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教学课件:第六节:哺乳纲
合集下载
优质实用教学课件精选脊椎动物学课件哺乳纲分类
![优质实用教学课件精选脊椎动物学课件哺乳纲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5a9ade1aaea998fcd220e3c.png)
C、驼科:双峰驼、单峰驼
D、鹿科:梅花鹿、马鹿、麋鹿、麝(香獐)
马鹿(白臀鹿)
白唇鹿
驯鹿
驼鹿 麋鹿
菲氏麂 麝
E、长颈鹿科:长颈鹿
野牦牛 盘羊
F、牛科:
盘羊、野牛、黄羊
藏原羚
藏羚
12、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1)特征
第三趾负重,趾端具蹄,其余各趾退化
(2)代表: A、马科: 野马、野驴、斑马
蓝鲸
抹香鲸 白鳍豚
海豚
8、鳍足目 (Pinnipedia)
(1)特征 四肢特化为鳍状,后肢位于体后端
体被密短毛,皮下脂肪厚
(2)代表: 海狮、海狗、海象、斑海豹
竖琴海豹
鳍足目与鲸目的区别
生活方式 四肢 体毛 背鳍和尾鳍
9、食肉目(Carnivora)
(1)特征
* 门牙小、犬齿强大而锐利
鸭嘴兽
针 鼹
二、后兽亚纲 (Metatheria)
(一)特征
1、胎生,但无真正的胎盘 2、雌兽腹部有育儿袋(有袋类)
3、具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
(二)代表动物 袋鼠
袋熊、袋兔、袋狼、袋鼬、袋貂
大袋鼠
赤袋鼠
树袋熊(考拉)
袋熊 袋貂
袋狐 袋狼
三、真兽亚纲 (Eutheria)
(一)特征
仓鼠
D、鼠科:小家鼠、褐家鼠 E、跳鼠科:三趾跳鼠、小五趾跳鼠
荒漠鼠类。后肢长,尾长且有端部丛毛
7、鲸目(Cetacea)
(1)特征
前肢鳍状,后肢消失 体毛退化、无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增厚 颈外观不明显、有水平的叉状尾鳍
(2)代表 须鲸类:无齿,有角质板。蓝鲸
齿鲸类:具同型齿。抹香鲸、海豚、白鳍(暨)豚
哺乳纲
![哺乳纲](https://img.taocdn.com/s3/m/3ac4158783d049649b6658dd.png)
目2:翼手目 :
哺乳纲中唯一能飞行的类群。前肢 哺乳纲中唯一能飞行的类群。 特化,掌骨、指骨特长。自肩部至前肢 特化,掌骨、指骨特长。 及指端、体侧、后肢、尾间有薄而多毛 及指端、体侧、后肢、 茸的翼膜。趾端具钩爪。 茸的翼膜。趾端具钩爪。 夜间活动,多数有冬眠习性。 夜间活动,多数有冬眠习性。 如:褐山蝠、吸血蝠 褐山蝠、
七、循环系统
1.心脏:2心房 心室 .心脏: 心房 心房2心室 2.动脉弓:左心室→左体动脉弓 .动脉弓:左心室→ 右心室→肺动脉弓 右心室→ 3.循环方式:完全双循环 .循环方式:
八、排泄系统
1.排泄器官:肾脏(后肾)、输尿 .排泄器官:肾脏(后肾)、输尿 )、 管、膀胱和尿道。 膀胱和尿道。 2.排泄物:尿素。 .排泄物:尿素。 3.排泄器官承担对尿中水分重吸收 . 的功能, 的功能,以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目3:灵长目 :
端具指甲,拇指( 指(趾)端具指甲,拇指(趾)与其他 能对持,适于在树上攀缘或握物 握物。 指(趾)能对持,适于在树上攀缘或握物。 双眼前视。 双眼前视。 进化水平很不一致的类群。 进化水平很不一致的类群。多数森林树 栖生活。 栖生活。 保留爪。蜂猴。 (1)懒猴科:部分指(趾)保留爪。蜂猴。 )懒猴科:部分指( 颊囊。 (2)猴科:鼻间隔狭窄,多具颊囊。猕猴。 )猴科:鼻间隔狭窄,多具颊囊 猕猴。 为主, (3)长臂猿科:臂特长,臂行为主,无尾。 )长臂猿科:臂特长,臂行为主 无尾。 白眉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3)猩猩科:体大,前肢长,无尾。黑猩猩。 )猩猩科:体大,前肢长,无尾。黑猩猩。 现代人。 (4)人科:1种--现代人。 )人科: 种--现代人
3.附肢骨 .
