPSP总和后足以达到阈电位水平,神经元上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9.2014A. 轴突始段B. 树突C. 胞体D. 轴突末梢30、用左旋多巴治疗不能缓解的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是 (D) 9 2014A. 面部表情呆板B. 肌紧张增高C. 动作缓慢D. 静止性震颤31. 在设计视力表时,考虑判断人眼视力高低的标准是 B 9 2015A 人眼所能看清楚的物体大小B 视网膜中央凹处最小的清晰像大小C 视网膜中央凹以外最小的清晰像大小D 人眼所能看清楚物体的距离32. 电突触传递的一般特点是 C 9 2015A 单向,低电阻,快速B单向,高电阻,慢速C双向,低电阻,快速D 双向,高电阻,慢速33. 查体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皮层脊髓侧束损伤的条件是 D 9 2015A 婴儿在清醒状态下B 成人在熟睡状态下C成人在麻醉状态下D成人在清醒状态下34. 视网膜中央凹处视敏度极高的原因是D 9 2016A.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聚合联系B.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单线联系C.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聚合联系D.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单线联系35. 在突觖传递中,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D 9 2016A.末梢内囊泡的大小B.囊泡内递质的含量C.活化区面积的大小D.进入末梢的Ca2+量36.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 C 9 2016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B.所有支配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C.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D.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B型题(单选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九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九章神经系统
解剖教研室
解剖教研室
(2)基底核
是包埋于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 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 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解剖教研室
解剖教研室
(3)大脑髓质
1)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
4.纤维束和神经: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中枢部称 纤维束,周围部称神经。
5.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
解剖教研室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 前外侧沟
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第
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下平第3
解剖教研室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延髓:“生命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血管活动中枢 脑桥:角膜反射中枢 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参与控制睡眠—觉醒活动,调节骨骼肌张力和内脏活动
解剖教研室
(二)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延髓和脑桥的后上方。
3.软膜 薄而透明,内含丰富的血管。 1).软脑膜 紧贴脑的表面和脑室内面。在脑室,与室管膜上皮共同形成脉络 丛,是产生脑脊液的部位。 2).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
脑和脊髓被膜 外硬内软连蛛网 手术麻醉硬外腔
解剖教研室 网膜下隙脑脊液 终池腰穿髓不伤
-57-解剖教研室
(三)脊髓和脑的血管 1、脊髓的血管 1).动脉 来自椎动脉、肋间动脉和腰动 脉等的分支。主要有脊髓前动脉 和脊髓后动脉。 2).静脉 与动脉伴行,注入硬膜外隙 的 椎内静脉丛。

普通生物学-9 神经系统

普通生物学-9 神经系统



中脑、脑桥和延髓统称脑干,中空的神经管形成脑室。

鱼类:大脑较小,只是左右一对表面平滑的隆起,大 脑表面为白质,其下靠近脑室的部分为细胞体所在的 灰质。这种原始的大脑大概只有嗅觉的功能。 两栖类的大脑灰质和突触增多,具有了协调的功能, 内部的灰质逐渐向外移动(具有零散的神经细胞), 形成原脑皮,功能仍以嗅觉为主。
各种细胞都存在静息电位,在-20mV和-200mV 之间。是细胞内外离子种类和浓度造成的。

静 息 电 位
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存在 Na+,K+—ATP泵,这是 一个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蛋白质,每水解一个 ATP分子,可将3个Na+ 泵向膜外,同时将2个K+ 泵 向膜内。
Na+, K+— ATP 泵 工 作 原 理 图


中脑的视叶发达,脑的各部分依次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各区的弯曲程度不大

爬行类:大脑半球显著增大,表层首次出现了由 灰质构成的新脑皮,中脑背面的视叶仍然很发达。 延脑出现了作为高等脊椎动物特征的颈弯曲。
鸟类:爬行类相似,大脑发达,但大脑皮层不发 达,是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与“学习”中枢。中 脑形成的视叶发达,小脑也很发达,与鸟类飞翔 时复杂运动的协调和平衡相关。
传导机理不同于无髓鞘神经纤维。:局部电流循环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导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如何保 证神经冲动在一个方向上传导。
13.3 突触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称为突触。
13.3.1、突触结构和类


