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

合集下载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D.①③④
2.(08江苏生物)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 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 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
(三)材料用具 1.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 3.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4.碱性染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四)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2.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P116 3.观察和记录: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4. 绘图:
7、实验材料的选择
(1)洋葱的根尖可用于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的实验,这是因为其根尖分生
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 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这是因为其具有 紫色大液泡 ,同时还可以利用洋葱鳞片
叶内表皮观察 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人的 口腔上皮细胞 可用于观察 线粒体 及 DNA和RNA在细胞内的
(3)制片时,需要压片,但用力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 压平,细胞分散开。
1.(09·江苏卷)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C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再用高倍镜观察
依次观察分裂中期、前期、 后期、末期、的细胞间期、
思考: ⑴为何只截取根尖2—3mm? 原本细胞都是叠加在一起 有利于找到分生区细胞 ⑵解离的目的: 细胞小,排列密而整齐,细 的,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清楚,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⑶漂洗的目的: 酒精和盐酸就是使细胞分散分 无液泡。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离并杀死细胞,显微镜观察的 ⑷用碱性染料染色目的: 能够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细胞, 是死亡的细胞那时处于的状态, 使染色质和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 ⑸制片的目的: 所以,有的细胞正处于中期, 使细胞分散开(成一层细胞),利于观察。 织。 有的处于间期。 (6 )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 (7)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还能继续分裂吗?
二、材料用具:
1、洋葱(或大蒜)根尖,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3、解离固定液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 4、染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三、实验步骤
1.生根培养:将切除老根的洋葱或 大蒜的磷基置于盛水
的小烧杯上, 于22-25℃下进行生根培养。
磷 基
培养根尖:应每天换水 (防止水中缺氧烂根)
2.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C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A.②③
C.①②⑤
B.②⑤
D.①③④
⑤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洋 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被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实验报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报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会以压片法观察植物染色体的操作,加深对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染色原理:苏木精素在进入了细胞内部的铁钒溶液的媒介作用下,通过苏木精与铁的结合,使其能进入核内对DNA进行染色。

2、材料处理①减去主根:减去主根有利于侧根的生长与分化,便于获得大量材料②以低浓度秋水仙素预处理:使根细胞能正常分裂,使分裂受到一定抑制③控制温度:温度与分裂高峰出现的时间有关3、预处理①秋水仙素:纺垂丝在细胞分裂的中期出现,秋水仙素可抑制纺垂丝活动,打断纺垂丝,使细胞分裂停留于中期②8 –羟基喹啉:能降低细胞质的粘滞度,使染色体更易于在细胞质中散开③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对较平衡,而8 –羟基喹啉对染色体有一定伤害作用,时间长了易造成染色体间交联,优点在于能较好的显示缢痕与副缢痕④预处理以8 –羟基喹啉(0.002m)以2h为宜,如学生不需进行核型分析则可处理2个半小时,时间太长则缩短过于严重⑤以低温预处理可降低细胞质粘度,有利于染色体散开4、固定①时间:以12-24h为宜,小根,嫩根时间较短,太长了则易引起细胞变脆(冰乙酸)②如不长久保存材料,可将材料自固定液中一步浸入70%乙醇,但需洗得无冰乙醇味,如需长久保存则自固定液中从90%-80%-70%乙醇中,并在保存瓶中加入2-3滴甘油冰箱保存5、水解①用孚尔根法与改良苯酚品红法以1NHd 60℃下水解,时间以10-12min为宜,短则不易敲片(参见后)6、分色①45%冰乙酸:脱去细胞质内染色,并将细胞核内的染色变淡②烤片:以不烫手为宜,太热则烤焦细胞烤片作用:a.使分色更为容易,b.通过加热使细胞胀大,利于压片时染色体更好的分散。

