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作品的建筑叙事理论
刘家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解读
钟鸣,诗人,当他最为湘财工会策划了一个主题为“南传佛教”的博物馆时,他找到了刘家琨,并告诉他:“反正这是你的事,我已经找了你,剩下的是你自己的事了”。
不知刘家琨在接受这个项目时是否意识到这个博物馆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设计背景及构思鹿野苑石刻博物馆是刘家琨的一件很特殊的作品,不同于以往项目背后复杂的现实环境,鹿野苑石刻博物馆面对的现实是在是非常的轻松,地处城市边缘,宽松的用地,造价的限制不大,也没有品位低下的甲方无端的干涉,唯一的限制似乎就是用地红线。
作为设计前提的对象——需要处理的现实在这个项目中被一一抽空。
这是否意味着这个项目将是一个没有目标失去“掌控”的设计?实际上,建筑师本身的品位和审美取向变得非常重要:“由于收藏的内容是一些传奇,所处的位置优势一篇河滩野地,从情感判断上自然会感到必须离日常生活远一些,因此民居的元素被放弃了,而堤坝、遗迹一类的意向却挥之不去”。
在进行建筑构思上,刘家琨经常会从一些文字或画面上的“意向”出发——这显然与他深厚的文学和绘画修养有关,而他的才华更在于他总是能为文学或绘画意向找到直接对应的建筑材料,从而保证设计绝大部分是在材质、建造、体量、空间、气氛和意境等抽象层面上展开。
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就选取了“混凝土”通过“雕刻”来达成“巨石”这一意向的精确概念描述来控制整个设计过程:“博物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
在建筑设计中,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
而清水混凝土是‘人造石’的重要内容。
设计人希望得到其朴素和整体,得到一块冷峻的‘巨石’”。
选址及场地博物馆选址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府河河畔,用地为10亩(6670㎡),是河滩与树林相间的一块平地。
上游有一座石桥,下游不远处是河湾。
河床中和平地的薄土下面是沉积的卵石,本地的野生杂树和竹林五规则地生长。
距河10m之内属国有,不允许任何永久性建筑(沿河的10m用地最后被划出去了,导致现在的螺纹钢栅栏离房子太近了),因此,这临河的用地实际上与河流又有着一道隔绝。
浅析建筑师刘家琨的乡村写作和都市写作
浅析建筑师刘家琨的乡村写作和都市写作
石春初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8(034)018
【摘要】剖析了现代建筑师刘家琨在其个人实践生涯中的两个方向--乡村建筑与都市建筑,阐释了这些作品对叙事语言和文学化、低技策略、建构语言与功能性的探索,以及所体现的建筑师对建筑地域性、社会性的热忱关注,对资源等当代性问题的态度.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石春初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
【相关文献】
1.中国青年建筑师——刘家琨建筑设计的文学魅力 [J],
2."红色年代"——刘家琨的"都市写作" [J], 岑伟
3.批判地域主义潮流之中国建筑师的实践——以刘家琨的实践为例 [J], 李超
4.安仁古镇新肌理——专访著名建筑师刘家琨 [J], 阿达
5.建筑师刘家琨在巴黎举办讲座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
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摘要:平民化建筑思想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艺术和社会背景,不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文章以刘家琨为例解析平民建筑思想的形式和影响。
关键词:平民;大众;建筑师;刘家琨;建筑思想一、平民化思想在西方艺术中人格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孕育出了平民化思想。
人格观念的变化从中世纪艺术到当代艺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神化的人格、崇拜的伟人、淡薄高远的平民、平凡甚至鄙俗的小人物。
20世纪艺术与科学、社会、生活广泛结合,艺术不再是美丑的问题,而是生活的反映。
艺术的功能反而成了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
在艺术领域中平民化思想正是在这样逐渐产生的。
高傲的民众启蒙者,文化的先驱,社会的精英不再是艺术家的形象,他们不过是与一般人地位一样从事某一行业的“职员”,这使一种平民意识贯穿于艺术家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之中。
另一种对平民化思想的解读也指艺术家关注和表现广大平民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体现出对平民阶层现状的同情与思考。
二、平民化建筑思想“平民化建筑思想”这一思想与艺术中的平民化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由于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则平民化建筑思想就有以下特点:从社会方面看,它指建筑师应该关注平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重要职责在于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只专一于大型、烧钱的公共建筑上;从建筑学方面看,建筑师不再属于上层社会,而是把自己看成平民一员,从而再设计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成为了设计的出发点,反复推敲形式与材料,很好地满足建筑的物质与精神功能。
三、刘家琨的“低技”平民化建筑思想刘家琨则是这方面被认为做的比较突出的建筑师了,对于平民建筑思想而言,给人留下最深影像的则是他的用“低技策略”处理现实的手法的运用。
在他看来,如何直而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最终都成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