(1)四肢扭转: )四肢扭转: 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 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 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2)带骨: )带骨: 肩带:乌喙骨退化,肩胛骨片状、 肩带:乌喙骨退化,肩胛骨片状、发 锁骨变化大。 达,锁骨变化大。 腰带: 腰带:坐、髂、耻骨构成关闭式骨盆 (3)肢骨长而强键。长骨的生长限于早期。 )肢骨长而强键。长骨的生长限于早期。
动物学课件:哺乳纲
![动物学课件:哺乳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ad5873102de2bd97058832.png)
育所需的营养 以乳汁育幼,是使后代在较优越的营养条件和安全保护下
迅速成长的生物学适应 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胎生哺乳是生物体与环境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一)外部形态 最显著的特点是体外被毛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尾四部分 躯体结构和四肢的着生方式均适应于陆上
运动 尾部位运动平衡器官,大都趋于退化 适应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态上有很大不
同
(一)外部形态
体型多样化
–兽型:四肢发达,有尾,适合奔跑,陆生 –鲸型:躯体流线型。鱼形,四肢退化,呈浆状,
水生 –蝙蝠型:前肢特化成翼,具皮膜,能飞翔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
– 表皮:角质层发达 – 真皮:厚而致密,有良好的坚韧性和抗透水性 – 皮下组织:保温、隔热的作用,能量贮存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胃) –瘤胃、网胃、瓣胃、皱
胃
消化腺: 肝脏、胰脏
(六)呼吸系统
空气经鼻孔、鼻腔、 喉、气管而入肺
肺:肺泡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
胸腔:哺乳类特有容 纳肺的空腔
家兔喉的模式图
(
人六
肺 的
)
模呼
式
图吸
系
统
(七)循环系统
心脏:分为4腔 动脉:哺乳动物仅具
有左体动脉弓 静脉:趋于简化
皮肤衍生物
– 毛: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 皮肤腺:皮脂腺、汗腺、乳腺、味腺 – 爪、指甲、蹄 – 角:洞角、实角、毛角
爪
角
指甲
蹄
(三)骨骼系统
骨化完全,为肌肉的附着提供充分的支持 愈合和筒化,增大了坚固性并保证轻便 提高了中轴骨的韧性,使四肢得以较大的
速度和范围 长骨的生长限于早期,提高了骨的坚固性
迅速成长的生物学适应 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胎生哺乳是生物体与环境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一)外部形态 最显著的特点是体外被毛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尾四部分 躯体结构和四肢的着生方式均适应于陆上
运动 尾部位运动平衡器官,大都趋于退化 适应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态上有很大不
同
(一)外部形态
体型多样化
–兽型:四肢发达,有尾,适合奔跑,陆生 –鲸型:躯体流线型。鱼形,四肢退化,呈浆状,
水生 –蝙蝠型:前肢特化成翼,具皮膜,能飞翔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
– 表皮:角质层发达 – 真皮:厚而致密,有良好的坚韧性和抗透水性 – 皮下组织:保温、隔热的作用,能量贮存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胃) –瘤胃、网胃、瓣胃、皱
胃
消化腺: 肝脏、胰脏
(六)呼吸系统
空气经鼻孔、鼻腔、 喉、气管而入肺
肺:肺泡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
胸腔:哺乳类特有容 纳肺的空腔
家兔喉的模式图
(
人六
肺 的
)
模呼
式
图吸
系
统
(七)循环系统
心脏:分为4腔 动脉:哺乳动物仅具
有左体动脉弓 静脉:趋于简化
皮肤衍生物
– 毛: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 皮肤腺:皮脂腺、汗腺、乳腺、味腺 – 爪、指甲、蹄 – 角:洞角、实角、毛角
爪
角
指甲
蹄
(三)骨骼系统
骨化完全,为肌肉的附着提供充分的支持 愈合和筒化,增大了坚固性并保证轻便 提高了中轴骨的韧性,使四肢得以较大的
速度和范围 长骨的生长限于早期,提高了骨的坚固性
哺乳纲
![哺乳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ffe5f5f61fb7360b4c653c.png)
需在雌兽腹部的育儿袋继续发育,因而又称有袋类。
例:袋鼠、袋熊、袋狼、袋兔、袋鼬等。 袋鼠、袋熊、袋狼、袋兔、袋鼬等。
51
哺乳纲分类亚纲的划分(主要区别) 原兽亚纲 后兽亚纲
体温 乳 头 泄殖腔 生 殖 胎 盘 育儿袋 26-35℃ 无 有 卵生 无 无 33-35 ℃ 有 无 胎生 无真正胎盘 有
现存种类有26目 我国有13个目 个目、 现存种类有 目,我国有 个目、55
科、235属、607种。 属 种
58
下列动物分类地位: 下列动物分类地位: 常见家畜、老鼠、野兔、猴子、松鼠、 老虎、狗、狮子、猫、大熊猫、人、蝙 蝠、穿山甲、象、熊、鲸鱼等 现代人的分类p300 类人猿的类群?你知道属于类人猿的动 物有哪些? p300
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达,尤其表现在大脑 皮层增大加厚,多数种类出现沟和回; 沟 回 高级神经活动复杂,具有思维、记忆、
45
46
47
学习的高级机能;小脑发达 小脑发达,首先出现 小脑发达 小脑半球,是调控肌肉活动和维持平衡 中枢。特有胼 体(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神 经纤维),延髓-----活命中枢;脑下垂体: 位置与功能:
名词解释类: 一.名词解释类: 名词解释类 生物多样性( 个层次 物种( 个层次) 动物学 生物多样性(3个层次)物种(种,3 双名法( 点) 亚种 品种 双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 见书中例子) 见书中例子)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 包囊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次生体 答出位置3个特点 指出所属动物) 个特点, 腔 ,答出位置 个特点,指出所属动物) 生物 发生律 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3个特点 个特点, 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 个特点,指出所 属动物,与真体腔 个特点比较) 与真体腔3个特点比较 属动物 与真体腔 个特点比较) 扁形动物.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的体壁。 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皮肌囊 (扁形动物 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的体壁。 结构等) 结构等)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后口动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物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例:袋鼠、袋熊、袋狼、袋兔、袋鼬等。 袋鼠、袋熊、袋狼、袋兔、袋鼬等。
