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和赏析句子的区别
![表达效果和赏析句子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12be90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0.png)
表达效果和赏析句⼦的区别1. 怎么区分句⼦表达效果品析句⼦的表达效果1.⽐喻:作⽤: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动具体形象,给⼈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疏的事物解说,即打⽐⽅,帮助⼈深⼊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拟⼈:作⽤:把禽兽鸟⾍花草树⽊或其他⽆⽣命的事物当成⼈写,使具体事物⼈格化,语⾔⽣动形象。
夸张:作⽤:提⽰事物本质,烘托⽓氛,加强渲染⼒,引起联想效果。
排⽐:作⽤:加强语势、语⾔⽓氛,使⽂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有⽓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度概括,易于记忆,有⾳乐美感。
6.反复:作⽤:主要运⽤在诗⽂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
同时,反复的修辞⼿法还可以使诗⽂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美。
设问:作⽤: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加强语⽓,发⼈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中的⽓势和说服⼒。
9.引⽤:作⽤: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富启发性,⽽且语⾔精炼,含蓄典雅。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或事物,⽽是借⽤与它有密切相关的⼈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的形象性,使⽂笔简洁精炼,语⾔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动的效果反语:⽤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亲密友好的感情。
对⽐:⽤对⽐,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事物的两个⽅⾯,应该有互相对⽴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的。
作⽤:运⽤这种⼿法,有利于充分显⽰事物的⽭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这种⼿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给⼈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联想:看到某事物,从⽽联想到⼀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解析版)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45c126770bf78a6429543b.png)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考纲解析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借此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赏析字词表达效果、赏析诗句表达效果、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二、考向分析考向一赏析字词表达效果(炼字)赏析古诗字词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能够鉴赏字词的表达效果。
【技法梳理】1.关注字词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字词本身的意思和在诗句中的语境义。
从字词含义的角度体会妙处。
2.关注字词的手法字词的常用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包括使动、形容词用作动词等文言活用现象。
3.关注字词的作用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达……情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三方面分析,尽量全面。
表达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小贴士考向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句(炼句)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鉴赏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很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技法梳理】赏析诗句“4技巧”1.抓前提→读懂句子的内容着眼全篇,弄懂句子的内容和情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2.依类型→明特点倒装句,错位的美;互文句,开合的美;对仗句,整饬的美;炼字句,凝练的美。
3.抓特点→关注表达技巧一般而言,高考试题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鉴赏时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看位置→分析作用或效果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或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答题步骤】小贴士不同诗句的作用或效果考向三鉴赏诗歌中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理解词语含义,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
![理解词语含义,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95f4c3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9.png)
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xxx考点解读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是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
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01 典型例题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部编版七上)“积累拓展”四: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紫词蕴含的情感。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答:“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了解,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鲁迅《孔乙己》(部编版九下)“思考探究”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答:“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
“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
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
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
02 答题模板题型:理解词语的含义①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词语本义→体会词语语境义;②分析词语的指代义:指示代词、非指示代词;③把握词语的修辞义: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④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该词的褒贬现象→挖掘作者的情感倾向。
题型:词语的表达效果(1)动词:“××”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地表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突出了……感情。
(2)形容词:“××”这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有……的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
(3)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
(4)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物体)的……特征。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小说阅读之五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小说阅读之五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84dca9348d7c1c709a1451b.png)
(2)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
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
·
_“__躲__”__是__“__躲__藏__”__的__意__思__,__生__动__形__象__地__表__现__了__“__我__”__当__时__
_害__怕__母__亲__发__现__自__己__在__养__雪__花__这__个__秘__密__的__心__理__。____________
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窖 里的雪花却一直“开”得灿烂。
⑧直到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 可没一会儿,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这雨落在地上,顺着沟 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竟然顺着地窖的门缝流了进去。