三、实验材料:植物根尖细胞四、实验用具与溶液:显微镜,玻片,镊子,青霉素瓶,长吸管,解剖针,刀片,水溶锅,(酒清灯),吸水纸,压片板,擦镜纸,油镜瓶、改良苯酚品红,45%乙酸、固定液、90%,80%,70%乙醇五、实验步骤1、取1-2条根,加入少量经预热的1NHd,于60℃下水溶水解min(准确),小心吸出Hd,以蒸馏水小心洗三洗,加入少量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20-30min,小心吸出染液,加入蒸馏水小心洗3次。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确定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并比较不同阶段细胞周期的长度。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如龙胆紫溶液)。

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个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我们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阶段,进而了解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3)细胞的分裂具有独立性: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在同一时间内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分裂时期。

三、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培养:课前3-4d,将洋葱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底都接触水,放置温暖处,待根长至5cm时取用。

(2)进行临时加载(分离)→ 冲洗→ 染色→ 生产)(3)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然后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知识电话: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切割洋葱根尖材料时,应在一天内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最活跃的时候进行;(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应适当用力,使根尖变平,细胞分散。

2、操作要点(1)分离:①通过解离将细胞杀死,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 分离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③解离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过短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开。

(2)漂洗:漂洗必须彻底,以防止残留的游离溶液继续损坏细胞。

同时,盐酸也会影响镜片的染色和腐蚀。

(3)染色: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注意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完成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它在植物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细胞分裂实验,以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材料与方法1. 准备一株生长健康的植物,并选择其根部作为观察对象。

2. 将植物根部切割下来,用无菌盐水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

3. 取一块盖玻片,滴加一滴无菌盐水,并将清洗后的植物根尖放在盐水中。

4. 用镊子适当压迫植物根尖,使细胞在玻片上均匀分布。

5. 取一张玻片,将其倒过来覆盖在盖玻片上,形成压片,确保细胞的薄片样本。

6. 将压片放置在显微镜盒中,用显微镜观察。

结果与讨论进入显微镜观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中期的细胞分裂情况。

在中期有丝分裂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以下几个步骤:染色体准备、核分裂、细胞负向极纺锤体结构的形成、核膜消失、染色体对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胞负向极纺锤微管的收缩等。

首先,在染色体准备中,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

这时,核膜逐渐消失,为有丝分裂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接下来,核分裂发生,将染色体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孢子细胞中。

细胞负向极纺锤体的形成是中期有丝分裂的重要标志之一。

极纺锤体是由纺锤体纤维组成的结构,它能够帮助染色体在细胞中顺利分离和定位。

随后,核膜完全消失,使得染色体更容易与纺锤体纤维相互作用。

在染色体对齐阶段,染色体会按照一条直线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从而为后续的分离做准备。

接着,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分离,它们被纺锤体纤维拉向两个相反的极纺锤体位置。

最后,胞负向极纺锤微管的收缩会使得两个孢子细胞分离,形成独立的细胞。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重要过程,对于维持植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

实验材料:1. 植物根尖组织样品2. 盐水和冷冻甘油溶液3. 显微镜和载玻片4. 注射器、刀片和镊子实验步骤:1. 取一小段植物根尖,将其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

2. 用注射器将冷冻甘油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并用镊子将根尖细胞捞出,放在冷冻甘油溶液中。

3. 使用刀片将细胞轻轻切碎,然后将玻片盖在细胞上。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并以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

首先,细胞核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细胞核周围开始出现较浓的染色质。

然后,染色质会排列成长而细的纺锤体,纺锤体两端各有一个星状结构,称为中心体。

之后,染色质开始聚集在纺锤体的等分线上,这是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表现。

最后,染色质开始在等分线上分离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染色体的一条亚单体,随后分离得更远,细胞核也开始变长。

最终,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完成。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核的染色质聚集、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以及新的细胞核形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对有丝分裂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和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并对细胞核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细胞遗传学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相关分子机制。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202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CATALOGUE 目录•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和讨论0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和意义2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行为变化,了解细胞周期的规律性和调控机制。