51
哺乳纲分类亚纲的划分(主要区别) 原兽亚纲 后兽亚纲
体温 乳 头 泄殖腔 生 殖 胎 盘 育儿袋 26-35℃ 无 有 卵生 无 无 33-35 ℃ 有 无 胎生 无真正胎盘 有
现存种类有26目 我国有13个目 个目、 现存种类有 目,我国有 个目、55
科、235属、607种。 属 种
58
下列动物分类地位: 下列动物分类地位: 常见家畜、老鼠、野兔、猴子、松鼠、 老虎、狗、狮子、猫、大熊猫、人、蝙 蝠、穿山甲、象、熊、鲸鱼等 现代人的分类p300 类人猿的类群?你知道属于类人猿的动 物有哪些? p300
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达,尤其表现在大脑 皮层增大加厚,多数种类出现沟和回; 沟 回 高级神经活动复杂,具有思维、记忆、
45
46
47
学习的高级机能;小脑发达 小脑发达,首先出现 小脑发达 小脑半球,是调控肌肉活动和维持平衡 中枢。特有胼 体(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神 经纤维),延髓-----活命中枢;脑下垂体: 位置与功能:
名词解释类: 一.名词解释类: 名词解释类 生物多样性( 个层次 物种( 个层次) 动物学 生物多样性(3个层次)物种(种,3 双名法( 点) 亚种 品种 双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 见书中例子) 见书中例子)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 包囊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次生体 答出位置3个特点 指出所属动物) 个特点, 腔 ,答出位置 个特点,指出所属动物) 生物 发生律 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3个特点 个特点, 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 个特点,指出所 属动物,与真体腔 个特点比较) 与真体腔3个特点比较 属动物 与真体腔 个特点比较) 扁形动物.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的体壁。 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皮肌囊 (扁形动物 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的体壁。 结构等) 结构等)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后口动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物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动物学15哺乳纲》课件
![《动物学15哺乳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91f8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6.png)
纲的形态解剖学
头部解剖学特征
哺乳动物的头部结构 和特征具有多样性, 适应着各类哺乳动物 的生存环境。
臂部解剖学特征
哺乳动物的前肢结构 和特征在捕食、奔跑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腿部解剖学特征
哺乳动物的后肢结构 和特征适应着它们的 行走方式和生活习性。
心血管系统解剖 学结构
哺乳动物的心血管系 统支持着其高代谢率 和运动能力。
第三章 哺乳纲的生理学特征
1
呼吸系统
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以肺为特征,各种机
循环系统
2
制确保氧气的有效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
等构成,确保氧气和养分的输送到各个组
织和器官。
3
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控制着各种生理和行
为活动,包括感知、运动和认知。
内分泌系统
4
哺乳动物的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各种
《动物学15哺乳纲》PPT 课件
# 动物学15哺乳纲PPT课件
第一章 哺乳纲概述
1 哺乳纲的特点
哺乳纲动物具有哺乳腺和体温调节的能力,是地球上高度进化的一类动物。
2 哺乳动物的分类
哺乳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有袋类、食肉类、鲸类等。
3 哺乳动物的进化史
哺乳动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从史前巨兽到现代的各种形态多样的物种。
哺乳动物的与环 境的关系
哺乳动物与各种环境 因素相互作用,适应 和响应着环境的变化。
总结
1 哺乳纲的研究意义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生 态意义,为生物学研究和 环境保护提供基础。
2 哺乳纲的保护与利用
采取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 哺乳动物资源,维持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头部解剖学特征
哺乳动物的头部结构 和特征具有多样性, 适应着各类哺乳动物 的生存环境。
臂部解剖学特征
哺乳动物的前肢结构 和特征在捕食、奔跑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腿部解剖学特征
哺乳动物的后肢结构 和特征适应着它们的 行走方式和生活习性。
心血管系统解剖 学结构
哺乳动物的心血管系 统支持着其高代谢率 和运动能力。
第三章 哺乳纲的生理学特征
1
呼吸系统
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以肺为特征,各种机
循环系统
2
制确保氧气的有效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
等构成,确保氧气和养分的输送到各个组
织和器官。
3
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控制着各种生理和行
为活动,包括感知、运动和认知。
内分泌系统
4
哺乳动物的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各种
《动物学15哺乳纲》PPT 课件
# 动物学15哺乳纲PPT课件
第一章 哺乳纲概述
1 哺乳纲的特点
哺乳纲动物具有哺乳腺和体温调节的能力,是地球上高度进化的一类动物。
2 哺乳动物的分类
哺乳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有袋类、食肉类、鲸类等。
3 哺乳动物的进化史
哺乳动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从史前巨兽到现代的各种形态多样的物种。
哺乳动物的与环 境的关系
哺乳动物与各种环境 因素相互作用,适应 和响应着环境的变化。
总结
1 哺乳纲的研究意义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生 态意义,为生物学研究和 环境保护提供基础。