(1)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细胞和突触后细胞。前膜、后膜和间隙。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但各层之间分界不明显。尼氏染色大脑
皮质由浅层至深层依次分为6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大脑皮质分层结构
多形细胞层
ML分子层 EGL外颗粒层 EPL外锥体 细胞层 IGL内颗粒层 IPL内锥体细胞
大脑不同区域,六层结构有差异, 层 PML多形细胞层 A 银染法示神经
各层厚度及细胞组成均有局域性特征。
ppt课件
28
(二)小脑皮质神经元的联系
小脑的5种神经元中, 只有蒲肯野细胞属于传出 神经元。颗粒细胞是谷氨 酸能的兴奋性神经元,其 他神经元都是γ -氨基丁 酸(GABA)能的抑制性 神经元。
小脑皮质神经元与传入纤维的关系
ppt课件
29
(二)小脑皮质神经元的联系
小脑的传入纤维有三种: •攀缘纤维(climbing fiber) •苔藓纤维(mossy fiber) •单胺能纤维
21
(三) 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联系和功能
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结构、分布及其形成的突触联系的数量 和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或在功 能训练的基础上,皮质神经元原有的结构及其形成的突触联系 可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皮质可塑性(cortical plasticity)。
大脑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实际上是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发 育时期的大脑皮质可塑性较大,成年大脑已发育成熟,其可塑 性则较小。
ppt课件
15
(二) 大脑皮质的分层
6. 多形细胞层(polymorphic layer)
有多种类型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梭形细胞的 长轴与皮质表面垂直,胞体较大的树突可延伸到分子 层,胞体较小的树突则分布在本层或仅上行到内颗粒 层,其轴突形成投射纤维和联合纤维。

10.第九章神经系统(4)

10.第九章神经系统(4)

光线
眼的屈光系统折射
周围突
聚集于视网膜 双极细胞
中枢突
感光细胞:视锥、视杆细胞
轴突会聚 视交叉
节细胞
视神经
视束
节前纤维
顶盖前区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节后纤维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两侧瞳孔缩小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对光的反射传导路演示图
意识性深感觉:三元传导 一次交叉(先前行再交叉) 对侧管理 浅感觉:三元传导 一次交叉(先交叉再前行) 对侧管理 脊髓半离断的情况下:
发出第二级纤维
左右交叉
发出第二级纤维
第二级神经元
三叉丘系
发出第三级纤维
第三级神经元
内囊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演示图
头 面 部 浅 感 觉 传 导 通 路
内囊 豆状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内侧丘系
脑桥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 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
颈髓Leabharlann (三)视觉传导路1.视觉冲动传导路 视野:当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 空间范围。分鼻侧和颞侧视野,分别由对侧视 网膜纤维传导。
调节肌肉的紧张力和协调肌群 的活动,并密切配合锥体系完 成并调节骨骼肌的运动。
家畜的锥体外系比锥体系发达 猫、狗等肉食动物的锥体系比有蹄类兽要发达
(一)躯体本体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头部不清)
深部感觉:又称本体感觉,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 精细触觉:两点距离辨别觉和物体形状及纹理粗细等感觉
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本 周围突 中枢突 背根 体觉和精细触 脊神经节 觉感受器
第一级神经元
脊髓 T5 以下:薄束 背索 T4以上:楔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
一神经系统的机能
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

运动机能:
高级机能: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机能。

二神经元
1 结构
2 神经元的机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
中枢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三神经突触
1 概念
2 结构
3 分类
4 突触传递的过程与原理
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Na+,膜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K+、Cl-,膜超极化。


5 神经递质(中枢递质)
种类:
(1)胆碱类:乙酰胆碱(ACh)
(2)单胺类:
A:儿茶酚胺(C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
肾上腺素(E)。

B:吲哚胺(IA) 5-羟色胺(5-HT)
(3)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门东氨酸
(4)其它前列素(PG)、P物质、组胺等。

四反射活动
1、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规律性的反
应。

2、反射弧: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1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

(味蕾细胞)
2感觉器官:除包括感受器外,还包括一些非神经性的附属结构。

(眼睛)
3 感受器的分类:
内部感受器: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感受器。

外部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感受外部环境变化。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叫适宜刺激。

2 感受器的阈值:
能引起感受器兴奋的最小刺激量称阈值。

3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把适宜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生物能量称之。

4 感受器的放大作用
感受器在将刺激能量转换成神经信号时表现出不同程度功率放大作用。

5 感受器的适应
二感觉的概念、种类及一般性质
1 感觉:是指主观上对单纯的刺激成分的认知作用。

如:内外环境的适宜刺激感受动作电位传入大脑皮质,产生感觉。

2 种类:
3 感觉的性质:
(1)特殊感觉活力
(2)投射
(3)辨别阈与鉴别性
(4)敏感性与感受性
(5)渐增与渐减
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一)躯体感觉(皮肤)
1 触觉与表层压觉
2 温热觉与冷觉
3 痛觉(为对损伤性刺激的反应。


4 深部感觉
(二)内脏感觉
内脏痛:
特点:
牵涉痛:内脏病变时引起机体不同部位的疼痛。

产生的原因:
1)会聚学说:患病内脏和牵涉痛皮肤区域的传人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后会聚到同一后角神经元,并由同一上行纤维上传入脑。

由于日常生活中能意识到的疼痛多来自体表,而内脏痛很少发生,所以将此时来自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误认为来自体表,产生牵涉痛。