研究植物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规律和调控机制,为植物发育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

为研究细胞增殖、分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内容和步骤•选取适宜的根尖分生组织样品。

•将样品固定在卡诺氏液中,进行渗透固定。

•将样品转移到95\%酒精中,进行脱水和透明处理。

•将样品转移到石蜡包埋剂中,进行包埋处理。

•用切片机将样品切成薄片。

•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情况。

实验方法和技巧01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时间和试剂浓度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02染色过程中需要根据染色剂的性质和实验目的来确定染色时间和温度等因素。

03在观察和记录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情况时,需要注意细胞的排列和形态特征,以及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变化。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02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设备及试剂•显微镜•装片•镊子•滴管•生理盐水•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实验操作流程观察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

制作装片选取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分裂中期染色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使染色体染色。

实验结论总结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分裂后期观察观察分裂后期的细胞,记录染色体数目和分布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需熟悉实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染色时要注意控制染液浓度和染色时间,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均。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整光源和焦距,保证观察效果。

观察细胞时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

03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观察到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植物根尖实验报告

植物根尖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观察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2.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了解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和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盐酸、酒精、龙胆紫溶液、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皿、酒精灯、解剖镜、解剖针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洋葱根尖:将洋葱洗净,用解剖刀切取根尖约2-3mm长,放入装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培养皿中,浸泡约10分钟。

2. 解离:将浸泡好的洋葱根尖取出,用解剖针轻轻挑出根尖,放入载玻片上,加入适量的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用解剖针轻轻捣碎细胞。

3. 漂洗:用滴管吸取清水,冲洗载玻片上的细胞,去除多余的盐酸和酒精。

4. 染色:用滴管吸取龙胆紫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的细胞上,染色约5分钟。

5. 制片:用镊子夹取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载玻片上的细胞上,用解剖针轻轻压紧盖玻片,使细胞均匀分布在盖玻片下。

6. 观察与记录:将制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较前端生长点部位,此处细胞略呈方形,排列紧密,染色较深。

转换高倍镜观察,可见间期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间期:细胞核明显,染色质呈细丝状,核仁清晰可见。

2. 前期:染色体开始凝缩,呈细丝状,核仁逐渐消失。

3.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棒状,长度和宽度一致。

4. 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

5. 末期:染色体分离完成,细胞核开始重建,核仁重新出现。

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发现有丝分裂具有以下特点:1.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即二倍体。

2.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发生规律性变化。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有: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哪个时期。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材料用具
洋葱(可用葱、蒜等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

质量浓度为或的甲紫溶液(将甲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待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四、绘图。

在下面虚框中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一、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二、实验材料及其准备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

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洋葱根尖的培养:在室温为10℃~25℃条件下,实验前3~5天将洋葱鳞茎剥去一层外皮,用刀片切去鳞茎底部陈根或削去一薄层,露出新的细胞有利于洋葱鳞茎尽早生根。

将鳞茎放在盛满水的烧杯上,使其底部接触水面,放在温暖、向阳处。

每天换水,以免氧气不足导致根尖腐烂;温度过低会使细胞生长缓慢,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三、实验步骤: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四、思考与分析例1、用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没有经常换水,常会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 。

(2)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在10℃下解离5min ,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漂洗、染色、制片。

结果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较好地分散开,原因是 。

(3)如果观察的某细胞在视野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向 方移动。

解析:(1)在培养洋葱根尖过程中,不注意经常换水,水中氧气不充足,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可导致烂根。