2 哺乳纲的保护与利用
采取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 哺乳动物资源,维持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动物学课件——哺乳纲
![动物学课件——哺乳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80a8110b4e767f5acfced0.png)
第十九章
哺乳纲
讲解人:刘欣
现存哺乳类一般是指:脊椎动物—— 有毛,母体有乳腺,可以给后代哺育。
进化意义 为最高等的动物
其进化特征主要有: • 神经和感官高度发达 • 口腔可咀嚼和消化食物 • 体温相对较高和相对恒定 • 运动速度较快 • 胎生、哺乳,保证后代有较高的存活率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9.1.1 胎生和哺乳 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后代的发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长具有完善而有力的保护
1.1.1胎生
胎儿借一种特殊结构——胎盘和母体 联系并取得营养,而且将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送入母体。 这种生殖方式就是胎生。
胎生方式是对胚胎发育和保护的生物学适应。 胎生为哺乳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胎盘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1.1.2 哺乳 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 地发育成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 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成活率高, 与之相关,所产幼仔数目减少。
谢 谢!
结构和功能:胎生动物胚胎和母体发生营养联系 的器官。 概念:为一个富有丰富血管的海绵状构造。
由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的
胎儿部分:绒毛膜 + 尿束 母体部分:子宫壁的内膜
哺乳类胎盘结构模式图
胎盘类型:
无蜕膜胎盘:尿束、绒毛膜与子宫内膜结合 不紧密。 散布状胎盘:鲸 叶状胎盘:牛 蜕膜胎盘: 尿束、绒毛膜与子宫内膜结为 一体,产胎儿时将子宫内膜一起撕下。 环状胎盘:象 盘状胎盘:人
哺乳纲
讲解人:刘欣
现存哺乳类一般是指:脊椎动物—— 有毛,母体有乳腺,可以给后代哺育。
进化意义 为最高等的动物
其进化特征主要有: • 神经和感官高度发达 • 口腔可咀嚼和消化食物 • 体温相对较高和相对恒定 • 运动速度较快 • 胎生、哺乳,保证后代有较高的存活率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9.1.1 胎生和哺乳 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后代的发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长具有完善而有力的保护
1.1.1胎生
胎儿借一种特殊结构——胎盘和母体 联系并取得营养,而且将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送入母体。 这种生殖方式就是胎生。
胎生方式是对胚胎发育和保护的生物学适应。 胎生为哺乳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胎盘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1.1.2 哺乳 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 地发育成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 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成活率高, 与之相关,所产幼仔数目减少。
谢 谢!
结构和功能:胎生动物胚胎和母体发生营养联系 的器官。 概念:为一个富有丰富血管的海绵状构造。
由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的
胎儿部分:绒毛膜 + 尿束 母体部分:子宫壁的内膜
哺乳类胎盘结构模式图
胎盘类型:
无蜕膜胎盘:尿束、绒毛膜与子宫内膜结合 不紧密。 散布状胎盘:鲸 叶状胎盘:牛 蜕膜胎盘: 尿束、绒毛膜与子宫内膜结为 一体,产胎儿时将子宫内膜一起撕下。 环状胎盘:象 盘状胎盘:人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六)哺乳纲课件 精品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六)哺乳纲课件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6792dfc852458fb760b565a.png)
4、胎生、哺乳的意义
• 胎生:有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 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 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 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 哺乳: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 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 因而成活率高,与之相关,所产幼仔数目减少。
体,产胎儿时将子宫内膜一起撕下。 环状 盘状
无蜕膜胎盘:胚胎尿囊、绒毛膜与子宫内壁结合不紧密 ; 不大出血。 ⑴散布状胎盘—绒毛均匀分布(鲸、有蹄类) ⑵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块块叶丛(多数反刍类) 蜕膜胎盘:胚胎尿囊、绒毛膜与子宫内壁结合紧密;大 出血。 ⑴环状胎盘—绒毛环带状分布(食肉目、象等) ⑵盘状胎盘—绒毛盘状分布(多数灵长目等)
因此,牙齿尤其是臼齿的结构既可作为分类的依 据,又是根据磨损程度鉴定年龄的一种手段。
牙齿是真皮与表皮(齿的釉质)的衍生物。是由齿质、釉质(珐 琅质)和齿骨质(白垩质)所构成。齿质内有髓腔,充有结缔组 织、血管和神经,供应牙齿所需营养。釉质是体内最坚硬的部分 ,覆盖于齿冠部分。齿骨质覆于齿根外周,与颌骨的齿槽相联合 ,它的成分是以磷酸钙为主。象的门牙不具釉质,为艺术雕刻的 优质原料。
第二节 哺乳类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体外被毛
1、体分部:头、颈、躯干、尾、四肢。
2、躯体结构和四肢的着生适应陆地快速运动,四肢 下移至腹面,紧贴躯体下方。因前肢肘关节向后转,
后肢膝关节想前转,提高了支持力、跳跃力、有利于 步行和奔跑。尾为运动平衡器官。
3、体型:与生活方式相适应而有变化。
水栖 鱼形
富血管、神经、感觉末梢 表皮、真皮内有黑色素细胞 真皮下有厚的脂肪层,保温、隔热、储备能
量
小型啮齿类的表皮只 有几层细胞
哺乳纲ppt课件
![哺乳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6de04cfad6195f312ba6e9.png)
3. 胎盘的结构: — 受精卵为羊膜卵。 — 绒毛膜(胎儿胚胎组织)和尿囊与蜕膜(膜母体子
宫内膜组织)结合形成胎盘。
.