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 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 莹的雪花。是的,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流入地窖的雨因为 地窖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
返回目录
6.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人物描写手法(语言、动作、心 理、肖像、神态描写等)+描写内容+中心思想(作用、感情)。 (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描写内容+景物描写的作用(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等)。 7.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运用修辞手法,能使句子表达的效 果更形象、生动、传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它们在 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返回目录
写法特点 《溜索》
写法特点
文章描写的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帮溜索的场景。 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运用对比、反衬等手 法,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塑造了高山深涧中马帮首 领等人强悍勇猛的形象。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字词表达效果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字词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90ff2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5.png)
第三步:明作用 点出这两个字在渲染意境或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若用了表现手法,也要点 出)。“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突显出来, 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 通幽”的想象。 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2 分)“随”字形 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 的遐想。(2 分)
主要功用
动词
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修饰词) 触其物,如历其境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
特
拟声词
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殊
表颜色
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的词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诗意助读】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 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净,凝神相 对默默无言。
问题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做简要赏析。(4 分)
思维建模 第一步:释含义 解释这两个字在句中的含义。“过”字表示雨刚刚下过,“随”字表示随着、 顺着。 第二步:描景象 展开联想,把两个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诗中的景象,体会两个字的妙处。“过 雨”暗示忽然遇雨,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随”字简洁,山道 迂回,峰回路转,随山探源。
(二)自主赏析 要求找出关键词并鉴赏: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比较赏析 要求对诗句用词进行比较鉴赏: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 么?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https://img.taocdn.com/s3/m/8a7e116e3968011ca30091ae.png)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表示举例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具体、形象 (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二、比拟
例: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把物当
作人来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或者
桃树、杏树、梨树,
把人当作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物来描写。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赋予事物人的特点与情态,使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象。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或感情),增加感染 力、说服力。
• 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xx特点,反衬了xx。 • 夸张:突出事物xx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 • 反问:增强xx语气,强烈抒发了xx感情。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一、比喻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即“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 或道理去比 另一种事物 或道理。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比喻的种类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阅读专项】专题03 赏析关键词句表达效果(试题) 六年级语文 部编版_学生版
![【阅读专项】专题03 赏析关键词句表达效果(试题) 六年级语文 部编版_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88d1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9.png)
专题03 赏析关键词句表达效果【典型例题(一)】①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柳绿桃红,春光明媚。
然而,每当这时,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②小草虽然微小,但是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发出了嫩芽。
无论是高山,还是草原,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的身影。
它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
我爱那漫山遍野的绿茵茵的小草。
③小草一生,绿化大地,默默无闻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生命,带来了幸福。
它将一生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怎么能不叫人敬念呢?就像那些为社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为了把社会变得更好而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着。
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我更要歌颂具有像小草一样无私奉献的品格的人。
想一想:把末尾一段中加点的“更”字去掉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模板赏析词语表达效果①“xx”词有…的意思,写出了…的情景,表达了…的思想感情;②“xx”词写出了...(结合文章内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③“xx”词运用了…手法,表现/揭示/突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二)】大海①我爱海,爱海的博大,爱海的广阔,爱海的深沉,爱海的瑰丽。
海是那么的可爱、可亲、可敬。
②4岁时我去了烟台,第一次看到大海,当时感觉“海真大真蓝啊”。
10岁时,我又在大连见到了他,那时我还在幻想着和龙王一起玩耍。
中学时,在普吉岛我终于能够钻进他宽广的怀抱。
我与他有了更亲密的关系,我爱他爱到日思夜想。
今年夏天,我又故地重游看了烟台美丽的大海,又见到了久别的他。
湖南省语文高考专题辅导ppt (14)
![湖南省语文高考专题辅导ppt (14)](https://img.taocdn.com/s3/m/bda03ed2c8d376eeaeaa31c0.png)
规范答案:沉郁顿挫。(明确风格,2分)“一别”“长驱”点题, 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
悴;“思家”“忆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前三联悲凉
沉郁,最后一联感情由பைடு நூலகம்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表达了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结合诗句分析,2分)
【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1.用语不规范 如将“沉郁”答成“抑郁”。 2.概括不准确 如将本诗的风格错误地概括为“朴素自然”。 3.分析不具体 如只答本诗的风格,而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题目 “恨别”,揭示了诗歌表达离别之恨的主旨,这是理解语言 风格的参考。 2.看作者 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
