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生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
一神经系统的机能
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
运动机能:
高级机能: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机能。
二神经元
1 结构
2 神经元的机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
中枢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三神经突触
1 概念
2 结构
3 分类
4 突触传递的过程与原理
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Na+,膜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K+、Cl-,膜超极化。)
5 神经递质(中枢递质)
种类:
(1)胆碱类:乙酰胆碱(ACh)
(2)单胺类:
A:儿茶酚胺(C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
肾上腺素(E)。
B:吲哚胺(IA) 5-羟色胺(5-HT)
(3)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门东氨酸
(4)其它前列素(PG)、P物质、组胺等。
四反射活动
1、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规律性的反
应。
2、反射弧: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1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味蕾细胞)
2感觉器官:除包括感受器外,还包括一些非神经性的附属结构。(眼睛)
3 感受器的分类:
内部感受器: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感受器。
外部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感受外部环境变化。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叫适宜刺激。
2 感受器的阈值:
能引起感受器兴奋的最小刺激量称阈值。
3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把适宜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生物能量称之。
4 感受器的放大作用
感受器在将刺激能量转换成神经信号时表现出不同程度功率放大作用。
5 感受器的适应
二感觉的概念、种类及一般性质
1 感觉:是指主观上对单纯的刺激成分的认知作用。
如:内外环境的适宜刺激感受动作电位传入大脑皮质,产生感觉。
2 种类:
3 感觉的性质:
(1)特殊感觉活力
(2)投射
(3)辨别阈与鉴别性
(4)敏感性与感受性
(5)渐增与渐减
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一)躯体感觉(皮肤)
1 触觉与表层压觉
2 温热觉与冷觉
3 痛觉(为对损伤性刺激的反应。)
4 深部感觉
(二)内脏感觉
内脏痛:
特点:
牵涉痛:内脏病变时引起机体不同部位的疼痛。
产生的原因:
1)会聚学说:患病内脏和牵涉痛皮肤区域的传人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后会聚到同一后角神经元,并由同一上行纤维上传入脑。由于日常生活中能意识到的疼痛多来自体表,而内脏痛很少发生,所以将此时来自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误认为来自体表,产生牵涉痛。
2)易化学说:患病内脏和牵涉痛的皮肤在脊髓内的两个中枢相距甚近,来自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可以经侧支提高邻近脊髓中枢的兴奋性,即产生易化反应,以至正常时不易引起痛觉的轻微刺激通过皮肤传人神经,使其脊髓中枢发生更大兴奋,上传冲动增强。
第三节特殊感觉
一嗅觉和味觉
(一)嗅觉
1 嗅觉的感受细胞------嗅细胞
存在部位:鼻腔上端的嗅粘膜中。
2 嗅细胞的结构:
嗅细胞呈杆状,其远端向上皮囊面的粘液伸出5~6根嗅纤毛,另一端变细,成为无髓鞘神经纤维。
3 产生嗅觉的原因:
在嗅细胞的纤毛表面膜上具有对某种分子结构有特殊亲和能力的受体和位点,当这些特殊的分子与相应的纤毛表面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导致表面膜上某种离子通道的开放,引起Na+、K+等离子的异化扩散,在嗅细胞膜上产生去极化型的感受器电位,从而引起轴突膜上产生不同频率的动作电位,传入嗅觉中枢。
(二)味觉
1 味觉感受器:味蕾
2 分布:舌的背面和舌缘(舌尖与舌的侧缘),口腔及烟部粘膜表面有散在的味蕾。
3 味蕾的组成: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4 适宜刺激:溶于水的物质。
5 感受细胞:味觉细胞
结构:细胞上有纤毛,纤毛上有微绒毛。微绒毛膜上有特殊的受体。
6 可感受的味道:酸、甜、苦、咸。
舌尖:对甜、咸敏感;
舌外侧:对酸敏感;
舌根:对苦敏感。
7 过程:
化学刺激物味觉细胞纤毛上微绒毛的受体膜相结合
膜构象变化膜的通透性变化跨膜电位导致包围
其周围的神经兴奋。
二前庭感觉
(一)前庭器官的位置与结构
1 前庭器:是指与维持姿势和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
2 结构:
。
椭圆囊位置:位于前庭腔内
球囊囊斑:为一种感觉上皮,其中有感受性毛细胞,毛细胞的纤毛顶着一种由很多微细的碳酸钙晶体粘聚而成的耳石。
上半规管(垂直)互成直角;
半规管外半规管(水平)壶腹:壶腹嵴---内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较长,
外罩有终帽(盖帽),基部有前庭神经支配。
后半规管(垂直):
(二)适宜刺激:
椭圆囊、球囊:耳石的重力。提供地心引力有关地头部空间位置(倾斜度)的信息;直线变速运动。
半规管:旋转加速度
过程:1、直线变速运动 2、旋转加速度运动
(三)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四)前庭反射
1 姿势反射(反正反射):
2 植物性神经反射:眩晕、旋转、呕吐。
3 眼球震颤:前庭迷路受刺激反射性地改变眼外直肌的活动而造成的眼球颤动。
三听觉
(一)传音系统的构造及机能
1 外耳:耳廓、外耳道。
机能:集音、传音及共鸣的作用。
2 中耳:
(1)鼓膜:为非平面膜,其顶点朝向鼓室,形似椭圆的漏斗。
(2)听小骨:锤、钻、镫骨。
(3)咽鼓管:
(4)、声音的气传导和骨传导
A、声音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卵圆窗)内耳
B、声音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空气振动蜗窗(圆窗)内耳
C、声波振动颅骨和内耳骨迷路振动内耳
(二)感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