3
鸟类与哺乳类羊膜卵的比较
.
4
有袋类的
胎盘不是真 正的胎盘 (假胎生): 即为卵黄囊 胎盘,是由 卵黄囊膜和 母体子宫内 壁共同形成。
.
5
哺乳类皮肤皮肤及其衍生物:
(1)表皮及其衍生物
56
大熊猫
.
57
紫貂
.
58
黄鼬
.
59
猫
.
60
虎
.
61
斑海豹
.
62
亚洲象
.
63
非洲象
.
64
12、奇蹄目:马、野驴、犀牛 (亚洲犀)
13、偶蹄目:家猪、野猪、河马、 双峰驼、梅花鹿、马鹿、麋鹿(四 不象)和麝等,长颈鹿、牛、野牛、 黄羊、羚羊及盘羊等。牛科种类有 不少已驯化成家畜:黄牛、水牛、 牦牛、山羊、绵羊等
.
35
.
36
袋狼
.
37
袋熊
.
38
(三)真兽亚纲
又称有胎盘类,种类多、分布广,哺乳类 95%属此。
现存18个目,其中14个目我国有分布, 我国约500种。
1、食虫目:刺猬
2、翼手目:蝙蝠
3、灵长目:云南蜂猴、猕猴、金丝猴 (一级)、长臂猿、黑猩猩、猩猩、大猩 猩、人等
.
39
刺猬
.
40
★角:表皮及真皮部分特化的产物,为有蹄类防卫利器。
洞角或空角(牛角):由真皮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不分 叉,终生不换。
实角(鹿角):实角为分叉的真皮骨质角,鹿科动物特有,常 雄兽发达,且每年脱换一次。它是由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 成。刚生出的鹿角外包富有血管的皮肤,此期的鹿角为鹿茸, 为贵重中药。但长颈鹿的实角包被有皮毛,终生不换;
宫内膜组织)结合形成胎盘。
.
3
鸟类与哺乳类羊膜卵的比较
.
4
有袋类的
胎盘不是真 正的胎盘 (假胎生): 即为卵黄囊 胎盘,是由 卵黄囊膜和 母体子宫内 壁共同形成。
.
5
哺乳类皮肤皮肤及其衍生物:
(1)表皮及其衍生物
56
大熊猫
.
57
紫貂
.
58
黄鼬
.
59
猫
.
60
虎
.
61
斑海豹
.
62
亚洲象
.
63
非洲象
.
64
12、奇蹄目:马、野驴、犀牛 (亚洲犀)
13、偶蹄目:家猪、野猪、河马、 双峰驼、梅花鹿、马鹿、麋鹿(四 不象)和麝等,长颈鹿、牛、野牛、 黄羊、羚羊及盘羊等。牛科种类有 不少已驯化成家畜:黄牛、水牛、 牦牛、山羊、绵羊等
.
35
.
36
袋狼
.
37
袋熊
.
38
(三)真兽亚纲
又称有胎盘类,种类多、分布广,哺乳类 95%属此。
现存18个目,其中14个目我国有分布, 我国约500种。
1、食虫目:刺猬
2、翼手目:蝙蝠
3、灵长目:云南蜂猴、猕猴、金丝猴 (一级)、长臂猿、黑猩猩、猩猩、大猩 猩、人等
.
39
刺猬
.