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
“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曲折跌宕,音 调起伏变化。
3.看注释 这是作者辗转异地时所写,思乡恋亲之情萦绕心头,内心的 沉郁可知,这样才会发而为沉郁之语。 4.看关键句 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等数量词体现出个人的困苦
(3)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4)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
白。
(5)通过体会诗中字词体现的色彩,理解诗人有意构筑的画 意与诗情。
2.答题步骤 赏析古代诗歌字词表达作用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深层意
义)或肯定哪一个字(词)更好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
规范答案:以景作结,(明确技巧,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
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
远”而来,(结构作用,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 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表达作 用,2分)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第三部分+专题九+赏析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第三部分+专题九+赏析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b3fc05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6.png)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续表)
表现手法
作用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
虚实结合 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
主旨
动静相衬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由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 以小见大 有震撼力
引用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更有说服力
反语 有反话正说和正话反说两种。前者多讽刺肯定,后者 多含蓄幽默
2.表达方式
(1)描写
分类
作用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
人物描写 写,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活
(续表)
分类
作用
自然 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进
(2)抒情、议论、说明
分类
作用
直接抒情 可以使感情表达朴实真切,打动人
抒情
间接 寓情于景
抒情
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托物言志
(续表)
表达方式
作用
议论能使记叙中所蕴含的思想升华,
在叙事性作品中 议论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议论性文章中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特定对象的性质、状态、特征、功能、构造、成因、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第一处是照 相人唯恐自己照出来不好看,因此着急地询问同伴,一连串问题 只用一个“我”字能够突出这种急迫而又兴奋、忐忑的心情。而 第二处是朋友间的互相提醒,这些观察到的问题,如“脸上粘了 个东西”“头发乱了”“牙上有韭菜”并非是一下子都看出来 的,有可能间隔了一点时间;或者这些提醒并不是一个人发出的, 因此连用三个“你”。这样写表现出大家一起去照合影时的紧张 而又兴奋、热闹的情景,也写出当时友爱、互助的美好氛围。
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格式
![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b5bb3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e.png)
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格式1. 1赏析句子的格式 2赏析加点词语的格式拿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举例:视野开阔。
天上布满晚霞,天空中一只大雁飞过。
秋天的水与广阔的天空相接,呈现出同一种颜色。
组成了一幅天地浑然一体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没有广阔的胸襟和气度的人,是断不能写出这样视野开阔的句子来的。
动静搭配。
天空中的晚霞即使再美,也让人感觉有点单调,少了些许生气。
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
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
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
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情景交融。
王勃虽然年轻,但颇有才气,然而怀才不遇,辗转漂泊。
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
与“落霞”齐飞的那只“孤鹜”,与其说是一只大雁,不如说是王勃自身的写照,是王勃的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在文句中的间接反映。
而从“落霞”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那种人生感慨。
;“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
赏析句子要抓住棋关键所在,入重点的词语,重点的句子意境真是太美了!2.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式记叙文阅读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题(总的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根据实际灵活应变)三种类型: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划线句的表达作用,段落的作用1、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基本题型: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答题思路和方式(不用考虑结构上的);——的词写出了——(结合本词特点,概括内容)。
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2、划线句的表达作用基本题型:文中…句子(关于…的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答题思路和方式(结构上的作用明显就写,不明显不要强求):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
中考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中考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e7df9ad2b160b4e777fcf06.png)
中考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很多同学都感觉语文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很难解答,整理了一些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相关的解答技巧。
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技巧
如果是分析加点字词,分三步走。
1、把字词原意解释出来。
2、解释字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
3、整体分析字词包含的作者情感。
如果是分析句子(比如划线句),也是分三步走。
1、判断句子是否用到了修辞手法,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法(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
2、说出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
3、还是要分析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了。
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技巧
第一步:阅读句子,这个句子中运用了哪些词语。
第二步:写出这些词语的特点作用。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表达了谁的什么感情(赏析句子前一定要整体感知)。
初中语文学习技巧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学习压力变大: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只需要学语文、数学、外语(有些地区并不注重外语),可孩子上了初中后,除了语数外之外。
还要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变大,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9a9e7e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f.png)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 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 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 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 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在命题材料的选择、题型的呈现等方面有创新的特点,显示了新高考重视实际应
用情境化命题的典型趋向。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