他对于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使得他在低技之路上走在他人的前面。
在利用当地资源而创造出非凡艺术效果的建筑案例中,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算是经典的一例,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建造过程中,他让没有专业训练的农民施工队,用清水混凝上建出一个多么精致的巨石建筑,反而在墙体上保留着建造的模板痕迹。
刘琨
一、文学之于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表达诗不是一个建筑,可以是一个亭子或高台,四面来风,八方招摇,自由进出小说,则犹如一座建筑,有体块、有容积、也有线条。
人们的进入有赖于从中心向外的层层推进。
--翟永明<sup>1</sup>对我个人而言,(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情,就想表达这个或表达那个,它们是一个整体。
文学和建筑只有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问题。
比如你对一个人性格上的东西感兴趣,肯定无法以建筑来表述你的看法,而物质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又没法直接用文字表达。
--刘家琨<sup>2</sup>本文力图避免单纯地囿于建筑学学科领域来分析刘家琨建筑师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创作,因为作为小说家的刘家琨和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对于我们研究其建筑创作来说同等重要。
建筑和文学,不过是刘家琨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体验方式和对这些想像性关系所选择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
建筑,作为刘家琨个人的表述体系中与文学不可分割的另一半,在本质上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建筑。
以此为基点,才能真正理解刘家琨建筑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深刻的文学性以及在文学作品中闪现的诸多建筑思想的片段。
(一)相对于建筑上的晚熟,刘家琨的文学创作可谓早慧。
早在他作为知青下乡到温江(1975-1978)的后期便开始了小说的写作,夹杂着青春期的些许伤感体验以及现实主义的叙述,这篇处女作闲置了几年后才在大三时被重新修改,并在大学毕业前夕发表于《花城》杂志。
<sup>3</sup>如果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习的四年(1978/2-1982/2)里,刘家琨建筑专业上的"懵懵懂懂",部分是因为"重建工的特色就是老师不怎么管"<sup>4</sup>,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教学传统,重建工的野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什么都玩,到毕业的时候一头雾水,就像《美国丽人》中的那个女孩子,其实什么都没有干,好像什么都干过了......"<sup>5</sup>,那么这一时期刘家琨的文学则早熟于建筑。
建 筑:抵抗还是放弃? ——刘家琨与陈家刚的对话
建筑:抵抗还是放弃?——刘家琨与陈家刚的对话刘家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所有国家的文明与文化艺术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的环境下,本国的传统文明如何加入到这个浪潮中去,同时又要保有自己文明的特色。
我所提出的所谓的"抵抗文化",它并不是(像义和团那样的)排外,而更多的是在审视自己的文化,保留、坚持自己文化的特色之后,既回到自己文化的源泉,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
"抵抗文化"反映在建筑学领域,则称为'对氏抗建筑学",它是指把建筑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和国际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结果。
陈家刚:作为开发商兼建筑师,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我一方面从建筑学意义上考虑开发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思考建筑艺术。
从开发商角度讲,正如我与北京现代城老总播石屹谈话时所提出的,很多开发商所造的建筑设有成为一个好的可以流传于世的作品。
难道国外的建筑就不是开发商蜂的吗?国外的建筑也都是由开发商开发的,他从经济上的考虑肯定讲究,问时从建筑本身成为一个艺术品的考虑更考究。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许多开发商和设计者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提出"口到建筑本身"的目的,就是反对(开发商)把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放在建筑之外,而开发商从建筑本身着手,最后才会取得流芳百世的成效。
我们把住宅当作一个商品,任何一个人在购买时都会要求产品本身的品质优良。
如果忽略了建筑本身而过多地夸大其他的东西,从开发的意义上看,只是一个短视行为。
在建筑风格上,近五十年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而我们很多传统文化的光辉之处都消失掉了。
这也是家理所讲的--文化与观念的冲击和对抗。
比如我们现在的所有开发商都讲卖房子是论平方的,传统的房产观念就不是这样的,而是说我这个住它有几进院子,有几组厢房,有几处事台楼阁,而且各种房子都有定义,不仅是从使用功能上讲,从精神方面讲也有丰富的内涵。
肌理研究
鹿野苑——刘家锟
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就 选取了“混凝土”通过“雕刻”来 达成“巨石”这一意向的精确概念 描述来控制整个设计过程:“博物 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在建筑设计 中,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 建筑故事。而清水混凝土是‘人造 石’的重要内容。设计人希望得到 其朴素和整体,得到一块冷峻的 ‘巨石’”。