40
★角:表皮及真皮部分特化的产物,为有蹄类防卫利器。
洞角或空角(牛角):由真皮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不分 叉,终生不换。
实角(鹿角):实角为分叉的真皮骨质角,鹿科动物特有,常 雄兽发达,且每年脱换一次。它是由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 成。刚生出的鹿角外包富有血管的皮肤,此期的鹿角为鹿茸, 为贵重中药。但长颈鹿的实角包被有皮毛,终生不换;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d9fc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5.png)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高等类群,研究 其演化历程有助于揭示生命演化的规律和 机制。
保护濒危物种
促进医学研究
通过对濒危哺乳动物的研究,可以采取有 效措施保护这些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生 物多样性。
哺乳动物与人类在生理和解剖结构上具有 许多相似之处,研究哺乳动物有助于推动 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
哺乳动物研究展望
许多哺乳动物是人类的传统食 物来源,如牛、羊、猪等。
毛皮和皮革
哺乳动物的毛皮和皮革被广泛 用于时尚和工艺品行业。
药用价值
一些哺乳动物,如穿山甲,其 鳞片和肉具有药用价值。
科学研究
许多哺乳动物被用于科学实验 ,以研究疾病、药物和生理机
制。
人类活动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栖息地破坏
城市化、农业扩张和采矿等活 动导致哺乳动物栖息地丧失。
深入探索哺乳动物生态行为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哺乳动物的生态行为,揭 示其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
加强濒危物种保护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濒危哺乳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 ,未来需要加强保护和研究工作。
推动比较生理学研究
比较生理学是研究不同物种生理机制的学科,未来可以通过比较不同 哺乳动物的生理机制,揭示生命演化的奥秘。
猫科动物具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能够捕猎和杀死猎物 。
猫科动物通常生活在群体中,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社 会行为。
犬科动物:狗、狼等
01
犬科动物的共同特征
02 犬科动物具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能够追 踪和捕猎猎物。
03
犬科动物通常具有强壮的身体和耐力,能 够在长时间的追逐中保持体力。
04
犬科动物通常是群居动物,具有高度的社 交能力和忠诚度。
动物学哺乳纲PPT课件
![动物学哺乳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b856683d049649a6658b8.png)
2.水栖种类:体呈鱼形。
3.飞翔种类:前肢特化为翼。
4.穴居种类:体躯粗短,前肢铲状。
.
11
低等陆栖脊椎动物与哺乳类四肢的比较
.
12
(三)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的特点:
1. 表 皮 和 真 皮 均 表 加厚,内含丰 皮
富的血管、神
经、感觉末梢
和皮下脂肪, 真 故皮肤不但有 皮
良好的抗透水、 抗张力和抗菌 汗 性,而且有感 腺
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
4
二、胎生、哺乳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哺乳类胎盘结构模式图
.
5
.
6
(一)胎生: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在母体里发育,并且 从母体获得养料,直到形成幼仔后才从母体产出的生 殖方式。
(二)胎盘:是指由子体的尿囊膜、绒毛膜和母体的子 宫壁共同构成的连接体。为胚胎提供营养、排除废物、 制造激素及具有免疫功能。
.
26
齿式:一侧牙齿的数目。 齿型和齿数在同一种类是稳定的,这对于哺乳动物 分类学有重要意义。例如:猪为 =44;牛为 =32; 鼠为 =16;猴与人的齿式均为 =32。
牙齿的构造
齿质 釉质 齿骨质
哺乳类的牙齿有乳齿与恒齿的区别
牙齿尤其是臼齿的结构既可作为分类的依据,又是根
据磨损程度鉴定年龄的一种手段。
(
冠 切
三尖瓣
面
右心室
)Hale Waihona Puke 室间隔后腔静脉动脉导管 肺动脉
左肺静脉
主动脉瓣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左心室壁
.
降主动脉
35
颏下淋巴结
右淋巴管
普通生物学课件-哺乳纲
![普通生物学课件-哺乳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a321174431b90d6c85c7c5.png)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一.进步性特征:
哺乳类和鸟一样,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但 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和爬行类有根本的区别, 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出现了口腔咀嚼和消化:
牙发达,坚固,(槽生异型齿)提高了消化
吸收的效能。
2. 具有高度发达的N和感官。 能适应多变的环境,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 3. 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四肢垂直着生在腹面,形成肘、膝关节 4. 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 27~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恒温动物。 (恒温机理:被毛,皮脂层,N调节)
者。如刺猬、鼹鼠等。
翼手目