2)易化学说:患病内脏和牵涉痛的皮肤在脊髓内的两个中枢相距甚近,来自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可以经侧支提高邻近脊髓中枢的兴奋性,即产生易化反应,以至正常时不易引起痛觉的轻微刺激通过皮肤传人神经,使其脊髓中枢发生更大兴奋,上传冲动增强。

第三节特殊感觉
一嗅觉和味觉
(一)嗅觉
1 嗅觉的感受细胞------嗅细胞
存在部位:鼻腔上端的嗅粘膜中。

2 嗅细胞的结构:
嗅细胞呈杆状,其远端向上皮囊面的粘液伸出5~6根嗅纤毛,另一端变细,成为无髓鞘神经纤维。

3 产生嗅觉的原因:
在嗅细胞的纤毛表面膜上具有对某种分子结构有特殊亲和能力的受体和位点,当这些特殊的分子与相应的纤毛表面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导致表面膜上某种离子通道的开放,引起Na+、K+等离子的异化扩散,在嗅细胞膜上产生去极化型的感受器电位,从而引起轴突膜上产生不同频率的动作电位,传入嗅觉中枢。

(二)味觉
1 味觉感受器:味蕾
2 分布:舌的背面和舌缘(舌尖与舌的侧缘),口腔及烟部粘膜表面有散在的味蕾。

3 味蕾的组成: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4 适宜刺激:溶于水的物质。

5 感受细胞:味觉细胞
结构:细胞上有纤毛,纤毛上有微绒毛。

微绒毛膜上有特殊的受体。

6 可感受的味道:酸、甜、苦、咸。

舌尖:对甜、咸敏感;
舌外侧:对酸敏感;
舌根:对苦敏感。

7 过程:
化学刺激物味觉细胞纤毛上微绒毛的受体膜相结合
膜构象变化膜的通透性变化跨膜电位导致包围
其周围的神经兴奋。

二前庭感觉
(一)前庭器官的位置与结构
1 前庭器:是指与维持姿势和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

2 结构:。

椭圆囊位置:位于前庭腔内
球囊囊斑:为一种感觉上皮,其中有感受性毛细胞,毛细胞的纤毛顶着一种由很多微细的碳酸钙晶体粘聚而成的耳石。

上半规管(垂直)互成直角;
半规管外半规管(水平)壶腹:壶腹嵴---内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较长,
外罩有终帽(盖帽),基部有前庭神经支配。

后半规管(垂直):
(二)适宜刺激:
椭圆囊、球囊:耳石的重力。

提供地心引力有关地头部空间位置(倾斜度)的信息;直线变速运动。

半规管:旋转加速度
过程:1、直线变速运动 2、旋转加速度运动
(三)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四)前庭反射
1 姿势反射(反正反射):
2 植物性神经反射:眩晕、旋转、呕吐。

3 眼球震颤:前庭迷路受刺激反射性地改变眼外直肌的活动而造成的眼球颤动。

三听觉
(一)传音系统的构造及机能
1 外耳:耳廓、外耳道。

机能:集音、传音及共鸣的作用。

2 中耳:
(1)鼓膜:为非平面膜,其顶点朝向鼓室,形似椭圆的漏斗。

(2)听小骨:锤、钻、镫骨。

(3)咽鼓管:
(4)、声音的气传导和骨传导
A、声音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卵圆窗)内耳
B、声音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空气振动蜗窗(圆窗)内耳
C、声波振动颅骨和内耳骨迷路振动内耳
(二)感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耳蜗的结构
骨管
蜗轴:
骨螺旋板:
基底膜:
前庭膜:
鼓阶:
前庭阶:
蜗管:
螺旋器(柯蒂氏器):
盖膜:
2 内耳的感音作用
螺旋器---毛细胞
耳蜗底:高音
耳蜗顶:低音
耳蜗中部:中频声音
行波学说:
四视觉器官
(一)眼的构造
构造
眼球壁角膜:
纤维膜(外壁)巩膜:
虹膜:睫状突:
血管膜(中层)睫状体睫状小带:
脉络膜:睫状肌:
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的神经组织膜。

瞳孔:
晶状体:
前房:
后房:
玻璃体:
(二)折光机能
1 三个折光面:
(1)空气---角膜界面角膜的折射率:1.38
(2)房水---晶状体界面房水和玻璃体的折射率:1.34 (3)晶状体---玻璃体界面晶状体的折射率:1.42
空气的折射率:1.00 2 简约眼:
AB/ab=An/an
3 眼的调节
晶状体调节:
4 眼的折光异常
(1)近视:
(2)远视:
(3)散光:
(四)视网膜的结构与机能
1 结构
外层:色素层
内层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水平细胞、双极细胞、神经细胞、无足细胞。

2 机能
视杆细胞(视紫红质):对强光敏感,感受弱光(感暗视)。

视锥细胞(视紫蓝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