混凝土模板印与石灰华铺装的 严格对位体现了康对于建构清 晰性的严格要求以及追求。
未加过多装饰的清水混凝土不同于 霍尔的海浪博物馆,它摒弃了装饰 和连续性,而将人的注意力牢牢地 控制在了严谨的对位关系已经清晰 的尔
法国海洋冲浪博物馆探索大海与海 浪及其在休闲产业、科学和生态方 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设计方案由 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与索朗·法 比亚合作完成。2005 年,在与安瑞 科·米拉莱斯/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 布罗谢特·拉宇斯·普埃约、伯纳德·屈 米和让·米歇尔·维尔莫特工作室的角 逐中获得胜利,赢得国际竞赛大奖。
不同于鹿野苑,海洋冲浪博物 馆的混凝土设计的极为纯净与 光滑。室内有大模板的痕迹, 但是没有对位螺栓孔眼,使得 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而这种材 质的延续性也将人的注意力吸 引到建筑的空间而不是材质。
金贝尔美术馆——路易斯·康
金贝尔美术馆是康的代表作, 康在这个作品中严格把控混凝 土的每一块模板,并将模板印 暴露出来,以表现自己的建筑 清晰明确的建造过程。混凝土 的模板印与填充墙的石灰华铺 装严格对位,
具体做法是以1.2m高度分段留施工缝, 先绑扎好柱子和组合墙混凝土部分的钢筋, 再砌1.2m高砖墙。待砖墙达到强度后即 成为内模,然后支好木外模,进行整体浇 灌,完成柱子、墙体、混凝土墙的组合浇 筑,内外一次成活,下次再砌再浇,易于 保证垂直度。而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 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一是为了形成明 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同 时,粗犷而较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 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瑕疵,也利于分 区修补。
刘家琨:用建筑讲故事的人
刘家琨:用建筑讲故事的人每个人选择的位置,就像玉米和稻谷的生存策略:稻谷都是挤在顶端,然后有一个很小的果实,玉米则是在中部结穗,上部便于接受阳光,下部便于汲取营养。
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说,他生活的地方——成都,正是这样一个玉米中部结穗的地段。
既有利于了解中国更广泛的现实,也不容易在都市流行主义的幻觉里迷失掉。
刘家琨,1956年生于成都。
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7年到1989年,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
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曾参加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中国房子/建造五人文献展、德中文化年“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法国蓬皮杜中心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中国新建筑等展览。
主要作品包括艺术家工作室系列、四川美院雕塑系、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等。
主要著述包括《英雄》、《高地》、《灰色猫和有槐树的庭院》、《明月构想》、《此时此地》、《叙事话语与低技策略》。
在中国这些已经成名的少壮派建筑师中,早年具有文人身份的刘家琨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
他一直拒绝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扎堆”,长久以来始终立足于四川成都这片土地。
建筑里实际的“破坏者”刘家琨曾经是成都白夜酒吧的常客。
事实上,白夜酒吧内部设计正是出自他的手:宽大的玻璃幕墙,线条简洁的银灰色的桌子和椅子,天花板上吊着奇怪的装饰,形状类似放大的黄色酵母。
每一个初次来到白夜酒吧的人都会被这种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吸引,也被迷惑。
但是很快,白夜的风格就发生了改变,甚至可以称得上“破坏”。
“破坏者”不是别人,正是刘家琨。
线条简约的椅子显然无法承受长时间喝酒谈天的身躯,刘家琨要求白夜酒吧的主人,他的朋友诗人翟永明安置了一张长沙发以便休息,而这个深棕色的沙发与以前银灰色的调子冲突颇大。
他甚至要求这个由啤酒、咖啡和书画构成的文化沙龙里出售银耳汤,因为宿醉的人最需要这样的甜品。
当然他的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但是从这一点或许可以了解刘家琨的某些特质。
浅析建筑师刘家琨的乡村写作和都市写作
浅 析 建 筑 师刘 家 琨 的 乡村 写 作 和都 市 写 作
石 春 初
摘 要: 剖析 了现代建 筑师刘家琨在 其个 人实践生涯 中的两个方 向—— 乡村建筑 与都市建筑 , 阐释 了这 些作 品对叙事语
言和 文学化、 低技策 略、 建构语言 与功 能性 的探 索, 以及所体现 的建 筑师对建 筑地 域性 、 社会 性的热忱关注 , 对资 源等 当 代性 问题 的态度。 关键 词 : 文学化, 低技策略 , 地域 性, 社会性 , 处理现实
1 诗意・ 乡村
刘家琨 的乡村建筑 ,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在 19 ~19 93年 9 9年 于成都 市郊 完成 的一组 艺术 家工作 室 , 包括 I号 罗 中立 工作 室 ,
现出主体叙 事性结构——“ 游走路径 ” 的设 置 , 使他 这一 系列 建筑
作品体现出深刻 的文学性 。 “ 游走路径 ”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罗 中立工作室 中。工作室有一
小而全” 个 体” 而应 的“ , 要有前 瞻 I 要保证一定 时期 的超前 。规划设计要做到一步到位 , 蓝图画到底 。规划不应是 以我为 中心的“ 生, 量 力而行 , 分步实施 。县城规划要 防止 自流 , 不要 等建筑物建立起 是“ 承上启下 、 出特色 、 突 优势 互补 、 协调发展 ” 的群体 网络 。既要
维普资讯
.