哺乳类中唯一能真正飞翔的一类,最初皆是食虫的,后来有
些变为食果,少数甚至特化为吸血的种类,如南美吸血蝠。
身体构造适于飞翔,前肢特化为翼。不同于鸟翼,蝙蝠的翼 是前后肢连同躯干间的皮肤特化成的皮膜,后肢五趾皆具钩
爪,可倒挂身体。
蝙蝠在飞翔中不断地发出超声波,并借灵敏的耳收听折回
(Suidae)、河马科(Hippopotamidae)、驼科 (Camelidae)、鹿科(Cervidae)、长颈鹿科 (Giraffidae)、牛科(Bovidae)等。
藏 羚 羊
奇蹄目
大型而善奔跑的有蹄类,主要特征是四肢仅第三 趾发达,其他有退化倾向或消失;后肢趾蹄为奇 数;胃单室,盲肠大;肝脏大无胆囊;
椎体双平型; 椎体间具椎间盘:软 骨(可吸收和缓冲运 动时对脊柱的震动, 增加脊柱的灵活性)
颈椎: 7块,是哺乳类特征之—,前2块为 环椎和枢椎;
胸椎: 10-13块,与肋骨、胸骨形成胸廓;
腰椎: 4 -7块;
荐椎: 3 -6块,成体多愈合为荐骨
哺乳纲形态PPT课件
![哺乳纲形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5342cd5bbfd0a78567316.png)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哺乳纲形态
图
小肠绒毛
20-
上皮细胞
17
杯形细胞
小
微血管网
肠
局
部
纵
动脉管 静脉管
切
淋巴管
面
环肌
图
纵肌
哺乳纲形态
中央乳糜管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肉层 浆膜层
(二)消化腺
1、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2、胃腺 3、肠腺
4、肝脏 5、胰腺
哺乳纲形态
六、呼吸系统
左颈动脉
左前大静脉 肺动脉 左心室 右心室
肝静脉 背大动脉
肾静脉
生殖腺静脉
生殖腺动脉
图20-22 家兔的血液循环
外髂动脉
系统模哺式乳纲图形态
尾动脉 股动脉
4、淋巴系统:发达
5、血液:
成熟红细胞无核
颏下淋巴结 右淋巴管
颈外静脉
胸管
系膜淋巴结 肠淋巴管
颈上淋巴结 锁骨下静脉
乳糜池
图20-22哺乳哺纲形乳态 类淋巴系统
哺乳纲形态
输卵管 子宫
双子宫
阴道
分隔子宫
双角子宫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图20-36哺乳哺纲形乳态 类子宫类型
单子宫
哺乳纲形态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表皮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层
真 皮
(四)皮肤衍生物
汗腺
毛乳头
图20-4 哺乳类皮肤构造哺乳模纲形式态 图
毛干
皮 脂 腺
竖毛肌 毛根 毛囊
脂肪 组织
毛 球
1、毛
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1)毛的结构
哺乳纲形态
图
小肠绒毛
20-
上皮细胞
17
杯形细胞
小
微血管网
肠
局
部
纵
动脉管 静脉管
切
淋巴管
面
环肌
图
纵肌
哺乳纲形态
中央乳糜管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肉层 浆膜层
(二)消化腺
1、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2、胃腺 3、肠腺
4、肝脏 5、胰腺
哺乳纲形态
六、呼吸系统
左颈动脉
左前大静脉 肺动脉 左心室 右心室
肝静脉 背大动脉
肾静脉
生殖腺静脉
生殖腺动脉
图20-22 家兔的血液循环
外髂动脉
系统模哺式乳纲图形态
尾动脉 股动脉
4、淋巴系统:发达
5、血液:
成熟红细胞无核
颏下淋巴结 右淋巴管
颈外静脉
胸管
系膜淋巴结 肠淋巴管
颈上淋巴结 锁骨下静脉
乳糜池
图20-22哺乳哺纲形乳态 类淋巴系统
哺乳纲形态
输卵管 子宫
双子宫
阴道
分隔子宫
双角子宫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图20-36哺乳哺纲形乳态 类子宫类型
单子宫
哺乳纲形态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表皮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层
真 皮
(四)皮肤衍生物
汗腺
毛乳头
图20-4 哺乳类皮肤构造哺乳模纲形式态 图
毛干
皮 脂 腺
竖毛肌 毛根 毛囊
脂肪 组织
毛 球
1、毛
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1)毛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哺乳纲
2)肌肉系统
A、四肢肌:强大以适应快速奔跑; B、皮肤肌:发达;(表情肌)在人类尤为发达。 C、咀嚼肌:(颞肌和嚼肌)强大,分别起自颅侧和颧弓,
止于下颌骨(齿骨)。与捕食、防御及口腔咀嚼有关。 D、具特殊的膈肌,起于胸廓后端的肋骨缘,止于中央腱,构成分
第六节:哺乳纲
1)骨骼系统 双平型椎体 (椎间盘)
—— 增大了椎体间接触面, 使脊柱的负重和缓冲能力大为提高。
肋骨:靠脊柱的一段为硬骨(硬肋); 靠胸骨的一段为软骨(软肋)。仅胸椎具肋骨。
胸骨:分节
第六节:哺乳纲
1)骨骼系统
(3)肢骨及带骨
A. 肢骨:前后运动,长而强健、与地面垂直,指(趾)朝前。 前肢骨:肘关节向后转;后肢骨:膝关节向前转,
的高等动物类群。
第六节:哺乳纲
完善的陆上繁殖的能力:胎生 和 哺乳 —— 保证了后代较高的成活率!
胎生:胚胎在发育是通过胎盘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
氧,同时把代谢废物送入母体。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 育完成后直接产出。
哺乳:幼仔依靠母体乳腺分泌的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乳汁哺育。
胎盘: —— 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 胎盘: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
第六节:哺乳纲
哺乳动物: —— 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的高等动物 —— 是脊索动物门中发展中最高级的一纲
中生代末期 —— 逐渐取代了的爬行类 到了新生代 —— 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泛的分布!
A:鸭嘴兽; B:袋鼠 C:刺 猬 ; D:蝙蝠 E:穿山甲; F:金丝猴 G:食蚁兽; H:豹 I:草 兔 ; J:松鼠 K:小鳁鲸; L:海豹 M:象; N:盘羊 P:麝.