效果;二是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特点或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角度
句子表达效果赏析角度
句
特
修
精
语
人
描
结
式
殊
辞
妙
言
称
写
构
特
句
手
用
风
使
角
作
点
式
法
词
格
用
度
用
(一)句式特点
(六)人称使用
①第一人称: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七)描写角度
观察视角的高低、俯仰、远近,描写顺序的时间先后和空间变换等,感官角 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
赏析子句表达效果
目录
Contents
1 考点解读 2 答题角度 3 答题步骤 4 真题体验 5 巩固练习
一、考点解读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表达效果 与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句式、语体、词语、语序等有密切关系。赏析句子 的表达效果题是一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题目,其重在引导学 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技巧,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与生动。近几年,
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56029f87f1922791688e898.png)
赏析词语、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一、常见的题型: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赏析。
2、赏析句子。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找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找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或者运用了写作手法,或者是一些特殊句式,结构上起一定作用的句子,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一、赏析词语的运用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根据考纲出现的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词象征什么?6.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我们先来看看“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怎么解答这类题型的解答可分两步,共有两大点。
分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意:(1)答出词语的表面义或基本义。
(2)答出词语的语境义(又分两点)a答出词语的引申含义或深层含义。
b答出词语在文句中的作用。
(内涵)这里是出于全面思考不遗漏要点而考虑的。
第一步很简单,第二步的第一小点答题时也不会遗忘,但对于第二小点很多同学没有想到,原因是他们认为作用怎么也不能称为含义。
其实,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这含义是表面义或基本义和引申含义或深层含义两者的综合。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77814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png)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是一种深刻而美妙的体验,通过欣赏一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丰富含义和表达效果。
下面将举7个案例,为大家论证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 "时光荏苒,如水流年,岁月静好,而你我仍在,相遇于这片静谧。
" 这句话用深沉而抒情的语言,描绘了岁月静好的美好和生命的宁静。
读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淡泊人生的哲理,感受到宁静的内涵与美好。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黄海波用这句话祈愿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完成梦想,将人生比作一场漂泊的航行。
这句话表达出了勇气、坚持和前进的力量。
3.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陪伴,又怎能感受爱情的温暖。
" 作者借用比喻,表达出只有历经坎坷,才能品味到成功的甘甜,只有体验过孤独,才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句话让人深深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在理解和了解敌人和自己的同时,才能成功避免危险或成功地战胜敌人。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上的开放和观察能力。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句话写出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
它是对颓废浪漫主义的批判,体现了人生坚定的奋斗精神和追寻真理的永恒价值。
6. "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的旅程。
" 传达出人生的较真和迷惘,以及时光的现实和无常。
梦境在一瞬间消失了,人生亦如此,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渐行渐远和时光的无情。
7.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对周遭环境充分了解并感受,才能写出有内涵的文章。
无论是古语名言,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在它们的表达中都蕴含着深奥的内涵和美好的情感。
通过欣赏这些精彩的句子,我们可以感悟生命的真谛,感受人性的温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享受生活。
2024届高考语言运用之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024届高考语言运用之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61af61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0.png)
例题2:
[2022年·新Ⅱ卷]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
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
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
医生。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
对点训练1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 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 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 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目的: 1.按一定逻辑排列组成,层层递进,使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2. 加强语气,加重感情。 3.突出主体形象。
②使用排比手法,三个“意味着......”依次从失败的直接结果、下一步工作的艰 难和航天事业的走向介绍了失败的影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内容丰富,条理 分明,增强了语势,突出了栾恩杰等航天人面对失败时勇往直前的科研精神。 (语境目的)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其表达效果。 第一步→整体阅读,找准角度
第二步→细处着眼,分析手法
设问 排比
修辞特征 修辞目的
语境中 表达效果
语境中表达目的和效果方向
语气语调: 声(节奏、音律) 气(增强语气) 韵(营造.....氛围)
形成文风:语言风格
如:严谨/生动活泼
修辞手法
修辞
构成
表达效果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把人(物)当作物 来写叫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8
20
2、示例: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邵康节)
提问:体会诗中的数字之妙。 解析:把一到 十的数字嵌入诗中,形象、真实展现出一 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
3、小结:数词的表达效果: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② 夸张渲染。
2020/4/8
21
诗词鉴赏四要关注叠词
24
咏柳
宋 ·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析义)写出
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述景)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
人。2020(/4/8作用)
25
二、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
2020/4/8
27
(1)运用动词,神灵魄动。
例: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
沉香》)
句中一个“举”字最为人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
英姿飒爽的精神气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
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
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2020/4/8
28
(2)名词用作动词。
2020/4/8
9
第二种类型
2020/4/8
10
参考答案
2020/4/8
11
第三种类型:
2020/4/8
12
2020/4/8
13
2020/4/8
14
2020/4/8
15
诗歌的炼字要注意哪些词?