52 ・
第3 4卷 第 1 8期 2 00 8年 6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r URE
V0. 4 No 1 13 . 8 J n. 2 0 u 08
文章 编 号 :0 96 2 (08 1 —0 20 10 —8 52 0 )80 5 —3
中 图 分 类 号 : U-6 T 8 文献标识码 : A
我在西部做建筑
我在西部做建筑-刘家琨My Architectural Work in West ChinaLIU Jia-kun如果不是《时代建筑》的提醒,我一直还觉得是别人在西部工作呢。
“西部”这个词,通常令人联想到的是辽阔、苍凉,大漠长河等等,或许还加上从美国牛仔片那儿引进的某种气质,而我长期呆着的蜀地,这个享乐主义的安逸平原,真的属于西部吗?——然而是的,四川确实是在“西部”所属的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内。
这个“西部”真的太大了,看看地图,或许不如干脆说中国就是西部,只是在靠东靠南有一部分其它先富起来的地区。
现在这种划分方式好像只关注了一件事:穷了就靠西。
我和我心目中真正的西部的确也有过一段缘分。
1984年,我已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还没有完全适应从学生变为国营单位小职员的沉闷生活。
伏案制图的老工程师透过汗衫耸起的肩胛骨,使我心头涌起一阵阵莫名的恐慌。
突然有一天,听说院里正在组织人员要去西藏!据说第二年达赖喇嘛要回西藏,中央决定下来,有四十三项建设工程要赶在他回来之前在西藏各地完成。
设计院分到了其中两项:那曲饭店和那曲群众艺术馆。
那曲在羌塘,羌塘在藏北,藏北就是藏羚羊跑动的地方。
哎呀真是越说越令人神往了。
我报了名,积极得很,生怕去不成。
后来我才晓得,真正的形势其实是生怕我不去。
当时我主要的长处是好像什么都不怕,另外也还能画一手水粉渲染图。
那曲海拔4700米,因为缺的主要是氧气,所以缺别的就不算什么了。
好些人被选中,选中的人也多有“火线入党”的决心。
我那没来由的积极不光是父母有些反对,在单位里也显得颇为可疑。
据说某领导提醒说,这个人,要看见他上了飞机才放得下心来。
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习惯于在四川盆地稠厚的云层下还觉得是个晴天,突然看见天上面的蓝天和云上面的白云,我兴奋异常,一反常态很快给父母写了封信,其实主要是想说这些云,当时我哪里懂得父母的担心。
多年以后,我陪儿子第一次坐飞机,他皱眉望着舷窗外说小云在大云里面洗澡。
刘家琨
作品一览
犀苑休闲营地 何多苓工作室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接待与餐饮中心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 上海青浦区新城建展示中心 广州时代玫瑰园公共交流空间系统及景观 锦都二期商业院街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5#-茶室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张晓刚美术馆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中心馆
• “到我认真进行建筑创作已经是1993年左右。虽然从1982年以来我的 职业一直是建筑师,但是真正从事建筑设计还是最近10来年的时间。 由于我一开始就不喜欢建筑设计,学校里的4年,包括毕业后的十几年, 我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建筑设计上。我没有真正爱这一行,也没有把它 作为我的事业。相反我对其它事情的兴趣更大。我一直想画画。像那 个年代的大多数青年一样爱好文学,偶尔我也写小说。” • 1993年,刘家琨的大学同学汤桦在上海办建筑个展。让刘家琨尴尬的 是,他是作为朋友而不是建筑师出席。这件事几乎触动了刘家琨最敏 锐的神经。在设计院写完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后, 刘家琨离开了设计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 刘家琨为画家罗中立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室,成了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建筑作品,那是1994年。罗中立工作室让刘家琨体会到了建筑从设 计图纸到实物的乐趣。“那时从设计院出来自己干,刚刚起步,显然只 能接受一些朋友的委托。他们比较了解我,对我比较信任,所以前期个 人化作品要多一些。”1995年,刘家琨又为画家何多苓设计工作室,成 为他的“艺术家工作室”系列中的代表作。之后,他又陆续接手鹿野 苑石刻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等项目,刘家琨“玩”这种小型文化空间 时对于环境的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为人称道,这些作品奠定了他 国内一线建筑师的地位。