(2)配制解离液应该是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题目中用的解离液不符合要求,原因是盐酸的质量分数太低;解离的时间太短,一般用10%盐酸在室温下要解离10~15min (3)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要使右上方的物像沿左下移至视野中央,则应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1)水中氧气不足,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 (2)解离液不合要求,特别是盐酸的质量分数太低(应为10%),且解离的时间不够 (3)右上例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右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
2.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下列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B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放入解离液中3~5 min B.待根尖酥软后,直接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染色3~5 min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_有__丝__分__裂__较为旺盛。 2.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__倍__显__微__镜__观察细胞内 _染__色__体__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_碱__性__染__料__(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材料用具: 1、洋葱(或大蒜)根尖,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3、解离液 :质量分数15%盐酸和体积分数95%酒精混合液(1:1) 4、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4.绘图
过程
解离 漂洗
方法
根尖2-3mm,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 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时间来自3-5min 10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 制片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
3-5min
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 轻压载玻片
使染色体着色 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一个细胞周期
后期
末期
分裂期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doc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doc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福州时代中学李新—、教材分析“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中重要的实验之一。

考虑到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的难度和效果,教材将此实验处理成验证性实验。

先用1课时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再通过实验由学生动手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围绕染色体的存在状态进行观察、识别、分析,进而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该实验涉及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根的培养、临时装片的制作、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等知识和技能。

但以往根据课本的实验方法步骤进行此实验,往往发现显微镜下的视野呈紫色一片,看不清细胞或是细胞重叠在一起, 根木看不清细胞结构,更谈不上看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了,对于缺少显微观察经验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这是本实验的难点之一。

因此,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培养, 装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实验成功与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批判性思维、通过动手实验实事求是务实的精神、从失败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进而对生物实验产生兴趣。

三、教学策略先安排一节按传统的实验方法进行的儿乎看不到实验现象的实验课,让学生尝到失败的滋味;然后安排一节按改进的实验方法步骤进行的实验课,尝试用四种不同的实验材料(洋葱、大蒜、风信了、水仙),让学生分组实验。

一方面使学生不仅学会制片的关键要领,而且清晰地观察到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从而使学生尝到经历了失败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学会对四种材料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统计,小组成员间的含作,从而推荐出一种适含高中生在课堂上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实验材料。

【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精编版

【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精编版

【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精编版
实验目的: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分裂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细胞。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显微镜和玻璃片。

2. 用镊子将植物根尖取出,并用剪刀将其切成小块。

3. 取出根尖小块,用小刷子蘸取适量盐水将其润湿。

4. 用镊子将根尖小块挑起,放到玻璃片上。

5.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形态不同的根尖细胞,寻找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

6. 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记录其中的每个细胞周期。

实验结果: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看到有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前期中,细胞会经过DNA复制过程,
染色体由一个变成两个。

在中期中,染色体会排列成一个X 形。

在后期中,染色体会在细胞平面上分成两组。

在末期中,细胞核会分裂成两个,最终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实验结论: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分裂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细胞。

该过程是细胞分裂中最为复杂的过程之一,也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制片观察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制片观察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制片观察引言: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重要过程之一、根尖是植物中细胞分裂活跃的部位之一,通过对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制片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学结构。

材料与方法:1.采集植物根尖样品:选择一棵健康的植物,如小麦、大豆等,用剪刀或手轻轻剪下根部10-15毫米长的根尖。

2.处理样品:将采集的根尖样品放入含有0.01%的酶解液中,室温下酶解2-3小时。

然后用10%醋酸溶液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2-24小时。

3.制片:将固定好的样品用刀片轻轻切片,厚度约为0.2-0.5毫米。

然后将切片放入盛有日本蘸水珍珠等染色剂的玻片盒中,封好,在60摄氏度下加热2-3分钟。

4.观察和记录:将制好的幻灯片放到显微镜下,使用40倍或更高倍镜头进行观察,观察到的细胞学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记录。

结果:在制好的幻灯片上观察,可以看到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细胞学结构和特征。

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期、纺锤体形成期、纺锤体分裂期、有丝分裂器官分离期和细胞融合期。

在前期阶段,可以看到细胞核变大,染色质逐渐变得更加明显,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消失。

在纺锤体形成期,可以观察到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由纺锤丝、中心体和半球体组成。