母体子宫壁的内膜形成的结构。
第六节:哺乳纲
胎生 —— 受精卵在子宫着落的过程
意义:
(1).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 条件,能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程度降 低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
(2).以乳汁哺育幼兽,使后代在较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成 长,以及哺乳类对幼儿具有各种保护行为,成活率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g:食肉目、象、海豹等
盘状胎盘:绒毛集中于一区或二区,形成盘状,
eg: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灵长目
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第六节:哺乳纲
一.哺乳纲的结构 1.外形
A:体型:被毛;身体分五部分(头、颈、躯干、尾、四肢),尾
为运动的平衡器官,四肢的着生方式适应于快速运动。
生态类型:鱼形(水)、鸟形(空)、四足形(陆)
—— 提高了支撑和运动的能力。 B. 足型:可分跖(zhi)行、趾行和蹄行性.
—— 适于快速奔跑(以蹄行性与地表接触最小)
第六节:哺乳纲
1)骨骼系统
C. 肩带和腰带 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及锁骨构成,肩胛骨发达。 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髂骨与荐骨相连、左右坐骨与 耻骨在腹中线缝合,构成关闭式骨盆。 —— 腰带愈合,加强了对后肢支持的牢固性。
B:皮肤: 表皮:坚硬、发达
内层的生发层 外层的角质层
真皮:致密的结缔组织
外层的乳头层 内层的网状层 —— 内含毛细血管、神经、感觉末梢
第六节:哺乳纲
皮下组织:疏松的结缔组织
—— 保温、隔热、贮备能量 皮下脂肪:积聚脂肪
皮肤衍生物:
—— 毛、爪、蹄 洞角、皮肤腺 (表皮衍生物)
—— 实角 (真皮衍生物)
第六节:哺乳纲
哺乳动物进步性特征:
1.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出现了口腔咀嚼和消化 3.完全双循环、体温恒定 4.具有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育雏,
完善了陆上繁殖的能力 —— 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有陆栖、穴居、飞翔和水栖
等各种生活方式, —— 成为脊椎动物中身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
第六节:哺乳纲
皮肤衍生物: 1)毛 :由毛干和毛根构成。
A、毛干:露于皮肤外面,分3层: 髓质:其间充满气体, 起保温作用; 皮质:其细胞角质化; 鳞片层:由1层角质细胞构成, 有抗机械和化学影响作用。
B、毛根:位于皮肤深处的毛囊中。毛根末端膨大为毛球。 毛球:不断增殖并向外延伸成毛。真皮组织突入毛球基 部并形成的毛乳突,供给毛生长所需的营养。
第六节:哺乳纲
着落
胎生
—— 受精卵在子宫发育的过程
胚胎发育
分娩
胎儿
第六节:哺乳纲
胎盘的类型
无蜕膜胎盘:(结合疏松,易分离) 散布状胎盘:绒毛平均散布在整个绒毛膜上,整个或大部分绒
毛膜参加胎盘组成,eg:鲸、狐猴及某些有蹄类
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一块块球状小叶丛,
eg:反刍动物——马、牛等
蜕 膜 胎 盘:(结合紧密,不易分离) 环状胎盘:绒毛集中于胚体的腰部,成环带状,
皮肤的功能:
——机械性保护 ——防止水份过度蒸发、感觉刺激、各种衍生物产生的分泌 ——调节体温、排泄、储存营养、呼吸、运动等
第六节:哺乳纲
2、内部结构
1)骨骼系统
特点:颈椎 7 枚;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头骨2个枕髁; 牙齿异型
(1)头骨
A 头骨骨块减少和愈合; B 嗅觉(鼻囊)发达; C 听觉(耳囊)发达; D 次生硬腭的形成,
—— 功能:保温,触觉。
第六节:哺乳纲
皮肤衍生物: 2)爪、指甲和蹄:由表皮角质化所形成。 3)角:见于有蹄类,分洞角、实角和表皮角。
①洞角(空角、牛角): 角鞘不分叉,终生不更换。 ②实角:真皮骨化穿出皮肤而成。分叉,每年一次,雄性发
达。刚出生的鹿角,外包富有血管的皮肤(鹿茸) ③表皮角:表皮形成的角,如犀牛。
第六节:哺乳纲
皮肤衍生物:
4)皮肤腺: 起源于表皮的生发层。 ①皮脂腺:开口于毛囊内, 润湿毛发和皮肤。 ②汗 腺:开口于体表,散热和排泄。 ③乳 腺:为哺乳类所特有,是一种特化的汗腺。 各乳腺的开口聚集并形成乳头。 —— 乳腺的出现及哺乳大大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 ④臭 腺:也是汗腺的特化,开口于特殊的囊内, 用于同种识别,异性招引和防卫。
解决了咀嚼食物时, 消化与呼吸的矛盾; E 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
第六节:哺乳纲
1)骨骼系统 (2)脊柱、肋骨及胸骨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五部分。
颈椎:大多为7枚,第一、二枚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 寰椎:和头骨一起在枢椎的齿突上转动; 胸椎:10-13枚,胸椎、肋骨及胸骨构成胸廓; 腰椎:4—7 枚; 荐椎:3—6 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