刘家琨
刘家琨等一代人的建筑学基础中存在的传统成分。
这一时期对刘家琨建筑思想上影响较大的建筑师主要是柯布西耶等几位现代主义大师第一个独立作品–一个纸上建筑–日本雕塑博物馆的设计竞赛方案却留在了著名女诗人翟永明的文字中。
方形体量的博物馆设计在一个海滩上,涨潮时建筑沉入水面;退潮时建筑浮出水面,散布在海滩上的石凳、石柱,便与建筑一起成为被海水和时间冲刷的现代遗迹。
翟永明认为:”他仿佛是为我们设计出现代文明必将坍塌的未来的废墟,并通过时间的潮起潮落,使我们聆听来自未来的声音”。
11作为建筑师的挚友,翟永明敏锐地看到了这个作品在建筑的空间性中试图融入的时间性这篇小说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建筑师骨子里在具有英雄情结的同时又保持了对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命数的洞察和对英雄意识的深刻怀疑。
由此,不难理解建筑师的设计中大量出现的拙朴逸野甚至有时是大胆”莽撞”的建筑原型和体量,也不难理解建筑师对乌托邦城市理想热情而细致的文学设想和最终残酷的否定。
康指出:"家是住宅加上它的占有者,家随不同的占有者而不同。
"在这类设计中,除去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外,个人特征成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作品风格、审美趣味自不待言,儿时的情结,刻骨铭心的经历、喜好,甚至怪癖等等,未必就有是建筑学以外的要求,设计在这里有点象肖像写生了,其中有性格分析和个性表现的内容,需要观察力。
当设计的某一表现正好既符合业主心中的自我形象,又符合建筑学的追求时,双方都感到最内在的满足。
比如,罗中立作品风格粗犷、阳刚,建筑师在外墙材质上选用了粗砺的水泥拉毛和大粒的卵石;大面积的客厅落地窗向室外开放;甚至窗框原打算选用聚源镇附近铁匠铺里打就的黑铁,”希望工作室给人的印象能与罗中立以《父亲》为代表的作品中充溢的苦旧感相呼应”27。
何多苓的作品相对敏感内省,所以其工作室外墙封闭而显得壁垒森严,室内空间则围绕中心内院和天井来组织。
埃兹拉·庞德(EzraPound)的名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而庞德的灵感取自东方。
刘家琨亦文亦建筑
插话:
“我主持工作的事务所,是一个资质为乙级的股份合作制地方事务所。处境有些暧昧:没有国家设计院那样深厚的底蕴,也缺乏学院中的单纯,但这一切反过来也可以说成优点,比如灵活性和实践经验,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运用。” 身材高大,面部冷峻的刘家琨习惯这般介绍自己的工作室。
小说中那个有名建筑师父亲设计福音学校中败笔“削平了山顶在孤零零地安上去”与当今先毁坏再修复、先椎平再重建、先破坏再保护、占据大量田地营造田园小景的都市乡村化做法如出一辙。
当2004年3月30日,刘家琨与市长孙平,作家龙应台、易中天对话中,涉及拆迁敏感主题的话题被某媒体误读后,刘一大清早在红眼班机上赶制关于《关于”问城记”的补白》,文中观点与他22年小说批评的观点也别无而致:“比摸仿传统形式更值得讨论的是摸仿传统生活条件。在密集生存,土地匮乏的今天,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奢侈,因为田园都市仍然是都市,都市里的田园不能种田。它触及了中国国情中最紧要的现实,隐藏了深远的资源问题。”
批判不等同于牢骚满腹,刘家琨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同在,立足当下,处理现实就是他现实中的追求,他的言行无不是为此。
言:“不要再仅仅关注那些零星散落的点,不要再纠缠于那些已经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现在与其面对过去,追究责任,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赶快放到如何在不可遏制的高速建设中尽可能创造一个好的未来方面。。
对“其它事情”心有所仪?何为“其它”?