纺锤丝从中心体延伸出来,并与染色体连接。

在纺锤体分裂期,染色体朝着纺锤丝的方向移动,形成两个大约相等的染色体组。

在有丝分裂器官分离期,可以观察到纺锤丝缩短,染色体在两边分离,并开始朝向细胞两个极向迁移。

在细胞融合期,可以观察到细胞分裂完成,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讨论:通过对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制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学结构。

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重要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倍镜头的使用,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变化。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引言: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可以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并在生长过程中增加细胞数量。

根尖分生组织是植物体内细胞分裂最活跃的部位之一,因此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对深入了解细胞分裂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分析其特点。

材料与方法:1. 柳树苗或其他植物的根尖组织。

2. 0.01 M 磷酸盐缓冲液(pH 7.0)。

3. 酞菁染色剂。

4. 显微镜。

实验步骤:1. 用0.01 M 磷酸盐缓冲液重新处理根尖组织,将其软化。

2. 将部分根尖组织切片,厚度约为5-10微米。

3. 将切片置于含有酞菁染色剂的盛有磷酸盐缓冲液的培养皿中,室温下染色 5-10 分钟。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5. 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例如前期、中期和后期等。

结果与讨论: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包括染色体复制、有丝纺锤形成、染色体对位、分离和细胞分裂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在前期,染色体开始复制并变得更加可见。

染色体复制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步骤之一,它确保了每个新细胞都含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中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此时有丝纺锤会形成,并将染色体正确地对位在细胞中央的中央板上。

中期过程中,细胞核会逐渐分裂成两个较小的细胞核。

在后期,有丝分裂达到高潮,细胞会进一步分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通过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还能够观察到具体的细胞分裂特点。

例如,在染色体对位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染色体在有丝纺锤上排列整齐,并且具有明确的轴丝和着丝粒。

在分离阶段,染色体会分离开来,被引导到新的细胞核中。

除了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本实验还可以用于分析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速率。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换水目的?
实验前3~4d, 待根长到
5cm
一:取材。切取根尖2~3mm(乳白色)
二:解离。取根尖放入解离液中解离3-5min
质量分数为15%的 盐酸与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的 混合液(1:1)
思考:(1)解离的目的是什么? (2)解离时间过长或过短会如何?
实验原理
1、观察部位:植物有丝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分生区的细 胞。
2、染色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或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 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着色。
3、观察过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再用高倍 镜辨别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质)变化,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 体行为变化不同,从而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材料用具 • 洋葱(或蒜、葱)的根尖。 • 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龙胆紫溶液 • 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等。 实验步骤:1、植物根尖装片的制作
2、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装片
根尖结构
• 成熟区没有细 胞分裂 。
• 伸长区有少量 细胞分裂。
三:漂洗。用镊子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 皿中漂洗10分钟
思考: (1)目的? (2)若没有漂 洗,对观察结 果有何影响?
四:染色。染液:龙胆紫。用量:一滴 染色时间:3~5min
思考:染色时间过长 或过短对实验结果会 有何影响?
五:制片。 1、先放根尖,再滴清水,然后用镊子尖
弄碎根尖,盖上盖玻片 2、先将玻片上多余的水吸干,然后在盖
后高倍镜 下观察处于细胞周期各期的 细胞
(主要根据染色体形态,行为来判断)
末期 中期
后期 前期
解离液: 目的: 时间: 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这是因为其具有
,同时还
可以利紫用色洋大葱液鳞泡片叶内表皮观察
在细胞中的分
布。
DNA和RNA
(2)人的
口腔上可皮用细于胞观察