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动词
1、示例: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 娇·赤壁怀古》苏轼)
的加工的方法,就叫炼字。
2020/4/8
3
轻风( )细柳,淡月( ) 梅花。
摇 舞
2020/4/8
扶
映 隐
失
4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
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
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细”字。
解析:一个“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 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2020/4/8
18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安石) 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 “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之下一下子 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这种生机勃勃 的景象写 活了。作者借此景表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提问:此句中哪几个词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2020/4/8
16
解析:“穿、拍、卷”。穿,化静为动,写出山 高峻;拍,描绘出水石相搏 情状;卷,浪花四 溅,狂澜奔腾起伏的景象。整个画面雄伟壮丽, 富有动感。
2、小结: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 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2020/4/8
17
在鉴赏诗歌时二要关注形容词 1、示例: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
例: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渊明《时运(其一)》)
“翼”本是名词,指鸟儿的翅膀,此处用作动词,
“南风吹拂,有如鸟翼之爱抚新苗”。一个“翼”字将
新苗在南风吹拂下的形象和神态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
它们富有感情和灵性,充满勃勃生机,从而反映出诗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归隐田园的愉悦心情。
2020/4/8
29
(3)形容词用作动词。
1、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解析:寻寻觅觅:动作,写出词人心中无定,如有所失,
反复寻找。
冷冷清清:写外在环境的寂寞。
凄凄惨惨戚戚: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经历不幸遭遇后的飘
零、孤寂心态。
2020/4/8
22
2、小结:叠词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 起强调作用。
例: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陈师道形容词“明”用作动词,既表现了薄云遮掩
的日光照射松雪的静态,又描绘出青白交映的松雪在
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动态。一“明”字,全句皆活,
令人如见雪景。
2020/4/8
30
(4)选用虚词,久久回味。 例: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 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中的“还”这个虚词就很有味道。当年的明月深 夜照过女墙来看到的是繁华的都城,是夜深仍如同白 昼的热闹;而今却只有荡来荡去的潮水,潮水的荡漾 声更显得整座石头城寂寞冷清,繁华不再。
2020/4/8
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 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①网,有网子,网罗之意。②丝丝的小 雨被编成了网
子 ,想要网住春天,③诗人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
动、20新20/4奇/8 地表达了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2、小结: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营造氛
围,体现意境。
2020/4/8
19
在鉴赏诗歌时三要关注数词 1、讲解:齐己《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 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 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一枝 孤梅迎寒怒放,更富意境,同时还能表现出诗人的惊喜 之情。因此,郑谷被称为“一字师”。
1.从诗句内容上鉴赏诗眼
例:身轻一鸟过,枪疾万人呼。(杜甫《送蔡都尉
诗》)
上句讲他善于腾越的轻身功夫,跳得又高、又快、
又轻,像一只鸟飞过那样毫无声息。“过”虽然是一
个平常的字,却是此联的诗眼。它把蔡的高超本领写
出来了。 2020/4/8
26
2.从词性上鉴赏诗眼 古诗词中的诗眼,以动词为多。因此古诗中的炼字, 特别重视对动词的推敲、提炼。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 则往往改变词性,活用词语。或把名词用作动词,或 把形容词用作动词。
较鉴赏)
2020/4/8
5
【答题步骤】 1.鉴赏炼字型
2020/4/8
6
2.鉴赏诗眼型 第一步: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该词)写了哪些内 容。 第三步:分析该字(该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2020/4/8
7
第一种类型
2020/4/8
8
参考答案
第四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20/4/8
1
考查类型一 赏析字词的表达效果——炼字
考查类型二 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炼句
考查类型三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2020/4/8
2
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
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
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