在20世纪80年代,如所有狂热的文学青年一样写小说,且写出了一点名气。“把文学当事业,把建筑当职业”,是刘家琨那时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1987年,他从一个业余创作的小‘文青’,变成了四川省文学院里一个专职摇笔杆子,名正言顺搞创作的作家。虽说那只是借调,但也足以羡煞诸多深知写海无涯,但又痴心不改的业余创作者。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2012-04-27 04:21:52(一)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写作“由于正处于一个过渡性的都市发展阶段,人们一面在经营汇聚,一面在经营逃离,于是我的工作就越来越明显地开始分为两个部分: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
”——刘家琨关于乡村建筑,我已经分别在两篇文章中具体深入的探讨过何多苓工作室,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两个项目。
在刘家琨看来,这类乡村建筑的共性是在工地控制方面十分辛苦,但决策上比较简单:传统、文脉、视野、光线、材料、空间、地形地貌与场所精神。
它们基本上仍然属于古典建筑学的思考范畴。
主要的困难就是造价的限制和工艺的低下。
而这两点,恰恰正是可以通过设计的智慧来求得化解,甚至有所创造的。
而主要策略仍然是他多年前提到过的所谓“低技”理念。
而纵观家琨建筑事务所成立十几年来所做的项目,乡村建筑毕竟占少数,大部分还是都市建筑,而抛开那些性质各异的项目不谈,他的都市建筑实践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教育建筑,通过对一系列教育建筑实践的解析,我们或许能更进一步理解刘家琨的思想、策略。
这些教育建筑分布在两个城市之中。
它们包括成都的13中迁建、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和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馆。
(二)成都的教育建筑实践成都13中迁建(1999---2000年,18689 ㎡)在成都13中迁建工程也称成华中学扩建。
在新校区里,现存两栋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共约一万平方米,原竞赛允许将之拆除,但刘家琨决定予以保留并与新校舍相连接。
由于方案的这个特点,刘家琨赢得了这一项目。
而在具体设计时,刘家琨拟采用砖混结构并在外墙上直接暴露红砖和混凝土以展现真实的建造逻辑。
遗憾的是由于甲方的坚持,建筑群最后采用了框架结构。
因此外墙上所见的红砖并不受力,其作用仅仅相当于面砖,在过梁、圈梁等位置砖的竖砌也完全成为趣味问题。
不过刘家琨对页岩砖表现力的追求为之后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和川美设计艺术系馆之中页岩砖的使用积累的经验。
刘家琨的建筑
[ UED ] 138 | 08 | 202210杰出的四川建筑师刘家琨在上世纪末崭露头角。
他于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得建筑学学位,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科班出身的第一代中国建筑人。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后来向设计院提出申请,被派去新疆和西藏做了几个项目。
这两个自治区风格迥异,地方特色鲜明。
20世纪90年代初,刘家琨不仅是活跃的建筑师,还是创作了好几部小说的作家,其中就有1996年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明月构想》。
这部小说可被视为后现代博尔赫斯式幻想,对现代主义和社会乌托邦做出了同样的批判。
正如朱涛所说,刘家琨寓言式理想主义的“明月构想”不仅可被看作对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极端理性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激进的集体化共同体理想的反思,而今天崛起的中国建筑就建立在现代主义和激进集体化共同体这两种乌托邦的废墟之上。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双重废墟为刘家琨的建筑注入了深深的忧郁,尽管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设计一个微观的替代性现实,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家琨既抵制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驱使下的整体环境的商品化,又反对那种用以对抗世界末日的个人主义美学立场。
他在努力创造某种文化,这种文化的灵感既来自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活力,也源于对多种传统交叠的自觉——他既从过去汲取养分,也从瞬息万变的当下获得启发。
从这个意义上,刘家琨的建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也同样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环境和特定地点的存在属性。
他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受到20世纪90年代风行于成都的知识分子氛围的滋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刘家琨、诗人翟永明和艺术家何多苓之间成果丰硕的交流。
在1999年创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后,他首个得到国内外赞誉的作品是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博物馆建在他家乡成都附近的郫县。
该作品2001年开始设计,2002年建成,场地位于靠近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平地的薄土之下是沉积的卵石,建筑主要用清水混凝土建造。
鉴于当地工人施工能力有限,建筑师决定在外部木模板和砖砌内壁之间浇筑混凝土,最大程度降低通常支模浇筑混凝土工序的复杂性。
《着名建筑师刘家琨》课件
刘家琨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对当代建筑界产生深远 影响,引领潮流,成为众多建筑师学习和借鉴的 对象。