线粒体
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而观察
细胞减
数分裂时则选用动物的精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3)观察叶绿体时常选用藓类的叶,因为 藓类
植物的叶片薄而小,常是一层细胞,叶绿体清楚,易
于观察。和操作
必修一 实验九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 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 间长短。
二、实验原理:
1、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根尖、茎尖等分生 区细胞。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通过在显微镜 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质)的存在状 态,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间 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四、实验步骤
1.生根培养:将切除老根的洋葱或
大蒜的磷基置于盛水的小烧杯上, 于22-25℃下进行生根培养。
磷 基
2.取材:
待根长到
5cm左右 取
时剪取根
材 部
尖2-3mm。 位
成 看一看植物细胞的
熟 区
分裂(根尖)
伸 长 区
分 生 区 根 冠 根尖纵剖结构示意图
3、装片的制作:
解离
盐酸
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 层松散,细胞相互分离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解析 此实验需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
胞,该视野中细胞多呈长方形,可能原因是取材位
置不合适、取材时间不恰当或没有找到分生区。
3.在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必须始终保持生活
状态的是
BD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C.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固定装片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 壁分离复原
镜检结果分析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分裂图像
镜检结果分析
间期:
完成DNA分子 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
间期分裂图像
镜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果分析
前期:
核仁和核膜逐渐消 失。 核内染色质逐渐浓 缩为细长而卷曲的 染色体,每一染色 体含有两染色单体, 它们具有一个共同 的着丝点;两级发 出纺锤丝形成纺锤 体。
前期分裂相图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_________
将“5cm”改成“2~3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 “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
6.实验材料的选择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洋葱的根尖可用于观察
的实验,这
是因为其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 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漂洗
放入请水中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碱性染料染色
染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 洋红等碱性染料
制片
用镊子压扁,加盖 玻片,再加载玻片压
散细胞
4、显微镜观察:
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
使染色体着色,便于显 微镜下观察
使细胞分散开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 正方形、排列紧密
再用高倍镜观察
依次观察分裂中期、前期、 后期、末期、的细胞间期、
思考:
⑵⑴有显解为利微离何于的镜只找原目截下到的本取很分:细根生难尖胞区观2都细—察胞是3清m叠m楚?加,在酒一精起和的盐,酸在就 使组是织使中细的胞细分胞散相分互分离离并开杀。死细胞,显微镜 ⑶观漂察洗的的目是的死:亡的细胞那时处于的状态,
洗所去以药,液有,的防止细解胞离正过处度于。中期,有的处于 ⑷间用期碱性。染料染色目的:
4、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
B
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 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 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 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是M细胞的一半
5.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 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 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 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 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 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 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坡片……
镜检结果分析
中期:
染色体形态、数目 清晰,便于观察。 各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纺锤丝与染色体的 着丝点相连。
中期分裂相图
镜检结果分析
后期分裂图像 后期: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二,其每条染色
单体也相应地分开,并各自随着纺锤丝 的收缩而平均移向两极,每极有一组染 色体,数目和原来的相同。
末 期 分 裂 图 像
2、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 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
3、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用盐酸处 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离。
三、材料用具:
1、洋葱(或大蒜)根尖,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3、解离固定液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 4、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分开在两极的染色体各自组 成新的细胞核,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 胞壁,使细胞分裂为二,形成二个子细胞。这时细 胞又进入分裂间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核仁消失③纺锤丝出现
中期:①着丝粒位于赤道面②纺锤体明显
后期:染色体分裂成两组子染色体向相反两极运动
末期:①纺锤体出现②核膜核仁出现
使染色质和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⑸制片的目细的胞:小,呈方形,排列密而整齐,细 使胞细胞壁分薄散,开细(胞成核一大层细,胞细)胞,质利浓于,观无察。液泡。具 (6)有分很生强区的的分特裂点是能什力么,?能够不断的分裂产生新
(7)细本胞实,验再所由观这察到些的细细胞胞分还化能形继成续分其裂他吗组?织。
洋葱根尖纵切片
课堂练习
1.对A洋. 既葱小根且尖方分生区细胞的正确描A述是 B. 形态不规则 C. 细胞已经开始分化 D. 无间期细胞
2. 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C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