社会贡献
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对社会 文化、城市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具有重要 社会价值。
对后辈建筑师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坚持创新
01
刘家琨的创作之路启示后辈建筑师要勇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
VS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刘家琨的作品告诉我们,现代技术并不排 斥艺术,两者可以完美结合。在当代建筑 设计中,应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创造 出既有技术含量又具有艺术感的建筑。
05
刘家琨的社会评价与影响
业内专家评价
创新精神
社会责任
刘家琨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独特的创 新精神,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为建筑界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着名建筑师刘家琨》ppt课 件
CONTENTS
• 刘家琨简介 • 刘家琨建筑风格解析 • 刘家琨建筑作品赏析 •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 刘家琨的社会评价与影响
01
刘家琨简介
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出生地与家庭背景
刘家琨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家庭背景普通,没有从事建筑 行业的亲属。
成长经历
设计理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崇尚自然
在刘家琨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他善于利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使建筑 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文化传承
刘家琨的作品中经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构造、雕刻等,使现代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影响
重视地域特色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启示我们,在全球化 的大背景下,建筑仍需要保持地域特色 ,弘扬地方文化。
束缚,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分析---刘家琨作品
自然要素--桥
最具戏剧性的处理是:一条坡道由慈 竹林中升起,从两珠麻柳树之间临空 穿越并引向半空中的入口。在坡道的 下面是自然状态的草洼和一个特意设 计的莲池(莲花是佛教的吉祥植物)
像一座桥梁,将现实和历史连接起来。 桥的概念从入口处开始体现了,从这 里开始,我们便从现实走向了历 史……
从室外经过百米左 右的长“桥”,来到了
针对当地低下的施工技术以及事后改动随意性极 大的情况,采用 “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
砖组合墙”这一特殊的混成工艺,利用组合墙内 层的砖作为内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垂直度,同 时成为“软衬”以应付事后的开槽改动等。整个 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凸凹窄条模板,一 是为了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 性,同时,粗犷而较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 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瑕庇。希望既满足建筑 追求又解决中国的问题。
虽然是平地,博物馆的 路线是先从二层进入再 下到一层,目的是制造 一些反日常的体验,并 使参观路线中有向下进 入地宫般的感受。
材质-混凝土
• “我认为三种元素是建筑形式化的必需。首先是素面的材料,也就是显露真实材质的材料,如 清水混凝土和未上漆的木材……”——安藤忠雄
博物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在建筑设计中,也希 望变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建筑外部整 体采用清水混泥土,在流行给建筑涂脂抹粉的年 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问题, 而且是美学取向和精神品质问题。
域。”
——安藤忠雄
每个展区都有不同的采光分时, 如缝隙光,天光和壁面反射光,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非日常化。
光在哪儿?光在佛的旁边
十字形两侧为落地的固定玻璃,而两 次的凸出部分的上面则是天窗。鹿野 院博物馆建筑的采光侧面采光和天窗 采光相结合,大量使用自然光。关掉 人工光源,仍然能满足参观的需要。 如这张图片一样,似乎没有窗户,其 实天窗使得室内光线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家琨作品的建筑叙事理论
空间与时间自古以来都是分不开的哲学话题。
建筑是一门研究空间的学科,那么自然避免不了对时间与建筑关系的探讨,也就是建筑时间维度的思考。
论述从刘家琨的建筑谈起,围绕刘家琨的一些作品阐述建筑对时间的回应,关键词除了“空间”、“时间”以外其实都还隐含了第三个主角,那就是“事件”,作为时间和空间的载体,事件在其相互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对时间的回应是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体现的。
所谓建筑叙事学就是将叙事学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式来分析、理解、创造建筑,重新审视建筑内在的要素属性、空间结构、语义秩序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策略,即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可能性的语言体系[1]。
建筑空间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被赋予了事件中的时间内涵,从而增强了空间的可读性。
由于叙事对象的不同而暗含叙述时间段的差异,建筑时间维度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按叙事时间由长到短的逻辑思路(从一个地域文化形成或者说几个集体记忆形成的时间段,到建造过程的时间段,再到参观和使用的时间段)、从建筑与时间关系的角度,对刘家琨的作品和他的建筑思想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
1地域性———建筑对一个地域内相当长时间积淀语汇的选择性叙述(时间段:集体记忆所形成的周期)
在建筑的时间维度概念下,地域性可以理解为:历史在一定地域内的建筑上留下的语汇片段,这些片段是关于事件的、自然的、气候的、符号的、空间的,并将时间以记忆的形式在建筑空间中留存了下来。
而考虑地域性的设计就是对这些关于时间和事件的“片段”的“选择性表达”。
在片断的时间下所获取的映像可以拼成不连续的历史。
[2]。
刘家琨常被学术界冠以地域主义建筑师的美誉。
但刘家琨的作品几乎“很少怀旧式地使用传统建筑语汇”[3],这也就体现了叙述的选择性。
刘家琨在物质形态层面上对历史有一定的叙述。
(1)在建筑原型的取义上有如下体现:罗中工作室(图2)的原型部分地取自于成都平原边缘的灰窑,丹鸿工作室(图3)的原型来源于建筑师从云南回四川途中所拍摄的一个水泥厂和农民的烤烟房;(2)在局部形式语言中对传统语汇也有所借鉴。
例如罗中立工作室把瓦板岩用于起居室的单坡屋顶上并把从河边捞起的卵石直接嵌于外墙和入口内墙上,何多苓工作室和丹鸿工作室墙面表层采用传统的水泥粗抹工艺[4]。
这些物质层面上的直接叙述,回应了一个地域的集体记忆。
但是刘家琨更愿意在精神层面上去叙述。
例如在犀苑休闲营地(图4)的设计,建筑布局从多视点考虑群体的组织关系,离散独立的游牧式布局,阻断与轴线偏转。
游走于散点透视式的风景[4],就能感受到建筑叙述着古画中的人文神韵。
批判的地域主义者强调场址的重要性,反对对地方和乡土建筑的单纯模仿,特别提到的是,建筑师对当代的、当地的技术、工艺、材料资源的积极回应态度。
虽然在形式上无传统地域特点,但其建筑的空间、材质都随处映射出建筑师充满西部映像的地域气息。
过去的时间夹杂
着回忆的碎片在不断地选择性表达中留存在了建筑实体里。
2此时此地———处理现实的过程中事件与时间的外在呈现(时间段:建造过程)
刘家琨在《此时此地》中阐述了他的“低技策略”:“相对于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低技’的理念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
充分强调对古老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能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品质。
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
[5]”例如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带领当地从没见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人员(当地农民),以“此时此地”的态度和低技的手段解决了建造中浇墙面一直无法筑直的困难,完成了很具有肌理的混凝土外立面。
再如在灾后重建中,以碎砖断瓦和麦秸为原料,利用当地原有机械制作的新型轻质建渣秸杆空心砖———再生砖。
与地域性表达中回应历史不同,这里记录了处理现实的过程中的事件和时间,这种“此时此地”的设计同样使得其建筑在第四维度上有更深厚的可读性。
3流线、光影与时间载体———空间在时间中的变化(时间段:参观、使用过程)
3.1游走路径
一个静态的三维空间呈现在一个移动的人的视野里的过程,本身就赋予了建筑的第四维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空间。
这在一个博物馆设计中尤为明显,表现为设计师对游人参观流线的设计。
一个有速度的传感器(人)描述的空间,其实也就是随时间变化而不同的空间。
这样的空间描述比一个静态的三维空间描述更具有张力。
而这样的空间体验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叙事性。
建筑师在小说创作中对文章结构的理性操纵,在建筑中有意识地体现为“主体叙事性结构”的设置,这使得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体现出深刻的文学性。
[5]建筑师有目的地根据一路线来组织各种空间和由此产生的体验,也即是建筑中的“叙事”。
观者在刘家琨的建筑中能明显体验到建筑师的主体性存在和他对空间效果和体验的预设,尤如小说中的叙事结构。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一个从建筑外面很远的地方就升起的坡道渐渐伸入建筑的二层,人在二层悠游一圈后返回一层并且在一层的一个不起眼的入口处完成对整座石刻博物馆的参观(图5)。
在同样是展览佛像的另一个刘家琨设计的艺术馆———上海相东佛像艺术馆中,建筑师为了营造一种喧嚣大都市中“内心丛林”的静谧场所,在路径上采用“拾阶等高,低回路转,川林过涧的山林景观”[6]的游走路径(图6)。
3.2光影的叙述
某一个瞬间的光影是三维的定格,而随时间变化的光影就属于建筑第四维度的呈现。
“天井必须四壁相交,才有它的光影与承接关系。
笔者对一面墙与另一面墙的交接感兴趣,并且一面墙投下的阴影又由另一面墙承接”[6],在系列设计中,刘家琨特地探讨了天井在建筑中运用。
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采用围合界面的消解与重组,建筑中的各处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留出缝隙,作为展品的漫射采光,同时也起到了镜框的对景效果,将空间的叙述拓展到室外(图7)。
有的光线使得佛像在界面上形成清晰的投影,仿佛在跟游人对话(图8)。
钟章印博物馆中中厅的圆形采光洞(图9),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光影在圆柱形壁面上也缓缓移动,与“钟”所代表的时间的主题暗暗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